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抱母亲教案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反思(实用6篇)

时间:2023-09-25 14:14:47 作者:FS文字使者 条据书信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反思(实用6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篇一

在教学之前,我反复地读《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读到这样一段话:“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读完这段话,头脑中不知不觉地计算起来“母亲80多斤,担子100多斤,还有妹妹等。”这一“轻”一“重”让我深受感动。

教学中,我把此语段作为教学的重点和情感的切入口,让学生通过朗读,读出母亲的艰辛和对子女的爱,并抓住具体的词语,“日复一日”“总是”“翻山越岭”等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通过引导和点拨,使学生走进文本,进入情境,从而收获感动。我没想到的是,孩子们竟然把“我”的母亲理解的那么透彻,勤劳、爱孩子、朴实、谦虚……,这是我备课中没有预料到的,受这些词语的启发,我做了的引导和点拨,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母亲生活的艰辛。尤其让我感动的是,孩子们把文中的母亲和天下所有的母亲联系起来,天下母亲对子女的爱都是一样的伟大,我们每个人是否也要像作者抱自己的母亲一样,感恩报答父母呢,这又把文章的主题升华到另一个高度,由此生发开去,学生开始联想到母亲爱自己的点点滴滴,在此种情感的浸润下,当学生读到“儿子抱母亲”的一段时,我发现孩子眼里闪动的`泪光,看来他们从平实的文字中真正感受到了这无声的母爱和儿子对母亲的深情报答。

课后,我布置学生回家后为自己的母亲做一件事,并把它写下来,写出自己的深刻体会。让学生的情感再一次得到升华。同时我还布置学生利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做一张“妈妈爱我,我爱妈妈”的卡片,用画笔记录下与妈妈温馨的一幕,让母爱长留孩子们的心间!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篇二

课文《第一次抱母亲》记叙了“我”去医院看护母亲,抱母亲换床单时,才知道母亲的身体是那么轻,不由得想起了母亲曾经以她瘦弱的身躯承受了那么重的生活艰辛,我十分难过和愧疚。于是,我突发奇想,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把母亲抱在怀里,轻摇着让母亲入睡,却突然发现母亲流泪泪了。

课文语言明快,没有雕饰,但字里行间却包含着浓浓的亲情,读来令人感动。在教学中,我觉得教师应注意抓好以下几个教学点:

文中有两处作者抱母亲的细节描写:一处是在课文的开头——“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推挽,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另一处在课文的结尾——“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为了让母亲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作者两次抱母亲的动作之所以前后完全不一样,是因为抱的原因不一样,作者抱的心境不一样,这里可以引导学生好好体会。作者第一次抱母亲仅是因为方便护士换床单,所以作者的动作比较随意,稍稍显得有些鲁莽,要不是护士扶了一把,险些把母亲摔着。作者第二次抱母亲,抱得那么柔情,是因为作者在心灵受到巨大震撼后,对无私母爱的一种特殊回报。

文中母亲说自己最重时只有89斤,学生对这个数字所包含的意义一般不会太注意。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将母亲的体重与自己的体重、学生的体重进行比较,用较为直观的方法帮助学生体会母亲的瘦弱。而就是这样一位瘦弱的母亲,超负荷地承受着看得见的肩上的担子和看不见的生活的重担。肩上的担子可能担了些什么?生活的重担又是承担的什么?可以让学生联系平时自己生活中,母亲是怎样为家庭为儿女默默付出的,来进一步丰富对母爱的感受和理解。

古往今来,歌颂母爱的诗词、名言有很多多如:《游子吟》等。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吟诵,即可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也可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篇三

《第一次抱母亲》是一篇情感型的课文。这类课文往往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为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素质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但因为这类课文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差甚远,要学生入情入境,教师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看似平实却扣人心弦的感人文章,但当我真正开始备课的时候,我深深地感觉到这并不是一篇容易上好的课文。

在教学时,我抓住课题中的“抱”字,先让学生找能解答“作者第一次抱母亲的感受是怎样的?”的句子,学生很快找到了“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对这句话的阅读理解是教学的关键,由此我抓住这句话中的“轻”展开教学,让学生从文中找出能感受到母亲轻的句子。于是找出了句子“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在学生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再次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学生就有了更深的体会,然后抓住“竟然”理解我心里为什么很难过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能找到相映的句子“我”记忆中的母亲总是挑着重担翻山越岭,“我”总以为母亲力大无穷,却一直不知道母亲只有80多斤的身体,却承受那么重的担子。我抓住“重担”、“翻山越岭”等词引导学生感悟母亲肩头所承受的生活的担子,感受母爱的无私和伟大。尤其是“重担”一词,要想学生的理解达到这种深度是比较困难的,这也是我未能处理好的地方,我想纵向深层的理解可用个关联词“不仅…..而且…..”来引导学生,但当时没能及时应对。学生没能真正发自内心地感受到母爱的伟大。从学生的朗读可以看出,学生并未能将感情融入到朗读中间,感受不深,以致在想象说话时无话可说或者是说得不着边际。

此外我对教材的把握不够全面。这篇课文不仅仅是字里行间流露着母爱的伟大,同时从第一次抱母亲还能深深地感受到“我”对母亲的`爱,再加上教学时未能准确把握好课堂时间,以致头重脚轻,对后者的引导感悟只是浮于表面,未能将学生的情感带入其中。从而使得课文最感人的两自然段的学习成了走过场,在感情的高潮部分,学生却进不了角色,配乐朗读也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以上都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不断改进完善的地方,尤其是要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语言的简洁凝练上下苦功。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篇四

《第一次抱母亲》内容真切感人,语言朴实明快,毫不雕饰,但字里行间却饱含着一股浓浓的亲情。教学前我认真地读了课文,读了一遍又一遍,我被文中的亲情所打动。

对四年级的孩子来说,《第一次抱母亲》算是一篇比较长的课文,在教学参考书中提出了三个课时完成的建议。我在备课的时候,删减了琐碎的分析理解,去除那些思维度不高的问题,我抓了两个地方。一是指导学生分段,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参考书中是这样分的:

第一自然段是第一部分,叙述了解我”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没想到母亲竟然这么轻。

第二、三自然段是第二部分,“我”告诉护士,“我”记忆中的母亲总是挑着重担翻山越岭,“我”总以为母亲力大无穷,却一直不知道母亲只有80多斤的身体,却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第四、五自然段是第三部分,写“我”突发奇想,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我认为这样分段条理不够清晰,学生难以理解。

所以在教学中做了调整和改进。我根据学生看课题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抱母亲?”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原因。

学生很容易找到先后两个原因“换床单”和“报母恩”,我顺势提出“找一找课文哪里到哪里是写作者因为护士要换床单而抱母亲的,哪里到哪里是写作者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而抱母亲的?”学生很快便理清了条理,将文章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篇五

1、通过音乐、课件创造情景,营造浓郁的亲情氛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情感,为情感迁移、学习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2、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让学生拥有一定的语文能力,逐渐养成会读书,会抓关键词句读书思考的习惯,这是一种受益终身的学习语文方式。本课我以“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很难过”这句为切入口,指导学生认真读书,画找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通过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品位重点词句来引导学生理解母亲这么轻,我为什么很难过,并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体会文中“我”的感受和想法。

3、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母亲的形象、母爱的感觉在每个孩子的心中感受是不一样的。让学生各抒己见,文中母亲流下了怎样的泪水?学生的答案也不尽相同,师没有过多干预,只要言之有理既可。

4、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伦理的教育,通过闭上眼睛回想母亲为我们做过的感人故事,想想我们又为母亲做过什么?当看到“无数次抱我、第一次抱母亲”这两个词放在一起时,你有怎样的感受?“妈妈我想对你说”以及联系几天后的“三八”妇女节你准备为母亲做什么等环节,使学生受到一次心灵的震动,亲情的洗礼。

5、注重了读写结合,抓住文章的动情点,给学生创造更多动笔的机会。

1、

教案还不是很熟,准备不是很充分,加上课件切换的故障,教师没有完全投入,激情不够。

2、

怕时间不够,课上的有点急,有几处朗读指导忘了,前半节让学生说得还不够充分,读书形式不够多样,读得不够充分。

3、对学生发言及时评价、鼓励性评价方式不够多样。

4、对于文中护士一角的学习理解我放在了第一课时不知这样的处理是否恰当。

思考:

1、如何实现情感型课文中文字与情感的双线并行?

2、如何触及学生心灵,是否流泪就是情感型好课的标志呢?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篇六

今天下午,在我们学校开展了“解读名师,感悟成功”的名师研修班的活动。作为主持人,我特意请于老师谈一谈在西安上的《第一次抱母亲》。

于老师没有马上解读文本,而是声情并茂地读了一遍课文,听着听着,眼泪就从我的脸颊滑落下来。就像于老师自己说的“我的普通话不好,但是大家都为我鼓掌。”的确,常常听于老师读课文,常常会感动。也许源于他对于生活独到的理解,也许是他对文本独特的感受力吧!

谈到钻研教材,于老师说他从来不先看教学参考书。而是一遍一遍地读,一直读到自己满意,读到文章就像自己写的,就像写自己的事。

1、抓住“重担”进行教学。

师:母亲肩上挑的重担仅仅是那一百多斤的东西吗?你对这个"重担"是怎么理解的?

生:我的理解是,母亲不只是承受一百多斤的担子,还把我和妹妹辛辛苦苦养大。

师:辛辛苦苦养大,不仅是养育儿女啊,还有什么?

生:还有各种各样复杂的家务劳动。

师:是啊,为了家庭,为了生活,她要做多少事情啊!

生:我们长大以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

师: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生:就是我们长大了,已经可以干活了,但是要是有重的家务劳动,或者是背重的东西,母亲还是叫我们放下,她自己来干。

师:(转向另一名同学)你呢?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生:母亲很关心我们,虽然我们可以干活了,但是母亲还是要自己干一些重活。

生:可能是辛辛苦苦地养育自己的儿女。

师:是啊,把"可能"去掉,就是母亲为了家庭,为了生活,为了子女,所走过的曲折的、不平坦的道路。母亲付出多少啊,当我们这样理解"翻山越岭"的时候,当我们这样理解"重担"的时候,我相信你们能把第二段读得更好,读得更有情。把书立起来,一起轻声地把第二段读一读。"母亲竟然这么轻……"开始。

生:(小声读第二段)

2、“无数次”和“第一次”的“蒙太奇”手法。

师:想一想,母亲眼角上流出来的泪水,是什么样的泪水?你是怎么理解的?母亲眼角流出来的泪水是幸福的?是激动的?还是别的?你是怎么想的?说说看。

生:我觉得母亲流的泪水是欣慰的。

师:欣慰的泪水。仅仅是欣慰吗?还有吗?

生:我觉得母亲流出来的泪水是高兴的,幸福的。

师:幸福的,高兴的,欣慰的。还有吗?

生:我觉得母亲流的泪水是感动的。

师:感动的。还有吗?是苦的吗?

生:我觉得母亲流下来的泪水是激动的。

师:激动的。于老师还有一点儿体会补充一下,(此时还有学生举手)哦,你说。

生:我觉得母亲流下来的泪水是安祥的。

师:换一个词儿--欣慰的。

生:我觉得母亲流的泪水是甜的。

师:是甜的。但是,我给你加一点儿我的体会,我觉得是又苦又甜的,走过的路是多么不容易呀,现在是甜的了。同意吗?(生齐答:同意。)母亲的泪水是欣慰的泪水,是激动的泪水,是幸福的泪水,是又苦又甜的泪水。但是,同学们看黑板,(边说边板书:无数次)当我们回忆一下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们,当我们把这两个词(师边讲边把黑板上的"第一次"和"无数次"圈起来并用线连起来)放在一起的时候,作者仅仅是第一次抱母亲,母亲就那么欣慰,那么激动,那么幸福,那么甜,可是,小时候母亲对我们抱过无数次,当我们把这两个词放到一起的时候,你想到的是什么?你想说些什么?第一次抱母亲,母亲就那么欣慰,那么激动,可是我们小时候母亲是无数次抱我们,这两个词放在一起,难道你就不想对作者、对自己说句话吗?说说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生:母亲的爱是无私的,她不需要什么回报。

师:母亲的爱是无私的,不需要回报。还有什么要说的?

生:作者应该多奉献少索取。

师:不光是作者,我们每一个人对父母都要多奉献少索取。

生:母爱是最伟大的。

师:最伟大的,最无私的。还有什么要说的?请讲。

生:母亲的胸怀是最宽阔的。

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掌声。(全班同学鼓掌)是的,此时此刻我最想说的话就是她说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同学们,我们对父母做出的再多,也难以报达父母对我们的恩泽,记住这句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起读一遍。

生:(齐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拿出笔,把这句诗写在书上,咱们一起写。(生在书上写,师在黑板上写。写完以后,师又将末尾的句号改为叹号。)同学们坐好。此时此刻我第一句话要说的是这一句诗,我第二段话要说的,想不想知道?(师拿出一个笔记本)想不想听于老师读第二段话?(生齐答:想。)谢谢大家。(师读自己写的读后感。)《第一次抱母亲》深深地感动了我,我想,我能不能感动别人。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的父母虽然去世了,但是别人的年迈的父母还健在,我要像爱我的父母那样去爱我周围的老人,我要像关爱我的孩子那样去关爱我的每一位学生。

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护士把旧床单拿走,铺上新床单,又很小心地把边边角角拉平,然后回头吩咐我:"把大妈放上去吧,轻一点。"于老师是这样引导学生的:“从护士的动作,从护士的话当中,她把床边的边边角角都拉平,然后告诉我,把母亲放上去,轻一点儿。从护士的动作,从护士的话语当中,你们一定也想到了自己,我能为别人做些什么?”

于老师说:“这些闪光的地方不要放过,但是一句话就够了!”

搞完活动,我细细品味于老师的话,感到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