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数学课 有趣的数学日记(通用9篇)

时间:2023-10-17 01:42:10 作者:笔砚 演讲稿 有趣的数学课 有趣的数学日记(通用9篇)

典礼是社会中一种重要的共同体验,它展现了人们对特定事件的共同认同和尊重。在典礼结束后,我们应该及时收集反馈和意见,以便改进和调整以后的典礼。如果你正在筹备一场典礼,以下的典礼案例可能会对你有所启发。

有趣的数学课篇一

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文具店。

到了文具店里,我一看人可真多啊!妈妈问我:“如果有90人,那么把他们排成2排,每排有多少人?”我说:“先用90÷2=45(人)算出每排多少人,在用45×2=90(人)验证一下。最后答案就是每排45人。妈妈又问我:“那如果70人分2排呢?”我借用上一题的算法,一下子就把答案算出来了,35人。

我们买好东西,就去地下停车场了。这个停车场非常的大,以十字形为主,4个面分散开,每个面都可以停放31辆汽车,中间还可以停放一辆汽车,妈妈问我:“这里一共有多少个停车位置?”先用31×4=124(个)再+上1,一共有125个停车位置。这时爸爸又问我:“有79辆车在停车场,那还剩多少空的停车位置?”我说:“125-79=46(个),还有46个空的停车位置。”

现在看来,在我们身边有着许许多多的数学小问题,以后我要多多观察,多多思考,多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孩子。

有趣的数学课篇二

1初步学习用对边折、对角线折、过中心点折的方法把规则的图形等分成两份,并知道部分小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

2.在操作实践过程中,能标新立异

各种图形的纸若干、剪刀教学过程:

1.提问,引出课题。

谁能告诉练老师《两纸笨狗熊》的故事中狐狸是怎样骗小熊的面包吃的?如果给你一个圆面包,你会分成一样大的两块吗?你们都说会,现在我给你们每人一块,让你们来分,相信你们一定会分得很好!

幼儿操作,等分圆形,引出概念二等分

(1)请你想办法把它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分好了还要想办法证明你分的两份一样大。幼儿操作:任意对边折。

(2)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把圆形分成一样大的两份。演示验证。

(3)引出概念:把一个图形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就叫图形的二等分。

(4)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分出来的一份和原来的相比哪个大?哪个小?分出来的每一份是原来的多少?幼儿说,然后老师演证。

出示两个一样的圆形,将其中一个二等分,然后将等分后的半圆和另一个圆形相比,得出结论:部分小于整体,二等分后其中的任意一部分是整体的一半;整体大于部分,整体是二等分后任意一部分的两倍。

3.请幼儿等分三角形、梯形。(左右对边折)幼儿操作:左右对边折。

4.请幼儿等分正方形、长方形

(1)幼儿操作:上下左右对边折、对角线折、过中心点折。

(2)在视频转换仪展示折法,幼儿说一种老师展示一种。

(3)小结:正方形、长方形都不止一种分法。你们已经会了上下左右对边折、对角线折。还有一个分法如果你们掌握了,能使一个正方形、长方形有若干种二等分的结果。这就是过中心点折的方法。

(4)幼儿操作

(5)请幼儿讲述如何等分的。

5图形拼图教后感:选课有趣新颖,幼儿很感兴趣,都乐意动手操作,分得很对,就是纪律有点乱。

有趣的数学课篇三

写数学日记就像写文章一样,选材很关键,要有新意,视角要独特,小学频道为大家提供了数学日记有趣的数学课,供大家参考。

哦!原来王老师要教我们“加法交换律”:a等于一个加数b,b等于另一个加数,c等于和。例如:a+b=b+a,怪不得她今天这么古怪,看来“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这句话得改成“大千数学,无奇不有”喽!哈哈!

这就是为大家提供的数学日记有趣的数学课,希望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大家及时关注!

有趣的数学课篇四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这一次是学校里的李晓芳老师来把我们上课。

一上课,老师在电脑上教我们数青蛙,我很好奇,我心想李老师干什么呀,到现在还教我们数这个,这也太小儿科了吧,我们开始数了:“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这时李老师说:“这样一直数的完吗?”我们回答数不完。老师说:“累不累,”我们一口同声的说:“不累”。老师说:“好,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吧,你们来猜一猜我现在已经多少岁了?”我们回答有很多,有三十岁的,三十一岁的,三十四岁,三十五岁的和三十七岁的等等很多很多答案,而我想说是三十六岁,因为我很胆小所以没有回答,可真是太可惜了。这时老师给我们了一个题目,老师比十一岁的同学大二十五岁,这时差不多全班同学都举手了,我们还看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对我的启发是可以将乘法换成小数点或不写。

啊!这节数学课真是太有趣了。

有趣的数学课篇五

有一次我在沙发上看我喜欢的课外书,忽然我的目光落在了书右下角的一道题,旁边还印着一个图片,上面印着有九个硬币组成的十字架。我觉得很好玩于是决定要好好研究一下这道题。

这是一道关于摆图形的题目,我们需要用九枚硬币摆成一个像十字架一样的图形。再加一枚硬币使得这个图形横竖相等。当读完题时我就犯难了,这一枚硬币总不可能不翼而飞呀,这不科学啊。这时我想起我可以试试用硬币摆摆看,于是我从柜子里拿出一袋硬币一个一个的照样子摆好,又拿出一枚来做实验。科实验结果不怎么样,我并没有想出解题思路,于是我放下硬币把它摆在了十字架的最中间去搬救兵了。

做完这道题我知道了,做题思维不能被固定,有时解法很简单,只是自己把问题想困难了。

有趣的数学课篇六

学习数学的过程,就像赛车一样。成绩较好的同学是冲在最前面的跑车;成绩中等忽上忽下的同学,是那种容易被外界因素干扰的跑车;成绩比较差的同学,当然是状况频发,远远落后的车辆。

成绩较好的同学,虽然经历了路程的各种坎坷和崎岖,但他们不急躁,深层剖析路况,制定各种应急措施,坚定信心、越过障碍、战胜困难,继续在平坦的数学大道上驰骋。

成绩中等忽上忽下的同学,会时不时地冲进绿化带、蹭上树、掉个头、甩个尾,究其原因还是没有稳住内心,抵制不住外界的干扰,容易偏离航道。

成绩较差的同学,就像没有设定好航道、没有规划好行程的跑车,方向不明确,方法不得当,信念不坚定,当然也就收获不到好成绩。

打了这么多比方,没把大家绕迷糊吧!哈哈,其实我想表达的意思就是学习数学是个既枯燥又有趣、既漫长又能给我们带来惊喜刺激的过程。大家都是从一个起跑线出发,平时的准备积累、战时的沉着冷静就是我们致胜的法宝,树立好目标、选择好方法、坚定我们的信念,朝着光辉的前程,加油吧!

有趣的数学课篇七

学习数学的过程,就像赛车一样。成绩较好的同学是冲在最前面的跑车;成绩中等忽上忽下的同学,是那种容易被外界因素干扰的跑车;成绩比较差的同学,当然是状况频发,远远落后的车辆。

成绩较好的同学,虽然经历了路程的各种坎坷和崎岖,但他们不急躁,深层剖析路况,制定各种应急措施,坚定信心、越过障碍、战胜困难,继续在平坦的数学大道上驰骋。

成绩中等忽上忽下的同学,会时不时地冲进绿化带、蹭上树、掉个头、甩个尾,究其原因还是没有稳住内心,抵制不住外界的干扰,容易偏离航道。

成绩较差的同学,就像没有设定好航道、没有规划好行程的跑车,方向不明确,方法不得当,信念不坚定,当然也就收获不到好成绩。

打了这么多比方,没把大家绕迷糊吧!哈哈,其实我想表达的意思就是学习数学是个既枯燥又有趣、既漫长又能给我们带来惊喜刺激的过程。大家都是从一个起跑线出发,平时的准备积累、战时的`沉着冷静就是我们致胜的法宝,树立好目标、选择好方法、坚定我们的信念,朝着光辉的前程,加油吧!

有趣的数学课篇八

今天,数学老师给我们上《千克和克》。课堂上笑声不断,有趣极了。

这节课,老师介绍了千克和克的知识后,让我们动手实践—称东西。同学们纷纷跑上前,有拿胶布的,有拿笔袋的,还有的拎着书包就上来了……老师先让我们猜一猜,然后再称一称。大家兴高采烈地分好小组,用电子秤称了起来。我知道了一个胶布的重量大约是6克,一个文具盒大约重300克。

老师还讲了一个故事,让我们猜猜是真是假。故事中,有3000克的大象,50千克的苹果,我们一一指出其中的错误。而《聪聪给姥姥的一封信》更是让我们啼笑皆非。

姥姥:

您好,我已经9岁了,身体长得特别健壮,体重45克,每天早上能吃掉60千克的鸡蛋两个,250千克的牛奶一袋,中午可以吃掉100千克的馒头3个,晚上吃的更多,和爸爸妈妈一起把近1克的米饭吃光。

我们听后,哈哈大笑起来。

最后,老师说:“生活中有许多数学知识,你们要多多观察,多多发现,做生活的有心人。”

是呀,生活有趣,数学亦有趣。

有趣的数学课篇九

人们常说“数学是个宝,错过就得惨”,其实,我也不例外。

我最喜欢数学了,它使我们知道了有些题不能很死板的去计算,懂得了方法做起来可就易如反掌了。就说“积的变化规律”吧!记得老师教过我们:

一、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于a,积也乘或除于a。如:“8×4=328×12=?”这道题把4扩大了3倍,那么积也要扩大3倍,就是32×3=96,积等于96。

二、一个因数乘b,另一个因数除b,积不变。如:“8×4=32(8×2)×(4/2)=?”这道题把8乘了2,把4除了2,积就是16×2=32不变。

三、一个因数乘于c,另一个因数乘于d,那么积就乘于(c×d)。如:“8×4=32(8×3)×(4×2)=?”这道题把8乘了3,把4乘了2,那么积就是32×(3×2)=192,积是192。

学习了以上的`这些内容,使我对数学更加地了解了,也使我更加地喜欢数学了。因为数学是那么的有趣,一点都不干燥。它能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明,更加灵活。掌握了解题的方法,能帮助我们快速解决问题!

有趣的数学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