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祭扫烈士墓活动主持词 清明节烈士陵园祭扫活动主持词(精选5篇)

时间:2023-09-28 23:21:41 作者:碧墨 活动 2023年祭扫烈士墓活动主持词 清明节烈士陵园祭扫活动主持词(精选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祭扫烈士墓活动主持词篇一

现在,我们是不是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了?虽然我们处在和平年代,但是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清明节前夕,学校组织我们去烈士陵园扫墓。我们带着一份激动的心情去贴近先烈们伟大的灵魂,感受心灵的洗涤与革命的精神。

经过一段弯弯曲曲的长路,壮观的烈士陵园终于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现在的烈士陵园已经经过了一番整修,原本普普通通的大门已经变得“徽味十足”,屋顶是红色的,有棱有角,门楼上镶嵌着“大别山烈士陵园”7个金色的大字,十分雄伟。走进广场,广场两边栽满了苍松、翠柏和四季青,它们一年四季永远是绿色的,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这不恰好表明了烈士们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可贵精神吗?沿着百步台阶继续往上走,一尊雄伟的石雕像映入眼前,雕刻着五位战士的形象。雕塑下面还有国家领袖李先念的题词“向牺牲在大别山区的烈士们致敬”。往前走,映入眼帘的是高耸入云的一座纪念碑,上面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几个大字被朱德爷爷写得刚劲有力。

祭奠仪式开始了,首先,两名少先队员代表手拿花圈,迈着稳重的步伐,向纪念碑敬献花圈,集体默哀了三分钟,表达对烈士的哀悼。这时,个别同学们还在嘻嘻哈哈,打打闹闹。我心想:革命先烈们为了保卫国家无所畏惧,都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我们怎能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又怎能不对这些烈士们抱有崇敬的感情?然后,我们到了烈士纪念馆,同样也是雄伟的徽派建筑。一进门,是壮观的铜雕壁画,画是战士们正在浴血搏杀的场景。在纪念馆里,我仔细瞻仰了许多烈士生前的照片,都是英俊的小伙和美丽的姑娘,让人不敢相信他们竟然有这么坚定的革命勇气,也让人惋惜他们的生命结束得太早了。烈士们的遗物也朴素得惊人,笔是锈迹斑斑的,碗也是布满缺口的,我不由得羞愧地低下了头,我们都生活在温馨的家里,被视为“小皇上”、“小公主”,衣食住行样样可以算得上“奢侈”,没受到过半点委屈,处处都是父母对你的关怀和疼爱,但我们哪里知道?在我们还没出生的时候,多少英雄儿女为了今天繁荣富强的祖国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里,但不能忘记了那段历史,珍惜今天的好时光,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对先烈们最好的回报了!

祭扫烈士墓活动主持词篇二

老师们、同学们:

在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在这里集会,举行__中学清明节祭扫烈士陵园暨入团宣誓活动,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寻找革命先烈走过的足迹,寄托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哀思,颂扬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

“征程跋涉数余里,比之革命犹鸿毛”,感悟前辈为革命而洒下的热血,怎能不令我们动容?感悟先烈慷慨赴国难的激情,怎能不令我们肃然起敬?感悟志士百折不回的精神,怎能不令我们心灵震撼?!此时此刻,我们仿佛又看到了当年那炮火硝烟、枪林弹雨的战场,烈士们挥戈东西、转战南北,为民族的独立和新中国的诞生出生入死、浴血奋战。

同学们,硝烟已经散尽,祖国正在腾飞,“斯人已去,正气犹存,殷殷在怀,不敢或忘”。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我们要学习先烈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我们要学习先烈艰苦奋斗、顽强不息的拼搏精神,我们要学习先烈勤于学习、不倦探索的求知精神。我们要立志成为有责任感的一代青年,在奋进中不断超越,无愧于先辈的嘱托,无愧于党的关怀,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下面我宣布:__中学清明节祭扫烈士陵园暨入团宣誓活动开始

第一项、全体肃立,齐唱《国歌》、《团歌》、《感恩的心》

第二项、向革命烈士敬花圈。

第三项、向革命烈士三鞠躬,默哀一分钟。

第四项、请老团员代表讲话。(二(27)班苑步青)

第五项、为新团员佩戴团徽

第六项、烈士墓前新团员宣誓、老团员重温入团誓词:(领誓人张晶晶)

第七项、新团员代表讲话(一(15)班石雨丝)

第八项、团县委书记刘洋讲话

第九项、瞻仰烈士墓,向革命烈士敬献小白花。

第十项、宣布清明扫墓活动到此结束。

祭扫烈士墓活动主持词篇三

(整队)

合:举国旗,祭英烈

男:尊敬的领导、来宾

女:辅导员老师、团员哥哥姐姐们

合:大家好

男:我是实验小学××班的××

女:我是实验小学××班的××

男:首先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天来参加活动的.领导和来宾

女:他们是台办专家××

男:团市委

女:市教育局××副局长

男:消防大队的消防官兵叔叔

女:今天我们站在这里缅怀先烈

男:明天我们将更加努力地学习

合:现在我宣布活动正式开始

女:出旗,敬礼(消防兵出国旗)

男:请青年代表敬献花圈,全体默哀三分钟

女:下面,请台办专家××分析介绍台海局势

男:今天,又将有50位优秀的大哥哥、大姐姐在这里宣誓,成为我们少先队学习的榜样

女:他们将在纪念碑下宣誓:今天努力学习,明天将成为社会的栋梁

男:我们将举行庄严的成人宣誓仪式

女:请教育局的领导宣布宣誓人员名单

(整队)

男:现在,请一中××同学作为青年代表讲话

女:请一中团委副书记××带领宣誓

男:请各校的优秀团员为他们佩带成人纪念章

女:请团市委××讲话

男:请邵一中的团员哥哥姐姐领唱、全体团员合唱《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整队)

女:请教育局领导讲话

合:今天的祭扫烈士陵园仪式就要结束了,请全体团员、队员献花,瞻仰烈士墓,并清扫烈士陵园。

合:退旗,敬礼

成人誓词

在此正式成人之际,我以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名义,面对国旗,庄严宣誓――

捍卫神圣宪法,维护法律尊严。

履行公民义务,承担社会道义。

国家昌盛为先,人民利益至上。

热心公益,奉献社会,无愧祖国培育。

勤勉自励,奋发有为,不负长辈厚望。

以我壮志激励,创造崭新未来。

以我火红青春,建设锦绣中华。

祭扫烈士陵园主持词来自本网-,仅供学习,请注明出处。

祭扫烈士墓活动主持词篇四

a:亲爱的同学们,年年清明节,岁岁祭忠魂。为了缅怀先烈,寄托哀思,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在这里集会,举行祭扫李林园活动,深切缅怀以李林为代表的革命先辈们。

老。还有集美中学前德育处主任,现在的校友会理事长郑玉宗老师。

a:另外,李聪明副校长、蒋思彬副校长、德育处王志毅主任、陈永春副主任、校团委书记赖春葵老师以及我们的`11位班主任和老师也同我们一起参加李林园的祭扫活动。

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老师的参与和指导。

a:下面我宣布“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暨137组少先队李林园清明祭扫活动正式开始。

b:李林在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年代里不息地战斗着,还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英雄虽已远去,但英雄的精神长存!下面,请少先队员代表黄筱丹、罗依婷、张宇哲、王苏越献上朗诵《英雄赞歌》。

a:谢谢少先队员代表们,这是我们所有人的心声。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为先烈献上最真挚的敬意,表达我们的哀思。有请少先队员代表向李林烈士敬献花篮。

b:让我们共同悼念长眠在此的英雄,曾经的集美学子。请全体肃立、向革命烈士默哀一分钟。(默哀礼毕)

a:下面请大家和我一起向李林烈士三鞠躬。(鞠躬,喊出一二三,注意停顿)

b:其实,跨过时间的阻隔,李林离我们并不遥远,八十年前,她也曾是大榕树下一名活泼好学的中学生。关于李林,关于弘扬先烈的精神,我们的校友会理事长郑玉宗老师对我们有一番谆谆嘱托。有请郑老师。

a:谢谢郑老师的精彩讲话,相信大家一定深受启发,深受鼓舞。我们的校领

导和校外辅导员一样,特别关心初一年全体少先队员的成长,我们有请蒋思彬副校长为我们讲话。

b:感谢蒋副校长热情洋溢的讲话,相信我们每一位同学都会努力学习,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a:今天,我们站在李林烈士纪念碑前,缅怀烈士的丰功伟绩,深知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是烈士们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作为少先队员,我们一定不辜负烈士们的遗愿,踏着烈士的足迹奋勇向前。有请少先队大队长游博然带领大家宣誓。

b:请大家跟我一起举起右手,握紧拳头,以红领巾的名义宣誓(我说一句,大家说一句):

人民为先,祖国至上,

诚毅勇敢,自律自强;

奋发有为,誓作栋梁;

振兴中华,再造辉煌!

a:最后,请大家在辅导员带领下,以班级为单位有序地环李林烈士雕像瞻仰,并献上我们亲手制作的小白花。瞻仰完的班级由少先队李林园义务讲解员带领前往李林园参观。

祭扫烈士墓活动主持词篇五

根据xx《xx县民政局关于做好清明节期间烈士纪念工作的通知》的安排部署,我局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了局务会,进行专题研究,并精心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报道活动,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精心组织

局领导十分重视此次清明节期间烈士纪念活动的开展,召开专题会议对各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要求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开展纪念活动的意义,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宣传窗口作用,讴歌烈士们为祖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的感人事迹,传递先烈们坚贞不屈、英勇无畏的高贵品质和革命精神。

二、积极宣传,营造氛围

清明节期间,县电视台制作播出了一系列纪念标语、专题片,跟踪报道了各部门纪念活动开展情况,报道了各个团体到烈士陵园祭扫献花情况。播出了革命烈士、英雄模范的感人事迹,热情讴歌了革命先烈前赴后继、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大力宣传了我党成长、发展、壮大的光荣历史。各乡镇文化站结合自身特点,利用横幅、标语、宣传栏等形式开展了各类纪念活动。我局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在全县范围内营造了良好的文化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