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琴教案大全(17篇)

时间:2024-01-14 20:52:28 作者:文锋 口号大全

教学工作计划是指教师在一定时间内对教学工作进行规划和安排的文件。以下是一些教学工作计划的案例分析,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

孔子学琴教案

生:“提”。

师:对。底下呢?

生:“今”.

师:好,齐读课题。

师:除了知道孔子的名言之外,你还对孔子这个人有哪些了解?

生1:孔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师:你知道他的成就。谁再来?

生2:我还知道孔子曾经教过3000多名学生。其中成就较大的有72人。

生:孔子非常伟大。

师:对啊。课前我们已经读过这位伟大人物的学琴故事了,字词你都认识了吗?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大屏幕词语。

师:读的很正确。那词义你都理解了吗?抑扬的琴声怎么理解?

生1:高低不平的琴声。

师:抑是指?

生2:低。

师:扬呢?

生:高。

师:所以抑扬的琴声是——。

生:就是时高时低起伏不平的琴声。

师:理解了这些词语,那我们就带着对词语的理解再来读读。

生:齐读。

师:词看来没问题了。那课文读熟了吗?

生:读熟了。

师:真有信心。昨天我听你们读课文的时候,发现有的句子有些同学读起来比较拗口,不知你能读准确么?(大屏幕出示)。

生1:读句子。

师:你读得准确流利、声音洪亮,不错。琴瑟笙馨比较陌生,(出示图片)它们是古代的四种乐器……再来齐读这句话。

生:读句子。

师:(出示)谁再来读读这一句?

生2:读句子。

师:体恤这个词在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中很少出现,谁查到了它的意思?

生3:体恤就是为老百姓着想的意思。

师:你来补充。

生4:是平易近人的意思。

师:是这个意思吗?好你来说。

生5:是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予以同情帮助的意思。

师:文中是指谁提出来的?

生:周文王。

师:周文王是古代周族的部落首领。他宽厚仁慈,深得百姓爱戴。来,齐读这句话。

生:齐读句子。

师:难读的句子能够读通顺、准确,这都是收获。谁来说一下读了课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生1:我知道了2――6自然段是讲的孔子学琴的经过。

师:看来你关注了学琴的过程。

生2:我知道了孔子不仅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他还是一位音乐行家。

生4:我知道了孔子在学琴过程中不断给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生5:我知道课文的2—6自然段写了孔子学琴的过程。

师:看来通过预习同学们都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的2—6自然段,看一看孔子学琴都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一会交流。

生:读书。

师:好,谁来说一下孔子学琴都经历了几个阶段?

生:四个阶段。

师:你能具体试着说一说吗?第一个阶段是什么?

生4:这首曲子他会弹了。

师:也就是说,第一个阶段他学会了什么?

生4:学会了曲谱。

师:(板书学会曲谱)接下来呢?

生5:掌握了弹奏技巧。

师:(板书掌握技巧)掌握技巧之后呢?你继续说。

生4:领会了这首曲子的思想内容。

师:(板书领会思想)第四个阶段呢?

生4:作曲者是怎样的人。

生1:本文主要写了孔子50岁那年跟著名音乐家师襄学弹琴,在练琴的过程中孔子不断地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最后琴艺终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师:你概括得很简练、准确。那老师问你炉火纯青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

生1:炉火纯青就是说技术、学问达到了很成熟的阶段。

师:文中指什么呢?

生1:文中指孔子的琴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师:这是你现在的理解。相信细读课文之后,我们会对这个词有更深刻的理解。

生:想。

师:好,下面就请同学们再自由地用心读一读课文的2——6自然段,画出给你这种感受的句子,然后联系上下文深入地读一读,细细地品一品,一会交流。开始吧。

生自由读句子。师巡视。

孔子学琴教案

正确认读课本生字,掌握要求会写的生字。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

能抓住孔子的做法与语言,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孔子,学习孔子谦逊好学,做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品质。

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讲一讲或演一演《孔子学琴》的故事,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读熟课文,自学课文的生字、生词。

搜集关于孔子的资料。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电脑出示孔子画像。

师:同学们,在二千多年前,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就是孔子。你对他有所了解吗?(学生展示资料)。

幻灯片介绍孔子的资料。

孔子(前551-前479):

春秋末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曾任鲁国司寇,后周游列国。晚年又收徒讲学,弟子相传有三千人。其学说以“仁”为核心。孔子一生热衷于从政,但他的主要成就在教育方面。春秋以前学在官府,文化知识由贵族专职人员垄断世袭。孔子首创私人讲学风气,面向社会广泛招收学生,传授文化知识以培养从政的人才,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第一位教育家。孔子离去了两千多年,他创立的学说在中国古代占据统治地位,成为中国的文化主流,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著作有《论语》。

2.师:孔子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作为?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课文的内容一起走进孔子。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个什么故事?孔子向谁学习?怎样学习?学习的结果怎样?(课文主要讲的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学琴的故事。向师襄学习。学琴中他刻苦练习、不断追求新的弹奏境界。孔子的琴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把课文中生字、新词标出来,我们等下来学习。

出示生字词,学生齐读(指导读音,口头引导学生理解词意。)。

厌倦(juan)诚恳(ken)热情洋溢(yi)沉浸(jin)抑(yi)扬炉(lu)火纯(chun)青师襄(xiang)戛然(jia)而止体恤(xu)。

如痴如醉沉浸抑扬炉火纯青。

三、引导学生分段。

我们回到课文,想想课文中哪几段是介绍孔子学琴的?(2-6段)。

1.根据课文内容课文应该分成几段?怎么分?

(两段,第一自然段为一段,第二至第六自然段为一段)。

2.那第一段写什么呢?(课文第一自然段概括介绍孔子。)。

3.第二段呢?课文第二至第六自然段写的是孔子不断学习,认真揣摩乐曲,终于使琴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受到老师的夸奖。/孔子学琴的经过,孔子学琴经历了四个层次。

四、深入课文,分析课文。

琴”部分,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归纳出孔子学琴的几个阶段。

2.学生汇报。

3.根据学生的汇报,师板书。

作者按时间顺序写出孔子学琴的四个阶段:

时间孔子弹琴的`程度孔子的想法。

4.引导朗读,促进理解。

师:下面我们来走进课文,近距离地感受孔子对自己严格要求,看他是怎样一步步地对自己提高要求的。

师:我们来品读第二自段,首先请几个同学来角色扮演,一个同学来读师襄的话,一个同学来读孔子的话语及动作,另一个同学读前面的情景描写。(读完后请同学评价孔子的态度)第二自然段重点理解“必恭必敬”“弹完一遍又弹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已经学会了曲谱,正在揣摩弹奏的技巧,所以师襄劝他学习一首新曲子时,孔子表示自己还要练习练习。体会孔子做事很塌实。

师:过了几天,师襄又来看孔子练琴,这次他看到孔子的琴艺又是怎样的呢?

请两个同学,一个扮师襄,一个扮孔子,表演他们的对话。师评价孔子:孔子真是不断对自己提高要求(第三自然段重点理解"手指运用自如,乐曲弹奏得像小溪流水一样顺畅自然,悦耳动听"这句话,这是他学琴的第二阶段,说明他掌握了弹琴的技巧,但他不满足,还要领会曲子的思想内容。)。

四、五自然段。

读完后提问:孔子在弹琴时不但要求自己学会曲谱、掌握技巧、领会思想,还要求什么呢?(悟到作者)设计意图: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体会孔子治学的严谨——一丝不苟,做事的认真——精益求精。)。

师:他最后悟到了吗?是谁?请一个同学来读最后一段。

孔子能从乐曲中悟到作者,你们能做到吗?可孔子做到了。

师总结:学了这个故事,我不由得对孔子佩服得五体投地。不过,我们也看到了孔子能把事情做得好的原因是什么呢?(他不断地对自己提高要求,最后才使自己的琴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体会出孔子学而不厌、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我们以后的学习当中也要像孔子一样有这样的学习态度)。

四、课外延伸。

师:学完了这个故事,你们是不是很想知道这首孔子学的《文王操》到底是一首怎样的曲子呢?同学们想不想听?下面就让我们来听听吧。(听到下课,就停止。如没听完,请同学们去网上搜来听听)。

《孔子学琴》教案

1、知识与技能方面:正确认读本课7个生字,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能抓住孔子的做法与语言,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孔子做事认真的品质。

2、过程与方法方面:课前布置学生了解孔子,以便更好的学习课文,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课堂上引发学生间的辩论,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讲一讲或演一演《孔子学琴》的故事。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学习孔子谦逊好学,做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品质。

理解孔子做事认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品质。并以此受到教育,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作出指导。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你对他有所了解吗?

(学生展示自己在课前了解的关于孔子的资料。)。

师:这样一位伟人,在我国史书上是怎样记载的?

引导学生阅读《史记·孔子列传》。认识古文、大致了解古文内容。

二、初读课文。

引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

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共同解决。

用简单的几句话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课文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现在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走近孔子,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在这位伟人身上借鉴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

(二)精读品悟。

1、幻灯出示:请大家默读课文思考,你认为孔子用多长时间学会了这首曲子?在文中相应的地方作简单的笔记。

2、学生默读思考。

3、交流(在交流中感悟文章思想感情)。

生1:我认为孔子用了十天的时间就学会了这首曲子。因为文中第二自然段写着“一晃十天过去了……他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窗前,”师襄之所以可以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窗前,说明孔子已经会弹这首曲子了,而且弹奏的节奏也还不错。

生2:我不同意他的观点。课文中第三自然“过了几天”孔子仍然在弹这首曲子,后来两次师襄去看孔子时,孔子也都在练习这首曲子,所以孔子学这首曲子的时间应该比十天长一些。

生3:我也这样认为:孔子学这首曲子的时间应该比十天长一些。文中二至五自然段里有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一晃十天过去了”“过了几天”“又过了些时候”“不知又过了多少天”这些时间加起来也该有一个月了吧。

生4:不对。在第二自然段中明明写着师襄的话“你已经练了整整十天,这首曲子也会弹了,可以再学一首新曲子了。”在十天的时间里,连老师都说他会弹了,可见他是在十天的时间里学会了这首曲子。

生5:十天就学会了,那以后的时间他是在玩吗?

(教师见时机成熟)于是引导说:同学们的观点都非常有道理,请同学们再一次认真的读课文,请你在最能表明你观点的词语或句子处仔细琢磨,然后把你想到的告诉大家。以便更有力的说明自己的观点。

5、学生默读课文思考。然后,找到与自己观点一致的同学组成小组交流自己的意见、理由或想法。

6、全班交流。

师:请两种不同意见的小组各先用一句话简单阐明自己的观点。

生01:我们仍然坚持孔子用了短短的十天时间学会了曲子。

生1:我们认为孔子学会这首曲子用了十多天甚至一个月的时间。

师:我们先请认为孔子十天学会曲子的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好吗?

生02:文中记录着师襄的话:“你已经练了整整十天,这首曲子也会弹了,可以再学一首新曲子了。”“整整十天”从整整一词可以看出师襄觉得这些时间已经足够了已经不短了,这足以说明孔子用十天时间学会了这首曲子。

老师打断:你能把你体会到的师襄话中的意思读出来吗?

学生朗读。

生03:课文中写着:“他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窗前,只见孔子正毕恭毕敬的弹那首曲子,弹完一遍又弹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窗前说明孔子弹得已经不错了,节奏感很好了。

生04:文中第一自然段写着“他有多方面的特长”“还精通音乐”“尤其弹得一手好琴”像这样一位人物,用十天学会一首曲子足够了。

生05:我忽然想到,孔子弹琴已经这样了不起还拜师襄为师学习弹琴,说明师襄的琴一定弹得更好,在当时应该算得上是位艺术家了吧。所以他的话绝对可信。孔子就是十天学会的曲子。

师:你们的理由太充分了!现在想改主意的同学,你可以被他们几个统一过去了。

生2迫不及待的站起来:别过去,听听我们的意见再说吧。十天的收获在师襄和我们一般人的眼里,孔子是学会了这首曲子,可是孔子自己却并不满足,大家听听孔子的话:“我只学会了曲谱,还没有真正掌握弹奏的技巧呢!”孔子认为自己十天下来了,弹得还不够好,还需继续努力。又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掌握弹奏技巧,不算真正的会弹这首曲子。

师:我们也特想听听你读一读孔子的话。

这位学生读孔子的话。

生3:我来接着说。后来孔子就继续练琴,过了几天,他掌握了弹奏的技巧,还不满足,还要弹出曲子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他对自己的水平总也不满足。所以孔子是用了更长的时间练习这首曲子的。

生:他做到了。第三自然段中写着“孔子的手指运用自如,乐曲弹奏的像小溪流水一样顺畅自然、悦耳动听”真说明他已经掌握了弹奏的技巧。我也练过琴,一首曲子我练了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时,弹起来仍不免断断续续,偶尔用错手指。如果我在回琴的时候能够做到手指运用自如,老师一定会给我一百分的。

生:孔子继续练琴时,他弹得更好了,弹出了曲子的思想感情“师襄再次来到孔子的住处。刚一进门,他就被激情洋溢的乐曲声迷住了。……一曲弹完,好半天才醒悟过来。”我觉得孔子此时已经弹得太好了,曲中的情感可以把人给迷住,真是太了不起了!我真想听听这样的曲子!

学生稍沉默了。

师:让我们认真地读课文吧,读出师襄的感受,从这些描写师襄感受的句子中想象一下曲子的美妙,称赞一下孔子技艺的.高超。

指导朗读这部分。

师襄听到让他如此陶醉的曲子以后,说了什么?

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朗读了师襄的话。

师:同学们觉得师襄的话语气怎样?

生:师襄语气里满是赞叹。

生: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对孔子的佩服。

师:让我们怀着这样的感觉再读一次师襄的话。

学生再次朗读师襄的话。

教师朗读孔子的话:“不行啊,我还没有体会出作曲这是一位怎样的人呢!”读后稍顿再问:“故事到此处你有何感想?”

生:我觉得孔子对自己要求太高了。

生:我觉得从一首曲子体会作者是怎样的人,这是不太可能的。虽然文中记述孔子做到了,我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所以孔子真了不起呀!

师:孔子确实做到了!让我们看一看当时的情景吧。

学生自由的大声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然后自由发表意见。诸如:“孔子太了不起了!”“弹到这种程度太不容易了!”等等。

师:所以师襄称赞孔子的琴艺是?

学生中不少人一起回答:“炉火纯青!”

师:你知道这个词语的含义吗?

生:我猜了一下,可能是说炉子里的火呈现青色吧。

生:我查了字典,没能查到它的解释。

生:我在成语词典中找到了它的含义。相传道家炼丹,直到炉子里的火苗呈现纯青色时,就算成功了。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孔子真是太了不起了!

生:我认为孔子做事非常认真,他“毕恭毕敬的弹那首曲子,弹完一遍又弹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他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

生:我认为孔子非常谦虚,他本来弹琴非常好了,还要继续拜师学习。

生:我想起了《论语》中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这样做正是这句话的最好解释吧。

生:我认为孔子对自己的琴技能一次次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一遍又一遍的努力练习,最终使自己的琴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师:这种做法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是什么呢?

生:这叫精益求精吧。

生:我想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说这叫“温故而知新”吧。

师:同学们总结得非常好。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以怎样做让自己更接近伟人的标准?

生:明天我练琴的时候一定不偷懒了,而且也要练得好一点再好一点,也试着从一首曲子中领会弹奏技巧,体会思想感情。

生:再学一篇课文时,我一定回家多复习。

(三)复述故事。

师:这篇课文给了我们如此多的启示,你记住它了吗?试着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吧。

学生先在小组中讲一讲,然后派代表讲给全班听。

1、课文中的主人公孔子离现实年代久远,所以课前布置孩子们搜集有关孔子的资料显得格外重要。从课堂上孩子们的表现也证明了这一点。

2、上课伊始,“孔子用了多长时间学会弹奏着首曲子?”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激起了孩子们那么热烈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既提高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又加深了他们对词句的理解。讨论时的前部分,孩子们停留在对课文大意的了解,没能深入理解词语和句子,这也是四年级孩子的通病。于是我引导学生又一次读课文,“在最能表明你观点的词语或句子处仔细琢磨”,引导学生抓词语和句子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虽然感觉内容上有些重复,但我个人认为还是有必要的。

3、课文中还有几个词语抓得不够突出。例如:“如醉如痴”“沉浸在琴声里,似乎想得很远很远”等。另外如果朗读指导再多些就更好了。

孔子学琴教案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方面:

1、正确认读本课7个生字,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能抓住孔子的做法与语言,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孔子做事认真的品质。

过程与方法方面: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义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课前布置学生了解孔子,以便更好的学习课文,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3、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讲一讲或演一演《孔子学琴》的故事。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学习孔子谦逊好学,做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孔子做事认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品质。并以此受到教育,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作出指导。

教学准备:

1、课前搜集一些孔子的相关资料,并认真的读一读,记一记,也可以先讲给他人听。

2、预习生字、新词。

课时安排:2~3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大屏幕出示孔子的图片:这个人你们知道是谁吗?

2、板书“孔子”

(学生结合在课前了解关于孔子的资料来谈。)。

师:你们了解的可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关于他的一个小故事。

二、初读课文。

1、把文章读通顺。

学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出示生词,引导学生边读边记住生字。

3、利用各种形式理解词语。

如:“琴、瑟、笙、磬”可以用图片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

如带有时代行为习惯的词语“盘坐”“席地而坐”等,可以具体的形体实际操作帮助理解。

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共同解决。

三、再读课文。

1、同桌之间试着讲一讲孔子学琴的故事。

2、从这个故事中,你体会到孔子是个怎样的人?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不仅学会了生字新词,而且也知道了孔子是一个做事认真、精益求精的人。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文本走近孔子,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中,继续体会这位伟人的优秀的学习品质。

二、精读品悟。

1、学生默读思考。

2、预设交流(在交流中感悟文章思想感情)。

(1)“精通音乐”、“尤其弹得一手好琴”“五十岁那年”还特意向鲁国的音乐家师襄学弹琴“。可以看出孔子从不自满、谦逊好学。

(2)从”毕恭毕敬”、“弹完一遍又弹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可以看出孔子做事很踏实,“弹完一遍又弹一遍”说明孔子已经学会了曲谱,正在揣摩弹奏的技巧,所以师襄劝他学习一首新曲子时,孔子表示自己还要练习练习。

(可通过分角色朗读来指导学生朗读对话)。

(3)从“手指运用自如,乐曲弹奏得像小溪流水一样顺畅自然,悦耳动听”可以看出孔子已经掌握了弹奏的技巧,但孔子仍不满足,师襄劝他学习一首新曲子时,孔子回答自己应该认真体会曲子的思想内容,只有这样,弹奏起来才能感人。

(4)从“激情洋溢的乐曲声迷住了””听得如痴如醉,仿佛被带到了一个从未到过的境地”可以看出孔子的弹奏已经能够很好地表现乐曲的思想感情,但是,孔子仍然不满足,因为他要研究、发现更深层的东西,即从乐曲的内容与风格中体会乐曲的作者,这是音乐鉴赏的更高境界。

(这部分可通过指导学生朗读体会孔子的弹奏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境界了)。

(5)从孔子“激动地站起来,由琴音感受到曲子的作者”体会到经过孔子的不懈努力,终于成功了。

理解“炉火纯青”的意思。

(备注:理解孔子学琴过程中“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品质时,可提示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大多数学生肯定有学琴的经历,想一想自己学琴时是一种怎样的态度,你是如何对待学琴这件事儿的?与孔子的品质进行比较,这样孔子的精神更突出。)。

三、质疑。

师: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疑问?孔子怎么可能通过弹奏曲子就能知道作曲者是谁呢?

(教师可联系孔子的资料和课文第一段孔子的背景来谈)。

四、拓展延伸。

自由回答。

五、表演故事。

师:这篇课文给了我们如此多的启示,你记住它了吗?试着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吧。讲完之后,可以在小组内试着演一演。

学生发言。

六、指导书写。

孔子学琴教案

教学目标:

1、抓住文中描写孔子学琴的句子,画出重点词语,练习上下文推想重点词语的含义,感悟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孔子的琴艺是怎样一步步的达到炉火纯青的”。

3、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重点句子和古人名言。

4、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字,掌握“厌倦、洋溢、抑扬起伏、炉火纯青”等词。

教学重点:

感悟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默读课文,抓住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字词卡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2、默读课文,抓住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

教学重点:

学习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默读课文,抓住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深入学习课文。

1、读课文想一想,根据课文中描写的孔子弹奏的乐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试着用课文中的词来回答。(炉火纯青)。

2、炉火纯青什么意思?(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

3、孔子的琴弹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如此完美,看到这你有什么疑问?

(为什么弹得这么好?他怎么练的?……)。

4、哪部分写了孔子学琴的内容?(2——6自然段)。

(1)自读2——6自然段,画出文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想一想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高超水平呢,边读边把课文描写孔子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画出来,认真读一读,仔细体会。试着填表,小组之间交流交流。

出示表格:

时间孔子弹琴的程度孔子的想法。

一晃十天会弹没有真正掌握弹琴的技巧。

过了几天顺畅自然、悦耳动听没有领会曲子的思想内容。

又过了几天令师襄如痴如醉没有体会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不知过了多少天抑扬的琴声令感情起伏不平知道作者是谁,心情激动。

三、引导学生汇报交流,抓重点词句逐步体会。

1、引导学生抓住“毕恭毕敬”“一遍又一遍”“丝毫没有厌倦”体会孔子练琴的认真、严肃。

课件:(对比读)。

@他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的窗前,只见孔子正毕恭毕敬地弹着那首曲子,弹完一遍又弹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

@他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的窗前,只见孔子正弹着那首曲子。

2、练习朗读。

3、孔子如此刻苦的练习弹琴,但他并不满足于会弹琴,而是有更高的要求,根据孔子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和师襄听琴后的语句,说说自己的体会。

四、朗读课文,总结全文。

1、朗读课文。

2、说说学习课文后受到的启发。

五、课外拓展。

1、摘抄描写孔子练琴、师襄听琴的精彩语句。

2、积累孔子的名言。

孔子学琴教案

文章语言朴实简练,人物形象鲜明,以孔子学琴为主线展开故事,凸显孔子顽强进取、追求卓越的艺术形象。全文既有对孔子学琴的正面描写,又有从师襄的眼睛看孔子学琴的侧面描写,还有师襄神态的不断变化。课文先描述师襄对孔子学琴的表现不解,再写师襄看到孔子弹琴后的诚恳评价与肯定,接着写师襄愉悦地欣赏孔子弹琴,最后写师襄惊异于孔子琴艺的高超,由衷地佩服孔子。通过师襄对孔子学琴过程的看、问、听、赏的动作与语言的描写,读者感受到孔子刻苦练习,技艺不断提高,达到炉火纯青境界的过程。

全文线索明晰,层次清楚。按照时间的顺序,写了孔子学琴的四个阶段:即学会曲谱--掌握技巧--弹出思想--曲中识人,情节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使故事既连贯又紧凑。让读者在阅读故事中感受到孔子孜孜以求的学习态度与进取的精神,从而产生深深的敬意,受到感染与教育。

围绕课文的主要情节,课文配有一幅插图,表现的是孔子专心弹琴,师襄陶醉于琴声之中的情景。观看插图,有助于学生把握重点、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

1.辅导学生自学生字新词,搜集并选择、整理有关孔子的资料,扫除阅读障碍,逐步养成运用工具书及背景资料进行独立阅读的习惯。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尝试归纳默读的方法,交流默读的经验,提高默读的效率。在默读中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文章中重点词语的意义及作用,达到读懂课文的目的。

3.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孔子刻苦学习的态度及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学习精神,从中受到启发与教育。

4.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学习默读课文,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体会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孔子刻苦练习,琴艺逐步达到最高境界的过程。

教具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孔子的故事、言辞等资料。

教师制作介绍孔子生平、思想成就、历史地位、国际影响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展示成果。

(1)读生字。

(2)读课文。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精读感悟,读说结合。

学习第1自然段,初步了解孔子:

1.默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了解了什么,从中感悟到什么。

学情预设:

(1)学生可以从课文中获得信息,在大家的补充中可以全面把握内容,但对关键词语的作用难以体会,需要教师给予点拨,引导学生注意“为什么这样写”的问题,感受写作的方法。

(2)学生能了解到的信息有:课文概括地介绍孔子不但是思想家、教育家,还是音乐的行家,多才多艺;孔子对古代的乐器样样都会,尤其弹一手好琴;从不自满,还拜师学艺,表现孔子虚心好学的精神。

2.朗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读明白了什么,

教案。

(“尤其”表示更进一步的意思。去掉这个词,句子就不通了。作者强调并引用这个词,目的是突出了“弹得一手好琴”这句话。这个词在文章中的作用是:它不仅说明孔子琴弹得好,而且彰显孔子从不自满、虚心好学的精神,还起到引出下文、照应题目、贯通文意的作用。这句话中“弹得一手好琴”与下文“怎样练琴”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使文章内容真实可信。)。

三、深入学习,品味感悟。

1.默读“孔子学琴”的部分。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归纳出孔子学琴的几个阶段。

作者按时间顺序写出孔子学琴的四个阶段:

(1)“一晃十天过去了”--孔子学会了曲谱;。

(2)“过了几天”--孔子掌握了弹奏的技巧;。

(3)“又过了些时候”--孔子领会了音乐的精神,弹出了感情;。

(4)“不知又过了多少天”--孔子从音乐中知道了作者。

2.朗读课文,全班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

(1)交流孔子学琴的四个阶段的划分结果。

(2)结合自己的音乐常识以及学习音乐的实践思考:这四个阶段的内容、难度有什么不同?孔子依次达到的目的说明了什么?从这四个阶段中,你体会出什么?(第一阶段是学会曲谱,第二阶段掌握技巧,第三阶段是弹出感情、感动别人,第四阶段是曲中识人。这四个阶段难度越来越大,我们从中体会出孔子学而不厌、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

2.默读课文,思考问题:孔子是怎样不断追求,逐步达到理想的境界的?

3.边读书边标注,练习使用记录符号,并且要把自己的体会用简洁的词语标注在书上的空白处。可依次思考以下问题:

(2)找出孔子说的话。思考:从这些词语中你理解了什么?体会到孔子什么优秀品质?

6.师生交流。

三、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读孔子的名言,不理解的字查字典: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温故而知新。

有朋友远方来,不亦说乎?

四、质疑、释疑。

1.周文王何许人?

周文王姬昌是西周的奠定者。姓姬,名昌。姬昌是在其父季历死后担任周族首领的。他是一个很有作为的人,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关心民间疾苦,勤于政事,兢兢业业地治理国家。他以仁德为本,宽厚待人,保持质朴的美德,深得人心。这样,周族逐渐兴盛起来。为了使自己更有实力,他重视人才,礼贤下士,一大批仁人志士前来投奔。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姜尚,即姜子牙。姬昌在位时,商王朝还十分强大,所以,他在表面上仍臣服于商,但暗中加紧发展经济扩充军队。纣王听了崇侯虎的告发,把他抓了起来,关在羑里。他镇定自若,潜心研究八卦,创制了《周易》,后在臣子的营救下,被释放回到了周。这时,他的决心已下,一定要攻灭商朝,报仇雪耻。他整顿内部,认真做了准备工作。为了扩大政治影响,他不断对外用兵。姬昌晚年时,已经取得了当时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为攻灭商朝奠定了基础。

周文王体恤百姓、胸怀博大、任人唯贤等品质被后人颂扬。

2.“炉火纯青”的本意是道家炼丹时的火候,有什么故事或典故吗?

老师讲述《炉火纯青》的成语故事。

五、指导书写。

一、写生字词,把字写正确、规范:

1.“抑”字容易写错,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右边不要多一横或多一点。比较“印”与“卬”的不同,要把字写正确。“抑”字要注意结构特点,左高右低,左窄右宽。

2.“倦”“纯”“溢”这三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书写时注意搭配,左右两边的笔画既有谦让又有穿插,使字成为一体。“倦”“溢”两个字点画比较多,要注意点的方向以及摆放的位置,努力把字写得左右匀称、字形饱满。

六、限时作业。

辨一辨,再组词:

抑纯()倦()溢()浸()谱()。

迎()吨()卷()益()侵()普()。

孔子学琴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掌握文章内容。

3、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字,掌握“厌倦、洋溢、抑扬起伏、炉火纯青”等词。

教学重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教学难点:

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出示孔子照片)。

2、他就是我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他一生致力于教育。相传他的学生有三千多人,他是伟大的.教育学家,思想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醒学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三、学习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识字。

3、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针对学生容易读错和认错的字作适当指导。

4、认读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四、练习朗读,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1、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2、轻声朗读,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同组互读,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4、指名读。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冀教版《孔子学琴》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冀教版《孔子学琴》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知识与技能方面:正确认读本课7个生字,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能抓住孔子的做法与语言,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孔子做事认真的品质。

2、过程与方法方面:课前布置学生了解孔子,以便更好的学习课文,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课堂上引发学生间的辩论,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讲一讲或演一演《孔子学琴》的故事。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学习孔子谦逊好学,做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品质。

理解孔子做事认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品质。并以此受到教育,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作出指导。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你对他有所了解吗?

(学生展示自己在课前了解的关于孔子的资料。)

师:这样一位伟人,在我国史书上是怎样记载的?

引导学生阅读《史记·孔子列传》。认识古文、大致了解古文内容。

二、初读课文

引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

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共同解决。

用简单的几句话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课文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现在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走近孔子,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在这位伟人身上借鉴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

(二)精读品悟

1、幻灯出示:请大家默读课文思考,你认为孔子用多长时间学会了这首曲子?在文中相应的地方作简单的笔记。

2、学生默读思考

3、交流(在交流中感悟文章思想感情)

生1:我认为孔子用了十天的时间就学会了这首曲子。因为文中第二自然段写着“一晃十天过去了……他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窗前,”师襄之所以可以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窗前,说明孔子已经会弹这首曲子了,而且弹奏的节奏也还不错。

生2:我不同意他的观点。课文中第三自然“过了几天”孔子仍然在弹这首曲子,后来两次师襄去看孔子时,孔子也都在练习这首曲子,所以孔子学这首曲子的时间应该比十天长一些。

生3:我也这样认为:孔子学这首曲子的时间应该比十天长一些。文中二至五自然段里有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一晃十天过去了”“过了几天”“又过了些时候”“不知又过了多少天”这些时间加起来也该有一个月了吧。

生4:不对。在第二自然段中明明写着师襄的话“你已经练了整整十天,这首曲子也会弹了,可以再学一首新曲子了。”在十天的时间里,连老师都说他会弹了,可见他是在十天的时间里学会了这首曲子。

生5:十天就学会了,那以后的时间他是在玩吗?

(教师见时机成熟)于是引导说:同学们的观点都非常有道理,请同学们再一次认真的读课文,请你在最能表明你观点的词语或句子处仔细琢磨,然后把你想到的告诉大家。以便更有力的说明自己的观点。

5、学生默读课文思考。然后,找到与自己观点一致的同学组成小组交流自己的意见、理由或想法。

6、全班交流。

师:请两种不同意见的小组各先用一句话简单阐明自己的观点。

生01:我们仍然坚持孔子用了短短的十天时间学会了曲子。

生1:我们认为孔子学会这首曲子用了十多天甚至一个月的时间。

师:我们先请认为孔子十天学会曲子的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好吗?

生02:文中记录着师襄的话:“你已经练了整整十天,这首曲子也会弹了,可以再学一首新曲子了。” “整整十天”从整整一词可以看出师襄觉得这些时间已经足够了已经不短了,这足以说明孔子用十天时间学会了这首曲子。

老师打断:你能把你体会到的师襄话中的意思读出来吗?

学生朗读。

生03:课文中写着:“他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窗前,只见孔子正毕恭毕敬的弹那首曲子,弹完一遍又弹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窗前说明孔子弹得已经不错了,节奏感很好了。

生04:文中第一自然段写着“他有多方面的特长”“还精通音乐”“尤其弹得一手好琴”像这样一位人物,用十天学会一首曲子足够了。

生05:我忽然想到,孔子弹琴已经这样了不起还拜师襄为师学习弹琴,说明师襄的琴一定弹得更好,在当时应该算得上是位艺术家了吧。所以他的话绝对可信。孔子就是十天学会的.曲子。

师:你们的理由太充分了!现在想改主意的同学,你可以被他们几个统一过去了。

生2迫不及待的站起来:别过去,听听我们的意见再说吧。十天的收获在师襄和我们一般人的眼里,孔子是学会了这首曲子,可是孔子自己却并不满足,大家听听孔子的话:“我只学会了曲谱,还没有真正掌握弹奏的技巧呢!”孔子认为自己十天下来了,弹得还不够好,还需继续努力。又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掌握弹奏技巧,不算真正的会弹这首曲子。

师:我们也特想听听你读一读孔子的话。

这位学生读孔子的话。

生3:我来接着说。后来孔子就继续练琴,过了几天,他掌握了弹奏的技巧,还不满足,还要弹出曲子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他对自己的水平总也不满足。所以孔子是用了更长的时间练习这首曲子的。

生:他做到了。第三自然段中写着“孔子的手指运用自如,乐曲弹奏的像小溪流水一样顺畅自然、悦耳动听”真说明他已经掌握了弹奏的技巧。我也练过琴,一首曲子我练了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时,弹起来仍不免断断续续,偶尔用错手指。如果我在回琴的时候能够做到手指运用自如,老师一定会给我一百分的。

生:孔子继续练琴时,他弹得更好了,弹出了曲子的思想感情“师襄再次来到孔子的住处。刚一进门,他就被激情洋溢的乐曲声迷住了。……一曲弹完,好半天才醒悟过来。”我觉得孔子此时已经弹得太好了,曲中的情感可以把人给迷住,真是太了不起了!我真想听听这样的曲子!

学生稍沉默了。

师:让我们认真地读课文吧,读出师襄的感受,从这些描写师襄感受的句子中想象一下曲子的美妙,称赞一下孔子技艺的高超。

指导朗读这部分。

师襄听到让他如此陶醉的曲子以后,说了什么?

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朗读了师襄的话。

师:同学们觉得师襄的话语气怎样?

生:师襄语气里满是赞叹。

生: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对孔子的佩服。

师:让我们怀着这样的感觉再读一次师襄的话。

学生再次朗读师襄的话

教师朗读孔子的话:“不行啊,我还没有体会出作曲这是一位怎样的人呢!”读后稍顿再问:“故事到此处你有何感想?”

生:我觉得孔子对自己要求太高了。

生:我觉得从一首曲子体会作者是怎样的人,这是不太可能的。虽然文中记述孔子做到了,我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所以孔子真了不起呀!

师:孔子确实做到了!让我们看一看当时的情景吧。

学生自由的大声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然后自由发表意见。诸如:“孔子太了不起了!”“弹到这种程度太不容易了!”等等。

师:所以师襄称赞孔子的琴艺是?

学生中不少人一起回答:“炉火纯青!”

师:你知道这个词语的含义吗?

生:我猜了一下,可能是说炉子里的火呈现青色吧。

生:我查了字典,没能查到它的解释。

生:我在成语词典中找到了它的含义。相传道家炼丹,直到炉子里的火苗呈现纯青色时,就算成功了。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孔子真是太了不起了!

生:我认为孔子做事非常认真,他“毕恭毕敬的弹那首曲子,弹完一遍又弹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他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

生:我认为孔子非常谦虚,他本来弹琴非常好了,还要继续拜师学习。

生:我想起了《论语》中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这样做正是这句话的最好解释吧。

生:我认为孔子对自己的琴技能一次次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一遍又一遍的努力练习,最终使自己的琴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师:这种做法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是什么呢?

生:这叫精益求精吧。

生:我想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说这叫“温故而知新”吧。

生:明天我练琴的时候一定不偷懒了,而且也要练得好一点再好一点,也试着从一首曲子中领会弹奏技巧,体会思想感情。

生:再学一篇课文时,我一定回家多复习。

(三)复述故事

师:这篇课文给了我们如此多的启示,你记住它了吗?试着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吧。

学生先在小组中讲一讲,然后派代表讲给全班听。

1、课文中的主人公孔子离现实年代久远,所以课前布置孩子们搜集有关孔子的资料显得格外重要。从课堂上孩子们的表现也证明了这一点。

2、上课伊始,“孔子用了多长时间学会弹奏着首曲子?”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激起了孩子们那么热烈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既提高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又加深了他们对词句的理解。讨论时的前部分,孩子们停留在对课文大意的了解,没能深入理解词语和句子,这也是四年级孩子的通病。于是我引导学生又一次读课文,“在最能表明你观点的词语或句子处仔细琢磨”,引导学生抓词语和句子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虽然感觉内容上有些重复,但我个人认为还是有必要的。

3、课文中还有几个词语抓得不够突出。例如:“如醉如痴”“沉浸在琴声里,似乎想得很远很远”等。另外如果朗读指导再多些就更好了。

孔子学琴教案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方面:

1、正确认读本课7个生字,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能抓住孔子的做法与语言,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孔子做事认真的品质。

过程与方法方面: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义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课前布置学生了解孔子,以便更好的学习课文,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3、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讲一讲或演一演《孔子学琴》的故事。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学习孔子谦逊好学,做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孔子做事认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品质。并以此受到教育,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作出指导。

教学准备:

1、课前搜集一些孔子的相关资料,并认真的读一读,记一记,也可以先讲给他人听。

2、预习生字、新词。

课时安排:2~3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师大屏幕出示孔子的图片:这个人你们知道是谁吗?

2、板书“孔子”

(学生结合在课前了解关于孔子的资料来谈。)

师:你们了解的可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关于他的一个小故事。

师板书课题《孔子学琴》

1、把文章读通顺。

学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出示生词,引导学生边读边记住生字。

3、利用各种形式理解词语。

如:“琴、瑟、笙、磬”可以用图片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

如带有时代行为习惯的词语“盘坐”“席地而坐”等,可以具体的'形体实际操作帮助理解。

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共同解决。

1、同桌之间试着讲一讲孔子学琴的故事。

2、从这个故事中,你体会到孔子是个怎样的人?

第二课时

师:上节课,我们不仅学会了生字新词,而且也知道了孔子是一个做事认真、精益求精的人。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文本走近孔子,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中,继续体会这位伟人的优秀的学习品质。

1、学生默读思考

2、预设交流(在交流中感悟文章思想感情)

(1)"精通音乐"、"尤其弹得一手好琴""五十岁那年"还特意向鲁国的音乐家师襄学弹琴"。可以看出孔子从不自满、谦逊好学。

(2)从"毕恭毕敬”、"弹完一遍又弹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可以看出孔子做事很踏实,"弹完一遍又弹一遍"说明孔子已经学会了曲谱,正在揣摩弹奏的技巧,所以师襄劝他学习一首新曲子时,孔子表示自己还要练习练习。

(可通过分角色朗读来指导学生朗读对话)

(3)从"手指运用自如,乐曲弹奏得像小溪流水一样顺畅自然,悦耳动听"可以看出孔子已经掌握了弹奏的技巧,但孔子仍不满足,师襄劝他学习一首新曲子时,孔子回答自己应该认真体会曲子的思想内容,只有这样,弹奏起来才能感人。

(4)从"激情洋溢的乐曲声迷住了””听得如痴如醉,仿佛被带到了一个从未到过的境地"可以看出孔子的弹奏已经能够很好地表现乐曲的思想感情,但是,孔子仍然不满足,因为他要研究、发现更深层的东西,即从乐曲的内容与风格中体会乐曲的作者,这是音乐鉴赏的更高境界。

(这部分可通过指导学生朗读体会孔子的弹奏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境界了)

(5)从孔子“激动地站起来,由琴音感受到曲子的作者”体会到经过孔子的不懈努力,终于成功了。

理解“炉火纯青”的意思。

(备注:理解孔子学琴过程中“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品质时,可提示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大多数学生肯定有学琴的经历,想一想自己学琴时是一种怎样的态度,你是如何对待学琴这件事儿的?与孔子的品质进行比较,这样孔子的精神更突出。)

师: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疑问?孔子怎么可能通过弹奏曲子就能知道作曲者是谁呢?

(教师可联系孔子的资料和课文第一段孔子的背景来谈)

自由回答

师:这篇课文给了我们如此多的启示,你记住它了吗?试着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吧。讲完之后,可以在小组内试着演一演。

学生发言

孔子学琴教案

师:谁来说一说你画出了哪些句子?这位女同学请你来。

生1:读第二自然段有关句子。

师::能说一说你画这个句子的原因吗?

生1;孔子弹琴时毕恭毕敬的说明态度认真,没有厌倦说明刻苦。

师:这位同学知道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文字中蕴含的内容,真会读书。你接着来说。

生2:对自己弹琴的要求很高。

师:你从那里体会到的?

生:无语。

师:毕恭毕敬让你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2:孔子很有耐心。

师:丝毫又说明什么?

生:毫不烦躁、不厌倦一直弹琴。

师:对。现在你把自己的理解完整表述出来。

生:谈理解。

师:谁能带着你的理解来读读这句话?

生3:读句子。

师:一个必恭必敬、又、丝毫的重读,你让我听出了你理解了文字。谁还想来读读。

生4:读句子。

师:理解得好才能读得好。那这一部分里你还画了哪些句子?

生5:读句子。并说自己体会到孔子对自己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师:你从哪个地方看出了他对自己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生5:读句子。

师:一个“只”让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5:孔子想让自己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师:也就是说当孔子学会了曲谱,师襄让他再学一首新曲子的时候,他诚恳地说――师出示文字。

生:读句子。

师:大家想,孔子这是在告诉师囊什么?

生6:他要告诉师襄他要把这首曲子弹到最好。

师:你从这句话里感受到了孔子的不满足。那你用上这个关联词语相信你会把孔子的意思表达的更清楚(出示)。谁来看着大屏幕填一填。

生6:尽管已经学会了曲谱,我还要掌握弹奏技巧。

师:当师襄想劝孔子学一首新曲子的时候,他实际是说——师引读大屏幕出示的句子。

生:读句子。

师:哦,师囊啊,看着孔子的做法,听着他的话,你是怎么想的?

生7:我觉得孔子学得非常刻苦。

师:好,接下去说。

生8:我觉得孔子学得非常用功。

生9:我觉得孔子非常谦虚。

师:很好学是吗?课文当中哪些地方又是在写他掌握弹奏的技巧的呢?现在请同学们再来自由读读第三自然段。

生自由读句子,师巡视。

师:好,谁来说一说?

生1:读句子并谈感受孔子已经掌握了弹奏技巧。

师:哪些地方让你感受这么深的?

生1:他弹得像小溪流水,悦耳动听。

生2:行云流水。

生齐读句子。

师:那现在又是在告诉我们师囊什么呢?(大屏幕出示关联词语)。

生3:尽管已经掌握了弹奏技巧,我还要体会曲子的思想内容。

师:对啊。他已经掌握了弹奏技巧,在师襄看来,他可以再学一首新曲子了。可是没想到孔子又说――师引读句子。

生读句子。

师:这一次孔子又做到了吗?

生:做到了。

师:课文当中哪些句子让你为之心动呢?

生1:读句子。

师:你谈一谈为什么会让你心动?

生1:他既然能让师襄听得如醉如痴,就说明孔子已经领悟了文章的思想感情。

师:也就是说激情洋溢让你想到了什么?

生1:孔子已经领悟了文章的思想内容。

师:激情洋溢什么意思?

生2:就是十分有激情。

师:也就是弹得曲子里面有什么?

生2:弹得有感情,孔子把自己的感情容到乐曲里了。

师:孔子已经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了。所以让师襄听得如醉如痴。如醉如痴怎么理解啊?

生3:形容神态失常,精神恍惚。

师:那是什么样啊?

生3:晃晃悠悠的。

师:哦,她仿佛看到孔子晃晃悠悠地样子。那你又仿佛看到孔子什么样子?

生4:像喝醉了一样。

师:仿佛看到孔子像喝醉了一样痴迷。好,你再来说。

生5:师襄被好听的曲子迷住了,身体自然地摇动着,不被大脑所控制。

师:你理解的很好。那你能带着你的理解把句子读出来吗?

生5:读句子。

师:老师知道你仿佛看到师襄一进门的样子。谁再来读一读。

生6:读句子。

师:谁还想读?

生7:读句子。

师:那看着孔子学琴的历程,读着他说的这些话,你又想对孔子说点什么?

生1:孔子你真厉害。我要学习你这种不断给自己树立新目标,永不满足的精神。

师:找到了学习的榜样。谁还想说?

生2:孔子,我要向你学习刻苦钻研的态度。

师:学习他的态度。你来说。

生3:我要对孔子说,我每次都要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每学一首曲子都刻苦钻研。我要学习他这种精神。

师:精益求精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发现我们的同学都非常地爱学习,都把孔子当作学习的榜样。那么,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严格按照这个标准去做,相信你们将来也能取得好成绩。

同学们,这篇文章的原文选自《史记·孔子世家》老师也找到了它的原文。自己试着读一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生:读起来比较拗口。

师:这就是古文的特点。古人讲究锤炼语言,语言精炼。用最少的语言来表达丰富的内涵。想不想听老师来读一读。

生:想。

师:(配乐范读)课下同学们再自己读一读,细细地品味品味。下课!

孔子学琴读后感

今天,我们学了《孔子学琴》这篇课文,它使我深深地明白了一些道理。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向师襄学琴,他勤学苦练、精益求精,最后琴艺达到炉火纯青的故事。

读了这个故事,我的心灵深受触动,我被孔子那种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精益求精的精神深深感动了,为了学好琴,他每天不断的练习,不断进取,连师傅都说他学得可以了,他却还不满足,最后竟把音乐掌握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可再看看我,平时我总觉得我们的课程进度太慢了,别的班都上三十多课了,我们班还像老牛拉破车样落后几课。在我的想象中,我觉得学课就是把课文读几遍,把生字和词语认识完毕,一篇课文就该学完了。但我从没想过,学一篇课文不仅要认识生字和词语,更重要的是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要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要我们从中学会什么。我们不说要像孔子把课文掌握得炉火纯青,但你至少要完成你需要掌握的知识。

而孔子身上更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点就是他那种学无止境的精神。他已经上大学问家了,已经是五十多岁的老人了,可他还要不断学习。这种精神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啊!俗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没学到。”时间不等人,你多学一天,你学到的知识就越多。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向孔子学习吧:学习他那种凡事虚心好学、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吧,让我们努力把每件事情都做得更好,善于把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正如陈毅所说:“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

孔子学习名言

【翻译】孔子杜绝了四种毛病,做到:不凭空臆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

二、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述而》。

【翻译】孔子说:“如能让我多活几年,到五十岁去学习《周易》,便可以不再有大的过错了。”

三、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翻译】孔子说:“一个人的质朴要是超过他的文采,就未免有些粗野;文采要是超过他的质朴,又未免有些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结合的匀称均衡,那才称得上大雅君子。”

四、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

【翻译】孔子说:“君子团结人而不搞勾结拉拢,小人只搞勾结拉拢而不团结人。”

【翻译】孔子说:“孟之反这个人不夸耀自己,他在队伍败退时留在最后作掩护,将要退进城门时,他鞭打着马匹说:‘不是我敢于断后,是马不肯走哇。”

【翻译】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通过学习才知道的人,次一等;遇到困难才去学习的人,又次一等;遇到困难也不学习,这种人是最下等的了。”

七、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

【翻译】孔子说:“人能够问心无愧地活在世上,是因为他正值;不正值的人也能活在世上,那是因为他侥幸地避免了祸害。”

八、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宪问》。

【翻译】孔子说:“读书人如果留恋安逸的生活,就不配做读书人了。”

九、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翻译】孔子说:“有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看作老师的人。我选择他们的优点供自己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检查自己,加以改正。”

十、子曰:“志于道,据于徳,依于仁,游于艺。”--《述而》。

【翻译】孔子曰:“志向在道上,根据在徳上,依靠在仁上,而在礼仪、音乐、射箭、驾车、文字、算术这六艺之中研习游乐来陶冶身心。”

【翻译】孔子说:“聪明的人喜欢水,有仁德的人喜欢山。聪明的人活跃,有仁德的人沉静。聪明的人生活快乐,有仁德的人容易长寿。”

十二、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翻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想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没有他那样的毛病。”

十三、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翻译】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十四、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翻译】孔子曰:“对于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而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从中深感快乐的人。”

十五、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

【翻译】孔子说:“古时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装饰自己给别人看。”

孔子学院论文

对周礼的信心,源于对夏礼,商礼更深层的了解。“克己复礼,立大丈夫志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是孔子的至理格言。“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那么,什么是“为仁”呢?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朝于斯,夕于斯,孔子尽可以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但是,珍馐罗前,何以下咽?的确,根植于心的性情只仁,是需要锻炼的,犹如一块璞玉,即使蕴涵上好的玉质,未经开发之前,还不能说是纯善纯美的艺术品。孔子以为,“为仁者,齐家治国平天下”,即要统治者施行仁政,道德之治。德治和法治,前者唯上,暴行虐施,只能“毁家灭国乱天下”。再说“君子”,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孔子以为“刚毅,木讷,近仁”是核定君子品行的准则。君子,就要文质彬彬,尽善尽美。

人是一根苇草,脆弱的草,但是一根有思想的草。文人迂腐而可爱,灵魂的孔子成了国宝,昭示着文化的不朽。进则从政,兼及天下;退则归隐,独善其身。孔子也曾试图从政,情系苍生。然而,他流离辗转,总也“报国无门”。晚年的孔子私人办学,撰写术书,其著作也使瀚海书林,梅香千古!

孔子思想,恩惠千古,泽被后世,被称为“万事师表”。古语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汉朝以来历朝历代都把儒学作为治世经传,极为推崇。伏尔泰,西方文艺复兴的大师,如此的崇拜孔子,以至二十年如一日的始终悬挂孔子的画像。他认为,孔子训导的儒生讲求气节、尊严、坐怀不乱,道德永比巴黎人来得清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说:孔子不仅是中国的,他是世界的。从全球意义上来说,孔子的价值观念超越国界,超越时代;属于过去,也鉴照今天和未来。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北齐书·文苑传序》:“圣达立言!化成天下,人文也。”几天前,北大教授张颐武说“一个姚明,一个章子怡,比一万本孔子都有效果”。我以为,章子怡只不过是现代流行的一个符号,至多百年而已,而孔子则是永不过时的“万事师表”。当然,章子怡的走红,使西方更了解中国人,中国艺术,然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又岂是一个、一百个、一万个章子怡所能代表的。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圣人之风,山高水长。圣人的精神、思想是无人可及的。

回眸历史沧桑,掩卷长思,荡气回肠。孔圣人的形象,如日月昭昭,如星辰离离,跃然纸上。颜渊叹之“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借着圣人的光芒,我再一次擦亮我的眼睛!

文档为doc格式。

孔子学习名言

1、死去的仿佛,不愿日夜放弃。

2、能够在不可能的事情上提出要求,在少数事情上提出更多要求;如果什么都没有,如果什么都没有,那就犯罪而不受惩罚。

3、这位绅士没有东西吃,没有东西住,也没有东西住。

4、知道就是知道,知道就是知道。

5、你能说法语而不懂吗?使它昂贵。巽他能无话可说吗?它是昂贵的。如果你不改变你说的话,你就永远不会改变。

6、可以托付六尺的寂寞,可以送一百里的人生,在伟大的地段却拿不走。

7、有崇高理想的.人,没有生存才能伤害仁,只有杀戮才能成为仁。

8、秀才下定决心上路,却羞于衣衫褴褛和饮食不佳,不够和议论。

9、我整天什么都不吃,整晚都在睡觉。

10、没有利润就没有速度。如果你想加速,你将达不到;微小的利润使伟大的事情不可能。

11、富有而昂贵,是人类的欲望;如果你不遵循正确的道路,你就不会得到正确的地方。贫穷和廉价,是人类的罪恶;如果你不沿着这条路走,你就不会去。

12、不怒不开,不细不发。把一个角落抬高到不了三个角落,那么就再也抬不动了。

13、我不是生来就知道的,善良的老人,敏感的追求着的人。

14、贤哉,还!吃一把米,喝一瓢水,走在一条简陋的街上。我永远不会改变主意。贤哉,还!

15、学而不思则罔;学而不思则殆。

16、持德不弘,信不笃,我们怎能拥有,我们怎能死去。

孔子学琴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篇好文章题目叫《孔子学琴》。

这个故事主要讲:师襄子以抚琴而闻名于世,孔子想要学琴,于是决定前去求教。

师襄子教了孔子一支乐曲,却没告诉他曲名。孔子每天从清晨练到深夜,手指尖沁出血珠了也不放弃,一连十天练这支曲子,直到完全娴熟,却还不满足。

孔子仍每日坚持不懈地练曲子。渐渐地,孔子弹这支曲子越来越投入,神思随着曲子的旋律走向了历史深处……他终于看到了他要寻找的。孔子兴奋地告诉老师:“他皮肤黝黑,身材修长,他似乎在眺高远望,志在统一四方,这不就是周文王吗?”师襄子听了,佩服得五体投地,兴奋地叫起来:“这就是《文王操》呀!”

读了这篇文章,使我明白:只有不满足,我们才能在学习的道路上不知疲倦,不怕辛苦、不怕麻烦,才能做到更好。

《孔子学琴》说课稿

正确认读课本生字,掌握要求会写的生字。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

能抓住孔子的做法与语言,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孔子,学习孔子谦逊好学,做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品质。

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讲一讲或演一演《孔子学琴》的故事,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读熟课文,自学课文的生字、生词。

搜集关于孔子的资料。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电脑出示孔子画像。

师:同学们,在二千多年前,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就是孔子。你对他有所了解吗?(学生展示资料)。

幻灯片介绍孔子的资料。

孔子(前551-前479):

春秋末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曾任鲁国司寇,后周游列国。晚年又收徒讲学,弟子相传有三千人。其学说以“仁”为核心。孔子一生热衷于从政,但他的主要成就在教育方面。春秋以前学在官府,文化知识由贵族专职人员垄断世袭。孔子首创私人讲学风气,面向社会广泛招收学生,传授文化知识以培养从政的人才,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第一位教育家。孔子离去了两千多年,他创立的学说在中国古代占据统治地位,成为中国的文化主流,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著作有《论语》。

2.师:孔子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作为?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课文的内容一起走进孔子。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个什么故事?孔子向谁学习?怎样学习?学习的结果怎样?(课文主要讲的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学琴的故事。向师襄学习。学琴中他刻苦练习、不断追求新的弹奏境界。孔子的琴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把课文中生字、新词标出来,我们等下来学习。

出示生字词,学生齐读(指导读音,口头引导学生理解词意。)。

厌倦(juan)诚恳(ken)热情洋溢(yi)沉浸(jin)抑(yi)扬炉(lu)火纯(chun)青师襄(xiang)戛然(jia)而止体恤(xu)。

如痴如醉沉浸抑扬炉火纯青。

三、引导学生分段。

我们回到课文,想想课文中哪几段是介绍孔子学琴的?(2-6段)。

1.根据课文内容课文应该分成几段?怎么分?

(两段,第一自然段为一段,第二至第六自然段为一段)。

2.那第一段写什么呢?(课文第一自然段概括介绍孔子。)。

3.第二段呢?课文第二至第六自然段写的是孔子不断学习,认真揣摩乐曲,终于使琴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受到老师的夸奖。/孔子学琴的经过,孔子学琴经历了四个层次。

四、深入课文,分析课文。

1.在课文的最后一段,讲述了孔子的`老师夸奖孔子的琴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那么孔子是怎样一步一步地进步的,最后使自己的琴艺达到最高境界的呢?请同学们默读“孔子学琴”部分,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归纳出孔子学琴的几个阶段。

2.学生汇报。

3.根据学生的汇报,师板书。

作者按时间顺序写出孔子学琴的四个阶段:

时间孔子弹琴的程度孔子的想法。

4.引导朗读,促进理解。

师:下面我们来走进课文,近距离地感受孔子对自己严格要求,看他是怎样一步步地对自己提高要求的。

师:我们来品读第二自段,首先请几个同学来角色扮演,一个同学来读师襄的话,一个同学来读孔子的话语及动作,另一个同学读前面的情景描写。(读完后请同学评价孔子的态度)第二自然段重点理解“必恭必敬”“弹完一遍又弹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已经学会了曲谱,正在揣摩弹奏的技巧,所以师襄劝他学习一首新曲子时,孔子表示自己还要练习练习。体会孔子做事很塌实。

师:过了几天,师襄又来看孔子练琴,这次他看到孔子的琴艺又是怎样的呢?

请两个同学,一个扮师襄,一个扮孔子,表演他们的对话。师评价孔子:孔子真是不断对自己提高要求(第三自然段重点理解“手指运用自如,乐曲弹奏得像小溪流水一样顺畅自然,悦耳动听”这句话,这是他学琴的第二阶段,说明他掌握了弹琴的技巧,但他不满足,还要领会曲子的思想内容。)。

读完后提问:孔子在弹琴时不但要求自己学会曲谱、掌握技巧、领会思想,还要求什么呢?(悟到作者)设计意图: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体会孔子治学的严谨——一丝不苟,做事的认真——精益求精。)。

师:他最后悟到了吗?是谁?请一个同学来读最后一段。

孔子能从乐曲中悟到作者,你们能做到吗?可孔子做到了。

师总结:学了这个故事,我不由得对孔子佩服得五体投地。不过,我们也看到了孔子能把事情做得好的原因是什么呢?(他不断地对自己提高要求,最后才使自己的琴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5.从孔子学琴的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发?

(体会出孔子学而不厌、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我们以后的学习当中也要像孔子一样有这样的学习态度)。

师:学完了这个故事,你们是不是很想知道这首孔子学的《文王操》到底是一首怎样的曲子呢?同学们想不想听?下面就让我们来听听吧。(听到下课,就停止。如没听完,请同学们去网上搜来听听)。

孔子学习名言

【释义】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通过学习才知道的人,次一等;遇到困难才去学习的人,又次一等;遇到困难也不学习,这种人是最下等的了。”

【释义】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做学问,三十岁上立身处世站稳脚跟,四十岁上学识多起来遇事不致迷惑,五十岁上知道了上天赋予我的使命,六十岁上对听到的言论能辨别真假是非,七十岁上怎么想就能怎么做,而不会越出规矩。”

3.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去反复思考,结果却没有什么益处,不如去学习。”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释义】孔子说:“只一味读书而不知思考,就容易受骗;只一味思考而不去读书,仍然不能解除疑惑。”

5.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

【释义】孔子说:“我做学问的急迫感,就像追赶什么东西唯恐赶不上那样,而赶上了还又怕失掉。”

【释义】孔子说:“对学得的只是按时去温习它,不是很高兴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到,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理解自己,自己也不怨怒,不是个有修养的君子吗?”

7.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释义】孔子说:“温习旧有的知识时,能有新的体会、新的见解,这样的人就可以做老师了。”

【释义】孔子说:“君子在饮食上不要求饱足,居住上不要求安逸,做事勤快,说话谨慎,主动向有道德的人学习,从而改正自己的不足方面,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9.子曰:“苗而不秀这忧矣夫!秀而不实者忧矣夫!”——《子罕》。

【释义】孔子说:“像庄稼那样只长苗而不开花的是有的吧!只开花而不结果的也是有的吧!”

10.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宪问》。

【释义】孔子说:“读书人如果留恋安逸的生活,就不配做读书人了。”

1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释义】孔子说:“有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看作老师的人。我选择他们的优点供自己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检查自己,加以改正。”

1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释义】孔子曰:“对于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而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从中深感快乐的人。”

13.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

【释义】孔子说:“古时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装饰自己给别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