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案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通用5篇)

时间:2023-10-03 10:18:40 作者:曼珠 心得体会 2023年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案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通用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

(2)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3)了解人是如何摄取这些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的元素。

2.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运用多种手段(特别是网络)查找资料,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有用信息。

(2)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健康方面的重大贡献。

(2)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无机盐的生理功能,即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教学难点】

1.了解某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2.正确认识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

教学工具

【教具准备】 坩埚钳、酒精灯、10%的稀盐酸、鱼骨、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等几类人体必须的营养素,同时了解了水和无机盐也是人体必须 的营养素,那么,今天我们来了解无机盐的重要作用。

【提出问题】

【学生回答】

由水可知人体内有h、o两种元素,由糖类的组成可知人体中含有c元素,由蛋白质的组成,可知人体内含有n 元素。

【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97~p98,并回答下列问题:(问题以多媒体展示)

1.组成人体的元素约有多少种?它们是以什么形式存在?

2.人体中含量的非金属元素是什么?人体中含量的金属元素是什么?

3.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区别?它们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

1.50多种,除c、h、o、n以蛋白质、糖类、维生素、水、油脂形式存在外,其余都是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

2.氧元素、钙元素。

3.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超过0.01%的称为常量元素,含量在0.01%以下的称为微量元素。

【阅读记忆】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98,了解常量元素中钙、钠、钾三种元素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活动与探究】

师生共同完成演示实验

取两根鱼骨,其中一根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上燃烧,另一根放在10%的稀盐酸溶液中浸泡一会,10分钟后取出。

【交流回答】

学生观察实验,描述现象、进行归纳、得出结论:鱼骨中含钙元素。

【提出问题】

【学生回答】

牛奶、骨头汤、绿色蔬菜、肉类、豆类都含有钙元素。

【归纳总结】

微量元素,虽然在人体内含量较少,但对人体的健康影响却很大。微量元素中有20多种是人体必需元素,若人体缺乏,就会生病。

【课件展示】

出示一些患者的图片,请学生根据教材p99的表格,回答各是由于缺乏哪种微量元素而导致的。

【提出问题】

同学们,当医生不能只是看病,不开药,请问要补碘、补氟应该怎么补充?

【学生活动】

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说出了许多种做法:如食用海带、紫菜、碘盐补碘,常用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

【交流讨论】

组织并指导学生讨论教材p100的讨论题目。

【学生回答】

前后四人一小组,得出结论: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因为元素过量也会得病。

课后小结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认识了一些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知道一些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它们主要靠食物摄入,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是我们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案篇二

1.了解人体元素的组成。

2.了解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教学方法】

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双向互动。

【教学过程】

如果饮食不合理会引起营养不良。如何才能使身体更健康呢?

【多媒体显示】化学元素和人体健康(健康报报道)

【讲解】同学们,你们知道么,色彩斑斓的大千世界的万物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而我们人体中的元素约有50多种,含量较多的有11种,约占人体质量的99.5%。

【多媒体显示】(佝偻病患者)

【设问】怎么会得这种病呢?

【指导阅读】

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什么?

2.该金属对人体有何影响?

【讨论】学生四人一组进行讨论,教师对讨论进行指导,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归纳小结】1.成人体内约含有钙1.2kg。钙是构成骨、牙齿的重要成分,它使得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

2.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引起生长迟缓、骨骼变形,出现佝偻病、牙齿发软,易患龋齿等症状。成人缺钙,发生骨质软化和骨质疏松,容易骨折,因此人体必须摄入足够的钙。幼儿、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摄入比成年人更多的钙。我国营养学会对每日膳食中的钙供给量提出建议:婴幼儿400mg~800mg,青少年1000mg~1200mg,成年人800mg,老年人1000mg~1200mg。

【设问】哪些食物中含有钙元素呢?

【学生活动】学生抢答(对答得最多的学生给予表扬。)

【多媒体显示】常用食物中的钙含量(mg/100g)

【讲解】在食物中钙的来源以奶及奶制品最好,不但含量丰富而且吸收率高。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一杯牛奶拯救一个民族”的故事,故事说的是多年前日本人的平均身高比较矮小,但是近几年日本青少年的身高已经远远超过了中国青少年,这是为什么呢?当然,除了生活水平存在差异以外,我想最值得一提的是这样两个数据:日本目前每年人均牛奶消耗量达到68l,而中国仅为6.6l。造成身高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两国青少年自牛奶中获取的钙量存在差别。

【设问】食物中含有如此丰富的钙,怎样才能合理吸收呢?前两天报纸上曾登过这样一篇文章。

【多媒体显示】

晚餐最好这样吃

晚餐早吃:晚餐早吃是医学专家向人们推荐的保健良策。有关研究表明,晚餐早吃可大大降低尿路结石病的发病率。

人的排钙高峰期常在进餐后4到5小时,若晚餐过晚,当排钙高峰期到来时,人已经上床入睡,尿液便滞留在输尿管、膀胱、尿道等尿路中,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致使尿中钙的含量不断增加,容易沉淀下来形成小晶体,久而久之,逐渐扩大形成结石。所以下午6点左右吃晚餐较合适。

晚餐素吃:晚餐一定要偏素,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为主,而蛋白质、脂肪类吃得越少越好。

据美国研究报告,晚餐时吃大量的肉、蛋、奶等高蛋白食品,会使尿中钙量增加,一方面降低体内的钙贮存,诱发儿童的佝偻病、青少年近视和中老年骨质疏松症,另一方面尿中钙浓度高,患尿路结石病的可能性就会大大的提高。

【复习提问】氯化钠在人的正常生理活动中的作用。

【多媒体显示】

钠和钾元素对人体起着重要的作用。

【讲解】以上元素在人体中含量均超过0.01%,称为常量元素,含量低于0.01%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对人体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设问】铁元素在人体中的作用是什么?缺铁又会造成什么不良后果呢?

【学生回答】缺铁性贫血。

【多媒体显示】

【过渡】缺碘也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后果。

【多媒体显示】

【讲解】另外我们再介绍其他的一些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作用。

硒:生命的奇效元素,有防癌和抗癌作用,能治疗高血压等疾病,但是摄入过量会使人中毒。

锌:智慧元素,微量的锌可以强化记忆力,延缓脑的衰老,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

锂:能改善造血功能状态,提高人体免疫机能。

锶:可以强壮骨骼,降低人体钠的吸收,有利于人体血管的活动。

微量元素同其他元素一样,受体内平衡体制的调节和控制。摄入量过低,会发生某种元素缺乏症;但是摄入量过多,微量元素积聚在生物体内也会出现急、慢性中毒,甚至成为潜在的致癌物质。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环境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对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土壤和水中缺锰,可能是芬兰和中国某些地区癌症发病率高的原因。

【思考】1.水为六大营养素之一,喝什么样的水好?

2.有人认为:淘米次数越多越干净,你认为如何?

3.有人认为“药补不如食补”,根据本节所学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分甲方和乙方答辩。

【举例】(例1)

甲:由于水质受到污染,对人体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故喝纯净水好。

乙:纯净水中不含微量元素,而天然矿泉水中含有丰富的对人体健康有利的常量和微量元素,所以喝矿泉水好。

(例2)

甲:药补比食补好,药含元素的量多,见效快,缺什么补什么。

乙:食补比药补好,食物中的营养元素含量丰富。

【归纳小结】1.从可含元素的量来看,喝矿泉水比喝纯净水好。

2.淘米的次数并不是次数越多越好,因为淘的次数越多,一些营养元素越会溶解在水中而损失。

3.从均衡吸收营养的角度来看,人体所需营养元素应该尽量从食物中获取,单纯药物的营养比较单一,另外,药补还可能导致某种营养元素过剩,只有在人体需要的元素仅从食物中摄取不足时才使用药补的方法。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案篇三

本课题重点要求掌握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其知识内容不属于化学新课程的核心内容,只是要求学生做一定的了解。只需适当拓展知识的应用范畴,加强联系生活、社会实际,丰富学生的生活常识,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服务与生活。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学生活中的化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中本课题的教学采用了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提前一周布置本节课内容,要求学生展开调查,收集和整理与本节课有关的资料。首先利用一组图片——o形腿、大脖子病。揭示本课内容,激发学生兴趣。接下来将整个课堂交给学生。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课前准备,要求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准备充分的学生踊跃的加入到教学中。教学效果好。学生的思考、表达、能力都得到提高。但对于学习自觉性差的学生由于没有按老师的要求准备课堂上完全被动。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对于培养学生处理和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都得到提高,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如果老师能利用学生所学知识积极创设生活情境,提出一些能激发学生创造兴趣的问题,即使不是上实验课学生也能积极投入课堂教学中!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案篇四

食盐对人体的作用主要依赖于其中的钠离子。正常人的血液有一个比较恒定的酸碱度,适合于细胞的新陈代谢。这种恒定的酸碱度,主要是靠血液的缓冲系统、呼吸调节(肺)和肾脏调节三个方面来维持的。血液中主要的缓冲剂是碳酸氢钠一碳酸这一对缓冲剂,其中一个重要的成分就是钠离子。正常人钠离子的最小需要量每人每日为0.5克,相当于食盐2~3克,但这样低的低盐饮食我们不能长期耐受,所以正常人每日约摄入6~12克食盐,而且非高血压、心脏病和肾脏病患者的一般人以10~12克为宜。食盐中含有钾盐,其他食物中也含有一定数量的钾盐,所以正常人每日摄入钾盐2~5克。这些电解质在人体内随水分分布在细胞内和细胞外。钠离于和氯离子主要在细胞外液,而钾离子则主要在细胞内液。在正常的状态下,细胞外和细胞内的电解质是维持平衡的。在异常状态下,人体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内外的水分和电解质(水分和电解质通过细胞膜)来维持平衡。若平衡维持不了,就发生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如出现疲乏、头昏、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有的甚至虚脱。人体每日经由尿中排出4.5克左右的氯化钠和1.8~4.5克的钾盐,另外从汗和粪便中还排出一定数量的钠盐和钾盐。所以要不断补充。高温季节劳动时流汗量大,排出体外的盐也增多,为了防止中暑,常常给大量出汗的人喝盐开水。在医院里,医生给呕吐腹泻患者注射生理盐水,对大面积烧伤病人给以生理盐水等等,都是这个道理。

食盐虽然是生理必需,但在某些条件下也会对人体产生有害的作用。钠盐在某些内分泌素作用下,能使血管对各种升血压物质的敏感性增加,引起细小动脉痉挛,使血压增高,而且还能促使肾脏细小动脉硬化过程加快。另外,如果体内钠盐积聚过多,渗透压就要变动,a体为了保持一定的渗透压,就会吸收大量的水分,整个血液也就容易增多,从而使心脏的负担增加,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症状。因此,不论是高血压还是心脏病,都必须在饮食中控制食盐的用量,特别是在心力衰竭或者有水肿的情况下,更应严格采用低盐和无盐饮食。浮肿是肾炎病人的主要症状,忌盐能够消肿,这也是因为钠盐具有上面所说的吸收水分的作用,而a体中的钠盐主要是从食盐中摄取的。因此,急性肾炎发作时宜采用少盐或无盐饮食。但须注意的是,当病员肾功能差,小便量少的时候,最好不要吃无盐酱油和秋石。因为无盐酱油不含钠盐而含钾盐,但这类病人肾脏的排钾量减少,所以多用无盐酱油后,血钾就会升高,升高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影响心脏的跳动。

[过渡]以上我们介绍的是几种常见的常量元素,下面,我们再来了解几种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

[板书]3.微量元素

[引导学生了解课本p97表12—10中列举的微量元素]

[讲解]微量元素中有20多种是人体中的必需元素,还有一些是非必需元素,另一些为有害元素。

[过渡]微量元素中的碘并不是一种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元素,然而缺了它就要生病。大家可通过以下资料来了解有关碘的知识。

[投影式发放资料三]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案篇五

1问题背景高一的同学正处于长身体的时期,其中有不少女生都已有了月经周期.有的女生很担心月经周期对身体是不是有害,尤其会不会造成身体的重要元素如铁等的大量流失,对心理和生理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体健康成为常谈的话题,因此对健康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对一些微量元素如铁、硒、碘、铜等的生理作用也极为关注.为此,我们在老师的指导及有关资料和网络的帮助下,针对铁元素对人体健康的作用进行了深入调查.

作者:耿颖张晶晶包婺月宁蓉秦欢欢沈绿筠方璇作者单位:安徽省和县第一中学高一(1)班,238200刊名:中学生物学英文刊名:middleschoolbiology年,卷(期):200723(8)分类号: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