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教学设计大全(19篇)

时间:2024-01-15 01:42:07 作者:FS文字使者 工作计划

教学计划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和教学策略。在下面,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批经典的教学计划案例,请大家参考借鉴。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教学设计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以及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笔算,并能正确熟练的进行口算、估算和笔算;在具体情景中,探索积的变化规律。

2、在发现、提出并解决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

基础性学习包

1、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2、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3、三位数乘两位数(末尾有0)

4、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解决问题

5、积的变化规律

开发性学习包

聪明小屋(设计两三位数乘法计算中,有些因数的某个数位上的数不知道,进行推理的算式)

拓展性学习包

算式因素变化引起的积的变化

近期一段时间我们一直在进行笔算乘法的学习,今天着重研究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

仔细观察两组算式中因数的变化规律和积的变化规律。通过观察,两组算式最明显的特点是其中的一个因数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如第一组的第一个因数,始终是6,第二组的第二个因素始终是4。下面在分别来看。

第一组,一个因数没有变,另一个因数呈扩大的趋势。从第一个算式到第二个算式,2到20扩大了10倍(乘10),同时,积也跟着扩大10倍(乘10);第二个算式到第三个算式,20到80,扩大了4倍(乘4),积也跟着扩大了4倍(乘4),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跟着乘几。

第二组,一个因数没有变,另一个因数呈缩小的趋势。从第一个算式到第二个算式,20到10缩小了2倍(除以2),同时,积也跟着缩小了2倍(除以2);第二个算式到第三个算式,10到5,缩小了2倍(除以2),积也跟着缩小了2倍(除以2),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跟着除以几。

1、学科单元内整合: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教师要用一个课件讲述计算时,对个位数和十位数分别相乘,然后相加;其他的特殊情况,如因数末尾有0的再进一步强调。

2、自主练习中的“志愿者擦玻璃”“信息窗1发放传单”等,教师要利用与品德课的整合,对学生进行教育,与语文课第四单元有关动物的内容进行整合,加强保护大自然的教育。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三位数乘两位

三位数乘两位的教案教学要让同学们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以下是百分网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三位数乘两位教学设计,供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教材第78页的例1和79页的内容.

1. 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让学生经历探索新旧知识的联系,能形成类比以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1.板演:44×15、144×5

请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

请同学回忆乘数是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强调:在计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时,要用乘数依次去乘被乘数的每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还要注意数的对位。

1、出示例题及课文的场景图,学生读题。

师问:一共采摘了多少千克?可以怎样列式?

再问:为什么要用乘法?这首乘法式子和过去学过的有什么不同?

2、揭示新课: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板书课题)

3、探索方法

(1)、尝试笔算。观察算式,先想一想可以怎样列竖式计算,再板书竖式。

(2) 提问:你能用竖式算出得数吗?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笔算,指名板演。

提醒学生把横式和答句都写完整。

3、 交流总结。

生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算法,再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总结:(1)用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依次分别去乘三位数;

(2)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

(3)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1、 做“课堂活动”第1题。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竖式进行笔算,同时指名板演。

交流:第一道题着重让学生说说计算的.过程;

第二道题着重让学生说说计算时是怎样处理309中间的“0”的。

提问:结合刚才的计算,谁再来说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 做“课堂活动”第2题

先让学生判断每道题的计算对不对,交流后再要求说说错在哪里。

指出: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一要注意每次相乘积的末位与乘数的哪一位对齐;

二要注意三位数中间有0时,不能漏乘;三要注意不能忘记每次计算时的进位。

3、第3题

组织学生讨论:怎样列竖式计算可以方便一些?

指出:用竖式计算类似的题目时,通过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能使笔算方便一些。

4、第4题

让学生读题,指名说题意。

提问:要求算出每种水果各卖了多少元,就是要算出有中哪一栏的结果?总价是怎样计算的?谁来说一说数量、单价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板书:数量×单价=总价)

学生独立计算、填表。交流计算结果。

1.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

2.谁来说说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过程?

3.回想一下,你是怎样学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教学设计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本单元是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口算、笔算以及加减法估算、一位数乘法估算的基础上学习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估算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计算方法。估算的方法虽不确定,但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使估算的结果符合问题实际又接近准确值,使估算的过程尽可能简便。

四年级上册第60页的例5及相关内容。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估算意识。

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事例,使学生懂得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使估算结果符合问题实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理解、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

难点:能使估算结果合乎实际情况。

关键: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

一、联系生活,铺垫孕伏

(多媒体出示:一组海南省琼海市美丽的自然风光图)

师:我们琼海市是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现在就让我们带领客人(这是一节接待课)一起欣赏吧!(多媒体播放,教师介绍:万泉河、白石岭、博鳌、……)

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做些什么呢?

分别请几个学生说一说。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在画中来一次“琼海一日游”,好吗?

二、探究方法,学习新知

师:出发前,我们必须准备好车票和门票。

2、审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指名口答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用乘法算,加深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

3、学生独立估算。(当学生选择笔算时,教师把笔算的竖式板书,同时说明:笔算的结果很准确,但当我们去旅游时一般不需要把钱算得那么准,这时我们可以选择估算。)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

理解首位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笔算首位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首位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提升运算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利用除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导入新课。

学生列式:52÷2。

复习提问:应用最近所学的什么知识?能否解决?

分析算式52÷2,引导学生发现和之前遇到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区别,即出现了余数。

(二)讲解新知。

根据问题特点,师生借鉴之前学习经验提出利用小棒探究或解释计算过程。教师明确:1筒羽毛球为1捆小棒,1只羽毛球为1根小棒。

组织小组活动,尝试表示将52只羽毛球平均分成2份。

小组代表反馈,教师引导辅以学生阐释,展示将剩余1捆拆开与2根合为12根再平均分的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剩余1捆”、“2根”、“12根”、“平均分”等在除法算式中分别代表什么含义,并让学生独立完成除法竖式计算。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乘法进行验算。

(三)课堂练习。

想想做做:(1)78÷3(2)70÷5。

(四)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首位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注意要点及验算方法。

课后作业:想想做做剩余题目,尝试先估算,再计算。

(略)。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

1、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尾不能整除)笔算方法的过程,恩能够正确地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

理解首位除时有余的处理方法,基本掌握首位不整除的除法笔算。

一、解决被除数首位除完有余数的问题。

1、出示50÷2=,用小棒分。

4、总结,被除数的首位除不尽的时候我们是怎样处理的?化整为零继续分。

二、出示例题。

1、看图,在图上看见哪些信息?

2、如何解决这个问题?52÷2=。

3、谁能说说用小棒该怎样分?“先把5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十,再化整为零,和2合起来继续除,把12个一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是26”

4、重点训练“合起来继续除”

5、教学生书写的格式,教师板书,指导算法。强调十位上余下1怎么办?接着用几除以除数?边讲边写。

6、学生自己在书上把剩下的式子写完,之后并且验算一下。

三、笔算针对练习。

1、完成第一题的四道题,一个组完成一题;

2、学生上黑板板演,并且全班讲解,纠错;

3、统计学生做对的人数,给予表扬。

四、对比练习。

2、呈现75÷3和77÷3,让学生先计算,再比较它们在计算上有什么不同,引导出一个没有余数,一个有余数。

五、解决实际问题。

1、出示第四题,学生自己观察,看图;

2、学生叙述,在图上看见哪些信息?几位学生把图上的信息说完。

3、学生自己完成后讲评。60÷4、60÷5。

4、出示第五题,看图,在图上有哪些信息?(语言:xx的单价)。

5、你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6、有选择的计算,不支持过于简单的问题。

六、估算教学。

1、出示题目,并且让学生去估计;

2、说清楚估计的方法,学生自己说;

3、引导学生总结:只需要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去除以除数就行了‘。

4、语言:一十多、二十多、三十多......

七、全课总结。

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2、课堂作业补p6。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教学设计

教材第1页的内容及想想做做第1~4题。

1、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概括、推理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的方法,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算理。

例题插图、小黑板、投影仪。

一、创设情境

提问:学到现在,我们已经学过的乘法有哪些?

(表内乘法、一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

二、探究互动

1、出示主题图。

学生自由读题。指名回答:从图中你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口答算式:144×15或15×144(师板书)

2、“144×15”与我们以前所学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3、“144×15”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请你用以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在自己的本子上试一试。教师巡回指导。

4、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算法。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练习》教学设计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笔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2、使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进一步体验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竖式计算时十位上余数的处理。

1、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在现实的情景中开发学生的潜力。

2、主动探索,积极动手,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一、复习。

铺垫。

1、用竖式计算:

42÷2=。

2、谈话导入:

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指名板演,并说出计算的方法。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题:

讨论列式:52÷2=。

2、操作探究:

(1)提问:如果我们用小棒代替羽球,应该先摆多少根小棒?

(2)同桌讨论交流分的方法。

把5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根呢?

(每班先分2捆,是20根,余下的每班再分和6根,每班分到26根(个)。

(3)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演示分的方法。

3、教学笔算:

(1)根据刚才摆小棒的过程,52÷2的笔算该怎么样呢?

(板书:252)。

(2)十位上有余数怎么办呢?接下去该怎样算?

交流后在书上完成坚式计算。

(3)哪位同学告诉大家,刚才是怎样计算的?

(4)验算一下,看看算得对不对。

(5)比一比,522和复习题422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4、练一练:

(1)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的前两题反馈的提问:当十位上有余数时,接下。

学生看情境图,说出题意、并列式。

生摆出5捆带2根的小棒。

动手操作,交流分的方法。

学生复述分的方法。

学生说十位上的计算方法。

互相说一说十位上有余数了,怎么办,在书上计算。

指名复述。

生验算。

生互相说一说。

向全班汇报交流的结果。

2人板演,其余的学生在书上完成。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去要怎样算?

(2)独立完成后两题,同桌校对。

学生练习,集体订正。

三、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3题:

分组练习,每组同学做两题,反馈:每组上、下两题在计算上有什么不同?

2、想想做做第4、5题:

我们用今天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

第5题让同桌相互说一说,再计算。

3、想想做做第6题:

通过以上一些题目的计算,你能不能不笔算,估算下面这些题的商是几十多?

学生说说自己在比较中发现了什么。

列式计算。

全班集体交流。

说是怎么样的。

四、全课。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在摆摆、说说算,你有什么样的收获?

小组里交流、汇报。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练习》教学设计

(一)知识与能力:

1、巩固估算方法,熟练地加以应用,并检验除法的估算。

2、发展学生的灵活估算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情境,引起学生探讨的兴趣。

2、根据学习的估算方法,探讨除法估算的一般情况。

3、从小组合作探讨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研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4、总结估算的方法,并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营造生活情境,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

2、利用估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般简单问题。

3、通过组织学生合作、讨论、交流,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2、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估算的意识。

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估算。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灵活估算是把两位数看作整十数后再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延伸,更突出估算的现实意义。学生先通过自出估算题目,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小组交流探讨出灵活估算的方法,在掌握巩固估算方法的基础上,再突出估算在检验除法中的作用,并利用估算解决生活现实问题。充分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动手做,并大胆说,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意识。

(一)教师活动。

1、带领学生复习巩固估算方法,并用估算检验除法的计算。

2、组织学生课堂活动,锻炼学生的估算,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

3、总结课堂活动,鼓励学生的大胆探究。

4、布置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小结本节内容。

(二)学生活动:

1、加强练习,巩固估算的一般方法。

3、自我小结,积极发言。

4、积极完成练习,对本节进行小结。

(一)复习估算方法,用估算检验除法。(约5分钟)。

1、教师活动:

(1)在黑板上出示两道题目(61÷378÷4),让学生先用竖式计算,再用估算检验结果。

(2)请部分学生说出自己的计算过程,引导评价。

2、学生活动:

(1)先利用竖式计算,再用估算检验是否正确。(2人板演)。

(2)说出计算方法,积极进行讲评。

(二)进行课堂活动。(约20分钟)。

1、教师活动:

(1)出示课堂活动情境,让学生仔细阅读题目要求,说出活动内容。

(2)肯定学生回答,提醒学生注意他们说的算式是什么算式。

(3)鼓励学生估算,并和小女孩比较,检验她估算对吗?

(4)组织学生课堂活动:4人一小组,一人说算式,另三人估算出结果,并要求:算式必须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估算结果应说成大约是多少。如有疑问请告诉老师。

(5)及时表扬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并及时提出问题,小组讨论:这种情况,在生活中广泛存在,你认为该怎么办?根据原有经验,如69÷6,把69看作70后除以6并不能除尽,仍有余数,可以把被除数看作与它最接近的并能被一位数整除的数后再计算,即把69÷6换成66÷6,把95÷8换成96÷8,如果换算后口算仍有困难,可一边估算一边进行竖式帮助估算出结果。

(6)总结:学生在生活中遇到数学问题要大胆说、动手做、通过组织讨论解决。

(7)让学生自主说算式,全班估算。

2、学生活动:

(1)阅读要求,汇报内容:一人说算式,一人说出估算结果。

(3)积极估算、比较。

(4)按照老师的要求,每4人一组开展活动,积极估算并及时发现问题,然后汇报给老师。如:99÷695÷873÷4。

(5)讨论,质疑,认真听取同学意见,教师讲解。加深估算的认识和理解。积极发言、练习。大胆运用新学到的灵活估算方法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6)说出你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后有什么想法。

(7)认真听、争取快速汇报估算9结果。

(三)完成课堂练习、小结本节内容。(约15分钟)。

1、教师活动:

(1)布置学生完成练习十二中剩下的题,让学生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引导题中的新知识。

(2)组织学生完成思考题,用集体的智慧讨论解决,作必要的指导。

(3)带领学生总结本节的知识点:估算方法。

2、学生活动:

(1)完成练习十二的6、7题,6题为准确计算,并用估算检验,7题为估算。

(2)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合作探究,锻炼思维。

(3)小结本节估算设计理念:本课主要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灵活估算,让学生先自己出题估算。发现了如果把两位数看作整十数后再除以一位数的方法在许多情况下并不适用,从而明白估算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计算方法,达到估算目的,发展估算意识。还可以用估算来检验除法的计算,提高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能力和准确度。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探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生兴趣,体会成功的快乐,让学生轻松、快乐学数学,把学习数学、解决数学问题与活动结合起来,改变枯燥的学习形式,让学生喜欢,走近、走进数学。

三年级数学《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3、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流程。

第一段:

流程1:基本练习。

课件出示下面一组题。

师:请看屏幕,请大家看算式,直接写出得数。(暂停)。

课件出示得数。

师:你都算对了吗?最后一组算式,你是怎样算的?

第二段:

流程2:教学不退位减法的口算和退位减法的口算。

1、不退位减法口算。

课件出示例题场景图。

师: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暂停)。

师:根据要求的问题,怎样列式?

板书:38—25=44—25=。

师:这两道算式都是两位数减两位数,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我们已经学过了,今天我们用口算的方法算得数。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教学设计【】

1、利用学生的迁移能力,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分析和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2、让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兴趣,进一步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

一、复习。

师:同学们准备好了吗?可以上课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上课。

师:今天先让我们来展示一下自己的口算能力吧,请看大卡片出示的口算。

(卡片顺序出示口算题、生作答)。

12×3500×715×460×70350×2。

卡片出示197×5≈。

师:大家看这道题的要求是什么?

生:估算。

师:那约等于多少呢?

生:100。

师:你是如何估算的。

生:把197看成200来估算,200乘5等于1000,所以197×5约等于1000。

师:通过刚才的口算和估算,我知道了大家的口算和估算掌握得很好,我们的笔算掌握提如何,来,做一道吧,请拿出练习本进行笔算。(教师在黑板上出示竖式45×12的竖式)。

师:来,你做得最快,请你上黑板板演,请注意书写工整。

师:好,大家都做完了,我们一起来检查黑板上的这道题。哪位同学来评价一下。

(方案一)。

生:她计算错了。

师:哪里出错了,他是如何错的。

(生具体回答)。

师:你观察真仔细,老师帮他改过来。

师对板演的学生:以后可要注意,计算要处处细心。

(方案二)。

生:她做对了。

生: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第一个因数,最后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师:你说得真清楚,我们把掌声送给她。

(生鼓掌)。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师:看来大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都掌握了,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乘法(板书:乘法)请看大屏幕。

(1)引入例1。(课件出示)。

例1:李叔叔从海南乘火车去广州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行145千米。

师:李叔叔从哪到哪去?

生:从海南去广州。

师:乘坐什么交通工具。

生:火车。

师:你还知道什么?

生:12小时李叔叔可以到广州。

生:火车的速度的每小时145千米。

师:你能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海南到广州有多少千米?

师:你能列出横式吗?

生:能。

师:请列出模式,不用计算。

(生列式)。

师:列完式的同学想一想今天我们列的这个算式与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

师:请一个同学告诉我你是怎么列式的?

生:145×12(师板书)。

师:还有不同的列式吗?

生:12×145(师板书)。

师:这两种列式都正确。

师:会计算吗,请动笔试一试吧。

(学生计算)。

师:我想请一个同学说一说她计算的过程。

师:谁与谁乘得0。

生:二五得十,写零进一。

师:你这样说我就明白了,接着说。

生:二四得八加一得九、一二得二,一五得五……。

师:五写在哪?

生:写在十位上。

师:也就是与因数的十位对齐是吗?

生:是。

师:请接着说。

生:一四得四,一一得一。再把它们加起来。

师:个位是多少。

生:个位是0,十位写4进1,百位6加一得7,千位上的1移下来。

师:她说得怎样?

生:她说得很清楚,完整。

生自觉鼓掌。

师:这道题的笔算过程。同学们都明白了吗?

生:明白。

生:这是十位上的1去乘145,乘得的145是指145个十,所以这个5要与十位对齐。

生:这次是十位上的1去乘5,一五得五,是指5个十,所以这个5应该与因数十位上的数对齐。

师:说得好,要是声音再大点就更好了。

师:计算这道题时。先用12个位上的2去乘145每一位上的数,得290,再用12十位上的1去乘145每一位上的数,得1450。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相加。

师:1450的0在竖式中为了简便就省略了。

师:刚才这样列式的(指黑板上的算式:12×145)同学,请说一说,你是怎样列竖式的。

生:列的竖式一样,也是145乘12。

师:大家都知道,两个因数交换位置,得数不变。所以可以把两个因数交换位置列出了竖式,是吗?交换位置与不交换位置来乘,有什么区别呢,我们来比一比,请看小黑板。(出示两种竖式)。

师:你觉得哪种好些,为什么?

生:交换位置乘好,因为这样节约纸张。

师:还想到节约能源上去了,想得真细致。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电影院。(教材第36~37页)。

1.结合“电影院”的具体情境,帮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正确地计算。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经历估算的过程,会解释估算的过程,进而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3.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课件。

教法:引导法、讲授法。

学法:小组合作探究。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电影院吗?电影院里也有许多数学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借助“电影院”来继续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板书课题:电影院)。

投影出示教材第36页的“电影院”情境图。

师:这幅情境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同桌互相说一说。

二、自主探究。

1.估算的方法。

师:通过观察,我们能知道哪些信息?电影院的座位够用吗?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集体交流。

生1:我们知道看电影的共有500人,这个电影院的座位共有21排,每排可坐26人。

生2:电影院的`座位够用,如果电影院的座位仅有20排,那么电影院里就共有20×26=520(个)座位,520500,所以够用。

生2:我是这样想的,把电影院里的座位想成20排,每排想成25个,共有20×25=500(个)座位,500=500,所以座位够用。

师小结:解决这个问题时,可以先估算出电影院的座位总数,然后把它与学生的总数进行比较。若学生总数等于或小于估算的座位总数,则坐得下;若学生总数大于估算的座位总数,则坐不下。

师:总结一下,座位总数是如何估算的呢?

生:估算时,把座位排数或每排可坐的人数(即每排座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或几十五的数,然后用“座位排数×每排座位数”求出座位总数的估值。

师小结:把已知的数据想成稍小一点儿的数据后,结果大于或等于要求的数据,那么原来数据的结果一定大于要求的数据。

2.计算方法。

师:那么大家一定想知道这个电影院具体一共有多少个座位,那怎么列式呢?

生:把每排的26人×排数21就可以了。(师板书:26×21=)。

师:怎么算呢?

学生既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和同桌交流。

生1:先算前20排共有520个座位,后面还有1排有26个座位,一共是546个座位。

20×26=520(个)1×26=26(个)520+26=546(个)。

生2:我是用上节课学到的列表的方法算的。(教师用投影仪演示列表法)。

生3:我是列竖式算的。

学生叙述,教师板书。

师:太好了,你们的这三种方法都很好,你最喜欢哪种方法呢?说说理由。

学生交流。

师:用竖式的计算方法简便易学,大家一定要掌握。

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例2。

师:刚才我们通过估算知道了电影院的座位大致是多少。那这道题怎么估算呢?

学生和同伴讨论,师巡视辅导。

生1:我觉得应该比380多。我是这样估算的,我把12看成10,38×10得380。(师板书:38×10=380)。

生2:我觉得应该比480少。我把38看成是40,40×12得480。(师板书:40×12=480)。

师:大家看一看,为什么会出现两个估算答案?

生:一个是取38的邻近的整数来估算,乘数变大了,所以得数比较大;一个是取12的邻近的整数来算,乘数变小了,所以得数比较小。

师总结:得数应该是在380和480之间。

师:我们用竖式算一下,看看是不是这样。

学生讨论、交流,完成竖式计算,教师巡视辅导,然后指名学生板演。

小结:估算可以快速估出得数的大致范围。

三、师生归纳总结。

师:大家一起来总结一下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吧。

生1:两位数乘两位数,可以先把其中一个两位数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再分别与另一个两位数相乘,最后把两个积相加。

生2:也可以列竖式计算,先用第二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师:这个计算方法很重要,同学们一定要熟练掌握。

板书设计。

电影院。

26×21=546(个)38×12=456(元)。

答:电影院有546个座位。答:买电影票需要456元。

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计算、巧算的巩固练习。

(2)通过引导,得出十位乘积等于个位乘积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对称算式的乘积相等,并理解掌握此结论。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得出结论、提出质疑、完善结论,上孩子们经历一个完整的过程,体验到探究的乐趣,感受数学的魅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教训,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让孩子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敢于质疑,培养探究意识。

教学难点:通过引导,得出十位乘积等于个位乘积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对称算式的乘积相等,并理解掌握此结论。

启发诱导法、讲授法、探究法

练习法、探究法、小组交流法、观察法

(一)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先从画画开始!

(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对称图形的一半)

师:如果老师画的是整个图形的一半,谁愿意帮老师画出图形的另一半?

(让学生补充完整)

师:同学们,这位同学画的对吗?是的,图形当中有这样的对称现象!其实,在我们的语言当中也有这样的对称现象。

(老师点击屏幕,出现——好人)

蓝天——天蓝,喜欢我——我欢喜,老师希望我们整节课都欢欢喜喜!好,上课!

(二)新课教学

好了,同学们,思考是美丽的,看到同学们都能认真的思考。我很欣慰!我想,同学们心里可能都在想:这个结论到底正确与否?为什么会是这样?在乘法中怎么会有这么有趣的现象?在除法中、加法中、减法中是不是也有一些有趣的现象等待我们去发现?还有多少问题等待我们去探索、去研究,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都能带着这种精神,真正走进我们的数学世界!

三年级数学《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教学设计》教案

师:我们先来看38—25,你能口算出得数吗?在小组里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为了让同学听得明白,说的时候可以按照“我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的思路去说。(暂停)。

师:同学们在口算时可能想到了下面几种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

ppt课件呈现:

算法1:个位上8—5=3,十位上3—2=1,合起来是13;

2、教学退位减法的口算。

师:44—25该怎样口算呢?想一想,把你的算法跟同学交流一下。(暂停)。

ppt课件呈现:

师:这里收集了一些同学的算法,这些算法和刚才的算法类似,也是用拆数的方法算的,你们看懂了吗?(暂停)。

第三段:

流程3:比较退位减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口算。

ppt课件呈现:

(两道例题的完整板书)。

师:这两道题在口算时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暂停)。

数分别相减,再把结果相加。注意在遇到退位减时,运用第三种方法计算要把被减数拆成几十和十几,与减数十位、个位上的数想减。

第四段:

流程4:完成想想做做/1、5。

1、完成想想做做/1。

师:现在我们来完成“想想做做1”,请同学们在课本上写得数,并选择其中一组算式说说是怎样算的。(暂停)。

课件出示得数。

师:你们都算对了吗?请看第一组算式,为什么都是57减三十几,有的是二十几,有的是十几?(暂停)。

师:都是57减三十几,一个是退位的,一个是不退位的。在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时候,要比较被减数的个位数字与减数的个位数字,看是否需要退位。

2、课件出示想想做做/5。

师:我们来看想想做做第5题,先估计一下每道题得数大约是几十多,再口算,验证自己估计得对不对。

课件出示题目答案进行核对。

第五段:

流程5:完成想想做做/2、4、7。

1、完成想想做做/2。

课件出示题目。

师:请同学们在书上填写答案。(暂停)。

课件出示题目答案进行核对。

师:你们都算对了吗?看每一组题目中的三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在口算时有什么联系?(暂停)。

师:每一组的三道题,被减数是相同的。根据第1题可以想后两题的得数。

2、完成想想做做/4。

课件出示题目。

14—6=…。

140—60=…。

1400—600=…。

师:请同学们观察每一组算式的特点,你能很快写出得数吗?在小组里交流你是怎样算的?(暂停)。

课件出示题目答案进行核对。

师:每组题的第一行都是十几减几,第二行都是一百几十减几十,第三行都是一千几百减几百,算一百几十减几十、一千几百减几百都可以先想十几减几,然后在末尾添一个0或两个0。

3、完成想想做做/7(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题目。

师:从图上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你能完整地说一说吗?(暂停)。

师:在作业本上列式计算。(暂停)。

课件出示题目答案进行核对。

师:你是这样算的吗?你能说说每步是算什么吗?为什么先算还剩多少个?

第六段:

流程6: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你有哪些收获?口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本学期继续教学三年级数学,通过两年半的学习,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个别学生思维比较灵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较浓,但也有个别学生懒散,接受力不强,成绩不太理想,本学期将重点抓好后进生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

1、知识与技能方面。

数与代数:

会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百数或整十数)、比较容易的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比较容易的两位数乘整十数。

能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包括商中间、末尾有0的情况)、两位数乘两位数(包括列比较简便的竖式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能笔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能估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百多或几十多,估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能说出估计的过程与方法。

能初步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初步理解几分米是十分之几米、几角是十分之几元。

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能读写一位小数和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

认识年、月、日,能区分大月、小月,能判断平年、闰年,能计算一个季度、半年、全年的天数。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千米、吨。知道1千米二1000米,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空间与图形:

能指出由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拼搭成的物体的三视图,能根据比较简单的视图要求拼搭物体。

结合实例感知生活中常见的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平移,能动手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能选用适宜的面积单位估计、测量、表达图形的面积。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计算或估计有关的面积。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统计与概率:

结合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

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平均数(限结果是整数)。

会用平均数描述一组数据的状况。

会用平均数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2.数学思考方面。

经历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分数、小数的过程.学习用数描述、表达现实世界中的现象,发展数感。

经历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与估算方法,以及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与推理的能力。

在应用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发展抽象思维。

在简单的物体及其三视图的相互转化活动中,在研究平移、旋转、对称现象的数学活动中,进一步感知物体的形状特征及平面图形的变换,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实验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初步具有清晰地表达自己思考过程的能力。

3.解决问题方面。

能应用在本册教科书里学到的运算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能在理解面积含义及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主动解决一些有关的实际问题。

初步学会根据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到现实生活中收集和整理数据,能解决一些与平均数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据的重要性,增强统计观念。

增加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能主动与同学共同进行学习活动,积极与同学交流自己在解决问题时的思考与所选用的方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经常反思自己的学习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能利用估计,判断解决问题结果的合理性。

4.情感与态度方面。

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数学内容,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获得数学知识,初步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教科书里“你知道吗”栏目及其他渠道了解更多的有关数学的知识,体会数学是人类在长期生活和劳动中逐渐形成的方法、理论,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体会数学与人类历史的发展息息相关。

在教师的具体指导和组织下,能够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评价他人。

小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练习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根据算题特点,合理选择算法,逐步增强算法选择的针对性和自觉性,同时沟通不同算法的联系,体会其内在的一致性,从而在更高层次上理解算法,提高灵活运用不同算法进行计算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二、基本题练习。

1、做p11(1)。

先看懂要求再独立完成。尽可能用口算完成,集体订正。

2、做p11(2)。

先估计得数是几十多,写一写。

选择几题,指名说说是怎样估计的。

再用竖式算出结果,做第一组。

根据估计检验笔算结果是否合理;根据笔算判断估计的结果是否正确。

3、做p11(3)。

先看懂题目,独立完成填表。

再观察表格,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交流自己的`发现,使同学们体会到钱的总数不变,能买的本数和单价之间的变化规律。

训练的语言:总钱数不变,笔记本的单价越贵,买的本书越少;总钱数不变,笔记本的单价越便宜,买的本书越多。

三、讲解思考题。

先看懂题。

再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提问:为什么男孩会多付8角钱?

这8角钱是几本本子的价钱?

那么也就是说:多买几本练习本多付8角呢?

四、布置作业二次备课。

板书设计: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位置与方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下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在认识上、下、左、右、前、后等位置概念的基础上,把眼光放得更远些,进一步了解东、南、西、北等方向名词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观念,培养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了解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以前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地理解东、南、西、北的具体位置,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让他们在实际情况下学习。部分学生可能还停留在上、下、左、右、前、后等的学习中,未能很好地掌握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能根据自身的方位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难点:会在给定的条件下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估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2、巩固四则混合运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投影设备、邮票、口算卡等。

一、基础练习。

1、口算练习。

用口算卡片出示题目。

(1)12×324×216×340×7。

(2)150×2250×3160×2840×2。

注意:(1)回答结果时,语言表达要完整;

(2)抽选部分题,说说计算方法。

2、计算练习。

(1)38×14(2)47×25(3)65×34。

要求: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

提问部分同学,检查计算过程;

小结计算方法,算理,格式。

二、专项练习。

1、课文第34页的第10题。

(1)请学生拿出语文书。

(2)打开指定的一页。

教师在课前选定4页,这时指定每一组打开其中的'一页。(一般来说,选出的页面字数较为接近。)。

(3)让学生先后估一估这一页有多少个字,再算一算。

要求:1)先独立完成;

2)小组中汇报,自己估算结果;

3)列出算式,计算。

4)小组校对结果。并对比估算结果,看看取值是否接近,如果误差太大,找出问题,及时纠正。

(4)汇报每一组的计算结果,看看有什么发现。(这时学生会发现这里的每一页字数都比较接近。)。

学生经历了这一过程,使他们懂得因为排版规格一致。所以在同一本书中,每一页的字数相差不多。

2、课本第35页的第11题。

(1)出示情境图。

实物投影出示课本插图或直接打开课本。

(2)认真审视情境图。

请学生认真审视情境图,明白情境图的问题情境,说一说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3)讨论。

每人一瓶,35人应该付多少钱,怎么算。(先算一瓶多少钱,再算35瓶多少钱。)。

(4)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5)反馈、矫正。

3、课本第35页的第12题。

这是一道巩固四则混合运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练习,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

4、课本第35页的第13、14、15题。

这类问题学生已经接触过,并已经掌握了,因此不存在难度,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只是第15题,可以请学生口头表达图中的问题情境,说一说已知什么,求什么,是怎么列式计算的。

学生计算的方法可能有:

8×44;

8×9×4+8×8;

8×9×5-8;

8×(9×5-8);

8×(9×4+8)……。

等等,这里不一一列举。只要有道理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表扬,激发求知的积极性。

三、巩固练习。

小黑板的选用作业。

四、作业设计。

“五星级”对应的练习。与“口算”书对应的练习。

五、板书设计(略)。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掌握简单事物搭配方法,培养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生活处处有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找出简单事物的搭配方法。

有序搭配,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情境教学,指导操作,直观演示法。

动手实践,小组合作的方法。

多媒体课件。

白板。

在二年级教材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排列与组合知识,他们可以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组合数,但认知水平还停留在感性层面,对有序搭配有一定的模糊意识,缺乏理性层面的思考。本节课可以通过迁移来学习本课的知识。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都知道老师是朝鲜族特别能吃辣,你能吃辣吗?能否帮老师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呢?(课件)你看,三个字就有六种排列方法,这节课我们再来研究一下搭配中还有那些学问?(板书:简单的搭配)。

【本环节设计意图】:《新课标》强调课程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用学生们喜爱的动画人物来创设情境,学生很容易就进入了学习状态。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试着说一说。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美羊羊都有哪些衣服?其中有几件上衣,几件下衣?

生:2件上衣,3件下衣。

师说明:如果一件上衣搭配一件下衣是一种穿法,你最想让喜羊羊怎么穿?

2、小组合作。

师提问:同学们说了这么多,老师都不记不清楚了,到底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呢?(课件出示)有人想出来了吗?有的同学可能觉得,只在脑子里想,想不清楚啊!好,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在纸上写一写、画一画,把你们的想法表示出来。(学生在白板上画)(画图连线、文字连线、图形符号连线、数字连线法、字母表示连线等方法)。

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呢?

3、展示汇报。

选择不同的表示方法在黑板展示,对比,由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同学们,你们虽然表示的方式不同,但都找到了所有的搭配衣服的方案,没有重复也没有遗漏。请大家想一想,以后再遇到这样的问题有没有好的方法呢?你们试着总结一下。

【本环节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表达思考过程,展示交流,突出有序思考。

4、引导学生用不同方法记录不同穿法。

课件出示:

1、先选定上装,再搭配不同的下装。一件上衣去搭配三种下装,有三种;再用另一件上衣去搭配三种下装,又有三种,一共有几个三种?列式3+3或者2x3(板书:3+3=2x3=6种)。

2、还可以先选定下装,再搭配不同的上装。一件下装去配两种上衣,有2种;再用一件下装去配两种上衣,又有2种,最后再用一件下装去配两种上衣,还有2种,一共有几个2种?列式2+2+2或者2x3(板书:2+2+2+6种2x3=6种)。

师:从你们的汇报中,我们知道了可以从两个角度去思考,但是基本方法是一样的,都是要先固定一种服装,上衣或下装,然后按顺序去一一搭配,(板书:先固定其中一种,再按顺序搭配)。

指学生所画方案,许多同学都找到了六种搭配方案,可我发现同学们有好几种不同的表示方法,同学们,你们看,大家的方法不同,但是都能不多不少地把所有的搭配穿衣的方法表示出来,他们的一般方法是什么呢?刚才我们已经讨论过了,谁再来说一说。(先选定再…)。

很好,这样去思考问题,就可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到所有的答案。(点击课件)我们称之为“有序”的思考。(板书:有序)。

同学们用了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你喜欢哪个?说一说你的想法。

【本环节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对比观察中思考,体会数形结合以及符号思想,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看到由具体文字表述、画图表示到用抽象的符号表达的变化过程,体会符号表达的简洁、明确等优点,进一步认识到符号对于进行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重要作用。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做一做第二题。

课件出示:

牛奶。

豆浆。

蛋糕。

油条。

饼干。

蒸包。

2、完成练习二十五第一题。

看一看,能组成哪些两位数?

十位。

个位。

师:哪些数必须写在个位上?哪些数必须写在十位上?

生:3、6、8必须写在个位上;2、4、9必须写在十位上。

师:那这六个数字能组成哪些两位数呢?说说看。

3、完成练习二十三第4题。

师:明明和聪聪两个小天使真可爱,瞧,孩子们都争着要和他们合影拍照呢!课件出示。

4、完成练习二十三第5题。

5、提高题。

看这节课的最后一道题——1题,?妈妈的生日快到了,小华打算在妈妈生日那天送妈妈。

一束鲜花和一个蛋糕,有()种搭配方法。

老师想将这道题再增加点难度,不知你们敢不敢挑战一下呢。

妈妈的生日快到了,小华打算在妈妈生日那天送妈妈,一束鲜花、一个蛋糕和一张生日贺卡,有()种搭配方法。

四、全课小结: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计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除法算式的演算格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沟通旧知,建立联系。从树上摘苹果,课件出示苹果树图,看谁摘得最快?

600÷627÷3240÷8160÷43)99)37。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旧知,沟通旧知,建立联系自然引入本节内容。

2.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万物复苏,春暖花开,这是一个植树的好季节。(课件出示春天图,再出示同学们举着队旗走在山坡上去植树的情境图),让学生说图意。

3.引导观察: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演)。

生:三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课?42÷2=。

4.师:42÷2等于多少(生:42÷2=21)。

你是怎么想的?

生:分小棒的方法,摆好42根小棒,把四个十和两个一平均分成两份。出示图片:

生:口算40÷2=202÷2=120+1=21。

同学们会口算出答案,那么怎样用竖式计算呢?(揭示课题)板书:一位数除两位数。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植树情景引出新课,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进而树立起学好书学的信心。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探索竖式:用竖式计算,你们会吗?试试看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第一种第二种。

2121。

2)422)42。

424。

02。

2

(2)比较一下,你喜欢哪一种算法?说说理由。

学生发表意见:(学生多数会喜欢第一种算法,简单、竖式短,很少有学生喜欢第二种也就是课本例题的形式)。

师:其实第二种方法有自己的优势,它能让大家很清楚地看出计算过程。

(3)师边用电脑演示边讲解:笔算除法的计算顺序和口算一样,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请哪位用第二种方法做的同学上来讲解一下。(师配合补充)。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同时,树立选择最优方法的意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设计时本着“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操作形成表象,动脑想算理,动口说算法,及时规范竖式的写法、总结算法,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样安排既体现知识的产生过程,又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利用操作、演示、归纳、概括等方法揭示具体到一般的规律,完成由形象到抽象思维的过程。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p20做一做。

2、请你当小法官,别判错。

14221。

2)283)694)84。

2684。

890。

89。

00。

3、买作业本:小红去买了3本同样的作业本,一共花了3元6角,每本作业本多少钱?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获得新知识的基础上,获得成功的体验。好的学生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学习相对差一点的同学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辨析练习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预防学生计算时出差错,让学生运用刚学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判断和推理。安排自选练习,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又使大多数学生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增强练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得开心吗,你都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掌握用除法竖式计算的方法,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