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变革时代读后感(通用5篇)

时间:2023-09-26 17:58:57 作者:书香墨 其他范文 2023年大变革时代读后感(通用5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读后感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大变革时代读后感篇一

1、知道但丁及《神曲》、达芬奇及《蒙娜丽莎》、哥伦布等三位航海家的航海活动;了解马丁路德与德国宗教改革。

2、欣赏《神曲》及《蒙娜丽莎》,理解人文主义的含义;识读《新航路开辟图》,指出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的首航路线;概括分析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宗教改革对孕育资本主义和世界迈向一体化所起的作用。

3、培养理性的思维品质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反对盲从和迷信,树立崇尚科学、积极进取的精神;学习航海家不畏艰险、坚忍不拔的精神,养成承受挫折的能力。

【学法指导】

1、结合学案上的自主学习,快速阅读教材全文,并将答案写在导学案上。

2、根据课前准备、学习状态、巩固情况进行小组评价。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合作探究问题。

【导学问题】

一、文艺复兴

(一)自主学习(15分钟,快速阅读教材全文,独立完成下列问题,完不成的作好标志)

1、文艺复兴是14—16世纪阶级掀起的运动,它发端于,后逐步扩及。

2、文艺复兴的大师们高举复兴的旗帜抨击中古时代的独尊地位和的黑暗反动,宣扬精神。

3、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是,代表作品《》揭露了,是一部式的作品;

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的一位巨人,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被视为“”,《》是肖像画中的绝世珍品。

二、新航路的开辟

2、请各组同学仔细阅读教材p82三段小字并结合p83《新航路开辟图》,完成《三次远行航》表格(经过)

代表人物

出发时间

出发地点

到达地点

新航线

哥伦布

达伽马

麦哲伦

(思路点拨:对资本主义发展、地理学等方面)

三、宗教改革

1、背景:的巧取豪夺激起了各阶层民众的普遍不满。

大变革时代读后感篇二

教后记本课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解决学习中的疑问,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质疑、合作的能力。通过活动的设置,使学生在体验中获得了知识,提高了学习兴趣,加深了理解,再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了知识,教师则起到了引导、点拨提升的作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学习效果较好。

但学生的参与面还有待于提高,认真倾听的习惯还有待培养,课堂气氛应达到活而不乱的效果。本课对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不够深入,学生没有很好的理解。应补充一些材料,帮助学生更深入透彻的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应该设计问题展开讨论效果会更好。有时间应配一定量的习题,提高课堂的时效性。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还应该加强,如果能科学把握课堂时间和节奏,多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则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将更好的'发挥出来,课堂气氛也会随之活跃。多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分小组查找资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鉴于以上成功与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多学习有关新课改的理论知识,多看有关教学的书籍,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加强自身的业务能力,争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大变革时代读后感篇三

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文艺复兴时期但丁、达o芬奇、莎士比亚等代表人物的主要成就,理解文艺复兴的本质。掌握哥伦布和麦哲伦开辟新航路的过程,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分析文艺复兴时期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和自然科学成就,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对重大事件和主要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全面客观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历史发展的进程,改变了世界形势,从而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作品和科技成就都是历经磨难,经过不懈努力而取得的,从而鼓励学生从小树立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开拓创新的信念和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文艺复兴的本质和主要代表人物,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难点: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的先决条件及其阶级实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两幅《最后的晚餐》

中世纪的《最后的晚餐》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

教师:同样内容的一幅宗教画,在中世纪画家的笔下,人物姿势、表情固定,不能随意改变。而在达·芬奇的笔下,人物姿势、表情各异,自然、真实。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创作于什么时期?他用这样的处理方法,想表达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本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名画,对比质疑,渲染气氛,引起学生的好奇,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展示:

材料一:中古时期,西欧长期处于分裂状态,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会是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上的主宰力量,教会的影响甚至渗透到人民生活的'各个角落,专横的宗教统治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性,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引起广泛的不满。

——《历史》北师大版

材料二:14~15世纪的欧洲农业生产有了新的进步,农产品剩余增多,对手工业产品的需求增加。为适应这种需要,在14世纪的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兴起,产生了新的社会阶级——资产阶级。

教师:从上述两则材料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学生:中古时期,宗教统治禁锢人们的思想,扼杀人性,引起不满;14世纪的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新兴资产阶级产生。

教师: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需要摆脱封建制度的束缚,冲破教会的桎梏,一场解放人性的斗争——文艺复兴,在意大利首先开始了。

(设计意图:分析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本原因,从而突破难点。)

一、解放人性的斗争——文艺复兴

教师:新兴的资产阶级同教会势力斗争的思想武器是什么?

学生:人文主义。

教师:什么是“人文主义”呢?

学生: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教师:人文主义突出人的地位,注重的是人的价值,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针锋相对的指向教会所谓的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的说教,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进步性,成为资产阶级同教会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

教师:资产阶级是怎样同教会展开斗争的呢?

学生: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

教师:文艺复兴是复古还是创新?请结合课本第59页的动脑筋,谈谈对文艺复兴实质的认识。

学生:自由讨论,发表看法。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文艺复兴不仅仅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简单恢复,而是以人文主义为武器,进行反封建、反教会斗争。它是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

(设计意图:使学生领会“人文主义”的反封建实质,从而理解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

展示:

这是一次人们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

教师:这个时代产生了哪些巨人?他们对人类文化宝库做出了哪些贡献?请看课本59到60页,完成下列表格。

展示:文艺复兴时期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学生:看书完成表格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此表提高学生阅读课文,梳理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利用图表归纳历史问题的方法。)

教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些巨人,欣赏这些巨人的伟大作品。

教师:但丁,文艺复兴的先驱,被恩格斯称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但丁对在世的卜尼法斯教皇八世描述:

你留在这里吧,

因为你受得刑罚是公正的,

因为你的贪婪使世界陷于悲惨,

把好人蹂躏,把恶人提升。

你们把金银作你们的上帝,

你们和偶像崇拜者有什么不同?

展示:《神曲》图片及节选

学生:批判教会腐败现象。

学生:揭示人性的善恶。

展示:《蒙娜丽莎》

教师:这幅作品,达·芬奇摆脱了宗教题材的束缚,刻画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位女子。主人公脸上的笑容,洋溢着对真善美的渴望,是人文主义精神的真实写照。

教师: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扩展时期的一位文学巨匠。让我们通过《哈姆雷特》来了解其作品的思想。

展示: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

教师:莎士比亚赞美的是什么?体现了什么思想?

学生:赞美了人的价值、尊严和伟大。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教师:这些文艺复兴巨匠的作品中反映了什么共同思想?

学生:人文主义思想。

(设计意图:通过对文艺复兴巨匠作品的品读和赏鉴,深刻体会人文主义的。)

教师:文艺复兴时期,美术、文学等领域硕果累累,那么它给欧洲带来了什么影响呢?

学生: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教师:文艺复兴发现了人的伟大,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欧洲人发起了向自然挑战的远航。

二、挑战自然的壮举——新航路的开辟

教师: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

展示:

材料一:“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房屋地铺金砖,以代石板。”

——《马可·波罗行纪》

材料二:“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的一切……”——哥伦布

学生:为了追求黄金、财富。

展示:《14世纪前后欧亚商路》

教师:演示ppt,补充说明传统的商路的必经之地——地中海,被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欧洲人希望开辟一条不经过地中海通往东方的航路。

(设计意图:拓展补充传统商路的不畅,既便于学生理解开辟新航路的直接原因,又为下面理解新航路的“新”做了铺垫。)

教师:当时地理知识的丰富、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使他们走出欧洲成为可能。

教师:都有哪些航海家开启了挑战自然的壮举,他们的航行历程如何?请结合下面表格,学习60到61页相关内容。

展示:新航路开辟简表

(设计意图:再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梳理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利用图表归纳历史问题的方法。)

教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航海家的历程。

展示:新航路开辟路线图

学生:根据ppt的动画演示,分别介绍四位航海家的航线。

教师:总结最先开辟新航路的两个国家,航行方向,同时强调重点把握哥伦布和麦哲伦的航线。

教师:请观察航海家的航线,回答新航路“新”在哪里?

学生:不走地中海,改走大西洋。

(设计意图:使用多媒体动画,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变抽象为直观,让历史在学生的眼里和脑海里鲜活起来。)

教师:新航路的开辟有何影响?

展示:《分散的世界文明》、《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两幅图片及文字材料

学生:得出结论1: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展示:

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欧洲各国竭力想占有亚洲产品和美洲富源的竞争热,殖民制度——所有这一切对打破生产的封建束缚起了重大作用。”

——马克思

学生1:在引导下得出结论2: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学生2:在引导下得出结论3:欧洲各国走上殖民掠夺的道路。

教师:引导学生从全球视角、重要影响、消极影响三个方面总结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分析材料,从材料中得出结论,培养“论从史出”的思维方法和能力)

(三)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三、现新时代的曙光——共同影响

学生: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教师: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犹如一道道强光冲破了黑暗的中世纪,迎来了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设计意图:对比分析思考,认识其共同影响,同时回应课题。)

大变革时代读后感篇四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基本史实,包括: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的先后兴起,陈桥兵变及北宋的建立,辽宋战争和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宋金战争和南宋的建立,郾城大捷和岳飞抗金,宋金议和及对峙局面的形成。

2、认识到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正确认识澶渊之盟、宋金议和对民族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契丹的兴起和与北宋的关系。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评价澶渊之盟。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2)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第一单元隋唐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特点,联系唐末藩镇割据到五代十国分裂动荡,导入本课辽、宋、夏、金等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最好利用《辽、北宋、西夏形势图》,对这一时期总的形势有一个认识,让学生明确从本课开始,中国古代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其特点是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

3)讲授新课:

一、契丹的兴起

1、契丹国(辽) 9 阿保机 都:上京

2、阿保机的儿子辽太祖时,契丹从后晋皇帝石敬瑭手中得到幽云十六州。

3、澶渊之盟:10辽军进攻北宋,寇准主战,10宋、辽和议----澶渊之盟。

(可以用幻灯和多媒体课件做出有关契丹人生活习俗的壁画图片和契丹文字的图片,让学生对契丹有一个感性认识。)

二、北宋建立: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建立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三、西夏 1038年 元 昊 都:兴庆;1044年元 昊向宋称臣。

四、金的建立:

1、女真族就是唐朝靺鞨的一支;

2、金 11 阿骨打(金太祖) 都:会宁

五、辽和北宋的灭亡:

1、1125年金灭辽;

2、1127年金灭北宋。

六、南宋建立:

1、1127年赵构在应天称帝,后来定都临安,建立南宋,赵构就是宋高祖。

2、韩世忠把进军阻截在黄天荡;接着岳飞在1140年在郾城打败金军;1141年,秦会陷害了岳飞。

3、1141年,宋金和议,规定:南宋向宋称臣;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为界,以北为金统治区;南宋向金送纳岁币。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来,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

(对宋金议和,可利用地图让学生明确双方划定的分界线,古代历史上大多数南北分裂以淮河为界。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对峙”是什么意思?就是并存相对而立之意,双方敌对状态并未解除,只是没有大的战争,反映了宋金双方政治、军事力量基本处于均衡状态。)

关于北宋的建立,教师可以通过第47页的地图引导学生思考,得出北宋虽然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但随之而来的是几个民族政权并存的局面,要认识到北宋政权并不是一个统一了全中国的王朝。对小字中“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和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并提出问题:“为什么宋太祖要这么做?对以后的影响如何?”

4、最后,教师可以简单的小结,使学生对本课形成总体的认识。

(使用vcd)

5、练习:

民族政权 建国时间 民族 杰出首领 都城

辽 10世纪初 契丹族 耶律阿保机 上京 澶渊之盟

西夏 11世纪前期 党项族 元昊 兴庆

金 12世纪初期 女真族 阿骨打 中都 宋金议和

课后习题

作业:对澶渊之盟应当怎么评价?他们谁说的对?你怎么看?

板书

板书设计:

一、

1、契丹国(辽) 916年 阿保机 都:上京

2、澶渊之盟:1004年辽军进攻北宋,寇准主战,1005年宋、辽和议----澶渊之盟。

二、北宋建立: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建立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三、西夏 1038年 元 昊 都:兴庆;1044年元 昊向宋称臣。

四、金的建立:

1、女真族就是唐朝靺鞨的一支;

2、金 1115年 阿骨打(金太祖) 都:会宁

五、辽和北宋的灭亡:

1、1125年金灭辽;

2、1127年金灭北宋。

六、南宋建立:

1、1127年赵构在应天称帝,后来定都临安,建立南宋,赵构就是宋高祖。

2、韩世忠把进军阻截在黄天荡;接着岳飞在1140年在郾城打败金军;1141年,秦会陷害了岳飞。

3、1141年,宋金和议,规定:南宋向宋称臣;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为界,以北为金统治区;南宋向金送纳岁币。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来,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

大变革时代读后感篇五

本课是世界近代史的第一课,而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两件事也是资本主义步入近代的两件大事,这一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的曙光。所以如何让学生理解这一部分成为本节课的一大难点。

其中,文艺复兴要求以“人”为中心,发扬人的个性,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如何让学生理解这一问题是一个关键,在课堂上,讲述文艺复兴的基础知识很容易,而通过这一时期的作品来分析这一时代特征,学生则觉得有一定难度。这是我上课中较欠缺的地方,需再次强调。

而关于新航路的开辟,我觉得课上进行的比较好,因为我利用教学挂图的方式动态地展示了几个主要人物的航行路线,学生比较感兴趣,且较容易记住。至于这一事件的'背景则需要教师来阐述,以加强学生对此的了解。

本课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让学生理解“曙光”两个字的含义,真正知道这两件事的作用。

再就是本科配有八幅插图、一幅地图,我在上课时较好的利用这些插图、地图有助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