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农村文化工作计划(汇总5篇)

时间:2023-09-14 19:47:27 作者:紫衣梦 工作计划 2023年农村文化工作计划(汇总5篇)

做任何工作都应改有个计划,以明确目的,避免盲目性,使工作循序渐进,有条不紊。通过制定计划,我们可以将时间、有限的资源分配给不同的任务,并设定合理的限制。这样,我们就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计划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农村文化工作计划篇一

(一)抢抓机遇,固本强基,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1、狠抓“两基”巩固提高,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我县始终将“两基”巩固提高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格按照“机构不撤,人员不散,力度不减”的要求,进一步落实“两基”工作责任,努力提高全县“两基”水平。今年,省政府对我县的“两基”工作进行了复查年检,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亲临迎检工作第一线,出谋划策,精心指挥,使广大教师受到极大的鼓舞,增强了做好“两基”工作的信心和责任感。经过全县上下一致的努力,各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我县“两基”工作的各项指标全面达到评估要求,以全市最高分通过了复查年检。

在狠抓“两基”工作的同时,我们还认真贯彻《xxx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_____民办教育促进法》,加大职业和成人教育的发展力度,积极开展职业技术培训,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矗县职业中专大胆改革招生办法,拓宽招生渠道,从今年起实行了春秋两季招生。同时,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调整专业设置,大力培植机械加工和工模等省重点建设专业,购置了10万元的数控车床、普通车床和铣床;实行了灵活的办学形式,坚持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强化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提高了毕业学生的就业率。

普通高中教育有了新的发展。我们按照“高中做优做强做大”的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有关文件精神,狠抓龙南中学的提质扩容工作,加大力度积极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育人效益,以满足我县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

学前教育形成了以公办园为骨干、民办幼儿园为主体的的格局,新建上规模上档次的托福幼儿园、金钩幼儿园和实验幼儿园相继投入使用,他们与县幼一起,成为我县幼儿园的领头雁,引领着我县幼儿教育事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快速发展。今年3月,举办了全县幼儿园(学前班)教师说课和健康教育培训班,共有近80位幼儿教师参训。目前,我县县城学前教育普及率达100%,全县学前儿童三年受教育率达到68%,学前一年受教育率达85%,学前幼儿入园率的大幅提升,基本实现了普及学前教育,为我县基础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矗2022年,我县被评为赣州市幼儿教育先进县和江西省幼儿教育先进单位。

2、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一是加强了德育工作。龙南中学、程龙初中、南亨初中、龙师附孝实验小学、里仁中心小学等中小学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强化了学生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2022年全县共有72位同学获省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二是各级各类学校进一步深化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改革,逐步摒弃以考分作为唯一尺度的评价办法,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多样化、多元化、全息性、发展性的评价手段。三是通过组织参加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全面展示了我县的素质教育成果:在江西省第19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县有1件作品获二等奖,多件作品获市级奖;在全市中学生英语听力竞赛中,有47位同学获一、二、三等奖;在赣州市中小学生电脑制作竞赛活动中有7位同学获奖;在2022年全省小学生学具操作竞赛中,共有9位同学获省市一、二、三等奖,63位同学获县级奖;2022年12月与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团县委联合举办了全县中小学生交通知识竞赛。四是开展创建文明校园和德育示范校活动。龙南中学、龙南二中、程龙初中、里仁中心小学已申报第四批市文明校园、德育示范校;三中、附孝实孝镇三小被省教育厅列为首批建设中的义务教育阶段省级示范学校。通过实施素质教育,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在全国初中物理应用知识竞赛、全国初中数学联合竞赛、全国初中化学竞赛中,我县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有8人荣获国家级三等奖,近20人获省级奖。今年中考,全县总分629分以上的特优生有138人,居全市第6位;高考成绩再创辉煌,本一上线人数56人,跃居全市第5位,比去年的第13位前移了8位,本二上线人数173人,位居全市第7位,比去年的第9位前移了两位,远远超过了宁都、于都、大余、崇义等县,跳出了徘徊多年的教育低谷,教育教学质量已进入了全市中上水平。

(二)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教育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1、积极做好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准备工作。为确保新课程改革工作能顺利推进,县教育文化局成立了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加强了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领导和规划,制定了新课程改革方案和教师培训计划。为了提高教师驾驭新课程的能力,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加强对课改教师的培训。今年暑假期间,选派了16位中小学教师参加省级新课标培训,组织了364位教师参加市级新课标培训;8月15-18日,又举办了县级新课标培训班,共有353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培训。此外,我们于今年4月组织了30多位教师参加了全市教学改革示范校开放日活动,对全县创新教学的全面铺开、深入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农村文化工作计划篇二

一、深入一线听课,搞好常规教研

本学期我要严格落实有关教研员听评课制度,坚持每周不少于2天到学校听课,在听课过程中发现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并思考解决问题的对策,课后和老师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改进措施。同时加强理论指导与培训,重点是2013中考研究及新课标和新教材变化方面。

二、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学习,提升教学水平

1、新课标培训。积极参加市教科所组织的研讨活动,听取专家对新课标的解读及说明,再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对新课标的变化有深刻的了解并能落实到教学中。

2、名师讲堂。名师讲堂是市教科所组织的一系列优质课观摩活动,本学期我县教师还要积极参加,教师通过观摩优质课,能深受启发,感悟新理念及新课标对课堂带来的实实在在变化,同时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及时调整改进。

3、搞好网络教研。继续参加《石家庄市初中化学之窗》网络教研,利用这一网络平台搞好化学教研,抓住这难得的机会观看、倾听各位专家、名师的讲解并及时请专家释疑答惑。

三、组织好学科竞赛

组织好2013年高中生物、化学竞赛,争取有更多学生、教师获奖。

四、做好中考研究指导

为做好中考方面的指导,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深入分析《考试说明》 ,逐条对比近几年来的变化,搞好两次考试命题,对新增考点加深研究并在考试命题中体现出来,通过考试引导学生学习。考后及时分析成绩,找出不足,召开教研会做出指导。

2、加强《新课标》和新教材的研究。针对课标和教材都的变化,通过外出培训、网络学习、网络教研等多种途径加以学习,加深对新课标的理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3、继续分类整理河北省中考试题。特别是2007年课改后至2012年6年以来的试题,这样能更深入的了解河北中考题型、知识点及重难点,通过对考试的知识点、题型、分值、试题难易程度进行统计分析,可预测今后中考命题方向,这样我们在教学、复习中就能有的放矢,把握住大方向。

五、加强自身业务学习

office 20

10、图像处理、网络应用等新软件。

五、立足本职,服务全局

在日常工作中我严格要求自己,按时完成教研室的各项任务。如教研室文件上传下发、各种数据统计及教研室办公设备的简单维护等。

除做好本职工作外,我还要服从教育局安排,按局要求参加其他科室完成相关工作。

2013.1.1

农村文化工作计划篇三

我村共有3个社,84户,360人,主要以土族为主,还有汉、蒙、藏等民族。离乡政府所在地3公里,属浅山地区,耕地面积为672.1亩。

2011年建成农家书屋1所,共有藏书余册,电子音像制品套,配备文化资源信息共享设备一套。书屋建成以来指定我村具有一定文化程度、工作经验丰富的村妇联主任兼任管理员,对农家书屋进行制度化管理,将图书进行了编码登记。今年开始农家书屋实行免费开放,并积极宣传动员广大群众走进农家书屋,近半年来累计开放一百余场次,多种类的实用图书大大满足了群众的文化需求,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群众素质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受到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每年元旦期间在我村组织开展农民篮球赛,来自达拉乡烂泥滩村和中心学校、童家等7支篮球队参加比赛,此项比赛为展示共和农民精神风采起到了推动作用。春节期间,自发组织组建社火对1支,二十余人的锣鼓队成了我乡社火表演中的一大亮点。

许家寨村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我村共有5个社,179户,680人,主要以汉族为主。离乡政府所在地4公里,属浅山地区,耕地面积为573.9亩。

2009年建成农家书屋1所,共有藏书余册,电子音像制品套,配备文化资源信息共享设备一套。书屋建成以来指定我村具有一定文化程度、工作经验丰富的村妇联主任兼任管理员,对农家书屋进行制度化管理,将图书进行了编码登记。今年开始农家书屋实行免费开放,并积极宣传动员广大群众走进农家书屋,近半年来累计开放一百余场次,多种类的实用图书大大满足了群众的文化需求,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群众素质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受到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我村文化活动丰富多样,春节期间,自发组织组建社火队1支,参加演出群众近百余人。我村书画爱好者繁多,其中三名被选入乡书画爱好爱好小组,一名被加入县书法协会。今年在乡主题书画展比赛中我村书法爱好者许存儒的《朱子家训》被评为优秀书法作品。下半年我们打算在村内开展一次农民书画比赛,为提高农村书法爱好者的积极性,推进民间文化的蓬勃发展,丰富群众文化,活跃文化氛围,给基层书画爱好者们一个真正展示自我风采和勇气的舞台。

农村文化工作计划篇四

全县基层文化工作会议(参考资料)

“如果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正在进行中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诗篇,基层文化建设就是这一诗篇的灵魂。”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坚持维护农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省文化厅厅长宋闽旺说“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提出建立文化强省的精神,切实提高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要做到六个有:即有规划、有阵地、有活动、有经费、有人员、有机制。”文化协管员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已成为推动农村文化发展的主力军。因此我县各级领导经过研讨,制定一系列的规划,加大力度促进文化协管员的工作。

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全力构建全县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力促城乡文化携手共进的新局面。

相关资料:

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文化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上级有关文化体育工作的指示、决定并组织实施。

2、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提出村级文化体育建设规划及意见,并组织实施。

3、主动运用本村的文化体育设施及文艺手段,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普及科学体育知识,传递经济科技信息,为促进当地经济建设服务。

4、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体育、节庆、民俗及电影、录像放映等活动。

5、管好图书阅览室、棋牌室、乒乓球室等文体活动场所,开展群众读书活动,协调选送文艺体育爱好者参加各类文化艺术体育讲习班(讲座),辅导和培训群众文艺体育骨干。

6、注意发现当地的文化遗产资源,配合上级有关部门积极做好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工作。

7、配合当地政府和文化体育主管部门,做好当地文化

体育市场管理。

8、在村“两委”的支持下,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和利用自身的优势,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体育事业,促进农村文化经济的发展。

9、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实施“全民体育健身工程”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动员、组织群众参与和开展体育活动,宣传、普及体育科学知识,推广简便易行、科学有效的体育健身方法,培养农民体育骨干,建立以农民为主体的社会体育指导队伍,指导群众进行科学锻炼。

农村文化工作计划篇五

2005年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v^、十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也是巩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年,一年来,***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v^精神,以加快建设小康社会步伐为出发点,紧紧围绕全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深刻领会自治区、市、县各类文件精神,抓住西部大开发、产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项目实施为有利契机,结合乡、村实际,集思广议,重新理清发展思路:以财政增收、农牧民增收为中心,实施郊区养殖、农区养畜,以农养牧、以林促牧,合理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为目标,全面加强精神文明、社会综合治理、基层组织建设,为乡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使之互相促进,协调发展,二00五年预计农业总收入万元,比上年增长万元、牧业总收入万元,比上年增长万元、林业总收入万元,比上年增长12万元、外出劳务收入162万元,比上年增长50万元,全乡预计人均纯收入元,比上年人均增收元,增幅为。

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狠抓作风建设,推进工作深入开展。

为深刻领会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乡党委将学习作为指导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扎实抓好全乡党员干部的学习培训工作。党政领导均参加了地、县两级的“^v^及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封闭培训,为全乡学教活动的顺利开展起好头、带好步,乡党校利用每周五下午全体机关干部学习,将党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和基本经验结合起来,以^v^精神为动力,结合实际制定了奋斗目标、发展思路、农林牧工作开展计划,利用“科技之冬”等活动开展的有利时机,由包村工作本资料权属文秘公文第一站严禁复制剽窃组统一对农牧民种养殖业的优惠政策进行宣讲,提供党政宏观信息,帮助农牧民理清发展思路,确定发展目标,使农牧民能更好地把握机遇加快生产发展,为实现增收打牢基础。

党政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是关键,乡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在建设年活动中,重点突出党委班子理论学习,针对乡改革和发展中深层次的问题,进行专题调研,深刻认识乡情,做到统一思想,努力提高工作的能力,其次,狠抓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坚持集体领导,召开民主生活会,针对群众意见大、班子矛盾突出等问题,派专人到各党支部参加民主生活会,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化解班子之间矛盾,增进团结,再次,实行领导包村工作制度,每位领导分别包管一个行政村,做到一年下村工作不少于90天,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深化结对扶贫工作,树立良好的联系群众和求真务实作风。

量化考核、动态管理,转变干部作风。将年终一次干部定等改为由理论考试、考勤、组织评价、年终测评四个方面结合起来的考核办法,考核成绩半年公示一次,调动干部学理论和干工作主动性。

“领导干部去向牌”强化监督。对领导干部经常忙于调查研究、与县相关部门协调解决有关事宜,农牧民不能及时与主管领导见面,乡党委决定在黑板上将领导干部的外出时间、去向及手机号码向群众进行公布,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作用,方便办事的群众,及时解决问题。

“竞上争岗”调动站所干部工作积极性,为贯彻《条例》、用好《条例》,今年2月,乡党政领导打破了“党政任命、论资排辈”的传统做法,在5人以上的站所中公开选拔副站长,通过竞岗形成了能者上的用人机制,激发干部的学习工作热情,促进了机关的作风转变。

二、抓好班子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以党建促经济,加快集体经济发展步伐。

基层党支部是基层组织经济发展的领导核心,年初乡党委对九个行政村按“五好”标准进行重新分类,制定了后进村整顿具体措施,因村施教,力争使其各项工作取得良好的成绩,尽快脱掉后进村的帽子。

1、规范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强化群众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