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研究报告 简单汉字研究报告(通用5篇)

时间:2023-09-29 22:51:53 作者:文轩 工作报告 汉字研究报告 简单汉字研究报告(通用5篇)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写报告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告的范文模板,希望能够帮到你哟!

汉字研究报告篇一

1.刘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来源众多,最早的一支形成于夏朝。

2.刘姓人才辈出,刘邦、刘彻、刘备、刘禹锡、刘伯温……,灿若繁星,光耀中华。

3.刘姓人口众多,是中国第四大姓,世界刘姓人口超过9000万。

4.刘姓人口分布很广,但不均衡。

5.一部分刘姓是少数民族后裔。刘邦和亲,一些匈奴贵族从母姓刘;北魏孝文帝将鲜卑族的独孤氏改为汉字刘姓。刘姓海纳百川,蓬勃向前。

最经典!红色诗词20首,附赏析

学霸收藏!统编语文(六下)课后题答案(最新清晰完整版)

汉字研究报告篇二

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我们平时读书、写文章、看报,都离不开汉字。我不禁想到:汉字的演变过程是什么样的?有些什么字体?每种字体都有什么特点?带着这些问题,我做了一些研究报告。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的书籍。

3、询问老师。

三、资料整理

最有名的字: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历史背景:甲骨文是商周时期刻在龟甲或兽骨的象形字体。金文是商周时期刻在铜器上的字体。小篆是最早统一的字体。楷书一直通用至今。

书法特点:小篆,字体略长而整齐,笔画圆匀秀美。隶书,结体精巧,线条较重顿挫,富有变化。楷书,方形方正,笔画规整平直。

四、研究结论

1、中国汉字源远流长,书体众多,如小篆、楷书、行书……

2、我国汉字流传悠长,像甲骨文现在还有被研究辨认。

3、我国古代书法家留下了许多书法作品,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苏轼的《赤壁赋》、米芾的《蜀素贴》等。

汉字研究报告篇三

老师给我们说过,我们中国的汉字刚开始并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是一步步演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我和我的同学都对汉字的演变历史很感兴趣。于是我们对汉字的演变及相似度做了一次调查与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关于汉字演变的书籍,上网浏览相关信息,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及与汉字有关的有趣的小故事。

2、阅读报刊,上网查找,了解汉字相似的主要内容。

3、其他方法。

三、调查研究情况和资料整理

1、通过网络及相关人员的讲解,我们得知了文字是由仓颉创造的,仓颉原姓候风,名颉,俗称“仓颉先师”。《说文解字》、《世文》和《淮南子》中皆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左史官,他因看到鸟兽的足迹,受到启发,分类别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被称为“造字圣人”。

2、汉字的演变过程十分长远,它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

3、有些汉字十分相似,如乒和乓,土和士,甲和由,末和未等。

四、研究结论

1、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久,空间最广,人数最多的文字,汉字的创造和应用,不仅推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还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因为很多汉字字形很相近,所以我们在写的时候更应该根据意思加深记忆,写好汉字。

汉字研究报告篇四

汉字是我们日常书面交流的文字,有着古老的历史。寻根汉字,可以让我们学习文化常识,拓展阅读,联系历史知识,培养我们的大语文思辨能力。

我们怎么样研究神奇的汉字呢?

二、研究方法

1、上网搜索

2、查阅书籍

3、询问别人

4、字根拓展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比如“楚”在古代写作“”,上面的“林”表意,下面的“足”表音,“楚”的本义是“荆棘”。《诗经黄鸟》中有“交交黄鸟,止于楚。”意思是交交鸣叫的黄雀啊,停在了树上。

比如古人用一个牛角向内弯曲的硕大牛头表示“牛”字。“特”字中也有一头牛,这是从全国各地精挑细选出来的“牛”,是给王祭祀的牛,意思是“特殊的牛”,因此“特”表示“不平等的,超出一般的”意思。

四、研究结论

通过对汉字的研究,我觉得我们要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激发中小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让我们一起来把我们的汉字发扬光大,提高我们大语文的思辨能力。

汉字研究报告篇五

朱晚舒、余嘉明、李俊杰等

二、调查时间

2022年4月3日下午3时40分

三、调查地点

胜利小区、街道等场所

四、调查目的

对社区汉字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纠错,让学生从小养成正确使用规范字的习惯,并通过小手拉大手的辐射活动,把学校这种宣传规范用字的方法推广到全市,引导市民规范使用汉字。

五、调查内容

对整个小区的店牌、指示牌、广告牌中的汉字使用繁体字,篡改成语,出现错别字、异体字、字形不全等不规范的用字现象进行调查,促使人们规范的使用汉字,净化语言环境。

六、调查起因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会在门牌、路牌、广告牌等地方发现不规范使用汉字的情况。为了引导市民规范使用汉字,也为了配合以“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构建和谐语言生活”为主题的“全国普通话推广周”活动,我校组织五年级部分学生开展“啄木鸟进社区”活动,在社区、街道等场所进行不规范用字的调查、纠错活动。

七、调查过程

4月3日下午3时40分,在校长和语文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五年级的四十多位同学去长虹社区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啄木鸟行动队”。

出发前,老师给我们进行了分工,八人负责拍照,八人负责交流,其他人负责记录。准备完毕,大家按照各自的分工拿起笔记本、照相机兴致勃勃地出发了。

我们在学校边上的汽配城发现了几处不规范使用汉字的情况。店主把装潢的“潢”字,写成了“璜”。接着,我们在一家理发店门口找到了一个错误成语“一手遮天”被写成了“艺手遮天”;在一家服装店前,“百依百顺”被写成了“百衣百顺”。老师说这是店主故意写错的,这样就能吸引顾客眼球,从而产生广告效应。

在一面贴了很多广告的墙上,我们发现有人把“喜”字的“士”字头,写成了“土”字;在一家餐馆门口,我们发现这家店名叫“陽光家园”,这“陽”不正是“阳”的繁体字吗?我们把这些广告牌或横幅标语上的错别字记录下来,及时向店主提出并建议他们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