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6篇)

时间:2023-09-23 10:26:47 作者:紫薇儿 党团范文 2023年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6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读文中9个生字,学会“许、听”两个生字。

3.激发学生对菊花的喜爱之情,感悟菊花不畏严寒的高贵品质。

4、能有感情地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教学难点:

1、“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的指导朗读与理解。

2、能有感情地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过渡:小作者看到了什么样的菊花呢?下面请小朋友们借助汉语拼音自己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生自由读文,师行间巡视,了解学生朗读情况。

3.初学生字。

(1)课件出示一组生字(都会读了吗?别着急,我们先来看看生字掌握得怎么样了)。

(2)自由练读;指名读,相机指导;再指名读;齐读。

(3)开火车读;齐读。

4.检查读书情况,指名分自然段读文,师相机正音。

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一)第一自然段。

1.自己读读第一自然段,小作者告诉我们他什么时候看的菊花呢?有哪些人?去哪儿?你看,他说话多完整啊!再来读读。

2、谈话:星期天爸爸妈妈带你去公园玩,你的心情怎么样?瞧你说得多开心呀!能不能把这种愉快的心情带到第一自然段中呢?你来试试,带着笑容读。

(二)第二自然段。

1、我们去公园看菊花啦!

出示课件:一朵朵的菊花

你瞧,菊花好看吗?哪儿好看?

你能用学过的成语赞美菊花吗?

2、小作者是怎样赞美菊花的呢?

画面出示: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

3.说一说“好看极了”什么意思;再读读看。

4.我们来仔细看看菊花都有哪些颜色?

课件出示:黄、白、淡绿、紫红色的菊花。

当这些五彩缤纷的菊花跃入你眼帘的时候,小朋友是什么感觉呢?

开心惊喜

那我们看着图把惊喜的感觉说出来吧!谁愿意来试着读读看。带上动作读。

5.菊花可真多呀,让我们来数一数吧。

6.课件出现一组画面,请小朋友们用“朵”数;一朵朵菊花聚在一起,数不过来呀,怎么办呢?别着急,老师送你一个词“丛”,再数;一丛丛的菊花连在了一起,那我们就用“片”了。一片片的菊花,向四处铺开去,公园好象成了花的海洋,多美啊!

7、出示句子:

指导读出层次,齐读。

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

8.看着这么多,这么美的菊花,人们怎么舍得离去呢?

出示课件:看,观赏菊花的人们边走边看,边看边走,生怕错过了一朵美丽的菊花。读句子。

人们边看边走,边走边看,会说些什么呢?

9、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内容,齐读。

10、尝试背诵(师范背,你能学着老师这样吗?)。

(三)学习三、四自然段。

1.人们这么喜爱菊花,仅仅在因为菊花好看吗?

2、自己读读第三自然段。

3、说说还有什么原因?

4、第二自然段里也有写菊花不怕冷的句子呢?找出来读读吧!

深秋是什么时候。“迎”是个什么动作,请小朋友表演看看。

指名读: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

“谢”是什么意思?

面对寒冷,许多花都凋谢了,但是菊花却毫不惧怕,他们多么顽强啊!我们来读出菊花不怕冷的精神。

指导读好句子。

5.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指导读好“更好看了”。

四、朗诵全文

五、学写生字,掌握写法

1.卡片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2.许:

教新笔画:横折提

自学书后笔顺,指名说。

3、师范写生字,讲清书写要求。

许:左窄右宽,横折提的折处要和点对对齐,横穿插到提上,悬针竖写直拉长。

听:“口”字站在横中线上,右边第一撇是横撇。第二撇是竖撇,穿插到口下,撇竖见了面,总是一竖长。

4、在本子上书写。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篇二

《学与问》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课文围绕“勤学好问”这一中心论点,通过中外两个具体的事例,告诉我们“问”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在教学中我采用“读——思——议——读”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知道“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以读促思,读中感悟。抓住切入口——课题,环环相扣,井然有序。

教学此课时,我设计了三个有层次地复述环节。一是学生初读课文,找出印象深刻的句子,并谈谈感受和启发。学生精确地找出了课文中启迪性的语句。这一环节实现了对课文初步感知的复述,较零碎,肤浅;二是让学生细读课文后,叫老师做学问,这次,学生不光能用书上的具体语言,而且能结合实践指导教育老师,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复述得既有条理,又深入,并且有创造性;三是让学生精读课文后,教师将一则小故事,让学生想象自己为故事中的智者为老二指点迷津。学生再一次地运用书上语言,并加上自己的感悟,发言真是精彩纷呈,课文的中心观点已渗入学生的心中。

另外,这篇文章先写“问”的重要性,再举例证实;接着写向谁“问”;然后写“问”与“思”要结合,最后有理有据提出观点: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文章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如何让学生初步感悟这种文体的结构特点,平时在表达自己的某种观点或给别人讲明某种道理时能自觉地借鉴本文的结构。我设计了这样的一种训练方式,以下是此教学环节的课堂部分实录: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大胆地畅想了学习《学与问》这一课后,自己今后的学习可能发生的变化,情真意切。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课文,不难发现,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都在1、3、5小节中,作者为什么还要在文中插入两个小故事呢?好好想想,与周围的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沉思了一会,便开始交流起自己的想法。三分钟,安静下来)

学生1、老师,我想可能是作者害怕我们看了他的文章不相信他说的道理,加上两个名人的小故事让我们更加得相信。(同学们哈哈大笑)

学生2:我同意刚才同学的意见,如果没这两个小故事,光讲道理的话,别人会不太相信。

学生3、这两个故事是作者有意写的,是有力的证据,证明了作者说的话是正确的。

……

师:是啊,这两个故事对于这篇文章很重要,这就是说理性文章所具有的结构特色,大家今后讲道理或教育帮助别人时可要多想想这篇课文的写法。

师:为了检验大家活学活用的能力,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家,得到了个当朝宰相赠送的书有“学问”两个字的金匾。这家主人过世后,他的两个儿子分家,谁都想得到那块能带来学问的金匾,互不相让。结果两人只好找来工匠把匾从中一分为二。老二得到了有“学”字的半块。于是他就扛着这半块匾到处求学,见什么学什么,从不多问。几年下来,却一无所获。一天他在街上遇到了一位智者,各位同学你们现在就是这位智者,我就是这家的老二,请利用课文内容,你该如何帮助我这位只知“学”的青年呢!

学生们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写得写,在书上划的划。五分钟后,个个跃跃欲试。他们不仅能用书上原文、原故事来生动地给我这个“老二”上了一课,有的还利用自己所知道的名人故事来说服我。不知不觉中,大部学生不仅能创造性地复述课文内容,还绘声绘色地交流自己所知道的有关“学与问”的名人小故事,可谓一举多得。

反思这一教学环节,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就是让学生进行了充分地角色体验。通过智者身份的体验,学生不仅巩固了课本知识,体验了文体的结构,更重要的是学生将自己已有的知识与新知识进行了融合,把已积累的零散的知识系统化了。角色体验在德育课中经常使用,已被证明是一种好方法,为什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不能大胆地使用了。新课标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角色体验不就是情感体验的基础吗?我想只要我们平时结合每篇教材的特点,多想办法,角色体验定会在语文课堂上发挥重要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1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的高超武艺。

教学重难点:学习理解古诗《塞下曲》,丰富学生积累。

预习要求:同以前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由介绍卢伦的《塞下曲》六首。

2、引出文中诗句,简单介绍“飞将军”李广。

3、板书课题,生读题。

4、有谁了解李广的故事,在哪儿见过的?

5、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6、读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李广是个怎样的人?他是怎样射虎的?……)

7、出示文中诗句,学生尝试理解。自渎课文,尝试用文中语句理解。带着未解疑问进入自学和合作学习。

二、读课文

1、自学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字音,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石棱神勇无比边境朦胧巡逻疾风警惕搜寻影影绰绰猎物惊呆

2、检查自学效果

3、指导书写生字

4、范读课文

6、分自然段指名朗读

7、各自轻声读课文,思考讨论。

(1)文章的题目是李广射虎,“射虎”的含义是什么?

(2)了解自然段的大意及课文的主要内容,

(3)范读《塞下曲》。

(4)指名读、齐读《塞下曲》。

三、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3、了解关于李广的故事。

4、选择卢伦《塞下曲》六首诗中任意一首课文之外的诗进行自学。

第二课时

一、诗文导入,质疑问难。

1.齐读课题。

2.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李广是:西汉时期一位--,人们称他为--(生答)(板书:神勇无比“飞将军”)我们还知道“李广射虎”的故事是作者根据唐代诗人卢纶写的一首著名的古诗《塞下曲》的情节改编的。(课件出示《塞下曲》)

(1)你能正确、流利地读给大家听吗?

(2)自由读读这首诗、指名读、齐读。

二、小组合作交流

1、合作交流:李广是个怎样的人?他是怎样射虎的?

2、汇报展示:

a李广在镇守边境时发生了什么事?

b我是从“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便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嗖”的一声,一枝白羽箭射了出去。”这些句子中理解“夜引弓”就是……(相机板书:拉弓猛射)

c将军是怎样引弓的?

d将军为什么要引弓呢?

李广将军夜间外出巡逻,树林深处风吹草动,发出了“沙沙”的声音,(林暗草惊风),李广将军以为有虎,便“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射出了一枝白羽箭。(将军夜引弓)。

3、理解《塞下曲》

创设情境:一天夜里,李广将军带兵巡逻来到了一片松林。此刻,夜是那样的黑,月色是那样的朦胧,寂静的松林中一阵疾风吹来(点击:出风声),树木野草丛中发出“沙沙”、“沙沙”的声音。(屏幕显示黑夜)

学生对应诗句及课文相关内容。

三、读好古诗、欣赏动画,感情朗读。

1.过渡:刚才我们跟随课文朗读古诗,品味故事,发现李广--(结合板书,生答。)深深地感受到了李广的--(神勇无比)是的,李广将军真是神勇无比!有这样“神勇无比”的将军驻守边关多好啊!学习了课文后,你再读《塞下曲》这首诗,感觉一定更深刻了。(屏幕显示诗句:指名读)

2.看得出来,同学们被这个扣人心弦的故事迷住了,相信你也一定更喜欢这首诗了吧,一起再来读读。(练习背诵古诗。)

3.想欣赏一下李将军射虎的神勇气概吗?(欣赏动画)

4.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

1.李广是我国历史上的一员名将,赞颂他的可不只是卢纶一人,唐代的大诗人王昌龄、高适等都写诗赞颂过他。我们一起来看看王昌龄的《出塞》。(课件出示)跟老师读。

2.学习《出塞》

3.课外作业:

(1)把《李广射虎》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让更多的人了解李广这位射虎英雄。

(2)课外阅读《李广射虎》小说。再一次感受人们对李广的敬佩与怀念。

8、李广射虎

风吹草动以为有虎

神勇无比拉弓猛射

[《李广射虎》(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篇四

新课程要求我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所以对《李广射虎》一课我做了如下设计:

一、出示《塞下曲》,读诗悟诗,质疑。

二、读准课文,通过小组交流进一步理解古诗的意思,从整体上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

三、听写三组词:

神勇无比将领据说边境

月色朦胧搜寻拈弓搭箭硬弓

随从猎物惊呆扎进

从中任选一组词同桌互相复述课文内容,集体讨李广是个怎样的人?相机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四、课本剧表演。

1、以课文为载体,找出人物的动作、神情和相应的'环境。

2、展开合理的想象,补充人物的对话。

3、自选伙伴合作表演。

五、课外延伸

出示李广射虎的“文言”: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

读一读,说说其意思

六、背诵《塞下曲》

七、作业

任选以下两项作业完成:

1、找一找卢纶另外五首《塞下曲》

2、联系课文说说《塞下曲》这首诗的意思。

3、默写《塞下曲》。

4、练笔:用“月色朦胧、影影绰绰”说几句话。

整个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综合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和课堂实效。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篇五

教材分析:

课文采用“以文包诗”的形式,介绍唐代诗人卢纶所写的著名诗篇《塞下曲》,大意是:将军夜晚外出巡逻,见树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虎,便弯弓猛射,天亮一看,箭竟然射进一块石头中去了,表现了李广将军的力大无穷和武艺高超。

学情分析: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的特色之一。教学时打算通过让他们读好故事,把握好诗的意境,读出诗的感情。相信通过感情朗读,能在学生心中树立李广神勇无比的高大形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怀着对李广的敬爱之情朗读《塞下曲》。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1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的高超武艺。

教学重难点:学习理解古诗《塞下曲》,丰富学生积累。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一、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1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同学们,读过《水浒传》吗?里面有个“小李广”花荣,今天我们要认识另一个李广,人称“飞将军”。板书课题,简介“飞将军”的由来。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要求:(1)读准生字字音,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话(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石棱、神勇无比、边境、朦胧、巡逻、疾风、警惕、搜寻、影影绰绰、猎物、惊呆

2.教学效果。(1)指读课文,卡片正音,强调“塞、搜”都是平舌音,“境、硬、蒙”都是后鼻音,指明“扎”是多音字,并引导比较“扎”的其他读音和意义飞将(jiang)军将(jiang)领平明(ming)绰(chuo)出没(mo)草丛(cong)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意思。

石棱、朦胧、疾风、巡逻、警惕、影影绰绰

3.指导书写生字。

1)齐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3)学生练字,教师巡视指导。

4.范读课文。

5.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点)

6.各自轻声读课文,思考讨论。

(1)文章的题目是李广射虎,“射虎”的含义是什么?

(2)根据课文的故事内容,说说塞下曲每句诗的意思。

先小组讨论,再全班讨论,对诗意只要初步弄清即可。

(3)范读塞下曲。

(4)指名读、齐读塞下曲。

三、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篇六

《春笋》是一篇抒情散文,它描写春天到来之际,春笋破土而出,向上生长的情景,热情赞美春笋不怕困难,顽强向上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竹山的春色、竹林的后代春笋的赞美之情。

文章开头以“我爱竹山,我爱竹林,我更爱竹山的春色,竹林的后代春笋!” 直抒胸臆。

接着重点描写了春笋在春雨的滋润下,拔地而起,破土而出的过程。

春雨中,烟雨迷蒙的竹林中正孕育着一种生命,“地里的笋芽儿如同婴儿吮着母亲的乳汁,吸呀吸,积聚着力量”,等待着生命力勃发的那一刻。 忽有一夜, 春雷“唤醒”了的春笋,它以一往无前、不可阻遏的气势破土而出,“冲破地皮蹦出来,顶开沙砾冒出来,穿过石缝钻出来……” 在充满顽强生命力的春笋面前,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得了!因为春笋“浑身充满力量,比钢钎更刚强,比风钻更锋利。”

整篇文章语言清新,抒情性强。文中大量使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且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非常适合朗读训练。

这篇课文是本册教材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为:读课文展开想像。这篇文质俱佳的散文不仅十分适合学生的朗读训练,同时教材的本身还留有一定的语境,为学生的想象留下了一片空间。教师可抓住教材的这个特点,让学生在充分地读文后,以课文内容为依托大胆想像,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说话,又培养想像能力。

二、学情分析

在识字方面,通过一年半时间的学习,学生基本具备了字词的学习能力:大部分学生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也能自主运用一些识字方法来记忆字形。但这并比意味着教师可以放弃字词教学,将此任务全部推给学生。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容易混淆的字形、字音的教学。尤其这一课的音形易混淆的字词较多,教师可运用归类、辨析、比较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在阅读方面,一般状况下,多数学生能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但此篇课文生字较多,词汇较丰富,且句子也颇有特点,加之语言优美,很容易导致学生一开始就情感朗读,而忽视语句的正确性。因此,教师朗读指导时应注重坡度:正确是前提,感情朗读是目标。

语言训练方面,学生已有了一些语言的积累。借助想像,创设语言训练的契机,在培养想像能力的同时,让更多的学生乐于说,敢于说,最终善于说才是根本。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本阶段的教学目标及本班实际,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目标一:在阅读中认识生字“笋、墨、弦、桑、婴、乳、汁、拔、浴、竞、材”等11个生字,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笋、拔、浴、竞、材”5个生字,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词语若干。

本课文需在阅读中认识生字“笋、墨、弦、桑、婴、乳、汁、拔、浴、竞、材”等11个生字,字音、字形易错的不少,但是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应该作必要的归类,如字音中需正音的为:桑叶,乳汁,成材(平翘舌音区分);婴儿,竞争(前后鼻音区分);琴弦(易错音)。字形中须辨析的有:拔?拨;竞?竟。本课好词较多,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比较适合。

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书写学习,应该已经积累了一些书写规则,大部分同学都已学会了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比例,所以在写之前可以不用像以往教师说,而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但毕竟还有一些学生对汉字结构的把握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注重演示的同时,当学生书写时,教师应加强巡时,及时纠正学生书写中的错误和不正确的写字姿势。

目标二:能根据课文内容,找出描写春笋顽强生长的句子,并能圈出动词。

“不动笔墨不读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很有必要。本班学生已有了划句,圈词的基础。本篇课文要划的句子和圈出的词语均较明显,不是难点。但教师仍要关注学生此习惯的养成。

目标三: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挑选自己喜欢的小节背诵。初步体会竹笋不怕困难顽强生长的精神,体会作者对竹笋的喜爱之情。

由于这是一篇抒情性散文,既适合朗读,又适合积累,所以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我们将目标最终定位情感朗读,并能积累一些语段。但这一切必须建立在读通、读准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研读,体会竹笋不怕困难顽强生长的精神,体会作者对竹笋的喜爱之情的基础上。

目标四:能依据课文内容,展开想像:春笋破土而出时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借助媒体,在反复读文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激活内在的情感,由衷地产生对春笋能冲破重重阻碍,不断向上生长的顽强生命力产生敬佩之情。同时,教师通过移情思考,让学生将自己想像成一棵刚破土而出的春笋,依托现实中已有的生活经验,多感官的引发其想像的空间,最终使学生能多角度的对春笋出土后的情境进行简单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