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演变图(精选5篇)

时间:2023-10-07 12:01:27 作者:飞雪 方案 方案演变图(精选5篇)

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方案应该怎么去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方案演变图篇一

截至目前,已经有四个省市[上海、浙江、青海、山东]公布了具体的高考改革方案,语文、数学、外语统一参加高考,每科150分,英语考两次,选择最高分计入总分,其他科目任选三科参加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成绩并计入总分。四个省市新政策执行高考年份分别为:上海2017年、浙江2017年、青海2021年、山东2019年。

作为2016年高考的学生,根本不用担心这些改革问题,就算你们是试点省份,最早也是在2017年的时候实施,和本届考生没有关系。而那些高一或高二的准高考生,只要你在入学的时候,本省份没有具体的高考改革方法落实,也和你们无关,高考改革三年早知道的原则是不能打破的。

方案演变图篇二

从昨天(8日)起,我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正式实施“乙类乙管”。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新冠病毒感染第十版诊疗方案有哪些新变化,希望大家喜欢!

根据奥密克戎毒株致病性特点、流行特征及新药研发进展,第十版诊疗方案重要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疾病名称进行了调整,将疾病名称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包括无症状感染者,也包括有症状的轻、中、重和危重等类型。

二是针对重症高风险人群,从原来的60岁及以上调整为65岁及以上,强调65岁及以上没有完成全程疫苗接种的人群是重点关注人群。从目前国内外数据来看,疫苗接种是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的重要因素,没有进行疫苗接种的或未完成全程疫苗接种的老年人、有基础病的高风险人群要继续加强疫苗接种。

在重症高风险人群中,除了有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肿瘤患者等,又增加了持续透析人群,这类人群在疫情高峰期也是容易导致重症和死亡风险的人群。

三是不再判定“疑似病例”,“疑似病例”就是临床上有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没有病原学证据,但现在病原学证据已经扩充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或者抗原检测阳性都可以作为诊断标准。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出现因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符合疾病特点但病原学检测较长时间不能明确的情况。

针对老年人等有重症高风险人群明确诊断阳性以后,要及时向社区报备,给予早期干预,密切监测病情变化、进行随访等,做到“关口前移”。

四是调整“出院标准”,不再对感染者出院时核酸检测结果提出要求,由临床医生根据患者新冠病毒感染、基础疾病或其他疾病诊疗及健康恢复状况等进行综合研判。

五是完善了儿童重型病例早期预期预警指标,更关注低龄儿童,尤其是三岁以下儿童,要进行密切监测和随访,比如有神经系统并发症、拒奶等重症倾向的要及时救治。

六是将未全程接种疫苗的老年人加入重症高危人群,将生命体征监测特别是静息和活动后的指氧饱和度监测指标等加入重症早期预警指标。

第十版诊疗方案结合了近三年来,中医药进行边救治、边研究、边总结,形成了较完善的新冠病毒感染治疗方案。

其中,奥密克戎轻型感染者“邪毒疏表”表现明显,如浑身疼、乏力,针对这些症候特点,第十版诊疗方案给出了较明确的治疗方向和方法,更多体现在恢复期的治疗,如患者在恢复期出现明显咳嗽症状,从中医角度来看,即宣肺、止咳、化痰,为医疗机构和医生提供参考。

在重症和危重症救治中,坚持中西医协同救治,如出现严重高热时,西医和中医结合治疗能有效缩短病程;危重症病人出现严重腹胀时,中医称“阳明病”,及时给患者用上通腹泻办法;当患者出现循环衰竭时,西医在使用血管活性药等的同时,中医用益气扶正固脱办法,进行中西医协同救治。

根据权威的相关报道和统计,新冠患者潜伏期为1-14天,多数为3-7天。有相关回顾性研究指出新冠的潜伏期中位数是3天,最短为0天,最长可达24天,但24天只是个例报道,故一般隔离观察14天即可。潜伏期具体时间长短时间长短因机体自身的抗病毒能力、感染者本身是否患有基础疾病、感染病毒的数量及毒性等而定。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尤其是在发病后5天内它的传染性很强。

多数新冠患者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初起即表现为嗅觉、味觉减退,此外还可伴见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表现。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多在发病后一周即可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更有甚者可更快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难以纠正的代酸、脓毒性休克、出凝血功能障碍以及多脏衰等表现。

方案演变图篇三

据了解,呼吁多年的内地公务员加薪方案终于出台,涉及范围从办事员到正国级领导,调整时间自2014年10月开始,因此今年1月起加薪料将同时补发 去年四季度薪金。调整方案显示,最高级别正国级官员基本工资(职务工资加级别工资,下同),从7,020元增至11,385元;最低级别的办事员基本工 资,由630元增至1,320元。方案还明确,今后公务员工资原则上每年或每两年调整一次。

有专家向本报记者指出,此次是公务员多年来首次加薪,表面看幅度不小,但实际上由于多年未加薪整体通胀等因素,公务员加薪后收入增加还是合情、合理,而且这次加薪向基层公务员倾斜,是这个方案的一大亮点。

冻结津贴增长 部分纳基本工资

最新的公务员加薪文件由国务院于1月12日下发。文件显示,本次公务员加薪将从2014年10月1日开始计算。在提高各级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的同 时,要求冻结规范津贴补贴的增长,并强调各级部门不得自行提高津贴补贴水平和标准,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改革性补贴政策和考核奖励政策。

文件显示,调整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同时将部分规范津贴补贴纳入基本工资。调整后,内地公务员体系中最高的正国级官员最高基本工资,由7,020元 增至11,385元,最低的办事员基本工资,由630元增至1320元。这显示出,基层公务员加薪幅度更大的趋势。此外,在规范津贴补贴标准后,省部级正 职官员津贴补贴减少650元,办事员减少220元。

另外,中央此次明确将建立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的正常调整机制。文件指出,今后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原则上每年或每两年调整一次,依据工资调整比较结 果,综合考虑国民经济发展、财政状况和物价变动等因素确定调整幅度。如遇发生金融危机、重大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基本工资标准延后调整。

对于此次公务员加薪所需财政资金,文件明确将按行政隶属关系和现行经费保障渠道解决。对于部分地方所需经费,中央财政通过增加均衡性转移支付给予适当补助。

人社部:公务员工资调整方案等三文件已发到各单位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就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谈及公务员工资改革方案时表示,配合这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确实要完善工资制度。国务院办公厅为此转发了公务员基本工资调整等三个实施方案,这些文件已经发到各单位。

谈及公务员工资调整问题,胡晓义表示,国务院办公厅已经转发了三个实施方案,一是公务员基本工资的调整,二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的调整,三是 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待遇的调整。这个文件已经发到各单位。胡晓义强调:“各单位应按照国办印发的文件执行,不能以网上传的文件为准。”

老保险制度要改变模式、改变待遇确定机制、待遇调整机制,在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方面也作出了重要的改革举措——建立职业年金。这是从两 个角度考虑的,一方面从上世纪90年代,国务院决定改革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开始就提出了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的方向。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包括了基本养老 保险、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胡晓义指出,在实践中,企业补充的养老保险以企业年金的形式正在发展,企业年金现在有2200多万职工参加,积累了7400多亿资金,应该说还有很 大的发展空间,但就制度而言这是起步。这次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如果只是改基本的制度还是不完整的,所以这次统筹考虑了基本制度改革和多层次体 系建设,这样就把职业年金的设计引入到改革内容中。

胡晓义表示,说到职业年金的供款渠道,公务员的供款渠道只有财政,没有其他渠道。所以要建立这个制度,这是唯一的供款渠道,不允许机关自筹自支搞小 金库。至于说到制度公平的问题,问题的实质在于如何引导企业年金更快的发展,使更多的企业职工能够不但有基本养老保险保障,而且有补充养老保险的补充保 障,这样有利于整个社会公平。

更多公务员资料详情:http:///?_id=bk6403

方案演变图篇四

1、取消文理分科自主选择理化生史地政三科学业水平成绩计入高考成绩

2、高考只考语文、数学、外语,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3、提升学业水平考试的重要度

4、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省份

1、提高大西部和人口大省的录取率

2、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人数

3、高职院校招生脱离高考,通过职业测试和学业水平选拔

4、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项目

5、完善自主招生制度、控制自主招生规模

6、推进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

7、逐步取消高考录取批次

我们再说说《招生改革意见》这个文件的大方向是什么呢?

1、减轻学生压力,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

2、规范考试制度,维护考试公平,扶持弱势区域;

3、高校根据专业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双向选择。

2、小明高考英语考了满分,可其他科目丢了150分,按照理想设定,他应该进入全国英语专业最好的高校就读,可现行高考制度,他进不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3篇《今年天津高考新政策变化解读,2018年天津高考改革最新方案正式版》,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方案演变图篇五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改善能源结构,强化绿色发展,将节能降碳工作贯穿于生产、生活、消费各环节,实现我市“十三五”时期节能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良好开局,特制定本方案。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培育绿色产业体系,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转变,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综合运用经济、法制及必要的行政手段,控制增量、削减存量,依靠科技、加大投入,健全法制、完善政策,落实责任、强化监管,加强宣传、提高意识,突出重点、强力推进,动员全社会力量,扎实做好节能降碳工作,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2016

年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

3.5%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同比下降

4.11%

“一把手”是节能工作第一责任人制度,严格实行问责制。(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局;配合单位: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各经济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

2016

年度节能减排工作成绩特别突出的部门单位,将依据有关规定实施奖励。(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局、财政局、环保局、统计局)

2016

年全市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资金备选项目的申报工作,通过政策引导,充分调动全社会开展节能和低碳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好政策资金使用效益。(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局等市政府有关部门)

继续推动产业优化升级,通过技术引领加速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充分利用我市区位和地缘优势,在产业项目引进方面,选择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低能耗的高端制造业、新能源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提升产业层级和市场竞争力,进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建立三大产业融合、联动发展模式。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实施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努力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局、经信局、商务局;配合单位:市政府有关部门)

“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局;配合单位:市经信局、环保局、规划建设局、安监局、统计局、金融办)

对年耗能

3,000

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要积极组织实施能源审计,编制节能规划,开展能效达标对标工作,加大节能技术改造力度,促进企业生产工艺优化和产品结构升级,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水平。(责任单位:市经信局、规划建设局、交通局、港口口岸局)

认真贯彻《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认监委关于加强万家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环资〔

2012

3787

号)精神,落实相关政策,督促、指导和鼓励重点耗能企业积极开展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重点耗能企业能源管理工作水平。(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局、经信局、规划建设局)

1.

工业领域。

科学分解落实工业节能减碳目标任务,对重点用能企业加强跟踪检查与指导。重点培育节能环保装备、节能环保产品和节能环保服务企业,促进我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发展改革局、环保局;配合单位:市政府有关部门)

2.

建筑领域。

积极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严格执行《大连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从规划、设计、建设、施工、监理和竣工验收等环节上加强建筑节能管理。抓好“禁现”工作,大力推广应用预拌砂浆,提高散装水泥应用率。加强城市照明管理,严格控制过度装饰。(责任单位:市规划建设局;配合单位:市政府有关部门)

3.

交通领域。

积极开展车辆达标车型核查及市场准入工作。按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办法》要求,严格实施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准入制度,从源头限制高油耗车辆进入道路运输市场,鼓励发展高效、低耗、低排放型交通工具,有效降低机动车辆能耗,降低交通运输碳排放量。加快老旧车辆更新步伐,力争完成淘汰“黄标车”的工作任务。鼓励企业对老旧客运船舶进行更新换代,引进节能、环保的新型客运船舶进入我市陆岛客运市场。(责任单位:市交通局、公安局、环保局、港口口岸局)

4.

公共机构领域。

大力推进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落实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制度、强化绩效考核和完善长效工作机制等各项工作的开展。加强能力建设,组织好全市公共机构能源管理工作人员培训,努力提高公共机构能源管理工作水平。(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室;配合单位:市政府有关部门)

5.

农业领域。

加快淘汰和更新高耗能落后农业机械设备,大力发展沼气建设和秸秆综合利用,推广利用太阳能,提高农村生产生活用能效率。(责任单位:市农发局;配合单位: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煤改气”工程,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坚持增加供应与提高能效相结合,加强供气设施建设,推广城镇居民使用天然气。重点发展风能、核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源、储能项目及相关产业,实现能源供应的多元化、清洁化和低碳化。积极开展综合智慧能源示范和海岛(镇)微网试点工作,打造多能互补、绿色低碳和智慧互动的国家级智慧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城市,实现能源生产、传输、存储及消费的智慧化、清洁化和多元化,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促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提升能源综合效率,形成可复制的城市能源利用新模式。(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局、经信局、环保局、规划建设局;配合单位:市政府有关部门)

围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年)》和“中国制造

2025

”的相关任务,结合我市地域特色,立足市场需求、企业需求和制约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依靠科研院所和高校科研力量,选择一批关系全局的重大节能和低碳技术项目,攻克一批共性和关键技术,占领科技竞争制高点。以重点示范工程和示范项目为牵引,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创新平台与研发中心构建,打造和完善产学研合作体系,搭建我市生态城市发展产学研创新联盟,引领我市节能环保领域先进技术的成果转化与应用示范,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责任单位:市经信局;配合单位:市政府有关部门)

“五化”要求,实施生态景观绿化工程、宜居乡村绿化工程、道路绿化工程、闭坑矿山(裸岩)环境治理工程、园区(单位)绿化工程、生态河(库)建设工程、森林公园建设工程、经济林建设工程、荒山造林补植工程、主城区绿化工程等。(责任单位:市林水局、规划建设局;配合单位: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各经济区管委会)

强化能源及温室气体排放统计工作,完善统计体系,加强队伍建设。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基础能力建设,逐步实现对各类能源利用数据的准确计量和实时采集。引导重点用能单位建设能耗在线监测系统。(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局、统计局、经信局、规划建设局、交通局、港口口岸局)

积极配合大连市节能监察部门组织对全市重点用能企业实施节能监察,推动企业依法节能。(责任单位:市经信局、规划建设局)

“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能源忧患意识、资源节约意识和低碳绿色生活意识。为推进我市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局等市政府有关部门、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各经济区管委会)

相关部门单位于

2016

12

1

日前,将本部门单位贯彻落实实施方案的进展情况和

2017

509

室;电子版上报邮箱

89706133@

;联系电话:

89706133

;联系人:周玉坤吴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