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两位数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三位数进位加法教学计划(精选5篇)

时间:2023-09-26 17:44:47 作者:雁落霞 工作计划 三位数×两位数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三位数进位加法教学计划(精选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三位数×两位数教学设计篇一

1、9加几计算方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凑十法”等方法进行计算,其中“凑十法”比较简便。

利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时,把9凑成10需要1,就把较小数拆成1和几,10加几就得十几。

2、8、7、6加几的计算方法:(1)点数;(2)接着数;(3)凑十法。可以“拆大数、凑小数”,也可以“拆小数、凑大数”。

3、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1)“拆大数、凑小数”。(2)“拆小数、凑大数”。

4、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从而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

(2)求总数的实际问题,用加法计算。

数学学习方法诀窍

正确对待考试

首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三个方面上,因为每次考试占绝大部分的也是基础性的题目,而对于那些难题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作为调剂,认真思考,尽量让自己理出头绪,做完题后要总结归纳。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在任何时候镇静,思路有条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绪。特别是对自己要有信心,永远鼓励自己,除了自己,谁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谁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

在考试前要做好准备,练练常规题,把自己的思路展开,切忌考前去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题速度。对于一些容易的基础题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对于一些难题,也要尽量拿分,考试中要学会尝试得分,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发挥。

细心地发掘概念和公式

很多同学对概念和公式不够重视,这类问题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概念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对概念的特殊情况重视不够。例如,在代数式的概念(用字母或数字表示的式子是代数式)中,很多同学忽略了“单个字母或数字也是代数式”。

我们的建议是:更细心一点(观察特例),更深入一点(了解它在题目中的常见考点),更熟练一点(无论它以什么面目出现,我们都能够应用自如)。

多项式定义

在数学中,多项式是指由变量、系数以及它们之间的加、减、乘、幂运算(非负整数次方)得到的表达式。

对于比较广义的定义,1个或0个单项式的和也算多项式。按这个定义,多项式就是整式。实际上,还没有一个只对狭义多项式起作用,对单项式不起作用的定理。0作为多项式时,次数定义为负无穷大(或0)。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三位数×两位数教学设计篇二

一、笔算。

697215=458296=394206=

238345=327145=136287=

63245=436184=237156=

二、数学门诊(将不正确的改正过来)。

359658

87794

12291352

762694

598306

1360990

三、我会填。

加数285346269968366867加数37945754266738103和

四、我会连。

五、把下面的算式按照得数的`大小,从小到大排列。

195345182558167284216725

三位数×两位数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内容:

教材第38页例3、做一做及练习八5、7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

2、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过程,掌握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思想,帮助学生形成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

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教学难点:

掌握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激情导课

导入课题:

1、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238+91=329659+306=965

指名说一说它的计算方法。在笔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出示学习目标:1、探究连续进位加法;2、学会验算。

预期效果:生活要有目标有方向,学习也一样,要有目标。

你们有信心更好的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吗?老师也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最出色的表现。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探究计算方法

提问: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怎么列算式?

板书:445+298=

自主学习:

1、估算结果并交流

展示:

(1)445最接近450,298最接近300,因此,445+298≈750也就是说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大约共有750种。

自主学习:

2、学生尝试计算并交流

展示交流:

小组汇报方法:

(1)列竖式计算。

445

+298

733

学生介绍计算过程: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5+8=13,在个位上写3,并向十位进1;十位上4+9+1=14,在十位上写4,并向进位进1,;百位上4+2+1=7,在百位上写7。

思考: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需要注意什么?和不进位、进位加法有什么联系?

(2)简便运算的方法。

445+298

=445+300-2

=745-2

=743

学生说想法:298接近300,可以看作300来口算,因为看作300多加了2,所以后面要再减2。

任务二:探究验算方法

任务呈现:这道题算得对不对?同学们会验算么?

自主学习:交流方法。

展示交流:

(1)再重新用原来的竖式计算一遍,看看答案是否相同。

(2)可以交换445、298的位置,再算一遍。学生集体在练习本上算,指名板演。

298

+445

733

(3)利用原来的竖式,把相同数位的数从下往上再加一遍。

教师归纳计算方法:大家想出这么多的验算方法,你们真棒!今后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验算,可要养成及时验算的好习惯哦。

3、练一练

(1)指名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38页“做一做”。

(2)反馈交流。

重点讲评第3题,提问:百位上的数相加也满十了,怎么办?

三、检测导结

1、目标检测

(1)啄木鸟治病(教科书第39页第5题)

(2)找朋友(教科书第39页第6题)

学生独立作业后,请学生说一说,在寻找两个数相加得1000时,有什么好办法?

2、结果反馈:独立完成,集体评议。

3、反思交流:同学们,你的收获大吗?把你的收获让大家分享一下吧。

三位数×两位数教学设计篇四

有幸听了两节课——三年级《不进位加》,两位教师执教风格各有特色,谈一谈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1、两位老师都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第一节课联系前段时间的雪灾,创设各年级捐款的情境,对例题情境做了修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第二节课复习用竖式解决问题的方法,唤醒学生记忆,为旧知向新知迁移架设桥梁。两种引入各有特点,可根据学生情况而定。

2、在算法探究环节,我觉得第一位老师带的太快了,在算理算法上应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第二位老师这一环节上得较扎实,老师在复习的基础上,将过去学过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迁移到本节课,通过教师的点拨、学生的交流,加深学生对算法的`理解,优化计算过程,完善学生知识结构体系,更有探究的意味。

3、练习是计算教学中很重要的环节,第一节课练习时间充裕,如果教师在每一环节进行必要的引导和小结就更好了;第二节课预设了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以找错的形式出现,学习效果很好,如果在练习的时间分配上再紧凑些会更好。

三位数×两位数教学设计篇五

一、笔算。

697+215=458+296=394+206=

238+345=327+145=136+287=

63+245=436+184=237+156=

二、数学门诊(将不正确的改正过来)。

359658

12291352

7626941360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