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美婆婆事迹材料(汇总5篇)

时间:2023-10-03 12:30:10 作者:灵魂曲 材料 最新最美婆婆事迹材料(汇总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最美婆婆事迹材料篇一

伍x,男,现年41岁,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现任四川川东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川东片区)邻水收费站站长。

伍x的家庭是一个三世同堂的四口之家,虽然只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家庭,但是全家人遵纪守法、夫妻恩爱、尊老爱幼、家庭和谐、邻里和睦,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全家人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创建和谐社会尽心尽力,获得了川东片区公司领导和广大员工的普遍称赞。

伍x是一名有着17年党员的老党员,多年来,伍xx在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严以律己,不计得失,带领收费站基层员工一心从公司利益出发,努力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做到了让领导放心,让员工满意。

2003年3月,伍xx支持公司改革,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第一位竞聘上岗的收费站站长,虽然经过了几届领导班子,但他从来没有因为换领导而耽误工作、推卸责任,反而把收费管理工作看成自己的事业,带领收费站员工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开展工作,以收好费,服好务为追求目标,以服务广大司乘为宗旨。随着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的车流量越来越大,保证车辆快速通过收费站就成为收费站最迫切的一项工作,特别是节假日,加班加点现场保畅服务已经成为收费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伍x作为收费站负责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只要工作需要,加班加点不计报酬也无怨言。他坚持了自己的基本原则,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在他的带动下,收费站的各项目标任务都完成得很好,多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全站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收费站受到上级部门和同行们的一致好评,多次获得上级的表彰和奖励。其本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共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个人”,他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党员的本色,领导和同事们都亲切的称他“伍共”。

伍x做为基层管理者,事情多,任务重,家庭管理的重担几乎全部压在了妻子邓秀清的肩上。但她从无怨言,默默地支持着丈夫的事业,承担着教育儿子的责任。平时两口子生活上相互关心、相互尊重,工作上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互帮互学,共同进步。他们结婚十多年来,家里总是充满着和谐的气氛,笑声不断,得到街坊邻里的羡慕和赞扬。

“学会理解和包容,要懂得感恩,进行换位思考,每一个人都不容易。”这是妻子邓秀清感悟最深的一句话。在他们结婚的十七年中,婆媳、夫妇之间,始终注意尊重对方,做到相互理解。自古以来,婆媳之间免不了有些摩擦,但是做为儿媳的邓秀清同志,能够用她那颗热爱家庭、关爱家人,希望老人安康、儿子健康向上的善良之心,真诚对待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使这个家庭成为人们羡慕的和谐家庭。

伍x的母亲不到50岁就失去了丈夫,一直没有再婚,独自一人将四个孩子拉址大,直至成家,个中的艰辛可想而知,她以自己的善良和执着撑起了这个家,不但得到亲朋好友及社会的认可,也赢得了晚辈们的尊敬和孝心。

妻子邓秀清是在农村长大的,中专毕业参加工作10年后,遇单位集体改制,员工全体下岗买断工龄自谋职业,她没有气馁,以自己的能力去追寻自己的梦,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环境下,她与丈夫一起借款圆了自己的房子梦,现在已还清借款。

因丈夫工作忙,妻子在家承担了大部分的家务。她在家做饭总是计算着时间,争取在孩子回家后马上吃上很香的饭菜,虽然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不足以挂齿,但它就象催化剂使他们全家感情日益融洽、家庭和睦、生活有滋有乐。她带着一颗善解人意的心,以她吃苦耐劳的精神,热爱家庭的本能,把这个家庭安排得井井有条,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十七年间,她用自己的努力和宽容善良之心,维护和建造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做为媳妇、妻子、母亲的邓秀清同志,在十多年的家庭生活中,以她那直爽的性格和爱家的责任心,尊老爱幼,真诚相待,维护着家庭的幸福美满。

邓秀清同志在家庭中,是孝顺的儿媳,勤俭持家的爱妻和成功的母亲。这个家庭是让人羡慕的家庭——婆婆安享幸福、夫妻恩爱和谐、儿子成绩优秀。由于丈夫工作忙,妻子承担起了家庭管理的大部分事务。她不仅注重儿子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儿子的独立生活、学习的能力。时时关心儿子沿着正道走,勉励儿子勤奋刻苦学习,礼貌待人,并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了解、关心儿子的成长状况。伍x深知妻子的辛苦,有点空闲时间他也顾不上休息,总想着帮妻子做点事情。他们夫妻间相互信任,互相关爱,形成了一个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环境,日常生活中,夫妻俩和睦相处,双方享有平等的家庭经济支配权,互相促进,共同营造和谐家庭。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他们的儿子在这个和谐气氛十分浓厚的家庭熏陶下,从小就非常懂礼貌,尊重长辈,遵纪守法,在学校是好学生,在家里是好儿子、好孙子。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不但得到长辈们的赞扬,邻里间的好评,在学校里年年获得学校的表彰和奖励。作为儿子,他把长辈的优秀品质,当做鞭策自己成长的动力,努力学习,不甘落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广安友谊中学,现在读高一。他的成长映射出一个文明、和谐、向上的家庭带给他的无尽精神食粮。这些都和夫妻俩科学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及平时的言传身教分不开。

在这个家庭里,年迈的母亲身体状况随着年龄渐老逐年走下坡。2009年,母亲因脑出血住院治疗两周,这就需要儿子和媳妇的精心陪护。伍x在收费站工作,他的工作本来就忙,但他从来没有抱怨过,也没有因为工作繁忙而推卸照顾老人的责任。出院后,做为独子的伍x将母亲接到家里休养,母亲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都要有人帮忙才能解决,在儿子和媳妇的精心照料下,母亲恢复很快,半年后基本上生活能自理了。但因年老体弱,母亲的病也越来越多,治疗脑血栓、心脏病、胃病的药一直未断过,2012年又因病住院一次,看到母亲的身体状况,夫妻俩商量后决定,妻子暂不出去工作,专门在家照顾母亲,每天做可口的饭菜给母亲吃,为老人洗衣、洗澡,天气暖和了经常带母亲出去走动,节假日、生日为母亲添置衣物等,把老人伺候的非常周到。她经常和老人唠家常,给老人讲故事、说笑话。老人跟每位到家的人都夸儿媳好,是儿媳让她活的开心,舒心。

在尊老爱幼方面,夫妻俩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做为一个家庭中的媳妇要起到中枢神经的作用,既能调动起丈夫和儿子爱家的积极性,又要时刻体现自己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的好作风。媳妇尊重婆婆,孝敬老人是给下一代做榜样,这是一种无声的动力和命令,也是凝聚一个家庭全部力量的源泉。二是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真诚相对,相亲、相敬、相互关爱,家庭琐事不能斤斤计较,人人都要有一颗宽容的心来面对家人、邻里、同志、同事、亲戚、朋友。

和谐家庭不但要求在家庭中家人和睦相处,在社会上也必须做一个对社会有益,追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文明公民。因此,无论是单位号召爱心捐赠,还是同事邻里有困难,这个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一份爱心相送,积极参与为社会捐献爱心活动。多年来,在印度海啸、汶川地震、甘肃地震、冰雪灾害、雅安地震等一系列捐助活动中,这个家庭的成员共为社会无偿捐赠钱物达数千元。特别是伍x,还参加了广安市义工联合会的助学小组,长期资助贫困儿童,并定期走访资助对象的学习及生活情况。

伍x俩夫妻是助人为乐的人,邻里关系也非常的好,深得邻里的信任和尊重。他们经常帮助楼内的邻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曾经有一对姓孙的年轻夫妻,因长期在外工作,把父母接到城里居住,走时专门托付给伍x夫妻俩代为照顾一下其父母。有一次,楼道一邻居家里漏水,渗到了楼下,而他们家里又没人,伍x俩夫妻千方百计想办法,打了很多个电话,终于找到了邻居迅速开了门,一同帮忙拖地排水,避免了更大的损失,并通过沟通协调,化解了因为漏水引发的邻里纠纷。有人说,你为邻居何必那么辛苦了呢,他们却有自己的说法:所谓远亲不如近邻,都是街坊邻居住着,谁家能没有个事,互相帮帮、互相理解就过去了。普通的人,朴实的话,可这里面包涵的意义却令人深思。

十七年来,伍x夫妻俩,相敬、相爱,他们是一对平凡的夫妻,他们的家庭也是一个极其平凡的家庭。这个家庭的每一位成员都有一颗平凡的爱心,他们互帮互助,用自己的方式携手走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用各自的爱心构建了一个令人羡慕的最美家庭。

最美婆婆事迹材料篇二

她,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一个平凡的农家婆婆;她,两个孝顺儿子的好母亲;她,两个贤惠儿媳的好婆婆,她叫曹汉梅。1964年7月,出生于乌审旗无定河镇毛布拉格村,现与大儿子一家生活在乌审旗嘎鲁图镇世嘉c区。截止目前两个儿子均已成家立业,组建了一个三代同堂的幸福大家庭。

一、默默付出,不求回报,培养优秀的孩子

她与丈夫生活几十年来,操持家务,任劳任怨,为这个家默默付出,用她勤劳的双手创造出和谐美好的温馨家庭,同时也培养出两位大学生,其中二儿子还获得了硕士研究生学历。

不仅用心培养自己的孩子,也用心培养着孩子的孩子。在孙子小的时候,她便带着小孙子去学习田地里、书本上、电视中一些新鲜的东西,并探索一些新的教育格式,不能套用她原来的教育方式,同时,用自己身上的传统美德影响着自己的孙子。目前大儿子家的大姑娘已经上小学,回家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完成家庭作业;尊敬自己的长辈和老师;吃饭的时候帮着家人收拾餐具等等,孙子身上良好的习惯养成是她用心照顾和培养的结果。

周围的人经常说她:“都当奶奶的人了,孙子的教育交给孩子吧,而且你的教育观念早就落后了,肯定会和儿媳妇产生矛盾的”,但是她不这么想,她觉得孩子们一天工作就挺累的了,自己能做的就尽力去做,为孩子们分担一些压力。当和儿媳妇观念产生冲突时,她自动选择听取孩子的建议,她觉得人和人之间哪会没有什么分歧呢?更何况老年人和年轻人在思想上又有着很大差异。如果觉得自己的教育方式没问题,她会在合适的场合说出自己的想法,共同为培养优秀的孩子而努力。

二、任劳任怨,悉心呵护,维护美满的家庭

俗话说的好,“世上的关系最难相处的就是婆媳关系”,也有部分家庭因为婆媳关系处理不好而出现家庭矛盾。但是,在她看来婆媳危机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她常说:“我与媳妇之间的关系是很和谐融洽的。我们之间与其说是婆媳关系,不如说是母女关系。”因为她给予媳妇的关心与爱并不亚于一位母亲对女儿的爱。

2015年,大儿媳妇由于皮肤上出现红点被诊断为过敏性紫癜,忌口比较严重,她就开始单独为自己的儿媳妇做饭,当时大儿子的儿子还不满两周岁,吃饭间隔时间比较短。她不辞辛劳,做完孙子的,给儿媳妇做;做完儿媳妇的,还得本站给家里其他人做饭,光做饭就占据她一天五分之一的时间。后期由于光忌口治疗效果较差,大夫便建议配合中药结合治疗,她为了让中药达到最佳的药效,选择了在家中熬制汤药,抛去熬制中药时难闻的气味不说,还要天天熬制四次。为了让儿媳妇在上班前喝上温度合适的汤药,她每天早晨天还没亮就起来熬制,晚上等儿媳妇睡了之后,一方面得清洗熬制中药的泥锅,另一方面还得准备第二天早晨需要熬制的汤药食材。为了儿媳病尽早好起来你,她一坚持就坚持了了接近三年,一次也没有耽误过。

2019年11月,二儿子家的孩子出生了,恰逢大儿子家两个孩子都要开始上学,丈夫白天全天在上班,大儿子和儿媳妇工作比较忙,担心他们都没时间做饭,她便在出发之前包了一些饺子、包子、烙饼等速热食品。由于二儿子生活在长春,在照顾二儿媳妇期间,担心由于地方文化习俗、饮食习惯的差异带来影响,便和亲家商量,吃饭和照顾孩子由亲家负责,其余收拾卫生、洗衣服等杂活全由自己承担,不辞辛劳。

“和睦相处主要是靠彼此宽容,平时我也不会拿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年轻人”。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儿媳妇也是自己的孩子,像照顾自己孩子一样去照顾着自己的儿媳妇,任劳任怨,为家庭的和谐美满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三、勤俭持家,传承美德,树立学习的榜样

与千千万万个天下母亲一样,她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有着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为了让孩子们吃上健康的食物,同时也能节省一些生活的开销,她承包了1亩田地,主要种植玉米、大白菜、黄瓜等,利用空闲时间打理自己种的粮食,秋天的时候不光自家能吃上新鲜的食物,她还给亲戚、邻居等送玉米、豆角等,给其他家庭也带来了田间的美食。

虽然目前家庭生活比她当年好了很多,但是很多时候还是舍不得,孩子要给她买衣服时,她总借口还有衣服穿不买,其实她身上的衣服好多都穿了5、6年了,还有部分衣服是儿媳妇不穿的,她都舍不得扔,自己干农活或者收拾家的时候就穿一些就衣服,现在家里也就一套出门穿的衣服,只有出门的时候才拿出来。

孝顺是她从小养成的习惯,勤俭是她从小面临的生活。她就是用她身上优秀的习惯影响着自己的孩子、以及孩子的孩子,践行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榜样。

最美婆婆事迹材料篇三

xxx,62岁,是xxx县xxx镇xxx村一名普通家庭妇女,邻居们都称赞xxx是一个通情达理、持家有道、爱护晚辈、婆媳关系相处融洽的好婆婆。

一、以身作则,孝顺老人

xxx是一位好母亲,她在教育子女的方面,以孝为先,注重传统美德的教育,特别是孝敬老人。

xxx的婆婆年轻时不让xxx和丈夫进家门,在外租房住。xxx要大着肚子一边给做生意的公公送饭,一边操劳盖新房。婆婆连孙子出生都不看一眼,结果年迈又提着行李来到门前。xxx不计前嫌,任劳任怨,照顾婆婆,给婆婆洗澡、洗头、洗脚、剪指甲,睡的床单比年轻人的都干净,买自己都不舍得吃的补品。婆婆便秘,她就经常用开塞露亲自给婆婆通便。婆婆糊涂时天气不冷不热要盖着被子扇电扇,吃全家都不舍得吃的鸡蛋时一边吃蛋黄一边往地上扔蛋清等等,她都没有一句责怪,统统满足。

xxx的母亲曾瘫痪在床11年,生活有极大的困难,她和家人一起把母亲接到身边照顾,每天给老人搭配不同菜色,做既营养又好吃的饭菜。天天帮老人梳头、洗脸、擦身子,一丝不苟的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

事实证明xxx的教育方法很成功,儿子儿媳都孝顺,逢年过节,都给长辈买补品,送服装。只要xxx有个头痛感冒,不想动弹的时候,孩了们都非常担心,催她赶紧去医院。

二、从生活点滴,关心子女

儿媳生孩子的时候,她毫不嫌弃的给儿媳私处上药,同睡一张床照顾儿媳和宝宝。宝宝月子里的时候着凉喉咙有痰,晚上睡不好觉,她整夜整夜的半抱着靠在床头,和衣而睡。在她的精心照顾下,宝宝很快康复了。她怕儿媳月子里累着,烙下病根,不让儿媳干任何事,喂胖了儿媳,累瘦了自己。每当提起这些,儿媳就觉婆婆操了这么多心,受了这么多累。xxx却说,只要你和孩子健康,全家平安,和和睦睦过日子,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她也心甘情愿。

三、通情达理,化解矛盾

人们常说,世上的关系最难相处的就是婆媳关系,但xxx却是左邻右舍出了名的好婆婆。问起她对于如何做个好婆婆有些什么窍门时,她说:“人和人之间哪会有什么矛盾呢?更何况老年人和年轻人在思想上又有着很大差异。因此,和睦相处主要靠彼此宽容。”平时相处,她严格要求儿子,告诫儿子退伍不褪色,响应党的号召,工作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去。告诫儿子要包容妻子。有时儿子和媳妇闹矛盾,她总是埋怨儿子,支持儿媳。笑咪咪地听完儿媳的意见,然后找适当的时机与儿媳沟通。甚至儿媳工作上有什么困难,她都拉着全家人出谋划策,解决困难,要求儿媳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xxx家还先后被授予了河南省“光荣之家”,xxx县“文明家庭”的荣誉称号。

xxx不仅是老人眼里的好媳妇,是丈夫眼中的好媳妇,是儿子眼里的好妈妈,更是儿媳妇眼里的好婆婆!

最美婆婆事迹材料篇四

小红同志的家庭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也是一个幸福的六口之家,但他们全家人遵纪守法,互敬互爱,积极进取、爱岗敬业、乐于助人,家庭和睦、温馨,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小红同志的家庭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帮助。他们认为,只要互相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待事物,思考问题,那没有什么事情是解决不了的。小红夫妇非常孝敬老人,家里的公公被查出鼻咽癌晚期,他们全家悉心照顾老人,带他到大医院积极治疗,并从心理上给予安慰,使老人心里没有感觉到疾病的痛苦。在这个家庭里虽然各自的性格、文化、志趣有所差异,但是家庭中很少出现矛盾冲突,大家能互相体谅,宽容谦让,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关爱的文明家风。

真心待人是小红同志的家庭的处事态度,他们一家人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邻居们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的时候,他们都热心帮助。小红同志一家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创造美丽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小红同志的家庭倡导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注重科学理财、合理消费、勤俭节约。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勤俭持家的传统不能丢,生活中点点滴滴要从每件小事做起。他们注重美化环境,强化环保意识,从不乱扔垃圾,这些意识已深入到这个家庭成员之中并成为全家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他们还在在房前屋后都种植了树木、花草,为家庭创造了一个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

小红同志是个下岗工人,但她并没给社会拖后腿,她积极参加各项工作培训,现在自己办了个托管。托管里的孩子大部分是留守儿童,还有一大部分是单亲家庭,小红对这些孩子犹如自己孩子一样,平时认真照顾这些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最大的关心,让这些留守儿童感受的家的温暖和母爱的慈祥。她的丈夫是一名小学教师,在工作上兢兢业业,热爱学生,认真教学,教学成绩一直在中心学名列前茅,深受学生的爱戴和群众的好评。多次被中心校、镇、县评为“优秀教师”、“十佳班主任”“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小红同志的家庭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日常生活中,他们都能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公共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主动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在工作中,坚持廉洁奉公的原则,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一个幸福、快乐、和谐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的努力。只有每个人都奉献一点爱,家才会更温暖,只有每个家庭都幸福了,我们的社会也才会更美丽和谐。

该家庭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真心待人,与邻居和谐相处,热心公益事业,能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公共秩序。该家庭也十分注重子女的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子女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共同打造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大家庭。

在这个幸福的家中,各个成员都注意扮演好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真正做到了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尊老爱幼。每当他们夫妻在遇到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而发生矛盾时,都尽量保持冷静,通过事后交心的方式,各自反省,互相谅解,相互关爱,丈夫的工作责任十分繁重,有时候没有时间顾及到家庭中的事务,对此,妻子从来没有怨言,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给予丈夫关怀。斗转星移几个秋,二人携手相伴,从没红过一次脸,从没斗过一次嘴,让左邻右舍羡慕不已。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在他们家中同样表现得更加细致入微。虽然家中老人已经快70岁了,但身体依然硬朗,总是闲不住要做点小活,来贴补家用,但他们夫妇总是好言相劝,让二老好好在家享享清福。在家中大家总是很注意不要把水洒在地板砖上,以免老人滑倒;烧菜的时候也尽量把菜烧的烂一些方便老人食用,老人的衣物也是拿来一起洗,不分彼此。现在连老人自己都自豪的夸奖起自己的儿媳了。

最美婆婆事迹材料篇五

xxx,今年82岁,是xxx县xxx镇xxx村的一个普通农家妇女。

xxx有五个儿子一个女儿,为了将子女拉扯大,xxx吃了很多苦。大集体时代,xxx起早贪黑和男人们一起挣工分出劳力,为的就是让孩子们都能吃上饱饭。1985年,好日子才刚刚开了个头,丈夫就因病去世。当时最小的儿子还在上小学,老大也才刚刚成家。xxx咬着牙擦干眼泪站了起来,用瘦弱的肩膀挑起了家的大梁,硬是一个人将六个子女都养大成人,小儿子还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

五个儿媳妇,她都视同己出。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她尽力帮每家照看孙子孙女。儿媳妇生病了,她总是赶紧送汤送药,待她们如亲生女儿。现在的她已经是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问到她这么多年与儿媳妇们的相处之道,天性爽朗的她说:“忍得、让得、心疼得。”几十年,几十口人,怎能没有矛盾?这其中的不易只有她自己能够体会。

虽然孩子多,日子苦,xxx却一点也没有放松对子女的教育。她没有什么高深的学问,只常常教诲子女要诚实做人,待人友善。几个子女也都很孝顺,四个儿子为了方便照顾母亲,都在母亲的老屋旁盖房成家,时时照顾在身边。小儿子一有空就会从省城回到母亲身边陪伴尽孝。虽然家里特别忙,不管乡亲邻居有个大凡小事,xxx总是热情的去帮忙。正因为她的热心肠,使他受到了村民的敬重,在上个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先后担任了10余年的村妇代会主任。哪家夫妻婆媳闹矛盾了,她总是第一个赶去劝慰调解,哪家有个红白喜事,她总是第一个赶去帮忙,村里的事她也都是当做自己家里的事,多次被镇上评为优秀妇女干部。

82岁的xxx就这样,用她一生的善良宽容和爱心赢得了全家和全村人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