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老子读后感(精选7篇)

时间:2023-10-07 15:46:57 作者:曼珠 活动总结 最新老子读后感(精选7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的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老子读后感篇一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思是,祸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祸的因素。也就是说,好事和坏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福就会变成祸,祸也能变成福。老子说的这句名言,是很有道理的。

老子是中国,也是全世界最早具有辩证法思想的哲学家之一。关于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历来有争论。根据司马迁在《史记》一书中给他写的一个简单的传记来看,他是春秋时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老子”是人们对他的称呼,“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他的生卒年月不详。

老子做过周朝的“守藏室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或历史博物馆馆长),所以他谙于掌故,熟于礼制,不仅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并有广泛的自然科学知识。

公元前520年,周王室发生争夺王位的内战,这年4月,周景王卒,大夫刘耿立王子猛为悼王。王子朝杀悼王自立。晋人攻王子朝,立王子匄为敬王。这次内战达5年之久,公元前516年,王子朝失败,席卷周室典籍,逃奔楚国;老子所掌握的图书亦被带走。于是,老子遂被罢免而归居。形势的变化,使老子的地位发生变化,使他的思想起了大转变,由守礼转向反礼。

老子由于身受奴隶主贵族当权者的迫害,为了避免祸害,不得不“自隐无名”,流落四方,后来,他西行去秦国。经过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西南)时,关令尹喜知道老子将远走隐去,便请老子留言。于是老子写下了5000字的《老子》。相传老子出关时,骑着青牛飘然而去。

老子的思想主张,大都保存在《老子》一书中。《老子》共81章,分上下两篇,共5000多字。因为它所讲的是道与德的问题,后来人们又称它为《老子道德经》。现在我们所见到的《老子》一书,并不是老子的原著,因有战国时人增益的文字,但其中的主要思想却是属于老子的。

《老子》一书,文词简短,艰深难懂,因此后人作了许多注解。最通行的有西汉时道学家河上公(姓名不详)注,三国时魏国哲学家王弼注,还有清朝时魏源的《老子本义》,等等。下面我们就通过《老子》这本书,来了解老子的哲学和政治思想。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是我国第一个力图从自然本身来解释世界,而不求助于超自然的主宰——天帝的意志的哲学家。在老子之前,人们以为宇宙间的万物都有神在统治着,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称天帝。这种观念,到了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时期才开始了变化。老子就是较早的从哲学方面有意识地、明确地否认天帝的思想家。他在《周易》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道论”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说,“道”是万物之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

老子认为,道产生了天地,德是道的性能,天地生养着万物,万物各成其形,各备其用。所以万物没有不尊道而贵德的。道的尊崇,德的贵重,不是有谁给它爵位,而是自然而然的。所以道产生天地,德畜养万物,长育万物,成熟万物,覆盖万物。他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爵,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盖之覆之。”(《第五十一章》)这样,老子遂把自然创造的根源归于自然本身,从而摧毁了一切超自然的主宰,一切宗教和唯心论的基础。因此,老子的天道自然观,在当时有很大的进步意义,它打倒了宗教的天帝,否认了鬼神的威灵。当然,老子的“道论”刚从传统的宗教解放出来,还未能完全摆脱宗教的影响;他的自然决定论,使人完全听命于自然,轻视了人对自然界的反作用。后来有的哲学家把它发展为定命论,为害颇大。

老子读后感篇二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思是,祸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祸的因素。也就是说,好事和坏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福就会变成祸,祸也能变成福。老子说的这句名言,是很有道理的。

老子是中国,也是全世界最早具有辩证法思想的哲学家之一。关于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历来有争论。根据司马迁在《史记》一书中给他写的一个简单的传记来看,他是春秋时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老子”是人们对他的称呼,“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他的生卒年月不详。

老子做过周朝的“守藏室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或历史博物馆馆长),所以他谙于掌故,熟于礼制,不仅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并有广泛的自然科学知识。

公元前520年,周王室发生争夺王位的内战,这年4月,周景王卒,大夫刘耿立王子猛为悼王。王子朝杀悼王自立。晋人攻王子朝,立王子匄为敬王。这次内战达5年之久,公元前516年,王子朝失败,席卷周室典籍,逃奔楚国;老子所掌握的图书亦被带走。于是,老子遂被罢免而归居。形势的变化,使老子的地位发生变化,使他的思想起了大转变,由守礼转向反礼。

老子由于身受奴隶主贵族当权者的迫害,为了避免祸害,不得不“自隐无名”,流落四方,后来,他西行去秦国。经过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西南)时,关令尹喜知道老子将远走隐去,便请老子留言。于是老子写下了5000字的《老子》。相传老子出关时,骑着青牛飘然而去。

老子的思想主张,大都保存在《老子》一书中。《老子》共81章,分上下两篇,共5000多字。因为它所讲的是道与德的问题,后来人们又称它为《老子道德经》。现在我们所见到的《老子》一书,并不是老子的原著,因有战国时人增益的文字,但其中的主要思想却是属于老子的。

老子读后感篇三

是谁在数千年的历史中悠悠地述说着亘古的智慧?是谁在漫漫的岁月轮回里传递着不变的真理?是谁只留下五千言却给人类带来了无限的哲思?是他,哲学的圣者,生活的智者——老子.他就如一颗璀璨而又古老的恒星,散发出神圣的光芒,透过数千年的时光,照耀在宇宙深处的每一个角落.

老子具有非同一般的智慧,那一双犀利的明眸洞穿了人世间的是是非非,渴望着宁静与恬适的生存方式,力图避开现实的纷纷扰扰,追求那一份纯真的心灵自由,这种超乎其然的生活态度,为后人指明了一条新路,令人神往,令人渴望.

他的思想,他的哲学,总与‘道’息息相关.道是万物的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通过一个‘道’字把自然创造的根源归于自然本身,从而否定了一切唯心论和宗教主义.在我看来,道的就是一种客观规律,看不见,摸不着,而世间的每个细微之处都存在着道的本真.做人之道,为学之道,谋事之道,道道相关,处处都是智慧,都需要我们去发现和领悟.每个人都必须生活,做人为学谋事之道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颇为重要,道德有无,道德高低,决定着你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方式和成效.《老子》教我们的是修身之法,以来提高精神境界,让我们学会生活.每个人都渴望着自由与快乐,而烦恼无处不在,坎坷接踵而至,若要从中解脱,主动权在自己手上.“有勇气去改变能改变的,有肚量去接受不能改变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有这样,方可身心自由,才能有更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老子》之中有一个重要的思想---无为.无为就是什么也不做,无所谓,无所为吗?其实不然.无为的精华之处在于它的玄理,有太多的人无法真正理解无为的,把其归为消极避世的人生观.然我的理解有所不同,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不作为,而是不为所欲为,不胡作非为,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无为是顺道办事,按照事物的客观规律,顺自然发展的一种高姿态的智慧.“不做也完美”从某种角度看,确实有道理.汉武帝当年并没有采取黄老之学的不为之道,而采用了有为,让汉朝走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殊不知,正是当前的文景之治的无为政策,采取了休养生息,为有为创造了机会,打下了基础.因此,汉武帝的有为也是某种程度上无为,无为是过程而非目的,我想,这样的认识,只有真正意义上悟到无为思想的精华方可理解.

每每联系起现实的生活和社会,就越觉得他的思想之伟大.人们太多的有为让悲剧不停地上演.那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那黄河、长江的水体污染;那海底大片的珊瑚礁死亡;那南极臭氧层空洞的不断扩张;全球气候的急剧变暖……这一切的一切摆在眼前时,想想我们的有为是否已经过了度?现在,我们学着马克思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我们喊着响亮的口号高举科学发展观的旗帜,我们呼吁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而数千年前的老子早已悟到这真理,这也正说明了《老子》在当今社会乃至未来存在着巨大现实意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一书通过对道与自然的结合,阐明了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处处充满着辩证的思想,体现着最朴素的智慧.《老子》短短五千言,字字精炼,句句精髓,篇篇精华,渗透着一丝丝美妙的让人敬佩的大智.

我想用平静的心态,慢慢地品,读,看,听,思,悟,像老子一样,坦然地生活!

老子读后感篇四

读《老子》读后感的读后感《老子》一书,意远思深,自可多方为释,或视同阴阳权谋之言,或持为养生修炼之据。如以逻辑观点组成哲学系统,尤为条理贯通,深睿绝伦。然是皆后人附会文饰之作,恐非老氏之真相。自常识观点言之,其书殆一智慧极高之哲人(姑假说为“一”人)静观世变,久历沧桑,而后流露之心见耳。其言乃传于无意之中,初非著书立说有意于撰述也。故其所见虽卓绝深远,实皆来于直觉之体验,殊非理智之推析。而其论事衡物,亦系持此心见,随缘映照而已,绝未计及此事此物彼此之关系,更未有意构画外物组成体系,一如黑格尔之所为也。就其非出推理未事组织言,自不免彼此参差,间有难圆其说者。然就来于真实之体验言,则又识见真切,明智照鉴,足以使人身体力行,受益无尽焉。其所以传被久远,影响深巨,而迥非一般哲学理论所能及者,以此也。苟不此之识,徒为空论,是殆买椟还珠,有失读《老》之真意矣。故本书不作哲理雕塑,悉就常识常见立言,俾对老氏真正影响后世之处,能有阐述。老氏之旨倘能因此略有所明,而使世人于其教训多有受用,斯亦作者之幸也已。追寻中华文化之源,用经典的智慧点亮人生。

老子具有异于常人的.智慧,凭借一双犀利之眼看穿了人世间的是是非非……本书是林语堂向西方介绍道家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部重要著作。全书阐释了老子思想的独特性、道家哲学与儒家哲学的不同、并强调要结合庄子研究老子。作者以“智慧”一词彰显《老子》一书之精妙绝伦。《老子》之言,不过五千,然其意远思深、语多超尘。以致后世之人,或借为阴阳权谋之言,或持为养生修炼之据,然附会文饰者多,《老子》真相遂晦涩不明。实者老氏所言,率多直觉之体验,论事论物,大抵随缘映照,乃能不受外物所限。然又识见真切、明智照鉴,足以使人身体力行受益无尽。故本书不作哲理雕塑,悉就常识常见立言,俾对《老子》一书真正影响后世之处,能有所阐释,而让读者得见老子智慧之言。本书作者张起钧,列老学之林而蜚声海内外,其行文深入浅出、笔法流畅,本书在台出版后已多次印刷,其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老子读后感篇五

做人不要逞强任性,不做智所不能力所不及的`事情,不拿鸡蛋碰石磙,不争名夺利,不强求荣华富贵,不以身试法,不仗势欺人,不为非作歹,不招人嫉恨,就能够远离祸患,保全自己。生活上不暴食暴饮,不吃不洁净的事物,不酗酒,不纵欲,不吸毒(包括不吸烟),这样就能够少患病。

此外,处事灵活变通,善于随机应变,心态平和,胜不骄,败不馁;俗话说“人老心不老,童心寿自高”,做到始终保持年轻的心态,乐于接受新生事物,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如此就能够适应社会环境的变迁,获得乐观的心境。

老子读后感篇六

然而,他的基本精神仍然依赖于老子的哲学思想,所以后人把他和老子称为老庄。庄子善于用寓言来解释一些真相。庄子,又称南华经,是道教经典之一。

《秋水》一文,出自《庄子外篇》、《秋水》一文,洋洋3000多字。在那个刀雕竹雕的时代,可以算是一件很长的事情。他以寓言的方式,以河神与海神的对话,引申了《齐物论》的观点,试图论证万物的大小、是非的无限相对性、人生的高低、荣辱的极端无常性。因为庄子是道教的主要代表之一,本文旨在让人们回归自然,顺其自然,不要为了追求名利而伤害自然本性。

庄子将事理的无限性与人类理解的相对性、宇宙的无限性与具体错误的局限性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他对绝对与相对、无限与有限辩证关系的理解具有高度的灵活性,这无疑对人们突破理解的局限性,从而从武术到天地宇宙的无限广度非常有帮助。,在庄子流畅的文字下,显然我们必须从多个角度学习和思考不朽的思想。

他用寓言的生动方式告诉我们很多道理,比如《秋水》,从秋水到百川灌河。不似尔向的自比水多就是用河神和海神的对话告诉我们,做人不能沾沾自喜,不能偏袒,因为要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河神,会因为小成而沾沾自喜,河神还是这样,更别说我们这一代凡人了?然而,许多人因为不明白这个道理而因小失大。

自古以来,骄傲永远是成功的最大敌人,这是永恒的真理。成功的最佳途径是谦虚谨慎,谦虚求教。千万不要对现状自满。

接下来,他们开始谈论事物之间的虚实关系。夏虫不能说冰,因为冰雪对他们来说太虚伪了。井里的青蛙也不要和它谈天地,对井蛙来说,天大也太虚妄了。的确,比如教育,有时候这些虚假的东西在我们身边真的太多了。所以,要怪学生会说一套做一套。怪学生不遵守很多规则,包括交通规则。但另一方面,看一看,身边的很多事情似乎都是这样。

接下来,他们讨论了事物之间的大小关系。天地大,与宇宙相比,真是沧海一粟。河流很大,但在大海面前却很小。

庄子用我们最喜欢的.寓言故事,用河神和海神之间的对话,延伸了《齐物论》的观点,试图证明一切的大小,对与错的无限相对性,生活的极端无常,荣辱,用易懂的写作风格,告诉我们,生活回归自然,让自然,不追求名声、财富等,伤害自然的本性。也告诉我们,生活应该是虚拟和安静的,谦虚和谨慎,不要骄傲和自满!

老子读后感篇七

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罔,游者可以纶,飞者可以为d,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这就是老子,一个仿佛能上天下海,呼风唤雨的龙一般的人物,古云龙有九子,吾言老子有二子,一曰《老子》,一曰道学。

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其实,道家修养功夫的真谛常常被归结为“虚静“两个字。道家认为,人和万物同为道的产物,人生之初纯洁无暇,无私无欲,空明宁静。只是因为后来私欲的活动和外界的干扰,使得人心灵蔽塞,躁动不安。所以必须依靠“致虚”“守静”的修养功夫,使心灵重新修复到清澄明静的状态。

当人们被外界诱惑而肆意妄动时,由于他们违背了道的规律,结果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徒伤精力。相反,当他们抛弃主观私心杂念,心性宁静,达于虚极的境界时,往往能洞见真理,忙而不乱,处变不惊,以不变应万变。

佛教的“空”,在这一点与道家“守静笃”的道理正想通。禅宗黄龙南禅师曾这样形容专一凝神、心无旁骛的修养功夫:“如灵猫捕鼠,目精不瞬,四足据地,诸根顺向,首尾直立,拟无不中”。

这当然只是形容修养功夫的精神专一,旁若无人的境界,并不是说一个人要时时处于剑拔弩张的紧张状态。相反,他常常倒是处于一种“身如槁木,心如死灰”的虚寂状态。但这绝不是生命的死灭,而是在虚寂中聚集力量,在空灵中孕育万物。它正如“鸡之孵卵”:看似迷迷糊糊,一动不动,实际上,在它那死寂的表面之下,一个新的生命正在孕育。

这正如大自然中的万物一样:大自然的万事万物都在生生不息地发展变化,但我们乍一看去,山川大地林木却是静寂不动的。然而正是在这表面的静寂下,各种各样的生物都在吸收大自然的阳光雨露,含着自然的生机,在时时生长繁衍。无论生长还是死亡,它都要归于自己的根本。“方生方死”才能“万物并作”,“致虚守静”才能“生生不息”。

人也应该向自然学习,而不是被私欲蒙蔽,不要违背自然的规律。人之所以常常干蠢事,就是因为过于自以为是,过于私心严重,所以无论是得是失,都瞻前顾后,极尽心智,忧虑无穷,而这又是由于心灵不再空明澄静,没有努力修炼“致虚守静”造成的。

《庄子・田子方》中这样一个故事: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引之盈贯,措杯水其肘上,发之,适矢复沓,方矢复寓。当是时,犹象人也。伯昏无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尝与汝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于是无人遂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背梭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御寇而进之。御寇伏地,汗流至踵。伯昏无人曰:“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今汝沭然有恂目之志,而与中也殆矣夫!”。

列御寇先前还自以为是,之后又两股战战就是因为他心里害怕。他怕自己一不小心失足坠下悬崖,这就显得思虑的过多。而伯昏无人勇于面对,心中毫不畏惧,是因为他“致虚守静”,那些纸老虎根本无法与他抗衡。

一旦达到致虚守静的状态,任何威胁都无法再恐吓你的心灵,任何利益都不能再诱惑你的灵魂。你是如此的纯净,你代表的是圣洁,所有黑暗的肮脏的东西一遇见你,就像寒冰遇见烈火,就像邪恶遇见正义,立刻溃败。

“致虚守静”的思想虽然被人们作了各种各样的发挥,但对于我们常人而言,它至少可以告诉我们一种认识社会人生,探索宇宙真理的真谛:人要想洞察事理,必须虚怀若谷,毫无成见,这样才能认识复杂纷繁的事物,达到兼容并包的境地。我们要想解决纠纷,处理繁杂的事物,必须淡泊宁静,用心专一,这样才能以静制动,以简驭繁。万物变化总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唯有致虚宁静的人,才能把握这些法则,从而不被表面现象迷惑,不为急功近利的目标遮蔽而丧失人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