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书迷的读后感(通用5篇)

时间:2023-10-07 09:45:19 作者:BW笔侠 评语寄语 2023年书迷的读后感(通用5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书迷的读后感篇一

现在人们用“女神”这个词来形容心中的女性形象,一般是美丽、优雅,神圣不能接近的理想型对象,但是在斯蒂芬金的作品《头号书迷》里,斯蒂芬金用“女神”这个词形容变态杀人狂的女书迷安妮,看似颠覆了“女神”这个词的传统用法,实际却让人感叹这个词的神来之笔,安妮身上真的有股神秘的力量,笼罩着神圣不可欺犯的光影,是人类已不能进行对抗的恐怖。

《头号书迷》是一部我读过的人物最少的小说,全书250多页,只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一个是畅销书小说作家谢尔登,一个是他的“头号书迷”安妮,人物虽少,但矛盾冲突激烈明晰。在作家谢尔登发生车祸后,被安妮所救,因为双腿受伤不能行走被安妮囚禁在家中。安妮是谢尔登的“头号书迷”,她超级迷恋谢尔登小说中“苦儿”这个人物,在安妮得知“苦儿”死亡的结局后,她用尽一切手段折磨谢尔登,逼迫谢尔登重新续写“苦儿”小说系列,要在作品中赋予“苦儿”新的生命。谢尔登为了生存,不得不继续创作,同时,还要想尽一切办法逃脱安妮的魔掌。随着对安妮的深入了解,谢尔登发现了安妮惊为天人的秘密,他痛苦绝望,感到始终无法摆脱安妮对他身体和精神的控制,他把安妮奉为了“女神”。

整部小说充满了恐怖悬疑的氛围,以作家谢尔登视角描述周边环境、安妮形象,使读者身临其境,仿佛自己就是身陷囹圄的谢尔登,一直在寻找逃生的出路。当读到谢尔登偷药、偷看日记等“反叛”行为时,读者和书中的谢尔登一样胆战心惊,生怕安妮会突然出现抓到自己。细致入微的环境描写,惟妙惟肖的人物塑造,形成了映入读者脑海中的画面,拥有很强的镜头感和代入感。读斯蒂芬金的小说就像看希区柯克的电影,一幕幕镜头出现,谢尔登的惊惧、安妮的强悍历历在目,引人入胜。这部小说后来改编成的电影《危情十日》也大受好评,女主角凯西贝茨因出演了安妮这个疯狂的“女神”级人物,荣获了第63届奥斯卡的最佳女演员奖。

很多评论家也很难对安妮这个人物进行概括,她躁狂抑郁?残暴凶狠?聪明狡猾?各种性格特征在一个人身上的呈现,因为她就是无法超越的“女神”啊。

书迷的读后感篇二

之前看过了他的穹顶之下,觉得外国小说就是容易给人“过于注重人物细节塑造”的印象,果不其然。

然后又找了他别的小说来看,于是有了这本花了半个月看四分之一,一下午看完四分之一的《头号书迷》。

这本书不同于《穹顶之下》,甚至给人截然相反的感觉,通书甚至可以说只有两个人物——小说家,保罗·谢尔登和他的疯子书迷,安妮·威尔克斯。

其实我是不太容易记住人名的,所以这本书读起来容易也是因为人物少的原因,斯蒂芬·金通过塑造一个有恐惧症和精神病患者的书迷形象,讲述了当这样一个人与自己狂热喜爱的作者在一起时的故事。

如果是常人,如果安妮是个善良美丽的退休护士,说不定会擦出爱情的火花之类,然后整个故事就变成了一本爱情小说,顺其自然的斯蒂芬·金就变成了一个爱情小说作家。

根据这本书改编的电影《危情十日》我还没看,但是觉得名字起的好不恰当,或者是因为电影时长的限制才把他受了几乎半年的苦写成十日。

中间采用了小说中的小说的结构,但是那个小说,人太多了我也没记住。

最后发现金大好像很喜欢盖革计数器,连看两部小说都有这个东西。

小说挺好看的,推荐。

书迷的读后感篇三

身为畅销作家,必然拥有形形色色的粉丝,也难免会有些或有趣、或奇葩的经历。斯蒂芬·金在小说《头号书迷》中就刻画了一个畅销小说家和癫狂女粉丝之间的纠葛,其激烈程度较之当年刘德华女粉丝的疯狂追星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不知斯蒂芬·金在创作这部作品的时候有没有参考自己经历的极端事件,但其中关于创作的经验谈倒是值得一读。

书中的变态书迷安妮代表一类读者(很可能是速读时代的大多数),他们只是迷恋情节起伏及书中人物的命运,对作者隐含的意图不以为然。以爱之名,却与作者无关,因此,当保罗几次谈起他的创作观点,都被安妮无情打断。这大概部分解释了低俗网络小说盛行的原因,不费脑筋、没有深度也毫无技巧可言的小说也会有广泛的受众。

然而保罗不甘心永远做一个迎合读者口味的工匠,想要创作出真正的文学,即是小说里提到的《快车》一书。“快车”象征着创作过程的电光火石,如保罗所言,他是某天意想不到的时候灵光乍现,脑子里突然有了故事架构。不过保罗最满意的作品却是在安妮的囚禁下完成的,一本在写作的过程中越来越不可自拔的小说《苦儿还魂记》。激情一旦点燃便不可收拾,在创作的中后期,保罗即使忍受着巨大的肉体疼痛,仍要奋力完成这部作品。它和保罗自己都唾弃的“苦儿”系列前几部截然不同,是真正创作激情的体现,这点尤为重要,斯蒂芬·金甚至认为这是学生范文和艺术创作的本质差异。有了创作的激情,作者才能笔走龙蛇,完全停不下来,生怕“不写下来,转眼就忘了”。

其次是创作灵感的来源,斯蒂芬·金提到一个词:福至心灵。更务实一点的解释:艺术应效仿人生。所以保罗经常在某些生活场景中看到故事的雏形,把它搬进作品,快车如是,小说结尾的臭鼬亦如是。在保罗的创作陷入瓶颈的时候,会选择无所事事地散步,一则厘清思路,再则映入眼帘的事物或许会唤醒灵感。

关于结局的创作,究竟是顺应读者心意还是服务于创作意图呢?斯蒂芬·金提到一种随剧情推进自然收尾的方式,不到最后一刻,就连作者本人都未必清楚会迎来怎样的结局。这也让我想起某个作家说过,我只创作人物,剩下的交给他们自己。这不是创作的唯一途径,却对把人物写活大有裨益。

此外,斯蒂芬·金还透露了一点创作的辅助工作,如做个活页索引。要创作大部头的系列作品,可以方便查找人物表、时间表、场景、历史资料等等,以免写得自相矛盾。或许“黑暗塔”系列就用到了这个技巧?还有作者要做的背景调研,为了增加作品真实性,必须对涉及的领域有较为专业的认识。小说中的保罗就在写苦儿时研究过神经衰弱症及精神病,在写车祸时采访过车祸昏迷病人的瞬间感觉。斯蒂芬·金也在小说卷首感谢几位精神病医生对他创作《头号书迷》的帮助。

理论谈得再多,不能投入实践也是枉然,本书就是斯蒂芬·金创作谈的践行范本。主人公身份取材于作者本人,涉及的作者和读者关系其灵感来源也不言而喻。书中保罗几度身陷的云诡波谲也绝对避免了斯蒂芬·金不屑的“解危之神”写法,最后的结局更是一波三折,完全符合书中理论的要义。书中还有不少意象都具有象征意义,譬如安妮的癫狂也是创作中的作家自己的影射,安妮狂乱地抓破自己的脸,好比创作过程的惊心动魄;烧掉手稿和砍去身体的一部分都象征创作的取舍;劫后余生的保罗仓皇躲避回光返照的安妮的场景恰如创作度过瓶颈的涅槃。创作优秀作品真不是动动笔墨这般容易,作者本人的内心都是惊涛骇浪,细思极恐。

借小说躯壳大旨谈论创作,并非斯蒂芬·金开的先河,日本畅销天王东野圭吾也写过《名侦探守则》这样的推理作品创作谈加之对陈腐写法的吐槽。更早之前,还有堪称经典讲义的约翰·迪克森·卡尔的《三口棺材》。这类作品的魅力早就超越故事情节本身,似乎揭开了小说家创作的神秘面纱,不止是阅读畅销作品,还事无巨细忠实探索作家心路的读者,或许才称得上是“头号书迷”啊。

——乙未年读斯蒂芬·金《头号书迷》

书迷的读后感篇四

今天在家读了本书头号书迷,这本书是美国作家斯蒂芬·金所著的心理惊悚小说,首次出版于1987年,创下首印量一百万册的纪录。曾于1990年被搬上大银幕。

《头号书迷》采用了狄更斯式的“书中书”结构。在贯穿始终的恐怖气氛中,点缀着斯蒂芬·金对于小说创作的真知灼见:写作者和阅读者的关系,讲故事之人的艰辛、愉悦和责任,灵感的本质,“严肃”写作和“流行”写作之间的区别。谢尔登的形象充满自传色彩;安妮则不是被简单地视为怪物,而是以细腻并通常感人的笔触加以塑造,使得绑架者和人质之间扭曲的互动关系真实可信。这本书展现了斯蒂芬·金对于人类心理的深刻理解。

其实我感觉读书比看电视看电影更加有意思,因为在读书时场景和人物会浮现在你的脑海,根据自己脑海中的想象来丰富剧情,读书是个好习惯,我会坚持下去。

书迷的读后感篇五

作为一个作家,保罗有多么憎恶自己笔下最知名,为自己带来滚滚财源的角色;

最大的虐待就是锯断腿,但不给药不给饭都让人觉得比死神来了还要让人心脏抽搐;

保罗的挑战与逃生与他小时候玩过的游戏巧妙的结合呼应;

在幽闭狭隘空间里,一节节攀高的信息量让人喘息不过来;

让人惊叹的细节,类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