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佳节粽香飘(汇总18篇)

时间:2024-04-24 15:22:05 作者:琉璃 工作总结

优秀作文是经过精心思考和反复修改的,结构合理,内容丰富,语言优美的作品。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些优秀作文的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参考。

端午粽香作文

又是一年端午时。窗外的蝉鸣已经宣告了夏季交响曲的开始,偶尔的“龙舟水”带不走些许燥热。然而最让人真真切切感受到端午的,还要数那一丝丝甜腻的粽叶香。

传说,当年屈原悲愤投入汨罗江之后,当地尊敬他的老百姓悲痛无比,纷纷用荷叶包了糯米,丢入江中,以求河中的鱼儿不去食屈原的尸体,这就是粽子来由。所以,当我们打开这个荷叶包之时,不应带有几分尊敬的感情吗?品食粽子之时眼前依稀可见汨罗江的怒涛,似乎可听到屈原无力救国的悲哀呐喊。

小心翼翼撕下粽叶,把粽子整个剥出,当我轻轻咬下那一小口糯米时,味蕾顷刻倒戈,臣服于这美味中———软糯的舒适感充盈了口腔,本应寡淡的糯米也被粽叶的清香所包裹,馋得让人恨不得一口吞下。油香的蛋黄、肥亮的猪肉在糯米的层层包围中也不显得腻,反倒有一股奇香。再加上屈原的传说,让人浮想联翩,肃然起敬。使这美味不那么轻浮,有历史的那种厚重。

如今端午时分,市面上的粽也变得繁多错杂。自然我也买了一两个尝尝鲜———美味是美味,只不过少了一股熟悉的气息———团圆。我们都渴望一大家人盘在桌旁,有说有笑地享受“天伦之乐”。

端午粽香作文

在大雨滂沱的早上,我又想起了端午节,记忆里的一个个香喷喷的粽子,又激起了我对今年端午节的美好向往。

在我的老家过端午节是不买粽叶的,而是自己去割。每年包粽子都要割大量的粽叶,回家之后用水煮,妈妈说这是为粽叶消毒,把叶子上的小虫子消灭掉,这样我们吃的粽子才放心哦!

把煮好的叶子再用水一片片的冲洗,晾干水分后就可以开始包粽子了,把事先泡好的糯米、五花肉、红豆等食材准备好,用妈妈教我的方法,先把粽叶折成三角形,在最底下放一层糯米,在中间放些自己喜欢吃的,如:五花肉、红豆等,然后在最上面再放一层糯米,最后把叶子折起来,用绳子绑起来,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现在,我们就开始煮粽子了,在经过一个小时漫长的等候后,粽子终于可以出锅了,香气扑鼻,原本翠绿的粽叶被煮得焦黄了,我的口水都“飞流直下三千尺”了,哈哈!

我们把煮熟的粽子拿出来,轻轻地剥开它,真是色香味俱全啊,咬一口,又香又糯,美味极了,外面下了大雨,轰隆的雷声根本挡不住我们吃粽子的热情,糯米真是入口即化。五花肉又甜又香,简直是人间美味,无法形容,我们都吃得饱饱的。

最后,我们又煮了一些粽子,这些是送人的。下着雨,我和妈妈一家一家去送粽子,把自己包的粽子分享给了大家,我很开心。

我想象着即将到来的端午节,肯定也很好玩,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向往。

端午粽香作文

一转眼,又是农历五月初五,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到了。往年,我吃的都是奶奶或是外婆包的粽子,今天,在学校里亲手包了一回粽子。

我们带着兴奋与期待一起走进了食堂,不一会儿,食堂的阿姨搬来了糯米赤豆,取来了准备好的箬叶与棉线。

首先,一位阿姨为我们演示。瞧她那娴熟的动作,包粽子好像真的很简单。我迫不及待了,照着阿姨的样子挑了一片青翠的竹叶卷成一个小漏斗形,别的同学也都笑嘻嘻地动手了。

接着便是灌糯米和赤豆,我用手将盆里的糯米大把大把地灌进竹叶里,结果却发现,米放多了,一挤便涌了出来。我只好倒空重头开始。这次我吸取了教训不敢灌太多,但却拿不定主意到底灌多少,我推推一旁的王青青:“哎,这点够了吗?”她看了我的粽子一会儿,不确定地说:“应该……应该够了吧?”

我速度挺快,一连包了三个质量“上佳”的粽子。突发奇想,干脆将粽子串成串拎在手中——啊,真是有趣极了!

下午,我们品尝到了我们的劳动成果。当香喷喷的粽子端来时,同学们都很兴奋,我吃到的虽然不是我自己亲手包的,但却感到比往年任何一次吃的都要可口!

端午粽香作文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风筝漫舞,龙舟竞发,喝艾酒,插艾叶,包粽子。

提起粽子,父母总有说不完的话,那是他们孩提时珍贵的回忆了。那时候,父亲家里穷,兄弟姐妹又多,粽子里只有赤豆和糯米,母亲家稍微好些,因为她可以吃到外婆包裹的肉粽。

每逢端午,邻里都欢聚一堂,坐在小板凳上,环成一圈,笑容不由自主地洋溢在脸上。此刻,碧绿泛青的粽叶散发着清香,柔和地钻进你的鼻孔。鲜艳晶莹的赤豆褪去了外衣,静静地躺在盆里。浸泡了一夜的糯米正躺在簸箕上,坚韧的水草亦洗净放在一旁。而我中规中矩地坐在一旁,望着外婆用她那娴熟的手艺在我眼前变戏法。映入眼帘的是让人垂涎三尺的五花肉,表面撒了一层薄薄的白芝麻,好似给它穿上了一件亮丽的外衣。只见外婆将三四片叶子叠齐,卷成一个圆锥,依次填进洁白的糯米和几只虾仁,再铺上一层糯米,加入赤豆〡五花肉、橘红色的咸蛋,最后撒上糯米,两拇指一压,其余几只手指拢成一个立体的三角形,再修剪粽叶,后用水草捆绑,一个小巧玲珑的“工艺品”就这样诞生了!

最后一步,把包好的粽子放在大锅里,用柴火煮透。等上几个小时,煮熟后,把热乎乎的粽子放于瓷碗当中,轻轻地解开粽叶,我迫不及待地把它放入口中,细细品尝,粽香在唇齿间徘徊,整个口腔弥漫着端午的味道,充斥着食材相互碰撞而产生的火花,美味极了!

端午佳节粽香飘祝福语【】

1、迎端午,共欢度,抛除烦恼留不住;喝雄黄,戴香包,驱邪避祸去五毒;赛龙舟,打龙鼓,事业顺利竞相度;吃粽子,送祝福,愿你美满又饶富;端午快乐!

2、端午到,送你一颗好运粽,里面包藏健康米,好运蛋,长寿花,幸运栗,如果你收到将会好运连连。端午节快乐!

3、闻着粽子香,思念漂过江,你我相隔几百里,端午节里更想你!由于我想和你一起分享端午节的安康。祝你永远比我安康!

4、朋友情意长,祝福送身旁;生活蜜如糖,幸福万年长。端午节快乐!

5、祝福就是包个小粽子,送给你心中最“粽”要的人。碧绿的艾叶里,包裹着幽香的粽子。幽香的粽子里,有丝丝的祝福。祝福你幸福美丽,快乐如昔,端午节快乐!

6、“端”着温馨的祝福,“舞”起轻柔的思念,“节”省所有的时间,“祝”福亲爱的朋友,“拟”出别致的短信,“快”出动车的速度,“乐”在你的心上。

7、咬你一口,清香依旧,咬你两口,全身自由,咬你三口,幸福永久,咬你四口,完了,我想你想的太投入吃粽子咬到了手。嘿嘿!端午节快乐哦!

8、如火如荼五月艳阳天,又是一年粽子飘香时。粽叶片片把真情包裹,糯米粒粒把幸福粘连,红枣颗颗把甜蜜点缀,红线条条把吉祥系牢。端午时节愿你愉快绵绵。

9、距离,有近有远。记忆,彼此相连。联系,时多时少。情谊,永恒不变。短信,今朝一段。祝福,天天相伴!

10、让我携一缕粽香,温馨你生活的角落;让我传一份思念,照耀你心灵的花园;让我架一叶龙舟,满载如意的风帆;让我送一份祝福,滋润你善良的心田。愿你端午时节,幸福愉快乐无边。

端午粽香作文

端午是一个一年演一次,但永远也演不玩的戏。

端午的配角是赛龙舟。在这一天里,湖的四面八方[注:指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都挤满了人。在这热闹非凡的场面,几支龙舟飞速行驶,舟上坐着一群强壮的小伙子,他们都卖力地晃动船桨。“加油”声一阵比一阵高,湖水也一浪比一浪高。在比赛中,他们也用起了“杂技”:有的把龙尾踩低,使龙头高翘,船头的急浪便从龙嘴中喷吐出,如同吞云吐雨一般;有的船头船尾的人有节奏的`顿足压船,使龙舟起伏,如游龙戏水一般。

艾草也把端午点缀了一番。端午前夕,家家户户[注:每家每户。指所有的人家。]都在门口悬挂了艾草。据说艾草是百福的象征,是一种治病的药草。也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俗语。

以身殉国[注:忠于自己的国家而献出生命。]的屈原。

端午着场戏环环相扣,是一场百看不厌的戏。

端午粽香作文

一阵清逸的香气从蒸笼里飘出,充斥着整个厨房,端午节便从这一刻开始了!

今天是端午节,家家户户喜气洋洋。我们当地的端午节也叫“五日节”,“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划龙舟”,一连过五天。我最喜欢的就是初二吃粽子了!瞧我们家正在包粽子!

制馅。

制作粽子的第一步当然是做馅了!只见妈妈拿出一大袋糯米,将米放在已经盛好的一盆水中浸泡,同时将其他的一些杂粮也放进去。再过了几个小时后,妈妈将水倒出,那些被浸过的杂粮就有点粘稠了,妈妈说这样做出的馅会更好吃。

洗叶。

制作粽子的第二步便是洗粽叶。妈妈让我把放在阳台的粽叶拿来,我一听,立马拿了过来,妈妈接过粽叶,把粽叶放在热水中浸了十分钟,接着解释到:“这粽叶放在热水中,一来是为了消毒,二来是为了使粽叶变软,包粽子时更好包,一举两得!”

包粽子。

接下来的一步便是包粽子了。妈妈将浸好的叶子从中间卷成一个圆锥形,留出一部分粽叶,再在圆锥中放入做好的馅,就像盖盖子一样把留出的那一部分粽叶一按,再把粽叶的前端往粽子身上一缠,用绳子一捆,便大功告成了。

品粽子。

端午粽香作文

五月五是端午,家乡的人民除了举行热热闹闹的赛龙舟,粽子的香味也时常弥漫在家乡的大街小巷。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端午节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一个盛大的节日,每到这一天,人们不约而同地,就会想起一个美味的食物——粽子。

粽子的味道美极了,是食物中的一大特色。轻轻剥开粽子青绿色的粽叶,一股清香便扑鼻而来,露出白色的糯米。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腻,粽叶淡淡地散发出清香,嗯~,这味道,美极了!

记得小时候,妈妈总会在端午节那天,买回许多粽叶放在厨房,袋子有大有小,看来妈妈是要准备大干一场了。只见妈妈把糯米拿出,然后一勺一勺、有条有序地放进粽叶里,再一层一层地包住,放在盘子上。以此类推,转眼间,妈妈已经包好了十几个粽子,糯米也已经所剩无几了。那些包好的粽子,如图一只只绿色精灵,在炫耀自己的绿衣裳,俏皮可爱。

包好粽子,下一步就是蒸了。妈妈把煤气打开,把锅放在上面,再把水烧开,把粽子放进去,等待十几分钟就可以开吃啦!

打开锅盖,一股棕香扑面而来,那些绿色的小精灵,现在变成了一朵朵含苞待放、胖乎乎的花朵,像刚被雨水滋润过一样,一滴又一滴的水滴滴落在盘子上。它们又好像一个个小公主,正尽情地享受着人们对它的赞扬、感叹。

从锅中拿出一个粽子,剥开温热的粽叶,此时此刻,粽子散发出的香味,可不是一般的香味,而是人民对家乡热爱的感情。粽子带给你的美味,就好似全部一样,充实着我们。

端午节的粽子,是最传统的食物,它胜过所有的美味佳肴,胜过所有的零食小吃,这就是我们家乡的的特色。吃粽子也是在享受最美好的时光的时刻。怎么样,粽子是你心动了吗?心动不如行动,赶快在端午节那天,吃一口粽子,来满足你蠢蠢欲动的内心吧!

吃粽子这样传统的习俗,正编织着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端午节粽子的味道,会永远飘在我心里,因为,那是家乡的味道。而粽子流露出的感情,是家乡人民对端午习俗的热爱。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端午的习俗。

端午粽香作文

缓缓的水流声将我从梦中拉出,优美、缓慢,仿佛处身于山间小河边。惺松中望见母亲忙碌的背影,空气中迷漫着艾叶的清香。

母亲的细碎的步伐,在厨房中穿梭,满是裂痕的手掌清洗着水中的艾草,我想在这仙境中再赖会儿床,可艾草的清香不断钻进我的鼻子,使我睡意全消。

端午的香先是粽叶的香,偏黄的叶子仿佛是大版的竹叶,还带有艾草的清爽气味,母亲将两束叶子散乱地铺在铁盆中,再烧一壶滚烫的炎,水汽渐渐升起,袅袅清香似乎被裹在里面,如同茉莉花开,将花苞里蕴着的香气点染出来,清香四溢,不由令人陶醉。

我去看那泡了一夜的米,个个饱满,相互倚着,似是喝了一夜的琼浆。母亲没做过粽子,这是第一次,虽然包的粽子简单至极,但那种味道令我深深迷恋,永不得忘。

母亲将三层粽叶错落着搭好,轻轻展开、抹平,两手笨拙地一弯,弯出小小的圆锥形状,取一小撮米添在尖尖的角内,将一颗蜜枣放置中央,周围再填上几撮米。母亲尽量不让枣露出来,那汁也不会流出,使所接触的糯米更加香甜。母亲捍着盛满馅的粽叶,却好像举着十几斤重的石头,手不停颤抖,生怕缠线的时候系错一步。最后,粽子只是三个角的平面,母亲笑道:“我做的不好,这么丑!”端午耀眼的阳光照在母亲的背上,我坐在母亲身旁,要是时间永远停留在这一刻,该多好啊!

粽子在锅里不停地响着,这是端午的伴奏。香气从厨房溢出,氤氲在整个房间上空,我不住地往锅内望,怎么还没好!母亲踢踏舞着从锅内取了一个粽子,解开绳子,第一口,是叶的清香;第二口,是米的甜糯;第三口,是蜜枣的甜蜜。

我在母亲的抚养中成长,田里的小树隔年盈尺,母亲却随着光阴逝去逐渐白头。我现在吃过许多地方很有名气的各种各样的粽子,却都不及母亲亲手包的粽子,母亲所做的粽子,是世上最甜的!

端午粽香作文

我不知道是为什么,每逢春节,奶奶、姨婆,还有妈妈就聚在一起包粽子。每当那个时候,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淘米的淘米,洗豆的洗豆,煮叶的煮叶,而我就帮着碾花生。年年如此。

每当大人们围着,正式包粽子的时候,我就端一张小板凳在旁边瞧着,因为那时还小,不懂得做什么,只好仔细地瞧着,希望有一天学会了,也能帮上点忙。那是一只三棱锥壮的粽子,层层绿业里面躺着糯米、绿豆,还有八种材料。我不懂事,总是问:“干吗非要加八种材料,六种七种不行吗?”奶奶总是用似有若无的声音回答:“‘八’就是‘发’,财源广进的意思。”“哦,原来是这样。”可是今年问完后,明年又问,奶奶用同样的话回答了一年又一年。

知道四年级那年,我才能原原本本地记住那“八”的含义,至始至终不忘记。可是到了那年头,我就可以帮这给粽子系绳子了。

“系紧点呵,别松了就可不好了”,自从那年起,妈妈就每年都这样叮嘱我。我开玩笑这问:“松了会怎样啊?”

“总之就不可以松,尽量的紧,不过我看你也不会系松的······”

是啊,每年这样包粽子,我对他们的感情似乎越来越深了,我对他的情就似那根绳子一般,矢志不渝。我总逃不出母亲的话的圈套,我的确不可能系松,由于我对粽子的情,对故乡的爱,像绳子一样深深的扎着。

其实我也明白,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他们爱粽子,更爱那个依山傍水的故乡,但我还是忍不住问了:“为什么每年都要包粽子?”

全场顿时鸦雀无声,个个人沉默不语。

是的,不仅仅是粽子本身的香,更是那份浓浓的情,浓浓的乡情。

端午粽香作文

陶醉着古朴山村满街满巷的槐花香,一个如此富有中华民族古朴民风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如期而至。大街小巷的店铺里满是五彩丝线、香荷包、精致的葫芦,还有各种风味的粽子,营造出浓郁的节日氛围。

然而,记忆中最美好的端午节是在小时候,民俗民风浓厚,简约而不简单。

儿时的端午节是色彩斑斓的。

祖母总会用廉价的五彩丝线捻成绳儿,系在我们的手腕和脚腕。绣一个装满香草的刺绣九朵菊花的香荷包。记不得那是怎样的一种草,很多年再也没见过,那种香,使荷包独具魅力。多情的姑娘,会用灵巧的双手,绣上鸳鸯牡丹,装上香草,连同一颗含香的心儿,送给心上的人儿。

节日的早上,父母唤醒梦中的孩子,要在太阳升起之前,采摘艾蒿和“大头花”(不知学名,只知昵称)。揉着惺忪的睡眼,小伙伴们相约到南山北坡,争先恐后的摘回一抱艾蒿和大头花,还可以捎带采摘可以吃的野百合。

把艾蒿和花朵摆放在每个窗台,再用桃枝把自己叠制的五彩纸葫芦悬挂在门前,说是能“辟邪”。辟邪与否我们并不在意,只是觉得那样的装扮才是节日的姿色,只有把这些做好了,心里才快慰。

揭开锅盖,是早已煮熟的粽子和鸡蛋鸭蛋,满满的,弥散着米香。农家的粽子是用大黄米做的,米要用水浸泡一周时间,包的时候,里面放入大枣、葡萄干,吃起来美味,润滑,香在嘴里,美在心里。

端午节,我们要去登山。

在我们附近,有一座西骆驼山。山附近几个乡镇的人们都会在这一天不约而同的汇集于此。山不算高,但比较险,一侧是陡峭的悬崖峭壁,山下是各种灌木、植物花卉,偶尔会有雉鸡野兔出没。最为神秘的,是在山峰有一隐蔽的山洞。据说里面有水,小的时候只去过一次,胆小没敢进去,因此至今在我的心里仍保持着它的神秘。

因为神秘,所以向往。想着再去登一次山,感受登高临风的心旷神怡。

今又端午,儿女虽然都不在身边,母亲还是包了一大锅的粽子,托人送到儿女手里,那是殷殷的母子情。

剥一颗香甜的粽子,吟一首屈大夫的《离骚》,持一腔亘古弥香的古韵情怀,且酒且歌!

端午粽香作文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眼看就要端午了,为庆祝这一传统节日,同时让全体员工感受到节日的气氛,精品在端午节前几天,就安排杜队专人负责,准备了所需要的材料,购买了粽叶、江米、蜜枣等等,以及包粽子所需要的盆、桶等必须用品,为使员工们过上一个温馨的节日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经过大家清洗、泡米、煮粽叶等准备工作就绪,这不,7号就组织“包粽子能手”们挽袖开工,包起了粽子。一时间粽叶舞动,草绳穿梭。只见他们双手将粽子叶卷成漏斗状后,用糯米充实压紧,再用草绳打个结,动作麻利优美,转眼间就包出了一个棱角分明的粽子。还有那男同志,一点也不逊色,粽叶翻飞,一会就包好一个。

待粽子上锅,不一会就粽香四溢,营造出浓浓的节日氛围来。等到热腾腾的粽子发到大家手中的时候,大家都露出开心的笑容,总觉得不知为何,这粽子吃起来特别的`香甜。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不只是简单的粽子,里面还包含了企业关爱员工的真挚的祝福哦!

端午粽香作文

端午节,或是游子归家的期待,或是全家团聚的欢喜,或许是一个人心中那抹浓浓的思念。而我,有份思念想寄予您。

记忆中那模糊而又清晰的身影,还记得您回眸时慈祥的微笑,还记得您手中停不下的动作,拿、卷、包、放,行云流水般娴熟的手法不禁让我眼花缭乱。那饱满的'糯米,在您手中轻轻掂量后,被送入粽叶的怀抱,恰如其分地安在最适当的位置,再轻轻翻折,绳子一紧,一颗完美的粽子便跃入了盆中。

每年端午,我都嚷嚷着要您教我包粽子,每一年我都半途而废,最终爬在椅子上等您在我的碗里放上一串热气腾腾的小桂花粽。

望着桌上这一袋包装精美的粽子,硬绳捆绑着、塑料膜包裹着,比您做的粽子大了几倍,没了清甜的桂花香气。现在的我,再也闻不到那诱人的粽香了。

太奶奶,我想您了,我想您的小桂花粽,我想您慈祥的笑,我想与您共处的时光。记忆深深浅浅,模糊而又清晰。清晰的是您的模样,模糊的却是我再也触摸不到的桂花粽中浓浓的慈爱啊!

最最亲爱的太奶奶,我总能在端午时想起您,可思念着您的心又该飞往哪儿呢?

端午,愿你与你想念的那个人,一切安好。

粽香端午作文

盛夏还未来到,端午佳节就已迈着它独具韵味的脚步凌波而来。悄然幻化成一股浓郁的民族气息,飘散在华夏大地上,盘桓在炎黄子孙的心中,永远清香馥丽,滋润心田。

又是一年端午节。夏日的闷热让我有些浮躁,什么事情都没了兴致。然而,当我时隔一年,重逢那还泛着热气,弥漫着香味的粽子时,心骤然平静下来。坐在桌前,拿起粽子。顿时,一股苇叶的清香扑鼻而来,怦然心动。这是久而未逢的自然的芬芳,在我的心中激起澎湃的浪潮。透过那蒸腾的水气,我分明可以窥见历史的悲怆画面。

战国末期,秦国称霸。楚国大夫屈原,满怀富国强民的雄心壮志,劝告顷襄王搜罗人才、操练兵马,为楚国报仇雪恨。只可惜忠言逆耳,他的满腔赤胆,又怎能唤醒君主那早已泯灭的雄心。他反而遭到了小人的栽赃陷害,终被流放湘南。屈原是抱着国仇家恨来到汩罗江畔的,对于一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古仁人来说,明知国家危在旦夕,却无法施展雄才大略,这是愤恨的,更是痛心的。更可悲的是满朝官员,又有谁能体会它的赤胆忠心呢?然而,他的思想早已在历史的笔触下持久地绚烂,被后人融进了端午的粽香、龙舟的号角,更将在民族的发展中生生不息的绵延下去。

我慢慢剥开粽叶,渐渐的,苇叶的芳香中又裹覆着糯米的醇厚气息。忽而浓郁,忽而淡雅。我靠近鼻子,深深呼吸,其中的韵味真是一种享受,我更可嗅到其中夹杂的满腔愁怨。

“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是屈原在湘南的慨叹。的确,国运多舛,民生多艰,沦落天涯的屈原也只能吟诵《离骚》来排解忧愁。而当地的老百姓亦能敬佩他的为人。于是,屈原,一位忧国忧民的志士,便在百姓的心中筑成了一座光辉的丰碑,永不磨灭地闪烁着灿烂的光芒。

当那洁白的糯米缀着几颗红枣展现在眼前时,心中的暖流顿时喷涌而出,黏嫩的糯米静静地置于箬叶上,仔细端详活似一件精工细作的装饰品。虽然没有华丽的珍珠翡翠,但仅凭那隐约地泛着红晕般的米粒,就足以令我难以忘怀了。张开双唇轻品滋味,刹时间,一股浓浓的甜蜜注入口颊,转瞬间又滑入心田,滑落到民族的平仄之中。

屈原注定是历史的悲剧,他带着清高徘徊在江畔。正如他对一位渔夫所说的那样:“众人皆醉唯我独醒,我宁愿跳的江心,也不能让自己干净的身子沾满污泥。”于是,在五月初五,他怀着独有的高傲与悲壮坠入汩罗江水,跳进了历史的浪潮之中。他这一跳,即使悄无声息的,又是震天动地的。他不留痕迹地融入到脉脉江水中,却在民族的波涛中激起惊涛骇浪。而他也找寻到了渴求的清明,伴着澄澈的河水,在你我心中沉积成千古乐章。粽香端午,愿这寂静清香永远飘散下去,弥漫下去,亘古不变。

端午粽香作文

在一个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

妈妈教我包粽子。我们先拿出了准备材料:粽叶、糯米、肉、红枣和一个小勺子。

别看一个小小的粽子,吃起来好吃,包起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呢!

妈妈教我先把一个粽叶包包成三角形,又用小勺子挖进几勺糯米,再用小勺子挖一块肉或者红枣,然后,把粽叶包好,最后,用线一圈又一圈地扎起来就ok了。

可是,我总包不好,不是忘了放馅,就是糯米放了太多。看着旁边姐姐包的那么好,我心中失落极了。

唉!为什么现实总是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顺利呢?我一下子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妈妈告诉我:“不要看那么一个小小的粽子,吃起来两三口就吃完了,可是,要说做一个小粽子,可不是两三下就做好了的。因为,没有耐心,是什么都学不会的。”

我听了妈妈的话,就在心中给自己打气。终于,经过不断的努力,我成功地学会了包粽子。连姐姐也赞扬我:“进步挺快的啊!”看着妈妈赞许的目光,我心中像吃了蜜一样甜,不,比吃了蜜还甜。

粽香端午作文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我对过端午节没有特别的影象,只知道到了端午节可以吃上粽子。离端午节还有十几天,我就闻到了从大街小巷飘出的粽子清香。馋得我直流口水,嚷嚷着要吃。奶奶说:“别急,外面买的没有自己家包的好吃,想吃过几天就包。”于是,我就天天盼着端午节快点到。

离端午节还有两天了,奶奶准备包粽子了。奶奶把买来的粽叶用清水洗干净泡好,淘好糯米。我端来一张小凳,坐在一边看。奶奶先拿起两张碧绿的粽叶对齐并拢,把它弯成一个小勺。然后抓起一把雪白的糯米放入“勺内”,一边放一边还用手压一压。奶奶说:“这样包出的粽子才结实好吃有咬劲。”等到糯米装好压结实了,奶奶就把剩下的粽叶七裹八裹裹成了一个小巧的粽子。看奶奶包得有趣,我也想试一试。

学着奶奶的样儿,拿起两张粽叶弯成小勺,可我的粽叶勺不是太大就是太小别别扭扭的。放糯米也不是太多就是太少,还总要往外漏,我只得从盆里再抽出一张粽叶,把它们缠在一起,用绳子扎得横一道竖一道,像给粽子来了个五花大绑,还真有些惨不忍睹。我把自己包的粽子往奶奶包的一大堆粽子里一丢,怪有些不好意思的。奶奶看出我的心思,笑着说:“没关系,多包包就会了,熟能生巧吗!”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在炉子上煮,隔了好久,从锅里飘出了粽子的清香,那香气清新怡人,我深深地吸了一口,仿佛看到了一只只泛者浅绿色光泽的油亮亮的粽子……没有特别的影象,只知道到了端午节可以吃上粽子。

离端午节还有十几天,我就闻到了从大街小巷飘出的粽子清香。馋得我直流口水,嚷嚷着要吃。奶奶说:“别急,外面买的没有自己家包的好吃,想吃过几天就包。”于是,我就天天盼着端午节快点到。离端午节还有两天了,奶奶准备包粽子了。奶奶把买来的粽叶用清水洗干净泡好,淘好糯米。我端来一张小凳,坐在一边看。奶奶先拿起两张碧绿的粽叶对齐并拢,把它弯成一个小勺。然后抓起一把雪白的糯米放入“勺内”,一边放一边还用手压一压。奶奶说:“这样包出的粽子才结实好吃有咬劲。”等到糯米装好压结实了,奶奶就把剩下的粽叶七裹八裹裹成了一个小巧的粽子。

看奶奶包得有趣,我也想试一试。学着奶奶的样儿,拿起两张粽叶弯成小勺,可我的粽叶勺不是太大就是太小别别扭扭的。放糯米也不是太多就是太少,还总要往外漏,我只得从盆里再抽出一张粽叶,把它们缠在一起,用绳子扎得横一道竖一道,像给粽子来了个五花大绑,还真有些惨不忍睹。我把自己包的粽子往奶奶包的一大堆粽子里一丢,怪有些不好意思的。奶奶看出我的心思,笑着说:“没关系,多包包就会了,熟能生巧吗!”

简评:包粽子的过程写得很详细,体现了劳动的乐趣。

粽香端午作文

吃着裹蒸粽,想起小时候在家乡过端午节的情景。家乡的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是必不可少的。当兵之后,已有二十多年没在家乡过端午节,也没看过龙舟赛。粽子虽然年年吃,但在外吃的粽子象裹蒸粽一样,都是有馅的,味道和内容很丰富,家乡的粽子是没有馅的,原滋原味。因此,再也吃不出家乡的味道了。

小时候的端午节,家家都包粽子,不象现在从超市买现成的。粽叶是刚摘的,泡在清水里,糯米洗净滤干,再找一个木架子,缠上包扎用的麻绳,材料备齐了,就可以包了。家乡的粽子比较小,一般是两片叶子包一个,呈圆锥形,糯米不掺任何东西,粽子包完后吊在架子上荡来荡去,象一串串风铃随风摇曳,好看极了。包好的粽子一般是一次性煮好,分几顿吃完,每顿热一下就可以了,粽子煮熟后糯米和粽叶夹杂的香味特别浓。由于家家都包粽子、煮粽子,因此,一到端午节村子里就到处弥漫着浓浓的粽叶香。

刚出锅的粽子是最好吃的。取一个粽子,解开麻绳,展开粽叶,洁白的粽肉露出来了,晶莹剔透,象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有时粽叶的绿渗透到糯米中,很自然,看上去象一幅优美的风景画,着实让人喜爱。闻一闻,糯米和粽叶混合的香味沁人心脾。醮上糖,咬一口,酥软、甜香、可口,让人回味无穷。

赛龙舟是家乡端午节最热闹的时候,全镇大部分村子都会来,也有外地人参加。家乡是水乡,水网交错,赛龙舟随便找一条河就可以了。吃完粽子的人们,都要到水上比试比试,赢的吃甜瓜,输的吃黄瓜。这时,水上一条条龙舟如离弦之箭,争先恐后向前冲;全镇的男女老少都出动了,两岸人头攒动,观看的人们扯开嗓子为自己的龙舟加油鼓劲。

粽香端午作文

随着一缕粽香飘入鼻腔,我才偶然发觉,已是快到端午佳节。

说起端午,我最先想到的自然不是龙舟,屈原,艾草,菖蒲,雄黄酒什么的,而是清香四溢的粽子。

小时候过端午,我们这些小孩子总喜欢外别人家跑,借此蹭几个粽子。虽然是为了蹭粽子,但我们都不太喜欢吃粽子,因为粽子里面的糯米吃起来黏黏的,软软的,很甜很腻人,平常家里煮糯米饭我是坚决不会碰一粒米的,但是粽子可能因为外面有叶子的清香味和里面一些馅料,勉强能吃下一两个,而且粽子的味道很好闻,那时一种清甜的自然的味道。

我们家是不包粽子的,一般都是提前就把粽子买好,我以前也问过阿公和阿婆,阿公一副语重心长的模样教导着我,我当时受不了,立马躲得远远的,走时还小声的留下了一句话“不会包就直说嘛”一阵微风把我的话带进了阿公的耳朵。然后我就和阿公上演了别开生面的血腥画面,阿婆则一个人站在旁边偷笑。

过多的体力消耗,再加上今天周围到处都弥漫着粽香,使我的肚子很快就“咕咕”作响,我尴尬的红了脸,抱着阿婆的腿,可怜兮兮的看着阿婆。

阿婆看了看我,再看了看时间,转身进入了厨房忙碌。阿公这时则十分善良的‘扔’了一瓶牛奶给我,我高兴的一蹦三尺高,拿着牛奶就跑到一个不知名的角落独自享受起来,走时貌似看到了阿公嘴角抽搐了一下。

刚喝完牛奶就被阿公抓去干活了,挂艾草,挂菖蒲等等。刚喝下一瓶牛奶补充的体力一下子又耗光了的感觉。

看着阿婆还在烧着火,煮着粽子,鼻尖粽香的味道愈发浓烈,肚子也饿得愈发的厉害,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问阿公要吃的,他板着脸说快吃饭了就不给了。哼,就是小气!

不知过了多久,在我快要睡着的时候,阿婆一声“吃粽子咯”立马把我惊醒,整个屋子里面粽子的气味芳香四溢,我火急火燎的拿着一个刚出锅的粽子,感觉就像拿了一块刚烧红的铁块,在手里扔过来扔过去,阿婆笑看着我。

等到温度差不多时,我三下五除二的把小粽子的‘绿外衣’剥了,闻着淡淡的清香,终于在肚子的催促下将粽子下了肚,满意的打了个饱嗝。

外婆把粽子装了一些,放在了外面的小石桌上,让我去叫周围的邻居们也来吃粽子。

看着大家都其乐融融的吃着粽子,谈天说地的,只觉得心里暖烘烘的,好像很满足。

不知道今年的端午又会发生些什么有趣的事呢?很让人期待呢,你们是不是也很期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