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劼观看心得(优质5篇)

时间:2023-09-22 12:32:36 作者:BW笔侠 心得体会 张劼观看心得(优质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张劼观看心得篇一

“一颗穿透他年轻胸膛的子弹,一件沾染他青春热血的军装,让我们看到一名真正的、纯粹的共产党员的模样。”站在支队警史馆里陈列的张楠烈士遗物前,山东省商贸厅党员代表们久久不肯挪步。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愿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直至奉献我的全部。”镜头里,张楠入党时誓言铿锵;镜头外,一个个党员目光坚定。看完记录着英雄生前珍贵画面的影像资料,省国际贸易中心的工作人员牛秀娟说:“张楠的7份入党申请书,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他对进步的追求是多么执着,信仰是多么坚定!”

在山东省,英雄张楠成为许多党员干部对照学习的“标准像”。在今年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10余家省直机关单位把张楠事迹作为鲜活教材。

1月7日,山东大学圣昆仑音乐厅,话剧《好兵张楠》正在上演。剧终落幕,灯光亮起。青年教师刘伟发现,身边那群年轻的大学生和自己一样,眼里全是泪。

张楠在牺牲面前选择坚守,在危险面前选择出征,在挑战面前选择战斗……得失取舍之间,自有一名忠诚卫士的担当,自有一名共产党员的觉悟。

“张楠是一面镜子,他会告诉你,什么才是我们这代年轻人身上最稀缺的东西。”刘伟决定等到进修结束,就去西藏支教。

从英雄精神中汲取营养,更多党员鼓足了前进的动力。我驻索马里使馆工作人员庄友谊曾与张楠朝夕相处,使馆遭受爆炸袭击后,去与留的选择同样摆在庄友谊面前,他义无反顾地选择请战坚守。

张楠的初中同学李芳,是河北人民广播电台的一名记者。在英雄远去之后,她一路踏访,追寻张楠的成长轨迹。一件件英雄的遗物、一次次动情的讲述、一枚枚耀眼的奖章,让李芳感受到信仰的力量。

如今,李芳主动担任起张楠事迹义务宣讲员。她说:“我要把英雄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让他们追随英雄的步伐前行。”

张劼观看心得篇二

张楠的真,是真性情、真男儿的真。

对父母他是孝顺的儿子,对姐姐他是胸藏大爱的弟弟,对战友他是无私帮助的兄弟,对国家他是铁血忠诚的男儿。

从开始认识张楠到回想张楠,他的事迹让我感动,让我动容。更因为他是生活在我们身边实实在在的英雄,对我产生十分强大的影响。

张楠,我们的好兄弟、好战友、好班长,您未曾走远,您永远都在!

张劼观看心得篇三

7月26日,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今天是张楠烈士牺牲一周年纪念日,怀着缅怀、追思的心情,观看了张楠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一句句打动人心的字眼,一段段英雄生前的画面,仿佛把我们带回他曾经的岁月,让在场战友无不动容。

如今透过历史,踏寻英雄的足迹,心中早已无法按捺激动的心情,喉咙哽的生疼,眼泪一次次忍了又出,这也许是我们对英雄最崇高的怀想。

张楠的忠,是卫国尽忠。

作为一个普通士兵,锅炉工、训犬员,他从未要求什么,在岗一职,干好一职,每一个平凡的岗位都是他践行忠诚的战位。

张劼观看心得篇四

你是军人的骄傲,你是人民的骄傲,你是祖国的骄傲。近日,武警昆明森林支队广泛开展“学习时代楷模,传递张楠精神”活动。

8月16日上午,被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的张楠烈士事迹报告会在山东济南举行。报告会现场,5名报告团成员用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一句句朴实的话语和无数次撕心裂肺的声音讲述了张楠同志短暂而又壮烈的一生。说服母亲非要报名参军、与副班长pk五公里越野、与队友竞争赴索马里执行任务名额、不幸中弹却毫不退缩并带伤训练……一个个声希味淡却意蕴深沉的细枝末节,一句句平淡无奇却饱含忠诚的铮铮誓言,从不同侧面展现了张楠同志铁心跟党、矢志报国的远大志向。他的事迹催人泪下、感人肺腑、引人深思,深深震撼了支队每一名官兵。

事迹报告会后,为使官兵们更深入地学习张楠同志事迹,该支队又组织开展“学习时代楷模,传递张楠精神”活动。期间,他们广泛开展了班排学习讨论、向国旗宣誓、演讲比赛等活动,并利用广播、电视、报纸、警营局域网、手机互联网等形式深入学习张楠同志事迹,切实用英雄的事迹教育官兵、感染官兵、激励官兵,营造学先进、当标杆、创佳绩的浓厚氛围,切实把向英雄学习的誓言转化为努力学习、刻苦训练、扎实工作的实际行动。官兵们纷纷表决心,一定向张楠看齐,向张楠学习,不畏艰险、甘于奉献,真正做一名“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

张劼观看心得篇五

张楠很低调,不爱说话,然而在年9月,当武警山东总队选拔驻索马里使馆警卫人员时,张楠却第一个报了名。支队政委王荣茂有些犹豫,同年7月,张楠的姐姐去世,张楠有任何闪失,对他的父母来说将是致命的打击。张楠急了,只是在电话那头重复:“政委,我训练,就是在等这样的机会,如果错过了,我会遗憾一辈子!”

其实,张楠一直在为这一天做准备:训练时他偷偷穿上沙背心,绑上沙绑腿;比武时,他用号码簿上的曲别针扎自己的大腿,让刺痛贯穿麻木的大腿,完成比武。

2014年9月,张楠赴特警学院集训。三个月后,他以总评第一的成绩入选驻索马里使馆警卫小组。他觉得离梦想更近了一步。

去年2月10日,张楠登上去索马里的飞机。为让父母放心,他到索马里之后,跟父母说自己非常安全,还拍照片给家人看。然而,索马里几天之内接连发生了一系列爆炸袭击。张楠用自己的方式减轻压力,除了执行任务,他就听军歌、练书法、看书甚至是抄字典,让自己冷静下来。

年3月,使馆所在的酒店被列入恐怖袭击对象,作为使馆警卫小组班长,张楠经常以身涉险。4月14日,使馆北侧发生恐袭,张楠不幸中弹,子弹离心脏1厘米。

张楠明显感到呼吸急促、头晕目眩,吃力地对战友赵团军说:“团军,如果这次光荣了,请替我照顾好老人。”

武警山东省总队司令员李苏鸣打来慰问电话,决定另派人员接替他的工作。病床上的张楠一下子激动了:“报告首长,我的伤不算什么,我要留下!”

担心领导不同意,张楠口述着,让战友写下来:“我申请继续留在索马里,继续和战友一起奋斗。”20多天后,伤未痊愈,张楠不顾大家的反对就上岗了,带伤主动请战参与警卫任务。在监控里,还能看到在使馆执行任务时,虚弱的张楠为保障安全跑上跑下六七十趟,满身虚汗扶着墙边喘着气。

2015年7月26日,张楠和队员一起例行训练,使馆的墙和顶被炸下来,张楠被死死地压在了天花板下面。

“我好像伤到动脉了。”只过了一分钟,张楠微弱地说,“我可能不行了!”这成为他在世上留下的最后一句话。18时50分,张楠被宣布抢救无效死亡,生命永远定格在28岁。

2015年8月1日,张楠的灵柩回国。当张楠的母亲看到张楠的灵柩被缓缓抬下飞机,她喃喃地说,楠儿,你怎么不自己走下来,怎么让别人抬下来呢?战友赵团军止不住与张楠父母拥抱在一起痛哭起来:“你失去了一个儿子,还有我们七个儿子。”

一年过去了,张楠的父母渐渐从阴霾中走出来,他们准备参加拥军队伍,还曾开车到平邑矿难现场,给战士送衣服和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