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农村财务审计报告(大全5篇)

时间:2023-09-25 07:38:34 作者:温柔雨 工作报告 2023年农村财务审计报告(大全5篇)

报告是指向上级机关汇报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工作情况、做法、经验以及问题的报告,报告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报告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告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农村财务审计报告篇一

xxx镇所辖19个行政村,19个核算单位,总人口26,561人,农户:6809户,劳动力12,269个,耕地面积239,123亩,其中:机动地32,279亩,截止到二oo五年末资产总额:2011万元,其中:流动资产:7万元,固定资产558.1万元。债权总额:1445.9万元,债务总额:2,375.3万元,其中银行贷款109.5万元,信用社贷款675万元,应付款:435.7万元,抬款:114.4万元,其中:中新增抬款6.3万元。

农村财务审计报告篇二

此次审计工作中审计组发现全镇35个村(社区)财务管理工作正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但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三签两审具体概括为:经手人签字、证明人签字、审批人签字;村(居)主理财小组审核关、主职干部审核关(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审核关)。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和村级财务制度明文规定,帐、款要分管。但是有的村干部包揽了所有职责,直接经手现金的收支,手拿支票跑银行,取了钱进商场,买了东西开了票,回去告诉会计入哪帐。导致会计成了“记帐员”,出纳成了“票据保管员”,民主理财小组章就在村干部手中,这就直接导致内部监督机构形同虚设。另外有的村只是在有关部门的督促下偶尔间断性地将村务作部分公开,再加上有的村(社区)理财代表缺乏财经法规知识,不懂得看帐和算帐,仍然起不到监督的作用,这也造成了民主理财,民主监督名存实亡。

在审计中发现,村里报账员因各种原因,现金不及时交镇“双代管,而直接用于费用开支,同时大量内部借支现象严重,因此村里账面现金余额很大。这种现象既违反了《现金管理条例》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原则,又逃避了镇政府对村里收支的监管,使核算中心失去了应有的监管作用。同时村(社区)存在支出大额办公、食品发票时无明细清单;招待费发票无事由、无菜单记录;工程发票内容为材料、工时等,但无具体明细清单;差旅费报销不注明事由等现象。

审计组在审计各村(社区)帐本时发现,全镇35个村(社区)均不同程度存在发票连号,白条入帐现象。个别村整个记帐凭证里白条“满天飞”,更有甚者是“三无”白条(无收款人、无审批人、无事由)。有的是可以取得合法凭证的,也用白条来报销。不光招待费是如此,工程结算也是如此,有的村几万的工程款支出都不开正式发票,更有甚者,近十万余元工程款也用白条支付报账。从实际情况来看,村里有的费用支出确实无法取得正式发票,但大宗的工程支出一定要签订合同并要求对方提供正式税务发票方能付款,同时项目工程必须经审计方能最后结算。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我们的各个村委会抓紧时机,千方百计地向上级争取到资金,用于自身的各项服务群众生活的建设,这是件好事。但好事更要好办,要规范和符合程序。从审计情况来看,全镇35个村(社区),20xx-20xx年度所有工程建设类项目几乎都没有经过工程预(决)算,没有一家进入产权交易中心进行招投标。有的连预(决)算、会议记录等材料也没有;有的工程事先没有签协议或合同,也无办理预算编报手续,事后却凭所谓“口头决算”付款;有的项目采用陆续付款的'方式,很少正式办理工程预(决)算手续,工程总额心中没有数;有的收取费用后,私自保管挪用,长期不报帐;这样就逃避了审计监督,为挤占挪用专项资金、虚报工程支出提供了方便。

非生产性开支过大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村一年集体收入很少,甚至连正常的开支都难以维持,但村干部在花钱时,从不考虑这项支出是否必要。有的村(社区)用公款吃喝玩乐,年招待费达十几万元;还有的用公款购买土特产、烟酒副食等礼品送人和应酬相关人员的婚丧嫁娶等,甚至个别村用公款报销个入党费。

村级干部一年应拿多少工资、奖金如何分配,如何领取,没有标准,也缺少依据。部分村的村干部及管理人员多年在村帐本上没有领过工资,但又有部分村的村干部及管理人员有滥发奖金、津贴的不正常现象。

农村财务审计报告篇三

为了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保障农村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经济发展,根据山西省运城市农经管理部门的要求和万农经发【20xx】17号文件的安排,结合我县审计工作的实际情况,现将审计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农村财务行为,助推阳光农廉规范进行,严肃农村财务法纪,保护农村集体和农民合法权益,维护农村稳定。

1、采取“乡(镇)农经管理中心初审,县农经管理中心抽查复审的办法进行。

2、按照万农经发【20xx】17号文件安排,“每年审计三分之一村,三年一轮”的要求,并规定了审计时间、审计范围、审计对象、审计内容等。

3、审计情况

万荣县共有14个乡镇,281个行政村,参加第一轮审计的村级有95个,实际审计了74个村,没有财务业务的有21个村。20xx年8月1日至20xx年10月20日完成了审计工作,审计资产总额152.6万元,审查出违纪村组2个,违纪金额1.86万元。

1、开展“每年三分之一村,三年一轮”的审计,解决了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在审计过程中督促他们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认真抓好民主理财、民主监督,村务、财务公开,现金、银行存款管理,债权债务管理,财务开支审批和村级报账管理,从而达到了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3、促进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通过审计提高了村集体财务的透明度,进一步增强了村干部经济责任,廉洁自律,财经法纪意识。

1、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村委主干报账不及时、不结账、坐收坐支问题比较突出和普遍。

2、农经基层职编偏少,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

1、加强队伍建设,搞好业务培训。加强对村委干部、财务人员、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的政策法规及财务管理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政策水平和业务技能,切实提高村干部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

2、健全和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坚持开展村级财务清理、清查审计工作,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3、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管力度。加快推进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正规化示范工作,继续深化农村财务委托代理制,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切实抓好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向经常化、法制化方向推进。

4、加强农村财务公开力度。进一步完善阳光农廉网公开内容,全面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充分体现和保障群众知情权、监督权及村民自治主人翁意识。

农村财务审计报告篇四

怎样理解和认识农村财务审计报告 农村财务审计是对农村生产经营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进行审查和评价,以确定其是否真实、正确、合法、合理和有效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农村财务审计的对象,包括农村村、社合作经济组织,乡村集体企业和经济联合体等,农村财务审计属于政府授权的内部审计,通过对上述组织实施适当审计程序而做出的审计报告。

农村财务审计的程序

我们通常进行的农村财务审计一般包括以下程序:确定审计对象和性质、拟定审计方案和计划、公示审计公告、具体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和结论、处理对接审计结果、审计材料的归档等。

一、审计对象和性质

一般农村财务的审计包括重点项目工程审计、干部离任审计、对农民反映的问题进行专项审计等,审计的性质确定了,也就确定了审计对象和审计的重点。

二、拟定审计方案和计划

根据审计的性质和目的,我们首先要拟定审计方案和工作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审计原因。就是说明这次审计是出于什么目的,是离任审计还是工程专项审计等原因。

2、审计范围。就是明确这次审计的时间界限和审计的帐目包括哪些范围。

3、审计方法。就是审计中具体采取什么做法,包括审查帐务、走访群众和当事人、与往来单位和个人核对帐务等。

4、审计小组。就是要成立专门的审计工作小组,明确责任、合理分工

三、公示审计公告

在拟定方案和计划后,把上述审计方案和计划采用公告的形式张贴于村公开栏中,明确具体的审计时间、地点,并限期到指定处结清有关于村组的各项帐目,保证审计帐目的完整性。

四、具体进行审计

根据具体的审计时间安排,具体进行审计,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召开会议。审计前须召开村组干部、村民代表会议与民主理财小组会议,说明这次审计的目的和范围,广泛征求群众代表和理财小组成员意见,并鼓励大家提供审计线索。

2、个别沟通。审计前须与村组织负责人和主办会计进行个别谈话,了解情况,征求意见,以便于审计小组更好地掌握村基本情况。

3、帐面审计。主要包括对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的审计,摘录有关总收入、支出和专项用款的明细,核查有关往来、借款等,并对存在问题的票据进行专项摘录,最后将有关的资料进行汇总。

4、调查核实。对帐面上审计出的结果进行逐笔核实,对收入逐笔查收,对存在问题的票据,询问经办人、初步了解真实情况,并及时与民主理财小组进行沟通,了解情况,对了解的情况再进行一次疏理,为出具审计报告提供依据。

五、出具审计报告和审计结论

根据帐面的审计结果和对当事人及民主理财人员的核实结果,出具审计报告。具体包括基本情况、审计结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为上级组织处理问题和决策提供依据。

六、处理对接审计结果

审计的结果上报上级组织部门,对帐面上出现的差错,有能力进行处理的,由审计小组会同民主理财小组,与当事人对接处理,对不能处理的问题请求上级组织处理,审计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共同配合参与解决。在对审计中出现的违规问题进行严肃处理后,应将处理结果写进审计报告,并张榜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七、审计材料的归档

审计结束后,对审计报告和处理决定进行归纳集中,立卷归档,做到有据可查。

农村财务审计报告篇五

一、近两年涟源市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

全面走上规范化轨道。第六、推行农村财务电算化管理。现已在七星街镇和斗笠山镇试运行,效果良好。

三是实行多种监督措施,逐步完善监督管理体系。第一、审计监督。市农经局成立了审计组,各乡镇农经站都配备了审计人员,大部分乡镇的纪检、监察与农经站联合办公,开展农村财务审计。2004年,全市市乡两级共审计单位153个,审计出违纪金额共42万元,其中,侵占贪污集体财产10人,侵占贪污金额19万元,受处理人数5人,移送司法机关依法逮捕的3人。第二、坚持民主理财,强化民主监督。全市有相当一部分村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搞得较好的如七星街镇还建立了民主理财小组成员会审原始凭证的制度,每次会审还作出了会审记录,及时提出会审中发现的问题。第三、认真搞好财务清理。民主理财小组或由村民推选的清账小组年末对村里的财务收支账目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市里还对清理程序进行了统一规范。

二、涟源市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村级财务管理近两年虽然有了明显的好转,但由于经费、体制和农村改革等多方面的原因,村级财务管理还存在许 多值得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的地方领导较多关注的是增产和增收,发展和稳定,认为村就那么一丁点收入,没几笔账可作,没有大不了的事,因而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排不上队,提不上位,有的乡镇仅安排1人兼职经管干部,根本无人无力去抓村级财务管理。待到问题积累成堆了,群众上访了,才去搞财务清理、整顿,而这些清理整顿工作只把注意力集中在查处村干部经济问题上,忽视了会计基础工作和制度建设,而且查出来的一些问题落实兑现又不及时,群众意见大,致使财务管理一直走不出“乱了清,清了又乱”的怪圈。直到这次村委换届选举碰到村民为财务问题罢选的问题时,我们有的乡镇领导才有所觉醒。有的村主要负责人采取不负责任的态度,无视群众的要求,不愿抓财务规范化和财务公开,土霸王主义,一方面引起财务混乱,另一方面影响社会稳定。

二是财务制度不健全。有的村作账不及时,不规范,甚至几年不作账,财务收支票据是大包包小包的包包账。有的审批制度不健全,无审批、无经手、乱支乱用的现象严重;有的票据管理不严,随意使用不规格的收据收款,造成混乱,混水摸鱼,贪污、侵占、挪用;有的村连续几任不移交,一任会计一包账,几任下来不见账,使村财务账目失去连续性等等。据模底全市有20%的村未作账,有40%左右的村作账不及时,不规范。今年斢换村会计的400多个村到目前为止,打好移交的仅100多个。

《农村财务审计整改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