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相约星期二读后感中文(模板5篇)

时间:2023-10-09 01:05:25 作者:XY字客 毕业论文 2023年相约星期二读后感中文(模板5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的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中文篇一

《相约星期二》这一书名在众多推荐书目中引起了我的注意,带着些许轻松的气味。于是也没多了解便从网上购买回来了。拿到书,题目下还有一行小字:一个老人,一个年轻人和一堂人生课。于是便猜想应该是一个老人与一个年轻人相约每个星期二探讨人生这一话题吧。带着这样的猜想打开书页,简介让我更进一步了解到这是怎样一个老人,带着怎样的状态怎样讲述着人生这堂课。而余秋雨先生娓娓道来的序言让我又多了层感动。人生不是用来研究的课题,而是每个人活出的精彩,无法炮制,无法重来。莫里·施瓦茨,一个社会学教授,一生奉献于教育,在与世长辞前不忘倾其所有,与自己曾经的得意门生,也就是本书作者米奇·阿尔博姆探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多个话题。学生将其整理成文,也给我们读书人上了一课。

这堂课每个星期二上,吃了早餐后就开始,课的内容是讨论生活的意义,是用老人的亲身经历来教授的。老人遭受着病痛的折磨,生活一日日无法自理,为何还要接受电台采访,还要每个星期二和学生探讨这些话题?我在书中读到这样一段文字:老人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他问自己:“我就这样枯竭下去直到消亡?还是不虚度剩下的时光?”他的决定是要把死亡作为他最后的一门课程,作为他生活的主要课题。他可以让别人去研究,可以成为一本人的教科书。老人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但他的脑子却仍活跃地思维,他要证明一件事:来日无多和毫无价值不是同义词。带着一丝伤感,多了一份好奇与期待,我继续往下读,去聆听这位老人的教授。

几乎是一气呵成地读完了这本书,我的脑中充盈着两个词:爱和坦然。爱贯穿着老人的一生,他说:“你要使生活有意义,你就得献身于爱,献身于你周围的群体,去创造一种能给你目标和意义的价值观。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老人患病前制定了一个名叫绿屋的计划,为贫困的人们提供心理治疗。他博览群书为他的课寻找新的思想内容。他走访同事们,与毕业的学生们保持联系,给远方的朋友写信。他情愿花时间去想想口福和赏玩自然,而从不浪费在电视喜剧或周末电影上。他建立了一种人类活动的模式——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爱护——这一模式充实着他的生活。这更是他施爱于人的表现。而病后,他也毫不避讳地接受他人的关爱。老人对爱的理解和诠释,对生活的珍惜和和时间的利用,让我备受感染。而他对于死亡前的那份坦然,更让我汗颜。他欣然的接受生老病死,谁都必须经历这一关,那你是选择在病痛折磨中慢慢死去还是抓住最后的尾巴再精彩一回呢?老人选择了后者,他到最后一刻还要去奉献出一份力,去启发身体健康而内心迷茫的人们。莫里说:“拒绝衰老和病痛,一个人就不会幸福。因为衰老和病痛总会来,你为此担惊受怕,却又拒绝不了它,那还会有幸福吗?”那么面对这个让我们无法拒绝而又害怕的时刻,我们该怎么办呢?莫里的答案就是:与生活讲和。一个平静而有震撼力的结论。他认为:“死亡是一种自然,人平常总觉得自己高于自然,其实只是自然的一部分罢了。那么,就在自然的怀抱里讲和吧。”他继续说到:“只是当你还健康的时候,你应该发现你现在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真实的东西。当我应该是个孩子时,我乐于做个孩子;当我应该是个聪明的老头时,我也乐于做个聪明的老头。我乐于接受自己赋予我的一切权力。我属于任何一个年龄,直到现在的我。我不会羡慕你的人生阶段——因为我也有过这个人生阶段。”环顾我们周遭,青年人挥霍青春;中年人揽镜自悲;老年人追悔过往……这一切都是在浪费有限的生命而已,我们真正该做的就是用心去感受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下所有美好事物,就算衰老已经在不远处等着你,就算病痛已经缠上了你,你都有权力去享受快乐和幸福,而不是诚惶诚恐地度过余生。

读完这本书,不再是看题目时的轻松了,而是觉得在轻松的同时还要加上一份沉重些的思考。轻松的是要学老人面对人生的态度,坦然的接受顺境或逆境,生老病死。沉重的是这样一位老人慢慢离开了我们的视线,沉重的是我们该如何正确地去看待死亡,去看待人生的'一次次的抉择。如何才能像老人一样活出那份豁达,也无私地去奉献一生。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中文篇二

这种问题,那些大哲学家也不能解释出来我们平凡人的问题。(正如余秋雨在序言中所说:大多数智者都躲避人生这个问题!正因谁也不敢说自己是人生问题的专家。)

莫里用自己生命的残烛照亮了米奇,光亮照进了米奇的心里,米奇为这微弱的光感到悲伤。

可莫里幽默亲切的话感染了米奇,让米奇对死亡没有了恐惧。

莫里的烛光越来越弱,米奇心中对生命的.热情越来越旺。

莫里渐渐影响着米奇,影响着周边的人,还有读了这本书的人!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中文篇三

最后发现,原来泣不成声也是种幸运,它让我们不再忽视周围的世界。莫里最喜爱的.诗人w·h·奥登说:相爱或者死亡。若要使生活有好处,需要爱。

如果我们不幸福,无疑是亲手为生命镀上悲色。世界上,每时每刻都有人死于非命,甚至不像病症有前因后果。铁锁易解,心狱难释,既然死亡必定回来,何必逃避这样的恐惧却因此遁入自己制造的囹圄。莫里用余生上的这门课,一向在告诉我们,就应勇敢应对衰老,应对死亡,应对人生。

合上书,仿佛一片澄明月色关照着内心,我已不虚此行。

认真飘过世界,岁月盈手时,琐碎与呻吟必是了无踪迹,爱却留存。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中文篇四

我还没有把整本书读完,因此只能就已经读过的部分写一点感想(在我的书中,莫里正在给米奇教授“爱的永恒”这一课)(那么,如果读完了,你必须还有更深的思考!)

俗话说:人老多情.莫里教授,也到了这个时刻,人一生最辉煌的时刻,他此刻该做的就是站在人生之巅,回忆往昔,俯瞰人世.

此时,他的双眼前所未有的明亮,他看破了世间红尘,看穿了人情冷暖,看透了世态炎凉,他超越了空间与时刻,他的心已经不是他那病恹恹的身躯所能束缚的,他的心也许早已在宇宙的尽头翱翔.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中文篇五

陷入病痛中的莫里老人,在失去了行走能力,自理能力,告别了自己的隐私的情况下,用他的亲身经历给我们上了一堂人生课程,向我们阐述了生命应该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他把自己认作"连接生与死的桥梁",向我们证明了来日无多和毫无价值不是同义词,并告诉了我们"学会了怎样死,便学会了如何活,有意义的活,只有拂去外表的尘埃,才能看到生活的真谛"。

莫里提醒我们:我们不仅需要原谅别人,我们也需要原谅自己。原谅自己应该做而没有做的事情,与自己和解。生命中最要紧的事,是学着付出爱和接受爱。不羡慕年轻,因为我们也曾年轻过。热爱人生,庆幸活着的每一天,不哀叹时间的逝去。接受自然规律的赐予,相信衰老只是人生的`循环,无论是躯体的萎谢,还是病魔的缠身,都坦诚相待,以逝者的姿态进行当下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