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十条禁令心得体会 教师学习六条禁令心得体会(优质5篇)

时间:2023-10-10 09:53:38 作者:笔尘 心得体会 教师十条禁令心得体会 教师学习六条禁令心得体会(优质5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我们应该重视心得体会,将其作为一种宝贵的财富,不断积累和分享。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师十条禁令心得体会篇一

教师是发展教育事业的关键。“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修养,立德为本”。近年来,我们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造就和形成了一支叫得响,过得硬的教职工队伍。我们要求全校教师自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树立良好的为人师表形象。具体做了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热爱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二是以身作则,作为一名教师,要“衣着定位”,让学生无时无刻受到审美教育。要自觉修身养性,淡泊名利,以德服人,以德立教,要不断塑造鲜活、生动的人格魅力;三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让每一名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不断完善自我,提高素质

根据我校教师的实际,我校制定了完善教师自我的“五种精神”和“四种能力”。一是要具备“五种精神”:即奉献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进取精神和协作精神;二是要要具备“四种能力”:要有科研能力、再学习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及教学评价能力。

四、创设有效载体,开展自学活动

为了结合教委活动,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师德师能水平,我们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活动,我们个人的师德师能建设方面都得到了可喜的进步。

五、开展一系列感恩主题教育活动

1、在全校学生中开展“我喜爱的好老师”感恩征文活动,让学生说自己身边老师的故事,感受老师对他们的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老师,努力学习。

2、出校报、简报,把学校开展的“师德师风”建设的情况进行报道,把在学校中涌现出来的尊师重教,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等的优秀事迹进行宣传,使活动能深入每个师生的心中。

六·建章立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一是自评,达到自我认识、自我鞭策的目的;

二是互评,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形成合力;

三是学生评,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

四是家长评,最后做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

五是学校评。奖优罚劣,弘扬正气,在操作中重奖励,轻惩罚,增强工作透明度,充分调动教师工作进取精神,以形成全校教职工你追我赶、争创一流工作业绩、树行业新风的良好局面。

七、进一步落实有关禁令,使自己远离“高压线”

师德禁令,教师再次学习并严格遵守“十不准”及本校制定的师德考核标准,对违反师德禁令,有禁不止的个别教师,特别是对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挖空心思以各种方式从学生身上捞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挖苦讽刺学生、造成学生心理伤害等严重违反师德行为的,学校制订了一系列有力措施。

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每位教师要做到锲而不舍、坚定不移、坚持不懈,相信只要扎实工作,务求实效,我们龙池桥小学的明天会更美好。

教师十条禁令心得体会篇二

身为一位小学教师,我们的工作是为了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是为了给予他们最好的教育。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我们不仅需要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还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和规定。近日,我读了一篇名为《小学教师八条禁令》的文章,深受启发和触动,从中理解到了作为小学教师必须遵循的准则和必要的行为规范,特此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一、不唠叨孩子。 教师的重要责任是引导孩子学习,而不是不停地唠叨。我们应该明确孩子们的责任,然后给他们展示正确的方法和步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做一些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而不是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

二、尊重孩子的选择。 孩子们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意愿和选择。我们需要尊重孩子的选择,这样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和尊重。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让孩子们充分地参与,让他们做出自己的选择,同时也让孩子们明白这个选择的结果是什么。

三、不强制孩子去接受你的观点。 有时候我们作为成年人,会觉得我们的经验和观点一定是对的。但是,在与孩子们相处的时候,我们必须认识到他们也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尽管你的观点可能有建设性,但是,如果强制孩子去接受你的观点,他们会变得不友好或不尊重你。

四、不对孩子进行带有压力的评价。 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评价带有压力,它会在孩子们的头脑中引起负面效应。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评价的方式。评价应该是非常坦诚而又客观和有建设性的,同时要避免对孩子造成压力和伤害。

五、不对孩子进行侮辱。 孩子们是需要尊重和关爱的。因此,教师不应该使用威胁、嘲笑或羞辱孩子的方法。这样做不仅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学习,而且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信心。

六、不鼓动孩子去斗争。 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尤其在小学时期,但是,教师不应该鼓励孩子去斗争或对抗。相反,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团结在一起,共同合作来完成任务。

七、不操纵孩子的行为。 教育孩子一定要有方向和目标,但是,教师不应该通过操纵孩子的行为来达到教育目的。我们需要尊重孩子的感受,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和做出决定。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孩子们的思考能力和判断力。

八、不给孩子过分的表扬。 表扬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过分的表扬和夸大其词会破坏孩子的自尊心和信心。我们应该理性地评价孩子的表现,并尝试激励他们继续努力。

总之,这些“八条禁令”是小学教师必须要遵循的规定,它们体现了教育的正义和公平。我相信,只要我们认真理解和遵循这些禁令,在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他们会像我们所期望的那样健康、愉快地成长。我们需要牢记,我们是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我们的正义和公平价值观会影响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教师十条禁令心得体会篇三

小学教师是一个非常崇高的职业,他们的工作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关系到下一代的成长和未来。如今,随着教育不断发展,教学方法和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在这个过程中,小学教师需要遵守一些规定和规范,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遵守“小学教师八条禁令”。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分享一下我在教学过程中遵守这八条禁令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细节解读

首先,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不能将家庭纠纷带入到教学中。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保持良好的情绪和态度,切勿将负面情绪带入教室。我们需要保持专业和客观,关注学生学习和成长,而不是被个人情感影响。

接下来,我们还需要注意信息安全和保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获取大量的学生信息,如学生的家庭情况、电话号码、住址等等。我们必须保证这些信息的安全,并且不泄露给未经授权的人。

第三段:反思与建议

此外,我们还需要敬重学生的人格,避免侮辱和体罚学生。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点,我们需要意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特而又重要的。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去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在教学中,我们还需要避免教学机械化和重复性。我们不能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讲师,我们要成为一位引导者,引导学生去探索和发现新的知识。我们要不断寻找新的教学方法和方式,以创新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第四段:分享实践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按照“小学教师八条禁令”的要求来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和参与度。例如,在教学情景中,我把注意力放在了学生身上,倾听他们的想法和困难。我关注他们的问题,并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通过这种方式,我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上取得更好的进展。

第五段:总结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需要时刻铭记“小学教师八条禁令”的要求,以确保有序和有效的教学过程。我们应该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出发点,尊重学生的人格,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在学习中取得更好的进展。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创新,以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和能力。这样,我们才能给学生一个更好的教育环境,让他们在此基础上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教师十条禁令心得体会篇四

为了更好的学习新一届党中央的务实精神,为转变工作作风、落实责任,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形成严明的纪律和优良的作风,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根据效能建设要求,学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转作风,树师德”整风活动,组织我们召开动员大会,并自主学习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及中纪委第七次全会出台的《六项禁令》。使我明确了这次活动的目标是努力树立学校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新形象;纠正学风不正、消除被动应付、克服享乐主义,从而建设创新型、学习型、高效型、廉洁型、服务型的“五型”教师队伍。通过动员学习我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当前开展的转作风,树师德活动,是新时期党对干部的要求,是广大人民群众对教师的期望,是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客观需要。

人生不过转眼的数十载而已,真正能为党和人民干点事的时间是很有限的,所以一定要珍惜时间、珍惜岗位,通过转变作风,可以树立团结协作的教师形象。团结是大局,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是各项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能不能搞好团结,是检查和衡量教师素质、教师师德高低的重要标志。通过作风整顿,可以树立务实高效的教师形象。实干就是水平,落实就是能力。解决好当前教师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最根本的途径就是真抓实干,一件一件地抓,抓一件落实一件。

二、当前开展的转作风,树师德活动,有利于全体教师找准各自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锐意改革,勇于创新,不断完善自身工作。

作为一名教师,要做倡导和践行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带头人,要经常想一想什么是“做人”,把学习和改造统一起来,把“立言”和“立行”统一起来,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不但自己要品行端正,业务水平高,还应想方设法投入到学校集体的建设中,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学校增光、添彩。

三、当前开展的转作风,树师德活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师风师德,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切实解决教学中的不足。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既要学政治、学理论,又要学业务、学法律、学科技。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学到的理论和教学实际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以这次“转作风,树师德”活动为契机,自觉抵制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不正之风,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做一名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

教师十条禁令心得体会篇五

近日,我认真地学习了“十条禁令”,深深地体会到:作为教师,在对学生实行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做学生求知的引路人,又要做学生进步的引导者。教师的人格、行为、德操和思想素质无疑在无形中会给学生以极大的影响。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规范。

说真的,“为人师者当自豪。古希腊著此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他认为,人的品德基本上是由习惯组成的。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正如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亚里斯多德曾言:“人的行为总是一再的重复,因华人首富——李嘉诚先生所言:“栽种思想,成就行为;栽种行为,成就习惯;栽种习惯,成就性格;栽种性格,成就命运!”习惯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意义更大,因为我们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责。

规范得体——教师礼仪修养的基本规范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礼仪的本质就是尊重自己,尊重别人。教师教书是育人的工作,首先,教师自己要学会做人的基本礼仪修养,尊重学生。当我们对学生做了对不住的事时,我们有时或许为了所谓的面子问题而难以向学生启口道歉。其实,此时我们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如果教师能做到敢于真诚地承认错误,那么可能会受到学生更加的尊重,而且学生也会效仿这样的做法。

端庄大方——教师形象的基本要求

风度仪表是一个人气质性格、文化素养、审美观念的外部表现,是美好心灵的表露。教师优雅的风度、脱俗的气质、整体的衣着、端正的外表、和谐的动作表情,工整潇洒的板书、活泼开朗的性格和谦逊宽容的态度,对学生的心灵有很大的影响,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使学生由受其师而乐于学,师生友好合作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作为教师,在穿着打扮这些细节习惯中要有所讲究,要得体,大方,符合教师的身份。我们的衣着、表情举动、姿态等等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而且对学生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教态优美,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会温文尔雅、彬彬有礼。教师应为人师表,教师的一切都应该是美的。形象就是宣传,形象就是效益,形象就是服务,形象就是生命,形象就是一切。我们的个人形象代表的就是学校,就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形象。我们个人的得失,无所谓,不要紧,可是我们代表学校,代表教师这个行业的形象。

宽容公正——教师对学生的核心原则

美国作家房龙说:宽容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陶行知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平时学生犯错是免不了的,学生这时的思想、心理、现状等实际情况都需要我们老师设身处地的为他考虑考虑事出肯定有因,从细节中帮助学生寻找“病因”,并以宽容公正的心去面对它。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谁叫我们是老师呢?谁叫我们是学生心目中的神呢?严是一种爱,但宽容也是一种爱。宽容是一种信任,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仁慈。爱是一种公正,爱学生就要公平对待所有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常言道:“不患贫患不均”,没有绝对的公正,但公正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应多学习多反思,努力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让我们教师的好习惯——来营造一种有益于师生工作学习的校园文化吧!感谢素质提升工程,给我们教师创造了学习的平台,同时敬请各们同仁认真对待这样的学习机会,真正地提升我们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