话说长江读后感(模板5篇)

时间:2023-10-07 11:54:01 作者:碧墨 评语寄语 话说长江读后感(模板5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话说长江读后感篇一

首先,笔者认为这本书有两个主要方面,一部分是向我们介绍中国农民的传统生活、经济、社交等形态,另一部分就是通过之前的研究成果指出中国农村的出路在哪里。江村经济,我们在读的时候,不应该忽略它的副标题“中国农民的生活”作者关注的不仅仅是经济,而且包括农村人的行为和心理。

关于中国农民的生活,该书中显现出来的就是农村社会的“人情性”,最明显的是在蚕丝业改革中,具有威望者担任改革首脑,而且改革中,改革者努力防止生产资料所有权的集中,保证每户的心理平衡、人际平衡,有一句话或许最能体现这种理念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另外,农民生活中,礼仪的开支占了很大的重。在乡邻生活中,一家有事,四邻免费支援劳力;在经济困难的时候,组成互助的首要对象是亲戚,亲戚们也是自感责无旁贷;在从事同样工作的渔民中,他们之间有相互接待的成规;在养羊的时候,羊多的人可以把自己的羊的饲养权交给穷人,而报酬多数是采取送礼,而非金钱在农村,没钱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人情关系。

关于小媳妇制度,体现的是重男轻女的思想,本质上是因经济落后而出现的思想。一个姑娘可在未婚前为家里养蚕缫丝赚钱,结婚可以省去200元左右的婚礼费用,婚后可以减少婆媳矛盾,但是,人们仍然排斥这种做法,原因就是这样会缩小亲属组织,导致一个家庭在村里各个方面的孤立无援,尤其是经济危机之下的借贷。这也体现了乡村社会人情的`价值所在。

关于航船制度,从某种程度上讲,航船因为掌握了城乡交流的渠道而得以生存下来,给笔者的启示就是,农村的发展,一定要与城市结合。笔者做如下解释:因为有交通工具上的便利加上职业性,航船主与城镇的商户建立了坚实的利益关系,他们赚取了生活费用;他们免费为村民提供服务,获取了村民的信任,他们获取了不可取代的优势;当蚕丝业改革时,他们因为捎带货物的不可取代性而获取了补偿;当经济危机时,他们因为与商户坚实的利益关系得以成为借贷的中介,获取生存。假如每户农民都能与城镇直接经常联系,恐怕航船主的生存不会那么容易了。

接下来,回归本书的重中之重,那就是中国农民问题的解决。费老毫不含糊地指出:“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简单的说,就是农民的收入降低到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的程度。农村企业组织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中国工业发展的前景。总结江村人发展经济的困境,有如下几点:一、信贷系统不完善;二、市场知识缺乏;三、剩余劳力无法转化,女性人口外流;四、传统观念的羁绊。那么,按照费老发展工业的提议,针对江村存在的缺陷,联系现在三农问题,笔者认为现在农村的发展需要的是:一、一个懂得市场经济、商业运作、乡村人情、任劳任怨的领导人,这样才能在控制住民心的前提下好好运作农村经济;二、国家加大对农村的投资,给予银行借贷系统充足的资金支持农村建设;三、在国家控制下的典当业的发展,可以弥补经济危机之下银行投资的空白;四、知识下乡、科技下乡是必不可少的,建立一个覆盖农村的科技知识系统;五、因地制宜建立乡村企业,吸收农村的劳动力,将剩余劳动力充分利用起来;六、继续宣传计划生育、男女平等思想。

当然,中国的农民问题几千年都没有很好地解决,笔者所提出的只是基于现实的浅见而已。费老将农民的土地问题的解决打开了一个缺口,给了笔者这样的启示:本着共同富裕的原则,城市在农村的发展中也是要承担一定责任的。城市的纳税人,要对农民土地上的产出物给予一定的补贴,这种补贴可以是提高物价,也可以是增加税收反哺农民。

关于该书的方法论的收获:首先,费老以动态的方式完成对中国农村状况转变的研究,从未开化传统状态到接受世界工业的萌芽。马林诺夫斯基在这部书的序言中认为“那面向人类社会、人类行为和人类本性的真正有效的社学分析的人类学,它的进程是不可阻挡的。因此,这部书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学界都具有标志性影响。其次,采用田野工作的方法,深入农村社区,向西方社会展现一个生动详实的中国农村社会的图景,把中国的问题与世界背景相结合。再次,采取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指导。第十二章《蚕丝业》是最佳典范。蚕丝业的技术变革引发了社会组织和社会原则的变革,进而影响到社会结构的其他部分,如亲戚关系等。

最后,借用费老的话,我们要齐心协力、认清目标、展望未来,才不辜负我们所承受的一切牺牲和苦难”。我相信,中国的农村、中国的明天会更美好!

话说长江读后感篇二

全书分为十六章,可划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本章是全书内容的引子也是对全书内容的总括。作者用一句话揭示了全书的主旨,即“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第二部分是第二章,本章从地理状况、经济、人际关系等方面概括了调查地区的情况,并阐述了选择这个调查区域的原因。第三部分是第三章到第十五章,分别从家庭关系、邻里关系、生活生产方式等几个方面描述了该村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第四部分是第十六章,作者根据上文描述,指出中国农村真正的问题是人们的饥饿问题。作者认为,“但当饥饿超过枪杀的恐惧时,农民起义便发生了。”作者从一个学者的角度提出了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一是改进技术;二是社会再组织;三是“最终取决于中国工业发展的前景”。

1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界定

作者根据自己的观察,认为中国农村经济结构的发展模式是一种“农工混合的乡土经济”。位于太湖附近的开弦弓村,由于气候适宜,水源充足,自然条件优越,适宜于水稻的种植和桑蚕的饲养,因此,一直以来水稻就成为当地人们的主要作物,又因为便利的水路交通,蚕丝业也成为“这个村里的居民的第二主要收入来源”,且“农民从事家庭蚕丝业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作者以事实证明了中国农村混合型的经济结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否决了一般人认为中国仅是农业大国的说法,从当时农村看来,中国是农工业大国,只是农村工业是分散型的,未能使人易于觉察。

2造成农村经济萧条的根源

一般认为,农村经济萧条是源于内外交困和阶级的压迫,但作者却有独到见解:“农民的收入降低到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的程度,中国农村真正的问题是人们的饥饿问题。”“在这个村里,当前经济萧条的直接原因是家庭手工业的衰落,经济萧条并非由于产品的质量低劣或数量下降。如果农民生产同等品质和同样数量的蚕丝,他们却不能从市场上得到同过去等量的纸币,萧条的原因在于乡村工业和世界市场之间的关系问题。”作者从国际关系角度分析了外来因素西方工业扩张,挤压了中国农村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导致中国乡土工业的衰退,造成农村经济萧条。

3中国农村怎么走出困境

中国农村走出困境要经过两个阶段:一社会再组织问题。作者赞成“土地改革、减收地租、平均地权”,认为“这种改革是必要的,也是紧迫的,因为它是解除农民痛苦的不可缺少的步骤。它将给农民以喘息的机会,排除了引起反叛的原因,才得以团结一切力量寻求工业发展的道路”。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对国家进行重组的问题,有了这个前提,才能有一个和平的环境,进行工业发展。二是恢复农村企业、发展中国式工业。作者把前者看成解决中国土地问题的最根本的措施,而后者对前者的有效组织和发展壮大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作者把当时“合作社”的实验看成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它将对“中国乡村工业的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作者通过对江南小村开弦弓村的描述,阐明了乡村经济存在的状态、发展模式及崩溃衰败的根源,并指出乡村经济发展的途径、方法与出路。书中的一些观点理论至今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也许就是这本书已经写作出版了70年,仍被当代学者反复阅读、提起的一个原因吧。

《江村经济》是费老先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对开弦弓村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田野调查后写成的。这本书给费老带来了终身的荣誉,开创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本土化之路。读罢此书,眼前浮现出一副鲜活的江南农村社会生活的景像,文章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没有太多的主观评论,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力求客观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及强烈的人文关怀,不得不让人产生由衷的敬佩。笔者打算从两方面来论此书:一是从文章内容来说,另一则是从文章的方法论来讲。

一、首先来说文章的内容,《江村经济》一书以小见大,通过对中国江南一个村庄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换”等实际生产、生活过程的调查来探讨中国农村社区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过程,并试图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把握中国社会在当代条件下的宏观社会变迁过程以及可能的应付之道。全书的最主要论点或可概述如下:

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并不是一种纯粹的农业经济,而是一种“农工混合的乡土经济”。换言之,中国农民单靠农业生产是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准的,更不可能养得起一整个地主阶级并支撑繁荣的城市消费经济。所有这些之所以可能,乃靠乡土工业之补充。因此,一旦乡土工业崩溃,中国社会的各种潜在矛盾必然不可收拾。这一基本论点乃是中国社会学派以后分析中国问题的全部出发点所在,从而贯穿于以后的一系列著述中。在一九四八年《乡土重建》中,这一命题表述如下:中国从来不是个纯粹的农业国家,而一直有着相当发达的工业。可是传统的工业都并不集中在都市里,而分散在无数的乡村里,所以是乡土工业。乡土工业在劳力利用上和农业互相配合来维持农工混合的'经济。也只有这种农工混合的乡土经济才能维持原有的土地分配形态,同时也使传统的地主们可以收取正产量一半的地租,并不引起农民们的反抗。

近代中国的根本问题乃是中国农民们已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准。造成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正是乡土工业的崩溃,而乡土工业的崩溃则是因为西方工业扩张进入中国使乡土工业无力与之竞争:“土货的市场让给了洋货,在享乐上是提高了买得起洋货者的水准,可是同时却引起了乡村里无数靠着制造土货的工人们的失业。”

乡土工业的崩溃激化了“传统经济里早就潜伏着的土地问题”,因为“中国的租佃制度并不直接建筑在土地生产的剩余上,而间接地建筑在农民兼营的乡村工业上,所以乡土工业的崩溃实在打击了中国‘地租’的基础”。一方面,“地主并没有丧失他收租的权利,相反的,因为西洋舶来品的刺激,更提高了他们的享受,消费增加,依赖于地租的收入也更不能放松”。但另一方面,“佃户们眼里的收租者却变了,成了来要他最后一颗谷的催命鬼”。中国社会的阶级冲突空前激化。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本质不是别的,乃是走投无路的农民对土地所有者及收租人的仇恨所激发的反抗。由此,解决中国问题最紧迫而必须的第一步是土改、减租、平均地权。但这仅仅是解决中国土地问题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因为如前所言,中国农民单靠种地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准。最终解决中国土地问题的根本办法乃在恢复发展乡土工业,使之能从传统落后的乡村手工业转化为乡土性的现代工业。但这一乡村工业的改造转化并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改进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重组”的过程。中国乡土工业的转化这一“社会重组”过程不能摹仿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方式,而应建立在农民们“合作”的原则和基础上,以使经济发展惠及最普通的广大农民,而非集中在少数资产者手中。

二、就文章的方法论而言,显然作者受其导师马林诺夫斯基的影响,采用了文化的功能论和系统论的思想,费老先生把江村社会生活看成一个整体,考察了其经济生活与其他社会结构的相互关系。如,“文化是物质设备和各种知识的综合体。人使用设备和知识以便生存。为了一定的目的人要改变文化。一个人如果要扔掉某一件工具,又去获得一件新的,他这样做是因为他相信新的工具对他更加适用。”又如,“对文化的某一方面进行变革,自然会引起其他诸方面的变化。这样的过程一旦开始,便会继续下去,直到整个系统完全重新开始为止。”这些都反映了系统论、功能论的观点。

读完费老的文章,使我不得不反思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底应该走何种发展道路?目前有很多人提出遵循西方国家社会化大生产的工业化之路。笔者认为其实费老提出的重建和发展农村“乡土工业”的主张在当时不仅具有预见性,而且对现今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话说长江读后感篇三

费孝通《江村经济》读后感

老师推荐我们去读费孝通的《江村经济》。第一次听到这个书名,觉得似乎和我们这门课没什么关系,后来老师说是这一本经典着作,于是加深了印象。从网上下载了电子版的书来看,粗略看了一下,发现虽然他研究的内容许多都不太明白,但是其中所运用的实地调查方法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江村经济》是立足于长江流域农村生活的实地调查。全书分为十六章,其中涉及一个小农村的方方面面,写的很具体,也开创了一种新的(在当时)中国农村调查研究的模式。尽管这是七十多年前的研究了,但其对中国科学研究的贡献不容忽视,值得我们仔细品读。

这本书打破了学术研究的常规模式,采用实地调查的方式,将一个村为研究点,具体考察农村的家庭关系、财产与继承、户与村、产业和商业等方面,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小农村的真实全貌,折射出三十年代的中国农村的生产、生活状态,以小见大。作者的研究意图不仅仅是要弄清“开弦弓村”的农民的生产、生活、消费、分配和交易状况,寻找其中的经济发展的.动力和问题,更要表现这个村庄发生巨大的变化,同样在当时中国的许多农村发生着。

我们在研究一些教育问题的时候可不可以也借鉴这种对个案的研究来得出一个普遍的结论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现在我们并没有丰富的资金、资源和强有力的人脉支持,对一些宏观问题的研究会很片面,不能真正抓住其中的关键。而且,对于微观问题的研究,如果采用常见的调查研究方式,总免不了流于表面,落了俗套。

教育问题尤其如此。所以,《江村经济》这本书给我们带来的启发应当多多运用在我们平常的教育研究中,毕竟将来在教学活动中,我们面对的更多是一个个个体,也只有将个案研究透彻了,才能更好的掌控全局,把握好教育的大方向。

话说长江读后感篇四

在泽之冰。

前些日子,我研究生时的老师博导阮建青老师推荐了一本书――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此书是费老先生在去英国留学之前,调研了江苏省吴江县开弦弓村,极其细致地描述当时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这是人类学上里程碑式的著作。看完此书之后,谈谈自己看书的心得和体会。

调查区域。

开弦弓村位于太湖东南岸,属于长江三角洲,是一个平原,适合种植水稻,村子的经济生活主要靠蚕丝业。当时全村人口1400多人,不包括外来人口。本村人有一定的地方保护主义,外来人口没有土地。村子的地理位置决定了生活在这一特定环境内的气候、交通、人文、经济和人口等社会问题。该村的调研数据和资料可以与其他地区作为调查比较。每一个地区都有独特的地理属性,前一阵子林毅夫教授调研东北的报告引发了大批经济学家的质疑。费老先生在文中说:过去的经验并不总是过去实事的真实写照,因为过去的实事,经过记忆的选择已经起了变化。目前的形势也并不总是能得到准确的理解,因为它吸引注意力的程度常受到利害关系的影响。可以较贴切的解释这种争议。

户与村的生活。

文中数个篇章非常细致地描述家庭、成员构成、婚姻、家庭财产分配及生活习俗情况。家庭是在婚姻和血源关系或收养关系的基础上,构建的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家庭受传统习俗、宗族伦理、法律法规的影响和控制,以及自身经济状况的制约。当时的婚姻是由父母决定,通过媒人和算命先生确立结婚对象。婚姻的目的就是为了延续后代,儿媳妇的社会地位需要靠生育孩子来确认,否则就会被遗弃。就算生育了后代,儿媳妇的地位也是不高的,要受婆婆的诸多管教。由于人均土地面积的限制,儿童的出生也受到了相应的限制,同时受到重男轻女的思想,女婴的死亡率比男婴要高出许多。而有较大产业的家庭则不受生育限制。因生产的需要,孩子们受教育和劳作相冲突,因此普遍受教育程序都不高。在财产继承上,嫁出去的女儿是没有继承的权力,财产都是归儿子继承。因家家都忙于农作,娱乐表现形式较为单一,妇女大都是回娘家看望父母兄弟,男人在空余时间聚在茶馆消遣。因此,各个节日的庆典作为娱乐项目就表现得尤为隆重。村子的村长一般由生活较为富裕且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来担任,可以为村民提供处理文书、照看公共财产和社会仲裁、传达执行上级的指令等。村长是没有报酬的,但因提供了服务可以接受村民的礼物,并受到村民的尊重。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如今婚姻大多由本人自己的志愿来决定,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日益的提升,孩子受教育的程度也越来越得到家长的重视。随着“二胎”的放开,越来越多的家庭有了二个及以上的孩子。倡导人人平等的法律面前,女儿和儿子享有同样的继续权。由于资源越来越向大城市集中,农村的常住人口日益减少,甚至出现了部分村子的消失。而文化生活的进步,现代人的娱乐生活丰富多彩,导致了很多传统节日的氛围淡薄,节日更多地成为了商家促销的手段。

职业劳作、贸易、资金及基本问题。

该村三分之二的农户主要从事农业,一年中至少八个月在进行农忙,农民的食物完全依赖于自给自足。百分之九十的土地种植水稻、油菜籽和小麦,另外一部分用来种植桑村。村子里的男人基本都在做农活,女人主要从事缫丝。土地要交租,缫丝也会因价格波动和蚕茧或天气的原因,不能保障收益。于是出现了一些新兴事业来增加收入,如养羊、航船和贸易。任何一项新兴事业的产生,都会伴随着一些新的问题,比如资金的投入,由此出现了互助会、高利贷和信贷合作社。这些章节描述了当时农民生活的现状以及他们很迫切希望改变这种生活状态的'想法和尝试,但又受到了诸多的限制,暴露出诸多的问题和矛盾。当时农村的基本问题,就是农民的收入不足以维护最低生活水平所需的程度,单凭农民自身又无力改变现状。而当时30年代的政府,大部分精力不在于国内经济的发展,而在于内部斗争。政府的不作为,更加导致了农民生活的艰难。

费老先生在文中说:“社会制度的变革是非常困难的。困难在于社会制度是由人际关系构成的,只有通过一致行动才能改变它,而一致行动不是一下子就组织得起来的。如果要组织有效果的行动并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对社会制度的功能进行细致的分析,这是社会科学者的工作和作用。”

现如今,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变革依然是每一个时代都需要的。《周易-系辞》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与国如此,与家如此,与己亦如此。

以上是看了《江村经济》个人的一些小小感受。

话说长江读后感篇五

老师推荐我们去读费孝通的《江村经济》。第一次听到这个书名,觉得似乎和我们这门课没什么关系,后来老师说是这一本经典著作,于是加深了印象。从网上下载了电子版的书来看,粗略看了一下,发现虽然他研究的内容许多都不太明白,但是其中所运用的实地调查方法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江村经济》是立足于长江流域农村生活的实地调查。全书分为十六章,其中涉及一个小农村的方方面面,写的很具体,也开创了一种新的(在当时)中国农村调查研究的模式。尽管这是七十多年前的研究了,但其对中国科学研究的贡献不容忽视,值得我们仔细品读。

这本书打破了学术研究的常规模式,采用实地调查的方式,将一个村为研究点,具体考察农村的家庭关系、财产与继承、户与村、产业和商业等方面,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小农村的真实全貌,折射出三十年代的中国农村的生产、生活状态,以小见大。作者的研究意图不仅仅是要弄清“开弦弓村”的农民的生产、生活、消费、分配和交易状况,寻找其中的经济发展的动力和问题,更要表现这个村庄发生巨大的变化,同样在当时中国的许多农村发生着。

我们在研究一些教育问题的时候可不可以也借鉴这种对个案的研究来得出一个普遍的结论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现在我们并没有丰富的资金、资源和强有力的人脉支持,对一些宏观问题的研究会很片面,不能真正抓住其中的关键。而且,对于微观问题的研究,如果采用常见的调查研究方式,总免不了流于表面,落了俗套。

教育问题尤其如此。所以,《江村经济》这本书给我们带来的启发应当多多运用在我们平常的教育研究中,毕竟将来在教学活动中,我们面对的更多是一个个个体,也只有将个案研究透彻了,才能更好的掌控全局,把握好教育的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