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设计(实用5篇)

时间:2023-10-03 14:53:16 作者:琴心月 工作计划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设计(实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设计篇一

一、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自学理解体会课题“别饿坏了那匹马”分别出自两人之口的不同含义。

2、掌握自学方法,能做到有效率地进行阅读。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别饿坏了那匹马”的不同含义。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用具:小黑板

五、教学过程:

一、自学,完成以下要求:

1、初读,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扫除字词障碍。

2、再读,思考。

(1)找出有关提示时间的词句,并根据这些给课文分段。

(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从此;有一次;这天傍晚;很久之后的一天。)

(分段:11;2-3;4-7;8-14)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

(第一次是残疾青年叮嘱“我”以后把马草卖给他时说的;第二次是“我”担心马饿坏了,急着推门进去时说的。)

(这两次的意思不一样,第二次是“我”真的担心误了喂马时间而饿着马。而第一次,表面上是残疾青年让“我”以后把马草卖给他,不要耽误时间,饿坏了马。实际上,根本没有这样一匹马,残疾青年怕“我”因卖马草耽误时间,耽误学习而善意地欺骗了我。)

(课文以这个善意的谎言为题,寓意深刻,串起全文,展现了两个人物的性格。)

二、再读课文,体会人物性格。

1、你觉得文中的残疾青年和“我”各是什么样的性格?找出文中的有关语句读一读。

2、自由讨论,答案不强求统一。

三、总结全文

四、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忘返身无()()片甲()()()()大吉

来之()()()流不息理直气()同心()力

()武扬威废()忘食千()一发调兵()将

五、板书设计: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设计]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

把文章中人物的美好形象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3.情感目标

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赏析,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对我这位残疾人深深的感激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我对青年的深深的感激之情.

难点

把文章中人物的美好形象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教学媒体

搜集有关事例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直接导入.

2.质疑:本文课题“别饿坏了那匹马”是谁说的为什么要说

二,精读指导.

自学课文:(1)本篇课文写了几个人主要是谁

(2)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表现了什么

(3)画出你最感动的句子,再读一读.

2.分组交流.

3.班级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朗读.

(1)他先是一楞,继之眼睛一亮对我笑道:“过来,让我看看你的马草.”

(为什么先是一楞,继之眼睛一亮此时,摊主是怎么想的)

(2)他盯着姑娘茫然的眼睛,以哥哥的口吻命令到:“听见没有,快把马草提进去.”

(姑娘茫然的眼睛说明什么)

(3)“别别别……”他急了,“碧云碧云!”

(他为什么急了)

(4)“对不起,我这样做可能伤害了你.”他拍着我的.肩头,轻声说道:“我知道你希望真有那么一匹马,其实,没事的,你继续看书吧.”

(这句话道出了摊主“撒谎”的原因,是不想伤害我,是希望我能继续看书,多么感人的谎话1读时要表现摊主十分诚恳的语气.)

4.指导朗读.

三,总结.

四,作业.

搜集这样的事例,讲给同学听.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设计篇三

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因此在略读课文教学中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应该强调学生的自读自悟,尽可能多些让学生独立阅读,使学生逐步做到自能读书。在此基础上,再展开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在师生互动的阅读实践中,让学生凭借自己的人生经验和阅读敏感,去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我”对这位残疾人深深的感激之情。

2.进一步领会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我”对青年的深深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

学会自觉地在字里行间体会文章的真意。

教学准备:

动画课件

2.《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七条

3.短文《妈妈喜欢吃鱼头》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谈话: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个故事,同学们想听吗?

2.听故事

出示图画、声音并茂的flash动画《别饿坏了那匹马》故事式课件。

3.引出课文题目

故事讲完了,大家知道事故事的名字吗?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设计篇四

同学们,你们看今天这篇课文的题目有什么不同吗?对,这应该是文中某个人物的一句话。这句话到底是谁说的呢?文章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其中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设计篇五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赏析,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对我这位残疾人深深的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我对青年的深深的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

把文章中人物的美好形象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

搜集相关事例、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1、导入:同学们,现在邹老师想做一个调查你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有过说谎的经历吗?你觉得说谎有什么危害吗?”(说谎欺骗了别人,伤害了别人)。

2、板书课题《别饿坏了那匹马》

3、对于课题,大家有什么要问的问题吗?(师相机打在大屏幕上)

二、学习课文

(出示自学要求,并将学生的疑问复制到要求3下列)请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读一读课文。

三、汇报交流(读读,汇报感受,再读读)

1、检测字词

2.课文写了几个人,主要写了谁的什么事?

过渡:通过刚才的朗读和交流,同学们对课文已有了大概的了解,那么你们从文中看见课题中提到的“那匹马”了吗(没有)

3、那他还说“别饿坏了那匹马”,这不就是撒谎吗?这一切不就是一场骗局吗?高明的读书人不但会读懂主要内容,还会读进书中去,在骗局揭穿之前就能发现这是一场骗局。你们能发现吗?我想知道班上有哪些高明的读书人在主人公发现真相之前就能从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句早早地发现这是一场骗局,快点找出来,邹老师迫切地想知道我们班上有哪些高明的读书人。

师:说说你找到了哪些词句来揭穿这场骗局。

(1)他先是一愣,继之眼睛一亮……

“一愣”代表什么?(表明青年突然明白马草并不好卖)“一亮”又说明什么?(表明他想出了既能帮助“我”又不容易让“我”发觉的主意。)

(2)他盯着姑娘茫然的眼睛,命令道……

姑娘茫然的眼睛里透露的讯息是什么?“命令道”让你体会到什么?

(3)“别别别……”他急了,“碧云!碧云!”他用双手拼命摇着轮椅,想挡住我的路,“你放下!等碧云来拿!”

(4)“回来”!他在身后喊道,“那马会踢伤你的!”

小结:同学们真会读书,发现这些细节透露了一些信息。谁能谈谈为什么作者这么写?(为后文写出真相埋下伏笔。)

师:尽管守书摊的残疾青年费了这么多心思精心设计这场骗局,可真相却在“我”无意之中发现了(出示第23段)。当“我”走进了后院,看到了心目中那匹香甜地吃着马草的马吗?我看到了什么?(……)请再读读这个句子,看哪个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枯蔫焦黄”、“一堆”,破折号等)马草一天天多起来,青年仍把马草收下来,说明了什么?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又如何呢?(充满感激)“我”难道仅仅只看到了马草吗?(……情景)你从中体会到什么?(用心良苦)

(5)、真是用心良苦啊,你觉得文中的“我”体会到他的良苦用心了吗?从哪看出?(第24.26段的两次哭)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内容,交流各自的看法。

四、感受人物形象

你觉得守书摊的残疾青年是个什么样的人?文中只有残疾青年有着美好的心灵吗?你还看到了谁的善良和美好?作者是抓住什么描写表达出这些人物的美好品质呢?(本文语言简朴,主要通过人物的言行、神态和心理描写来展现人物美好心灵,因此,抓住重点词句朗读、体会、感悟,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人世间的真善美,并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五、探讨问题

1、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几次写到了“别饿坏了那匹马”,其用意是什么?

2、学生汇报

六、情理交融

读书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你们知道吗?――那就是,读有所悟,就是说要读出道理来,悟出人生哲理来。你们读了这篇文章有什么感悟明白了什么人生道理?(指名说)

可根据同学们说得好的,自行板书在黑板上:1.放弃自己的一点私欲,能够成全一个美好的愿望。2.每人一点点善意的付出,会给这世界增添许多美好和欢乐。

齐读同学们悟出的人生道理。

七、拓展延伸,动手练笔

请发挥你的想象,把它写下来。

2、交流小练笔内容。

3、守书摊的残疾青年说谎是为了成全“我”看书,是一种善意的谎言,你身边有这样感人的事例吗回去收集一下,然后再说给大家听。

八、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