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范文(17篇)

时间:2023-11-16 07:22:22 作者:灵魂曲 工作总结 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范文(17篇)

在写月工作总结时,我们应该客观真实地记录自己的工作情况,不掩饰问题和不良现象,同时也要突出自己的亮点和成绩。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分享一些优秀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

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范文

xx线上教育中心是以园区“易加”互动平台为基础,以“xx名师全过程全免费”为核心理念,统筹全市名优教师资源并贯通线上线下与课内外的网络学习的平台。园区在xx县市区中率先推进应用。

1.积极做好项目对接。2020年,园区主动对接该项目,在方案制定、建设实施、运维宣传等方面提供支持与帮助,为xx大市共享了2.2万多节微课视频资源,并提供了全套教育章节及知识点体系供市级参照。信息中心多次参与xx电教馆组织的线上学习中心运维工作研讨会,并按市教育局9月在园区部署试用的统一安排,组织多次现场协调及研讨会议,双方就资源互通、直播互认、线上答疑等工作开展的深度研讨,探索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创新机制,区域分布式部署的实现方案,为全面对接作好准备。

2.由点到面推进应用。9月29日上午,园区教育局组织召开的xx线上教育中心平台试点应用会议在园区教师发展中心七楼展示厅举行,标志着试点工作全面启动。园区首批试点学校为园区二中、景城学校、星汇学校、方洲小学、星洲小学,试点时长一个月;12月4日下午,在试点应用校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于园区星湾学校召开“线上教育中心工业园区全面启动应用暨2020年大市工作推进会”,全面启动园区的融合应用工作;12月11日,召开xx线上教育中心区级培训会,进一步做好xx线上教育中心的全面应用工作。

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我校internet接入方式采用光纤接入方式,带宽为100m。中心服务器机房设置在图书馆四楼信息中心,网络从这里辐射全校各楼层。

2、学校网络结构。

校园网采用快速以太网结构建立,楼与楼间均采用单模4芯光纤(其中两芯作为备用),楼中到各点均用五类双绞线传输;实现了1000m到各楼、100m到桌面(各人pc)的传输速度。现我校所有学生教室和教师办公室都已设网点。各楼的中心交换机均是可网管交换机,如遇突发事件,网管可在学校内任何设点处对事故发生点进行网络管理和检察维护。

3、网络服务功能。

学校网络的服务功能主要有两块。一是校园网内的服务,也就是学校内才可访问的网络资源。现在主要有图书管理系统、校园管理系统、课件管理、共享ftp文件管理、共享打印管理、食堂金龙卡管理、校内通知发布系统等。二是对外网络服务,主要包括学校主页发布、dns、email、ftp、多媒体点播服务、教师学生的个人主页服务等。以上各项服务的服务器均为专用服务器,功能非常稳定;操作系统主要应用linux,来增强各项服务的稳定性,且管理方便,安全性强。

我校近年来继续加强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投入。xx年学校购置了一台价值2万多元的cisco路由器,彻底改善了全校网络功能不畅的问题;xx年购置了2台专用服务器,一台用于“电大在线”分校版的软件,一台用于增强学校网站稳定性;xx年又购置了一台专用服务器用于学校共享ftp的稳定和资料安全。另外,学校继续对全体教师装备笔记本电脑,在已经装备了150多台的基础上,20xx年又分2批采购了近百台笔记本电脑,基本保证一线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另外补充采购了十台移动式投影仪,方便老师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20xx年学校还购买了瑞博数字化教学平台、“精品课程”教学整合平台等现代化教学资源载体。

学校重新改版建立了新的网站,各部门处室也都设立自己的窗口,并保持更新。按照市教育局的要求,加强校园网的安全使用、防范和维护,责任自上到下,一直落实到各系部个人,成效显著。

学校在网络服务的拓展上也开展了很多工作。

1、新版开放教育系统发布(电大在线版):集合了新闻通知、文件发布、媒体集成、软件下载等各种资料的发布形式,建立了完善的后台管理及用户分级设置。

2、建立了网络招生管理系统,并且开始试行考生管理、招生管理、查询管理、财务管理、用户管理等多功能的整合。

3、试行家校路路通的使用: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实现德育与网络的多维整合,推动德育工作的多元化,提高现代德育实效。推动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

4、学校的blog开始进入使用阶段:教师笔记、教师上课体会等开始在blog交流。

5、开展学校教务教学管理系统的可行性研究,并且完成招标,即将全面推广投入使用。

学校把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列为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全面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整体素质,分期、分批、分层次地对教师进行在岗培训。

培训的方式和内容有:

1、电教设备使用培训(投影仪的维护及使用等)。

2、电脑基础知识培训(计算机的软硬件知识、dos操作系统、wps和word文字编辑系统、数据库、windows95&98操作等)。

3、网络运用培训(上网操作,收发电子邮件,资料搜索,校园网内部系统使用)。

4、课件设计培训(powerpoint、几何画板、authorware、frontppage、flash等)。

5、聘请现代教育技术专家、著名网络公司专家等来校讲学和办班培训。

在为每位教师配备了手提电脑之后,我们向教师提出了使用电脑备课、无纸化办公的要求,有力地推动了现代教育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学校大部分课程对网络应用与课程进行了整合。

学校还先后启动了瑞博数字化教学平台、精品课程数字化教学整合平台和天空教室师生互动网络课堂等现代化教学资源整合平台,很多老师已经开始使用这些功能,将在近年内发挥他们的作用。

我校成立了信息化领导工作小组,由校长亲自担任组长,各科室、教研组的一些骨干教师参加信息化的建设和研究工作,这样教师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提高了各学科教师参与信息技术教育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学校严格按照有关文件要求管理电教代办费和信息技术教育费,专款专用,收支合理,台账规范。

学校将教育信息化工作与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提供优质教育结合起来,以发展信息技术教育为契机,以课程改革与信息技术整合为主要途径,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园区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将数字化学校创建作为我们学校发展的增长点和奋斗目标,把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学校的制度建设、教学改革、教育科研、教师学生成长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首先,将目标分解成每个学期的具体目标,经常向教师宣传,使之成为全校教师追求优质共同发展的共同愿景,扎扎实实分步实施。其次,分阶段、分层次、有步骤地对老师进行培训,注重提高教师使用计算机的实际操作水平,培养教师自己设计制作课件的能力及网上操作的能力。

一、抓建设,确立优化资源配置为特征的执行机制。

为了使学校真正实现教育教学活动全面实现信息化,营造数字化环境,学校加强信息化设备的投入,现已做到每位教师有一台工作电脑,每个教室配置了一套多媒体电脑设备、实物投影机,营造了学校数字化环境。有了硬件的保证,现在教师的每堂新授课都能保证应用多媒体,基本上所有老师都能利用电脑查阅资料、电子备课、制作课件等,学校已经建立起比较完整的资源库。电脑和多媒体设备已经成为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必备,实现了办公的电脑化和网络化。

二、抓应用,确立构建数字化为特征的校园氛围。

学校在初步完善校园网络的平台建设之后,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如何让它充分的发挥作用,让全体师生充分感受数字化校园的魅力。

1、搭建学校网站系统,营造良好的信息化环境。20**学年我们对学校主页的美观和功能性方面进行了全面改版,目前主要有学校概况、行政管理、教工之家、书香校园、艺教舞台和控烟专栏等栏目。

2、抓好资源建设,支撑新的课程改革。我们把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运用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景,激发学习生学习兴趣,突破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连续几届的淞南中心校三真杯教学评比都将多媒体制作和运用作为评比内容之一,促进教师制作和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力的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化发展水平。

3、在用好教育局为我们提供的资源库的同时,我们积极开展学校特色资源库的资源添加和收集,网站改版的同时我们对校老资源库进行了重新调整和启用,积极调动教师们参与建设和使用资源库的积极性,学校资源库内容越来越丰富,目前我校已初步建设了分学科、分年级、分学期、分类别的校资源库。做到资源共享,减负增效,更好地服务于教师、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促进学校的良性发展。

4、通过网络建立家校沟通和教师间的沟通:

1)家校互动平台:利用市政府“家校互动平台”作为家校互动的主要工具。并采用多渠道方式加强学生家长和老师的紧密沟通。2)教师办公信息群的建立:20**学年起学校还建立了qq工作群,通过群建立工作全校老师各种通知和信息的交流。

三、抓培训,确立人才第一资源为特征的培训机制。

教师是实施信息化工程的主力军,因此,建立一支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信息技术队伍是当务之急,学校通过抓校本培训,有计划的实施步骤,达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的发展目标是建设一支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能够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教师队伍;一支熟悉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研究的信息技术骨干队伍;一支能运用电脑网络进行简单管理的学生队伍。

保证观念先行。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老师们也越来越感受到信息技术应用的领域的广泛性实用性,我校邀请老师对我们全体老师进行了教育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以及通过教师的外出听课学习等手段,让教师们亲身感受到信息技术和网络科技对教学所带来的冲击,使老师们获益匪浅,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引导教师在教育理念上的更新。我们根据老师的年龄特征和学科特点,力争做到青年教师要过硬,中年教师要过关,老年教师要适应。为此结合教育技术中级考核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使全校100%的老师顺利通过了考核,为学校信息化建设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通过全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信息化运用有了比较大的改善和发展,为积极争创实现数字化校园更上一层楼。

园区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在局网络中心的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我校在20nn年的信息化工作主要取得以下成绩:

一、坚持以人的建设为中心,深化信息化教育改革。

1、进一步发挥学校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管理作用。

我校在年初修正了学校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具体职责,分工细化,责任到人,制订了较完善的信息化领导小组活动计划,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一年来,通过交流学习,我校的信息化管理意识有了加强,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信息化领导小组在校长的带领下不断钻研,信息技术有了长足进步,紧跟时代之步伐,发挥着应有的引领作用。

进一步完善了各项信息化管理考核制度,为了能使全体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水平更快提高,学校在20nn年把同课异构、青年教师展示课、高级教师示范课的网络活动纳入考核,把平时教学中积累的经验进行网络交流共享,取得了较好效果。

3、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面对纷杂的互联网,为了提高全体教师的网络素养,学校坚持开放性和原则性有机结合,通过各级会议和各种活动中的渗透,也通过老师们互相学习,把诚信、友善、公正、互惠作为我校网络道德基本原则。把网络安全的意识作为一项最基本的素质,对信息的甄别、筛选、防范坚持细心警惕的`原则,以触保我校教育信息化的稳定发展。

二、资源建设有条不紊,精编细织。

1、完善了全年各学科的教案、反思、教学体会、各类统计表格、课件、各类活动材料等的收集整理,完善了学校资源库的入库要求,对学校资源库的管理实行分工制度,分级审核。对资源库的资料命名采用统一的合理的规则,遵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求精求实,鼓励教师们原创资源,本年度共新入库各类原创资源1321件(12g),非原创资源3100多件(30g)。

2、新建《数学史》学科网站。数学教研组三位老师利用假期休息时间,整理了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关数学历史的资料100多篇,在信息老师的帮助下建成了又一个学科网站,该站结合我校的市级课题,利用信息化手段有力地拓宽了研究的广度,加大了研究纵深。

3、学生电子月刊越办越火。《小螺号报》是我校网站的一个重要板块,该版内容面部面向学生的原创作品,一年来,每期投稿数量都十倍于录用数,学生对校网站刊物的积极参与,源于班主任和语文老的积极配合,从中也反映出我校老师的教育信息化正逐步走向工具化、习惯化。

三、兵马和粮草共行,硬件投入及时,基础设施建设不遗余力。

1、改善网络硬件。

我校老师在五年前配发的笔记本电脑已老化,性能也将无法满足日常工作需求。今年我校集中财力50万元,一次性购买上网本118台,配发给全体教职工,对无线网络也进行了升级换代,购买无线ap20台,配置了网络监控器,极大地改善了教师们的信息硬件条件。

2、加强设备维护。

今年,总务处组织了教室多媒体设备整体维护,42个教主室的投影机进行了除尘,为21个班级的多媒体设备进行了线路整改,保障了老教学楼多媒体设备了安全、正常使用。

3、农远工程落户我校。

11月,省教育技术中心的远程教育网络平台正式安装完毕,并进行了人员培训、设备调试,基于网络平台的,新的教学教研模式已经在我校展开。

四、存在不足。

1、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时间不够,活动开展的广度不够,教师信息技术术水平参差不齐。

2、信息技术服务人员缺少,不能提供及时到位的技术帮助。

3、利用信息技术的范围、形式比较单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活动开展不广泛。

4、我校的教育信息化水平整体落后于城区学校,特别是硬件稍差一些,有一个学生计算机教室在使用淘汰计算机(xx年设入使用的设备)。

五、20nn年思路和展望。

1、提高教师能力。

加大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活动,切实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综合能力,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快我校的教育信息化改革进程。

2、办好硬件建设。

集中财力更新学生计算机教室电脑,购买部分电子白板,网络控制室拟重新布线。

3、提高信息化管理意识。

进一步发挥学校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管理职能,切实起到带头引领的作用,进一步细化量化工作,拟制订信息化工作小组量化细则。

4、提高信息技术术服务水平。

组建学校信息技术服务团队,以点带面,责任到人,年终考核工作实绩,把我校老师的教育信息化水平再提高一层。

5、继续建设学科资源网站。

我校是衢州市诗教协会教育基地,20nn年计划建设我校校本教材料《诗海泛舟》主题学科网站,组织有关部门在年底前完成,并设专人负责网站维护更新工作。

6、以加强使用的原则管理设备、添置设备,力求效率的合理化、最大化。

7、做好网络安全工作,从技术上切断不良信息来源,从意识上防范危险程序。

8、增进交流、互惠互助,积极向城区学校学习,迎着信息化改革的潮流,团结一致,励精图治,使我校的教育信息化进程稳步向前。

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根据市教育局信息化工作安排和部署,“十一五”期间我校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不断加大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训,现将相关工作总结如下:

1.硬件建设:学校注重硬件建设,“十一五”期间,总计购进各种品牌型号电脑110台,建有一个计算机教学机房、22个多媒体教室,更新了办公室打印设备,各部门办公室都已配备计算机及打印机,全校教师都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初步完成了校园网建设,实现资源共享。

2.软件建设:先后开展了电子备课、课件制作、文件检索等信息化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广大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全校中青年教师均实现电子备课,课堂教学中的课件使用率达50%以上。同时,通过学校网站和数字平台,开展各式各样的网络培训活动,实现教学资料网上资源共享。

1.教育信息化是提升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工作。学校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通过各种途径筹措资金添置设备,重视教师培训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水平。

2.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整合是教育科研的重要内容。学校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目前青年教师基本都能使用计算机与网络进行多媒体教学,开课率基本超过总课时的30%。

业化成长的考核工作,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借鉴。同时通过网络征文等活动,促进广大教师学习先进教育理论,交流教学经验。

4.中青年教师通过运用校内外教育资源,逐步实现电子备课,实行资料查询,网上调阅。5.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以后工作中学校相关通知均通过潍坊数字化教育平台进行发布。

1.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硬件还不够完善,有待于进一步解决。配备电子阅览室条件还不成熟,图书室没有实施信息化管理。

2.学校教师利用计算机进行课程创新的意识还不够强。

针对现状,在“十二五”期间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主要思路如下:

1、加速动漫实验教室和动漫工作室的建设,为实施课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安上”翅膀”,优化信息化学习环境。

2、为确保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结合新教学楼的建设工程,将进一步优化学校网络环境,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开好”信息技术课程”,启动信息技术教育工程,大力普及中学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教育,制定合适的计算机教育规划和课程计划,明确各年段培养目标和任务,通过开设信息技术教育必修课及其它形式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使所有学生会上机、会上网。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具有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对信息内容的批判与理解能力;运用信息,具有融入信息社会的态度和能力。

在开设必修课的基础上,组织学有余力的学生开展信息技术兴趣小组、参加电脑制作等活动,鼓励学生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充分利用计算机教育资源,统筹协调学校、家庭、社会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作用。

4、强化教师技术培训,提高师资信息化素质。

我们将有计划地组织所有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相关知识的培训,开展以培训全体教师为目标、骨干教师为重点的教育活动,指导教师掌握和使用信息技术,提高全体教师信息技术的整体水平。在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教师进行培训的基础上,组织教师进行电脑课件制作和评比活动,不断积累经验,扩充资源库;制定出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激励政策和管理办法,逐步做好实现网上继续教育的技术准备工作。

园区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三是以实验校建设为动力,提升应用水平。在前几年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评估验收的基础上,结合“农远工程”的结对帮扶,给予定向补助,努力引导中小学以建设为动力,努力实现“堂堂用、班班通”,加强应用研究,全市应用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一是各中小学都纷纷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生网络道德、网络安全、网络文化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帮助树立健康、合理、安全使用网络的意识和正确的网络道德观。二是全市大多数配有计算机室的学校,都纷纷通过开设校园网吧等途径,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向学生开放计算机教室,引导学生健康上网,提高设施的使用率,充分发挥设备的效益。三是我们还联合有关部门,加强对社会“网吧”的管理,仅去年一年,就联合取缔了30家不规范“网吧”,净化了青少年学生的上网环境。四是毓英中学等学校校园网布线分布广阔,不但将学校办公楼、图书楼、教学楼、教师备课室等连接为一体,使学校校园内的布线率达到95%以上。同时,还将网络接入附近小学,对周边学校进行辐射。

四是以信息网建设为支架,提升信息交流速度。晋江教育信息网从正式运行开始,就十分注重发挥效益,服务基层。网上设立“教育动态”、“重要文件”、“热点专题”、“教育文摘”等十多个栏目、三十多个专题,及时发布信息、刊登文件,不仅减少了办公经费、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方便社会各界及时了解晋江教育,尤其是为基层学校及时了解、交流信息提供了重要平台。中考录取情况网上查询系统的开通,大大方便广大考生、家长免费、便捷查询到考生的录取情况。课程改革在晋江全面铺开后,我们便及时在网上开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栏,并下设“课改论坛”、“优秀案例”、“试卷交流”等9个项目,及时报道课改动态,推广工作典型,为广大教师了解课改信息,交流工作经验提供平台。为进一步方便基层学校及时报送信息,设置网上投稿系统,并自动进行电脑排序,大大激发了各单位报送信息的积极性。由于内容丰富、更新及时、方便群众,晋江教育信息网的日访问量大幅增加,目前基本稳定在5000人次左右,高峰期达8000多人次。

加强督导检查,健全激励机制,深化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把加快教育信息化工作列为督政、督学的重要内容。建立“一票否决”制,即晋江市素质教育先进校、合格校验收和各级文明学校、达标学校的评估、“小学十配套”建设等都把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情况列为必查条件,极大地促进了我市中小学信息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

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教育的现代化和信息化进程,促进了晋江教育的腾飞。20年底,我市“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顺利通过了首批省级评估验收。203月,顺利通过省级教育工作督导评估,荣获“教育工作先进市”称号。

三、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有:城域网建设力度不大;部分中小学、教委(育)办的网管人员素质不高;信息技术专职教师的专业知识不牢固,普通教师的信息观念、信息素养已成为制约学校信息化发展的瓶颈;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的整合成效不明显;设备更新的压力日渐加大;学生的信息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等。

一要加大学科整合力度。进一步引导教师积极探索将信息技术的学习、应用与教育观念的更新有机结合起来,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结合起来,促使教师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努力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和学的观念和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途径。

二要加大资源建设力度。有选择地对市教师进修学校等一些资源进行整合,充实市级资源库。组织学校参与教育资源共建,逐步建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激励机制。

三要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强化专任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带动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手段水平的整体提高。重视配好网管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切实加强管理,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效益的最大发挥。加强对新上岗的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再培训,从整体上提高广大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手段的能力。

四要加大装备更新力度。继续按照“学校自筹、财政补助、社会捐助、多方集资、政府采购”的原则,多渠道筹措经费,加快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更新建设,把中小学“校校通”工程提升到“班班通”的档次,为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奠定良好的硬件基础。多争创一批省、泉州市级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我校目前九个年级全部配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班班通设备配备率100%,实现了互联网100mb光纤接入,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学校建有360云盘校级资源库,拥有微课程、ppt课件、白板课件、电子教案等各类资源,创建有学校微信平台,学校、班级管理微信群和教师网络空间,实现了学科优质资源共享,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平台。

我校还成立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由温勇老师负责具体指导学校信息化应用工作。同时制定了信息技术岗位责任制,明确职责、落实到人;确保了每个教室信息化设施有人维护,正常使用。下面从三个方面对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情况进行总结。

1.打造信息化应用常态课。教学中,授课教师将班班通设备、ppt课件和微课程视频与“四个一教学模式”进行深度融合,同时教师鼓励学生走上台来使用信息化设施展示学习成果,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我校还坚持校长巡课制度,将是否使用信息化设备辅助教学作为巡课一项重要内容,发现问题随时反馈、督促整改。

2.每学期至少开展两轮“精品课”赛课活动,将信息化应用水平作为赛课的重要评价标。赛课前提前一周向学校公布赛课日程和具体要求,并邀请同学科教师全员参与听评课,赛课后进行集中反馈和点评。通过赛课,教师对精品课堂从尝试到钻研,从细磨到精品,逐步提高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

3.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培训活动。

1.加强信息化应用培训。每周坚持对教师进行信息化校本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电子白板课件制作、微课程录制等内容。

2.建立教育信息化应用校本资源库。

3.开展信息化应用校本教科研。建立校本课题,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并开展校本教研。

4.利用网络空间实现无纸化集体备课。教师将电子教案上传到网络空间并进行二次复备,同时访问其他教师网络空间,查看教案、跟帖回复备课建议。每周末教师根据集体备课建议和授课情况撰写日志和教学反思。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虽然我校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经过努力尝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先进学校相比仍有差距,下一步我校将主动拉高标杆,开拓创新,追求卓越,努力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再上新台阶!

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范文

高效的运营团队,能为枢纽平台生态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本年度,信息中心在工作中,一如既往重视与运营团队的高度协同,提供完备的运营运维保障。

1.保障高效运转。在做好系统标准运维、教育业务数据维护以及应用系统的有效推广应用等工作的同时,运营团队逐渐壮大,为枢纽平台生态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主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梳理业务流程。将一期二期的业务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分成了恒常性工作和发起性工作两部分,实现了运营工作自动化流程。教育局与风云公司也增补了教育运营条款;二是落地服务保障。2020年运营客服接待及解决问题约3万余次,整理平台账号超过14万个,处理数据约400万条目,有效地保障了教育平台正常运转;三是组织运营招标。未来三年将继续采用采购第三方专业运营服务的模式进行管理,三年期的招标已在2020年9月完成。

2.保障应用推进。一是加强平台培训。重点强化了基础数据库、易加互动、易加评价、网络安全、线上教育等区级培训,培训人数达500多人次;二是完善业务运营。教育业务运营量持续增加,运营团队积极参与智慧门户管理、易加评价问卷、易加分析网阅与分析、易加招聘现场服务、基础库数据验核、易加互动数据报告等,2020年服务中小学质量监测4轮8个学科,高质量完成了网络市、区网络阅卷12次,扫描87000余份试卷,输出报表288份;同时园区教育党委组织青年教师“百堂好课,献礼七一”评选活动提供支撑,设计了专题汇聚页面及通栏链接,百堂好课通过平台上传共享。

3.优化平台性能。一是多方与园区大数据管理中心沟通、协调,撰写专题申请,争取了平台专项运维经费136万,用于13个平台的优化工作;二是认真监测平台常态化应用情况,采集用户体验问题400多条,及时对接平台供应商予以解决;三是形成智慧教育应用报告,形成50份周报、12份月报、4份季报,促进了平台优化和常态应用。

4.常规服务落地。按照常规完成了e卡通管理系统、省教师信息管理系统、校园监控系统等平台的管理工作。做好教师发展中心的网络、门禁管理以及政府采购相关工作。

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20__年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计划周密,落实到位,进展顺利。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就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1、加大了经费投入,改善了应用环境。

学校克服各种困难,多方筹措资金,投资16万元在阶梯教室建成了标准的校园数字影院;投资40万元在逸夫楼新建了先进的云课堂网络教室;为音乐教室和网络教室添置了触摸式一体机;投资24万元为新建综合楼进行了综合布线,为三年级教室新装了艾博德交互式电子白板,博雅楼安装了高清网络数字监控系统;投资6万元为新综合楼各办公室的老师配备了联想一体机电脑。这些设备设施的投入和使用,极大地改善了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应用环境。

2、注重了设备管理,加强了维护保养。

我们坚持定期对网络、电脑、白板、音响、投影机、扩音机、电话机、电视机、服务器、交换机、无线路由器等设备进行了检测、维修和保养,降低了故障率,确保了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和稳定性。我们还定期邀请市防雷中心对学校的总配电、分配电、网络教室和网络中心进行了全面的防雷电装置检测,确保了学校所有用电设备的安全运行。

3、强化了白板应用,促进了深度融合。

我们组织全体教师更新观念、加强学习,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和研究,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等新媒体、新技术,不断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校要求各科任课教师积极探索和总结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的应用模式,不断促进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4、完善了应用平台,用好了新兴媒体。

一年来,我们将校园新媒体应用平台微信、微博、博客、qq群、成果上传、校本新资源库、校园监控系统、优秀课例录播系统等有机整合,充实完善,努力为全校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学习资源,以及管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5、加强了网站建设,保证了信息公开。

我们充分发挥学校网站的宣传、交流、学习和反馈作用,开发了新板块,增加了新功能,充实了新内容,传递了正能量。我们通过学校网站,以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及时发布学校的各项活动和最新动态,展示了学校的育人成果和师生的时代风采,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信息的及时公开。

6、搞好了课题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质量要提高,教研要先行。学校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促进了教师教科研能力的不断提高。学校继续做好了《基于新媒体下小学数学启思探究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少教多学’与高效课堂研究》和《信息化环境下小学语文?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三大课题,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正在按计划稳步推进。其中《基于新媒体下小学数学启思探究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在《构建区域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的研究与实践》子课题结题评审中荣获优秀奖。

7、做好了全员培训,提高了应用水平。

学校经常对全校教师进行不同层次和全方位的信息化应用培训。比如:对新进教师和外校前来交流的老师进行校园网培训,让他们很快熟悉学校的应用环境;对学科教师进行电子白板专题培训,让他们熟练掌握学校各类白板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要领;对各教研组的信息化应用骨干进行深度技术培训,并鼓励他们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为本组教师做好技术服务和应用指导,带动全组成员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能力,努力提高全校教师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

8、录制了学校专题片,制作了课题资源。

为了展示学校师生风采,宣传我校的育人成果,我们和汉中电视台联合录制了题为《百年跨越精彩绽放-汉师附小巡礼》的电视专题片,该片受到了包括来校交流考察的香港元朗商会小学教师和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学校由电教中心负责,还为市课题组制作了__名片之《一江两岸》和《__十景》等重要资源。

9、落实了相关活动,录制了优秀课例。我校的教育信息。

化活动周周有安排,月月有亮点。我们重点组织好了每学期的数字电影周、名师教学示范观摩课、新进教师汇报课、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省科普大篷车进校园、理工学院教育技术专业学生的见习和实习等教育信息化相关的活动。精心录制上报了5位老师的省级参评课例,12位老师的国家级参评课例,13位老师的教学名师和教学能手的优秀课堂实录。我们还做好了每次市上在我校举行的招考活动的监控录像工作。

10、参加了各级赛事,参评了各类成果。

做好了各级各类信息化应用大赛的组织、推荐、参评和报送工作。重点抓好了20__年全国第七届电子白板暨互动教学课例大赛。我们录制上报的6节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教学课例全部获奖,获奖率达100%。其中,数学课《有多少点子》(乘法的直观模型)获一等奖;五年级语文《课鲸》获一等奖;四年级数学课《正负数》获一等奖;一年级数学课《上下》获二等奖;五年级数学《组合图形的面积》获二等奖;一年级语文《自选商场》获三等奖。在刚刚揭晓的第六届smart杯互动课例大赛中,我校又获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和三个三等奖,获奖率再达100%。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成绩取得也要归功于各级领导的殷切关怀和全体教职员工的辛勤工作。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在查找问题和反思不足:一是我们的有些信息化设备陈旧老化,急需加大投入升级换代;二是我们的人员短缺,有的员工一人身兼数职,经常加班加点,工作任务繁重,不利于教师的身心发展和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将认真总经验,深刻反思不足,虚心听取各方意见,积极更新教育观念,切实改进工作思路,严格按照《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和《省学校信息化建设标准》要求,努力改善教育信息化办学条件,不断提升教育信息化办学水平,为把我校早日办成全国的教育信息化名校而努力奋斗!

园区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学校坚持以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为指导,紧紧围绕《xx邮电大学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积极开展教育信息化相关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为学校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将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在学校领导的直接领导大力支持和各级相关部门的积极努力下,xx邮电大学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信息化建设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主要表现在:

(一)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继续加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截至20xx年底,学校已累计投入xx多万元建设经费用于相关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现已通过采用xx台交换机为核心和xx多台网络交换设备等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无线通信设备,成功构建了全校环形主干网络,实现两个校区所有教学办公场所全方位、高密度无缝隙覆盖。学校两校区之间采用万兆以太网环形连通,是xx高校中最早实施万兆骨干网络的学校之一,充分体现了南邮信息化办学的特色,为广大师生的学习与交流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作为学校信息资源重地,图书馆现有信息点xx余个,无线ap点xx个,实现了馆内有线无线网络的全覆盖;拥有各类信息化设备(交换机、服务器、用户终端等)xx余套,其中磁盘容量45tb,服务器xx余台,很好地为图书馆资源的数字化访问与服务的自动化管理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信息化资源建设方面。

20xx年学校强化了对数字化资源建设的管理:规范了操作流程,明确了管理层次的职责与权限,加大了虚拟馆藏在整体馆藏的比重,优化了数字化馆藏结构,提升了数字化资源的购臵针对性,提高了数字化信息资源集成整合水平。

1、数字图书馆建设。

目前,我校数字图书馆已经形成了以数据库为主、馆藏目录信息(opac数据)为支撑、特色资源为辅助、教学资源为补充的立体化资源格局。具体表现在:

(1)积极提高数字化资源建设质量。

至20xx年底,学校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成绩喜人,拥有中、外文数据库资源(按一级库计算)xx个,按二级库计算有xx个,自建了“南邮硕博论文数据库”、“《大清邮政舆图》”数据库,中外文电子图书xx万余种,中文电子期刊xx余种,外文电子期刊xx余种。在资源覆盖范围方面达到了我校所有学科类别的全面覆盖。

(2)努力拓展虚拟馆藏资源类别与获取途径。

在做好数字资源购臵工作的同时,学校集中人力、物力对网上的中外文oa学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链接,提供给读者使用。目前已搜索、整理了与我校学科相关网络学术资源,包括oa期刊与预印本、oa仓储、oa图书、oa学位论文等资源;通过与其它图书情报机构合作,建立了馆际互借和资源共享关系。现已逐步形成了以信息通信文献为主,工、管、文、理等多学科文献共存,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相结合,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相结合,单馆保障与多馆互借相结合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

(3)提升馆藏资源的集成整合水平。

学校依托先进的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构建了标准化知识服务技术平台,将不同类型的知识资源臵于统一平台之上并提供方便友好的统一使用界面,努力实现信息资源存取自由化,学校数字图书馆与传统服务集成实现opac的检索与自助服务。

2、网络辅助教学和数字化学习工程。

20xx年学校对原有网络教学平台—blackboardacademicsuite专用网络教学平台(简称bb教学平台),进行了升级扩容,将原v7.1版本升级到blackboard(中文版)教学应用与管理软件v8.0,将原xx个注册用户数扩充到xx个,以满足学校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需要。教务处联合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对教师组织了培训,并编写了《blackboard网络辅助教学平台使用指南》为教师在教学中使用bb平台提供支持和帮助。

20xx全年增开网络在线课程xx多门,实现了课程的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实践教学、课程习题、电子教案等教学资源的网络共享,在线教学与学习、在线实时交互讨论等功能的利用,丰富了教学手段,大部份网络课程开放了学生帐户,可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师生交互活动,如网上练习,讨论版等,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信息化平台建设方面。

20xx年,学校顺利完成多项信息化平台建设任务,主要包括:

1、努力开展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网站建设。

20xx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启动了“质量工程”。为全面贯彻质量工程,学校出台了《xx邮电大学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专门建设了xx邮电大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网站,现升级为本科教学工程(质量工程)网站。该网站全面展示了我校“本科教学工程(质量工程)”相关项目,如重点专业、品牌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教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成果和教学名师等,在本科教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2、积极稳步推进智慧校园系列工程。

在前期智慧校园工程建设的基础上,20xx年学校还实施建设了智慧校园感知系统。该工程主要包括通道管理建设、学生宿舍与公共场所安全监控,其在技术上采用统一身份认证与应用集成,完成与智慧校园公共数据库的对接与数据共享,从而实现了宿舍楼宇、公共区域、校区大门、主要办公场所安全监控与门禁控制管理,以及学生宿舍、青教公寓以及其它区域安全防范、归寝管理、非正常用户报警、车辆管理等建设任务。另外还包括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提高行政办公效率、加强危险品仓库安全防范等功能,从而在多个方面提高我校在相关工作中的综合应用与管理水平。

3、系统构建管理服务网络化体系。

主要包括:

(1)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为图书馆的常规业务管理提供网络化、数字化、专业化的平台支撑。

(2)rfid管理系统,该系统包含:自助借还机、智能馆员工作站、手持点检仪等现代化设备,实施了全新的rfid智能图书馆管理系统,为读者提供便捷的个性化服务。

(3)一卡通管理系统,实现了图书馆管理系统、门禁系统、自助借还设备、电子阅览室管理系统与校园一卡通的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扣费的功能,并在智慧校园主页上实现了图书馆信息的单点登录功能。

(4)电子读报系统,通过互动读报机为读者提供50余份报刊的最新资讯,同时还嵌入了图书馆导航系统,为读者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

(5)短信服务平台,针对读者用户手机的普及及高使用率现象,图书馆开通了汇文短信服务平台。读者通过手机可实现借阅信息查询、书刊续借、证件挂失、通知咨询、预约操作、到期提醒、超期催还、预约提醒、罚款通知等功能。

4、大力实施xx仙林大学城本科教学联盟网站建设。

为落实xx省“区域高校联盟试点”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项目试点,根据《xx仙林大学城本科高校教学联盟章程》及相关协议要求,省教育厅高教处和各联盟成员高校精心谋划、认真筹备。

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范文

示范区打造是园区借力两个国家级研究中心(实验室)专家团队资源的重要举措,旨在深度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高质融合。

1.遴选命名两类示范校。为了落地“大数据应用示范区”“数字化学习示范区”两个项目,促进教育变革,根据前期各校自主申报情况,组织遴选出“智慧教育大数据应用”“智慧教育数字化学习”的基地校与实验校并报送教育局审定公示。1月初,园区教育局一号文件命名了“智慧教育大数据应用”基地校2所、实验校5所,“智慧教育数字化学习”基地校3所,实验校12所,并积极开展活动,发挥两类示范区基地校、实验校的引领作用,推进个性化学习、大数据驱动、适合教育实践等方面的探索。

2.完成两大实验室建设。“智慧教育大数据实验室”“智慧教育数字化学习实验室”两大实验室建设,既是园区信息化融合创新应用的重要内容,也是两类示范区落地的重要项目。2020年,信息中心召开8次项目研讨会。先后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框定了“智慧教育大数据应用实验室”的建设方案;与东北师范大学(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框定了“智慧教育数字化学习实验室”建设方案,并不断地完善建设方案。8月份完成两实验室的设计与招标任务书;9月份完成招标工作;10月份开始建设工作。建设过程中,信息中心加强了“基础装修”“设备供给与调试”“内部设计与呈现”等过程性管控,组织了呈现材料的调研与采集,严控建设质量,确保建设安全,12月底基本完成建设项目。努力把两个实验室将建设成为“区域成果展示中心”“泛在学习体验中心”“个性成长研究中心”“创新教育实验中心”“常态运营服务中心”,在服务园区教育高位发展、创新发展的同时,在全国发挥示范性影响作用。

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本年度,学校信息化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学校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有关精神,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益,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课堂教学实效,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入开展,切实提高学校管理、课堂教学、以及德育教育等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规范管理制度。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明确人员职责。信息化工作涉及面广,涵盖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重视管理,树立服务第一,重质量和效益十分重要。有教导处负责教育信息化工作,抓好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尽管学校经费紧张,我们还是尽量做到开源节流,并寻求上级领导部门的支持,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与配备上。学校现在已配备微机室、电教室。

三、开展教师培训,着力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素养。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注重教师专业化水平、教学实践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综合发展,鼓励教师探索新型的教与学模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水平,培养教师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资源开发。每学期通过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等形式,组织教师对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的集成与整合等方面进行研讨,在评优课等活动中提出明确要求,评比优秀。

课件。

促使教师自觉钻研、学习在不断实践中提高信息素养。全校9名教师都报名参加暑假教育局举办的英特尔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并都取得合格证。鼓励教师参加网络研修。

四、深入信息技术的研究,加强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

深入信息技术的研究,利用信息技术为教与学服务,不仅要为了教师的“教”,更要促进学生的“学”,让我们的多媒体课件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在课堂上教师们主动运用多媒体给学生上课,用精彩的图文并茂的画面,更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为他们的学习提供帮助。

五、面临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

当然,我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如:学校的微机室自201x年就处于瘫痪状态,学生的信息技术课程一直无法顺利进行。教育教学资源库尚不完善,没有教育技术专项课题,网络机房设施无法开展网络环境下的学科整合课,学校暂无学生班级主页和教研组主页,无学科专题网站,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参与网络学习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培养等。

虽然面临着种种困难,但我校一直坚持“一切为了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的总目标,努力提升学校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保障。努力实现教科研活动的信息化,利用网络开展教科研活动,逐步开展校际远程教学与听课、评课、远程培训等,提高教科研活动的水平和层次,实现师资培训的信息化,利用网络建立起信息化的校本培训机制。

总之,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是一个基础工程,我们的目的是通过信息化来带动学校教育的现代化,我们期待学校信息化建设更美好的未来!

2

页,当前第。

2

1

2

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20__年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年。在园区信息化领导小组和苏州市教育局、电教馆的指导下,在园区教育局领导下,我们“坚持平台建设与规范管理、应用研究同步推进,优质资源引进与系统性开发并举”的思路,加快构建“立足用户体验,满足用户需求”枢纽平台及资源体系,积极开展应用培训与研究活动,探索“移动互联时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融合的有效方式,为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__年是园区教育信息化崭露头角的一年。以“智慧教育建设”为主题的园区教育信息化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也有机会在各种场合亮相,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3月25日,市教育局周__副局长一行调研园区教育信息化工作,一致认为:园区教育借力园区信息化建设大背景,抢抓机遇,优势后发,实现了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华丽转身”,园区智慧教育“顶层设计”、“网络基础”、“建设模式”、“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创新探索经验值得借鉴;5月17日,__市智慧教育建设推进会在__实验中学举行,园区教育局葛虹副局长作题为《园区智慧教育的实践与思考》交流发言,受到与会领导的高度评价,发言全文被《__教育信息化》刊载;10月23、24日,“第十四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在苏州隆重举行,园区教育局沈坚局长作了题为“园区智慧教育背景下‘翻转课堂’的实践与思考”的发言,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同,也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会前,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管的《中国教育信息化》记者还专访了沈坚局长,对园区智慧教育的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访谈和刊载;10月27日,中国·新加坡双边合作联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在__召开,会议期间,教育部副部长杜__专门听取了__工业园区智慧教育的情况汇报,杜部长对园区智慧教育给予的很高的评价,他认为:园区智慧教育整体规划,系统推进,成绩非常突出,有许多好的做法,应该借助“第十四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在苏州举行的良好契机,认真总结,推广经验;11月7日,园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杨__亲临园区教师发展中心,现场调研智慧教育进展情况,对园区智慧教育枢纽平台一期建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认为,园区智慧教育尽管起步较晚,但建设成效明显,希望继续努力,深化应用。

__年是园区教育信息化影响力提升的一年。与此同时,__年园区也先后接待了来自__市、__新北区、__市、__市、__滨江区、__县等教育局教育信息化考察团的来访,并与来访专家就智慧教育的建设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__年是创新工作、卓有成效的一年。__年完成了十项主要工作,概括起来为,逐步完善网络基础环境,如期推进一期平台建设、及时跟进平台应用培训、重点打造生态资源系统、积极开展亮点项目研究、认真落实常规电教工作、科学制定资源引入机制、初步建立数据标准体系、努力探索教育运营模式、深入开展信息教学研究等,也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值得庆贺的是,申报的《智慧教育区域推进与生态运营实践研究》课题被中央电教馆立项为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__”规划__年重点课题,这对下阶段的智慧教育建设会起到很大的引领作用。

回顾一年的工作,具体体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一、逐步完善网络基础环境。

园区教育网络基础主要包括求学网域网主干和校园网络两大部分。求学网域网采取复用政务网技术,实现了高速、稳健的互联互通。网络完善的重点就放在了校园网络的标准化改造上。网络基础改造方面主要做好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完成新建学校求学网域网的接入工作。与管委会计算机信息中心沟通,制定接入方案,先后完成独墅湖学校、星洲学校等新建学校,斜塘学校、跨塘实小等改建学校的城域网接入工作;二是完成了首期8所学校的校园网络改造。在调研的基础上,争取财政的重视与投入,教育局从特色经费中列支137万用于8所学校的网络更新改造;改造过程中,坚持做到“统一标准、统一规范”,为集约化管理到桌面打好基础,为云桌面应用提供保障;三是开展“园区校园网络标准环境及云应用模式构建”专题研究,暑期完成了所有直属中小学及幼儿园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调研,形成了“苏州工业园区学校网络标准环境建设标准”,为新校建设提供规范,为全面推进校园标准化改造做提供依据。

二、如期推进一期平台建设。

一期建设包括“一库一门户六个系统”,分两个阶段完成。一期一阶段的“区域网络阅卷系统”、“区域教师招聘系统”、“区域招生系统”和“生态学习资源系统”等均按照迭代交付的方式,上半年陆续投入使用,教师招聘系统在__年新教师招聘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招生系统数据采集在园区“电脑择位”工作中功不可没,网络阅卷系统支持了高标准、无差错的六次区域网络阅卷工作;一期二阶段“智能门户”、“教育基础数据库”、“区域教师研训”和“教育协同管理”于5月底全面启动开发工作,分别在8月15日和11月27日分两次完成交付。为保证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与代建公司风云科技通力合作,先后召开43期枢纽平台建设工作例会,组织调研论证会议的近30次,不断完善代建管理机制,明确开发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开发质量与速度。风云网络的代建模式经过一年的历练,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代建流程和约束机制,在二阶段乃至二期和三期的建设将发挥其更好的作用。

三、及时跟进平台应用培训。

平台的云端测试、部署和分层次的应用培训,是保证各类平台推广应用的基础性工作。平台开发完成后,我们先在虚拟服务器上进行部署,然后进行并发压力测试,再组织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最后部署到生产环境,进行功能与性能的测试与优化,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

一年来共开设用户账号__余个,组织培训30轮次,参训__人次,让每一个用户能够熟悉每一个模块的功能与使用方法,便捷地运用到管理、教学与学习之中,真正发挥平台的应用绩效。生态学习资源系统的在线辅导模块,涉及人员面大量广,先后组织苏大附中教师的全员培训、高中学校技术保障人员专项培训、主讲教师的使用培训和骨干教师在线辅导的应用展示等四次培训活动,为高中校在线辅导课程的开设提供了保障。下半年还在园区范围内组织一次涉及各中小学的__个并发点的实测活动,以检验在线辅导模块的应用功能。还有教育协同办公系统(教育oa),涉及单位__个,用户__余人,先后组织四轮区域培训,推进了局端和校端的应用。

四、重点打造生态资源系统。

园区“生态学习资源系统”包括“学习管理”、“学习资源”、“在线辅导”、“同步课堂”和“社会化资源”等五个模块,是枢纽平台的重要系统,旨在满足学生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__年,在加快系统开发基础上,重点做了两项工作。一是推进系统化结构化微课资源的开发;二是推进“在线辅导”课程的实施与资源积累。在微课资源的开发上,出台了《园区教育系统化结构化微课开发方案》和《关于加强园区教育生态学习资源系统建设与应用的意见》,给生态学习资源系统资源的资源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由教研中心组织发动、信息中心组织培训、学校备课组研究制作、骨干共同体参与制作,推进了系统化结构化微课的开发。同时,探索资源开发与使用激励机制,形成一个资源建设与应用生态,下半年还组织了42节精品课的拍摄制作。目前,信息中心共组织各类微课制作培训28次,受益教师达__多人次;微课资源达到__节,精品课将达到__节,元资源将突破__件。在“在线辅导”方面,开设辅导课程143次,参与学生__人次,积累辅导视频资源__个。

五、积极开展亮点项目研究。

在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常态化应用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信息化亮点应用研究。

一是完成了9个“未来教室”的建设工作,并展开了应用培训活动。在落实专项经费的同时,统一建设标准,深入学校指导建设工作,确保未来教室的建设进度与质量;10月在跨塘实验小学新建的未来教室内,对园区已经建成“未来教室”学校的实验教师及__年拟建设“未来教室”学校的骨干教师50人进行了专题培训,12月又在园区二实小举行了“未来教室”应用第一期种子教师教学设计展示与研讨活动,推动了“未来教室”的应用;二是推进“翻转课堂”的试点研究工作。上半年,先后文萃小学、星海实验中学举行研讨活动,做到了“渗透理念,先学后教;形式多样,尝试翻转;资源先行,课程跟进;骨干带头,群策群力”,下半年,在跟踪试点校研究活动的基础上,组织参与实验的骨干老师进行基于园区生态学习资源平台在线学习支架创建专题培训,指导借助平台开展“翻转课堂”研究工作。11月28日,在翰林小学组织小学“翻转课堂”展示研讨活动;__年1月7日,在斜塘学校组织中学“翻转课堂”展示研讨活动,交流研究经验,展示研究成果。__年先后有8人次,分别参加了成都、济南、深圳、南京、武汉等全国性“翻转课堂”展示活动,获得高度评价。

六、认真落实常规电教工作。

重点做好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做好教育技术应用培训工作。一方面继续做好市级网络在线培训的组织工作,根据苏州市电教馆通知精神,积极发动并组织了__年春季、秋季班网上在线培训报名工作,共有1489名教师参加了27门课程的学习,取得良好成绩;另一方面组织好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培训工作。11月份成功举办了园区校园电视节目制作专题培训活动,进一步培养园区中小学、幼儿园校园电视创作人才,提高了园区校园电视节目制作水平。

三是做好了园区“第四届教育技术应用能手”评选活动。根据苏州市教育局(x教信息〔__〕3号)印发的《苏州市中小学“教育技术应用能手”评选办法》和园区教育局__年9月25日下发的《关于组织园区第四届中小学“教育技术应用能手”评选活动的通知》精神,在各校(园)推荐、申报的基础上,经对照申报条件考核,评选出教学整合能手10名、应用维护能手6名、管理能手2名。

四是开展常规应用研究工作。指导学校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研讨和校本应用研究,开展互动课堂构建的教学研讨活动,组织园区教师参加“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荣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__个、三等奖__个;推荐优秀网络教研团队参加“全国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noc)竞赛活动”,荣获一等奖36个、二等奖__个、三等奖x个。

七、科学制定资源引入机制。

我们对相关社会化资源进行深入调研,形成了一定的思考,做到社会上有的资源我们不重复开发,企业能提供的服务我们尽量加以利用。我们初步研究制定了社会化资源引入机制和推进路线图,让优秀教育类的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到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来。信息中心也在生态学习系统和app应用中为社会化资源预留了接口,开展对接试点。3月份,教育局已经邀请相关公司做了产品展示,目前正就合作细节展开研讨,如合作期限、产品版权、数据共享、保密协议、法律条款等。信息中心正在积极与思必驰、梦想人、北极光、北京四中网校等高新技术企业商洽,__年度将社会化资源引入和第三方资源采购纳入年度预算,开展常态化运作。

八、初步建立教育数据标准体系。

随着基础数据库和数据交换平台的启动建设,针对数据标准、库表结构、字段、容错性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为此,在基础数据库建设的同时,信息中心在参考国家教育基础库元数据标准和江苏省信息化建设指南的基础上,建立园区教育数据标准体系,并依据应用在本期的基础数据库里。目前基础数据库已经采集125所区内各类教育机构的__余条教师、__多条学生的详细数据,开发制作了11个主题数据库,为未来的应用系统提供权威的数据运营保障。

九、努力探索教育运营模式。

园区教育信息化虽然起步晚,但是起点较高,一开始就采用云架构展开建设,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均使用当前先进的虚拟化和集约化管理模式。随着枢纽平台和瘦终端逐步交付使用,摆在信息中心面前的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就是探索和实践云时代背景下的新型运维体系的建构。在系统运维方面,我们得到管委会计算机信息中心的大力支持,依托运维公司对校园网络、教育专有云资源池进行了全面的部署与管理,保证了网络基础与云资源池的稳健的运行;在业务运营方面,教育局与管委会计算机中心、信息化办、园区财政多方沟通,开展了园区教育信息化运营中心的工作职能和工作量的调研,也得到了财政与管委会计算机中心的认同,10月份教育信息化运营中心正式运营。目前,已组建了8人运营团队,负责所有教育平台业务数据层面的运营工作。包含软硬件的运维制度的形成和完善、运维团队的组建和管理、运维绩效评价的研究和优化等诸多方面,能更好地衔接软硬件交付,形成一条行之有效的运维生态链。

十、深入开展信息教学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研究方面,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确立典型课例,开展有主题的研讨活动。小学段分别在星海小学、园区二实小开展了“学案引导下互动课堂的构建”研究,初中段分别在__学校、__学校、__学校开展“moodle支持下的互动课堂的构建”研究,高中段在西交附中、星海实验中学开展了“体验与评价型互动课堂的构建”研究,在课堂教学观摩与现场研讨后,开课教师与参与研讨教师均形成书面的教学反思和观后感,从中提炼出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并推广;二是围绕微课资源,开展设计与制作培训。先后组织小学段、中学段的制作培训,由骨干教师牵头,开展了系统化结构化微课的制作,中小学信息技术近100节微课已经发布;三是根据实际需要,组织师生竞赛活动。学生层面:组织中小学学生信息技术应用作品分片初赛,下学期组织了现场制作比赛,并组织了中小学生的技能操作竞赛,包括键盘操作、logo程序设计和flash制作等内容,促进了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提升;辅导与组织初、高中生参加__年第二十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__赛区暨__市的竞赛活动,荣获省一等奖12名、二等奖13名、三等奖22名,市一等奖12名、二等奖16名、三等奖30名,;教师层面:按照苏州市统一安排,上学期组织了园区小学信息技术基本功竞赛,并选送优秀选手参加了__市比赛,荣获市一二三等奖各1名,下学期组织了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功竞赛,并推荐两名选手参加__市比赛,荣获一二等奖各1名。

__年是园区教育信息化面对新挑战的一年。一是时间紧迫,任务量重,既要补缺,更要创新,挑战大。一期开发八个系统,大多为补缺项目,上线时间很紧;同时,全为定制开发,无成熟经验借鉴,往往会出现“开发难跟进,调试不彻底,问题易产生,影响会消极”的现象。二是涉及面广,应用面宽,既要有车,更要有货,要求高。园区教育枢纽平台涉及学生、教师、家长、社区与管理者等诸多层面,光有平台是不行的,不能跑空“车”,要有“货”——数据与资源,构建一个数据与资源的生态化系统是需要积淀的,需要不断完善。

在“智慧教育”的建设过程中,“建不建,用不用,好不好”是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回答的问题,但这些问题信息中心往往无法回答或解决这些问题的,需要责任主体或使用者来思考、研究和应用体验,提出明确的建设目标和完善要求;信息中心根据需要进行设计、开发与完善。只有“智慧教育”成为每一个管理者和教师的共识,“智慧教育”才会真正走上快车道。

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随着“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贯彻实施,各级政府加大了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在过去的一年,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巨大进步,设备管理运用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在过去的一年中,随着设备的不断投入,学校领导做好了周密的计划,有效、合理地利用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学校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覆盖所有学科的信息化工作推进小组,制定信息化工作的发展规划,并根据发展规划制定每学期的工作重点,我们采取普及型和提高型相结合的方法,寓于教师各项培训中。在校本教师培训中,我们采用缺什么,补什么,决不盲目跟从。先后开展了三通两平台、微课制作培训等信息化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广大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同时,通过学校网站和数字平台,开展各式各样的网络培训活动,实现教学资料网上资源共享。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到位,营造出人人奋发向上学习信息技术,人人使用信息技术的浓浓校园文化氛围,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使我校的信息化工作持续有效的得以推进。

我校依托教育信息化平台,推进新课程标准实施,始终将落脚点放在课堂学科教学上,明确要求教师必须做到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学校同时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加校内外举办的各项信息技术的培训。

学校网站是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通向家庭和社会的门面,是提升学校品牌形象十分重要的窗口。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本着“以人为本,德育为首;激发兴趣、服务教学;整合资源、优化管理”这一原则,加强了校园网站的建设维护与管理。网站建设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紧紧围绕学科建设这一中心,对实现远程教育,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的“四位一体”教育网络,提升学生全面素质提供了互动平台。校园网站安全应急预案等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1、教育信息化是提升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工作。学校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通过各种途径筹措资金添置设备,重视教师应用技能培训工作,促使设备投资运行效益最大化,有力地促进了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教育科研的重要内容。学校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为了全力提高学校现代教育的水平,要求教师人人参与,人人掌握校园网的使用和上网技术,人人会制作多媒体。二是要求教师能自觉运用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三是注重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力求教育信息化。

3、完善管理制度建设。为进一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管理工作,学校制订管理制度,专用教室使用规则,教师培训制度。做到学习宣传、落实职责,制度上墙、经常对照,检查督促、共同遵守,确保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正常运转。同时,还配套了多媒体教室的使用登记、软件的使用记录、各专用室的使用制度等。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对已有的经验和成果将继续努力发扬,对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理性面对,对新的挑战我们充满必胜的信心。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与时俱进,以实干、创新求发展,全力打造数字化校园。

教育信息化年终工作总结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出现,对传统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各国都把推进教育信息化作为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教育信息化。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年度,学校信息化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学校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有关精神,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益,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课堂教学实效,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入开展,切实提高学校管理、课堂教学、以及德育教育等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规范管理制度。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明确人员职责。信息化工作涉及面广,涵盖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重视管理,树立服务第一,重质量和效益十分重要。有教导处负责教育信息化工作,抓好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二、完善技术装备,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尽管学校经费紧张,我们还是尽量做到开源节流,并寻求上级领导部门的支持,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与配备上。学校现在已配备微机室、电教室。

三、开展教师培训,着力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素养。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注重教师专业化水平、教学实践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综合发展,鼓励教师探索新型的教与学模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水平,培养教师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资源开发。每学期通过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等形式,组织教师对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的集成与整合等方面进行研讨,在评优课等活动中提出明确要求,评比优秀。

课件。

促使教师自觉钻研、学习在不断实践中提高信息素养。全校9名教师都报名参加暑假教育局举办的英特尔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并都取得合格证。鼓励教师参加网络研修。

四、深入信息技术的研究,加强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

深入信息技术的研究,利用信息技术为教与学服务,不仅要为了教师的“教”,更要促进学生的“学”,让我们的多媒体课件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在课堂上教师们主动运用多媒体给学生上课,用精彩的图文并茂的画面,更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为他们的学习提供帮助。

五、面临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

当然,我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如:学校的微机室自20xx年就处于瘫痪状态,学生的信息技术课程一直无法顺利进行。教育教学资源库尚不完善,没有教育技术专项课题,网络机房设施无法开展网络环境下的学科整合课,学校暂无学生班级主页和教研组主页,无学科专题网站,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参与网络学习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培养等。

虽然面临着种种困难,但我校一直坚持“一切为了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的总目标,努力提升学校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保障。努力实现教科研活动的信息化,利用网络开展教科研活动,逐步开展校际远程教学与听课、评课、远程培训等,提高教科研活动的水平和层次,实现师资培训的信息化,利用网络建立起信息化的校本培训机制。

总之,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是一个基础工程,我们的目的是通过信息化来带动学校教育的现代化,我们期待学校信息化建设更美好的未来!

作为学校公共服务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校园网络已成为学校重要的基础设施。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面貌得到了比较大的改变,与之相适应的校园信息化水平也得到了较大提高,针对我校在信息工作的要求,我们确立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总则和总体目标,并制定了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分阶段实施方案,以期对今后进一步的校园信息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之路。

一、抓领导,确立岗位分工责任制为特征的管理机制。

围绕学校信息化发展方案,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升教师的教学信息技术水平,深化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系统的应用,保持我校教育信息化的创新与活力。创建智能化、网络化与个性化的数字化环境,推进学校向现代化教育的转变,加速学校教育均衡发展和内涵发展。推动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和智能化。进一步完善我校数字化建设步伐。

1、组织保障。

实施信息化工程,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通过建立信息化领导小组,形成信息化管理的工作网络。领导小组由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和信息技术教师组成,共同研究制定学校信息化工作的规划和管理制度。

2、制度落实。

将数字化学校创建作为我们学校发展的增长点和奋斗目标,把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学校的制度建设、教学改革、教育科研、教师学生成长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首先,将目标分解成每个学期的具体目标,经常向教师宣传,使之成为全校教师追求优质共同发展的共同愿景,扎扎实实分步实施。其次,分阶段、分层次、有步骤地对老师进行培训,注重提高教师使用计算机的实际操作水平,培养教师自己设计制作课件的能力及网上操作的能力。

二、抓建设,确立优化资源配置为特征的执行机制。

为了使学校真正实现教育教学活动全面实现信息化,营造数字化环境,学校加强信息化设备的投入,现已做到每位教师有一台工作电脑,每个教室配置了一套多媒体电脑设备、实物投影机,营造了学校数字化环境。有了硬件的保证,现在教师的每堂新授课都能保证应用多媒体,基本上所有老师都能利用电脑查阅资料、电子备课、制作课件等,学校已经建立起比较完整的资源库。电脑和多媒体设备已经成为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必备,实现了办公的电脑化和网络化。

三、抓应用,确立构建数字化为特征的校园氛围。

学校在初步完善校园网络的平台建设之后,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如何让它充分的发挥作用,让全体师生充分感受数字化校园的魅力。

1、搭建学校网站系统,营造良好的信息化环境。20xx学年我们对学校主页的美观和功能性方面进行了全面改版,目前主要有学校概况、行政管理、教工之家、书香校园、艺教舞台和控烟专栏等栏目。

2、抓好资源建设,支撑新的课程改革。我们把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运用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景,激发学习生学习兴趣,突破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连续几届的淞南中心校三真杯教学评比都将多媒体制作和运用作为评比内容之一,促进教师制作和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力的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化发展水平。

3、在用好教育局为我们提供的资源库的同时,我们积极开展学校特色资源库的资源添加和收集,网站改版的同时我们对校老资源库进行了重新调整和启用,积极调动教师们参与建设和使用资源库的积极性,学校资源库内容越来越丰富,目前我校已初步建设了分学科、分年级、分学期、分类别的校资源库。做到资源共享,减负增效,更好地服务于教师、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促进学校的良性发展。

4、通过网络建立家校沟通和教师间的沟通:

1)家校互动平台:利用市政府“家校互动平台”作为家校互动的主要工具。并采用多渠道方式加强学生家长和老师的紧密沟通。

2)教师办公信息群的建立:20xx学年起学校还建立了qq工作群,通过群建立工作全校老师各种通知和信息的交流。

四、抓培训,确立人才第一资源为特征的培训机制。

教师是实施信息化工程的主力军,因此,建立一支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信息技术队伍是当务之急,学校通过抓校本培训,有计划的实施步骤,达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的发展目标是建设一支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能够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教师队伍;一支熟悉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研究的信息技术骨干队伍;一支能运用电脑网络进行简单管理的学生队伍。

保证观念先行。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老师们也越来越感受到信息技术应用的领域的广泛性实用性,我校邀请老师对我们全体老师进行了教育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以及通过教师的外出听课学习等手段,让教师们亲身感受到信息技术和网络科技对教学所带来的冲击,使老师们获益匪浅,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引导教师在教育理念上的更新。我们根据老师的年龄特征和学科特点,力争做到青年教师要过硬,中年教师要过关,老年教师要适应。为此结合教育技术中级考核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使全校100%的老师顺利通过了考核,为学校信息化建设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通过全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信息化运用有了比较大的改善和发展,为积极争创实现数字化校园更上一层楼。

2

页,当前第。

1

1

2

园区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晋江地处闽东南沿海,自古人文荟萃,演绎了颇具特色的海洋文化。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积极实施教育现代化规划,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取得明显成效。现有中学56所(其中民办6所),完全小学293所(其中民办12所),教师进修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各1所,中小学在校生233000多人,其中:外来小学生占58%以上,外来中学生占10%以上,公办教职工总数达10600多人。近几年来,晋江市持续加大对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备的投入,加强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应用工作,多层次培训教师,组织开展课题研究,加快学科教学的整合,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作为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现有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1所中学、省级2所中学、泉州市级13所中学和3所小学。

(一)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装备水平。一是全面配足配齐硬件。目前,全市配备电脑17991台,363间计算机网络教室,中学、中心小学以及规模较大的小学完成计算机网络教室的配备及采用光纤上网,100%的中学、93.93%的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二是全面提高信息网络。二年来,各类学校多渠道筹措经费近300万元投入网络硬件设备建设,目前,各中学、中心小学建成局域网。全市51所中小学校有了自己的网站,中学、中心小学及规模较大的学校通过电信的高速光纤接入,其他完小校采用adsl或电话拨号上网,上网率达到100%,初步构建起覆盖全市的多层次、多规格、多功能的开放型教育信息网络。三是全面覆盖“农远”工程设备。按照验收标准,“农远”工程全面覆盖了中小学,有条件的学校积极配备闭路电视网、教师电子备课室、语言室、多功能化教室,中小学学基本安装网络监控系统,有力推动“校园平安建设”。

(二)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晋江教育信息网站具备了“三中心一服务”的功能,即:教育信息发布和管理中心、教育教学资源中心、教师教育远程教学中心和为教育系统提供便捷的网上应用服务。晋江教育网站在同类网站中访问率处领先地位。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对学校基本信息、教务信息、教职工信息以及学生成绩等各个方面实现了电子化管理。在教育系统内实现所有部门的办公自动化,建立了网上投稿系统。教育信息服务体系的形成,大大提高了管理水平。

(三)全面提升教师队伍信息化应用水平。为全面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多次举行培训班学习,对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理念和信息技术技能两个层面的培训,培训内容有办公管理、财务、招生、学籍管理、网络教室维护和管理、课件制作、网页制作、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等方面。据统计,培训人数初级达2716人、中高级达974人,教师培训率达95%以上。通过采用多形式、全方位的培训、引进优秀专业人才、招聘专职教师等方式,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有了一个大的飞跃。很多老师成了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课堂教学的能手,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示范作用。

(四)全面推进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出台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意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一是促理念转变。将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与教育观念更新有机地结合起来,应用信息技术对教育体系、内容、方法和手段进行全面的改革,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二是促教师成长。各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中青年教师和优质课的评选,都把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重要条件。三是促学生学习。将信息技术列为中小学生必修课,并按学校规模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注重网络品德教育。四是促学科教学整合。目前,除了部分规模较小和待撤并的小学之外,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积极探索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师生的优质课、课件制作、电脑作品等多次得到国家、省、市级奖励。

成立了以教育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统筹全市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好各级各类教育的资源建设,避免低水平重复浪费。几年来,不断优化建设发展规划,相继出台了《晋江市教育技术现代化“十一五”发展规划》、《晋江市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意见》等。同时,要求镇(街道)、学校根据实际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分段指导、保证质量、讲究实效、发挥效益”的指导方针,积极、稳妥地推动全市信息技术现代化各项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

充分发挥侨乡优势和社会各界人员的办学热情,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使我市信息技术装备水平迅速提高。开始,以项目为抓手,加强计算机、语音教室和多媒体教室等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每年的投入都在400万元以上,特别是,全市就投入资金近1300万元,建成小学计算机室、语音室、多媒体电教室、播音系统、校园网设备等80余个项目,新配和更新了4500多台计算机及一批投影机、语音教学设备等,一部分有条件的中小学已经实现了班班通多媒体。由于采用公开采购的办法,设备价格大幅度下降,共为基层学校节约资金约100万元。除此之外,我们还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装备建设,我市英林中学等的学生公寓就采用这一方法,为学生宿舍配备了千兆宽带网和高配置电脑。当前,我市已形成了政府重视、学校努力自筹、社会广泛支持,共同为我市信息技术教育出力的局面。据不完全统计,以来,全市共投入资金近4000万元,用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装备建设。

我们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重点,采取引进、招聘与培训相结合的办法,不断补充数量、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在师资数量的补充方面,针对我市中小学信息技术专业教师不足的现状,我市立足实际,通过强化培训、引进优秀人才、重点招聘等途径,培养、聘用了一大批专、兼职的信息技术教师。以来,共补充专业教师134人(其中:小学52人;中学82人),其中引进外省、市本科学历专业教师80名,现全市有275名计算机专任教师。目前,专业教师的数量已基本能满足信息技术教育的开课需求。

我市是信息技术继续教育抓得较早的市(县、区)之一。早在底,我市就开始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始大规模的以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为核心内容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整个队伍的专业素质得到有大的提高。一是抓。在前几年的基础上,继续抓好教育信息技术全员培训和技术能力培训。全市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率小学达95.0%,初中97.7%。二是促。市教育局先后下发多份有关加强中小学信息教育队伍建设的文件,对参训教师的年龄和达到水平进行硬性规定,并将此作为一票否决的指标。三是推。许多学校纷纷采用资金补助的办法,鼓励教师个人购买计算机,个人拥有计算机达3900多台,许多教师开设个人博客。四是领。中小学校长的引领作用进一步突显,有一部分学校正不断推出校内网上教研活动,促进教师进一步加强信息化的学习,增强了教师对普及教育信息化步伐的认同感和紧迫感。

一是以农远工程为抓手,提升使用率。通过中小学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顺利实施,结合市教育局出台的《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意见》,从开始,全市所有中学都要组织全体学生参加中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并对考试情况进行通报。全市50所公办中学和263所公办小学开设了现代信息技术课,初中和小学信息技术开课率分别达100%和93.39%。侨声中学、晋江五中等一些学校相继开设了计算机特色班,面向全市招生。许多中小学也通过开展计算机兴趣小组等第二课堂活动,进一步推动了计算机教学和应用的普及。

二是以课题研究为基础,提升学科整合力度。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以课题研究为基础,将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与教育观念更新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创设课程环境,培养学生全面的信息素养,实现学生学习环境的拓展、迁移和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目前,全市广大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努力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它学科的学习中,积极探索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晋江一中、季延中学等学校的一大批国家、省、市级课题也相继取得阶段性成果,并被广泛应用。

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根据阜蒙县教育局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我校以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的培养为基础,以促进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为关键,以校园信息网络建设和教育信息资源开发应用为重点,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加速实现学校教育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建设小学不断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努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本年度总结如下:

组长:杨学(校长)

副组长: 杨秀元(副校长)

成 员: 徐春艳 顾广岩 海艳 丁国成

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突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实现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目标,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定期召开信息化领导会议,确保我校教育信息化硬件设备正常运行,保证教育教学经费及时、足额投入到信息化建设工作中。

本年度,我校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优化网络建设,我校有线网络覆盖了各教师办公室,功能教室,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本学期将网络延伸到了食堂、门卫、锅炉房,真正实现了有线网络全覆盖,为教育教学和辅助教学正常用网络提供保障。另外由于学校终端设备不断增加,本学期为两个学生机房建立了两个独立的局域网,既优化了学校整体网络,也方便了信息技术教师的课堂教学。每个办公室安装无线路由器,保障老师能正常使用无线网络。

我校今年共14个教学班,全部安有班班通白板设备,网络畅通,学校多媒体教学设备管理规范,维修维护及时,教师均能熟练使用班级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利用率高,使用效果好。年初教育局仪器站为我校更新安装了12套新设备。相比原来的投影仪更清晰了,使用起来更加方便了。并且配备了音响和高频头及优派白板软件。优派相关负责人并且在开学前对老师们进行了系统详细的白板使用培训,为班主任老师们申请了人人通账号,老师们可以通过账号使用教学资源,使教育资源真正的运用到平时的教育教学当中。

为了进一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我校积极响应上级号召,运用网络资源优化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我校所有教师均能衡熟练运用“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阜新公共教育资源服务平台”等网络平台资源进行辅助教学,同时,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共建,极大丰富了教育资源,提升了教学质量。

(1)学校网站建设:我校申请了“阜新公共教育资源服务平台”提供独立的学校网站,专人负责网站的日常维护和运行管理,为教师、班级、学生开通网络空间,校务公开等。在网站上创建超链接,对接国家、市、县各级教育资源服务平台,方便师生共享教育资源。

(2)教师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一师一优”晒课活动,此项活动既为他人提供了优质资源,同时也提高了我校参加活动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应用现代化技术的能力。

我校组织教师多次参加教育信息化培训活动,并贯彻上级部门工作安排,不漏一个班级,不漏一个教师的原则,把培训落实到每一个教师的身上,确保取得扎实有效的成果。目前一线教师都能熟练运用信息化设备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到目前为止,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已日趋完善,应用日趋普及,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育科研水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都发挥了极大的支持和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