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散文诗(汇总8篇)

时间:2023-10-15 20:53:05 作者:字海 毕业论文 故乡的散文诗(汇总8篇)

大家好,很高兴见到各位,我将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重要的主题。引用名言接下来,我为大家带来一些精选的开场白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故乡的散文诗篇一

又是这条路,两旁的行道树依然郁郁葱葱。暮然回首,昔日泥瓦筑成的小屋已不复存在,红墙绿瓦的别墅映入眼帘,不由自主,寻着熟悉的味道,想找到一些记忆的碎片。

还记得十岁那年生日,许多亲朋好友来祝贺,也送了我许多礼物,爸爸从袋里掏出一株树苗说“这是万年青的树苗,今天我把它当作生日礼物送给你,愿你像万年青那样永不言败!”

抚摸着这棵树苗,我潸然泪下,老屋虽已不复存在,但它永远保存着我儿时的一份纯真美好的回忆。美哉,老屋!

故乡的散文诗篇二

那时的故乡,一定不是现在的样子。

那时的山,一定清秀如女孩的眉毛,不是现代女孩,是古代仕女的,用黛画的,翠绿翠绿的,一个皱褶一个皱褶地皱起,更显得秀气了。

这绿,就是茶林。

因为,这儿,将来要作为全县的茶叶基地。

三月采茶过清明,

哥在远处牵妹心。

妹子一心挂两地啊,

哥哥啊,

赶着清明回家中——

《采茶歌》唱了一年又一年,有了茶的时候,清明前后,出外的“哥哥”一定也会回来,帮着采茶:茶叶不等人,一天一个样,每一枚茶芽送进厂,那都是钱啊。

那时故乡的水,也一定如女孩的眼睛一样,清亮亮的。

故乡的山,这几年是光的,如谢顶了一般,东边一块被开荒,西边一块被挖空。平时,河里没水,一旦下雨,山洪滚滚,泥浆直扑下河。河里,顷刻之间,就是一条泥龙,奔腾着,咆哮着,声势骇人。

民以食为天,食以地为基:这河里流的不是土,是山里人的粮食啊。

到那时,茶绿了,山青了,山上的土也就不会再这样流走了。再下雨,河里的水一定会涨,但一定不会变成泥浆,不会怒吼如狮。

天晴了,水一定也不会消失,因为,山清水秀,细水长流嘛。水清清一脉,缓缓流着,再也不会耍着泼,抖着威,一副河东狮吼的样子,她温柔,含蓄,通情达理,如山里的女孩子一样,很有人情味,白天映着白云;到了晚上,映着星星,映着月亮,还回应着声声虫鸣。

有水,就少不了那些可爱的精灵。

鱼儿是应当有的,虽然很小,粗仅一线,可是身上的斑点还是看得清清楚楚,那对大大的眼睛还是很灵动,轻轻地甩着尾儿,甩不出水花,但是,能甩出一丝丝的波纹。

到了夏天,蝌蚪出现了,一个个顶着一颗硕大的脑袋,一会儿游入青苔里去了,一会儿又甩一下尾,游进云的影子中去了。

水边,有艾蒿,有苇草,密密丛丛的,在水的润泽下,格外青嫩,格外翠绿,给河镶着两道边儿,弯弯曲曲,一直延伸到山的拐弯处。

姑娘和小媳妇们细细的身影,在夏日的'早晨或黄昏会出现在河边,那嘻嘻哈哈的笑声,清亮如水洗过一样。洗衣机再好,哪有流动的水好啊?洗衣服放得开手脚,也洗得净。再说,就是不洗衣服,这么净的水,把脚伸进去,让白净的水吻着脚面儿,让小小的鱼儿在脚趾边唼喋着,也是一种享受。

山里那条公路,到时也该下岗了。

那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啊,沿着山脚绕来弯去,鸡肠子一样。晴天还好说,一下雨,一脚下去,就是一脚泥。摩托车陷入水塘中,只是“呜呜”地吼,就是爬不出来。最后,虽然出来了,人和车都糊满了泥。

那时的路应该是水泥铺的,对,一定的。

这么美的山,这么清的水,也只有这样的水泥路才能相配啊。不然,到时候,远处有人突生逸兴,想来茶乡走走看看,背着相机,跑来一看,一路泥坑,一路水塘,一定游兴顿渐。

山里那时,一定会办起茶厂。那时的故乡

那样的话,年年到外地打工的年轻人,就不用再出远门了,不用一过正月初六,就提着行李,挥别父母,挥别故乡,扔下孩子,一步一步,走向远方。故土难离,每一次远行,对村里的年轻人来说,都是一次心灵的煎熬。更何况,将上了年纪的老人,还有年幼的孩子,都一股脑儿扔在家里,他们也实在不放心啊。

如果真那样,那么,村里就没有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了。

到时,再回到山中,在绿绿的山风中,在清亮亮的水声中,拐一个山湾,走进刚刚修建好的移民小村中,面对着一座座楼房,面对着孩子和老人的微笑,再听到远山上传来一阵阵采茶歌声,像我这样离开故乡多年的游子,一定会醉透了心,醉透了灵魂吧。

我想,尤其是在三月,在花红柳绿山青时,更会如此吧。

故乡的散文诗篇三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光转至2034年,此时的我已经成立了一家大公司,当上了大老板,生意兴隆,家庭和美。

尽管这样,我还是思念家乡,因为那儿是我的家,有我童年的美好回忆,有我快乐无邪的儿时生活。工作之余,思乡情结愈来愈强。盼星星盼月亮,终于到了国庆节,我安排好工作,为机器人保姆设定好看家程序,便风风火火出发了。

我架着叠式的飞机回到了思念已久的家乡。啊!我回来了,终于回来了。这时,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丝丝暖流淌在心头。家乡还是那么的温暖和亲切!

路经金州广场,这里已是绿树成荫,时尚、环保、人性化的健身器材一应俱全。记得小时候,我经常和同学在这里追逐、嬉戏、打闹……那是多么天真、快乐的时光啊!哇,远处还新建了很多新型娱乐设施,有水上溜冰场、水中冲浪、海盗船、弹力蹦极床等,真想再去玩一把,但怕路人笑话,毕竟都这般年纪了。

回到家,妈妈便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过了一会儿,我们边看电视边聊天:“宇凝,你知道吗?现在生活环境好了,街边的那些乞丐,经政府帮助,个个都做起生意来,生活的'不知多好!还有,现在经济好了,再没人偷东西了。”“真是太好了!”我高兴地说。

“还有家门前的那条小河,用了你3年前寄来的河水净化剂,现在干净多了,鱼虾成群,夏天不少人来这儿游泳、捉鱼,热闹极了,咱们这里乡村游火得很,左邻右舍都发财了呢!”妈妈高兴地说,我会心地笑了笑,说:“看来你儿子没白发明这种环保产品啊!”

母校我是一定要去的。吃过晚饭,我便迫不及待地投入她的怀抱。走进熟悉的教室,咦!课桌上有一台电脑、一副耳机,可是课本书包却不见了踪影,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课本里的内容都被收集到电脑里去了,学生只需点击课本内容,屏幕上就会出现丰富的画面与精彩的课本内容,学生也不必用作业本写家庭作业了,只需在电脑上做好,编成信息,发送给老师就“ok”了!

教室的地面还是那样干净,但不同的是现在有了高科技,教室的四个角都装有一个微型吸尘器,它们每天都默默地通过地下管道吸走灰尘,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从学校出来,夜幕降临,天空繁星点点,好一派美丽的安康夜景图啊。左右环顾,原来的普通楼房都被如今雄伟壮观的智能高楼大厦所代替。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没想到在短短的20年里,家乡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回到这里,带给我的永远都是别样的温馨。我爱我的故乡,我要尽我所能,让家乡更美好!

故乡的散文诗篇四

这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镇子,我的故居就在城墙根澄槽沟胡同里,这里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

近30多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镇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口比解放初期增加了近20倍。高层楼房拔地而起,光彩夺目的霓虹灯夜市,川流不息的车流……,无不显示出现代化。城镇的扩展,历史的痕迹逐步消失,但儿时的故乡深深落在我的脑海里。

爷爷说,解放初期,这里只是个只有万名居民镇子,居民大部聚居在石头城墙内,城内只有3眼甜水辘轳井,就能供全镇的人畜饮水。澄漕沟胡同的人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我们还称城墙里的人为“城里的”。那时,人们生活虽然很苦,但充满古朴大自然景色的故乡,使留恋忘返。

胡同口有棵三个小孩才能围住的老槐树,树心已经空了,它伴随了几代人的岁月,上辈人谁也说不清,大炼钢铁的时代,被人们疯狂地伐掉做了引火柴。还记着在那枯老的树干上吐着嫩枝,喷发的槐花香招蜂引蝶“嗡嗡”不断。

家乡的人称月亮是“明奶奶”,空气没有污染,大明月亮地里玩耍,往往不知道回家。胡同里20多户人家,家家院里种着石榴树,五月石榴花开了,红红的。

站到高处望去,城里的民宅被一片树林遮盖着,镇里像是一个树林子。早晨布谷鸟在树上欢唱,麻雀叽叽喳喳一群群起飞落下,呈现了娴静的大自然美;我家的屋里住着一窝小燕子,它们的把巢筑在正方的梁上,窗户上留着小洞让它们出入,大人说有小燕子住到家里,会给房主带来吉祥。

在胡同的北头楼阁下,孩儿们听老一辈的人讲神鬼的故事,但神鬼并没有吓倒大胆的孩子,出了阁,就是原野。那时上学的孩子们好似没有家庭作业,他们经常聚到镇外的打谷场上玩耍,抓迷藏,点野火,打群架;桑梓没熟的季节,顽皮的男童就争先爬上桑树摘取。每逢打谷场上演公演电影,大人小孩像是过节日那样欢乐,孩子们提前就去站位。

农历四月十五和九月初九是武安镇庙会,卖日用百货的`、农具的站满了街道,但最让我们孩儿忘怀的是耍猴的、魔术、马戏团、拉洋片。

秋季万物收获的季节,镇外的山岗、沟壑、卵石滩等处,野树挂满了野枣、野葡萄、荆棘皂荚,孩子们三五结伴到那里采摘,也有大人加入行列;在现在南环路的玉带桥下,过去是一片柳树园,夏季,这里蝉声起伏,南大河流淌着清澈的河水,顽童在老玉带桥附近的河畔扎乌龟、捞鱼虾、挖泥鳅……但即便是在饥荒年,那时的人都不吃这些生物,孩子们只是猎奇扑抓,大人总是让孩子们将扑到的乌龟放生,说他们的生命都带着生灵。

过去的虽然没有了,但我经常有一种遐想,如果让逝去的先辈能看一眼现代化的建设该有多好呀!

故乡的散文诗篇五

向北,再向北,北方的中条山腹地是我的故乡。

故土,故居,故人,是我对故乡的追忆,挂念,还有难以释怀的眷恋。

故乡就是一棵沧桑的老树,或是国槐,或是皂角,或是银杏,岁月的年轮爬上枝桠稍头,把乡村的历史刻进皱褶得没有纹路的树皮,故乡便在心中高大厚重起来,像砚池的墨色,渐深渐浓,像一幅水墨画,矗立在村口,像一面旗帜,是在外游子回家的标记。

故乡更是一眼深不见底的井啊,徐徐流过多少清流,多少记忆,无论炎热还是浮躁,随着轱辘转悠,清凉的井水便能洗去半日浮尘。

对我而言,故乡就是一把把泥土,黄土、白土、砂石土,或湿润,或干燥,堆在亳清河畔,堆在山坡沟壑之间。

那遗存了上千年的古城墙,是夯土而建,虽己沧桑,但攻防御守,抵挡着当年的金戈铁马,岿然不动。

更多的是那一块块改造后的良田,黑坳坳的泥土,犁耙得细密松软,阳光漫射过去,温温的,暖暖的,坐在地里,攥一把泥土握在手里,圆润滑爽,泥土的芬香便沁入心脾,脚下的地气从心底里泛起。

那怕再陡峭的山壁,也能沉积下泥土的尘埃,那怕再贫瘠的土地,也能落下植物的`种子,只要播下绿的希望,既使在贫瘠的石缝里,在天涯,在海角,照样也能萌芽扎根,长出参天的树林。

只要有泥土,就能用土捏出生命;只要有泥土,就能在泥土上长出乡村,长出思念

只要泥土在,家园就在;只要泥土不消失,乡村就永远不会消失。

那怕在古老的山村里,一个个老乡都背井离乡走出封闭的乡村,那怕一代代村民都融入到了车水马龙般的都市,一个个土砌的庭院都在加速的灭失,一个个古朴的村落变成一座座空城,一个个废墟,那也只能说明乡村在漂泊,村民在迁徙。

再破再烂,家都还在,再空再废,村也还在,就像南山那片杂乱的灌木林,树还在,根还在,出门在外的游子,故乡就是生命的根须。

一座座四合院落,一孔孔简陋的土窑,篱笆小院,碾盘磨坊,那一块块贫瘠的坡地上,一丛丛荆棘野莿下,隐秘着我对故乡多少追忆。

在故乡,多少情和景己物是人非,多少人和事己成过眼烟云,多少热闹的场景己变成亘古的寂寥,多少平凡事已伸展出想像的羽翼。

三十年前,我也曾讨厌过山径的崎岖,埋怨过村道的泥泞,倦怠过累人的农忙,恐惧过青春的悸失。为了逃离这片生我养我的泥土,为了逃避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厄运,我曾发奋的读书,靠分数改变命运,改变农字号身份,一张技校通知书,使我屁颠屁颠地连蹦带跳地走出故乡,脱离故土,像一片风筝一样,好不容易的飘出那片田野,走出那片金色的麦芒。

一转身,三十年过去了。

生活在城里久了,在钢筋混凝土砌成的“火柴盒”般的建筑里,上不挨天,下不接地,记忆里芬香的泥土味淡薄了,心里便空落落的,像失去什么宝贵的东西一样,麻木不仁,精神家园如同废墟一般,远不如在乡村时那般踏实,那般宁静。

在多日徘徊的彷徨中,在忐忑不安的思念中,我又回到了久违的故乡。

故乡还是原来的故乡,虽通了水泥路,盖了新楼房,但炊烟少了,显得更空虚,更沧桑。我又走到记忆里的那片土地,使劲攥起一把肥沃的泥土,细细品味,又精包细装,带进城内,带回家里,养在花盆里,栽上文竹、平安树及花花草草,摆在客厅里,摆在阳台上,每天轻嗅着泥土的味道,看着枝延叶长,花开花落,心情就格外静怡。

故乡,就是一掬泥土。

想家,就攥把泥土。

故乡的散文诗篇六

在故乡,我向往着远方。总是以为远方的天空更蓝,那种蔚蓝如大海般吸引着我,海水漾起浪花的地方我看到了白云朵朵像花一样开放;总是以为远方的花儿更红,在梦中那娇艳的牡丹粉面带露,扬着满身的诗意。真应了那句“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总是以为远方的山更高,水更深,溪儿更清,空气也别样的清新;总是以为远方有我的梦,身在北方却以为江南的月儿更圆。那清一色的烟雨在低诉,小桥流水淘洗着油纸伞下的梦。那里的女子腹内诗书万千,她们的语言就是诗歌。在雨巷深处她们就成了一首首诗,碎花的旗袍裹着优雅。不管她们为谁在打开的木窗前蹙眉,清风看到也会因她而遗落。轻摇的桨击碎了一水月光,晚游的人啊,你看到了什么?我一定要去看一看吆,在皎洁的圆月下看一看,也许能拾得太白的一缕碎梦。不要任何人相陪,独自去远方拾一缕梦。

在远方,我思念着故乡。春天我思量着故乡的野山菊开满了山坡,那黄色,淡紫色的小花托着小脸望着太阳。恋人们躲在花下悄悄地唱着情歌,蝶儿追逐着飞过;夏天沉甸甸的麦穗闪着金色的光芒等待着收割,布谷从山谷深处飞来,一路唱着嘹亮的歌。故乡的布谷啊,你一声叫我的心就醉了。布谷啊,我愿做你的一根羽毛,带我飞吧!我要把故乡全装进我的眼睛。我能看到故乡的小河,它浅浅的清澈着;秋天,家乡的野山枣涨红了脸膛,孩子们提着自己做得布袋,满山满野的跑,看谁摘得多。那酸甜的山枣解了多少孩子的馋嘴。夕阳下的山路怎么少了一个姑娘,她在何方?冬天故乡该下雪了吧!那些冬夜里偷偷降落的雪花,陪着梦里几声犬吠,房子里温暖的柴炉,和我一起度过了多少岁月。不等天亮就爬起来,在飞雪里堆雪人,打雪仗,在雪地里打滚,奔跑。

思念就回到故乡,回到故乡看几眼再奔向远方。

我的故乡,我的远方。

故乡的散文诗篇七

槐花儿是甜的。

小时候,四月末五月初槐花开放的时节,总要与小伙伴们一起爬上高高的槐树,摘槐花“尝鲜儿”。一串串气味儿甜香的槐花,香了儿时许许多多的酣梦。

父亲喜欢树,他有一句名言,“树是儿子”。父亲真的是把树当成儿子来养的,记忆里儿时老家大大的院子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树,槐树、榆树、枣树、柿子树、杨树、柳树……每年开春,父亲总是把每棵树的周围挖开,施肥浇水……记忆里夏季最热的日子里,那些树冠交织在一起,使院子充满了凉爽。这许许多多的树中,唯有院子西侧的一排槐树最让我喜爱,每个春天,槐花的甜香馥郁是最深刻的记忆。

读《红楼梦》刘姥姥吃茄鲞用木杯喝酒一节,“刘姥姥笑道:‘我们天天和树林子做邻居,困了枕着它睡,乏了靠着它坐,饥荒来的时候还干脆吃他,眼睛里天天见它,耳朵里天天听它,口儿里天天讲它……’”。每当读到这一段,神思就又回到了小时候在高高的槐树上摘槐花的时刻,眼见、耳闻、口说,如今看来,那些树就像儿时的伙伴,脾气秉性,记忆犹新,亲切异常。上初中后,曾听奶奶说:“自然灾害严重的那几年,我家院子里槐花也是食物来源之一,摘下槐花做玉米糊糊,晒干的槐花与各种能吃的食物一起混合着蒸窝头,救命啊。”从此,我对槐树更加的喜欢,槐花之恩,救命之情,它们几十年风风雨雨的在我家的院子里生长着,陪伴我走过了快乐的.童年,走过了无忧无虑的少年,见证了一个家庭的变迁和一个乡下孩子的成长。

槐花开处是故乡。这个春日,槐花开放的时节,我要回故乡,看看那些儿时的“伙伴”,尝尝槐花的甜香。在岁月漫漫的旅途中,有它们在心底陪伴,有槐花为我送香,时光就永远不会寂寞,人生永远如枝叶青劲的槐树,充满一程勇往的力量。

故乡的散文诗篇八

当人们远离故乡,故乡已不仅仅是一种温情的回忆,而是一种蓬勃向上的生命力。下面是本站小编向各位推荐的关于故乡的散文随笔400字,希望对各位能有所帮助!

我的家在陕西省的一个小村庄,那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

那里的春天有数不清的树林都发芽了,果树开花了,麦苗长的一尺高,绿油油的一望无边,金黄的油菜花像黄毯子一样铺在地上,雪白的塑料大棚连成一片,像天上的白云,人们在棚里种菜,脸上露出了笑容,小河的水哗哗地流着,小鱼和小虾在河里做游戏。

夏天,河被太阳照的暖烘烘的。暑假里我们到河里去游泳,好多小朋友围在一起打水仗,我们爱吃的西瓜成熟了,麦子也成熟了,满地都是金色,空气里都飘着麦香味,人们笑的合不拢嘴。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果子都熟了,苹果的脸笑红了,石榴笑的咧开了嘴,黄黄的苞谷向人们招手,好像在说:“快把我们带回家吧!”人们收完苞谷又紧张地播种麦子,播种机在来回播种,秋天真是一个忙碌的季节。

冬天,天气渐渐冷起来了,洁白的雪花慢慢地从天上飘了下来,给大地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人们穿上棉衣去逛街一个大电视,我们小朋友写完作业出家门去打雪仗、堆雪人,冬天是小朋友快乐的季节。

我们家乡一年四季都有美丽的风景,欢迎大家来做客!

我的家乡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我的家乡的物产有:山西老陈醋、煤炭、平遥牛肉、土豆、红枣、汾酒……真是应有尽有。

当你来到太原,走进迎泽公园,你就会发现,这里可以称得上是天堂了。公园里,有的老爷爷在锻炼身体,有的老奶奶们在散步,说个笑话老奶奶们就合不拢嘴。个个老人都是一幅眉开眼笑的样子。

走进离石,来到莲花池,你就会看见一朵亭亭玉立的莲花,青里泛白的花瓣,娇嫩的叶子。晚上,人们都会买纸做莲花灯,做好后,人们纷纷许个愿把莲花灯投入水中。水中的莲花有的像个害羞的小姑娘,娇滴滴的;有的像个刚被老师批评过的学生,垂头丧气的;有的像个打了胜仗的将军,挺胸抬头;还有的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这时的莲花池最楚楚动人了!

我的家乡不但风景优美,而且物产丰富,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的山山水水!

我的故乡是一个平凡的小山村。但我却非常喜欢它。

故乡还有一条小溪。它是那样清澈,每天都潺潺的流着。溪底还有许多鹅卵石,形状各异,这有这的姿势,那有那的迷人。

河畔上,有依依多情的杨柳。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杨柳上时不时有几只小鸟在嬉戏,传来清脆的歌声。

记得小时侯,我和姐姐最喜欢爬上那几棵杨柳上。杨柳的造型也十分独特,中间的枝丫横挡在柳中,我最喜欢爬上那棵枝丫上,横坐在当中。就好像坐在空中似的,别提多舒服了!

就在我家门前有许多簇绿竹。晴天时,照耀在绿竹里。那些绿精灵就在显耀自己了!绿竹环绕着我的故乡,前后都有。从远处看,好宁静。如果要玩捉迷藏的话,那儿可就是一个好地方了!

故乡的田又大又宽,田里种了许多麦子。到生长时,从高处眺望,眼前一片麦子,犹如给大地披上了一件绿衣。待到收获时,大地一片金黄,他又换了一件衣裳。农民伯伯就在田里打麦子。我们吃的大米就是把麦子打了以后,再用机器把外壳去掉。

故乡,没有城市的繁华,他是那么寂静,那么朴实。但我喜欢这种朴实,这种寂静!象泉水流经山谷,象花蝶飞过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