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老年人管理工作计划(通用5篇)

时间:2023-09-21 07:29:17 作者:LZ文人 工作计划 最新老年人管理工作计划(通用5篇)

计划是提高工作与学习效率的一个前提。做好一个完整的工作计划,才能使工作与学习更加有效的快速的完成。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计划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老年人管理工作计划篇一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至少应包含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基本药物提供、中医适宜技术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等5种服务。

查阅资料:向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相关资料。

查阅地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提供1种服务,得分;提供5种服务,得4分;5种服务均未提供,不得分。

11.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查阅资料:随机查阅10个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记录(纸质版或电子版)。

查阅地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每1个享受签约服务,得分;近一年,10个都享受过签约服务,得4分;10个都未享受签约服务,不得分。

12.老年人健康教育服务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宣传栏、健康知识讲座、个体化健康指导、短信微信等方式,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健康教育服务,内容涉及老年健康核心信息、失能预防核心信息和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信息以及健康老龄化理念和健康科学知识。

查阅资料:老年人健康教育服务相关资料。

查阅地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利用1种方式提供服务,得分;利用5种方式提供服务,得4分;均未提供服务,不得分。

13.探访特殊困难老年人

对独居、留守、失能(含失智)、重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有定期探访制度并执行。

查阅资料:定期探访制度(人员名单等)和探访工作记录及相关证明材料。

查阅地点:村委会。

有探访制度,得2分;有探访记录及相关证明材料,得2分;均没有,不得分。

14.邻里互助场所

建立邻里互助场所,如互助院/幸福院、日间照料中心等,为老年人提供活动场所,开展为老服务活动。

现场查看:是否建有邻里互助场所。

有邻里互助场所,得2分;开展活动,得2分;没有邻里互助场所,不得分。

15.老年人宣传教育

通过宣传栏、讲座、app、微信公众号、老年教育学习点等,开展老年人安全知识讲座、老年人防诈骗知识与技巧宣传教育、积极老年观教育、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普法宣传教育和老年人教育学习活动。

查阅资料:安全知识、防诈骗宣传教育、积极老年观教育、普法宣传教育、教育活动等相关资料。

查阅地点:村委会/老年教育学习点。

每开展1种活动,得分;5种活动都开展,得3分;均未开展,不得分。

16.老年人公共法律服务

通过公共法律服务室或法律顾问等渠道,向村里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等公共法律服务,帮助解决涉及老年人的纠纷及相关事务。

查阅资料:村里提供老年人公共法律服务情况。

查阅地点:村委会或村公共服务中心。

提供老年人公共法律服务,得3分;没有,不得分。

17.志愿服务

建立志愿者组织,为村里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

查阅资料:志愿服务相关资料。

查阅地点:村委会。

有志愿服务,得4分;没有,不得分。

18.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

家族成员、亲友、邻里乡亲等照料、关爱留守老年人。

询问村委会工作人员,是否有这种现象,举出实例。

有关爱服务,得3分;没有,不得分。

老年人管理工作计划篇二

社区利用信息化手段,如app、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养老信息平台等,有效对接为老服务供给与需求信息。

现场查看:为老服务供需对接平台与服务信息。

查看地点:居委会。

有为老服务供需对接平台,得2分;开展服务,得2分;均没有,不得分。

36.帮助老人使用智能产品和智能技术

社区通过多种渠道,为老年人使用电脑、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智能产品和智能技术提供培训和帮助。

查阅资料:活动相关资料。

查阅地点:居委会。

开展相关活动,得2分;未开展,不得分。

37.保留传统服务方式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物业、居委会等老年人高频活动场所保留人工服务和现金收费等传统服务方式。

现场抽查:水电气等日常生活缴费场所(如物业等),是否有人工服务和现金收费服务。

有人工服务和现金收费服务,得2分;没有,不得分。

老年人管理工作计划篇三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查阅资料:随机查阅10个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记录(纸质版或电子版)。

查阅地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每1个老年人享受签约服务,得分;近一年,10个老年人都享受过签约服务,得3分;10个均未享受签约服务,不得分。

15.上门医疗服务

所在社区或邻近的医疗卫生机构为高龄、失能、行动不便等居家老年人提供家庭病床、巡诊等上门医疗服务。

查阅资料:为高龄、失能、行动不便等居家老年人提供家庭病床、巡诊等上门医疗服务资料。

查阅地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开展上门医疗服务,得分;未开展,不得分。

16.康复护理安宁疗护服务

所在社区或邻近的医疗卫生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服务。

现场查看: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康复、护理、安宁疗护服务资料。

查看地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提供康复服务,得1分;提供护理服务,得1分;提供安宁疗护服务,得分;均未开展,不得分。

17.老年人健康教育服务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宣传栏、健康知识讲座、个体化健康指导、短信微信等方式,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健康教育服务,内容涉及老年健康核心信息、失能预防核心信息和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信息以及健康老龄化理念和健康科学知识。

查阅资料: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服务相关资料。

查阅地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利用1种方式提供服务,得分;利用5种方式提供服务,得分;没有提供服务,不得分。

18.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或设施

社区所在镇或街道有养老服务机构或设施,或通过合作、购买服务等方式,利用就近的养老服务机构或设施,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助餐助行、紧急救援、精神慰藉等服务。

现场查看: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或设施。

有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或设施,得1分;能提供服务,得1分;均没有,不得分。

19.养老服务设施配备老年用品

社区内或就近的养老服务设施配备或线上提供老年用品,如手杖、轮椅/助行器、防走失手环/胸卡等,并向老年人提供租赁、借用等服务。

现场查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老年用品配备与服务情况。

查看地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配备或线上提供1种及以上老年用品,得分;有租赁、借用等服务记录及相关证明材料,得分;未配备,不得分。

20.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

社区通过医疗卫生机构或养老服务机构,为社区失能老年人提供长期照护服务。社会组织、志愿者、物业等社会力量,为失能老年人提供所需的照护服务。

查阅资料:为社区失能老年人提供长期照护服务相关资料。

查阅地点: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机构/居委会/物业。

医疗卫生机构或养老服务机构提供长期照护服务,得2分;社会力量提供照护服务,得2分;没有提供服务,不得分。

21.探访特殊困难老年人

对独居、空巢、失能(含失智)、重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有定期探访制度并执行。

查阅资料:定期探访制度(人员名单等)和探访工作记录及相关证明材料。

查阅地点:居委会。

有探访制度,得1分;有探访记录及相关证明材料,得1分;均没有,不得分。

22.老年人助餐服务

为老年人提供社区老年餐桌、定点餐饮、自助型餐饮配送等助餐服务。

查阅资料: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的相关资料。

查阅地点:居委会/养老驿站等。

提供助餐服务,得2分;没有提供助餐服务,不得分。

23.老年人社会心理服务

在社区设立心理咨询室或通过其他渠道,为老年人提供聊天、心理疏导、情绪抚慰、关系调适、社会融入等服务。

查阅资料:社会心理服务相关资料。

查阅地点:居委会(可提供服务机构的有关资料)。

有心理咨询室,得1分;提供服务,得1分;均没有,不得分。

24.老年人宣传教育

通过宣传栏、讲座、app、微信公众号、老年教育学习点等,开展老年人安全知识讲座、老年人防诈骗知识与技巧宣传教育、积极老年观教育、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普法宣传教育、老年人教育学习活动(包括思想道德、科学普及、休闲娱乐、健康知识、艺术审美、智能生活、法律法规、家庭理财、代际沟通、生命尊严等方面)。

查阅资料:老年人安全培训、防诈骗宣传教育、积极老年观教育、普法宣传教育、教育学习活动等相关资料。

查阅地点:居委会/老年教育学习点。

每开展1种活动,得分;5种活动都开展,得2分;5种活动均未开展,不得分。

25.老年人公共法律服务

通过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或法律顾问等渠道,为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等公共法律服务,帮助解决涉及老年人的纠纷及相关事务。

查阅资料:社区向老年人提供公共法律服务的记录和其他相关资料。

查阅地点:居委会或社区服务中心。

提供老年人公共法律服务,得分;无,不得分。

26.社区志愿服务

建立志愿者组织,为社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

查阅资料:志愿服务相关资料。

查阅地点:居委会。

有志愿服务,得2分;没有,不得分。

老年人管理工作计划篇四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完善老龄人口相关保障体系,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全面推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有效解决快速增长的老年人群医疗服务需求,经研究,xxxx年我中心全力开展医养结合工作,工作计划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开展医养结合工作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健康老龄化十三五规划具体要求,是幸福养老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养老幸福指数的迫切愿望。

我中心为确保工作顺利推进,成立了以中心一把手任组长的医养结合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医养结合工作办公室,张勇、徐鹏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医养结合相关工作的协调和处理。

(二)加强人员、设施配备,保障经费投入。

1、针对老年人开设就医绿色通道;在门诊楼大厅入口处设置导医人员进行引导,配备轮椅、热水、血压计等便民设施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收款室、药房、检验科、影像科等

处张贴老年人优先标识,内、外、康复等临床科室张贴老年人就诊绿色通道标识,为老年人就诊提供快捷就诊服务。

2、设立老年病房,内设老年病床、老年护理病床,选取内科,悬挂门牌、床头牌,拟定《护理员职责》等制度,制作老年人膳食原则、老年人糖尿病饮食指导、老年人骨质疏松预防与治疗等多项健康指导版面,内设老年病床3张,老年护理病床3张,设立安宁疗护病床1张。

3、增设康复床位,在国医堂康复科、理疗科设置康复护理床37张,其中老年康复护理床3张,提供老年患者长期护理。

老年人管理工作计划篇五

为建立完善我市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根据宁德市卫生健康委等七部门《关于印发宁德市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宁卫老龄〔20xx〕83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到20xx年,基本建立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和老年健康相关制度、标准、规范,老年健康服务机构数量显著增加,服务内容进一步丰富,服务队伍进一步壮大,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明显提升,老年医学科建设不断加强,服务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需求得到基本满足。

(一)加强健康教育

1.加大社会宣传。各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要利用多种方式和媒体媒介,开展健康宣传教育,宣传老年健康科学知识和相关政策,普及营养膳食、运动健身、心理健康、疾病预防、慢病管理、康复护理、合理用药等健康知识,提高老年健康素养,促进老年人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开展老年健康宣传周活动,推广中医药健康养生养老文化,推进“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专项行动,营造关心支持老年健康的社会氛围。(市卫健局、文体旅游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强化教育引领。推进老年大学(学校)等老年教育机构将老年健康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组建市级老年健康科普专家库,充分发挥专家的技术支持作用。发展老年健康“云教育”,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普及老年健康知识。到20xx年,至少建有1所老年大学,90%以上乡镇(街道)建有老年学校,60%以上行政村(社区)建有老年学习中心。(市委老干局、市教育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加强预防保健

3.强化早期预防。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推动疾病治疗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转变。开展老年人营养改善行动,监测、评价和改善老年人营养状况。建立健全老年健康危险因素干预、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失能预防三级预防体系。加强老年人群重点慢性病和心理健康问题的早期筛查、早期干预及分类管理,降低65周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增速。探索推动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筛查和健康指导。实施失能预防项目,宣传失能预防核心信息,降低老年人失能发生率。加强适老环境建设和改造,为老年人“住、行、医、养”提供便利,减少老年人意外伤害。(市卫健局、财政局、住建局、民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4.加强健康管理。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提供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服务。将老年人健康管理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每年组织开展一次绩效评价。探索健全“防、治、管”相结合的`老年人健康管理模式。做细做实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患者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重点,为签约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等健康管理服务。到20xx年,全市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超过72%。(市卫健局负责)

5.推动体育健身。将老年体育纳入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建设适合老年人就近健身的体育设施,推广适宜老年人的健身方法,普及老年人体育健身项目,引导老年人科学健身。广泛开展“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创建活动,健全老年人体育健身组织,丰富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加强老年人体育健身指导,支持开展老年人体育健身赛事,引领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市文体旅游局、卫健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强疾病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