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阅读题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教学设计(大全5篇)

时间:2023-09-30 06:18:23 作者:紫薇儿 口号大全 2023年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阅读题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教学设计(大全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阅读题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习说明文中主要的说明方法,如: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等。抓住事物的特点。

2.学习在观察中敏锐地抓住说明事物的特征。能整理观察得来的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3.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爱护动物的情感,增强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解题:什么是针鼹?它们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

(如果有图片可以用投影的方式展示给学生看,有一个整体的印象。)要明确的一点是:珍奇,稀有。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组织学生朗读课文,并正音,注意字音、字形。

褐色()蜥蜴()蜷曲()针鼹()掘洞()

喙尖()蛰伏()黏液()

2.组织学生给全文分段。

明确:课文共10段,分4个部分。

第一部分:(1)由悉尼奥运会引出说明事物的主体--针鼹,并强调“在整个地球上,只有澳洲才有它的足迹”,一开头便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也突出了它的“珍贵”“稀有”。

第二部分:(2--5)介绍针鼹的外形和善于掘土的特长。作者采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方法,说明针鼹的如下特点:形体较小,像刺猬一样浑身长刺,十分擅长掘土,其速度之快,“就是用现代人的工具甚至机器也未必能赶上它“。这一段是从外部写针鼹的神奇之处。

第三部分:(6--9)写针鼹的生活习性:以食蚁为主,白天活动,冬季蛰伏,能游泳,胃表皮粗糙,等等。

第四部分:(10)主要写针鼹的繁殖。这一段最能体现针鼹的珍奇之处:既是卵生,又属于哺乳类(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卵生的哺乳类动物只有针鼹和鸭嘴兽两种);虽然有袋囊,但只有繁殖期才出现;怀孕时就挖好“护理巢穴”,以及独特的哺育方式,等等。

(三)学习第1段

提问:我们为什么说针鼹是一种珍稀的动物呢?请你从文章中找出句子来说明。

明确:可由“许多人不知道它的名字,只知道……”、“五分硬币上刻有它的形象”、“在整个地球上,只有澳洲才有它的足迹”等词句中知道针鼹是一种珍稀的动物。

(四)学习其余部分,明确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具体表现针鼹的特征的

1.学生默读课文。

思考:作者是抓住针鼹的哪些特征进行说明的?(提示学生:“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那一事物的征象、标志。要求学生划出重点词句,概括。)

2.讨论

(1)明确:从形态特点、生活习性、繁殖特点三方面具体说明。

(2)明确:第2--5段,介绍针鼹的外形和善于掘土的特长。

第6--9段,写针鼹的生活习性。

第10段,写针鼹的繁殖特点。

(3)明确:说明这些内容时,主要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作比较,就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集中在一点或几点上加以比较,以揭示出事物的异同、优劣、高下,突出事物特点的方法。课文第2--4段,主要用了比较法。作者把针鼹和刺猬进行了比较。

同:体形小,浑身是刺,并以刺作为保护自己的盾牌。

异:对敌方式不同,刺猬消极待敌,针鼹有掘洞逃跑的“绝活”--爪子锐利,掘洞速度快,逃跑迅速。

不同点的比较,鲜明地突出了针鼹神奇的特点,有力地照应了文题中的一个“奇”字。为了突出“神奇”这一特点,作者还用了野兔、现代人的工具和机器以及中国的穿山甲与之相比,使其外部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列数字,就是运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的特点,使说明的事物的特点更加精确具体。运用数字,一般有两种:确数和约数,课文第6--9段写针鼹的生活习性时,作者先是用约数来说明它觅食的生理习性:舌头“伸出嘴外一尺多”,“一天可以吃上万只蚂蚁和白蚁”。接着用确数写它白天活动“18小时”,冬季蛰伏“28周”,“8月至10月,……袭击大型蚁穴”。这样说明,使说明的对象特点更加精确可信,增加了说明的科学性。当然,要取得确切的数字,实地观察调研,查看资料信息是重要的途径。因此,要写好说明文,学会观察调查、查找资料、掌握数据是非常关键的。

打比方,也就是比喻。说明文中的打比方,不同于作品中的比喻,它要以准确为前提,来不得半点夸张,打比方是为了说明事物的特点。课文第10段中,在介绍针鼹的繁殖方式时,作者用了“母亲”和“幼儿”这些比喻,十分准确形象地说明了针鼹既是卵生,又属于哺乳类(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卵生的哺乳类动物只有针鼹和鸭嘴兽两种);虽然有袋囊,但只有繁殖期才出现;怀孕时就挖好“护理巢穴”,以及它哺乳的特点。一句话,用人们熟知的母亲和幼儿的关系,把不为人知的针鼹的繁殖特点,即特别珍奇之处,具体切实、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出来,真正使人有所“知”。

(五)课堂小节

这节课我们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一种珍贵的稀有动物,我们知道,我国各个种类的稀有动物不多,而众多的动物都需要我们人类的保护,希望我们学习了这篇文章之后能有所得,那就是保护那些濒临灭绝的稀有动物,希望我们都能够增强自己的保护动物的意识。呼吁全社会,呼吁全人类--热爱自然,关爱生物。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思考练习。

2.练习册中的配套练习题。

3.抄写字词。

【板书设计】

动物特点特征具体表现说明方法

形态特点(2--5)作比较

针鼹珍奇生活习性(6--9)列数字

繁殖特点(10)打比方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教案教学设计]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阅读题篇二

一、知识与能力 

1.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自读说明文的能力。 

3. 掌握本课的生字生词。 

二、过程与方法 

三、情感体验 

培养学生热爱动物,增强环保意识,树立保护动物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掌握从不同角度说明事物的方法 

课型及基本教学思路: 

自学讨论课 

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一些关于中国野生动物的报道与数据统计。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二、检查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2、解释词语: 

招摇过市     吮吸     

三、学生初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思考: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针鼹) 

(3)这种动物在世界上的价值是怎样的?(珍奇、稀有) 

(4)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针鼹的?(外貌、掘土的特点、生活习性、繁殖) 

(6)根据以上的内容分析想想全文可划分为几个部分,并拟出小标题? 

第二部分:(2—5)介绍针鼹的外形和善于掘土的特长。(珍奇的本领) 

第三部分:(6—9)写针鼹的生活习性。(珍奇的生活习性) 

第四部分:(10)写针鼹的繁殖。(珍奇的繁殖) 

(7)文章当中运用了很多说明方法,你能找出来吗?举例说明其作用。(略) 

四、学习小结: 

五、延伸、拓展: 

六、布置作业: 

1、选用适当的说明方法来写一篇短文,有条理地介绍一种你喜欢的动物。 

2、让学生课后收集关于中国珍稀动物的有关情况,作小组交流。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阅读题篇三

1.学习说明文中主要的说明方法,如: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等。抓住事物的特点。

2.学习在观察中敏锐地抓住说明事物的特征。能整理观察得来的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3.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爱护动物的情感,增强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解题:什么是针鼹?它们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

(如果有图片可以用投影的方式展示给学生看,有一个整体的印象。)要明确的一点是:珍奇,稀有。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组织学生朗读课文,并正音,注意字音、字形。

褐色()蜥蜴()蜷曲()针鼹()掘洞()

喙尖()蛰伏()黏液()

2.组织学生给全文分段。

明确:课文共10段,分4个部分。

第一部分:(1)由悉尼奥运会引出说明事物的主体——针鼹,并强调“在整个地球上,只有澳洲才有它的足迹”,一开头便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也突出了它的“珍贵”“稀有”。

第二部分:(2——5)介绍针鼹的外形和善于掘土的特长。作者采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方法,说明针鼹的如下特点:形体较小,像刺猬一样浑身长刺,十分擅长掘土,其速度之快,“就是用现代人的工具甚至机器也未必能赶上它“。这一段是从外部写针鼹的神奇之处。

第三部分:(6——9)写针鼹的生活习性:以食蚁为主,白天活动,冬季蛰伏,能游泳,胃表皮粗糙,等等。

第四部分:(10)主要写针鼹的繁殖。这一段最能体现针鼹的珍奇之处:既是卵生,又属于哺乳类(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卵生的哺乳类动物只有针鼹和鸭嘴兽两种);虽然有袋囊,但只有繁殖期才出现;怀孕时就挖好“护理巢穴”,以及独特的哺育方式,等等。

(三)学习第1段

提问:我们为什么说针鼹是一种珍稀的动物呢?请你从文章中找出句子来说明。

明确:可由“许多人不知道它的名字,只知道……”、“五分硬币上刻有它的形象”、“在整个地球上,只有澳洲才有它的足迹”等词句中知道针鼹是一种珍稀的动物。

(四)学习其余部分,明确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具体表现针鼹的特征的

1.学生默读课文。

思考:作者是抓住针鼹的哪些特征进行说明的?(提示学生:“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那一事物的征象、标志。要求学生划出重点词句,概括。)

2.讨论

(1)明确:从形态特点、生活习性、繁殖特点三方面具体说明。

(2)明确:第2——5段,介绍针鼹的外形和善于掘土的特长。

第6——9段,写针鼹的生活习性。

第10段,写针鼹的繁殖特点。

(3)明确:说明这些内容时,主要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作比较,就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集中在一点或几点上加以比较,以揭示出事物的异同、优劣、高下,突出事物特点的方法。课文第2——4段,主要用了比较法。作者把针鼹和刺猬进行了比较。

同:体形小,浑身是刺,并以刺作为保护自己的盾牌。

异:对敌方式不同,刺猬消极待敌,针鼹有掘洞逃跑的“绝活”——爪子锐利,掘洞速度快,逃跑迅速。

不同点的比较,鲜明地突出了针鼹神奇的特点,有力地照应了文题中的一个“奇”字。为了突出“神奇”这一特点,作者还用了野兔、现代人的工具和机器以及中国的穿山甲与之相比,使其外部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列数字,就是运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的特点,使说明的事物的特点更加精确具体。运用数字,一般有两种:确数和约数,课文第6——9段写针鼹的生活习性时,作者先是用约数来说明它觅食的生理习性:舌头“伸出嘴外一尺多”,“一天可以吃上万只蚂蚁和白蚁”。接着用确数写它白天活动“18小时”,冬季蛰伏“28周”,“8月至10月,……袭击大型蚁穴”。这样说明,使说明的对象特点更加精确可信,增加了说明的科学性。当然,要取得确切的数字,实地观察调研,查看资料信息是重要的途径。因此,要写好说明文,学会观察调查、查找资料、掌握数据是非常关键的。

打比方,也就是比喻。说明文中的打比方,不同于作品中的比喻,它要以准确为前提,来不得半点夸张,打比方是为了说明事物的特点。课文第10段中,在介绍针鼹的繁殖方式时,作者用了“母亲”和“幼儿”这些比喻,十分准确形象地说明了针鼹既是卵生,又属于哺乳类(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卵生的哺乳类动物只有针鼹和鸭嘴兽两种);虽然有袋囊,但只有繁殖期才出现;怀孕时就挖好“护理巢穴”,以及它哺乳的特点。一句话,用人们熟知的母亲和幼儿的关系,把不为人知的针鼹的繁殖特点,即特别珍奇之处,具体切实、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出来,真正使人有所“知”。

(五)课堂小节

这节课我们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一种珍贵的稀有动物,我们知道,我国各个种类的稀有动物不多,而众多的动物都需要我们人类的保护,希望我们学习了这篇文章之后能有所得,那就是保护那些濒临灭绝的稀有动物,希望我们都能够增强自己的保护动物的意识。呼吁全社会,呼吁全人类——热爱自然,关爱生物。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阅读题篇四

本来以说明文作结我没觉得会有什么惊喜出现,但没想到这节课却上得比较成功。

首先这节课我完全按照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一般流程来进行。字词文学常识这些最基础的知识是学生完全自学完成的,检测结果非常好。整体感知部分我设计的题目具有梯度,学生自学解决一部分,然后又通过对学群学解决了稍有难度的题。深入阅读部分,我也是让学生先自学,再对学群学,把解决不了的问题拿到课堂上进行大展示。这节课真正把握好了由自学到对学群学,再到展示交流的.流程。学生自学时态度认真,交流质疑时真诚恳切,以前倾听时总会有学生做得不好,最近几天经过专门训练,效果比较明显。还有,学生在听取别人发言时,还能够及时完善自己的答案,注意了双色笔的使用。

一节课下来,虽然61人不是人人发言,但确是人人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无一人游离于课堂之外,这一点最是喜人!最后的5分钟,学生整理导学案,整理纠错本,看着每一个学生认真投入的样子,我似乎也看到了我们打造高效课堂的光明前景!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阅读题篇五

教材简析:

1.教材的编排意图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是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四篇课文。这个单元为说明文单元,主题是“关注科学”。这是初一学生第一次接触说明文,也是第一次阅读科技作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初步了解作者是怎样说明事物特征的,并注意体会文章语言准确、简明的特点和内容的客观性、科学性。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是一篇自读课文。本课题教学前,学生已认识了说明文的有关知识,此文教学以学生自读为主,让学生掌握这篇介绍针鼹的说明文,作者是怎样紧紧抓住其“珍奇”的特点,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介绍,并恰当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以生动、准确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这位远方的来客的。此外,还联系实际谈谈保护野生动物及环保的重要意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可挖掘、要探索的知识和奥秘,人人都应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的思想。

2.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立

(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的,引导学生自己会概括本课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练习简要地说明一种事物。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进行互动式阅读,由教师引导,学生合作,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现实生活联系,主动探求科学知识。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发学生对珍稀动物的关注,增强学生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

2.培养学生自读说明文的能力。

3.掌握本课的生字生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由朗读与讨论,教师点拨,掌握本课的主要内容与写作特点,提高学生搜集、整合信息的能力、培养主动探究的精神。

三、情感体验

培养学生热爱动物,增强环保意识,树立保护动物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体会说明文抓住事物特点,条理清晰,从不同角度说明事物的特点,体会针鼹的珍奇。

教学难点:

掌握从不同角度说明事物的方法

课型及基本教学思路:

自学讨论课

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一些关于中国野生动物的报道与数据统计。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在悉尼奥运会上有一种小动物被选为吉祥物,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本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种可爱的小动物。(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二、检查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针鼹()蜥蜴()洞穴()黏液()蛰伏()孵化()

稠()吮吸()

2、解释词语:

招摇过市

吮吸

三、学生初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思考: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针鼹)

(2)文章是怎样引出说明对象的,这样写好吗?(从悉尼奥运会的吉祥物和澳大利亚五分硬币图案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这样写一开始就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也使读者产生了强列的阅读愿望。)

(3)这种动物在世界上的价值是怎样的?(珍奇、稀有)

(4)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针鼹的?(外貌、掘土的特点、生活习性、繁殖)

(5)作者是怎样来介绍这几个方面的?(外貌从两面进行,一是写它身上长满了“粗硬坚锐的刺”;二是介绍它身体的颜色。掘土的方面,先介绍强有力的武器锐利的爪子“,用比较的说明方法写出与刺猬的最大不同,然后又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来说明它的掘土速度之快。生活习性方面,写它以食蚁为主,把说明与描写结合起来,生动地写出了它的吃相,又写了它的“胃表皮粗糙”,即消化功能发达,还写了它白天活动,冬天蛰伏,能游泳等方面。繁殖方面体现在它是生蛋的哺乳动物,是没有乳头的哺乳动物,奇特之处还表现在虽然有袋囊,却只有在繁殖期才出现,怀孕时就挖好“护理巢穴”。)

(6)根据以上的内容分析想想全文可划分为几个部分,并拟出小标题?

第一部分:(1自然段)引出说明对象,并指出在“整个地球上,只有澳洲才有它的足迹”。(珍奇的足迹)

第二部分:(2-5)介绍针鼹的外形和善于掘土的特长。(珍奇的本领)

第三部分:(6-9)写针鼹的生活习性。(珍奇的生活习性)

第四部分:(10)写针鼹的繁殖。(珍奇的繁殖)

(7)文章当中运用了很多说明方法,你能找出来吗?举例说明其作用。(略)

四、学习小结:

1、内容小结:本文紧扣住针鼹的“珍奇”特征,从外貌、掘土的本领、生活习性和繁殖方面来写,体现了它的珍奇可爱。

2、方法归纳:说明灵活、语言生动、综合运用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从多角度来进行说明。

五、延伸、拓展:

针鼹是20悉尼奥运会吉祥物,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曾做过大型运动会的吉祥物?

六、布置作业:

1、选用适当的说明方法来写一篇短文,有条理地介绍一种你喜欢的动物。

2、让学生课后收集关于中国珍稀动物的有关情况,作小组交流

侯晓旭

[七年级下册《珍奇的动物--针鼹》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