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队年度工作总结(大全6篇)

时间:2023-09-11 06:39:42 作者:FS文字使者 工作总结 太极队年度工作总结(大全6篇)

总结的选材不能求全贪多、主次不分,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总结的目的,把那些既能显示本单位、本地区特点,又有一定普遍性的材料作为重点选用,写得详细、具体。那么,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太极队年度工作总结篇一

河北工程大学太极拳协会成立于一九九八年五月十三日,由建筑学院(现河北工程大学)原学工办主任李铁华老师倡议成立的,由武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祁悦曾老师担任教练。是学校成立最早的武术性质协会,到现在已有12年多历史。在过去的12年里,协会送走了一批又一批文武兼备的优秀人才。

河北工程大学太极拳协会自成立以来,在校团委及大学生社团联合会的带领下,太极拳协会本着为广大师生服务,以“加强自身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为核心,以推广太极文化交流思想为手段,在我校大力开展太极活动,锻炼成员的身体、心志、品格三项基本素质,加强成员的团队精神,以及面对挑战的勇气,激发每位成员的青春活力,让成员对未来生活充满自信和向往。

在这半年里太极拳协会的一糸列活动基本都得以顺利的开展,从中我们也得到了许多的经验和锻炼。现就本年度太极拳协各方面工作做一次总结汇报,便于今后能进一步发展本协会。

我协会是一个武术协会,主要以练拳为主,协会的成员每天晚上及周六,日下午都会到专门的场地来刻苦练习太极拳,领悟太极真理。通过这些我们不仅学到了真正的本领,领悟太极真理,而且增进了协会成员之间的感情,促进大家更进一步的了解,还使我们的综合素质有一个“质”的提高。

在20xx年新生刚来之际,我协会举行了招新活动,根据以前的经验,在本协会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总共招进新成员40余人,为协会注入了新的力量。

在20xx年9月26日,应邯郸大学博武协会邀请,参加其举办的武术交流表演赛。我协会分别表演了太极剑和太极拳,迎来了在场观众热烈的掌声。通过这些活动,增加了我协会和各个社团之间的友谊,调动了社员们的积极性,也使得社员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为我社能成功的`展开活动做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既培养了同学们的武术修养,又提高了我社的知名度。为喜爱武术的同学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心得,发展自我的平台。

在20xx年10月17日,我协会成员随师傅一行人,去太极拳中兴发祥地之一邯郸古城永年游玩,并参观了祈家大院、武禹襄故居、杨露禅故居、领略了广府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分风光,感受了广府博大精深的太极文化。

在20xx年10月24日,我协会成员参加了由大学生社团联合会举办的社团活动节开幕式。表演的太极剑及太极拳表演获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在20xx年11月3日,我协会成员参加了大学生宿舍文化节开幕式,在富有文化韵文的综艺节目中,表演了太极拳。得到了大家的好评。在20xx年11月的大学生社团文化节中,我协会精心准备了活动计划。但因一些原因未能举办成功,感到非常遗憾。为此,在明年的社团活动节中,我协会一定会结合以前的成功经验,精心筹划,举办一场盛大的活动!

在这半学期的活动中,我们获得了管理协会的宝贵经验。协会成员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但在工作中我们也存在很多不足,但我们会更加努力。我们坚信,在校领导的支持下,在团委及大学生社团联合会的领导下,我们协会将在新的一年走的更加顺利,也将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太极队年度工作总结篇二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东石镇太极拳协会成立大会,目的是以协会成立为契机,宣传和动员全镇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积极参与太极拳运动,大力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培养群众热爱体育锻炼的习惯,提高全民健身素质。借此机会,请允许我代表东石镇人民政府向太极拳协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关心、支持东石镇体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随着我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增强健康素质已成为人们的共同愿望,而太极拳运动越来越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应该说,太极拳运动在我镇有相当好的群众基础,各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等都有一批常年坚持太极拳运动的爱好者。这是一项老少皆宜、集健身、防身、观赏于一体的体育运动。

和谐社会的今天,太极拳是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的有效载体。近年来,太极拳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项运动中来,在我镇队伍也不断发展壮大,成立太极拳协会既是太极拳运动发展的大势所趋,更是我镇太极拳爱好者的热切期盼。

我想,东石太极拳协会的成立对促进全镇乃至全市太极拳运动的普及和提高,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希望协会今后要在主管部门的具体领导下,团结和带动广大会员,积极开展活动,吸引更多的爱好者参加进来,在全镇形成广泛影响,使太极拳运动成为东石对外宣传的一个新品牌。协会在工作中,要一手抓普及,一手抓提高,为太极拳运动的发展进步做出贡献,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太极队年度工作总结篇三

尊敬的校领导,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是我们安徽老年大学太极专业的全体师生在这里举行2013年年底联欢会。让我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用优美的扇舞金凤、剑若游龙、掌拳跌出、云手翻飞的招式来感受真情,共同庆祝即将到来的2014年!

我受老师及班长的委托,在这里主持今天的联欢会,感到十分荣幸。告诉大家,目前长寿有了新标准:100岁古来稀,90岁不稀奇,80岁、70岁还是小弟弟小妹妹。所以,在座的各位都还很年轻。让我衷心的祝愿兄弟姐妹们都能有出色的表演,活到老学到老,贵在参与,好不好!(全体回答:好!)

下面,联欢会正式开始。

首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校领导致辞!--感谢领导致辞!

让我们有请班主任给大家做学期总结讲话!--感谢班主任,谢谢!

现在,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我们的指导老师--*老师给大家做指导好不好!--谢谢老师,您辛苦啦!掌声感谢!

在平时的训练中,最辛苦的是班长对不对?那我们请*班长给大家讲话!欢迎!--谢谢班长语重心长的嘱咐!

接下来,各班级及个人的表演将开始了,希望有节目的人员提前做好准备。我将在报本节目的同时,提醒下个节目做好预备。

请欣赏集体表演:“军甬拳”。(本人也上场参与表演。)--谢谢,掌声鼓励!

下面,请*主任给大家演唱“遇上你是我的缘”。说明一下,*主任上学期是我们的班主任,也来参与我们的联欢,感谢!

有请周一班的“32式太极剑”人员做好准备。

……

有请周二班的“天地人太极双扇”人员做好准备。

……

有请周四上午班的“40式太极拳”人员做好准备。

……

有请周四下午班的“知音剑”人员做好准备。

……

有请周五班的“精要十八式”人员做好准备。(本人也上场参与了表演。)

……

(备注:所有的节目一个一个的进行着……我在每个集体表演节目的中间,都安排由个人表演的节目穿插进行。如:独唱歌曲、时装秀表演、葫芦丝演奏、京剧演唱、越剧演唱、黄梅戏演唱,等等,共计20多个节目呢。直至结束,大家还有与犹未尽的感觉。恕将有关人员的姓名隐去。)

(结束语)

欢乐的锣鼓敲响崭新的岁月,绽放的寒梅书写春天的气息!今天我们相约在这里载歌载舞书写昨日的篇章;今天,我们相约在这里同心同德将昨日的颂歌唱响!岁月交替,时光轮回,新的一年即将到来。让我们携手走向春天,走向新的辉煌!让我衷心的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联欢会到此结束!预祝大家新年快乐!--再见!

2013年12月26日

太极队年度工作总结篇四

当代太极拳明家王壮弘老师,则以“不”的否定语句来说明松的重要性:“不松何以空,不松何以柔,不松何以满,不松何以圆,不松何以活,不松何以灵。”由此可知,练太极拳能获得祛病强身、延年益寿、优化生命、开发智慧等功效,其奥妙就在一个“松”上。下面大家不妨来跟小编了解下太极松功六步骤。

松的内容有两个。其一,松身,就是松透周身上下内外,打开、畅通人体的所有关窍要道,使气血运布周身“不稍滞”,老前辈称之为通透周身、通透度好;其二,松心,就是调整内心,使之不慌乱、不紧张、不拘谨、不自我设限,始终保持心气平和、愉悦自然、内在里充实的状态。总之,松是太极拳修炼体系中最基础、最根本、最高深的内容之一。

太极拳松透身心的功夫,共有依次递进的六个步骤和境界。

松开就是把身体所有关节松开。杨澄甫说:“松,要全身筋骨松开,不可有丝毫紧张,所谓柔腰百折若无骨,只有筋耳,筋能松开,其余尚有不松之理乎!”这说明,松透身心的第一层功夫就是松开全身的各个主要关节,其目的,就是把身躯、四肢,这些人身体的五根棍子变成“柔若无骨”的状态。

基于这样的认识,有人把太极拳松开身体的内容称之为“九松”,其实,具体来说,不仅仅是“九松”,应至少把手指、手腕、肘、肩、颈、头部、脊柱、肋、腰、胯、膝、踝、脚趾等部位都松开。

从武学学派来看,虽然都讲松,但各派还是有一些侧重的。作为练太极拳者,松腰最为重要。杨澄甫在《太极十要》一文中,把“松腰”列为其中的重要一条(第三条)。

太极拳要求松散。松散就是从上到下、由里至外同时放松,这样能不偏不倚,符合太极拳理。太极拳就是调和阴阳,使之归于中和,中和就是内外均匀舒适,没有一丝一毫的拘谨、紧张。

如何做到松散,不管是行拳走架还是专项的基本功训练,都要通过自我暗示的办法、想象的办法、周身上下内外没有任何压力的办法来实现。内功太极拳中有一个重要的练法叫“三道圈”,它的目的就是用来练松散的。也可以通过“一石激起千层浪”来理解松散,这状态是有向下落的意思又有向外散的状态。如何理解,可以体验坐电梯突然下落又有些往外膨胀、飘忽的感觉。著名作家毕淑敏形容松散像烟灰下落,当烟灰一抖的时候,烟灰既往下落,又往外散,这个状态就叫松散。

人如果能实现松散,则健康的问题就能得到解决。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不松散,所以周身会不知不觉形成疾病滋生的环境,比方,形体的拘谨引起气脉的堵塞;精神的拘谨,会引起心理压抑。所以说松散不仅对练好太极拳有帮助,更关键的是让心理压力得到缓解。

何为松沉,有一个比喻可以说明。比如胳膊往外一伸,别人抬着很费劲,就像一捆衣物被水渗泡之后,抬起时有了很重的感觉,这就是松沉,又松又沉。

松沉体现在太极拳架演练过程中,则是“心气下沉”,不浮不躁,很沉稳。在传统杨式太极拳中,特别讲究“掤”劲,打“掤”劲的时候,仿佛一种浩然正气般的气势、威仪、能量往下落的同时又往上充溢、膨胀,这种太极拳的神态、气质就是松沉。

松沉除了反复“默识揣摩”其间的道理外,在太极拳的教学中,至少有四种办法帮助学练者体验松沉的真实存在:其一,用胳膊像一滩掺了水的湿泥,把其放置在万丈深渊(想象)的办法来帮助初学者体验松沉;其二,两个胳膊伸到头顶上方,手心相对,指尖轻轻相接,然后,好像不要两臂似的,任两臂自由松落下来;其三,通过两手环抱,手心朝下,围绕四正四隅一个圈不停地走转,走的时间越久,越容易让两个胳膊往下沉落,但是,还不能让胳膊下去,还要悬着胳膊;其四,练太极拳的各种动作,不要主动的按照招式去做动作,而是上来下去自动地沉落升降。

太极拳的松净,至少有两个境界。第一个境界:安静的静;第二境界,干净的净。这是逐渐强化深度的过程,但最终要实现的境界是松净。静和净很重要,中国传统文化都重视。比如儒家文化讲:敬、静,先恭敬而后内心宁静;宁静以致远亦是这个境界。《道德经》所言的“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道家文化亦有“人能常清净,天地悉皆归”。佛家《楞言经》上说到:“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实际上,这些不同的话语都表明,真正能静下心了,头脑里纯净,人的智慧就获得开发,就能成就事业。

静要达到干干净净,就是在盘拳走架的过程中,头脑宁静祥和,像是一汪清水,清澈透底,了无痕迹。能实现吗?只有通过天长日久的练太极拳,练着练着,就会逐渐缓解工作上的压力,生活中的烦恼也就不能干扰自身的情绪了,如此这般,人的性格就会逐渐开朗起来,逐渐的就能抵达不被外物干扰的.内心松净的境界了。

实际上,松净境界是通过太极拳来调整不良情绪,减缓负面心理状态的一种有效途径。

松柔的锤炼是让太极拳习练者实现“复归于婴儿”的状态。它不是让你倒回到婴儿时代,而是说,练太极拳者(最少练太极拳的时候)通过太极拳常年的熏习,身体没有拙力,皮肤富有弹性。太极拳里形容抵达这种境界的太极拳高手的手是“美人手”,因为通过运动的方式,促进了血液循环,气血通到人体的末梢神经,这样,就滋润了手,使得手部不再干涩,所以手就变得像少女般的手,很细腻,很柔软,有光泽。松柔如何来理解、来实现呢?向婴儿学习。第一,身体柔软如婴儿,《道德经》讲“专气致柔,能婴儿乎!”;第二,内心里像儿童一样没有分辨心,内无思虑,精神专注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第三,不患得患失,洒扫应对,举重若轻,甚至练拳的时候,忘记了招式招法,“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从儿童和老人的对比可看出松柔的重要性。儿童身体松柔,猛然间摔了一跤,一般没有什么事情;老人一旦不小心摔了一跤,则大都会骨折、摔伤,甚至因之而告别我们。太极拳练出松柔境界,就是让人更健康,从而避免这样的意外伤害。

如何实现松柔?其一,从理论上明白松柔的重要性;其二,练太极拳时,想象自己就是婴儿,每一个动作都不要有机械之力;其三,精神放松的同时,专注于体现太极拳之理,如“专注一方”地练拳等。

松开、松散、松沉、松净、松柔、松化,这六个境界,初学太极拳者虽不容易理解,亦做不到,但作为练太极拳过程中不同境界的体现,有所了解,还是很有必要的。

太极队年度工作总结篇五

太极瑜伽,即是一种将太极和瑜伽相结合的运动,将两者的好处发挥到极致,今天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太极和瑜伽都是古老的东方自愈,提供实践的一系列技术。通过锻炼产生健康,达到内在平衡。瑜伽是印度艺术使用姿势、动作,深呼吸来增加强度、敏捷和风度。太极是一种中国武术,使用流体运动,控制内部机能,使身体放松。这两个的方式都可以舒缓紧张、净化心灵和促进精神。

瑜伽和气功一起练习的时候相互作用大,两者结合可谓天衣无缝。每一门艺术都十分深厚,两种艺术综合起来将加快你的个人和心灵成长,就像你开始掌握身体、呼吸、思维,赋予你天赋,接受神的恩典一样。

太极瑜伽是一种精神觉醒的独特方式动作,这是基于气功和瑜伽哲学、技能、练习的动态融合形成的,是印度瑜伽和中国太极拳的两种东方文化的合体。太极拳是以柔志刚的拳法,瑜伽与它相似,亦阴亦柔。这是基于气功和瑜伽哲学、技能、练习的动态融合形成的。太极瑜伽来源于疗愈和冥想的这两个艺术形式学科相融合的原理,太极和哈达瑜伽。

1.促进平衡

治愈和协调的身体缓慢动作,太极在这点上高于瑜珈。然而,瑜伽强调的静态姿势使它更好的提高平衡能力。常规的瑜伽练习可以教你如何分配的问题,在你的体重均匀和身高中,大幅度提高其稳定性。

太极瑜伽的好处是无限的。它会影响身体、心智和灵魂培养。它会产生的光辉来自内部,一个微笑开始,来自内心。每天的工作实践中提高效率和记忆。太极瑜伽有利于恢复优雅的.运动和平衡。在我们所产生的能量中,它能增强我们的内在意识。它帮助我们感到我们自己的精神和精神感应,那么就能发挥我们的精神意义。

2.减压

太极和瑜伽,这两种方法都使用能帮助人平息安稳,而不仅仅是身体。两种结合,缓解焦虑和紧张。如果紧张时,太极会帮助你减轻压力更为有效。同样地,如果沉静的时候,瑜伽触及你的灵魂,你可能发现瑜伽比较适合你。太极瑜伽把这两种特点结合,一举两得。

3.医学成效

哪些人群适合做太极瑜伽呢?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做,学习太极瑜伽对各方面都有帮助。太极不仅能够能够增强体质、调理身体内部机能,也能减轻体内过去的病痛,防止复发。如果学生练习太极瑜伽,他们的经脉和神经会逐渐打通,净化身体、思想和情绪,引导他们懂得生存的真谛和更广大的精神意识。

瑜伽和太极随表面并无关系,实则本质相通。两者都重意、气、身的交融,都由外动而入内静,从而使人身心相呼应;两者体式和呼吸中也有很多相同之处。瑜伽和太极结合研习,能让我们在繁杂的现代生活中,保持身心平衡。

1、鹤禅独立式

姿势要点:动态练习,想像自己就像一只白鹤翩翩起舞,尽量保持膝关节的弯曲度,注意呼吸节奏。

功效:提升气韵,增加自信。

2、胎儿环抱式

姿势要点:双手轻扶脚腕,头尽量向膝关节*拢,含胸弓背,保持腹式呼吸。

功效:加强身体平衡能力,增加腿部力量,减缓压力,放松心情。

3、翘首单腿起势式

姿势要点:双手掌一定要全部贴紧地面,腕、肘、肩保持在同一直线。

功效:身体更加柔软,手臂的耐力得到加强。

4、鹰式

姿势要点:稳固脚踝,肩膀打开,将两侧肩胛骨向中间贴*。

功效:强化脚踝关节,避免肩部僵硬。

5、缠绕顶天式

姿势要点:右腿缠绕于左腿,尽量让右侧脚背贴紧左侧小腿处,而整个背部和头在一条直线上。

功效:平衡稳定,心静安宁。

6、鸟王式

姿势要点:集中注意力,稳定住脚踝关节,。

功效:预防小腿抽筋,舒缓肩背疼痛。

7、势翅亮立式

姿势要点:动态体位,动作过程中眼睛始终看向自己的手掌,双腿交换时要注意保持节奏缓慢。

功效:体态优美,心平气和。

8、树式侧伸展式

姿势要点:髋关节不要过于侧向歪斜,保持大脑意识的警醒。

功效:调剂神经系统,平衡大脑、提高专注力。

太极队年度工作总结篇六

常见的太极拳流派有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派别,各派既有传承关系,相互借鉴,也各有自己的特点,记住这些要领,太极拳才算入门了!

在习拳过程中,经常发现习拳者身体不中正,东倒西歪,前俯后仰,周身别扭,初习拳者尤甚。

首先,要做好"四平",即顶平头正,肩平身正,眼平意正,心平气正。

其次,为了使身体中正安舒,支撑八面,必须做好外三合,即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以搂膝拗步为例,左脚在前成川字步,右肩与左胯合住,右肘与左膝合住,右手与左足合住,右脚在前相反之。

外三合就好象木工在竖门窗时,为了不变形,首先打个"x"来固定框架一样。当然,我们习拳者的外三合,主要是靠意念来实现了。太极拳的中正,并不是绝对保持身体中心与地面垂直,而是保持身体平衡。以"金鸡独立"为例,一定要身体略有倾斜,才能保证身体沉稳,即"斜中寓正"。在行拳过程中,保持身体动态平衡。

练拳时精神萎靡,骨节闭合,好象支撑不了自己的身体一样,头垂、背弯、胯余、膝软,两手两臂也是如此,肌肉软瘫一堆。拳架松懈丢瘪、混混沌沌、无精打采。虽练拳多年,但是情绪不浓,推手时丢瘪顶抗,毛病丛生。以上弊病皆由"松"、"懈"不分所致。

首先要提起精神,注意意领。

其次,所有骨节都要启开,筋要松开,气要沉,腰以上的劲往上,腰以下的劲往下,处处都要走出两稍之劲来。用意不用力为之松,不用意不用力为之懈。所以拳论说,用意不用力,在气则滞,在意则灵,意气君来骨肉臣。

不少人练拳和推手时,知开不知合,知合不知开,拳势开则散,合则瘪,开合分离,根本谈不上连绵不断。行拳棱角丛生,推手时顶抗丢瘪,处处受制。

开合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开离不了合,合离不了开,开合同时存在。我们提倡开时注意合而不散,合时注意开而不瘪,就是为了防止开合分离。

拳论说,开中寓合,合中寓开是千真万确的。当你功夫练到一定程度时,你会感开中有开,合中有合,或者叫一开再开,一合再合,达到开合难分的程度。这是练好太极拳和太极推手的关键所在。

盘架推手时,总是头重脚轻,站立不稳,单脚难以自控,甚至双脚在地也不稳当。

主要表现为虚实变换得不好。前后虚实全靠前倒后移,左右虚实也靠左右摇摆,所以这是造成足下无根的根本原因。关键主要依靠松腰落胯,重心下移,自然站立稳当。

如弓箭步,后足实变前足实时,后足要蹬,前足要撑,松腰落胯,在松沉中实现重心转移,虚实变换。用我们的话说,在松沉中进退,在进退中松沉。这样既可防止硬腿,又可防止软腿,足下自然稳当有根。

棱角多,拳架硬梆梆,动作呆滞不受看,没有太极拳味道。主要原因是没有承上启和抹角所致。盘架和推手时,在开完合尽处,用松沉劲将上下两式无间隙的'连接起来,同时在开完合尽处划个小弧,这个小弧叫"抹角"。

就好象打篮球接球一样,要有缓冲地接住并返回。有了承上启下和抹角,拳架自然松柔园活,连绵不断。显则象长江大河滔滔不断,藏则象冰下流水视而不见。有了此劲,不仅拳势优美,而且在推手化劲中起重要作用。

这也是"内家拳"与"外家拳"区别之关键所在。

双重是病,其表现为:

盘架时迈步迟重,起落不稳,老像重生,难以自控;推手时,攻哪守哪,顶抗有余,不明化取。虽练拳多年,仍处处受制,皆因双重所致。

首先明阴阳之理,划清自身虚实,迈步轻灵如猫行。虚实的变换主要靠两肾两胯来完成。正确地变换虚实,肾应能够自然出入,肾的出入在推手中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说,骑自行车时,一脚松沉下蹬,下蹬之腿一边的肾胯随之下降为实;另一脚沾粘吸提,胯肾随之上升为虚;如果双脚齐蹬则滞,犯了双重之病。

那么在习拳过程中,向前迈左步时,左肾左胯升起为虚;同时,右肾右胯下降为实,左右反之。概括讲,凡是虚腿的一边肾胯升起;凡是实腿的一边肾胯下降。无论盘架子和推手都必须做到这一点,就能实现拳论所说"出肾入肾是真诀"之要求。

松肩垂肘,人们往往理解为肩峰往下沉,越沉越好,甚至着意往下沉肩,使肩背紧张,如负重担,造成板胸不能运化,对推手影响极大。

关键在于弄清肩的结构。肩是由肱骨头、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胸锁骨构成。压肩会使肩关节闭合,气上浮,有憋气的感觉。要想松肩,必须肩关节启开,松筋并向前有拢意,肩背毫无份量,气因方能畅通。功夫练久了,肩关节自开,肩活胸柔自然能够运化,才能实现拳论所说"运化在胸"的要求。

盘架、推手时,常常发现此处有,彼处无;一处有,多处无。凹凸断续处处可见,拳势不圆满,因此在推手时处处受制。

要学会全面用意,在意的指挥下,周身都要有一定的棚劲,棚劲不能单纯理解为向前向上的顶和抗,棚劲是母劲,一切皆由母劲变化而来,棚劲用好,感觉奇妙。

用意就是练意,意既能照顾全身,又能突出重点。突出重点又要照顾全面,全面是为了重点,重点是全面的突出表现。这就是太极拳的整体观念。任何拳势的变化都应意变在先,意是指挥官,又是先锋官。

无论盘架还是推手,周身始终保持动态平衡,同时又要千变万化,这就叫"身形不变变在中,变中不变在其中"的理论。如果我们做到这一点,拳势自然舒展大方,紧凑圆活。舒展而不散,紧凑而不瘪。没有断续,没有缺陷,没有凹凸,功夫久了,就能松沉贯通,内外一致,无论行拳还是推手,都会感到奇妙无穷,丢瘪之病自然消除。

太极拳之呼吸是太极拳爱好者所关心的一件大事,而一些书刊杂志又各说不一,使得练拳者无所适从。我想谈太极拳之呼吸,首先要弄清三大呼吸系统,即胎吸、毛发呼吸、及口鼻呼吸。这三大呼吸系统,不管你意识到或没意识到,都在完成与大自然交换气的任务。三者缺一不可,否则就要影响健康,甚至威胁生命。

口鼻呼吸入肺,只有胎吸,气才能下达气海,才是真正的深长呼吸。呼吸深长,一般说来,身体健康,寿命长;呼吸越浅,健康越差,寿命越短。通常所说的腹式呼吸或叫丹田呼吸都不准确。准确的说法,我认为应该叫胎吸。方法是用神阙穴进行呼吸,吸时神阙穴(脐轮)带动肚皮往命门贴,呼时还是用神阙穴带动肚皮回原处。这样一收一放,周而复始,任其自然。

防止腹紧,防止憋气,腹松气腾然。

从我学拳的人中,有几位练功配气,硬要一次呼吸完成一次开合,结果有的腹痛,有的胸闷,有的血压升高,更有甚者每当想练拳但尚未练拳时腹部就痛。后来他们向我说明了情况,我让他们忘记呼吸,让它越自然越好。

实践证明,太极拳的气不是配出来的,而是通过长期练功练出来的。吴图南老前辈完成每个定式要五、六个呼吸,我们练拳每式也要五、六个呼吸才能完成一次开合。

然而我们在单式练发劲时,呼吸和开合自然配合起来了。杨班候老前辈发人时,哼哈二气定输赢就是有力的见证。呼吸以细、匀、深、长为宜,但都是自然的,毫不勉强,望同学者细心揣摩体会,有所受益,我以此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