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语文知识病句要点总结归纳大全

时间:2023-05-18 19:18:36 作者:曹czj 文秘知识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写总结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总结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高中语文知识病句要点总结归纳篇一

【摘要】“高中语文知识病句识别要点”细看很多的试题,从中可以发现,对病句的辨析基本是以判断正误的客观题型出现的,本人总结了八大要点,希望可以帮助同学们理清思路。

大多数介词是从动词虚化而来的,这就使得介词的使用比较复杂。它可以和动词一样带宾语,如果使用不当,往往会造成语病。这类介词主要有:“由、由于”“经、经过”“ 通过”“对、对于”“当……”“在……”“正……”。这些词在病句考题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出错的频率也非常高,要引起注意。

例如:

①三年前,电脑“上网”对人们可能是陌生的。(谁对谁呢?颠倒了主客体。)

②通过百部爱国主义影片的展播及其主题演唱会,使观众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洗礼。(“通过”把“展播及其主题演唱会”变成了自己的宾语,而使全句的主语缺失。)

③剧组全体人员经过八十多天的苦战,一部情节新、演员新、技术新的十六集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终于与观众见面了。(一个句子出现了两个主语“剧组全体人员”“《西游记》”,是由于“经过”这个介词没有把“剧组全体人员”纳入自己的“管辖范围”,应把“经过”调到 “剧组全体人员”之前。)

④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呢?(“对于”湮没了句子主语,应去掉) ⑤只有把想法付诸于行动,才能最大限度地达到我们的目标。(“诸”即“之于”,与 “于”重复。)

副词一般是用来修饰形容词的,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出错,但我们须细心分析一下后面的形容词是否本身就包含了这个副词的含义,有没有造成语义的重复。这类副词主要有“十分” “非常”“很”“过分”等。

例如:

①近几年,常有报纸对明星大肆吹捧,过分的'溢美之词,助长了某些明星的骄傲情绪。 (“溢美”本身的意思就是“过分地赞美”,再加上“过分”,语意重复。)

②许多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害的。(“溺爱”含有“过分宠爱”的意思。)

③这是非常奇缺的药品,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动用的。(“奇缺”就是“非常缺少” 的意思。)

两面性的词是指词语本身表达两个相反的语意。如“成败”、“得失”、“好坏”、“ 高低”、“能否”、“是否”等。因为它们表达的是不确定的两个方面的意思,所以它要求语句的上下文必须有与之相照应的词语或者语意。否则就会造成语意上的不对称。

高二学生如何做好作文积淀

一要对写作素材进行积累。杜甫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陆游语“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他俩的弦外之音就是朱熹在《观书有感二首》中所道由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真义。

笔者建议同学们可以从中外名著的阅读、报刊杂志的剪贴、人群交谈的收集、影视欣赏的采撷、信息的聆听、专题报告的吮吸、哲理散文的札记等诸多中,去广泛积累储存,使自己在音乐、舞蹈、绘画、戏剧、建筑、书法、篆刻、科技、财经、文体的大文化、大文学、大艺术中快速升华,提高个人观察社会、感悟人生、阐发理念的。

对音乐素材的人文积淀,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在紧张的空闲时间里,细心聆听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弗朗兹·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等音乐大师的美妙音乐,阅读有关他们的人物传记及乐曲介绍 高考,加以充实自己。

二要对口头表述进行训练。前苏联阿·托尔斯泰在他的《论戏剧创作·剧本》中有这样一句精彩的话:“让你珍惜语言,让每一个字都像利箭一样,一直射到观众的心坎上!”笔者理解为:每个人要学会说话,并且要说出精彩的话。

当今社会对“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不会说或说不好”的人,应该是“学能的畸型儿、人才的偏颇者”。因此,希望同学们要抓紧不到一年的时间,在课内外、校内外、家内外、社内外主动积极、想方设法地开口说话,让自己在问题的探究、群体的辩论、活动的、课间的谈说、师生的对话、双亲的交流、外人的接触上都能展示出言之有物、物之有情、情之有理的个人,让大家慢慢对你的口头表述感到口服、心服、佩服、敬服。比如在课前的“”活动中,自己要充分把握这一表现机遇,从素材、立论、语言、感情、评说、典例、层次等方面做好切实准备,把个人的作为一次口头作文训练的最佳途径,作为逻辑严格外显的重要形式之一。倘若在任何场合的说话,都能采取类似“演讲”活动这样的态度的话,这对转化为文字的精彩撰写将打下坚实的基础!

古人有云:“为文章”要“陶冶万物”,“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其言之意蕴是希望我们撰文要“去陈言”,务必创新。

三同学们在语文学习阶段,应更加注重动手动笔,要经常运用简洁明快的点评、阐述、补叙、概括、解说、描绘、赏析等技巧手段,对生活中的事、人、物、景、状、情、理加以有序有意的记叙、说明、议论、描述、抒情。当然,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中,不论是遣字造句,还是表情达意,均该坚持求质不求量、求好不求快、求精不求粗、求深不求浅、求新不求俗的原则。比如例举对李白《赠汪伦》七绝诗的赏析表达,应该细细品味诗情真感、文字内意,力求写出精炼雅致的鉴赏简评。笔者试涂拙文如下:《赠汪伦》这首“离别诗”,有二大艺术特色:其一,将真挚情谊化无形为有形,寓意深厚浓烈;其二,巧妙设置送别场景,并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更显炽热眷恋!写好之后,反复默读,反复思索,反复修改。只要认真切实地好好写作,一定能让自己在文字表达的功力上有所提升!

高中语文知识病句要点总结归纳篇二

初中生面对生物中考,应该怎么复习才有效呢?最关键的是要抓住考点内容,还要夯实基础知识,全面复习所学知识点。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生物中考知识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

有性生殖的过程:开花→传粉→受精→结实→新一代植株。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应用: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组织培养等。

(1)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2)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两种。

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a、茎剪成15—20厘米长的茎段,一般每段保留两个节。

b、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减小伤口水分过多蒸发)的,而茎段下方的切口则是斜向(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的。

c、上一个节上的叶要去掉部分叶片,下面一个节上的叶从叶柄处全部去掉。(一般说在节的部位居间分生组织发达,此处较易生根。去掉叶片时,叶柄在节上留下伤痕,伤口处较容易产生愈伤组织,也就容易生根。)

(4)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每一小块都要带一个芽眼。

1、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家蚕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1)完全变态:同家蚕一样,蜜蜂、菜粉蝶、蝇、蚊、蛾等昆虫的发育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

(2)不完全变态: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的昆虫还有蝉、蟋蟀、蝼蛄、螳螂。

由蝗虫的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称为跳蝻,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

3、昆虫是卵生、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1、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营水陆两栖,用肺呼吸,兼辅皮肤呼吸。代表动物: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2、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1)发育经过:卵→蝌蚪→幼蛙→成蛙。

(2)特点:有性生殖、卵生,体外受精,水中变态发育。

(3)雄蛙鸣叫的意义是求偶,雌雄蛙抱对有利于提高卵的受精率。

3、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生活。

注意:两栖动物的发育只说是变态发育,不再区分到低是不完全变态发育还是完全变态发育。

人的生活需要营养

1、六大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无机盐

其中:有机物(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物:(水、无机盐)

2、三大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3、第七营养素:膳食纤维(也叫纤维素)

4、食物来源:①糖类(谷类、根茎类)

②脂肪(蛋黄、花生、豆类、硬果)

③蛋白质(瘦肉、蛋类、豆类)

5、营养组成:①糖类:(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等)

②脂肪:(甘油和脂肪酸)

③蛋白质:(20多种氨基酸)

6、作用:①糖类:①主要供能物质;②构成细胞组织

②脂肪:①主要为贮备能源;②也参与构成细胞组织

③蛋白质:①构成细胞组织的重要物质;②也可分解提供能量

7、维生素和无机盐

2、消化道:①口腔;②咽;③食道;④胃;⑤小肠;⑥大肠;⑦肛门。

3、消化腺两大类:①大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胰腺;②小消化腺:胃腺、肠腺。

4、口腔:

消化:食物在消化道里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2)舌:①作用:搅拌;属于物理性消化

(3)牙齿:作用:咀嚼,属于物理性消化

5、胃:呈囊状;具有较大的伸展性;容纳食物2升左右;胃壁内有胃腺:(小腺体)分泌胃液;内含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为多肽,属于化学性消化。

6、小肠: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长度:6米

肠壁内有肠腺,分泌肠液;含多种消化酶;属于化学性消化;

7、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乳化脂肪为脂肪微粒;属于物理性消化。

8、胰腺:分泌胰液;有多种消化酶;属于化学性消化。

9、营养物质的消化

(1)口腔、咽、食道基本没有吸收作用;

(2)胃: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

(3)小肠:吸收的主要场所;

①小肠内表面有大量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大吸收面积;

②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③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4)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部分维生素。

小结:只有消化能力无吸收能力的是:口腔。只有吸收能力无消化能力的是:大肠既有消化能力又有吸收能力的是:胃和小肠。胆汁内不含消化酶,肠液和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

1、我国的膳食指南: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常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少吃肥肉和荤油和盐。课本16页平衡膳食宝塔。

良好的饮食习惯:

①一日三餐,按时进餐,早、午、晚餐的能量摄入比例应是:30%、40%和30%。

②不偏食,不挑食;

③不暴饮暴食;

④饭后不宜立即进行剧烈运动。

生物的多样性极其保护

1.生物分类

概念: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把生物划分为种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

依据: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

目的: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意义:可以更好地研究利用和保护生物,了解各种生物在生物界中所占的地位及其进化的途径和过程。

2.植物所属类群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对植物进行分类主要观察其形态结构,如被子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花、果实、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最重要的依据。

三者关系:

(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最直观的体现,是生物多样性概念的中心。生物种类多样性影响生态系统多样性。

(2)基因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基因多样性决定种类多样性,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外在形式。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6.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中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7.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不同生物的基因有较大差别,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在基因组成上也不尽相同,因此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8.我国是世界上基因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家养动物、栽培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

9.利用基因多样性改良作物品种典型实例:

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产量很高的杂交水稻新品种。

10.生态系统包括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11.每种生物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的,这些个体的基因组成是有差别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基因库,;每种生物又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并且与其他的生物种类相联系。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绝灭,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13.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是银杉;被称为中生代动物的“活化石”的是扬子鳄;中国鸽子树(珙桐)也是植物界的“活化石”。

14.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人们把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这就是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我国现已建成许多保护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和保护珍稀动植物的自然保护区。

15.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护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开发生物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自然保护区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1、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大约有30多万种;包括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四大类群。其中前三类因为通过孢子进行繁殖,所以又称孢子植物。

2、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可以作为水污染的指示植物。

3.苔藓植物有茎、叶,但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没有输导组织);假根固定植物(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4.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如:满江红、贯众)

5、菜豆种子结构: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两片子叶)

7、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例子:银杏、兰等)

8、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的植物。根据子叶、叶脉、有无胚乳可以分为单子叶植物(竹子)和双子叶植物(梅)。

9、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

10、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11、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12、种子萌发的过程(先吸水、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程根;胚轴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位;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13、.根尖的结构:根冠(保护)、分生区(分裂产生新细胞)、伸长区(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成熟区(有根毛,吸收水和无机盐)。(自下而上)

14、芽还可以发育成枝条或花。

15、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水、无机盐(氮、磷、钾)和有机物

17传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传粉的方式:昆虫传粉(虫媒花)、风传粉(风媒花)、人工授粉

18、受精: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到达胚珠。花粉管中的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结合的过程。

19、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受精完成后:凋落(花瓣、雄蕊、花柱、)子房发育为果实;子房壁发育为果皮;胚珠发育为种子;受精卵发育为胚。

20、区分果实与种子

果实:苹果、葡萄、西瓜、葵花籽、豆角、玉米

种子:蚕豆、绿豆、芝麻、花生、西瓜子、杏仁

22、水在生物圈中分布是不均匀,也影响了植物的分布

23、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24、导管:自下而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自上而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25、木本植物茎横切从外到里:树皮:韧皮部(有筛管)、形成层(有形成层植物能长得很粗);木质部(有导管)。

26、蒸腾作用的意义:a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b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c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d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28、气孔:气孔一天的变化(水、风的影响);失水的“门户”,气体交换的“窗口”;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保卫细胞组成;从气孔进出的气体有:水蒸气、氧气、二氧化碳。

29、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30、节水农业:畦灌、喷灌和滴灌的用水比例大约为10:5:3

光能

33、光合作用反应式:二氧化碳+水――――

叶绿体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原料、产物、条件、场所、能量变化

35、叶绿素的生成需要光(韭黄、蒜黄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在光下会变绿)

了解生物圈

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类。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高山上,海拔越高,温度越低,影响植物的分布。南橘北枳,也是温度。沙漠里水影响植物的分布。光影响海带的颜色。)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藻类与真菌的共生,根瘤与固氮菌的共生、蛔虫与人的寄生)

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如:沙漠中的骆驼刺对缺水环境的适应、海豹对寒冷环境的适应、旗形树对大风环境的适应)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如: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答题时不能写生物改变环境,只能写影响!

3.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又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的。适应性有普遍性和相对性,不能永久适应。现存的生物是环境对生物的自然选择,自然界总是存在不利变异和不利变异,但是环境总是会选择适应性强的有利变异。所以变异是不定向的,选择是定向的。如:自然界总是存在抗药性细菌和非抗药性细菌,但是药物会选择抗药性细菌,所以抗药性细菌越来越多,一代代选择下来,所以会出现超级细菌。

4.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是与它们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如:鱼的形态结构,游泳是与它生活在水中相适应的。

四、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一条河中所有的动物和植物,不能称为一个生态系统,因为只有生物部分。

2.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4.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5.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构成了食物网。

6.食物链和食物网:

①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②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③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生产者数量最多,总能量最多;最高消费者数量最少,总能量最少。

④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的越多;最高消费者有毒物质最多。

7.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越强,生态系统就越稳定。森林生态系统食物链和食物网最复杂,所以稳定性最强。

五、生物圈

1.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中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的划分只是大体的划分,三者并不是截然分开)

六、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地球之肺)、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提供70%氧气)、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稳定性最差)等。

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个生态系统之间是彼此互相影响的,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以海平面为准,上达10千米,下达10千米。

2、生物圈中的生物:

a、大气圈中主要有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以及细菌等微小生物

b、水圈中的生物大多数生活在水面150米以内

c、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6、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光、温度、水分、空气等等。

(1)植物和人体内各种物质的运输需要水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并需要水、二氧化碳作原料

当环境中的几个或者一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4)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其他生物的`影响。

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影响环境,蚯蚓使土壤更加疏松和肥沃。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应和谐发展。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能够直接制造有机物(如:植物)

生物部分消费者:不能直接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如:动物)

分解者: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

(如细菌、真菌)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

3、食物链与食物网

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而形成的关系。

例如:草兔子狼

(1)食物链一定是从生产者开始

(2)食物链中的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

(3)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分解者不参与形成食物链

食物网:食物链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形成的网状结构。

(在食物网中数食物链时,从生产者到最后一级消费者,才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4、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注意出分析说明题)

1、显微镜的构造(p36)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和安放;右握左托(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2)对光:升、转、看、调

(3)观察:放、压、降、看、升、看、调

(4) 整理

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cm左右处,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cm距离)。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观察: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双眼睁开,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整理:实验完毕,应该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把物镜偏转到两旁,目镜放回镜头盒,把镜筒缓慢下降到最低处,再把显微镜放入镜箱内。

3、几点重要的结论: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2)显微镜物象和实物是上下左右都相反(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

(3)要将视野中的某个方向的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玻片就往那个方向移动(例如:要将视野中左上角的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玻片就往左上角移动),如果是将视野中央的物象移向某个方向,就将玻片往相反的方向移动。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看到细胞数目越多,物象越大,光线越暗。

(5)目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6)视野中的污点有三种情况:物镜上,目镜上,装片上。移动目镜,如果污点随之移动,则污点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随之移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如果前两次都不能移动污点,则污点在物镜上。

(7)光线依次要通过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玻片标本、物镜、镜筒、目镜,才能进入到人的眼睛。

(8)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清晰,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模糊不清,应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

(9)转换物镜时,应转动转换器的边缘,而不能直接用手扳动物镜。

(10)镜头脏了,只能用擦镜纸擦拭。

1、重要的注意事项:材料要薄而透明;盖盖玻片时要一边先接触水滴,再缓慢放下,避免出现气泡。

2、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1)准备:擦、滴(清水)

(2)制片:撕、展、盖

3、制作动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1)准备:擦、滴(生理盐水)

(2)制片:刮、涂、盖

(3)染色:滴(稀碘液)、吸

4、常见的玻片标本

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如:叶的横切面切片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涂抹制成的。如:血涂片

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或直接用个体微小的生物制成的。

如:草履虫装片

植物、动物和人体都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

人体的各项功能都是由细胞或多个细胞共同完成的。

所有的细胞都能显示出生命的各种属性,在它们之中进行着新陈代谢活动。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在细胞里进行的,细胞内还一直进行着呼吸作用。一切复杂的瞬息万变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进行的。

生命存在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自我繁殖。细胞能通过分裂不断地产生新的细胞,细胞和生命一样,表现出生长、衰老、死亡的过程。这一切说明,细胞是生物体最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1、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细胞壁:透明,保护和支持细胞

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细胞质:含有大量的物质,里面有叶绿体、液泡,液泡中充满细胞液

能流动,从而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植物相邻细胞通过胞间连丝相联系,互相交流营养物质。

2、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细胞质:能流动,可以加速与外界的物质交流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3、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细胞

(1)分裂的过程:

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多。

细胞的生长表现为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逐渐长大,使细胞体积增大,(植物)生长时先出现很多小液泡,最终合并为一个大液泡。

(2)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是:先加倍再减半,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3)生物体的生长表现在:细胞生长(体积增大)和细胞分裂(数目增多)。

高中语文知识病句要点总结归纳篇三

现在高三的学生正在紧张地准备不久之后的高考,作为一名理科生,我们不能忽视生物这门科目的复习,想知道有哪些生物知识点是需要加强巩固的吗?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必备的生物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

1.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主要是淀粉、脂肪、蛋白质,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主要是糖原和脂肪。区分直6.能源、主要能源、储备能源、根本能源。

2.蛋白质的基本元素是c、h、o、n,s是其特征元素;核酸的基本元素是c、h、o、n、p,p是其特征元;血红蛋白的元素是c、h、o、n、fe,叶绿素的元素是c、h、o、n、mg;不含矿质元素的是糖类和脂肪。

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分裂,进行无氧呼吸。可作为提取细胞膜的好材料。

4.内质网是生物膜系统的中心,外与细胞膜相连,内与外层核膜相连,还与线粒体外膜相连。对蛋白质进行折叠、组装、加糖基等加工,再形成具膜小泡运输到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和分泌。

细胞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

6.三种细胞分裂中核基因都要先复制再平分,而质基因都是随机、不均等分配。只有真核生物才分成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两种方式。细胞的生命历程是未分化、分化、衰老、死亡。分裂次数越多的细胞表明其寿命越长。细胞衰老是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7.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是在转录水平调控的。

8.细胞全能性是指已分化的的细胞具有发育的潜能。根据动物细胞全能性大小,可分为全能性细胞(如动物早期胚胎细胞),多能性(如原肠胚细胞),专能性(如造血干细胞);根据植物细胞表达全能性大小排列是: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全能性的物质基础是细胞内含有本物种全套遗传物质。

9.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酶浓度、底物浓度、温度、酸碱度等。使酶变性的因素是强酸、强碱、高温。恒温动物体内酶的活性不受外界温度影响。α-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60度左右。

10.基因工程的工具酶是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作用于磷酸二酯键);细胞工程的工具酶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获得原生质体时需配制适宜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保证等渗,保护原生质体),胰蛋白酶(动物细胞工程)。

是细胞内直接能源物质,在细胞内含量少,与adp相互转化。需耗能的生理活动有主动运输、外排和分泌、暗反应、肌肉收缩、神经传导和生物电、大分子有机物合成等;不需耗能的有渗透作用、蒸腾作用;形成atp的生理活动是呼吸作用和光反应。

12.蛋白质在人体内不能储存,是细胞的结构物质和功能物质,不是能源物质。但脱氨基后能分解放能。蛋白质脱氨基发生是由于:蛋白质摄入过多、空腹摄入蛋白质、自身蛋白质分解、过度饥饿等。

13.人体每天必须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原因是蛋白质是细胞的结构物质和功能物质;蛋白质、氨基酸在人体内不能储存;转氨基作用不能形成所有种类的氨基酸;蛋白质在人体内每天都降解更新。(必须氨基酸:苯、色、赖、亮、异亮、苏、甲、缬)

14.同质量的脂肪的体积比同质量的糖原小,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高一倍多。因此脂肪是更好的储备能源物质。(但耗氧量高,呼吸商低)

15.动物性蛋白中必需氨基酸种类比植物性蛋白齐全。玉米中缺少色氨酸、赖氨酸;稻谷中缺少赖氨酸;豆类中含赖氨酸较多。

1. 植物向性运动产生的原因:单一方向的刺激。(单侧光、重力)

2. 双缩脲试剂先加氢氧化钠溶液(a液),再加硫酸铜溶液(b液),用硫酸铜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目的是保证碱性环境。

3. 斐林试剂混匀后再用,现配现用,目的是为了获得氢氧化铜

4. 元素组成:糖类(cho)

蛋白质(chon(s))

脂质(cho(np))

核酸(chonp)

5. 小麦萌发期间,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进行供能,消耗胚乳中的淀粉,转化成葡萄糖来利用。

6.种子萌发期间,有机物的种类增加,总量减少。

7. 反射活动必须经过5个完整的反射弧结构,否则不能成为反射活动。

8. 抗体的形成一定需要生物膜参与。(属于分泌蛋白相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10. 微量元素和大量元素是根据在生物体内含量命名,和他们的作用大小无关,都很重要。

11. 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体现在元素的种类上,差异性体现在元素的含量上。

13. 一条含n个氨基酸的多肽链,其肽建数n-1,如果形成的为环状肽则肽建数为n个。

14.胆固醇属于脂质,具有构成生物膜和参与血液中的脂质运输的作用。动物含量比较多,植物含量很少甚至不含有。

15. 主动运输、胞吞胞吐都需要消耗能量。

16. 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和载体蛋白有关)。

17. 胞外酶:在细胞外面起作用的酶。如消化酶、溶菌酶。

18. 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按照生物通用的结构决定功能,所以生物膜的流动性决定了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19. 细胞分裂前期两消失两出现,后期两重建两消失。

克隆技术

1.植物的组织培养

(1)细胞工程:指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细胞水平或者细胞器水平上的操作,按照人们的意愿来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或获取细胞产品的一门综合科学技术。在细胞器水平上改变细胞的遗传物质,属于细胞工程。

(2)细胞全能性:具有某种生物全部遗传信息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生物体的潜能。

考点细化:

① 都具有该生物全部遗传信息,因此从理论上讲,生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都应该具有全能性。

② 细胞在生物体内没有表现出全能性的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③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得以实现的条件是离体,合适的营养和激素,无菌操作。

④ 在生物的所有的细胞中,受精卵细胞的全能性最高。

(3)植物组织培养: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培养在人工配置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产生愈伤组织、丛芽,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

考点细化:

① 已分化的细胞经过诱导后,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而转变成未分化细胞的过程叫脱分化。

② 再分化是愈伤组织继续进行培养,重新分化出根或芽等器官。

③ 愈伤组织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高度液泡化的呈不定型状态的薄壁细胞。

④ 植物组织培养时培养基的成分有矿质元素、蔗糖、维生素、植物激素、有机添加物,与动物细胞培养相比需要蔗糖、植物激素,不需要动物血清。

⑤ 在植物组织培养脱分化过程中,需要植物激素

⑥ 植物组织培养全过程中都需要无菌,愈伤组织之前不需要光照

(4)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用途:微型繁殖、作物脱毒、制造人工种子、单倍体育种、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考点细化:

① 用植物体的茎尖、根尖来获得无病毒植物

②人工种子中人工胚乳相当于大豆种子的子叶,人工种子与正常种子相比发芽率高。

③ 转基因植物的培育需要植物组织培养

(5)将不同种植物的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交细胞,并把杂交细胞培育成新的植物体叫做植物体细胞杂交。

考点细化:

① 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

② 物理方法:电刺激、振荡、离心;化学方法:聚乙二醇

③ 植物体细胞杂交完成的标志是新细胞壁的形成

④ 融合后的杂交细胞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才能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

(6)植物体细胞杂交这一育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

2.动物的细胞培养与体细胞克隆

(8)动物细胞培养经过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

考点细化:

③ 使用胰蛋白酶处理使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

④ 动物组织处理使细胞分散后的初次培养称为原代培养

⑤ 贴满瓶壁的细胞需要重新用胰蛋白酶等处理,然后分瓶继续培养,让细胞继续增殖。这样的培养过程通常被称为传代培养。

3.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9)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区别:操作步骤不同:植物原生质体融合需要先去除细胞壁,动物细胞无细胞壁;诱导方法不同:动物细胞融合可以用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法,植物原生质体融合只能用物理、化学方法;最终目的不同: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最终是为了获得杂交植株,动物细胞融合最主要目的是获得单克隆抗体。

(10)单克隆抗体与血清抗体相比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大量制备

(11)熟悉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

高中语文知识病句要点总结归纳篇四

下面是老师对茎的结构知识点的总结,同学们一起来学习。

从外到里是:树皮内韧皮部(有筛管)、形成层、木质部(有导管)、髓。木本植物有形成层,形成层细胞具有分裂能力,不断的分裂,能使茎逐年长粗。草本植物茎中没有形成层,因而不能长得很粗。 导管位于植物茎内的木质部,向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位于茎内的韧皮部,向下运输有机物。

通过上面知识点的总结,相信同学们对此知识点能够很好的掌握了,希望同学们的生物能学习的更好。

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种子的萌发

对于生物学中种子的萌发的知识,下面是我们为你讲解的知识点。

1、种子萌发需要环境(外界)条件: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完全淹没在水中的种子不能萌发是因为没有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自身条件:胚是完整的,活得,度过休眠期的。大多数种子萌发不需要光,探究是否需要光时一定提供适宜的各种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发芽率达到90%以上的种子才能播种。

2、种子萌发时最先发育突破种皮的是胚根发育成根,然后是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萌发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胚乳(玉米)或子叶(菜豆),所以贫瘠的土壤和肥沃的土壤中的种子同时萌发。早春地膜覆盖是为了提高土壤温度使种子早萌发。

希望上面对生物中种子的萌发知识的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上面的内容学习一定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哦。

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种子植物

关于生物中种子植物的知识学习,需要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讲解内容。

1、种子的主要部分是胚,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在玉米种子的剖面滴加碘液,变蓝的是胚乳,因为胚乳内有淀粉,淀粉遇碘变蓝色。

2、将胚的各个部分(胚芽,胚轴,胚根)都连在一起的是胚轴。

3、我们吃的大米主要是胚乳,大米不能萌发时因为无胚。

4、被子植物(桃树)与裸子植物(松树)的主要区别是种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也就是胚珠外是否有子房壁包被。

通过上面对生物中种子植物知识的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对上面的内容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预祝同学们考试成功。

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绿色植物

下面是对生物中绿色植物的知识点讲解,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下面的内容知识哦。

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在陆地阴湿处,单细胞或多细胞。无根、茎、叶的分化。如:水绵、海带、衣藻。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占大气的90%。

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阴湿的陆地上,植株矮小,有茎、叶、假根,无输导组织。如:墙藓、葫芦藓。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裸子植物:生活在干旱的陆地上,有茎、叶、种子,结构复杂。如:油松、云杉、银杏、苏铁、侧柏。

被子植物(绿色开花植物):比裸子植物更加适应陆地生活,有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如:玉米、小麦、毛白杨、。

裸子植物、被子植物靠种子繁殖后代,所以称为种子植物。

2"春水绿如染"中的"绿"指藻类植物。鱼缸内壁的绿膜指藻类植物。

上面对生物学中绿色植物知识点的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上面的知识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

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单细胞生物

关于单细胞生物的知识点学习,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讲解内容。

1、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

2、草履虫的结构见课本70页图

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也有害

上面对单细胞生物知识的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很好成绩哦,认真学习吧。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知识同学们还熟悉吧,下面我们来学习哦。

1、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以上对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知识点的内容总结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在考试中会做的更好。

高中语文知识病句要点总结归纳篇五

在平时的学习中,说到知识点,大家是不是都习惯性的重视?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那么,都有哪些知识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考生物重点知识点的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物的结构层次

1、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①取镜和安放②对光③观察

①取镜和安放:a.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b.把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约7厘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②对光:a.先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b.然后把一个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睛向目镜内注视,另一只眼睁开,再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物镜、镜筒到达目镜,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③观察:a.在载物台上放置标本,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b.下降镜筒: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直至接近标本(目的是防止压坏玻片)

c.寻找物象:一只眼注视目镜,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最后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清晰(总结为:先下后上,先粗后细,先顺后逆,先两眼后左眼,先物后目)

2、 高倍镜观察步骤

① 移动物像至视野中央;②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物镜;③调节光圈(用大光圈);④转动细准焦螺旋(使更加清晰)

3、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4、 放大倍数大,物镜长,目镜短,视野范围小,看到的细胞数目少,视野暗。

5、 光线过强:小光圈+平面镜;光线弱:大光圈+凹面镜(线粒体,细胞核)

6、 视野中看到d,实际写的是p

8、 观察黄瓜表层果肉细胞制作的是临时装片

9、 植物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擦滴撕展盖染吸(滴清水,染稀碘液)

10、 动物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擦滴刮涂盖染吸(滴生理盐水是为了维持动物细胞的正常形态,因为动物细胞无细胞壁,染稀碘液,染色的目的是使细胞核显示得更清楚)

11、盖玻片要倾斜45度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下,目的是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12、图中较暗的地方要用铅笔点细点表示,越暗的地方细点越多。

13、在制作叶横切面的临时切片时,正确的切割方法是迅速地切割

14、细胞质是液态的,有利于物质交换

15、表皮细胞、根尖细胞没有叶绿体,保卫细胞具有叶绿体

16、细胞壁无法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膜可以。

17、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内

18、线粒体使有机物与氧结合,转变成水和二氧化碳,并将有机物中大量的化学能释放出来。

19、植物的嫁接、扦插、组织培养也就是植物克隆,动物的克隆包括克隆羊多利、克隆牛等,克隆羊多莉的外貌和性别与提供细胞核的羊完全一样(遗传物质完全相同)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4、 被子植物也就是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的种子植物

5、 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胚根发育成根(首先突破种皮)

7、 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将来能发育成完整植物体(幼苗)

8、 松鼠的球果、银杏的白果是种子而不是果实

9、 单子叶植物的叶片多为平行叶脉,双子叶植物叶片多为网状叶脉

10、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水分

14、叶原基→幼叶→叶,芽原基→芽→枝条,芽轴→茎

16、传粉的概念: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

17、葵花籽、玉米粒、豆角是果实,西瓜子、南瓜子、绿豆是种子

22导管位于木质部(内),由下向上运输土壤中吸收的水和无机盐

筛管位于韧皮部,由上往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23、木本植物的茎能逐年加粗的原因是具有形成层(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

被子植物的一生

一、种子的萌发

3、抽样检测:抽样检测是指从检测对象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进行检测。以样本的检测结果来反映总体情况的方法。

二、植株的生长

1、根尖的结构:根冠(保护)、分生区(分裂增生)、伸长区(伸长最快)、成熟区(外有根毛,内有导管)

2、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的增大。

4、植株生长需要营养物质:水、无机盐(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有机物。

三、开花和结果

1、花的结构:(p.104)

2、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雄蕊花药里有花粉,花粉中有精子,雌蕊下部的子房里有胚珠,胚珠里有卵细胞。

3、传粉: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而落在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传粉方式一般有两种类型: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4、受精:胚珠里面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

高中语文知识病句要点总结归纳篇六

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自然光源:太阳、星星、萤火虫、灯笼鱼等。

人造光源:火把、电灯、蜡烛等。

光的传播: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日食、小孔成像等)

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方向,我们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光的传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c=2。99792108m/s,计算中取c=3108m/s。(水中:3/4c,玻璃中:2/3c)

光年:(距离单位)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1光年=9。51012km/s=9。51015m/s。

光的反射:光射到介质的表面,被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任何物体的表面都辉发生反射。

光的反射定律: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两种反射:1、镜面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也平行,其他方向没有反射光。(如: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面、平面镜)2、漫反射:由于物体的表面凸凹不平,凸凹不平的表面会把光线向四面八方反射。(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的表面发生漫反射)

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对光线的作用:(1)成像(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对光线既不会聚也不发散,只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包括透镜)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都是倒立的。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都是正立的。

平面镜的应用:

(1)水中的倒影(2)平面镜成像(3)潜望镜

球面镜:1、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应用:机动车后视镜、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2、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平行光射向凹面镜会会聚于焦点;焦点发出的光平行射出。(应用:太阳灶、手电筒反射面、天文望远镜)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

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一面(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现象:折射使池水变浅、筷子弯折、水中人看岸上树变高。

色散:牛顿用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的现象。(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

物体的颜色: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的色光决定,通过什么色光,呈现什么颜色。2、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呈现什么颜色。

光谱:把光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红外线:在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也有能量辐射,不过人眼看不到,这样的辐射叫红外线。

红外线的应用:加热、拍红外线照片诊病、夜视仪、遥控。

紫外线:在光谱的紫端以外,也有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

紫外线的特点及应用:促进钙质吸收、杀死微生物(紫外线灯杀菌)、荧光物质发荧光。

雾灯用黄光的理由:不易被空气散射、人眼对黄光敏感。

高中语文知识病句要点总结归纳篇七

1、美国科学家萨姆纳通过实验证实酶是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总之,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催化作用的有机物,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等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少数的酶是rna.不能说所有的蛋白质和rna都是酶,只是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或rna,才称为酶。酶的特性有高效性、专一性、需要适宜的条件。

2、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3、atp中文名叫三磷酸腺苷,结构式简写a-p~p~p,几乎所有生命活动的能量直接来自atp的'水解,由adp合成atp所需能量,动物来自呼吸作用,植物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atp可在细胞器线粒体或叶绿体中和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在细胞内atp含量很少,转化很快,熟悉89页图。

4、构成生物体的活细胞,内部时刻进行着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同时也就伴随有能量的释放_和储存_。故把atp比喻成细胞内流通着的“通用货币”。

高中语文知识病句要点总结归纳篇八

一、光的反射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

3、光速

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

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5、光线

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6、光的反射

7、光的反射定律

可归纳为:“三线一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1) 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叙述时要“反”字当头

8、两种反射现象

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备战中考有一定的帮助,也希望大家能考入自己理想的院校,物理网和大家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