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年级数学比较大小教案设计(大全5篇)

时间:2023-10-05 18:51:14 作者:笔尘 口号大全 最新一年级数学比较大小教案设计(大全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比较大小教案设计篇一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78例4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直观认识算盘,知道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算盘表示数。

2.经历用算盘表示数和数数的操作过程,掌握用算盘记数的方法,初步渗透位值思想。

3.了解算盘的历史,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算盘的热爱。

目标解析:在认识算盘的过程中,了解上珠与下珠在表示数时的意义;在用算盘表示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位值制”,为后续学习数位顺序表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会用算盘表示数。

教学难点:带有上珠的数的读、写。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谜语揭题

(一)复习旧知:(课件出示)

1.口答

2.数一数

3.读,写数

(二)谜语揭题。

1.猜谜语:同学们回答得真棒,那接下来我们来猜个谜语吧。课件演示:一座城,四面墙,一群珠宝里面藏。若用小手拨一拨,噼里啪啦连声响。

二、借助算盘,探究新知

(一)认识算盘

1.了解算盘各部分的名称。

(1)教师介绍名称。出示算盘,让学生观察并了解算盘的结构,最后介绍算盘的框、梁、档和珠子。

(2)明确上珠和下珠的意义。

梁下面的珠子叫下珠,一个下珠表示

1;梁上面的珠子叫上珠,一个上珠表示5。

2.认识算盘上0~9的表示方法。

(1)1~4的表示。教师演示拨一个下珠表示1,拨2个下珠表示2……

(2)5~9的表示。教师演示5怎么表示,5一般不用5个下珠表示,而是用1个上珠表示。同桌互说6~9怎么表示法,再汇报演示。

(3)0的表示。空档表示0。

(二)运用算盘

1.介绍拨珠指法。(教师演示)

2.了解如何定位。教师先在任意档上拨9,然后让学生想想怎么拨10。通过观察,无论用哪种方式,都必须确定个位,并做好记号。在比较中,优化方法:通常用最右边一档作为个位。

3.用算盘记数。

(1)拨出563。先独自拨,再指名上黑板演示,最后集体评价。学生拨好后在算盘上从右往左确认个位上是几,表示几,十位上是几,表示几十,百位是几,表示几百。看看上下珠子是否拨正确。

(2)拨出1000。着重让学生体会个位、十位和百位都没有时是空档,千位是1个下珠。

4.用算盘数数。

(1)先拨出99,然后边数边拨到110。让学生感受“拐弯数”在算盘上的表示。(教师演示)

(2)先拨出497,然后边数边拨到502。

三、实际应用,巩固新知

(一)基础练习1.教材第78页“做一做”。学生通过在算盘上拨数,进一步认识算盘,应用算盘。

2.互动练习。同桌合作,一个学生说数,另一个学生拨数,然后一起写数。

(二)综合应用

1.完成教材第81页第11题。学生找到相同的数后,读一读这些数,再说一说这些数的组成。

2.讨论计数器拨数和算盘拨数的异同点。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一)回顾小结。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认为算盘拨数要注意什么?

(二)欣赏拓展。

1.介绍算盘的历史。课件呈现第78页“你知道吗”,教师加以介绍。

2.展示各种算盘,学生欣赏。

一年级数学比较大小教案设计篇二

这节课上下来,效果没有理想中的好,存在着很多问题,下面我就这这节课不足的地方和各位老师做一个简单的交流。

首先,由于紧张的原因,本节课出现了很多口误笔误,比如,把“上课”说成了“起立”,把46写成了48,38写成了36等。其次,教学准备不足,课件上疏忽不应该出现,“大”字打成了“在”字等的错误不应该发生。另外,对学生的放手不够,当学生的表达受到阻碍时,老师在帮着说,怕其他学生听不到听不懂,总是去重复学生说过的话,没有给学生锻炼的机会,包办过多。还有,教学单一,新课教学以后,没有举一反三的`让学生练习。最后,这也是我的最大的一个短板,语言不丰富(由其是儿童语言),太过于平淡,不能很好的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话与话之间的过渡显得不自然。

当然,除了以上的不足之外,还有很多是没有说到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多给我提些宝贵的意见,谢谢各位老师。

一年级数学比较大小教案设计篇三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2.数的组成讲课教案: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具准备

小棒100根、橡皮筋10根、投影片

数的组成讲课教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回答问题:

1个十和2个一组成()

20是()个十组成的

5个一和1个十组成()

()个十和()个一组成17

2.投影出示第31页图。

提出问题:

(1)画面上有几个小朋友?(4个)

(2)他们在干什么?(数一共有几只羊)

(3)他们都说了些什么?(有的说大概有100只,有的说比20只多得多……)

教师:他们回答对吗?这些羊大概有几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数、数的组成。

二、新授。

1.教学例1。

(1)教师:同学们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数出l0根用橡皮筋捆成一捆(学生动手操作)。10个一是多少,(10个一是一十)(板书)是几捆?(一捆)继续数出10根捆一捆.

教师:你们如果再接着数出9根,现在一共是几根?(29根)

(2)教师拿出一排木块,全班同学数一数有几块?(10块)拿3排木块是多少块?(30块)再加2块呢?(32块)接着再加3块现在一共是几块?(35块)

(3)教师:刚才我们已数出30根小棒是几捆?(3捆)如果加入7捆小棒现在一共是几捆(10捆)?10捆是几根小棒呢?(100根)10个十是一百。(板书)

教师:数物体的个数可以1个1个地数,还可以10个l0个地数,10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100)

2.教学例2。

(1)数小棒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35根小棒,看谁拿得快(3捆又5根),再一根一根往下数一直数到四十二。(强调数到三十九根再数一根是多少)

四十二根是几捆又几根?

(2)离开实物直接数数,从八十八数到一百.

(3)做课本第35页例2上面的“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做,先从五十六根小棒数到六十三根,再接着数到七十二根,有些学生可能对五十九后面,六十九后面的数是什么有困难,老师要给予辅导。

教师出示3捆又5根小棒问学生现在一共是多少根小棒?(35根小棒)引导学生认真观察。35根小棒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5根小棒是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3个十和5个一组成多少呢?(3个十和5个一组成35)

三、巩固练习。

1.做课本第35页例2下面的“做一做”。

首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形,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独立完成后,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的同学.

2.再投影出示第33页图。

提问个别学生:画面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这些羊有几只?

3、两人一组,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学号,再说出它的组成。

四、布置作业

一年级数学比较大小教案设计篇四

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题目是《数的顺序及比较大小》,我从教材、教学流程、教法、学法、板书设计、学习评价四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第三课时“数的顺序及比较大小”。

2、教材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20以内各数的认识及比较大小,这为过度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38页百数表格图有助于学生形成初步的数感,“做一做”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方法。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比较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及数的顺序。

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比较。

二、教学流程

(一)复习(转自数学网)

首先进行读数和写数的复习,使学生对100以内的数有更好的认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铺垫。

(二)教授新知

复习完以后我就开始进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课件显示百数图,让学生按照数的顺序逐行独立完成。通过填写100以内的数目表,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为后面学习比较数的'大小做了准备(板书课题:数的顺序)。之后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水彩笔来完成例七中的第1题: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涂上粉色。学生在涂色活动中加深对数位意义的理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之后的第2题,让学生进一步探索百数图的排列顺序,找出图中有哪些有趣的排列。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从左上到右下这一斜行中的数个位和十位数字都相同;从右上到左下一样数中(10除外),十位上的数从1开始,逐渐增大到9,而个位上的数则相反,从9开始逐渐减小到1。对于这样的回答我会给以肯定,表扬学生观察仔细,积极动脑。

讲完数的顺序后我开始引导学生:既然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数的顺序了,想不想比较一下他们的大小。(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用课件出示例八,先让学生利用实物的多少比较相应数的大小,接着在做一做中直接比较数的大小。两人小组进行交流,之后在班上交流学生的不同比法。比较学生的各种比法后,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图,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能不能找到一个较方便的比较方法呢?由此引入用计数器表示的两个数比较大小的问题。用计数器摆出例八左图中的两个数39和45,然后想一想怎样比,就能很快知道哪个数大?再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右图中比较32和30的大小的数学。听了学生比较的方法后引导学生归纳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则这个两位数就大。这个过程体现儿童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特点,便于学生掌握比较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三、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是学生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本课教学中让学生认识100以内数的数的顺序,我让学生拿出彩色笔亲自动手操作体验来完成百数格子图,对数的顺序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实物来比较,引申到用计数器,最后总结归纳出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方法。这种教法一改过去的例题——示范——讲解——练习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的观察、探索的活动中,真正体现了教师的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特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板书设计

数的顺序及比较大小

38,45

五、学习评价

教学中我采用了师评、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我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习热情的评价,以此来发挥评价的作用。

一年级数学比较大小教案设计篇五

教学目标:

1、经历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2、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知识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组织学生讲自己是怎样比、怎样想的,把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认识。

教学难点:

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1、(出示复习课件):全班集体回答。

2.谈话:你们能给数学王国里的宝宝找找他们的家吗?(出示课件)这些数有的大,有的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1、(出示课件)请听:(教师讲述故事)

2、(出示课件)小松鼠、大白兔到底谁捡得多呢?为什么?(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表扬说得对的小朋友。

4、(出示课件)指出:比较两个小动物谁捡得多,也就是比较38与46的大小。(板书:46 38)

追问:你是怎样比较这两个数的?(看十位,一个是四十几,一个是三十几,肯定四十几比三十几大。)

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多种方法。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可以用学过的数学符号表示,我们一起用手势表示一下。(出示课件 “ 〉 ”)

5、指名板书后全班读一读。

6、练习扩展(出示课件)学生说一说想法。

师小结: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6.(出示课件)比较63和68的大小。

7.扩展练习。(出示课件)

师小结: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大小,当十位上的数相同时,就比个位,个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8、再独立完成试一试。(出示课件)

(1)这两组数我们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吗?(学生在书上完成)

(2)说说你是怎样想的?(53和56要比个位,因为十位上都是5。

100和98比的是数位,三位数肯定比两位数大。)

师引导学生总结:十位上的数不同时,要先比较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相同时,要进一步比较个位上的数;100大于所有的两位数,所有的两位数一定大于一位数。

三、组织练习,深化提高

1、“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我们再来看看,小白菜又给同学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你们能回答吗?

你能说一说六十几有哪些数?(按顺序说一说)这些数与六十相比,比六十大还是小?比七十呢?(个别学生回答)

口答:四十几在几十与几十之间?八十几比几十大,比几十小?(集体口答)

2、(出示课件),集体练习后,学生独立完成后三道“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看着计数器把数先填出来,然后再比较数的大小。

指名汇报。

3、“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学生互相检查。

4、“想想做做”第4题。

(2) 写出三个个位上都是6的两位数。

(这个学生在黑板上排,其余学生坐在座位上排)

为什么这样排?(可以从小到大,也可以从大到小排)

个位上是6 的两位数有几个?(顺次说一说)

(3)写出三个十位上都是6的两位数,比一比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让学生多独立完成后再相互交流。(同桌交流)

四.扩展延伸

1.谈话:刚才小朋友写了几个数,老师也写了三个表示天气温度的数(2度 20度 35度)我们一起读一下。

你能猜一猜它们各是什么季节的气温吗?(小组讨论后汇报)

你能用符号表示三个数的大小关系吗?

2、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五、总结评价

1.今天的数学课你学得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

2、游戏(排路队)

(1) 谈话:小朋友们你们还想写数吗?请你们每人再写一个数。在小组里比一比谁写的数最大,谁写的数最小。

(2) 排路队:出示路队旗(旗上分别写着:“比30大而比60小的数”“比30小的数”、“比60大的数”)

根据刚才自己写的数到前面来排队,然后排着整齐的队路队下课。

板书设计:

比较数的大小

46﹥38

53﹤56 100﹥98

两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