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教学反思 小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虫虫王国(大全8篇)

时间:2023-09-24 20:07:35 作者:紫薇儿 口号大全 小班科学教学反思 小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虫虫王国(大全8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科学教学反思篇一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鸟的外貌特征。

2、利用不同素材进行活动,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

3、激发幼儿对鸟的兴趣,并喜爱大自然。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鸟的外貌特征。

教学难点:

能独立完成叶子鸟的制作。

活动准备:

1、各种鸟的图卡

2、有关鸟叫的cd

3、各种树叶若干

4、纸卡,胶水,彩笔

活动过程:

1、教师先播放鸟类的叫声,让幼儿欣赏。在请幼儿猜猜是什么动物的叫声。

2、继续播放音乐,让幼儿欣赏各种鸟的图卡并提问。

(1)请幼儿说说倾听地感觉,模仿鸟叫声。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说说小鸟的各种特征。

(3)让幼儿假想自己是只小鸟,张开翅膀,来一段即兴的,自在的律动仿真飞翔。

3、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叶子并引导幼儿思索,我们可以利用叶子做小鸟。

4、向幼儿介绍叶子鸟的做法。

(1)请幼儿将叶子拼贴在图画纸上。

(2)再利用添画的方式在拼贴的叶子旁绘画,完成一只叶子鸟。

(3)完成后,展示幼儿的叶子鸟,并互相欣赏。

教学反思:

本学期小班科学课程分4单元。第一单元主要介绍春天的植物—花草,为了更好地引出第二单元—鸟的认识,这节课主要起衔接作用。本班幼儿年龄差异较大,所以幼儿的认知理解能力水平不同,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最后以手工课的基本要求设计本教学活动。教学准备中,小班幼儿年龄较小,准备小鸟的图卡应选择生活中常见的具有外貌特征代表的几种就可以了。

活动延伸:

1、可以让幼儿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素材制作小鸟

2、让幼儿多关注小鸟,小动物;爱护它们,保护环境,更好地做到情感迁移。

小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虫虫王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小班科学教学反思篇二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活动,了解蝴蝶的形态、生长过程,激发幼儿探索昆虫世界的奥秘。

2、尝试随音乐用肢体表现毛毛虫和蝴蝶的动态,激发幼儿探索昆虫世界的兴趣。

3、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1、毛毛虫变蝴蝶的ppt课件。

2、背景音乐和蝴蝶飞的音乐

3、师生共同搜集蝴蝶标本、图片或有关蝴蝶的其他资料。

活动重难点:

了解毛毛虫演变成蝴蝶的生长变化过程,激发幼儿探索昆虫世界的奥秘。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出示蝴蝶标本、图片,请幼儿欣赏。

二、观察蝴蝶标本及图片,认识蝴蝶的外形特征

1、那你们见过哪些蝴蝶呀?

2、我们小朋友见过那么多蝴蝶,我们在仔细的看一看蝴蝶到底长的怎么样?

3、这只蝴蝶长的漂亮吗?它除了有美丽的翅膀,还有什么?

4、小结:蝴蝶可以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有两对翅膀,六只脚。只要有这些特征的我们都说它是昆虫。

5、你们知道蝴蝶的宝宝是谁吗?

三、观看ppt课件,了解蝴蝶的成长过程

你们想不想看看毛毛虫是怎样变成蝴蝶的?(欣赏课件)

(1)、分布观察:

1、卵:这是什么?它们长得怎么样?(卵,长得都不一样)

2、毛毛虫:卵慢慢长大后变成了什么?毛毛虫会干些什么呢?(会吃树叶)

3、蛹:毛毛虫长大后会做什么事呢?怎样才能变成蝴蝶呢?(吐丝、结茧,在里面变成蝴蝶)

小结:谁能给我们完整介绍一下:蝴蝶是从哪里来的?(卵-毛毛虫-蛹―蝴蝶)

(2)欣赏完整的毛毛虫变蝴蝶的课件

6、教师带领幼儿跟着音乐,用身体动作来表现。

7、变成蝴蝶后,带领幼儿到户外花丛中去飞为由飞到室

活动自然结束。

教学评价:

这个活动是我们的主题活动“昆虫”里的一个系列活动之一,我们不是直接给幼儿灌输我们认为重要的或是以为幼儿能掌握的知识,而是首先鼓励幼儿主动地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幼儿年龄小,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要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为了使幼儿和父母收集的资料能直观地被同伴们所了解,我请家长们配合把收集到的资料用图文并茂的海报形式表现出来,然后请幼儿独立地向同伴们介绍自己海报的内容,让幼儿之间分享彼此的收获。通过欣赏蝴蝶标本使幼儿更真切地、近距离地感受到蝴蝶的外型特征。通过观看电ppt课件让幼儿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知识的探索是无止境的,一个活动的结束不是学习的结束,而是引起探索新问题的.开始。我觉得一个集体活动的组织只是幼儿学习过程的一个小片段,是幼儿互相分享知识的一个平台,作为老师就是鼓励和引导幼儿和家长们积极地参与自主式、互动式、分享式、持续式的学习活动,创造浓厚、民主的学习氛围。

教学反思:

由于蝴蝶的生长过程比较长,幼儿不易观察到,而且,毛毛虫变蝴蝶的特殊性对于现阶段的幼儿来说难于理解,因而在活动中我运用了标本、图片以及ppt的科普小故事,从中发挥其优越性,服务于教学活动。形象的标本、图片,生动有趣的科普小故事使得教学内容变得可视、可听、易感知、易理解,使幼儿在探索中了解了蝴蝶成长的规律和变化。教学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机会。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突出幼儿为主体,我只是在适当的时机加以引导,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幼儿看、想、说、做等,充分发挥了幼儿各种感官的作用,提高了幼儿的各种能力。同时我还重点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大胆表达,为幼儿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流环境,把说的权力交给幼儿,教师只是在适当的时候起着启发、引导的作用,并且在幼儿有需要的时候,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努力使每个幼儿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小班科学教学反思篇三

活动目标:

1、指导幼儿看图画书,教师讲故事,让幼儿了解故事情节。

2、通过阅读图画书认识生活在树上的昆虫。

3、了解蝉的成长变化,感受动物世界的神奇和有趣。

活动准备:《糖球儿的虫虫王国历险》#大树#

(1)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2、出示图画书,指导幼儿阅读封面。

二、看图画书,讲述故事

(一)糖球儿是怎么脱离危险的?回到地面它想干什么?这说明它是怎么的一只猫?

(二)这时它遇到了谁?它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它做的对吗?为什么?

(三)糖球儿爬上树撞到了谁?它是怎么说的?这回它做对了吗?

(四)爬树比赛时,糖球儿又遇到了哪些虫虫?它们是益虫还是害虫?

(六)你觉得蝉说的轰炸机是谁?

(七)糖球儿遇到的石头是谁?这时发生了什么事?

三、交流读书感受

1、学了这个故事,你认识了哪些虫虫?它们是益虫还是害虫?

2、你觉得糖球儿哪儿做错了?应该怎么改正?它又有什么优点呢?

教师:

学习了这个故事我们认识了很多昆虫,还知道了一些昆虫有趣的变化和奇怪的样子。懂得了妨碍了别人要赶快道歉,说“对不起”做有礼貌的好孩子。

小班科学教学反思篇四

活动名称:

虫虫王国圣诞会(小班)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引导幼儿点数4以内的物品,知道总数。

2、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点数游戏,体验快乐。

活动准备:

4名虫虫卫兵、虫宝宝若干、虫虫的家、圣诞情景

活动过程:

一、情景引入

圣诞节快到了,虫虫王国要开一个圣诞宴会。虫虫王国的.虫虫们可热情了,也邀请了小朋友去参加。

卫兵:“欢迎光临。”

老师:“这四个卫兵长的一样吗?”

二、欢庆圣诞dd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卫兵发给每个幼儿一个虫虫朋友进入圣诞宴会做游戏。

唱玩歌曲后,教师出示虫虫,请xx和老师一样的虫虫将虫虫举起来,一起点数。(4次)

三、宴会结束

卫兵:“天黑了,月亮升起来了,我们要回家了。”

老师:“谢谢你们的邀请,我们一起送你们回家吧!”

步骤:

1、送小朋友手中的虫子

教师:“天黑了,我们一定要数清虫子的节数,不要把他送错家了。”

2、纠正送错家的虫虫

3、将剩下的虫虫送回家

四、自然结束

和虫虫们说再见!

小班科学教学反思篇五

活动目标

1、模仿虫类飞、爬、跳。

2、按运动方式分类。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1、虫虫的运动方式课件,透明大塑料瓶三个(瓶身分别贴上毛毛虫、蝴蝶、蚂蚱图案)虫类粘贴卡(蝴蝶、蜻蜓、苍蝇、蚊子、毛毛虫、蚂蚁、蚂蚱、蟋蟀、蚯蚓、青虫、螳螂、蝈蝈)。

2、认识常见虫类。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仔细看看都有哪些?

二、探究活动。

1、虫类运动方式——爬。

播放课件,认识这个虫吗?在哪里见过?它怎样走路?还有哪些虫是爬来爬去的?模仿它爬的样子。

2、虫类运动方式——飞。

播放课件,认识它吗?在哪里见过?它怎样走路?还有哪些虫是飞来飞去的?模仿飞行的样子。

3、虫类运动方式——跳。

小结:有些虫会爬,有些虫会飞,有些虫会跳。

三、分类活动。

出示透明大塑料瓶,幼儿操作虫类粘贴卡片,按照虫类运动方式尝试分类。

延伸活动

带领孩子收集、认识身边常见的.虫类,知道它们的名字,观察它们的运动方式。

科学知识:

虫类的基本运动方式为飞行、跳跃、爬行,有很多的虫类会综合运用这三种运动方式,如蝴蝶既会飞行又会爬;蚂蚱会跳、会飞、会爬。伴随幼儿的认知能力成长,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逐渐发现虫类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满足幼儿的好奇心。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结合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特点,活动兴趣浓厚,能积极描述自己的发现。通过让幼儿探究、模仿虫类的运动方式,利用饮料瓶制作分类记录单,引导幼儿初步尝试分类,体验游戏的快乐。在探究活动中,既感知了生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模仿了各种动物行为,又能够辨别生物种类的相似和不同。活动让幼儿表达昆虫的运动,把科学、语言、艺术等领域知识相互渗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小班科学教学反思篇六

1、初步感知一些物体的可变性。

2、体验“变大”或“变小”带来的快乐。

实物:气球(与幼儿人数相等)、木耳、茶叶、胖大海、扇子、手工、纸毛巾;ppt课件。

导入:小朋友,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礼物?(巴拉魔仙棒)请魔仙棒带我们到魔仙城堡。

第二部分:经验提升:什么东西会变大或变小?

4、魔仙城堡里除了气球能够变大变小,还有好多东西能够变大变小。下面我们一起来变一变吧!

出示:木耳、茶叶、胖大海(加入水)——变大;

雨伞、被子、纸(折叠)——变小。

5、提问讨论:你知道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会变大变小呢?(教师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原来在我们周围有这么多的东西会变化,只要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东西都是会变化的。

第三部分:利用游戏让幼儿充分体验自己身体或身体某部分“变大”或“变小”的快乐。

6、你们想变吗?可是我们哪儿能变呢?(身体、眼睛、手、嘴巴等)

7、和魔仙棒一起游戏:变大变小。

第四部分:延伸活动

8、现在我们就拿着魔仙棒用睁得的大大的眼睛到院子里去发现更多的能变大变小的东西吧!

在整个活动中,我追求一种“宽松、自然、科学、愉快”的活动氛围,让孩子在与合作中成长,在分享中体验快乐,在成长中拥有自信。这是我在进行科学教育活动的忠旨。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出来的.快乐超出我的想象,连平时最不愿意动手的小朋友都在那忙的不亦乐乎,看来我们应该注重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来进行科学学习,比为了追求知识的掌握去灌输和强化训练要效果要好的多。

小班科学教学反思篇七

一、活动背景

水是幼儿每天都能接触到的、熟悉的、喜欢的东西,我就抓住这一教育契机,注意创设操作环境,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通过眼、脑、手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是幼儿变被动学习者为主动学习者、探索者,从而萌发爱科学的情感。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在尝试活动中,了解水的特性。

2、感知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会流动的特性。

3、了解糖、盐等物质的融化现象。

4、能仔细观察,乐于尝试,懂得保护水。

(二)活动准备:

1、两个金鱼缸(一缸水内有一条金鱼,一缸米内有塑料彩球),一玻璃杯清水,每组一份菊花精、白糖、盐、沙、石子、红豆。

2、一次性透明的杯子、小勺子,白糖、盐、铁、塑料品、毛巾等人手一份。

每组一只塑料小篮、有洞小容器、2盆清水、一条毛巾。洒水壶、篮子、有洞的塑料袋若干。

一玻璃杯水、一玻璃杯牛奶、雪花片。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导入课题

(1)出示一杯清水

师:瞧,今天我给大家请来了好朋友——水。你们喜欢水宝宝吗?水宝宝它呀有很多的秘密,你们想知道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水的'秘密吧。

三、探索活动

(一)1、闻一闻,尝一尝

教师出示一玻璃杯水,一玻璃杯牛奶,幼儿通过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感知水的特性(水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的,牛奶是有颜色,有味道的)

(2)幼儿猜猜水里、米里有什么。

幼:有的说水里有条金鱼;有的说水里有条金鱼在游来游去。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有的说一看就知道;有的说透过水看到的。

师:看看米里有什么?

幼:有的说只有米;有的说什么也没有;有的说看不出。

教师从米里拿出塑料彩球。

小结:水是无色透明的,能看见水里的物体;米不透明,看不见里面的。

(二)幼儿进行尝试操作。

(1)盛水活动

老师今天给小朋友准备了很多玩水的东西,有浇花用的洒水壶、篮子、有洞的塑料袋,现在请你们用它们来盛水,看能不能把水盛起来,为什么?(引导幼儿讲出结果,水是会流动的)

幼a:小容器里的水跑到了盆里。

幼b:篮子放到盆里时篮子里有水,拎起篮子水没了。

幼c:塑料袋里的水流到盆里了,盛不住。

小结:水会流动。

教师:那我们就来看看水到底会不会流动呢?(教师操作)分别用洒水壶、篮子、有洞的塑料袋盛水。

教师小结:原来水真的会流动。小朋友真棒,那么水还有没有秘密呢?

(2)溶解实验

幼儿尝试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水的颜色及实物在水中的变化。

建议幼儿相互交流实验结果。

2、谁来告诉大家你放了哪些东西?

师:谁来告诉大家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现在老师请几位小朋友到前面来告诉大家你的杯子里还能看到几样东西?还有几样东西到哪里去了?(引导幼儿说出有几样东西被水溶解了)

幼a:糖、盐放在水中没有了,沙子沉到了杯底。

幼b:菊花精放在水中,搅一搅后没有了,水变成了淡黄色,小石子还在水中。

幼c:糖、盐、菊花精放在水中都没了,水变颜色了,沙子、红豆、石子都在水里。

教师师:小朋友观察得可真仔细。:那我们就来看看这些东西是不是会被水溶解了呢?(教师操作)分别把白糖、盐、铁、塑料品放进水杯里。

教师小结:白糖和盐真的被水溶解了。

小结:糖、盐菊花精放入水中不见了,这几样东西被水溶解了。

师:生活中你还见到哪些东西能被水溶解。

幼:有的说果珍,有的说阿华田,有的说味精,有的说化肥,有的说感冒冲剂。

今天我们发现了水的很多秘密,它是无色无味、透明的,会流动的,有些东西还会被水溶解。

3、引导幼儿保护水

幼a:不把脏东西丢进河里。

幼b:工厂里污水不能放到河里。

幼c:看到河里有垃圾把它捞上来。

幼d:让治污水的叔叔把水变干净。

师:小朋友的办法可真多,好了,现在我们把刚才水杯里的水倒到水桶里,可千万不能乱倒呀。

小班科学教学反思篇八

活动设计背景

中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已日趋提高,对感兴趣的食物也会通过模仿来表达。《三只蝴蝶》是一个经典的幼儿故事,内容浅显易懂。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使幼儿进一步加深对故事的掌握,体会到好朋友之间相互关心的情感。因此,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学习,使语言表达能力,表现能力,想象力都得以发展。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了解故事内容,学习讲述故事中的对话。

2、体会好朋友之间相互关心的美好情感。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故事中反复出现的对话,学会关爱同伴之情。

活动准备

自制绘本、故事磁带、蝴蝶花朵头饰。

活动过程

1、玩书

教师出示自制绘本,让幼儿观察。提出疑问,书中怎么少了3页?引起幼儿兴趣。

2、玩拼板

出示拼板,让幼儿分组合作完成拼图,并观察拼好的图片上有什么内容

3、欣赏故事

这几幅拼图讲述了一个好听的故事呢?

4、幼儿把绘本填补完整

这3幅拼图就是绘本中缺少的3页,可是应该放到哪里呢?请小朋友来帮帮忙!

5、再次欣赏故事,并提问

我们放的对不对?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遍故事!幼儿边听故事,教师边引导幼儿看绘本。

故事好听吗?里面都有谁?你们最喜欢谁了?为什麽?

(引导幼儿复述故事,学习蝴蝶和花朵的对话,体会好朋友的关爱之情)

如果你是小蝴蝶,你会离开自己的朋友吗?结合实际生活,让幼儿探讨好朋友之间的友谊,知道好朋友要互相关爱。

6、表演《三只蝴蝶》

幼儿分别饰演角色。

教学反思

通过欣赏自制的.大绘本,幼儿的兴趣很快的调动了起来。紧接着让幼儿玩拼图,课堂的趣味性更加浓厚!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之后,听故事,孩子很快的理解了故事内容。但在问到为什麽喜欢小蝴蝶时,孩子们还不能够清楚的表达出三只蝴蝶的关爱之情。说明在课下生活中对孩子们的情感教育引导的还不够,需要加强。总体上,孩子们在这节的中表现的很积极,大胆,在有声有色的表演中,孩子们也体验到了表演的乐趣!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给幼儿创造更多的表演机会,让他们得到锻炼,在游戏中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