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球气候变暖的总结(大全8篇)

时间:2023-09-28 13:54:46 作者:字海 活动总结 2023年全球气候变暖的总结(大全8篇)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总结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总结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全球气候变暖的总结篇一

全球气候变化的形势对建筑领域节能减排的意义尤为重大。建设低碳生态城市、低碳生态社区,已经成为全球应对挑战的主要策略。如何降低碳排放量,至关重要。针对全球气候变化对建筑领域节能减排提出的新要求,阐述了低碳绿色建筑与生态建筑的发展动向。

气候变化;节能减排;低碳绿色;发展动向

据统计,全世界40%的能源消耗来源于建筑物的能耗。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28%。城市里的碳排放,60%来源于建筑物维持功能上。目前,我国建筑相关能耗占全社会比重较大,每建造一平方米的房屋,约释放出0.8t碳。我国既有建筑拆除率占新建筑面积的35%左右,欧洲建筑的平均使用周期近百年,我国建筑平均使用周期较短,由于建筑平均使用周期短,增加了建筑物拆除、建造的碳排放量。在新建筑中,高能耗建材、高能耗建筑较为普遍,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展,将导致建筑能耗的持续上升。

20xx年,我国在哥本哈根国际气候峰会上确定的目标是:到20xx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xx年下降40%~45%。当低碳减排正式成为国家责任时,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重要支柱的建筑产业,必须正视产业的现状。最近,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开展低碳省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选择5个省和8个市开展低碳省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通知》要求试点省和试点城市研究制订“十二五”低碳产业发展规划;出台支持低碳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积极倡导低碳生活方式。这足以说明我国已经将“低碳”提到到了重要的议程。

当务之急,要健全完善低碳特征工程建设标准。完善低碳特征标准体系,制订低碳特征标准体系发展规划。加强基础性标准研究工作。建立低碳建筑标准研究机构,开展基础性标准研制工作。编制《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标准体系》和低碳建筑的基础标准、设计标准、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工程标准、运行标准、管理标准、检测标准、能耗标准、新能源利用标准等。

与发达国家工程建设标准接轨,建立低碳建筑技术、产品认证机制,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强制性标准的实施与监督,保证建筑使用周期的合理性。在国外,建筑施工领域对建筑垃圾的处理,有一些好的做法。比如,实行“建筑垃圾源头削减策略”,它是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的控制措施将其减量化,对于产生的建筑垃圾采用科学手段,使其具有再生资源的功能。荷兰将建筑废物循环再利用的重要副产品是筛砂,目前已有70%的建筑废物可以被循环再利用,他们制订了一系列法规,建立限制废物的不合理处理,强制再循环运行的质量控制制度。节能省地型住宅、绿色建筑、生态建筑、智能建筑、宜居城市、花园城市、人文城市、魅力城市、最具竞争力城市等发展理念,无不贯穿着“低碳”的思想。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化制度建设,完善低碳特征工程建设标准,降低碳排放量势在必行。

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碳排放主体是排放在大气中的碳源、二氧化碳,对碳进行吸收有两个方面:一是林木碳汇,它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量;二是贝藻碳汇,还有土壤固碳、海洋固碳,碳截存等方法。

生态位原理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第一,根据生态位原理,所有的生态元均具有相应的生态位,在空间、时间和循环链维度上找准适宜生态位,有空位要抢占,有偏位要挤占。第二,要避免生态位重叠,一旦出现重叠必会引起竞争,因此,必须依照生态位分离原理来解决。生态位分离会导致共生,共生才能促进系统的稳定发展。第三,要合理利用现实生态位,挖掘潜在生态位。低碳建筑和绿色建筑相比,在内涵和目标上基本一致,只是侧重点不同。绿色建筑侧重强调减少污染排放,低碳建筑侧重减少碳排放,它更切合节能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主题。因此,我们也可以把用低碳技术策略打造的绿色建筑称为低碳型绿色建筑。

建筑生态化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能为人类提供宜人的室内空间环境,包括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良好的光环境、声环境以及灵活开敞的空间。第二,在自然资源的利用上,对环境的索取要小,主要指节约土地,在能源与材料的选择上,坚持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和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的原则。第三,对环境的影响要最小,主要指减少碳排放,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减少光污染、声污染和空气污染。建筑生态化对建筑的要求不仅仅是建筑的使用过程,而是建筑的整个使用周期。

生态技术是利用生态学的原理,从整体出发考虑问题,注意整个系统的优化,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浪费和损耗,以较小的消耗获得较高的目标,从而获得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北京大兴义和庄的“新能源村”建设,到国外运用生态技术建造的各种形式的生态建筑,生态建筑的发展从理论上、技术上以及建筑设计的实践上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生态建筑是指根据当地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原理,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它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其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组合体的建(构)筑物。

虽然生态建筑才刚刚起步,但它的发展有着深厚的社会认识的转变奠定了当今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思想基础。从“以人为本”到“以环境为中心”的社会思想认识的转变奠定了当今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思想基础。我国也在尝试建设花园城市、生态城市,这标志着延续2的“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模式向“以环境为中心”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过渡,从而使发展生态建筑具有了广泛的社会思想基础。共同的社会生活理想是世界各国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道德基础。这就是将即时利益和整个人类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公正合理地与他人分享地球的有限资源。

目前,生态建筑在各地方发展都处于起步阶段。西欧和北欧是发展较好的地区,近年来,在日本和新加坡均有现代意义的生态建筑建成。各国建筑师都在潜心研究生态建筑的技术和设计方法。从建筑设计上看,首先是将建筑融入自然,把建筑纳入与环境相通的`循环体系,从而更经济有效地使用资源,使建筑成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尽量减少对自然景观、山石水体的破坏,使自然成为建筑的一部分,通过高技术实现能量循环利用。其次是将自然引入建筑,运用高科技知识,促进生态化,人工环境自然化。在现代都市中引入自然,再现自然,运用生态技术,将植物、水体等自然景观引入建筑内部。

总之,生态建筑代表了21世纪的发展方向,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提倡各种建筑生态技术的应用,发展低碳绿色生态建筑,有助于推动全球生存品质的改善。对于发展中国家,加大低碳绿色生态建筑的研究,推进建筑的生态化,无论从环境的角度、能源的角度或是可持续的角度都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球气候变暖的总结篇二

加强农业领域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在抗逆品种选育、粮食丰产技术、农业灌溉节水、农业污染防治等领域实施农业适应能力提升示范工程。减缓气候变化方面,在农林废弃物利用、增加农林碳汇、新型环保肥料施用等领域实施低碳农业科技推广工程。到,农业领域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逐步减少,农业可持续性发展能力显著增强。量化指标包括:到20,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5%,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0,肥料、农药等资源利用率分别提高3个百分点,节粮型畜牧业比重提高至30%。

全球气候变暖的总结篇三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对全体科学家、特别是气候科学家的政治攻击愈演愈烈,这让我们深感不安。所有的公民都应该了解一些基本的科学事实。科学结论 总会有某些不确定性;科学永远不绝对地证明任何事情。当有人说社会应该等到科学家能绝对地肯定时再采取行动,这等于说社会永远不采取行动。对像气候变化这 样的可能造成大灾难的问题来说,不采取行动会让我们的星球冒着危险。科学结论从对基本定律的理解推导而来,受到实验室实验、自然界的观察以及数学和计算机 建模的支持。科学家像所有的人一样会犯错误,但是科学过程被设计了寻找并改正错误。这个过程本质上具有对抗性质---科学家享有声誉和获得认可,不仅是由 于支持传统的学识,更是由于证明科学共识是错误的,存在着更好的解释。那正是伽利略、巴斯德、达尔文和爱因斯坦曾经做过的。但是当某些结论已经过全面和深 入的检验、质疑和检查,它们就获得了“充分确立的理论”的地位,常常被称为“事实”。

例如,有确凿的科学证据表明我们的星球的年龄大约是45亿年(地球起源理论),我们的宇宙是在大约140亿年前的一次事件中诞生的(大爆炸理 论),今天的生物都是从生活在过去的生物进化来的(进化论)。即使是这些被科学界普遍接受的理论,如果有人能够显示它们是错误的,仍然能够一举成名。气候 变化现在已归到了这个范畴:有确凿、全面、一致的客观证据表明人类正在改变气候,因此威胁着我们的社会和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

否定气候变化的人士最近对气候科学,以及更令人不安地,对气候科学家的许多攻击,一般是由特殊利益或教条驱使的,而不是诚实地努力提供一个能令 人信服地满足证据的另类理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和对气候变化的其他科学评估,有数千名科学家参与,产生了大量和全面的报告,也产生 了一些错误,这是不出意料和很正常的。在错误被指出之后,就得到了改正。但是最近的这些事件丝毫没有改变有关气候变化的根本结论:

(1)由于大气层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地球正在变暖。华盛顿一个多雪的冬天并不能改变这个事实。

(2)在过去的一个世纪这些气体浓度的增加大多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特别是由于燃烧化石燃料和砍伐森林。

(3)自然因素一直对地球气候变化有影响,但是在现在人类导致的变化影响更大。

(4)地球变暖将会导致许多其他气候模式的变化,其变化速度在现代是前所未有的,包括海平面上升的速度和水循环的速度都越来越快。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正在让海洋变得更酸性。

(5)这些复杂的气候变化合在一起威胁着海岸社区和城市、食物和水供应、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森林、高山环境等等。

世界科学团体、国家科学院和个人能够说的和已经说的要多得多,但是以上这些结论应该已足以表明为什么科学家担心后代将要面临的状况,如果人类所作所为一切照常的话。我们呼吁决策者和公众立即着手解决引起气候变化的问题,包括不受约束地燃烧化石燃料。

我们也呼吁,停止基于含沙射影和株连对我们的同事提出犯罪指控的麦卡锡式威胁,政治家为了避免采取行动借助骚扰科学家来分散注意力,以及散播关 于科学家的赤裸裸谎言。社会有两种选择:我们可以无视科学,把头埋在沙中并希望我们有好运,或者我们可以为了公共利益行动起来,迅速和真正地减少全球气候 变化的威胁。好消息是,聪明和有效的行动是可能的。但是拖延不可以是一种选择。

20xx年x月x日

全球气候变暖的总结篇四

当我读完《气候变化的利与弊》时,我才知道保护环境有多重要。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在现代化工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危害了自然环境,引发许多问题,全球变暖就是其中之一。

全球变暖是十分可怕的,它可能会使海平面升高,冰川消融,庄稼减产……最后的直接后果就是让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成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

但万幸的是,已经有了一些人醒悟过来,并开始为环境保护事业做贡献,但这些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如果其他的人能及时醒悟过来,并为环境保护献出力量的话,那么这一切还不晚。我相信只要人类树立正确环境保护意识的话,就会找到给地球降温的科学方法。

生命与绿色拥抱人类与生态共存。让我们共同走向美好绿色的明天,走向辉煌灿烂的未来。

全球气候变暖的总结篇五

一是在经济新常态环境下,农业生产发展基础性地位仍需强化。粮食安全问题是农业生产的核心事关国家发展战略,发展农业适应和减缓技术的前提是保障农业粮食生产的稳定。二是应对气候变化技术的实施将进一步增加农业的生产成本,由于中国生态脆弱区与贫困地区在地理空间上的高度耦合性,生态脆弱区内的农民更易由于气候变化影响造成贫困,应制定政策实现农民和农村发展的公平性[4]。三是依靠农业科技创新,通过布局一批重大农业科技项目突破一批适应与减缓关键技术。四是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成果推广服务体系,将抗逆性强的优良动植物品种、节能型农业机械装备、清洁能源利用技术等知识培训传授给广大农民群体[5]。

全球气候变暖的总结篇六

安徽省作为全国十三个粮食主产省区之一,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农业科技发展带来的挑战突出体现在:一是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农业生产难度加大,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科技支撑能力整体不足。二是应对气候变化技术的边界问题仍不明确,存在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态环境概念交叉错位的问题,现有技术对于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有效性缺乏科学评估。三是在省级主体功能区划的框架下,解决区域突出问题的`技术措施聚焦不够,区域共性技术和行业共性技术研究仍不够系统深入。四是应对气候变化多领域交叉研究开展较少,农业生产与水资源、土地资源等关系密切,应对气候变化的协同技术研究开展较少。五是当前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重点集中于工业节能减碳领域,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投入相对不足,农业生产减碳潜力仍待发挥。

全球气候变暖的总结篇七

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尘雨打萍。——(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2.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6.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宋.徐俯《春游湖》)

7.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8.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9.山光忽西落.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10.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花。——(宋.赵师秀《有约》)

11.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宋.欧阳修《田家》)

12.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13.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之一)

14.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明.李攀龙《广阳山道中》)

15.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16.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17.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18.一雁下投天尽处,万山浮动雨来初。——(清.查慎行《登宝婺楼》)

1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20.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宋.陈与义《春寒》)

21.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22.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23.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24.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25.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26.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诗.郑风.风雨》)

27.清风破暑连三日。

28.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29.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30.风如拔山努,雨如决河倾。——(宋.陆游《大风雨中作》)

31.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32.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33.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34.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35.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36.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37.困人天气日初长。

38.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唐.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39.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40.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41.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42.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43.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唐.张谓《郡南亭子宴》)

44.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

45.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46.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宋·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47.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48.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东楼》)

49.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元.虞集《听雨》)

5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

全球气候变暖的总结篇八

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深度传导,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已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这一战略任务的部署需要依靠地方工作的落实支撑,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从国家层面逐渐向地方重点推进。农业是对气候变化事实较为敏感的领域,科技创新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支撑工具。开展典型省市农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提出本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发展工作的重点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能力,服务于地方农业生产与民生保障,是贯彻落实“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的体现。

1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农业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农业的影响表现为利弊两方面且弊大于利。有利的一面,气候变暖改变了农业生产的热量条件,农作物生育期缩短,复种指数提高,沿淮稻谷种植面积扩大,作物冻害几率减少。不利的一面,气候变化导致暴雨洪涝、旱灾、冰雹等极端气候事件增加,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多导致作物产量波动增大,农业生产的气候不稳定性增加。暖湿天气也导致安徽省病虫草害加剧,发生区域不断扩大。气候变暖易使水质变化,导致巢湖等湖泊藻类爆发频次和规模加大,影响饮用水水质安全和渔业生产。相关学者进行了未来安徽省气候变化的模拟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未来二十年,全省平均气温将继续上升,皖北地区稍明显。降水变化的不确定性较大,高排放情景下,全省降水逐步减少。此外,农业生产既是气候变化的“受害者”亦是“肇事者”,农业生产过程中释放出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据测算,安徽省温室气体排放来源集中于能源、建材、农业和钢铁等领域,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占排放总量的20%左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