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鲁本的秘密读后感(实用5篇)

时间:2023-09-29 22:21:16 作者:XY字客 文秘知识 2023年鲁本的秘密读后感(实用5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读后感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鲁本的秘密读后感篇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10个认读字。

能力目标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及进行评价人物练习,使学生受到关爱他人、关爱父母的教育。

思品目标

体会鲁本对母亲无比关爱的孝子之情。教育学生知道感恩。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本对母亲无比关爱的孝子之情。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本对母亲无比关爱的孝子之情。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叙述的顺序。

学生默读课文,通过查字典、词典和联系上下文,认识新字、理解词语的意思。学生可以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一边讨论,在了解课文主要意思的基础上,理清叙述的顺序,划分段落,概括段意,从而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秘密萌生——秘密攒钱——秘密实现)

三、检查自学情况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读通句子;说说课文的主要意思,课文的叙述顺序,划分段落,概括段意,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四、重点讨论秘密攒钱的过程

课文是从哪几方面讲鲁本秘密攒钱的,他为什么要秘密攒钱,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读全文,突出重点。(有关描写母亲为全家操劳、鲁本卖掉最后的两个麻袋、母亲节送胸针等部分)要读出对母亲的理解尊重、体贴关爱;读出急切;读出母亲的激动、欣慰;鲁本实现愿望的兴奋的语气和感情。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六、阅读延伸,升华情感

讨论:你认为鲁本是怎样的一个孩子?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鲁本的秘密读后感篇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本课6个生字,读懂课文,理清作者记叙的顺序。

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从故事内容中受到关爱他人、疼爱父母的教育。

创新目标

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习写法,应用于习作当中。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

教学难点:

体会鲁本对母亲的关爱。

教学方法:

留空白、激发创造性思考与想象、启发引导技术

教具准备:

电脑幻灯片,公益广告cctv《妈妈洗脚》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师:关爱父母、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可对父母的爱的回报也是多种多样,随着我们一天一天的长大,也渐渐的懂事了,我们要做一个理解父母,关爱父母的孝顺的孩子,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一个外国小朋友她是怎样理解、感激她的妈妈的。(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2次,什么叫秘密?同学们,你们心中有秘密吗?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很多秘密,有的可能会永远埋藏在我们内心深处,有的可能不久就会告诉别人。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下鲁本的秘密是什么?看这个秘密会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二、初读感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 出示原著开头:1945年在加拿大罗伯茨海湾,一个12岁的小男孩路过商店的橱窗时,发现了一件让他心动的东西。但是5块钱的价格几乎是全家人一个星期的生活费。鲁本不能向爸爸要这笔钱,他的收入全靠打鱼。妈妈多拉尽全力让全家人吃饱穿暖。

2、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想

(1)课文主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鲁本的秘密是什么?

(12岁的小鲁本用了大半年的时间,每天不辞劳苦到建筑工地上搜寻麻袋,终于攒足了5美元,是在母亲节,买一 个漂亮、小巧的写有mather的胸针送给妈妈。母亲收到这饱含爱的礼物时,感到莫大的欣慰。表现了鲁本对母亲的关爱。)

师:鲁本筹钱给妈妈买礼物的秘密其实就是一个爱的秘密。(板书:鲁本、妈妈、送胸针)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把鲁本的秘密揭开的?

(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心愿萌生——秘密攒钱——心愿实现 )

(一)、学习心愿的萌生部分

1、你怎么知道鲁本想买胸针送给妈妈?

(出示胸针图,朗读相应句子)

2、鲁本为什么要给妈妈买胸针?

(从课文第9、10自然段描述鲁本的心理活动中可以看出,妈妈为这个家付出了一 切。鲁本送礼物给妈妈,就是为了回报妈妈的爱。(板书:爱)

3、指导朗读第10自然段(要读出对母亲的理解尊重、体贴关爱。)

(二)、学习秘密攒钱部分

1、小组讨论:你认为鲁本能用那些方法买到这颗胸针?鲁本采用的是什么方法?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方法?(板书:捡麻袋)

2、看课文,体会鲁本秘密攒钱的艰辛。小组合作学习,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

(2)、为了实现这个秘密,鲁本用了多长时间?

(花了将近一 年的时间,从文中“夏季即将来临”“整整一个夏季”、“明媚的春天终于来了”“那是1946年的母亲节!”)

(因为母亲节要等一 年才到;因为这个胸针很贵,相当于全家人一 星期买日用杂货的开支;因为一 个麻袋只能卖5美分,要筹足5美元,必须捡到100条麻袋,鲁本去捡麻袋不容易,要花这么长的时间。)

首先付出了辛苦和劳累,从“一 直跑了两公里”来看,鲁本卖麻袋的地方是相当远的,一 个小孩子带着两个麻袋跑这么远的路,而且不止一 次、两次,可以想见是多么辛苦和劳累。此外,平时鲁本还要上学,他捡麻袋、卖麻袋只能在放学之后,还得在“做完家务事后”,暑假呢,他也只能在“锄草、砍柴、挑水、浇水之外”去做这件事。再说,捡麻袋既没有固定的地方,也没有固定的时间,因此,他每天要“在街头游荡”,“努力地寻找”,经常是“又累又饿”。而且从捡一 百个麻袋用了近一 年的时间来看,在不少情况下,他虽然挨饿受累,但往往是空手而回。

其次还受到妈妈的误解:从鲁本的所作所为来看,使妈妈高兴是他的愿望,但鲁本的假贪玩是会伤妈妈心的,他得承受这种委屈和痛苦。

3、分角色朗读20——26段卖最后四个麻袋的情景,进一步体会鲁本攒钱的艰辛。教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鲁本到工厂卖最后四个麻袋的情景,可采用同桌或师生对话的形式读,读出焦急、乞求的语气。母亲节快要到了,给母亲买胸针的钱还差20美分,好不容易找到四个麻袋,去卖时工厂将要关门,心里一定非常着急。在此基础上,学生就一定能读出鲁本当时焦急、乞求的语气来。读“先生!先生!请不要关门”时,两个“先生”要读得快些,用喊叫的语气,“不要关门”要读重音,读出鲁本恳求的语气。“求您了!先生。我现在就想卖给您”中的“求”和“现在”要读重音,要读出鲁本乞求的语气来。

4、 小结:鲁本为了实现他的心愿,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终于攒够了5美元,买到了梦寐以求的礼物,他多想立即把这珍贵的礼物送到母亲手中。

(三)、学习心愿实现部分

出示课文插图,学生看图,思考

1、 看到什么?母亲收到这个小巧的扁桃状胸针时感觉怎样?

(看见了儿子依偎在母亲的怀抱里,幸福地望着手中的胸针,这礼物代表了鲁本对妈妈的心,对妈妈的爱。母亲把儿子揽入怀中,非常激动露出了幸福甜蜜的笑容。)

2、 此情此景,他们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又会说些什么?并给插图取个题目。(题目:母子情深、温馨的时光、幸福的体会、爱的交流)

3、 课文哪些段写了鲁本给妈妈送胸针的情景?

(1)、自由朗读30——35段

(2)、重点指导朗读“看!妈!看!” 第一个“看”,要读得急促有力,喊“妈妈”的时候,要亲切自然,第二个“看”要读得重一些,声音稍长,表达出鲁本急于让母亲见到胸针的心情。朗读描写母亲的语句时,要把母亲激动、感激的心情表达出来。

(3)、配乐齐读30——35段

(应该做个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善良懂事的孩子。)

5、 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的结尾

出示原著结尾:当我们不再为5块钱发愁的时候,我们心里是否还有如鲁本一样的秘密?它不只藏在我们心里,还要让我们至亲的人感受到爱的惊喜。

师:作者这令人深思的问题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回味,去思索。让我们带着对父母崇敬的爱来朗读这段话吧!

三、课文内容拓展,升华主题

学生反思。

师:真是可怜天下父心啊,他们的这些行为真是天法难容,但是我们中国政府也制定了《老年权益保障法》,为中国老年人带来了福音。刚才的这些人和我们文中的鲁本相比,他们显得太渺小了。

2、孩子们,谈谈你们自己吧,爸爸、妈妈为了家庭,特别是为了你们,都付出了哪些辛劳?那你们平时都为爸爸、妈妈做过什么?你准备以后怎样做?知道什么时候是妈妈的生日吗?什么时候是母亲节吗?今年的母亲节就要到了,你准备在那一天到来的时候,怎样向你的妈妈感恩呢?(学生自由谈话)

师小结:孩子们,对母亲的回报只体现在母亲的节日里吗?(不)应该表现在生活中的每一天。让我们用心灵最纯洁的爱去感恩吧,这感恩这两个字眼成为我们人类永恒的话题!让我们用爱心去感动身边的每一个人,让这颗象征爱、包含情的红心永远在我们的心中闪烁。愿我们每个人在尽情享受父爱母爱的温暖时,都能像鲁本一 样,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爱,让父母的笑容更美丽!

(板书 画红心)

四、知识延伸,笔下生情。

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随处都可以体会到妈妈对我们的关心和无私的爱,请你仔细回忆一下,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给自己的妈妈写一封信。

板书设计:

鲁本的秘密

鲁本 爱 妈妈

捡麻袋 买胸针

鲁本的秘密读后感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

2、初读课文,理清课的顺序,知道鲁本的秘密是什么。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谈话导入

1、很多同学都知道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这一天,许多国家的人们都会以各种方式向自己的母亲表示祝福和感谢。相信你们也不例外。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鲁本的秘密》,就讲述了一个与你们同龄的小男孩与母亲之间的动人故事。

2、板课题,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质疑)

二、 整体感知,理清顺序

1、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要求

(1) 读准生字,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

(2) 在各自然段写上序号

(3) 思考:鲁本的秘密是什么?

2、汇报:鲁本的秘密是什么?(秘密赚钱为妈妈买胸针)

三、 自主合作,感悟情感

(一)赏读“心愿实现”部分

1、你觉得课文中最温馨的是哪部分?

2、学生看插图,听老师朗读,想象这温馨的一幕,分享鲁本的快乐

3、齐读体验鲁本实现心愿的快乐与幸福

过渡:

为了这一天,为了向日夜操劳的母亲表达自己的爱,鲁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秘密赚钱”部分,体会鲁本为实现心愿所付出的艰辛。

2、从故事中受到关爱他人,疼爱父母的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课前收集一些赞美母爱的格言。

教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鲁本的秘密是什么?

(过渡):鲁本为了实现自己的心愿,为了向妈妈表达自己的爱,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秘密赚钱”这部分,看看他是怎样实现这美好的心愿的。

(二)细读“秘密赚钱”部分

以小组合作学习

(1) 在文中勾画出能体现鲁本捡麻袋艰辛的句子。

(2) 有感情地读一读。

(3) 老师相机出示重点句,指导朗读。

(4) 分角色朗读“鲁本卖最后四个麻袋”情节(感悟鲁本捡麻袋的艰辛和对妈妈的深切的爱,为实现心愿的迫切心情)

(三) 展延伸,体验情感

3、展示收集到的赞美母爱的格言

(四) 结束语

高尔基说过,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当我们渐渐懂事,我们应学会感恩,学会关爱。让我们齐背孟郊的《游子吟》,再来回味母亲给予我们的无私而伟大的爱。

板书:

27*鲁本的秘密

心愿的萌生——秘密赚钱——心愿实现

鲁本妈妈

100条麻袋

鲁本的秘密读后感篇四

一、教材说明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通过鲁本秘密攒钱为母亲买胸针的故事,表现了鲁本对母亲的关爱,赤子之情令人感动。

鲁本的秘密就是攒钱为母亲买胸针的秘藏不露的心愿。课文按照心愿的萌生——秘密攒钱——心愿的实现这样的顺序来叙写。鲁本在一家商店橱窗前看到一件让他心动的东西,想买但没有钱,于是就萌生了一种心愿:“他要筹足五美元,不让任何人知道。”接下来文章以主要篇幅具体记叙鲁本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攒够了五美元。最后写鲁本用自己攒的钱为母亲买了胸针,实现了自己的心愿。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体会文章所反映的思想感情,从鲁本的故事中受到关爱父母长辈、关爱他人的情感教育和熏陶;二是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联系自己实际,对照鲁本对母亲的关爱,从思想深处受到感染教育。故事中的小主人公鲁本能意识到父母的艰辛,从内心产生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胸针虽小,赤子情深。这种关爱他人的道德情怀值得每个学生学习。

二、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故事内容中受到关爱他人、疼爱父母的教育。

三、教学建议

1.本课是略读课文,根据本课的特点,可做这样的安排:先让学生读读“阅读提示”,按照提示的要求自读课文,最好能读两遍;然后,指名学生朗读,要求读得正确;在学生读得正确、流利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提出几个问题来共同讨论,力求领悟鲁本为给母亲买礼物所付出的代价;最后,抓住描写鲁本心理活动和付出辛苦等有关句段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2.讨论交流时,可着重抓住以下几个问题。

(1)用了多长时间?

从“转眼夏季来临”一句来看,鲁本开始捡麻袋卖钱最迟是春天的事,而鲁本清点硬币是在“明媚的春天终于来了”的时候,可见,其间经过了大约一年。

(2)共捡了多少个麻袋?

从“他找到两个麻袋,拿到锯木厂装钉工人那儿,换回了两个5美分的硬币”和“还差20美分”“终于找到了四个麻袋”这些地方来看,一个麻袋只能卖5美分,要筹足5美元,必须捡到100条麻袋。

(3)作了怎样的努力?

首先是付出了辛苦和劳累。从“鲁本一直跑了两公里”来看,鲁本卖麻袋的地方是相当远的。一个小孩子带着两个麻袋跑这么远的路,而且不止一次、两次,可以想见是多么辛苦和劳累。此外,平时鲁本还要上学,他捡麻袋、卖麻袋只能在放学之后,还得在“做完家务事后”。暑假呢,他也只能在“锄草、砍柴、挑水、浇水之外”去做这件事。再说,捡麻袋既没有固定的地方,也没有固定的时间,因此,他每天要“在街头游荡”,“努力地寻找”,经常是“又累又饿”。而且从捡一百个麻袋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来看,在不少情况下,他虽然挨饿受累,但往往是空手而回。

其次是受到妈妈的误解。从“母亲这时候总会看着他的脸,摇摇头——这孩子真贪玩”可以看出,他的贪玩是很伤妈妈心的。尽管课文里没说,但我们从鲁本的所作所为来看,使妈妈高兴是他最大的愿望。也许鲁本对付出的辛苦并不在意,但对妈妈由于误解而伤心,一定是非常痛苦的。

(4)鲁本为什么要筹钱给妈妈买礼物?

关于这一点,课文描述了鲁本的一段心理活动。从这段心理活动可以看出,妈妈为这个家几乎付出了一切。可见,鲁本送礼物给妈妈,就是为了回报妈妈的爱。

3.课文的字里行间体现着一个“爱”字,有儿子对母亲的敬爱,也有母亲对儿子的疼爱。朗读课文时,要指导学生把这种母子之爱充分地表达出来。由于课文篇幅较长,教师可重点指导学生朗读鲁本卖最后四个麻袋、鲁本给母亲送胸针等部分。

鲁本到工厂卖最后四个麻袋的情景,作者采用对话的形式,写得特别详细。朗读时,要让学生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设身处地想想:母亲节快要到了,给母亲买胸针的钱还差20美分,好不容易找到四个麻袋,去卖时工厂将要关门,心里一定非常着急。在此基础上,学生就一定能读出鲁本当时焦急、乞求的语气来。读“先生!先生!请不要关门”时,两个“先生”要读得快些,用喊叫的语气,“不要关门”要读重音,读出鲁本恳求的语气。“求您了!先生。我现在就想卖给您”中的“求”和“现在”要读重音,要读出鲁本乞求的语气来。

鲁本给母亲送胸针的情景非常感人。读描写鲁本给母亲送胸针的语言时,第一个“看”,要读得急促有力,喊“妈妈”的时候,要亲切自然,第二个“看”要读得重一些,声音稍长,表达出鲁本急于让母亲见到胸针的心情。朗读描写母亲的语句时,要把母亲激动、感激的心情表达出来。

指导朗读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可让学生朗读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读出感情来。

4.在字词方面,对列出的6个字要能正确认读,不要提过高要求。下列词语解释仅供教师参考。

遗弃:本课指丢掉。

虔诚:本意为恭敬而有诚意,本课指的是对那两枚硬币非常珍重的意思。

修长:细长。

黏合剂:使两个或几个物体粘在一起的东西。

日复一日:过了一天又一天。

奢望:过高的希望。

企盼:盼望。

无异于:没有什么不同。“无异于珍宝”就是跟珍宝没有什么不同。

梦寐以求: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地希望着。

眼帘:本课指眼内。

mother:英文,妈妈。

四、参考资料

母亲节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古时的母亲节起源于希腊,17世纪中叶,流传到英国。现代母亲节源自美国,是由一位名叫贾维斯的妇女倡导,并由她的女儿安娜·贾维斯发起创立的。191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一份议案,将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作为法定的母亲节。母亲节从此流传开来,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性节日。

鲁本的秘密读后感篇五

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故事内容中受到关爱他人、疼爱父母的。

步骤:

(一)导入  

是啊,老师也想知道,鲁本到底有什么秘密?就让我们一起来看课文吧。

(二)整体感知

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鲁本作了很大很多的努力,偷偷攒钱为母亲买胸针的事。

(三)学习课文

事情发展顺序:捡麻袋卖钱每个5美分,攒足5美元,整整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为了捡麻袋,用尽了自己可以用的所有时间,跑了很远的路,克服了许许多多的困难。

2.指导感情朗读:

你们读了这个动人的故事,有什么感受呢?哪部分内容最让你感动?请把它读出来。

师生展开朗读比赛。

(四)总结

我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在写作上有哪些收获?

1.按顺序写事情。

2.抓住细节,带着感情去写,感动读者。

(五)布置作业 

写一件你曾经最受感动的事,注意写出真实的情感。

附:设计

27*

(关爱母亲)

找、换、攥、藏、搜寻、飞跑、爬、扎进

赶、抱、闯、叫、跳、放

点评: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图片把学生带到当时的情况中去体会。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通过学习,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鲁本对母亲的关爱。

探究活动

1.搜集关于母亲节的各种资料,如:追根溯源、母爱无价、儿女回报、爱心小诗等,了解母亲节。

2.母亲节你准备送给妈妈什么礼物呢?你知道妈妈的生日吗?

3.搜集关于父亲节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