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穗读后感 捡麦穗读后感(优质7篇)

时间:2023-10-09 01:16:27 作者:飞雪 评语寄语 麦穗读后感 捡麦穗读后感(优质7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什么样的读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麦穗读后感篇一

张洁的《拣麦穗》叙写旧社会穷苦农村姑娘为了准备嫁妆而在嫁给一个卖灶糖老汉的往事。在荒谬的故事中表现出童真的率真与美好,写出了情趣与谐趣。文章既然是对往事的回忆,总觉得文章有这么一段结尾就可以了的。文章写道:

等我长大以后,我总感到除了母亲以外,再也没有谁能够像他那样朴素地疼爱过我——没有任何希求,也没有任何企望的。

文章就此打住而结尾,不是不可以,这足以表达出卖灶糖老汉人性的美好。可以,作者还写了这样一段文章做为文章的结尾:

真的,我常常想念他。也常常想要找到我那个皱皱巴巴的,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可是,它早已不知被我丢到哪儿去了。

作者再写上这样的几句话是不是有狗尾续貂之嫌?既然上段文字已表现出卖灶糖老汉人性的美好,再加上这段文字也是未尝不可的,倒是有了这几句话更显作品的文学性,文学作品语言的意味性。以上一段文字结尾文章,是揭示卖灶糖老汉之朴素的疼爱是如何的伟大,是如何的崇高,而加上这一段文字再来叙写,就更是一种抒情。这情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烟荷包是自己童年时代天真感情的寄托,烟荷包虽然失落了,但是,对于童年美好的回忆,虽然是可笑的,但却是珍贵的,这会因为它的消失而消失。第二,这个烟荷包是为老汉做的,老汉已经死了,烟荷包也不存在了,但是对于老汉的美好感情,却是不可磨灭的。我们这样想来,那么这段文字读起来就有余音绕梁的味道,它既是对往事的一种回忆,是一种叙事,但更是一种抒情。作者把发生在过去的一件可笑的往事寄托于一个烟荷包上,虽然现在它已丢失,但对卖灶糖老汉对我朴素的疼爱依然记得,作者在叙事的字里行间中,流露出对卖灶糖老汉无限的留念。

这样的结尾,在很多的古典诗词里也出现过,如写李白写送友人后,特地写景:余晖脉脉水悠悠。这写景又何尝不是在抒情,抒发对友人的依恋之情呢。

写景是可以抒情的,叙事也可同样的抒情的。我想,以揭示叙事文主旨为结尾,未尝不可,但这样的以叙事抒情来结尾的文章,便更文学化,更艺术化,更值得让人咀嚼。

麦穗读后感篇二

今天,我读了《舍得放下》这本书中的最大的麦穗有了很深的.感悟。

这个故事讲的是有三个人经过一片麦田,一个人说来比比谁能找到这个麦田最大的麦穗但不能走回头路。第一个人没走几步就摘了一个他发现前面还有更大的但一没有了机会。第二个人他摘的时候总是提醒自己后面还有更大的但他到终点时还没有摘。第三个人来到麦田仔细观察找到了最大的一个。

当第一个人刚到麦田,还来不及分辨就摘了一个因为不懂得放下。第二个人

仔细观察但他观察出时一没机会了,因为他不懂得选择第三个人在观察时以看好了所以成功非它莫属。人生莫过于此,成败就在一次选择与放下之间。

麦穗读后感篇三

今天,我们学了最大的麦穗这一课。这一课主要讲了:

苏格拉底带领他的弟子们来到一块麦地边,那正是收获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后,就走进了麦地。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的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当他们走到麦地的尽头时,两手依然是空空的。从而悟出了这样的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实时机的.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的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让我懂得了:我们应该掌握好机会,不应该错失良机。

麦穗读后感篇四

《最大的麦穗》是苏教版第十二册的一篇语文课文。前几天我们刚学过,我受益匪浅。

课文讲述的是:古希腊的学者苏格拉底为了让弟子认识到深刻的`道理,便把弟子领到麦田边,让他们找麦田中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后,就走进麦地里,因为那时正是小麦成熟的季节,所以麦地里都是大麦穗。弟子们找了一株又一株,认为都不是最大的麦穗,最大的在前头,他们找到地边,依然是两手空空。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悟出了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是在麦地中行走,在寻找人生中最大的“麦穗”。有的人看见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来;有的人则东张西望,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放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麦穗读后感篇五

为了钱,人类一次次像动物伸出贪婪之手,使得动物对人类充满敌意。作者一次次看似善良的举动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作者及时挽回了生物链,才保证了动物安全。可是,那么多人破坏生物链,让两万多物种相继灭绝,使得全球变暖,那么下一个灭绝的将是我们人类!

如果动物懂人话,那么他们一定会一刻不停的议论人类;我们听着心里舒服吗?如果动物还有新家,那么他们一定会住进没有威胁的地方,我们孤独着心里舒服吗?如果动物有能力反抗人类,那么这个星球就不会有硝烟了,我们幸福着心里舒服吗?人们啊,请放下武器,因为动物和我们本该是朋友!

《犬王麦穗》给我的启示太多太多,因为它让我明白:我们应该和所有动物一起,让地球变得更加美好!

麦穗读后感篇六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书特别感人的书——《犬王麦穗》。

读了这本书,我深深地受到了触动:人与动物本应该和谐相处。狗对人尚且忠诚,重情重义,那么人与人之间不更应该如此吗?这样社会才能更加和谐,世界才会更加美丽。同时,塔农因为麦穗的过失,冒着生命危险采雪灵芝去补偿受损的人家,他的敢于担当、信守诺言,让我们感动的同时,也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是多么珍贵。

麦穗读后感篇七

我在这个约两个月长的暑假里,阅读了作家沈石溪的一篇动物小说——《犬王麦穗》。我每次看完后,其中的章节,在我的脑海里就像放电影一样在回顾一遍。每一次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村民塔农的猎狗阿莉生下了九犬一獒,最弱小的麦穗成了那个獒。塔农因麦穗偷牛时发现麦穗不是猎犬而是喜马拉雅野犬,又念在和麦穗的感情便放了麦穗。塔农上雪山采雪灵芝想替麦穗赎罪,却遇到黑熊。麦穗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和塔农一起对付黑熊。最后作者也跟了上去用小喇叭吓走了黑熊。

读了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体会到了人与动物的恩怨情感,和那份让人潸然泪下的爱与忠诚,责任与担当。书中的麦穗虽然记住了主人拿着阿昌刀对着自己,但在主人有危险时更记住了主人之前对自己的好和自己应对主人的忠诚。就连小动物都懂得忠诚和爱。可是我们人类呢?就拿身边的事说吧,有的同学就因为一点小事,就不和朋友玩儿了,朋友遇到困难帮都不帮一下。这时我们就要像麦穗学习,即使身上被黑熊抓得不成样子也依然誓死守卫主人,这是多么伟大的精神呀!在主人有危险时没有退缩,而是挺身而出。

读完《犬王麦穗》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书中的麦穗,为了保护主人,不惜一切代价扑向黑熊,当然还有它的忠诚、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