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最后一个月的备考计划 高考最后一个月学习计划(实用5篇)

时间:2023-09-23 16:21:10 作者:紫衣梦 毕业论文 高考最后一个月的备考计划 高考最后一个月学习计划(实用5篇)

计划是一种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有条理的行动方案。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计划书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高考最后一个月的备考计划篇一

1、20xx年已经走进尾声,愿所有美好,不负归期,愿你喜欢的都拥有,失去的都释怀,愿崭新的12月,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2、20xx愿卡里不缺钱,晚上不失眠,所念皆所愿,所求皆所得。

3、今天是20xx年12月1号,20xx只剩一个月了,愿所有的美好都会如约而至,愿接下来的生活,有努力,有付出,有收获,有圣诞老人和糖果,还有你陪着我。

4、今天是20xx年12月1日,是21年的最后一个月,愿接下来的生活,有努力,有付出,有收获,愿所有的美好都会如约而至。

5、今天是12月1日,十二月是开始,也是结束,愿十二月所念皆所得,所失皆无碍,愿十二月的你,一切顺利,万事顺意。

6、人间忽晚,山河已秋,一个转身,秋天成了风景,冬天成了期待,好好生活,慢慢相遇。愿崭新的十二月,一切安好。

7、20xx年我与旧事归于尽,来年依旧迎花开!加油,烟火人间!

8、愿点赞的人12月都有付出,有收获,有成长,有圣诞老人和糖果。

9、希望十二月是新年快乐的预期,能够积攒很多喜欢和美好去向下一年。

10、祝福你,也祝福我,12月愿望四级稳过巧过,期末难度降低高分稳过,加油加油加油!

11、12月太多盼头了、圣诞节、跨年倒计时、元旦、烟花、春节和你。

12、十二月不会对你好,转十二块给我,我会对你好。

13、十二月,不管以前经历过什么,失去过什么,得到过什么。新的一月,好好加油!给20xx年画个圆满的句号。

14、曾经以为很遥远的20xx年其实只剩最后一个月了。

15、踩着初雪希望能遇见十二月的奇迹。

16、十二月入冬好物推荐:我。

17、我想和你过二十一世纪十年代的最后一个冬天。

18、十二月的第一天,祝自己生日快乐,希望生活不要再这么颠沛流离。

19、积攒了一年的美好,请在十二月都给我吧。

20、你还有一个月的时间考虑要不要和我一起跨年一起过生日吖。

21、我来自20xx年,大年三十晚,家家户户响起烟花的声音,中国再也没有疫情。

22、12月、一年中的尾巴。愿所有美好不负归期。愿一年的努力都有收获。

23、希望能遇到对的人,共同走进20xx年。

24、希望遇见对的人,一起走进20xx的冬天

25、今年还剩一个月了,你是否还有梦想未完成,你是否还有遗憾压心中,你是否一如即往对未来的每一天都充满希望,又是否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人生,是否咬紧牙关,做最后的冲刺,脚踏实地的,去坚持你未完成的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高考最后一个月的备考计划篇二

最后一个月里,学生调整好身体状态、心理状态非常重要。学生应结合学校安排,规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注重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针对学生,我有7条具体的建议。

建议一:思想纯粹。最后一个月要剔除一切不必要的外源信息,远离电子产品和消遣式娱乐方式,减少外界的干扰,思想更纯粹,目标更单一,作息更规律,休息更科学。

建议二:稳定情绪。稳定的情绪就是好的情绪。高三后期,考生容易因为压力大而导致较大的情绪波动。科学研究表明,人保持平稳冷静的情绪,更容易作出正确的决定,更容易将“会做”转化为“做对”,因此,在快节奏高强度的学习生活中,要调适好自己的情绪,让情绪处于平稳状态。学生要多与自己比,少与同学比,做一个“输得起”的人,拥有一颗强大的心脏。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懂得用健康的方式释放压力,另一方面要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劳逸结合,不打疲劳战,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建议三:适度锻炼。很多学生因高三后期学业紧张,便整天待在教室,不愿参加体育锻炼,这是不可取的。体育锻炼有利于释放压力,提升学习效率。每名学生每天都应当坚持适度的锻炼,每天的锻炼要保持一定的强度,同时在锻炼中潜移默化地培养挑战困难、不轻易服输的意志品质。

建议四:激发潜能。高三后期,无论是有教师引领的课堂,还是学生自主安排的自习,都要将“方向与效率”摆在首要位置。高三后期有大量的自习时间,这些时间主要用于完成作业和自我复习。关于作业,我建议学生对各个学科均要进行定时训练,激发自己的高效潜能。关于自我复习,我建议学生:对优势学科,主要采取纵向突破的方式,努力构建学科知识框架体系并辅之以重点题型、易错警示等的复习;对劣势学科,主要采取横向突破的方式,选择高考的高频考点进行专题突破,要敢于且舍得用整块的时间去突破最紧要的专题;对中等学科,可将纵向突破与横向突破结合起来。

建议五:保持节奏。节奏感对于高三考生来说至关重要。学习节奏、考试节奏、运动节奏、睡眠节奏等都要尽可能保持科学性和规律性。以睡眠节奏为例:不能无底线地挤压睡眠时间用于学习,想要用延长学习时长来获得理想的学习成绩,这样只会导致第二天效率低下,因为效率低下,又只能进一步挤占休息时间来弥补,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教师和学生及家长都要高度重视科学的睡眠对学业的正向促进作用,形成睡眠和高效学习的良性循环。

建议六:时刻细心。细心是一种长期形成的习惯和能力,需要渗透到平时学习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以考场答题为例,养成工整书写和规范答题的习惯,可以规避不必要的低级失误;养成分区域打草稿的习惯,可以提高检查的效率,也更容易查找出因粗心导致的错误。检查的习惯尤为重要,检查是对抗失误最直接的方式,要将检查整合到考试过程之中,将检查当作考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学会在做题过程中将不太确定的题号标注,做了标注的题号进行优先检查。这些习惯都是细心的体现。

建议七:相信自己。迎战高考的路途注定是孤独而艰难的,一定要相信自己并坚持梦想。没有人会嘲笑你的目标有多高,人们只会嘲笑你的努力与目标不匹配。

高考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战斗,高考也绝不是一种短时瞬间的劳作。譬如长跑,百米冲刺才是决定最后名次的关键,教练的科学训练、观众的热情鼓励、选手的激情拼搏共同造就了荣耀时刻。雕塑自己的过程,必定伴随着疼痛与辛苦,一锤一凿的自我敲打,就是在塑造更好的自己。愿勤于思考、甘于付出的学子踏实走好每一步,遇见属于自己的美丽人生!

新高考填报志愿技巧

今年的填报分“专业(类)+院校”、“院校专业组”两类。

所谓“专业(类)+院校”,即采用“‘专业(类)+院校’模式”,也就是以“1个院校+1个专业(类)”为一个志愿单位进行填报,考生既可以选择同一所高校的不同专业;也可以选择不同高校的同一专业;还可以选择不同专业下的不同高校。

所谓“院校专业组”,即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

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的科目选考要求必须相同。考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可以直接选择志愿为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组,专业调剂限于同一专业组内调剂。

这样一来,高校招生方式更加灵活,更有主动性,但对于考生而言,虽然可报考的专业大大增多了,但同时被动调剂的风险也增高了。

如何调节高考焦虑

1.不要对自己有过高的预期。不同时期给自己设定相应的目标是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但考前要放弃这些念头。许多著名的运动员都有过这样的经验,比赛没有开始前,设定目标,努力锻炼,比赛一旦开始,运动员只关注比赛本身,并不会去分神考虑后果。考试也是一样,考前一定要善于宽慰自己,给自己设定一个容易实现的目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焦虑的程度。

2.纠正“过分消极化”的不合理信念。“上次考试考得好,这次就肯定不好”,“要是这次考试考砸了,这辈子就完了”,在调查问卷及与学生的交流中,经常会听到这样过分消极化的声音,要纠正这些不合理更不科学的信念。

首先,列出可能出现的最糟糕的局面,排出先后,然后逐条分析,你会发现最后的结果不至于“活不下去”。其次,准备一个“我太棒了”奖励公布栏。把所有的进步用便利贴粘在上面,哪怕是小的不能再小的点滴进步,公示出来,让自己看到。

3.说出你的焦虑。不论是哪种负性情绪,“说出来”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性格内向的人往往容易封闭内心,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其实只要跨出一步,多和朋友,同学谈谈心,就很容易走出焦虑的阴霾。

4.放弃不断自我谴责的想法,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无休止的抱怨、埋怨自己是没有用的,做件自己喜欢做的事,即使是很小的一件事。但要简单易行,且不用耗费太多的时间。不防先让自己放松下来,这样就会留有幸福感,可以有效的缓解焦虑。

高考最后一个月的备考计划篇三

高考备考最后的15天左右非常重要,就像中长跑的最后一圈、最后一公里或者最后100米,会发生很多的变化。

不管我们实现什么目标,计划第一重要,比计划还重要的是落实好已经制订的计划。没有计划的备考是低效和可怕的。

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时候可以参考老师的意见,制订具体的、对自己而言针对性强的计划。我们的计划涉及目标、学科、复习内容、形式和时间安排等要素。

2回归教材、重温基础

高考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高考试题具有“重基础、重应用、重生活”的特点。

学生经过第一轮的课本复习、第二轮的专题复习和第三轮模拟训练,加上月度的规范考试等,对学科的知识内容、学科知识结构以及应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这个阶段需要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回归教材、重温基础是有效的策略。

3问题导向、精准备考

以问题为导向精准备考,是高效的复习备考策略。

我们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每次大型考试成绩学科的排名,明确自己相对薄弱的学科并分析确定具体的问题。比如:语文或者外语学科方面,书写有待提高,那么现在开始用心练习书写会有效果;理科综合训练量不够,那么需要强化训练几套题,可以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4保持节奏、有效训练

考前15天左右,各科老师会让学生每天保持适度的训练,维持相对稳定的训练节奏。考生要认识到此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配合,保持实战状态。平时计算、阅读、写作不放手,使头脑始终处于被不断激活的状态,保证思维清晰、反应敏锐。切勿因为考试来临,只看不算,只读不写。

同时,考生要熟悉高考应考的各项流程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在最后阶段的模拟应试中,按实战要求熟练操作规定动作,准确把控各科答题节奏,从容应对各种情况,避免高考考场出现不必要的紧张和失误。

5及时归纳、强化记忆

考生要通过整理练习材料、摘抄笔记,有时可以把有价值的内容剪贴到笔记本上,及时归纳每天练习中的重要问题和收获。

考生还应该自主归纳某一个章节或者知识点的内容,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明确记忆的内容和必备的能力,进行强化记忆。

6调适心态、调整状态

中等强度的动机、平和的心态是成功的关键。当考生拥有良好的心态,考试的时候才能表现出良好的状态。只要考生放下分数目标,将注意力集中在每一个具体问题的解决上、每一个环节的落实上,就会消除因过分考虑结果而出现的焦虑或紧张,以坦然的心态走向考场,正常发挥。

不要指望高考的时候会超水平发挥,能够正常发挥就够了。

心态和状态非常重要,而且是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调整的,考生要有管理自己情绪、调整自己状态的能力。

7适度运动、保持活力

高考前15天这段时间对所有的考生而言都是非常艰难、煎熬的一段时间。天气温度高、各学科作业量大、老师们指导意见多,加上并不是很懂教育和高考的父母的唠叨等,许多考生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

越是临近高考,心理负担越重,学习效率越容易下降,甚至身体抵抗力严重下降。最简单、最有效的运动方式是跑步,运动量不能太大、消耗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也不能太小、不流汗,达不到放松身心的目的。

8适度倾诉、寻求指导

考前适度交流和倾诉非常有效。交流的对象包括老师、同学和父母等。交流的话题包括心理问题、情感问题、答题技巧、备考策略、具体学科问题等。

交流或倾诉可以帮助考生解决自己在生活、复习、备考、情绪、情感上的问题,考生可以从同学、老师和家长那里得到支持和指导,并且感受到被陪伴、被关心的愉悦。

大家要相互鼓励、相互提示,传播正能量,营造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备考氛围。

9合理饮食、生活规律

考前切忌因希望增加营养而刻意改变平日饮食习惯,或为保持头脑清醒而大量饮用咖啡类饮品,更不主张开夜车导致次日精神不济。

科学备考的建议是:保持一贯饮食特点,以清淡可口为宜。少辛辣、忌生冷,保证脾胃肠道健康。另外遵照平常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按高考考试时间要求逐渐调整好生物钟。

10先易后难、规范答题

高考各科答题是有技巧的,也有规范性的要求。考生可以向有经验的老师,特别是有高考阅卷经验的老师咨询相关学科的答题技巧和规范,尽可能做到“颗粒归仓”。

“先易后难”是最基本的答题技巧。高考试题的难易存在一个坡度,每一个大题中的各小题也存在一定的坡度。答题的规范包括书写、表述等方面的要求。

考生要熟悉各科的“评分标准”,要熟悉高考应考的各项流程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高考最后一个月的备考计划篇四

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就要考试了,从开学到现在我觉得还没有怎么调整好从暑假跳跃到上学的心情,每天感觉都过的浑浑噩噩的',不知所措,只觉得这个日子真的是很漫长,从白天到晚上需要多少小时,但是却不知不觉的过了将近三个月的日子。

看到还剩下一个月的时候,感觉这是最后一个月,你在这一年到底学到了什么,突然发现自己的这一年到底是怎么样度过的,我现在都还不清楚,感觉就是得过且过,我记得明明规划好要好好看书,早点复习,或者是在周末的时候学习一点技能,比如学会做饭啊!做一些小玩意啊!每天学五个单词,好像我只执行了几个星期然后就开始堕落了,给自己找借口,今天的没有背,明天在补上,现在搞得我好像每天要背八十多个单词才能够完成今年的英语任务,还有提高口语,好像没有什么变化,还是只能够问你叫什么?你喜欢什么颜色,听力不进步而且还倒退了。

把上述全部的问题提出来以后,感觉自己好废,什么都没有弄好。

所以在最后的这一个月里尽量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学习上面,在期末考试里取得好成绩。

高考最后一个月的备考计划篇五

1、侧重于作文和古诗文,因为这两部分在高考中的分值比重可以达到三分之二以上,而且提分速度胜于语基和阅读。

2、注意将知识点变为实际的分数,也就是提高应试能力,而不是留连于具体的知识点。要始终记住这一点,在文科的考试中,知识点永远没有解题能力更重要。记忆并非文科复习的主要工作。

3、注意多做真题,不仅是在数量上要多做题,更重要的是在次数上要把一道好题反复揣摩。

4、不迷信模拟题,不盲从外省题,不追究偏题、怪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