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生物地理动员会简报 初中生物地理的复习方法(大全5篇)

时间:2023-09-28 19:55:09 作者:琴心月 口号大全 最新初中生物地理动员会简报 初中生物地理的复习方法(大全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初中生物地理动员会简报篇一

生物地理的复习是一个重新学习初中生物地理课本内容的过程。小编整理了2020初中生物地理的复习方法,希望能帮助到您。

思考是复习的灵魂,怎样才能“善思”呢?

1、保持问题意识。

2、理清知识结构。

整理的方法很多,可以利用知识之间的因果框架图,也可以利用画“脑图”的方式(以某知识为起点、在头脑中联想与其关联的各个知识点及其树枝状结构)。

在复习中要经常性地自画简图,促进脑图系统的完善。通过简图,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点——图形链,经过这样加工后的知识系统,往往能起到一个提纲作用,使许多相关知识点能利用这一框架,找到知识之间的结合点,从而形成更加完善的知识系统。如在复习湘教版初二上学期中国的河流之长江流域时,首先让学生明确长江的轮廓为一个由大写字母“v” “w”与数字“一”的组合形象后,就可以将这个形象画成简图,作为掌握该地区知识的一个框架式的基础,把长江流域的地形区、矿产分布、支流及湖泊分布、水电站、自然保护区、商品粮其地、棉花基地、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等所有的知识点组合在一起,并进一步明确各知识点在该框架上的位置。如:重庆位于“v”的中间位置,武汉位于字母“w”中间的尖上,南京位于字母“w”与“一”的相接处等等。只要多观察、多思考、多分析、多动手、就可以迅速牢固地掌握知识、促进知识迁移能力、自学能力的提高。

这一阶段,大家应慎做模拟题,但应该选做一些近3年的中考题,以便进一步明确中考题目的命题思路和方式,也可以检测一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在审题、解题的能力方面是否还有欠缺,方便最后的复习巩固。模拟考对学生的复习效果是一次很好的检查,它不仅评估考生的成绩,更可以帮助考生检查自己哪些方面存在不足,所以一定要仔细分析考试中失分的原因。一般来说,有的失分显示出复习有遗漏,表现在考生对某知识的理解含糊不清;有的失分显示出学习习惯不好,浮躁不踏实,表现在没看清题意等所谓的粗心而做错;有的失分显示出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不强,表现在答非所问或应用性问题失分;有的失分显示出基本能力较弱,表现在简答题出错;有的失分显示出解综合题能力不强,表现在解题不完整或思路混乱或不正确等等。只有仔细地分析失分原因,才能相应地制订本阶段复习策略。

对有关实验,除了要知道实验现象,还要了解实验的过程,探究实验还需要思考如何控制变量、设计实验、处理数据、作出解释等。对于各章节出现的结构图、流程图等,不仅要认图识图,还要了解相关的知识点。重视和加强对设计和完成实验能力的考查是当今中考的一项重要目标。前两年的实验题,主要测试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而近几年的实验题,目标层次又有了新的提高,增设了考生对实验设计的评判理由的陈述等考查内容。这就要求考生除了掌握对照实验必须控制的单一变量因素外,还必须对实验的可行性、可信性、可靠性做出理性的思考。

第一要仔细审题,见到一道试题后,首先要弄清题目所涉及的所有概念的含义和一些重要词语的作用,排除表面现象的迷惑,以保证对题意的理解准确无误。其次,要抓住关键词句,这样才能找到解题的突破口。第三,要学会避陷阱、破定势,要善于发散思维,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第四,要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将所给信息进行合理转换,如换一种方式表述条件、将图表转换成文字、将文字信息转换成图、,将抽象的信息具体化,使隐藏的条件浮出来,从而明确问题的指向。


相关文章

1.2020超详细中考备考攻略,2020中考备考攻略

2.2020中考各个科目备考策略

3.2020中考备考的方法,中考最全备考攻略

4.2020中考英语高效复习方法

初中生物地理动员会简报篇二

热带气旋所造成的人命损失是无法估量的,但是热带气旋亦为干旱地区带来重要的雨水。不少地区的每年雨量中的重要部分都是来自热带气旋。

成因

双台风现象示意图

藤原效应源于日本气象学家藤原(fujiwhara)博士于1921至1923年一系列的涡旋实验及观测。他发现两个距离很近的气旋性涡旋会受到对方的影响,互相沿着两者中心所形成的轴线心,呈气旋性方向移动。两个涡旋并有彼此接近及合并的趋势。

虽然双台风效应的定义是两股热带气旋绕着共同中心旋转,但是,双台风效应却可以是千变万化,并不一定是两股热带气旋绕着共同中心旋转:它可以是其中一股热带气旋完全支配另一股的移动方向,或两股热带气旋互相排开,或一个跟随一个移动,甚至它们之间不发生双台风效应。因此,每当两股热带气旋互相靠近时,预测热带气旋的路径往往会变得十分困难。

双台风效应这个名词可谓是亚洲区域对热带气旋相互作用独有的称谓。在北大西洋,热带气旋的相互作用则被称为“齿轮气旋”(pinwheelcyclone)。

互旋

二个气旋范围强度都要相当,绕着一中心互旋,直到一方减弱或离开(二个若都为大型气旋就会自相残杀,若为中小型或许能维持强度)。不过一般来说,西北太平洋台风互旋时间持续不长,很容易演变成下面大吞小或小跟大的情形。

热带气旋亦是维持全球热量和动量平衡分布的一个重要机制。热带气旋把太阳投射到热带,转化成海水热量的能量,带到中纬度及接近极地的地区。

初中生物地理动员会简报篇三

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

热带气旋

温带气旋也可由热带气旋变成,当热带气旋北移至温带一带,受西风槽影响而失去了热带气旋的特性,转变成温带气旋。另一方面,视其位置及强度,大型的温带气旋的影响范围可能会超过温带地区,连带亚热带地区也可受到影响。

热带性的温带气旋绝大多数由热带系统转换而来,其中tc占了有85%以上,故以tc为例。众所周知,tc是暖心结构,由cisk机制提供主要能量的一种中尺度系统,而当其在前方遇到强大的西风槽后冷平流时,常常会出现cisk因干冷空气的卷入而出现cisk机制无法继续有效运转,同时系统内部逐渐出现斜压位能,其实这其中又要分为几个阶段:

(1)槽前辐散加强期:tc受到高空槽前西南急流的作用,出现了辐散的增强乃至爆发,这在西北太平洋几乎所有转向tc的发展过程中都有所体现,具体表现为系统的对流瞬间爆发,并且移动逐渐开始显示出向东北方向的分量。

(2)槽中冷流进入,类subtc期:当tc进一步深入西风槽后,系统逐渐受到槽中的冷平流影响出现斜压能。此时底层的冷气团缓慢渗透,同时极大幅度的抬升tc中原本携带的富含热带水汽的对流云团,以至于快速凝结降水,并降低对流云顶的温度。在这个过程中,整个系统呈现下冷上暖的对流稳定状态,所以很少会有新的大片对流爆发,同时系统自西南侧开始出现一条地面冷锋,云图上在冷锋云系的气旋性曲率中心一般偏心于冷平流进入的一侧。tc在此状态一般达到最大的转换期降水强度,但整体风速减弱明显,同时中心气压上升,tc在此状态维持约12-36小时。

(3)斜压位能替代凝结潜热,系统完成转换:当系统内出现暖锋时,则可以认为凝结潜热的替代已经完成,由此系统已经完全转为温带气旋系统(一般机构在此时开始停编),出现一冷一暖两条典型的锋面,但同时高层依旧维持少量的暖心结构,此阶段的降水以小阵性降水为主。

热带气旋亦是大气循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能够将热能及地球自转的角动量由赤道地区带往较高纬度;另外,也可为长时间干旱的沿海地区带来丰沛的雨水。

初中生物地理动员会简报篇四

新课程改革势不可挡,课改前的中学地理课的主要弊端在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基本属于填鸭式的“满堂灌”,学生对地理课学习缺乏兴趣.实质上是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重课堂教育、轻兴趣培养等诸多特征.而现行的《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力求倡导课堂教育的实践性,提倡教师要构筑新的教育理念,突破旧有的封闭、单一、机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式上要大胆革新,创新方法,真正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提高课堂效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及研究成果的实践应用,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1、研究新的教学模式,推进教学改革;2、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创设地理情景,渲染气氛,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从而增进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热情;3、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4、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给学生创造自由发挥和表现的机会,以成就感促使地理学习良性循环的形成;5、加强直观教学,丰富感性认识,突破重点、难点.除了传统的直观教学方法之外,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设置,设计不同的教学深度、广度和进度的课件,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取知识.这样既有利于优秀学生进行超前学习和竞争性学习,发挥其钻研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和提高其自学能力;也有利于基础差的部分学生,让他们按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层次来选取知识内容,进行选择性学习和合作化学习,以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防止其产生厌学情绪,而失去学习地理的信心.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全面发展.

二、课题要解决的问题

1、课堂教学如何导入更有效,更新颖.

2、学生自己从心里不惧怕地理课,想改变自己的现状,内心喜欢地理课.

3、改进教学方法,探索适合学情的教学方法,让教学效果更有效,课堂更生动,学生更感兴趣.

4、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生不仅作为学的主体,而且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

三、课题概念界定与支撑性理论

1、地理学习的趣味性

趣味学习的特点:

学习是有兴趣的,学习是有情境的,学习是有目标的,学习是需要累积、合作和自我调节的.

趣味学习的原则:

学生学习的规律、教师适应学生的教法、实践应用.

2、基本理论

(1)、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教学导入的情境化,重视前奏

(2)、激活地理课堂应当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

(3)、教学过程中,还应重视学生主体,突出“主体参与”,要有“人本观念”

(4)、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地理课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

四、研究目标及研究方法

1、预期目标

(1)通过研究,让学生对地理产生兴趣,让他们学会主动地学习地理,并努力使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以此提高整个班级的地理学习水平.

(2)通过研究,提炼基本经验,探索规律,提供适合于我校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和途径.

2、研究方法

(1)调查法:通过调查问卷法对目前学生地理学习的情况进行调查,为课题提供必要的数据和文字资料,推动课题研究的开展.

(2)观察法:通过地理课堂教学,观察学生学习的过程、状态及成效.

(3)谈话法:通过访谈、问卷等科学方式,搜集这方面的资料,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结合自己的研究,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4)文献研究法:关注国内外地理教学的研究动态,收集相关文献资料,提高教师理论水平.

(5)多媒体技术辅助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收集、处理有关信息资料,拓展兴趣渊源.

(6)经验总结法:不断将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及信息进行定性分析,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打开地理天空的大门.

五、研究过程设计(准备、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的时间及研究安排)

本课题从12月开始启动,计划到10月完成.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阶段(月-201月):规划设计阶段

1、组建课题组,落实人员分工.

2、设计课题研究计划、拟定方案,确定课题研究目标、内容、方法等.

3、报县相关部门审批、立项.

第二阶段(2年2月-2012年5月):开题研究阶段

1、在我校七年级开始课题研究.确定实验内容,从课堂教学的目标、过程、内容、及备课、上课、作业等方面入手.

2、初步实验,对所有实验课进行汇总,形成初期成果.

3、课题组的成员将自己教学成果收集、整理并汇总.课题主持人召集成员交流、讨论,对成果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分析,反思、调整,形成阶段总结.

第三阶段(2012年6月-2012年10月)深入研究阶段

1、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总结.

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做好结题工作.

预期研究成果

1、在备课、上课、作业处理等方面形成符合我校实际的具体措施.

2、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有一定提高,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3、发表或获奖一篇以上论文.

初中生物地理动员会简报篇五

立题依据和目标:

一、课题学术和应用意义,现状综述

1、区域地理在整个地理学科体系中的重要性,决定了区域地理教学的必要性。

区域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从地理学诞生之日起,都一直把区域作为其研究的客体。区域性是地理科学的基本特征,因此区域地理是地理学科地理教学的重要部分。初中地理教材体系中有中国区域地理、世界区域地理;高中地理教材体系中有必修三的国土整治内容,主要是以区域地理为主;同时,在高中一年级中的系统地理内容中,也包含了大量的区域地理内容,地理事物、现象都烙上了区域痕迹。除区域地理外,地理学其他方面的研究往往也是以区域研究为基础,并且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区域研究。区域是地理学研究的出发点,也是其研究的最后归宿。由此可见区域地理教学的重要程度。

2、区域地理是高考地理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地理原理和规律具体呈现的最佳载体。

从课程理念来看,“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必然要落实到具体的区域中才是高中区域地理学习的最终目的。同时,高考地理中无论是选择题还是论述题,总是少不了区域地理的考察,特别是对区域分析、区域间的对比分析以及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等,往往成为高考综合题来压轴。这是学生学习地理的软肋,业充分显示了区域地理学习的重要性和现实性。

二、研究的内容、目的

1、中学地理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导学案”研究,其中关键词是:区域、区域地理、教学、导学案。

区域:

指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即一定的地域空间。人们在地理差异的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进行划分。

区域地理:

是地理科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以研究和介绍不同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点、环境差异、区际联系,以及人地之间的相互影响,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门科学。

教学:

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导学案:

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配合教师科学的评价,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自主发展的路线图。

2、目的:为指导教学服务,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基础,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服务。

通过教学导学案,可以让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研究心得,提出问题的解决办法,让学生掌握区域地理研究方法、步骤,之后就可以自己去做。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学习能力。

因此,选择该课题既利于我校地理教师不断提高自己教学艺术,适应新课改要求,也利于转变学生学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必。更是准确把握课标,广泛开发课程资源的必然选择。

有关的研究工作进度安排

起止时间内容、进度安排备注

4月----

206月理论学习阶段

1、学习中学地理新课改理论、近三年高考考试说明,明确高考对区域地理的考试要求。

2、学习导学案教学法相关理论,对其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把握,并初步形成区域地理导学案实施的方法和思想。

年6月---

2014年9月导学案教学实践

设立重点章节的导学案案例,尤其是中国、世界地理概论、分区,初、高中教材中具有迁移联系要求的部分,进行导学案课堂教学研究。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思考导学案编制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2014年9月---

1月收集结题提供材料和依据提出自己对初高中区域地理导学课堂教学的一般方法、步骤的认识,并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反思,以便为下一步的总结,并逐步形成区域地理的教学模式。

201月----年4月准备材料,总结结题把研究过程中的相关材料进行整理,分类,并对研究成果给出相应结论,书写结题申请,完成结题报告。

参加开题报告会的主要人员

姓名职称或职务姓名职称或职务

罗从语中学高级张平健中学一级

尹修玲中学高级唐以利中学一级

刘国强中学一级李双宇中学二级

赖香勇中学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