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幼小衔接专题教研总结报告(大全5篇)

时间:2023-09-28 21:47:12 作者:琴心月 工作总结 2023年幼小衔接专题教研总结报告(大全5篇)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报告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小衔接专题教研总结报告篇一

1.学习做生活的小主人。

2.知道要遵守科学的作息时间,养成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3.逐渐适应学前班的生活。

ppt课件,幼儿画册和图片

(一)活动导入;

1、师:小朋友们,我们来到了新的幼儿园,每天我们应该按照幼儿园的作息时间来上课,你们知道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吗?幼儿:不知道。

2、师:那老师告诉你们咱们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好不好?幼儿:好。

3、师:告诉小朋友们幼儿园的作息时间:上午7:50以后入园,11:00接园;下午1:50以后入园,3:50接园幼儿:倾听。

4、师:小朋友们,你们记住老师说的时间了吗?幼几:记住了

(二)新课

1、师:那你们知道皮皮每天是怎样做的吗?你们想不想知道皮皮每天是怎样做的呢?

幼儿:想。

2、师:好,那我们就打开幼儿画册第六页,看看皮皮的一天是怎样过得。

幼儿:打开幼儿画册。

3、师:大家先看看图中黄色的圆圈是什么呀?幼儿:钟表

4、师:小朋友们,你们可真聪明,那你们看看在圆圈里还有什么?幼儿:表针;数字

5、师:对了,还有数字,那是多少呢?幼儿:数数1—12

6、师。小朋友们,那你们知道这12个数字代表什么吗?幼儿:时间;点。

7、师:对,那我看看皮皮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他这样度过一天好不好?

幼儿:倾听。

8、师:那我们先看看第一幅图,现在几点了?皮皮在干什么?

幼儿:7点了,皮皮再穿衣服。

9、师:看第二幅图,现在几点了?皮皮又在干什么?幼儿:7:30,去上幼儿园。

10、师:看第三幅图,现在几点了?皮皮在干什么?

幼儿:9:00,皮皮正在听讲。

11、师:看第四幅图,现在几点了?皮皮在干什么?

幼儿:10:00,皮皮在和小伙伴玩游戏。

12、师:看第五幅图,现在几点了?皮皮又在干什么?

幼儿:11:30,他在吃饭。

13、师:看第六幅图,现在几点了?皮皮又在干什么?

幼儿:下午6:00,皮皮放学回家

14、师:看第七幅图,现在几点了?皮皮又在干什么?

幼儿:晚上9:00,皮皮在睡觉

(三)小结

皮皮可真是个好孩子,她每天都自觉的遵守科学的作息时间,每天早上按时起床,上课认真听讲,放学马上回家,晚上按时睡觉,我们一定要像他学习。

(四)教儿歌,小闹钟

小闹钟,不胡闹,准时打铃把我叫。

催我早起做早操,天天上学不迟到。

只要我能进步快,它就眯眯对我笑。

幼小衔接专题教研总结报告篇二

1.通过观察了解及动手实验,探索了解水的表面张力。

2.在操作活动中学习相互合作和分享、体验探索的乐趣。

3.喜欢探究活动,萌发好奇、好问、思考的情感及态度。

杯子、滴管、硬币、水、回形针、抹布等。

1.谜语导入。

幼儿猜谜语:看看没颜色,闻闻没气味,尝尝没味道,是透明的液体。(水)

2.实验活动。

(1)师:小朋友,我要用回形针和水做一个游戏,你们看看会发生什么。

(2)教师出示回形针,直接将回形针放在水面,回形针沉下去;

(3)将回形针托在纸上,放在水面,纸沉下去,回形针浮在水上。

(5)幼儿自由谈论。

小结:水很神奇,它的表面能承受轻微的压力,这就是表面张力。

2.硬币放入水杯实验,帮助幼儿理解水的表面张力。

(1)教师实验。幼儿观察。

(2)实验工具有:十的硬币,一个杯子。

实验开始:老师把一枚硬币往手里一捏,轻轻地投进水里,硬币一个“360空翻”然后落地,水没有溢出来。于是老师接着投下第二枚、第三枚……等到最后一枚的时候。

(3)师:“为什么水还没有溢出来?”

(4)幼儿猜想。

小结:在水没有流下来前,水面是鼓鼓的、向上的弧形,摇摇晃晃的,往盛满水的杯子加入硬币,水面会慢慢的高而水不会流出来,因为水的表面张力就像人的皮肤一样,让水不会流出来。

3.探索硬币盛水。

(1)出示硬币,让幼儿猜测,这个硬币能盛水吗?为什么?

(2)教师提出要求,幼儿进行硬币盛水实验:教师进行指导,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硬币上水的现象。(水面成了什么形状、里面的字有什么变化)

(3)师:你们是怎么做实验的,发现了什么神奇的现象?

小结:硬币上可以装很多的水,在水没有流下来前,水面也是鼓鼓的.,向上弧形,摇摇晃晃的,还能把里面的字放大。

活动拓展

生活中有些小动物就是利用了水的张力,页可以在水面上行走,请找出这些小动物都有谁。

硬币盛水

幼小衔接专题教研总结报告篇三

对于幼儿而言,必要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责任感和独立交往能力的培养为他们进入小学生活和以后的成长有着非凡的意义。因此,在这些方面,我们努力创设条件,在各项活动中有机渗透,使幼儿能够自然地理解、接受。如:运动中加强孩子的交往能力,班级集体中加强责任意识,具有一定的集体荣誉感等。每一环节的有意识引导,使我班孩子在只有这些能力的同时,真的有了一份长大的感觉。

总之,通过一学期来对幼儿幼小衔接的培养,为其能顺利的进入小学打下一定的基础,但同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不可避免的存在着。相信,通过以后的不断的努力和实践肯定会不断的完善。

幼小衔接专题教研总结报告篇四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进入小学学习的重要前提,为此,本学期,我们首先请孩子每天背着书包来园,学着整理自己的书包,多次参观小学,了解哥哥姐姐们的小学生活,满足孩子想做小学生的愿望。同时,在平时活动中,我们及时提醒孩子上课时坐的姿势要端正,有事先举手,上课认真听教师讲述,积极思考,大声的回答教师的提问,不做小动作,逐渐帮助孩子改正一些不良的习惯,朝着良好学习习惯的轨道发展。

幼小衔接专题教研总结报告篇五

在平时的活动中,我们加强幼儿的听、说能力。例如:在一些活动中通过引导幼儿听故事、儿歌、看图书等使幼儿喜爱文学作品。同时,引导孩子对这些文学作品大胆提出质疑,激发幼儿积极动脑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我们不放弃任何可以帮助幼儿阅读的途径,让孩子之间相互学习,以互相带教的方法一起阅读,增加阅读兴趣;提供可写本子,让孩子学着书写,以进一步引发幼儿对汉字和写字的兴趣。

2.关于计算兴趣的培养

平时,利用生活中的可供资源,吸引幼儿一起数数,并练习编题和列计算题,同时,结合主题活动,自编教材增加一定量的计算内容,如:捡树叶、配菜、送鱼儿回家、小鸟的窝、破译电话号码等活动。根据不同层次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孩子根据能力需要逐渐的对计算感兴趣,使孩子为学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