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的论文参考文献 数学教学课程理念论文(实用6篇)

时间:2023-09-29 09:36:28 作者:GZ才子 毕业论文 课程与教学论的论文参考文献 数学教学课程理念论文(实用6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课程与教学论的论文参考文献篇一

论文摘要:在新课改的浪潮中,教师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走个性化教师之路,一是强化素质,培养独立自主的教学个性,二是精心设计,展示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学思路,三是精益求精,寻求与众不同的个性化教学艺术,四是转变理念,塑造别具一格的个性化教学风格,五是高屋建瓴,展现略高一筹的个性化教学品位。

论文关键词:新课改教师个性化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以其巨大的魅力向传统教学方式提出挑战,它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更新理念、转变角色,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如何实施,教师是关键。教师教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一个有思想、有能力、有意志的真正的独立的主体。要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良好的习惯、成功的个性的学生,具体实施教学实践活动的教师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走个性化教师之路。几年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深入学习课改理念,我认为追求教师教学个性须从以下各方面努力。

1强化素质,培养独立自主的教学个性

在知识爆炸的当代社会,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教育工作者,除了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如果教师个性健全而又鲜明、张扬而又适度,又能加强自身学习和修养,则对自己的教学艺术的提升有很大帮助。教师有了个性,教学才会更有特色。个性意识强,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更高效。同样,个性意识越强烈,教学创新意识就越强烈,愈能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大胆质疑的良好习惯,所以独立自主的个性,是实施个性教学的前提。

2精心设计,展示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学思路

思路是以客观事物为基础,是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中经过观察、理解、认识的过程,形成的对这些事物的印象、看法、态度或感情。教材、学生和具体的教学情景就是教学思路的基础。个性化的教学思路要在这些基础的基础上,不拘一格地设计教学思路。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可以根据需要打破教材的编排体系,使教材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在具体的课堂中要一教材为中心,但不能拘泥于教材,不受名人教学思想的束缚,用自己的个性去演绎作品的个性,也可以根据需要对课堂教学的再创作,充分展现自己的教学个性。其次,找准教学“突破口”。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是教学思路的“突破口”。一个个学生就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不同的智力水平、生活阅历、生活环境等构成了不同学生的完整个性。要使所有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就要求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能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创造性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使每一位都能形成优良的个性。教学的思路应该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演课堂角色,使课堂充满学生的个性活力,把知识的探究、生成、运用过程交个学生,从而创造良好课堂教学环境。

3精益求精,寻求与众不同的个性化教学艺术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新知识的传授,而在于对学生的启发、引导。教师的职责不重在于“教”,而重在于指导学生如何”学”,变分配式为自由选择式。高超的教学艺术,还须有轻松幽默的一面。轻松幽默的课堂氛围,能有效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创设和谐的课堂情趣和氛围,在幽默中和欢乐中启迪学生思维,从而提高的课堂效率。当然课堂教学也需要有生动、精彩描笺的另一面。细腻的细节描绘与脱俗的思想境界相辅,能将学生引入知识的美境之中。所以,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能指导学生在鉴赏、联想、感悟、体验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将教学的情趣、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创造“其乐融融”的课堂气氛。个性化的课堂教学,在具体的教学实施活动中要“运其才智,相机诱导,体悟传神,发展个性”。就是运用教师的才智,发展学生的才智,以个性培养个性,以情感增进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动能。

4转变理念,塑造别具一格的个性化教学风格

在新一轮教学改革浪潮下,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课堂结构,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将新颖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相融合,形成切合教师个性实际的教学风格,从而使教学过程对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产生影响。

首先,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是独创性教学风格的具体体现,课堂上教师要创造条件促进师生双边交流,让学生在多种思想和观点的碰撞下,拓展思维空间,在知识的生成过程中产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要向学生灌输质疑思想,敢于挑战权威,勇于评价他人与自己,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生活实践,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使独立自主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其次,齐放性课堂教学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开拓教学资源的来源和渠道,要树立“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的开辟性教学观,多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上社会,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社会接触面和知识面。

5高屋建瓴,展现略高一筹的个性化教学品位

个性化教学艺术主要在的体现教学高起点、新手法、高品位上,高起点要求教师要有深厚的知识底蕴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新手法要求教师吃透课改精神,大胆改革课堂结构,切实将课堂还给学生。高品位就是教师要创建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铂氛围,建立融洽、相互理解的师生关系。

个性化的教师是一个教师追求的境界,在“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已然成为时尚的今天,要做一个高品位的个性化教师,一是要转变学生观念,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做学生的伙伴和朋友,师生彼此尊重,教学相长;二是教师要具备以学生为主体的“大教育”观念,以及过硬的业务素质和高尚的人格品位;三是开展合作学习,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品位高的个性教学艺术还要求教师要善于结合课文内容的多层次性,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思路去思考和理解,去参与讨论和辩论,在充分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的基础上,明是非,分主次,求同异,达到培养个性,发展创新能力的目的。

课程与教学论的论文参考文献篇二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

一、贴近实际,把握教学内容的稳定性与动态性

形势与政策课程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方面:基本理论、基本形势和热点问题。基本理论包括学习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形势分析方法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中国的国情等;基本形势指国际形势、国内形势、行业形势中相对稳定、具有一定必然性和规律性的内容;热点问题是学生社会普遍关注、学生特别关心的社会问题。这些构成决定了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同时具有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特点。一方面,形势与政策教育要体现科学的、完整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相对稳定的,党和国家的政策是相对稳定的,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和发展成就是相对稳定的;另一方面,形势又是处于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不同时期呈现的问题、热点、焦点也不同。

正是因为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具有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特点,只有贴近实际,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和政策的变化,专注社会热点,针对不同专业和层次的学生思想实际,不断更新教育内容,才能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状态,才能将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的稳定性和动态性把握好。

以专题“生态文明建设”为例。专题“生态文明建设”反映了世界发展的规律和必然趋势、我国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更契合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贴近他们的衣食住行。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标志着一种新发展观的诞生。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对过去走过的发展道路重新进行评价和反思,在全球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倡导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新的发展观成为全球共识。在国内,“绿色发展”被明确写入“十二五”规划并独立成篇,表明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十八大报告则明确指出了要建设美丽中国和五位一体的社会建设总体布局。专题“生态文明建设”更是贴近了学生生活的实际,从寝室的居住环境、水电等资源的利用、学校公共环境的建设与呵护整个学校所在城市武汉乃至于中国大环境的生态文明建设都与他们的生活休戚相关。专题“生态文明建设”既实现了政策性与知识性、理论与实际的统一,又做到了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统一。

二、贴近实际,突出教学过程的规范性与灵活性

形势与政策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它的教学过程和其他课程一样要求严谨而规范,同时又具有灵活性的特点。教学过程的规范和严谨是指形势与政策的教学必须和其它课程一样有大纲、有教材、有课时、有学分等,要按课程建设的规范要求建立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灵活性则指具体内容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可以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只有贴近实际,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规范要求才能建立切实可行的教学管理制度并贯彻执行;只有贴近实际,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掌握学生的需求,才能设定准确有效的教学目标、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和不断创新的教学手段,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1.贴近学生实际设定教学目标

首先,了解和掌握学生的主体特征。90后大学生的主体特征非常明显。他们热情、开放与沉默孤独并存,追求新鲜感,接受新事物能力强,责任感往往体现在关键时刻。同时大学生在成长阶段上正属于青年早期,呈现出体力高峰、智力高峰、社会需求高峰、创造高峰等高峰特质。他们的情绪波动极大、两极情绪表现突出,转瞬间或豪情万丈或意志消沉。

具有极高的热情和求知欲。

另外,通过对初高中阶段政治课程教学内容的了解和学生的课前交流、以前的教学经验了解,学生对于形势与政策的理论一般有初步了解,也基本认同,但是没有从理论上深入认识和把握,同时由于生活阅历的局限,对于怎样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理论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缺乏清晰系统的认识。

同样以专题“生态文明建设”为例。学生认为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必须的、必要的,但是大多数学生对于生态文明的认识尚停留在感性的层面,缺乏理性认识,而一般高职高专院校的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并没有相关课程专门介绍生态文明,因此对生态文明的基本理论进行简要介绍是非常必要的,这也决定了课堂教学目标中知识目标为掌握生态文明的内涵特征和如何构建生态文明。同时,我们的教育不单纯是教给学生知识,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在专题“生态文明建设”的教学中,教师必须通过有效地教学策略和课堂组织帮助学生去观察分析问题所在并尝试提出解决办法,同时通过课堂活动发展学生之间更多的人际联系,能力目标的设定应该紧紧围绕这些内容展开。而我们文化建设和教育的最终目标之于学生是将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而其中理想的确立必须确立在明确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历史使命的.前提之上,基于此,在专题“生态文明建设”的教学中必须将情感目标设定为培养节能环保意识、绿色消费观念、对国家社会发展的信心与责任感。

2.贴近课堂实际选择教学方式

提高形势与政策的教学实效,必须结合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特点,积极探索新方式和新途径,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以课堂为主轴,特色活动为辅助。形势与政策应把课堂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形式,借助课堂教学进行理论系统讲授,如十八大会议精神必须通过专题理论讲授来完成。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45分钟,采用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不同的教学方式,熟练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多媒体教学来有效完成课堂教学。作为辅助教学,安排丰富多样的特色活动,如邀请专家讲座、观看教学资料、实地考察等,这样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主角是学生。备课时,应以设计学生活动为主,教学中尽量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有操作、实验的机会,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教学从内容到形式都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而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鼓励学生,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

以专题“钓鱼岛”为例。专题“钓鱼岛”是我院形势与政策2012~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采取了小组学习的方式。首先由老师讲授基本理论,然后根据教学内容,如日本主张的原因及为什么错误、大学生为保卫领土可以做些什么等不同的项目小组并设定任务要求,给予一定的时间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分析讨论并拿出小组结论并展示。最后由教师经过对各种情况的分析、归纳,作系统总结。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小组学习营造了一种特殊的宽松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具体的小组学习进程中学生变成了课堂的主体,实现了从被动地学到主动地学的转变,学生在以小组为单位的讨论和作答中能真正地发挥主体效应。通过教师的讲授、学生自己的讨论分析作答、最后的归纳总结,达到了既有理论知识的传授,又有对学生实际能力的锻炼,同时又能增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责任意识。总之,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以基本理论、基本形势和热点问题为基本教育内容,与时俱进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必须贴近实际、与实际相结合,才能把握好和体现出在自身内容体系、教育对象和教育方式上的特点和规律,才能真正吸引学生、抓住学生、调动学生,真实使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有实效。

参考文献:

[1]张松德。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创新与实践[j]。云梦学刊,2006(06)。

[2]胡旭阳,费英勤。有效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践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05(06)。

(作者单位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课程与教学论的论文参考文献篇三

1.1课堂气氛沉闷

为了更好的解析基础会计教学改革,我们有必要先了解它被推行的原因。据本人所知,在数量众多的中等职业学校里,基础会计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一些校方甚至对非会计专业的班级开设这门课程,其重要性与实用性可见一斑。但获得如此重视的课程在中职学校里究竟表现如何呢?首先从教学气氛来讲,基础会计课堂普遍十分沉闷,学生带入感很低,尽管会计教师声情并茂的为大家讲解会计知识,但学生们给予的反应却很被动,甚至令教师很那判断当前这部分知识学生们有没有听懂,而且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低,课堂整体缺乏活跃,甚至令人昏昏欲睡。会计是一门严谨、精密的课程,也许缺少感性的人文气息,导致了学生们觉得这套课程“没什么意思”,你无法从实用角度让学生转换观念,他们只会接受课程的直观感受。这就是教育改革的原因所在,如果不能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那么这套课程的表现就很难说是成功的。

1.2教学存在不足

长期以来,基础会计教学的方式内容都有着许多问题,而真正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与教材内容息息相关。教材的相对落后导致了涵盖面低,与实际会计工作有一定差距,在传统《基础会计》教材上,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少,多是一些生硬的理论以及对各项制度的解析,这样的知识很难让学生以后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对会计行业的认知难度。大多数事情都需要建立在兴趣基础之上,如果不能使学生形成兴趣,那么学习效率便会大幅度降低。传统《基础会计》教材上缺乏生动的案例,其所指出的账簿以及各类凭证有一些已经跟现实脱节,往往企业单位早已不再使用这种凭证和记账方式了,教材涵盖的业务知识不够全面,都是一些复杂的理论,很难找到具有实践价值的内容。当今我国正承受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而且市场环境也为会计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多数企业单位都希望接受经验丰富的会计师,而当前中职教育显然无法为会计职业化铺平道路、打好基础,难以适应市场需求。教材中的技能训练乏善可陈,只有简单的用“练功钞”点钱、制作幼稚的凭证账簿,这根本不能满足就业要求。传统教材让学生们运用古老的方法来实践,把书面记账放在了最主要的位置。练习书面记账固然是好事,但需知现在已经是21世纪,全球都进入了现代化办公模式,如果只让学生了解传统会计学,而不结合“会计电算化”来授课,那么该课程的价值便大打折扣。

2.1提倡个性化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式越来越不适合当下学生思维,所以在基础会计课堂引入个性化教学势在必行。单纯对会计知识以及一系列问题进行讲解很难让人觉得印象深刻,在个性化教学的气氛中,可以为问题营造出真实的情境,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和认知能力,触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举一个例子,针对“账户格式”这一问题进行讲解时,可以为学生模拟一个公司,让学生去扮演公司中的“职员、会计师”,给予他们虚拟的资金,设立一些虚拟投入和盈利,为了让公司的账务更为清晰,教师作为“公司负责人”在课堂上向“会计师”们提问,本公司这一周的支出和进账分别为多少呢,公司现在还有多少资金?各位“会计师”你们使用了什么办法记账让本公司的收入和支出更为清晰明了?通过这种情境的模拟来增强学生们在课堂中的代入感,提高他们听课的兴趣,进而改善从前沉闷的课堂环境。再举一个例子,讲授“会计平衡等式”这一课题时,以会议模式向大家提出问题,我公司目前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分别为多少,你们认为它们之间具有什么联系?用会议的方式,给予每个人发言的权利,从而改善基础会计课堂中大家不愿意回答问题的情况,这样看上去同学们不是在回答问题,而是在会议上发言,发起讨论,然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告诉大家具体的答案,以及需要同学们完善的知识。只有让同学们不断在听课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自主学习以及学习的`主动性,大家对于基础会计课程才能获得更加深入的理解。所以说,个性化教学是改革的关键所在。

2.2以学生为根本

由于中职生离开义务教育阶段的时间还很短,对于职业教育需要一定适应时间,为了让学生们快速进入角色,针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应该以人为本,推陈出新,把学生放在首要位置,分析学生心理,尊重学生意志,这样才能让改革取得成功。想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应当让改革着眼于具体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少一些沉闷,多一些互动,让学生们能够充分理解教材,加快建设学生们的职业教育认知程度,在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充分让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2.3采用实物教学

接触职业教育时间较短的中职生,很难对基础会计的教学内容形成系统认识。为此,想要加强学生对基础会计的应用能力,就必须让基础会计教学有一个实质形态,让学生们觉得会计学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细节。举例说明,在讲解“会计凭证、报表、账簿”时,可以让学生留心生活中出现的收据、发票、账单、项目明细等一些物品,在课堂中教师也可以拿出一些自己收集的票据,用实物来代替抽象的理论讲解,让学生们真切地看到票据在自己面前,并以明确的票据为研究主体,让学生们从中获得知识,并且认为基础会计源于生活,它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充满实用性。除此以外,用实物教学的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们的“感觉”,让他们了解会计学,熟悉基础会计知识,甚至找到做会计师的感觉。

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培养出符合当下就业环境的高素质人才,是职业教育机构始终需要思考的问题。中职基础会计教学改革正是为了迎合这一背景,推陈出新,营造更好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使教学变得更为立体,更加贴近现实。

课程与教学论的论文参考文献篇四

在硕士学位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想向曾经给我帮助和支持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曹计昌教授,他在学习和科研方面给了我大量的指导,并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让我学到了知识,掌握了科研的方法,也获得了实践锻炼的机会。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对我的严格要求以及为人处世的坦荡将使我终身受益。除此之外,他对我生活的关心和照顾也使得我得以顺利完成研究生的学业。在此祝愿他身体健康,全家幸福!

感谢我已经毕业的师兄徐日东、张凡、周志坚、段云涌和夏志远,他们曾经给了我无私的帮助和鼓励,让我学到很多。感谢汪健和程诗猛两位师兄,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对于本文的硬件设计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感谢同届的张斌、李纯和张登宝,他们是我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的伙伴,也是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战友。感谢我的师妹邓祯,师弟冯国平、古明生、周建琼、杨帆、舒林、周宇杰、朱圣健、吴喧辉和张泽,从他们身上,我学到很多东西,和他们在一起的日子是读研期间快乐的时光。

感谢在广东普信公司实习时的同事们,他们在我第一次参加实际项目开发的过程中给了我莫大的帮助和鼓励。特别要感谢我的项目经理李旭和黄润怀,是他们的信任给了我很多锻炼的机会,也一直对他们给予我的生活上的照顾心存感激。和他们一起为广州项目奋战的一年多是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

感谢我的朋友louis,dick,iris,tracy,sawyer,joe,jason,icebear,以及更多我无法逐一列出名字的朋友,他们给了我无数的关心和鼓励,也让我的研究生生活充满了温暖和欢乐。我非常珍视和他们的友谊!

感觉计算机学院研028班的我的同学,感谢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我的帮助。

感谢生我养我的父母,他们给了我无私的爱,我深知他们为我求学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努力,而我至今仍无以为报。祝福他们,以及那些给予我关爱的长辈,祝他们幸福、安康!

还有很多我无法一一列举姓名的师长和友人给了我指导和帮助,在此衷心的表示感谢,他们的名字我一直铭记在心!

最后,衷心感谢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审阅本论文的专家教授。

1.c语言硕士论文致谢

2.汉语言学论文致谢

3.论文致谢

论文致谢

5.民族论文致谢

6.学年论文致谢精选

7.论文最后致谢词

8.日语专业论文致谢

9.论文致谢词老师

10.有关于致谢的论文

课程与教学论的论文参考文献篇五

在硕士学位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想向曾经给我帮助和支持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曹计昌教授,他在和科研方面给了我大量的指导,并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让我学到了知识,掌握了科研的方法,也获得了实践锻炼的机会。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对我的严格要求以及为人处世的坦荡将使我终身受益。除此之外,他对我生活的关心和照顾也使得我得以顺利完成研究生的学业。在此祝愿他身体健康,全家幸福!

和他们一起为广州项目奋战的一年多是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

感谢我的朋友,以及更多我无法逐一列出名字的朋友,他们给了我无数的关心和鼓励,也让我的研究生生活充满了温暖和欢乐c语言论文致谢精选3篇论文。我非常珍视和他们的友谊!

感觉计算机学院研028班的我的同学,感谢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我的帮助。

感谢生我养我的父母,他们给了我无私的爱,我深知他们为我求学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努力,而我至今仍无以为报。祝福他们,以及那些给予我关爱的长辈,祝他们幸福、安康!

还有很多我无法一一列举姓名的师长和友人给了我指导和帮助,在此衷心的表示感谢,他们的名字我一直铭记在心!

最后,衷心感谢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审阅本论文的专家教授。

课程与教学论的论文参考文献篇六

摘要:数控加工技术是中国加工产业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由于中国对数控人才的需求与要求程度在不断提高,因此在各职业院校教学过程中开展数控加工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是极为重要的。本文对数控加工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思路及相关改革、教材进行分析,并结合传统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探讨如何有效实施改革,进一步提高数控加工一体化课程教学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数控加工;一体化课程;改革思路;实施方法

一、引言

受到科技水平的推动与支持,中国工业中不断加入科学技术,而数控机床等高科技工业加工设备也被不断设计出来,达到提高工业经济效益及发展速度的目的。但由于数控加工对于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及文化程度要求较高,因此在中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各大职业院校开设了数控加工专业。而随着中国对数控加工技术人员实践能力要求的提升,需要根据目前数控加工课程教学中的弊端进行整改,并提升整体教学质量。由此可见,对数控加工专业课程进行改革是极其必要的。

二、数控加工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三大产业的发展不断受到国际的关注与重视。其中工业(第二产业)作为中国经济及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则需要通过对数控加工专业技术人才进行科学、系统地授课教学及技术辅导,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中国工业加工技术的整体水平。例如,《数控编程与加工》作为中国各大职业院校数控专业课程中的重点课程之一,其中包含着数控机床基本常识及基本操作、基础数控加工工艺、刀具补偿等内容,该课程以扎实的理论基础为依托,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学生接触数控机床加工作业的机会与概率,利用车间模拟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该教学进一步贴近市场,真正达到为中国工业企业公司提供人才服务的目的与效果[1]。但由于该课程理论性较强,而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中国部分职业院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教育,虽然对编程、加工等专业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学生虽获得扎实的理论基础,但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技能训练,同时未对中国最新数控加工技术进行了解,就会导致课程与中国企业实际加工作业产生脱节滞后现象,导致学生无法在企业很好立足。因此,人们必须根据中国实际国情及科技发展状况,对数控加工专业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及调整,使该专业能够充分服务于中国工业,提高数控加工人才的整体素质。

三、有关数控加工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理念的思考

就中国目前工业发展来说,数控机床等科技设备早已代替人工加工作业,在提高加工效率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工业产品各方面数据的精准度,同时也为企业降低了人员成本,进一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2]。由此可见,中国专业院校在培养数控加工技术人才时,不仅要保证学生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基础,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熟练的操作能力与加工技术,通过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充分培养数控加工专业全方位的优秀人才。因此,各职业院校数控加工课程必须采取“理实一体化”教学,通过利用理论实践充分结合的形式,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提高学习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

四、数控加工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

第一,将课程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在传统数控加工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提高学生的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写能力、数控机床的具体结构、机床操作能力以及零件加工等方面的技能等。但在数控加工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其目标要在原有地基础上增加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岗位更换迁移以及其他方面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能力,使其能够更加适应社会生活,帮助学生快速进入企业工作中的同时为其奠定扎实专业基础,从而达到提高中国工业加工行业整体水平的效果。例如,目前中国大部分职业院校数控加工专业逐渐改变其教学方式,利用“订单式”培养形式,与当地工业企业公司签订订单合同,由学校加大学生培养力度,并利用校企合作形式,院校将企业具体加工技术及数控编程等加入院校教科书内容中,并设计典型工作任务,使学生能够充分熟悉企业的加工编程及具体流程,而在学生毕业后与企业签订就业合同,在实现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的同时重新定位该专业教学目标,并为学校打造特色式教学提供有利条件。

第二,结合理实一体化与国际最新内容,重新编写相关教材。其一,在传统数控加工专业课程基础上充分结合理实一体化理念和典型工作任务,将该专业中的教材进行重新编写,在保证教材符合实际教学情况及合理的基础上,完全融入理实一体化核心教学内容,使教师从根本上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第二,由于中国早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因此各个职业院校应充分了解其他发达国家数控加工技术及职业院校中的教学模式,通过举例、理论等形式将其加入到教材当中,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国外最新先进技术,并通过充分结合其成果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其三,对教材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进行适当的调整。结合“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材中,将数控技术人才培养标准按照职业特定技能和核心技能标准模块来设计,将“综合性”与“职业性”有机统一,形成富于新意、别具一格的教材内容体系。

第三,与世界接轨,鼓励学生参与世界级比赛。其一,应充分借鉴国外优秀教学模式,利用项目教学法等使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国外数控加工专业的最新动态与教学优秀成果,真正做到与国际接轨,提高中国数控加工专业在国际中的成绩与地位;其二,根据学生自身学习与实践能力,将《数控编程与加工》课程拆分为“车削编程与加工”和“铣削编程与加工”等工种,充分提高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力,打造一支具有专业性较强的人才队伍,而教师则根据学生表现出来不同的学习程度进行“差别”教学,并及时了解世界数控编程及加工等方面的赛事,由校方进行联系,将实践能力突出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并鼓励其参与国际赛事,进一步提高各国之间的数控加工技术交流,同时也能够及时汲取国外先进理念,对调整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实践本领起到重要作用。

第四,进一步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要求其能够充分进行实践教学,通过结合理论与实践,使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为培养应用型全方位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应通过以下几点达到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目的:其一,在聘请数控加工专业教师应重点考虑其教学资历、实践能力、年龄结构及就业资格等方面条件,充分重视数控加工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从根本上提升其教学水平;其二,在教学过程中,应定期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等多方面的培训与指导,使教师能够在第一时间学习到有关数控加工专业新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并充分提高教师的岗位意识、专业素质以及职业素养;其三,充分鼓励教师进行相关专业兼职活动,通过提高自身专业工作能力与实践能力,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定期将教师送入企业进行兼职,充分了解企业中的数控加工作业流程与技术,并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自身实践经历对教学内容及过程进行调整,提高其自身教学能力,使其成为同时具备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的“一体化教师”。

第五,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其一,以学生数控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创建具有数控特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教学根据需要可采用电视录像片、电子教案、cai课件、模拟软件、网络课件、数控仿真与实际操作等形式,强调课程教学改革的突破与创新;其二,实施教学时,应结合学校实际条件,并考虑数控技能训练的成本等诸多因素,既要充分发挥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在教学中的作用,又不能以仿真训练代替和冲击实际零件加工训练;其三,由于该专业课程专业理论性较强,对学生来说学习过程过于枯燥乏味,使其失去对实践课程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情境教学、项目教学、现场体验以及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利用多样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能力,达到提高学生自身操作技能与实践能力的目的,同时也能够使教师在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时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第六,职业技能考核要求的融入。其一,应加大对学生的考核要求,将具体教学目标分为数控车床操作、数控编程、数控铣床等几大模块,通过对学生进行模块式教学,并针对每一模块教学目标制定相关考核要求,使学生明确自身学习目标及考核标准后充分调动其主动学习积极性,根据校企“订单”内容将学生的就业岗位按照能力划分为群,使学生能够明确自身学习方向后进行学习;其二,院校在教育、教学中应融入职业技能鉴定内涵,将课程教学全覆盖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的应知和应会,为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提供可靠的保障。通过实施“双证制”教育,实现学生“零距离”上岗。

第七,将传统考核方法及内容进行创新。其一,应结合现代数控加工技术,对职业院校数控加工专业中的传统考核方法进行改善及创新。通过寻找其弊端并将其进行适当创新改革的方式,将目标考核设为主体,将其考核过程中的具体内容结合理实一体化理念和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整改,例如在考核过程中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在相对真实的环境中进行数控车床或数控铣床操作等方面的实践考核,抑或在多媒体终端上进行软件仿真操作,按照国家人才培养标准提高学生的实践考试成绩,进一步对其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勒令不合格的学生进行重新学习或考试,而对于合格的学生予以适当奖励;其二,职业院校应加入国际专业知识等方面的考核内容,并要求学生充分了解国际赛事,并对考核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加入国际数控加工相关赛事中,提高中国数控加工人才的整体成绩。

五、结束语

中国人社部分别在2009年、2012年、2016年三次下发文件要求,在全国200余所技工院校的30多个专业开展了三批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并开展了一体化课程师资培训,为充分提高中国数控加工专业人才的教育水平提供了有利条件,并为进一步提升中国数控行业科技水准奠定了基础。因此,技工院校在开展数控加工专业教学时,必须要审时度势地对教学形式与理念进行整改,以国家制定的职业标准为基础,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为主,把"教、学、做"融为一体,以提高数控技能人才的专业实践能力为重要教学指标,真正培养出更多素质全面、技能精湛的数控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系统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2]李木杰.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

[3]林炳良.一体化教学在《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课程中的应用[a],中国职协2014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