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论文参考文献(模板5篇)

时间:2023-09-28 16:17:39 作者:书香墨 毕业论文 西方经济学论文参考文献(模板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西方经济学论文参考文献篇一

文章回顾了运输经济学科的发展历程,探究了近几十年来运输经济学发展中的四大主要变化。文章对于未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运输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来研究与运输相关的各种问题的一门学科。人类从事交通以克服空间距离的阻隔,是一项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任务,所以运输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本活动之一,研究运输及其经济问题是运输经济学的重要内容。

一、学科发展历史回顾

要了解西方运输经济学学科发展,就少不了对其发展历史的回顾,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观察老路子,达到探索新路子的效果。笔者将其发展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酝酿阶段、初创阶段、腾飞阶段和成熟阶段。

二、酝酿阶段

从古典经济学时期运输问题就开始受到经济学家们的关注了,那些与运输相关的.经济学现象多次被著名经济学家作为案例来讲解其所提倡的经济学思想或理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高度评价了运输对城市和地区经济繁荣所起的重要促进作用,从此以后的经济学家就一直对运输及其经济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运输经济学尚未形成体系,这一时期仅仅为酝酿阶段。

三、初创阶段

对运输经济学的专门研究起源于1850年d拉德纳出版的《铁路经济》一书,这书为近代铁路经济科学奠定了基础。此后,德国k肯尼斯出版了《铁道经营及其作用》,奥地利e萨克斯出版了《国民经济中的运输工具》。后者构建了传统运输经济学政策论和营运论两条主线,为运输经济理论体系的建立做出了杰出贡献。这几本著作是运输经济学初创阶段的主要著作,为运输经济科学奠定了基础。

四、腾飞阶段

在这一阶段里,运输经济学科迅猛发展,研究范围、研究方向快速扩大,交通经济学类的著作层出不穷。这一阶段可分二战前后两个时期来研究。

1、二战前。1935年美国罗克琳出版《运输经济学》一书,标志着运输经济学从福利经济学科中分离出来,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应用经济学科。1940年美国的约翰逊等人在《交通运输:经济原理与实践》中讨论了包括铁路、水运、公路、航空和管道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经济问题。

2、二战后。由于经济学在宏观、微观理论方面的突破,运输经济学也得到相应发展,许多经济学家逐渐加入到运输经济研究的行列中。1950年费尔出版了《运输经济学》;1958年,约翰梅耶等人出版的《运输业的竞争经济学》对各种运输方式的成本结构、运输市场和运输需求特性的开创性分析,也促使运输经济学发生了深刻变化。

五、成熟阶段

运输经济学科在经历了腾飞阶段后,渐渐走向了成熟。这一阶段包含两个时期。

1、60年代以后。各国加紧建立各种运输经济研究机构,甚至出现了多国性的研究组织,例如欧洲经济共同体的运输经济研究中心等。运输经济问题涉及的学科范围扩大到管理学、地理学、城市规划、环境科学、计算机应用等十多个学科。这些都反映出运输经济学与现代经济的密切关系。

2、七八十年代至今。这一时期因能源、环境等方面出现危机,在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提出了新的运输经济课题。西方运输经济学除了综合性的著作,如美国桑普森等人的《运输经济―实践、理论与政策》、哈帕尔的《美国运输:使用者、运动者和政府》以外,还有数量众多的专门性文献,如航空经济、运输与能源、运输与土地利用等。这一时期,运输经济学开始运用标准经济学分析方法进行研究,这标志着其开始步入了成熟阶段。

六、运输经济学发展中的主要变化

从世界各国运输经济学的发展来看,最近几十年该学科出现的一些新动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七、研究范围不断扩大

尽管从酝酿阶段起,运输界就没能包揽过这一领域,但跨学科发展的脚步却从来没有停止过。运输经济学科的研究内容大致可分为:交通运输与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的关系;运输需求、供给、成本、运价研究;运输政策与发展战略研究;城市运输问题研究;与交通相关的环境、土地利用、能源问题的研究。

八、加强了对运输需求―供给一般规律的研究

目前运输经济学对运输需求―供给的分析突破了旧范式下运输经济学的分析模式,不再是简单地对运能和运量进行分析,而是从需求和供给特性的角度出发研究它们的一般规律。

九、研究方法日趋多样化

当今科学界,各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研究运输经济已不局限于单一方法,其所使用的方法和工具日趋多样化、丰富化,各类定性的、定量的、逻辑的、历史的以及计算机模拟等方法被广泛地采用,特别是标准经济学的进一步完善,促使运输经济学能够更加有效地处理社会经济中与运输问题有关的大量复杂信息,能够进行更精深的研究。

十、逐渐脱离经济学和地理学等主要学科

与多学科参与研究运输经济问题不同的是,当前运输研究似乎与经济学和地理学等主要学科理论发展主流相脱离。在古典经济学时期,运输问题在经济学理论中通常占有重要的地位,但近期在经济学分析过程中,运输多被置于外生变量的地位,经济学家们关注的重点已经从运输问题上移开了。对于传统的经济地理学而言,其基础也是建立在对运输条件和运输费用研究之上,可是运输问题目前在国际地理学界已经不再是热门话题了,有不少地理学家转向对商业地理的研究。

十一、结束语

运输经济学科理论对于运输业的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指导作用,因而更加深入地探讨研究该学科的发展是势在必行的。本文在回顾学科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近几十年来运输经济学科发展的几大变化,对于以后的学科研究希望具有一定的助益。

西方经济学论文参考文献篇二

尊敬的领导:

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求职信。

我是北京金融高等学校2009级保险专业的一名毕业生,我以最大的热情和十二分的虚诚向您递交我的个人求职材料,我自信符合贵单位应聘的要求,在此很高兴向您介绍我自已。我来自广东广州市,闻名的“小品之乡”铸就了我开朗、大方、乐观、稳重、豁达、的性格,“自强不息,永不言弃”显我的生活理念。

大学生四年的学习中,我刻苦努力、积极进取,认真学习了西方经济学,公共关系学,应用写作,基础会计,财务管理,证券基础,投资基金、国际金融与国际汇兑、电子商务、财产保险、人身保险、风险管理、再保险、保险会计等近四十门课程、并且各科均以优异的成绩结业,连续多次获得二等、三等奖学金。200x看11月以优秀的成绩顺利通过了保险代理人的资格考试。担任团支部书记和副班长职务使我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与提高,“做事认真、责任心强、善始善终”是我最大的`优点,工作中积极组织同学开展各项活动,并多次获奖,我个人也边疆两年被评为“优秀团干部”。

四年里,我各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已,不断进娶积极向党组织靠近,使我于200x年下半年被列为入党积级分子,2007年党校毕业后经考核组织吸收为预备党员,2008年转为下式党员。

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我一定是最好的,但我会继续努力、不断进娶日致完善。

我将以乐观、坦诚的心期待贵公司给我的机会。

我讲会是贵公司的千里马,相信您是伯乐。

西方经济学论文参考文献篇三

《西方经济学》在非经济学专业本科教学实践中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学内容理论性强、知识点多造成学生难以理解,而且实用性差、不能解释我国现实经济现象,造成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不高。故要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在教学方式、考核模式和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西方经济学》是非经济学经济类专业本科生的必修基础课,其重要性无需赘述。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学内容不但理论性强、知识点多造成学生难以理解,而且假设条件多、国外案例多,导致学生认为实用性差、不能解释我国现实的经济现象,特别是不能为其他的专业课提供理论基础,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不高。没有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就没有较高的教学质量,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他们动脑、动口和动手,他们才能接受、消化和运用知识。学生学习主体性的产生首先在于求知的兴趣,其次在于所求知识的实用性,而对于教师来说,前者取决于教学的方式和考核的模式,后者取决于教学的内容。也就是说,由于教学方式、考核模式和教学内容的不恰当,必然导致学生学习主体性的不高,从而导致教学效果的不理想。故要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在教学方式、考核模式和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本文就此以需求理论为例,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为根本,尝试对非经济学经济类专业本科生的《西方经济学》在教学方式、考核模式和教学内容上进行教改探索。

一、创新教学方式:问题导向

问题导向就是每节课开始时首先提出问题让同学们思考并讨论几分钟。当然,所提问题肯定与接下来所要讲授的理论和知识点有关并且还能用接下来所要讲授的理论和知识点来解答。不过这只是基本要求,也是一般教师所惯常采用的。本文认为对问题导向的创新关键在于所提问题必须能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而这又取决于这些问题是不是学生们日常的所思所想,也就是说这些问题是不是学生们所关心的问题。因为学生们所关心的问题经过了学生的.思维加工,富含智慧和感情,是学生发挥主体性的开始。故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就是学生关心什么就教授什么(在课程标准范围内),让学生盯住问题往前走。

需求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的基础,其中自然包含了众多的大学生们所关心的问题。本人在教学中就所要讲的内容提出了两个社会热点问题:第一、中国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症结何在?第二、中国普通的白领为何买不起房?这两个问题不但是学生所关心感兴趣的,而且包含了需求理论的所有关键知识点。

这里还得强调一下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与案例教学方式的区别。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目的不同:问题导向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从而发挥其主体性,起得是抛砖引玉的作用;而案例教学方式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点,起得是锦上添花的作用。故问题导向虽然有时候也以案例为导向,但这种案例所包含的知识点应该涵盖将要所讲授内容的所有知识点,且是学生们所感兴趣的案例,而不仅仅起个帮助理解的作用。这是进行问题导向教学选择案例时所特别要注意的。

二、创新教学内容:系统对比

系统对比就是要将本学科所有有关的内容放在一起进行讲授,在讲授中重点强调其区别与联系。也就是说,所讲授的理论和知识点不仅仅只能解答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现象和问题,更要能解答一些复杂的现象和问题,特别要能解答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而我们目前《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一个突出的弊端就是用比较复杂的方法讲授一些最基本的理论和知识点,而这些最基本的理论和知识点只能解释和解答一些较简单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对较复杂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却解释不了,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解答更是无能为力。其结果就是,学生们费了很大的劲所学会的知识其运用性却不强,由于要用到较复杂的数学推理,其学习的过程较痛苦。由于学生们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自然其学习的主体性不强,导致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就需求理论来说,由于非经济学专业教科书中只有消费需求理论,而对于更为复杂的投资需求理论和投机需求理论要么不涉及,要么放在中高级教科书中,故绝大部分教师也只讲授消费需求理论。而仅仅依靠消费需求理论是无法解答我们前面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中所提出的两个问题的。因为第一个问题要用投资需求理论才能解答,第二个问题的完满解答更是涉及消费、投资和投机三大需求理论。这将直接导致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无法运用。因为大学生们感兴趣的问题一般都会具有一定深度,更有可能直接就是社会热点问题。这要求我们的教学内容必须具有一定深度。

当然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教学内容具有一定深度并非指一定要用到复杂的数学推理,而是指知识结构具有一定层次性,能涵括现实生活中的绝大部分现象。而实际上进行完整的知识结构的讲授只用简单的数学推理,甚至不用数学推理只用图表也是完全能办到的。以需求理论为例,在讲授完消费需求后,将消费需求曲线中的价格收入比转换为价格产出比就是投资需求曲线,转换为同一商品的价格差额就是投机需求曲线。这样,需求理论的讲授就不但完整了,而且还可以在消费、投资和投机需求的对比讲解中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并且这种讲解并没用到高深的数学推理,而只是增加了讲解的知识结构层次,却使讲解的理论和知识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大增,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更强。何乐而不为呢!

三、创新考核模式:重在运用知识的能力

运用知识的能力就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问题的能力。这不但是教学的目的,也是大学生们对所学课程实用性的要求,只有实用性强的课程大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才会强。那么对非经济学专业《西方经济学》课程考核的重点也应该放在学生们运用知识的能力上。对此,大部分教师都不会有异议,大部分学校也是这样要求的。而在实际教学考核中又为什么难以做到呢?如本文第二部分所论述的,教学内容与现实一定程度的脱节是一个主要原因,由于所学内容本来实用性就不强,自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除此之外,考核的层次和时间安排也是个重要因素。所谓考核的层次和时间安排的创新就是淡化期末考试的比重,大幅度提高课前、课中和课后解答问题能力的比重。

以需求理论为例。课前我们采用了问题导向,提出了大学生们感兴趣的两个热点问题,经过学生们的热烈讨论引出了我们将要讲授的理论和知识点,学生们的讨论就可作为考核的一部分,重点考核学生的思路是否正确,以便在随后的讲解中有针对性地引导。讲授完需求理论的知识点后,再重新回到课前所提出的两个问题,重点考核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是否完整,以便对学生们查漏补缺。下课时,再提出两道课后思考题:第一,分析“刚性需求”这个社会热点概念是否科学?第二,当住房的投机需求在三种需求中所占比例为多少时,住房的价格完全由投机需求决定?第一个问题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辨析社会热点的科学性,第二个问题可作为对经济学有强烈兴趣且优秀的学生的长期研究课题。

经过以上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以及考核模式三个方面的教改创新,学生们学习的主体性将会大大得到提高,《西方经济学》在非经济学专业本科教学实践中将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西方经济学论文参考文献篇四

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教育部规定的财经类专业11门课程之一,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在本科教学阶段必修的最基本的专业基础课。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合理配置稀缺资源的行为科学,其用现代数学方法进行经济数量关系分析,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精确描述和解释成为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新趋势。但其深奥、晦涩的数理分析,繁杂的几何模型往往使学生学起来枯燥乏味,理解起来如水中望月、雾里看花,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近年来,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西方经济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研究,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探讨和尝试,比如,王素君等(20xx)对西方经济学教学体系进行了研究;崔蕊、王维诩(20xx)对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实施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刘生(20xx)对西方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研究;何苗(20xx)详细研究了西方经济学的互动教学方法等。

然而,实际教学过程中西方经济学课时少内容多,教学质量与教学内容常常发生矛盾。上述教改在具体实施中会遭遇很多困难,如进行案例教学可能会导致基本教学内容无法按时完成。这就迫切要求我们提供某种辅助教学工具,让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灵活的自主学习。

本研究拟探索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引入“毕博平台”,为西方经济学提供现代化的辅助教学工具,使课堂中无法完成的内容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一、“毕博平台”与“传统课堂”

教学比较研究

“毕博平台”是一个具有资源共享互动交流等功能的课程管理平台,教师可以借助“毕博平台”创设互联互动的网络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更为充裕的时间内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和扩展知识。这里将“毕博平台”与“传统课堂”的教学进行比较:

1.“传统课堂”教学

西方经济学的“传统课堂”教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内容,教师根据学校指定的教材制定ppt或者通过板书,通过语言讲授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对于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主要通过平时问答、期末考试这两种方式来实现,教学地点仅限于课堂。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遵循教师的教学思路,即使有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互动环节,也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由于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多而课时少,大多数财经类本科院校的教学课时为64个课时,需要完成整个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内容,多数教师只是疲于完成教学内容,整个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主导,将学生排除在教学之外,只让他们被动地去接收西方经济学的知识,西方经济学理论知识的枯燥无味很容易导致学生放弃这门课程的学习,所以“传统课堂”教学很难保证教学质量。

2.“毕博平台”教学

“毕博平台”教学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而言,具有以下优势:教学活动不再受到传统的时空限制,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自主学习,也可不必遵循固定的教学速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调整学习速度。“毕博平台”教学可以实现学习资源的开放性、学习形式的开放性、学习目的的开放性、评价方式的开放性。教师只需要在毕博平台上提供丰富的在线资源,指引学生学习的主要目标与方向。在“毕博平台”上,教师可以在线实时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还可以在线指导学生学习,在拓展教学内容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西方经济学理论知识是极其丰富的,各经济学流派观点不一;经济现象是极其复杂的,很难用单一理论知识进行完整解释。这些知识由于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很难在“传统教学”课堂中完成,而通过“毕博平台”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自己阅读相关知识,讨论经济现象,提高学生观察经济问题、解释经济现象的能力。

二、基于“毕博平台”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

由于西方经济学在“传统教学”过程中遭遇课程内容多而课程时间少的难题,大多数教师只能疲于完成教学任务而很难提高教学质量。“毕博平台”教学将西方经济学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教师通过在“毕博平台”上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并可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在线互动沟通,学生兴趣小组实时在线讨论,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兴趣及解释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本研究主要以“毕博平台”为辅助教学工具,就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生考评方式等三方面进行改革研究。

1.教学内容改革

西方经济学教学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整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应该覆盖这门课程的基本框架。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我们可完成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大纲内容,如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为价格理论,研究对象为个体经济包括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单个市场,涉及到的基本内容有:需求与供给、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论及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微观经济学从资源的稀缺性出发,认为所有个体的经济行为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获取最大的利益。如在消费者行为理论中研究消费者在收入有限的前提条件下如何根据商品的价格购买商品以实现效用最大化;生产者行为理论研究生产者在成本有限的前提条件下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消费者及生产者的行为又通过市场中的价格机制反映出来。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为国民收入理论,研究对象为经济总体(通常以国家为单位),涉及到的基本内容有:国民收入的核算、国民收入的决定、宏观经济政策、失业与通货膨胀。宏观经济学的内容是以实现无失业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为目标,使经济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为核心。

上述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可在“传统教学”中完成,但由于西方经济学内容多、理论强、流派杂的特点,教师可通过“毕博平台”这一辅助教学工具的使用让学生在更为充裕的时间内掌握经济的基础知识和扩展知识。

(1)可以在“毕博平台”中放入教师上课用的多媒体课件,这样可以节省学生的做笔记时间。学生在课堂上只需要认真理解教师的教学内容,如仍有问题,可课后自学,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提高教学质量。

(2)西方经济学是一门与现实联系很紧密的课程,其理论可以解释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很多经济现象及经济问题。但课堂中由于时间的有限性,教师只会对一部分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可以在“毕博平台”以讨论的形式列举出一部分经济现象,让学生自己运用经济学知识进行解释,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自己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理论经济学的'兴趣。

(3)在授课过程中,由于时间有限,教师通常都只对传统经济理论进行讲解,如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论、国民收入决定论等,很少涉及到经济理论的前沿问题,如不完全信息理论、博弈论等。对这部分内容我们可以在“毕博平台”中完善,这样可以完善学生的整个经济学理论体系,有利于他们更好的掌握经济学的知识。

(4)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系统的理论经济学,其理论的完善有利于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更好的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如货币政策与货币银行学,财政政策与财政学,这样相关课程也可以在“毕博平台”中进行链接,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知识的宽度与深度。

2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教学”中由于课堂时间的有限性,大多数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都有意的将讨论环节删除,整个教学课程都以教师为主导,由教师讲授,学生只能被动地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被动地接受知识,使学生觉得西方经济学枯燥无味。“毕博平台”可跨越时空界限,教师可以通过“毕博平台”实现多种教学方法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1)案例教学法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与现实经济生活很紧密的学科,经济现象无处不在。教师可通过“毕博平台”实现案例教学。如在“毕博平台”中由教师提出经济现象,由学生运用经济理论来解释经济现象。如微观经济学中供求理论,在这部分理论学习过程中可以用供求理论来解释我国房屋价格变化的原因及理解为什么房屋价格越涨消费者越买,跌时反而不买。在讲解消费者行为理论时可以用边际效用原理来解释婚姻生活中的七年之痒,解释为什么钻石的价格高于水的价格等。在宏观经济学部分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介绍我国20xx年的经济形势和目前世界的经济形势,及美国次货危机发生的原因及其是如何演变为金融危机进行转化为债务危机的,并介绍各国在面对经济问题时是如何使用宏观经济政策干预经济及效果如何。这些内容都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觉得经济学无处不在。

(2)比较教学法

西方经济学中很多理论内容不同,但使用的分析方法却大同小异。如在微观经济学中存在很多变量,但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却是相似的。如边际效用、总效用、平均效用;边际产量、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成本、总成本、平均成本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使用比较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有分析消费者均衡的方法与分析生产者均衡的方法、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与完全垄断的短期均衡等等。在宏观经济学部分中的三大模型。这些内容的分析方法相同,教师可通过“毕博平台”进行列表,进行比较教学,使学生发现规律,较轻松地掌握这门课程。

(3)讨论式教学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由于时间有限,很少有西方经济学教师进行讨论式教学。但讨论式教学可以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部分内容也可通过“毕博平台”实现。首先将学生分组,并将讨论问题放在“毕博平台”中。在微观经济学部分可结合供求理论讨论分析如何解决我国火车票一票难求的困境;结合消费者行为理论分析我国的犯罪行为,并站在经济学的角度上讨论怎样降低理性人犯罪;结合生产者行为理论讨论分析我国高校扩张是否存在规模经济等。在宏观经济学部分可结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讨论我国不同时期经济政策的使用及带来的效果。在线讨论有利于激发学生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辅助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三、西方经济学“毕博平台”建设

“毕博平台”作为“传统教学”的辅助教学平台,有利于学生的课后学习,但是教师应该注重“毕博平台”建设,完善“毕博平台”教学资源。具体而言,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基本内容:

2.提供配套的习题和试题以构建在线测评系统,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自我评估;

3.以讨论区的形式供学生对经济学学习过程及经济问题开展网上讨论;

4.提供现实中经济学案例资料,提高学生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

5.提供经济前沿理论资料以及各经济流派代表人物和观点,完善学生的知识面;

6.探索毕博辅助教学平台的互动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毕博平台”教学可用于完善西方经济学教学,通过辅助教学工具的使用有利于学生完善经济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为课程教学增添了色彩和活力。“毕博平台”的使用,可以让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对现实经济问题的讨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传统的理论课程教学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途径。

西方经济学论文参考文献篇五

西方经济学因其并非中国土生土长,而是引自西方国家而得名。它是对西方发达国家二百多年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一般性概括和抽象式描述。20世纪80年代,西方经济学被引入中国,至今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发展到今天,西方经济学已经成为教育部指定的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在全国各个本科院校的财经类专业课中普遍开设。它不仅是经济管理类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理论基础;同时还是服务于其他专业的经济学相关理论学习的有力工具[1]。

二、西方经济学本科教学应实现的几大目标

西方经济学本科教学的目标,除了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以外,还应着重实现下述目标:

1.帮助学生形成经济学的思维习惯。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希望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之余,能够做到活学活用。而要达到这一目标,首要的是教师自己要养成经济学的思维习惯,并在授课过程中通过采用适当的方法让学生了解经济学思维习惯的优点以及经济学思维习惯的形成方法。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日积月累,最终学会用专业思维去看待和分析问题。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经济学及其相关专业知识,也是保障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落实的有效手段。

2.引导学生主动接触前沿热点问题。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接触前沿热点问题是西方经济学本科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2]。时代在发展,知识在更新,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也应做到能够与时代并进。引导学生主动接触前沿热点问题,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在教的过程中获得自身水平的提升,也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3.帮助学生实现专业课程间的融会贯通。西方经济学与其他专业课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共通性。经济学的基础性地位更加说明了在这种共通性之中,经济学知识的掌握和主动向其他课程渗透是首要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的穿插引入其他课程的某些元素,如可以引导学生用经济学的方法去解释其他课程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可以用其课程的知识和观点来解释经济学课程学习中的一些问题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灵活掌握其所学的各门课程,做到活学活用融会贯通。

三、西方经济学本科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1.理论性强导致趣味性不够。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其中包括大量的概念、定律、原理的阐述,常常会用到大量的图形和数学论证。对于初学者和数学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来说,会存在学习和理解上的困难。较强的理论性也使得课堂教学过程充斥着资料性信息,导致课堂气氛的轻松性不够,也减少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令教师无法及时得到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不利于其对教学方式的及时调整。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被动接受知识,无法与教师进行很好的交流,导致教学过程变得枯燥乏味,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数学化倾向导致理解力不够。西方经济学知识阐述的一大特点就是要借助大量的图形、表格、数据、数学公式及西方经济学专业术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感到抽象枯燥和难以掌握。近年来,经济学界有一个很明显的趋势,就是越来越注重实证分析。实证研究能够增加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逻辑严谨性。然而,复杂的数学公式和推导很容易令人忽视现实经济生活的复杂性和牵连性。在西方经济学本科教学中,不应因数学方法本身而强调数学方法,而应加强对基础理论的定性分析。因为数学的方法只是西方经济学的一种表达方式,并不是它的全部。

3.理论联系实际不够。从当前西方经济学界研究的实际情况看,中国的经济学理论中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成分比较多见。目前中国选用的西方经济学教材版本大都以主流经济学为主。如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来源于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早期版本,宏观经济学来源于凯恩斯的理论观点。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许多新现象和新问题,未能在西方经济学教材中得到反映。教材中还缺乏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特殊问题的分析。即使学生课堂上能够记住一些抽象的理论、模型、案例、图表和专业术语,但由于现实性不够,学生不仅不能将所学知识牢固掌握更不能实际运用[3]。

4.教学手段单一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目前在西方经济学本科课程教学中,由于受到多种条件的限制,教学的主要方式局限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普遍缺失。学生大都是被动地听,而没有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因而无法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三大能力”,即自主学习的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的培养成为一句空谈。而随着多媒体设备的普及,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完全抛弃课本和教案。少数教师甚至跳过了备课环节,直接从互联网下载教学课件,上课时对着课件“照本宣科”,时常出现讲授思路不清、逻辑混乱、知识点错误等情形,直接导致了教学效果不佳。

四、西方经济学本科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1.增强教学方法及手段的适宜性。教师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法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优势,将图、文、声、像高度集成于教学活动之中,改善课堂教学内容的表现力,提高知识传授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应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如可将传统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以及其他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法相融合,充分发挥多种教学方法的集合优势。例如在教学中适当使用黑板板书介绍关键概念或推导重要数学模型和公式,有利于加深学生的记忆,强化教学效果,或采用参与式教学法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兴趣和增强学生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

2.增强理论与现实的贴合度。在教材使用方面,应尽量选择精练易懂、所举实例符合中国现实的教材。有条件的院校可以自主编写适合本院学生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要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帮助学生深化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之外,应注重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为西方经济学教学提供必要的实际操作条件,帮助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激发他们的学习和实践热情。

3.增强教学体系改革的有效性。西方经济学内容纷繁复杂,流派林立,观点各异。容易令学生把握不清其基本知识体系。教师要把握住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这两条主线,通过两条主线将各知识点串联起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住西方经济学的内容体系。如微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就是总供求的平衡。在讲授时,应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调整侧重点。如对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可适当简化模型化的经济理论的阐述,着重培养其思维方式。

4.增强教学内容的前瞻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进一步推进,经济理论界对知识的时效性越来越注重。一些不合时宜的理论在时代的变迁中被淘汰,一些新的思想和理论在时代的呼唤中应运而生。西方经济学教学不能忽视现实经济的这一重大的时代特征,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前沿理论的研究,促进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授课教师也应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紧跟经济学界的最新研究动态,适时向学生介绍经济学理论发展的重大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帮助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