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过河音乐欣赏教案范文(18篇)

时间:2024-02-26 11:23:08 作者:念青松 其他范文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它包含了课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内容,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参考依据。以下是一份优秀教师的教学工作计划,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

小马过河教案

一.图文对照学习课文,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遇到问题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独立思考,从实践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三.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要表现出人物说话的语气。

理解第七自然段中老马对小马说的话。

多媒体课件。 老马。小马。老牛。松鼠的头饰。

一、 故事导入 ,板书课题。

(1).“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现在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小马过河》。”(出示课题)

(2). 教师讲述:“马棚里住着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飞快地向磨房跑去。”

(3).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来看录像,边看边思考:小马几次来到河边?每次的结果怎样呢?”(放录像)

(4).学生回答。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通,标出自然段。

2.开火车检查朗读,师生评议。

3.在括号里填出适当的量词。

一( 座 )马棚 一( 间 )磨房 一( 只 )松鼠

一( 匹)老马 一( 条 )小河 一( 棵 )大树

一( 匹)小马 半( 袋 )麦子 一( 头 )老牛

过渡:这几种事物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请同学们先自读课文1——6自然段,然后同桌之间进行讨论。

三、精读训练,读中感悟。

(一).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回答事物之间联系。(教师连线)

一( 座 )马棚 一(间 )磨房 一( 只 )松鼠

一( 匹)老马 一( 条 )小河 一( 棵 )大树

一( 匹)小马 半( 袋 )麦子 一( 头 )老牛

2.(出示老牛、小马图):找出老牛和小马的对话,指导感情朗读。

3.男女生分角色感情朗读第一次对话。

4(出示松鼠、小马图)松鼠为什么认为小马会淹死呢?

5.指导感情朗读,练习分角色朗读第二次对话。

过渡:听了松鼠的话,小马又连忙收住脚步,不知怎么办好。于是它跑回家里去找妈妈。学到这里,你认为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马呢?并说出你的理由。

为难

(板书: 老牛 浅

小马{问{松鼠 深

妈妈

6思维拓展:假如你是这匹小马你会怎么做呢?

(二)学习第二部分

1看板书质疑问难。

2看图讨论:同是一条河,老牛为什么说河水很浅?松鼠为什么说河水很深?它们谁说的对?(出示老牛、松鼠、小马图)

回答:因为老牛( ),所以它说( )。

因为松鼠( ),所以它说( )。

3.思维拓展:假如有一头大象和一只小白兔要过河,来问你,你该怎样回答?

4.妈妈是怎样教育小马的呢?

(三)自读课文第七段

(1)、找出不懂的词语。

(2)、找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一句话,多读几遍,想一想是什么意思。 (板书:试)

(3 )、听了妈妈的话,小马是怎样做的?(看图回答)(板书:趟过去)

(4)、小马趟过河以后,有什么感受?齐读课文最后一段。(板书:不深不浅)

(5)、看图回答问题:为什么小马的感受与老牛、松鼠说的都不一样呢?(按“因为小马既不像( ),也不像( ),所以( ).的句式回答。)

四、分角色表演故事。

过渡:课文学完了,你想到了什么?(板书:动脑筋 亲自做)

五、总结课文: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独立思考,从实践中去寻找问题答案。

六、古诗欣赏:

宋朝大诗人陆游写了一首诗,说明实践的重要。

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移力, 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八.兴趣作业 :

1.讲一讲:把《小马过河》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写一写:假如有一只猴子要过河,会怎样?请你以“小猴过河”为题,自编故事。

小马过河音乐欣赏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认识“棚、驮、磨、坊、趟、筋、试”这7个生字。

3、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学会难字:低愿突。

2、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小马的图片,贴在黑板上,然后画一条小河。

2、揭示学习内容:面对眼前的画面你有什么问题吗?(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小马怎样。

过河?结果是什么?11)。

3、板书课题,全班齐读。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出新词,并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匹突然袋如道愿半拦低挡。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

2)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口袋突然拦住挡住愿意如果低头深浅明白。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袋:上面是代表的代,下面是“衣”字底,“代”字不能多撇。

然:意思是火烤狗肉。

挡:左右结构,部首是提手旁,右边是“当”字,第一笔写竖。这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

低: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单人旁,右边的笔顺是:撇,竖提,横,斜钩,点。注意与“纸”字区分。

愿:不要写成上下结构。部首是:厂字头。

突:上下结构,上面是穴宝盖,下面是犬字。

匹:注意与“四”区分。

动手书空写一写。(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理解词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流利。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

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价。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练习:

1、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2)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2、读一读,并用带点的字口头组词语。

愿意知道。

突然口袋。

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

板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马过河教案

1.正确认读本课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学习多音字“没”。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将一讲。

3.通过反复朗读,感悟课文内容。培养学生遇事自己动脑独立思考,勇于实践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设计说明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文

师:同学们,你在平时学习生活中遇到过困难吗?你是怎样克服的?

生各抒已见

从学生熟悉并且感兴趣的话题引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困难和小组的同学一起解决。

2.指名读书,相互评价。

3.开火车读词游戏

深浅 拦住 甩甩尾巴 仔细 低下头

4.谁愿意当“小老师”检查识字情况?

(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任何方式)

5.猜字游戏

6.理解课文中不懂的词语。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小组互帮互学,解决困难,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

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默读课文,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由谈论读后的收获。)

预设:

(1)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小马在妈妈的帮助下,经过自己的实践,终于渡过小河把小麦驮到了磨坊。

(2)小马在去磨房的途中遇到了老牛和松鼠,他们告诉小马的答案不一样。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趟过去。而小松鼠却说:水深得很哩!昨天,他的一个小伙伴就是掉到这条河里淹死了。

(3)妈妈教给了小马做事情应该要多多动脑,多多实践的道理。

2.“同样一条河,老牛说很浅,松鼠说很深。他们说的对吗?”自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说说自己的想法。

(1)指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

(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抓住“为难”“立刻”“吃惊”“连忙”“难为情”等词语以及小马过河时想的、说的话,老牛、松鼠说的话,小马和老马的对话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进行分角色朗读。

(学生自由读书,回答问题。)

3.师:面对两种截然不同的回答,小马是怎么做的?

生:回家问妈妈。

师:你们觉得他这样做对吗?

展开讨论。

说一说,写在小本本上。

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来感悟课文,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使学生的见解得到充分发挥。

学生展开想象回答问题,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

(四)复述课文,拓展延伸

1.复述课文

2.拓展阅读:

故事《小猫刮胡子》、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

让学生通过拓展阅读,进一步感悟“遇事要多动脑筋,要实践”的道理。

(五)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并组词。

2.小组讨论如何能很快记住这些字。

3.在田字格中怎样占格才漂亮,小组交流后描红、写字。

自主识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独立学习的习惯。

小马过河音乐欣赏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郎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马对小马说的话。

3.懂得遇到问题时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想一想,再试一试。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懂得遇到问题时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想一想,再试一试。

课前准备:课件、音乐、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课前放播放《时间像小马车》。

一、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马过河》这童话故事的生字,初读了课文,大家还记得吗?(记得)小火车开起来――(开火车读词语)。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郎读课文。

2.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明白:遇到问题时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想一想,再试一试。过渡语:有了目标就有了努力的方向,请同学们看学习提示(一)。

三、新课教授。

(1)生齐读课文。

(2)生回答:帮妈妈把半袋麦子驮到磨坊去。

(3)指名读小马的话。过渡语:那小马在送麦子过程中又发生了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呢?

学习提示(二)用你喜欢的方式读第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想:

(1)小马来到河边,为什么为难了?它此刻心里想什么?

(2)后来老牛和松鼠如何告诉小马的,用“――”画出来。

1、生回答:一条小河挡住了它的去路。生回答:小马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那多好啊!生回答:它分别向牛伯伯和松鼠请教。

学习提示(三)小声读课文第五、六自然段,说一说:

(1)小马回家后,老马怎么教育小马的?它是怎样回答妈妈的话?

(2)小马听了妈妈的话又是怎么做的?

1、生回答。(试着有感情朗读小马和妈妈的对话)。

2、师:同学们要注意小马的回答中,出现省略号,这里的省略号不表示内容的省略,而是表示心里很为难,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

3、出示关键句“光听别人说,不能了解河水究竟有多深。你去试一试,就会明白了”。引导学生联系全文,逐步加深体会。

4、生回答:小马听了妈妈的话,跑到小河边,试着往前趟……。

小马过河教案

幼儿对看图说话活动非常感兴趣,在此基础上,我设计了本节教育活动。

1、情感: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大胆猜想故事情节。

2、知识:使幼儿在故事中懂得遇事要多观察、多动脑筋、勇于尝试的道理。

3、能力:发展幼儿初步的比较分析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

出示三张图片,请幼儿比较三种小动物的高矮,涉及过河问题。

1、展示课件,教师讲述故事提问:

(1)老牛说了些什么?(老牛为什么这样说?你说小马会相信老牛的话吗?)

(2)小松鼠说了些什么?(小松鼠为什么要这样说?他为什么和老牛说的不一样?你相信谁说的话,为什么?)

(3)你猜小马是怎么做的?为什么?

2、展示课件、听录音提问:

(1)老牛说得对吗?为什么?

(2)小松鼠说得对吗?为什么?

(3)马妈妈对小马说的什么?小马最后是怎么做的?

(4)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3、教师总结:碰到事情要多动脑筋想一想,还要动手去试一试,这样才能聪明能干。

4、幼儿自由看图讲述故事。

进行生活渗透,请幼儿动脑筋试一试制作风标。

延伸活动:继续为幼儿提供看图讲述的材料,请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大胆讲述。户外活动:

体能练习:幼儿广播体操、武术操。

游戏:卖蒜。自由活动:自选各种球类玩具。

安全提示:注意天热休息。在卖蒜过程中,钻时不要猛跑,后面的小朋友太危险。

小马过河教案

1、使幼儿懂得遇事要多动脑筋,勇于尝试,认真完成任务的道理。

2、理解故事内容,并丰富词汇:磨坊-磨面的作坊,也叫磨房。趟-从浅水里走过去。难为情-不好意思。

1、老牛、松鼠、小马贴绒教具各一个。

2、活动前训练幼儿踩高跷。

3、高跷、沙包(粮食)、小河、小椅子。

一、结合贴绒教具,教师讲述故事。

二、通过提问,加深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老马交给小马一个什么任务?(把半袋麦子驮到磨房去)丰富词汇:磨房。

2、小马遇到小河挡住了去路,它不知还能不能过去,它去问谁了?怎么问的?牛伯伯说什么?小松鼠又是怎么说的?河水到底是深还是浅呢?(丰富词汇趟和难为情)

3、小马完成妈妈交给它的任务了吗?(教育幼儿遇事要多动脑筋,认真完成任务)

三、游戏《小马运粮》,体验完成任务的快乐。

教师:老师交给你们一个任务,你们能完成吗?

讲解游戏玩法:幼儿每人一对高跷,游戏开始,"妈妈"带领"小马"踩着高跷跨过"小河",穿过"小树林"(小椅子),把"粮食"(沙包)运回家。

四、欢庆胜利。

带领幼儿体验完成任务的快乐。

附:故事

小马过河

在一片树林里住着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小马渐渐长大了。老马对小马说:"你长大了,要学会帮妈妈做事了。你把这半袋麦子驮到磨房去吧。"小马高高兴兴的驮着口袋出了门。

小马第一次去磨房,走到河边,它不知道河水有多深,就问河边的老牛,"牛伯伯,这河水是深还是浅呢?"老牛说:"河水很浅很浅,过河很容易。"小马刚要下河,小松鼠连忙喊道:"小马!别下河,河水很深很深。前几天还淹死了一只松鼠呢!"小马赶紧退回来:这河水到底是深还是浅呢?它不敢过河了。

小马回家问妈妈,妈妈说:"老牛长得高大,就觉得河水很浅。松鼠长得矮小,就觉得河水很深。你动脑筋想一想,这条河能不能过去呢?"小马明白了,转身跑到河边,趟水过河。河水只淹没了小马的大腿,既不象老牛说的那么浅,也不象松鼠说的那么深。

小马驮着磨好的面飞快地跑回了家,老马说:"以后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认真完成任务。"

小马过河教案

2.学会用既不像..也不像..写句子;能给指定的句子正确地加上冒号和引号。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话和小马为难时的心里想的儿句话的语气,能背诵并听写老马教育小马的话。

4.懂得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多动脑筋,亲自尝试、实践,初步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理解17个词语的意思;

(2)理解小马第1次为什么过不了河,而第2次就过去了;

(3)用既不像..也不像.写句子。

(1)掌握生字鼠的字形、笔顺;

(2)理解挡住、拦住、当然的意思;

(3)理解为什么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4)用词造句。

挂图、生字卡片、录音机、录音磁带、投影机、投影片

1.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自学生字,教学课文第1、2自然段。

2.了解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和第1次来到河边过不了的河的经过。

1.揭题,明确阅读思路。

(2)让学生带着以上问题自读课文。要求遇到带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顺口。

2.朗读课文。

小马为什么过河?(谁能用

为了所以说有句话)

3.自学生字词。

(1)划出带生字的词,想想这些词语的意思。

(2),了解驮的意思。

4.检查自学情况。

(1)驮是什么意思?什么结构?

(2)什么叫挡住、拦住、磨坊?

5.理清课文思路,练习说话.

小马几次从家里来到河边?每次的结果是怎样的?

板书:

过不了河

趟过了河

填空:课文先写小马为什么要过河,接着写小马()的情况,然后写老马(),最后写小马()。

5.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1)朗读第1、2段课文后,说说愿意的意思。

(2)老马听了小马愿意帮助妈妈做事,老马高兴地说,这里能用连蹦带跳吗?为什么?

(3)小马为什么过河?从哪里看出来的?

(4)朗读1、2自然段。

6.复习带生字的词语及有关的熟字(词)。

7.书写指导。重点指导鼠。鼠,上下结构,形体上小下大,共13画。上面半个6画,笔顺是,第8、9、11、12画均为点。最后一画是斜钩。

8.抄写生字。

板书设计:

小马过河

为了所以

第一次:过不了河

第二次:趟过了河

小马过河教案

1、学会生存,理解词语的意思,主动积累“连蹦带跳,昨天、试试”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遇到问题不能说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思考,从实践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理解第七自然段中老马对小马说的话。

一课时

生字、新词卡片、课件

(含教法及要求)

一、故事导入,板书课文题目。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现在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小马过河》”。(板书课题)

二、1、朗读课文,请开课本,对照拼音朗读课,读准字音,标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学生对照拼音,自学课文。

3、指名分别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字音。

三、再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1、对照拼音,自学课文中的生字。

2、开火灾车朗读生字。

3、去掉生字卡片上的读音,认读生字。

4、课件投影出示本课的词语,学生认读。

“马棚、一匹马、做事、麦子、驮到、磨坊、一条小河、伯伯、淹花、昨天、叹气、亲切、试试、深度”

5、把生字、新词带入课文,认真朗读。

四、小组学习、分享识字方法

1、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识字的方法。

2、汇报识字的方法:

(1)熟字相加:木+朋=棚,土+刀=切,口+又=叹

(2)熟字加偏旁:故+亻=做

(3)师和生一起玩猜字游戏。师指字,生猜字。

五、开展朗读比赛

分组练习,展开比赛,要求读准字音,声音要洪亮。

六、课入文章,理解课文。

(一)学习第一至第六自然段

1、(出示基本和小马图),生找出老牛和小马的对话。

2、男女生分角色,有感情朗读第一次对话。

3、(课件出示松鼠和小马图)松鼠为什么认为小马会淹死呢?

4、拓展思维:假如你是这匹小马,你会怎么做呢?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看板书展疑。

2、找出不董的词语。

(1)难为情——准难为情?它为什么难为情?难为情的话怎么读?

(2)亲切——怎样读出亲切的语气?

3、看图讨论:同是一条河,老牛为什么说河水浅?松鼠却说河水很深?谁说得对?

回答:因为老牛( ),所以它说( )。

在为松鼠( ),所以它说( )。

4、拓展思维:楣如有一头大家和一只小白兔要过河,它们来问你,你该怎么样回答?

(三)自读第八自然段

1、找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一句话多读几遍,想想是什么意思。

2、听了妈妈的话,小马是怎样做的?(看图回答)。

(四)分角色表演故事

过渡:学完课文了,你想到了什么?(板书:动脑筋,亲自做)。

(五)课堂总结

学习了小马过河的故事,在今后的学习中,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不能光听别人说,要独立思考,从实践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小马过河教案

1.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图书的主要内容。

2.认识书中出现的“小”“马”“牛”等字。

3.引起小朋友的思考:小马为什么不敢过河。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1.图画书《小马过河》,绘画用纸,笔等。

2.“小,马,牛”等汉字卡片各一张。

1.阅读前设疑,引导幼儿回忆。

(1)教师提问:小马是要去干嘛?他在路途中遇到了谁?

(2)教师逐一出示“小,马,牛”等汉字卡片,请幼儿认一认,并想一想,做一做故事中角色的相应动作。

(3)将幼儿分成若干份,合作排序故事的先后顺序。

2.讲述后设疑,引导幼儿反思。

(1)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图书内容。

(2)小马为什么不敢过河?围绕这个问题向幼儿提问。

引导幼儿创编,如果小马要再次过河,他还敢不敢过了?如果你是小马你会怎么办?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使幼儿在如下几方面有所提高:1,培养了幼儿的良好的语言习惯。如小马在向牛伯伯请教时,使用了礼貌用语:“您好,请问,谢谢”等。在故事的其他地方也有礼貌用语的使用。2,培养了幼儿的思维能力,在理解故事内容时,我主要通过设计问题来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的。并且这些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3,我在课堂中只是起了一个引导者的作用,而幼儿们则是课堂的主人,幼儿们发表看法,幼儿们表演故事,幼儿们续编情节。

《小马过河》教案

1.学习课文第3、4、5、6.7自然段,理解课文的含义。

2.理解“为难”“当然”等词语的意思。

1.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

2.学习课文第3到5自然段。

(1)读课文第3段后,说说,“为难”的意思。(“为难”,感到难以应付。)找出课文写小马怎样为难的句子读读,要求读出语气。(心想……那多好啊!)

为什么会这样

(2)读老牛怎样告诉小马的句子,说说小马听了怎么样。(理解“樘”(趟)的意思。)

(3)小马准备过河时,松鼠为什么拦住它?(理解“当然”的意思。“当然”在这里作“应当这样”讲。)

(4)最后小马怎样做,读有关句子。

(5)把上面的四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小马第一次来到河边过不了河的经过。

3.学习第6、7自然段。

(1)引读。师:小马回家是怎样问妈妈的?妈妈是怎样对小马说的?生:读第6自然段。师:小马是怎样根据妈妈的话去做的?生:读第7自然段。

(2)为什么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教师可运用课前准备好的挂图和图片演示:贴出挂图,再分别把画有老牛、松鼠、小马的图片插入挂图上的河水中,比较它们身材的高矮,以及河水没到它们身上的部位。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老牛、松鼠、小马身材高矮不同,对河水深浅的感受也不同,所以小马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老鼠说的那样深。)

·用“既不像……也不像……”说小马的高矮。

·用“既不像……也不像……”说小马过河时的感觉。

·用“因为……所以……”把以上二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3)说说小马第1次为什么过不了河,第2次就过去了。

(4)读读妈妈教育小马的话和课文最后一句话。

(5)说说学习了这篇课文懂了一个什么道理。

4.布置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5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小马过河

为了……所以……

第一次:过不了河

第二次:趟过了河既不像……也不像……

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是不行的。

《小马过河》教案

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理解13个词语的意思,小马过河(第一课时)。能读准多音字 “磨 没”。

2.学会用“既不像…..也不像…..”写句子;能给指定的句子正确地加上冒号和引号。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话和小马为难时的心里想的儿句话的语气,能背诵并听写老马教育小马的话。

4.懂得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多动脑筋,亲自尝试、实践,初步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理解17个词语的意思;

(2)理解小马第1次为什么过不了河,而第2次就过去了;

(3)用“既不像…..也不像….”写句子。

(1)掌握生字“鼠”的字形、笔顺;

(2)理解“挡住、拦住、当然”的意思;

(3)理解为什么“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4)用词造句。

挂图、生字卡片、录音机、录音磁带、投影机、投影片

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1.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自学生字,教学课文第1、2自然段,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小马过河(第一课时)》。

2.了解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和第1次来到河边过不了的河的经过。

1.揭题,明确阅读思路。

(2)让学生带着以上问题自读课文。要求遇到带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顺口。

2.朗读课文。

小马为什么过河?(谁能用 “为了……所以……”说有句话)

3.自学生字词。

(1)划出带生字的词,想想这些词语的意思。

(2)查字典,了解“驮”的意思。

4.检查自学情况。

(1)“驮”是什么意思?什么结构?

(2)什么叫“挡住、拦住、磨坊”?

5.理清课文思路,练习说话.

小马几次从家里来到河边?每次的结果是怎样的?

板书: 过不了河 趟过了河

填空:课文先写小马为什么要过河,接着写小马( )的情况,然后写老马( ),最后写小马( )。

5.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1)朗读第1、2段课文后,说说“愿意”的意思。

(3)小马为什么过河?从哪里看出来的?

(4)朗读1、2自然段。

6.复习带生字的词语及有关的熟字(词)。

7.书写指导。重点指导“鼠”。“鼠”,上下结构,形体上小下大,共13画。上面半个6画,笔顺是,第8、9、11、12画均为点。最后一画是斜钩。

8.抄写生字。

小马过河

为了……所以……

第一次:过不了河

第二次:趟过了河

教学反思:

《小马过河》教案

(一)知识教学点:

1.熟读课文了解小马驮麦子去磨坊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理解本课重点词语和句子,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字:匹 蹦 半 麦 如 周 伯 昨 伴 甩 啦。

词:伯伯 伙伴 麦子 难为情 昨天 四周 如果 连蹦带跳。

句中体会词意

(1)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

(2)小马听了松鼠的话,连忙收住脚步。

(二)能力训练点:

用学过的偏旁部首分析记忆字形。用“如果”“四周”造句,比较“立刻”“连忙”两词的意思并会运用,通过观察图再读课文,训练学生读书说话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学生懂得遇到问题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进行独立思考,并勇于实践,从实践中去寻求问题的答案。

理解老马对小马说的话的意思,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会生字及词语。

解决方法:通过熟读讨论,查字典。

3课时。

1.利用字典识字,掌握字的音、形、义。

2.通过多种读书形式,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及老马说的话的意思。

3.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交流。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我们上一课学的是什么?(《狐狸和乌鸦》)同学们喜欢吗?今天我们再学一篇童话故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音,了解故事内容: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读准字音、正音,理解字义。

2.自由读课文2遍,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按段学习课文:

1.指名读第一段,想一想老马和小马住在什么地方?

理解:“马棚”(养马的地方)、一匹。

2.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从老马和小马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小马长大了,很愿意帮妈妈做事。)(从“您”看出小马不但爱劳动,而且有礼貌。)

3.分角色朗读。

4.换词理解“连蹦带跳”换“一蹦一跳”“蹦蹦跳跳”等。

第二课时

学习三至六段

(一)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到第六自然段。

思考:小马驮着麦子到磨坊去,遇到了什么困难?它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并勾画出有关词句。

1.小声读第三段想一想小马来到河边为什么为难了呢?它想什么?

理解“去路”(往前走的路)“挡住了去路”就是没法再往前走。

2.指导朗读小马说的话。

4.自由读第四段想:小马问老牛,老牛怎么说?

5.指名读第五段,从“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说明什么?(小马没有动脑筋。辅助句:从哪个词看出来的?立刻。)

为什么老牛和松鼠说的不同?

看投影中小河、老牛、松鼠形象的比较(它们的身体条件不同老牛整体高大,而松鼠个子小,用上“因为……所以……”把这个问题说清楚)

6.指名读第六段联系上下文理解“小马连忙收住脚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句话的意思。

比较:下列两句话

(1)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

(2)小马听了松鼠的话,连忙收住脚步。

体会“立刻”“连忙”的意思,都含有快的意思说明什么?(小马没有动脑筋)

小马听了老牛和松鼠的话后表现得怎样?

7.指导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四—六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1)小马问老牛的话用疑问的语气读,老牛的回答用平静的语气。

(2)松鼠的话后边是感叹号,读得急促,声音高、速度快些。第二个“别过河”语气加重。

(3)“小马吃惊地问”,表示害怕紧张。

(4)小马叹了口气是拿不定主意、无可奈何,要读轻缓。

第三课时

(一)指名读第七段想:

1.小马的妈妈是怎么说的?妈妈的话是什么意思?你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2.自由读,画出小马妈妈说的话。

3.齐读这句话联系上下文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不要听了别人一说就相信是真的,一定要自己动脑去想,再亲自试一试。因为别人是根据他自己的情况判断的,别人说的对不对要想一想实践一下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自由读第八自然段想:

小马是怎么过河的?(结合看插图)它感觉怎样?

1.边读边画出小马感受的话。

2.小马的这种感受是怎么来的?(读句子)

(三)指导朗读七、八段。

妈妈的话读得亲切小马的话用难为情的语气。

(四)指名读全文。

1.这个故事讲了什么事?

2.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课后词语。

2.用“四周”“如果”造句。

3.比较“立刻”“连忙”相同的意思。

4.分角色朗读课文。

19 小马过河

1.匹 蹦 半 麦 如 周 伯 昨 伴 甩 啦

19 小马过河

2.老马 老牛 松鼠 小马

能帮妈妈做事吗很愿意

为难 水很浅

连忙 水很深 动脑试试

难为情: 既不像…… 也不像…… (正确答案)

《小马过河》教案

1.引导幼儿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及蕴意。

2.发展幼儿初步的分析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让幼儿懂得遇事要多观察、多动脑筋并勇于尝试的道理。

理解故事内容,明白其中蕴含的意义。

发展幼儿比较分析能力,理解大与小、深与浅的相对性。

ppt课件。

师:听,这像是什么动物发出的脚步声?小马来了,它还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

师:我们接着往下听!小马遇见了谁呀?(老牛)那小马和老牛说了什么呢?(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趟过去吗?水很浅,刚没小腿,能淌过去)你们想不想学学小马和老牛的对话呀,那老师做小马,你们做老牛好吗?(注意对话语气)。

师:小马听了牛伯伯的话正准备过河呢,咦,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一起来听一听!

师:小马正准备下河呢,突然谁来啦?(小松鼠)小松鼠来了,那小松鼠是怎样对小马说的呢?(小马,别过河,别过河,你会淹死的.!深的很哩,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呀)我们也来学一学小松鼠的话!

师:故事里的小马是怎么做呢?一起听一听。

师:老马是怎么和小马说的?你仔细想过它们的话吗?为什么同样一条河,老牛说浅,松鼠说深?老牛和小松鼠说的话有没有道理呢?我们小朋友也一起动脑筋帮小马想一想。演示图片,观察、比较、分析两种动物的区别。(原来老牛因为身材比较高大,所以它觉得水很浅,小松鼠因为比较矮小,所以它觉得水很深,老牛和小松鼠它们说的话对于它们自己本身是有道理的。)。

师:那这一次小松鼠又对小马说了什么呀?(怎么?你不要命啦!)那小马它又是怎样做的呢?(让我试试吧)它是一匹怎样的小马?(勇敢)师: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得那么浅,也不像松鼠说得那么深,为什么?演示图片,观察、比较、分析三种动物的区别。

(小马呢不高也不矮,所以它觉得河水不深也不浅。原来,在面对同一条河时,因为自身特点不同,所以它们看法也不一样,只有试了才知道。)。

师:你喜欢故事里的小马吗?喜欢它什么?它是一匹怎样的小马?(懂事、能干、有礼貌,勇敢)。

总结:小朋友在生活当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多动动脑筋想一想,还要大胆地去试一试,我们应该做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小马过河》教案

懂得什么是读后感,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

b类

初步掌握读后感写作的方法。知道基本套路。

(注明各板块解决目标序号及所用时间)

个体学习清单

第一板块――【3分钟】

一、激发兴趣

看读书名言,明白读书的重要性。

第二板块――预习【目标a/5分钟】

二师简介何为读后感。

第三板块――【目标b/15分钟】

明确读后感的写作要求。

1、精读原文,找准感点。

2、掌握套路,“引”“议”“联”“结”

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

议――分析材料,亮明观点。

联――联系实际,围绕观点摆事实讲道理。

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

3、小结(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学习读后感的套路

第四板块――【目标b/17分钟】

1听《小马过河》故事。

2找出原文中的信息,确定自己的感点。

3联想佐证感点的材料。

4教给学生读后感结尾的方法。

学生听故事,说感点。

在这节课的读后感教学中,我以《小马过河》一文为例,比较清楚地讲述了读后感的结构以及写法。尤其对于读文后如何联系生活实际举例子,我也说了要注意的问题。从学生课堂上的表现来看,他们其本上理解了这些问题。不过,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一点上,我在上课前有欠考虑,应该先把一篇读后感展示出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它的特点及写法,而不是教师一味地去讲解,归纳,这样,他们可能会印象更深,对读后感的写法理解得更清楚。

《小马过河》教案

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培养其机智勇敢的精神。

沙包(与幼儿人数相等)、平衡木四组

1、在音乐伴奏下,老师组织孩子们进入活动场地,进行队形队列练习,大圈--小圈--圆点--四队体操队形结束。

2、听音乐一起做热身运动。

1、每人一个沙包:

1)、幼儿自由玩沙包,老师注意观察幼儿的各种玩法。

2)、根据刚才孩子们的沙包玩法,集体练习。

2、介绍沙包的另一种玩法:小马过河小马过河玩法:平衡木四组,幼儿每人一个沙包 ,听到口令后,幼儿将沙包放于头顶上,两手平举,等上小桥--平衡木,平衡到达另一端,幼儿自由活动,也可以分组比赛活动。

规则:若沙包掉下或幼儿从平衡木掉下即为失误。

3、教师示范做动作。

4、幼儿在活动场地上自由练习头顶沙包两手平举的动作,老师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动作。

5、幼儿练习在平衡木上的动作,注意安全。

6、分组比赛:小马过河7、幼儿自我评价。

一起探讨沙包的多种玩法。

1、听音乐跟随老师做放松运动。

2、整理活动场地。

《小马过河》教案

1、情感: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大胆猜想故事情节。

2、知识:使幼儿在故事中懂得遇事要多观察、多动脑筋、勇于尝试的道理。

3、能力:发展幼儿初步的比较分析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4、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5、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出示三张图片,请幼儿比较三种小动物的高矮,涉及过河问题。

(二)活动过程与指导:

1、展示课件,教师讲述故事提问:

(1)老牛说了些什么?(老牛为什么这样说?你说小马会相信老牛的话吗?)

(2)小松鼠说了些什么?(小松鼠为什么要这样说?他为什么和老牛说的不一样?你相信谁说的话,为什么?)

(3)你猜小马是怎么做的?为什么?

2、展示课件、听录音提问:

(1)老牛说得对吗?为什么?

(2)小松鼠说得对吗?为什么?

(3)马妈妈对小马说的什么?小马最后是怎么做的?

(4)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3、教师总结:碰到事情要多动脑筋想一想,还要动手去试一试,这样才能聪明能干。

4、幼儿自由看图讲述故事。

三、结束:进行生活渗透,请幼儿动脑筋试一试制作风标。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使幼儿在如下几方面有所提高:

1,培养了幼儿的良好的语言习惯。如小马在向牛伯伯请教时,使用了礼貌用语:“您好,请问,谢谢”等。在故事的其他地方也有礼貌用语的使用。

2,培养了幼儿的思维能力,在理解故事内容时,我主要通过设计问题来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的。并且这些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3,我在课堂中只是起了一个引导者的作用,而幼儿们则是课堂的主人,幼儿们发表看法,幼儿们表演故事,幼儿们续编情节。

《小马过河》教案

知识技能: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练习用“四周、如果”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遇到问题,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独立思考,从实践中去寻求问题的答案。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小马过河》,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呢?(想知道小马为什么过河?小马怎样过河?结果怎样?)好,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让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看拼音多读两遍。教师检查自学效果。

1.读下面带生字的句子。

(1)一匹(p!)小马连蹦(b8ng)带跳地驮着半(b4n)口袋麦(m4i)子向磨坊跑去。

(2)一条河挡住了去路,小马向四周(zh#u)望望,怎么办呢?如(r*)果妈妈在身边多好哇!

(3)牛伯伯(b$bo)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趟过去。”

(4)松鼠说:“水深得很哩!小马,你不要命啦!昨(zu$)天,我的一个伙伴(b4n)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

(5)小马甩甩(shu3ishu3i)尾巴,跑回家去问妈妈。

2.抽读词卡。

一匹半口袋麦子伙伴。

如果四周牛伯伯昨天。

甩尾巴。

3.抽读字卡。

匹半麦伴如周伯昨甩。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一边认真读课文,一边思考以下问题。

(1)小马为什么过河?妈妈怎样说的?小马听了怎样?

(2)小马过河遇到什么困难?它当时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3)老牛和松鼠对小马各是怎样说的?小马以后怎么做的?

(4)小马跑回家后对妈妈说了些什么?妈妈怎么说的?

(5)小马听了妈妈的话后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要求:先自己在书上找出答案,然后小组交流,再全班讨论。

重点指导以下部分:

(1)、(2)题,通过指导朗读理解:“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用高兴的语气,读出小马的天真活泼。“我能不能过去呢?”要读出为难的语气。

第(3)题,通过抓重点词语,指导朗读去理解;老牛的话——“水很浅……能趟过去。”用满不在乎的语气读;松鼠为什么“大叫”?(着急,害怕小马淹死。)为什么“认真”地说?(为让小马相信它的话;水很深,淹死了它的伙伴是真的,不是开玩笑)它的话要读得声音响亮、急促。两个“别过河”,速度要快,第二个比第一个语气要重些;通过给“立刻”、“连忙”换词的方法,理解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要过河,听了松鼠的话“连忙”收住脚步,它“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去动脑筋”。

第(4)、(5),通过朗读指导,读出小马回到家里对妈妈说话难为情、不好意思、吞吞吐吐的样子和老马心平气和,讲道理的大人语气,通过给“既……又……”换个词(又……又……)理解小马亲自试试,趟过河去,河水不深也不浅。

第三课时。

一、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继续深入理解课文。思考:

1.老牛和松鼠的话对不对?为什么?

2.“光听别人说”行不行?为什么?

学习方法:在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表达要求:可以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帮助学生用规范的语言回答。(因为老牛个子高腿长,河水才没过它的小腿,小马比老牛矮,腿短一些,所以觉得河水不像老牛说得那么浅;因为松鼠的个子小,到水里就会被淹没,小马比松鼠的个子高得多,所以觉得不像松鼠说的那么深。而老牛和松鼠说的话,对于它们自己来说是对的,适合它们自己的身体情况,对小马来说就不对了,因为小马既不像老牛那么高,也不像松鼠那么矮,所以它觉得水既不深也不浅。)。

第2题,从小马亲自试了试的结果来证明老马的话是对的。但要让学生弄清,“光听别人说”不是不听,而是不能只听,重要的是听了别人的话应该是动脑筋想一想。

三、谈感受。

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要结合实际,可举例说明。)。

四、识记字形。

1.“匹”和“半”的笔顺指导。

2.“麦”和“青”比较记忆。

3.“周”和“甩”比较记忆。

4.“伯、昨、伴、如、啦”等字,可启发学生利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忆。

5.重点指导“蹦”的书写。左右结构,左边是“足字旁”,右上是“山”,右下是“朋”,注意指导占格位置。

五、课后练习。

完成课后2—4题。

《小马过河》教案

1、学会生存,理解词语的意思,主动积累“连蹦带跳,昨天、试试”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遇到问题不能说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思考,从实践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理解第七自然段中老马对小马说的话。

一课时。

生字、新词卡片、课件。

(含教法及要求)。

一、故事导入,板书课文题目。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现在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小马过河》”。(板书课题)。

二、1、朗读课文,请开课本,对照拼音朗读课,读准字音,标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学生对照拼音,自学课文。

3、指名分别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字音。

三、再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1、对照拼音,自学课文中的生字。

2、开火灾车朗读生字。

3、去掉生字卡片上的读音,认读生字。

4、课件投影出示本课的词语,学生认读。

“马棚、一匹马、做事、麦子、驮到、磨坊、一条小河、伯伯、淹花、昨天、叹气、亲切、试试、深度”

5、把生字、新词带入课文,认真朗读。

四、小组学习、分享识字方法。

1、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识字的方法。

2、汇报识字的方法:

(1)熟字相加:木+朋=棚,土+刀=切,口+又=叹。

(2)熟字加偏旁:故+亻=做。

(3)师和生一起玩猜字游戏。师指字,生猜字。

五、开展朗读比赛。

分组练习,展开比赛,要求读准字音,声音要洪亮。

六、课入文章,理解课文。

(一)学习第一至第六自然段。

1、(出示基本和小马图),生找出老牛和小马的对话。

2、男女生分角色,有感情朗读第一次对话。

3、(课件出示松鼠和小马图)松鼠为什么认为小马会淹死呢?

4、拓展思维:假如你是这匹小马,你会怎么做呢?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看板书展疑。

2、找出不董的词语。

(1)难为情——准难为情?它为什么难为情?难为情的话怎么读?

(2)亲切——怎样读出亲切的语气?

3、看图讨论:同是一条河,老牛为什么说河水浅?松鼠却说河水很深?谁说得对?

回答:因为老牛(),所以它说()。

在为松鼠(),所以它说()。

4、拓展思维:楣如有一头大家和一只小白兔要过河,它们来问你,你该怎么样回答?

(三)自读第八自然段。

1、找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一句话多读几遍,想想是什么意思。

2、听了妈妈的话,小马是怎样做的?(看图回答)。

(四)分角色表演故事。

过渡:学完课文了,你想到了什么?(板书:动脑筋,亲自做)。

(五)课堂总结。

学习了小马过河的故事,在今后的学习中,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不能光听别人说,要独立思考,从实践中寻找问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