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小兵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设计(实用8篇)

时间:2023-10-14 22:24:40 作者:影墨 工作计划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小兵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设计(实用8篇)

条据书信的写作要求严谨,需要仔细地组织内容和结构,使其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可以通过阅读一些范文和样本书信,借鉴一些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条据书信范文,请大家参考。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小兵篇一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本课时教学紧扣“读”、“悟”二字,让孩子紧紧地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引导他们步步深入地读,在读中由浅入深地悟,从对文本的感悟,到对人性的感悟,对生活的感悟,把思想教育有机地融于语言文字的运用之中,含而不露,隐而不晦,给孩子一种心灵的触动,使课堂溢满浓浓的人文情怀。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重点词句,感悟小男孩关心父母的好品质。

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

激发学生关心父母,关爱他人的情感。

1、学生预习课文中的生字。

2、制作多媒体课件。

3、写小诗一首《写给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一、话说玩具,引出男孩

2、从你们的话语中,眼睛里,老师知道,你们都非常喜欢玩具,(点击出示各种各样的玩具),能够拥有自己喜欢的玩具确实是一件幸福的事。

3、现在,我们要去认识一个小男孩,(点击出示孩子)一个站在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出示课题:玩具柜台前的孩子齐读课题)

二、通读全文,初识男孩

1、读读这篇课文,你能从中了解到有关这个孩子的哪些情况?

2、简单交流有关小男孩的情况。

三、品读课文,感受男孩

(一)、喜欢小汽车

小朋友真会读书,一下子就知道了这么多。小男孩喜欢小汽车,你是从哪些句子读懂的?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读一读,找一找句子。

1、出示句子:柜台前有个小男孩,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跑动的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他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

2、认真读一读,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这是一个喜欢小汽车的孩子?

3、生交流并朗读,师相机点拨:

(1)、“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

引:小男孩看到一个叔叔带着儿子来买小汽车,他就……;看到一位阿姨领着女儿来买小汽车,他就……,他是多么……(接读最后一句)

(2)、“他目不转睛地盯着跑动的小汽车”。

目不转睛是怎样的神情?(联系“盯”、生活经验或动作演示来理解)

看来男孩深深地被小汽车所吸引,眼里只有小汽车,目光是那么专注,

他是……(接读)

(3)、“他的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

小男孩的眼睛亮亮的,你的眼里也有过这样的光芒吗?

引:看着心爱的小汽车,小男孩的目光里有一种兴奋,还有一种……一种……,他是多么……(再次接读)

4、小男孩的心思你们都懂了,那么你能把他的心思读出来吗?

(多种形式读)

(二)、不要小汽车

男孩这么喜欢小汽车,他要求妈妈买了吗?

1、他是怎么做的?读读下面的文章,画一画有关句子。

2、句子一“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男孩抢着说。

(1)、读读这句话。

(2)、男孩抢在谁的前面说?(读读上下文)

(3)、他为什么要抢着这样说?你怎么知道的?

(4)、指名读读妈妈的话。听了妈妈的话,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引:男孩知道家里穷,他心疼妈妈,什么也不让妈妈给他买,他不让妈妈给他买……,也不让妈妈给他买……就连……也不让妈妈给他买。所以他抢着说……(齐读句子一)

(5)、孩子们,他真的是只想看看吗?不!我们知道他是多么喜欢那辆车啊,我们一起再来读读:(写他喜欢小汽车的句子)

(6)、虽然男孩很喜欢小汽车,可为了爸爸妈妈,为了这个家,他放弃了自己喜欢的小汽车,这真是一个……的孩子。(懂事、孝顺、关心、体贴……)让我们再来读读男孩的话吧。

3、听着小男孩和他妈妈的话,(引读)售货员阿姨的眼圈红了,她说……,可是……

4、句子二“不,谢谢,我不要。”男孩拉着妈妈的手走出了商场。

(1)、反复读男孩的话,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2)这真是个让人感动的孩子,读好他的话。

四、写下真情,祝福男孩

1、引读文章最后部分:小男孩走了,可售货员阿姨被深深感动了,她回到家后,对……,女儿听了……,从此,售货员阿姨天天盼着再见到那个男孩,好把小汽车送给他。

2、善良的售货员阿姨在盼着他,还有谁也在盼着他?

(可爱的小女孩在盼着他,我们在盼着他,所有有爱心的人都在盼着他。)

3、盼啊,盼啊,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们真的盼到了那个小男孩,那么你会为他做些什么?(课件出示小男孩)

4、你们都非常善良、有爱心,小男孩会感谢你们的。不过我想,送他钱、玩具小男孩也许不会接受,就像他没有接受阿姨的小汽车一样,那么就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送给他,可以是赞美的,可以是鼓励的,也可以是祝福的。

5、让我们把所有的爱心,所有的祝福都装载到小女孩那辆漂亮的小汽车上,送给他。(课件出示那个小男孩和一辆红色的小汽车。)

结束语:孩子们,虽然男孩现在还不能拥有自己心爱的小汽车,可他却拥有这么多人的关心,我想他也是幸福的。

课外作业:

1、把小男孩的故事讲给父母听。

2、阅读关心父母,奉献爱心的文章。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小兵篇二

1、初步掌握分类方法,知道把同类物品归放在一起;

2、能够运用不同方法对物品进行分类;

3、积极参与互动,感受数学游戏的快乐。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1、活动重点:物品的不同分法

2、活动难点:物品的二维分类

(一)开始部分

1、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一位新朋友(p2,点人,"大家好,我叫嘟嘟"),和他打个招呼吧!

2、天亮啦,嘟嘟起床了,可是,你们看看他的房间,他的房间怎么样啊?

3、他的房间乱七八糟,衣服到处都是。

(二)基本部分

1、嘟嘟把这些东西收集出来,可是他不知道该怎么整理,你们愿意帮帮他吗?

4、你想怎么整理?(p5衣服标记淡入)剩下来的东西呢?(重复幼儿回答"鞋子和鞋子放在一起",鞋子标记淡入)我们把爸爸的剃须刀、妈妈的发卡、嘟嘟的水壶放在一起,它们都是用品。

帮助妈妈整理-按照功能、用途(方法一)

5、你还有什么别的方法吗?还可以怎么分?

(p6引导:这件西装是谁的?这件裙子是谁的?这件球衫是谁的?)帮助妈妈整理-按照所属(方法二)

6、那你们现在知道这些衣服应该放进哪个柜子里了吗?

二维分类

7、(p8)整理完房间,嘟嘟来到小区的公园里,他看到小朋友们正在草坪上做游戏。他们想要分成两排,可以怎么分?(p9弟弟妹妹分)还有什么好办法?可以用你喜欢的方法来分一分。

(引导:这些小朋友的衣服有什么不一样的呢?还有哪里不一样?)集体操作

(三)结束部分你们真棒,都用了自己喜欢的方法给小朋友们排好了队,我们回到教室里,把这个新本领分享给教室里的小朋友们吧!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4篇《《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设计》,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小兵篇三

课文讲述了玩具柜台前的一位小男孩,非常喜欢小汽车。可是却不要妈妈买,也不要售货员阿姨送。表现了小男孩对父母的关爱,售货员阿姨及女儿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是探究者,体验者,发现者。新课标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徐老师努力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自主感悟的过程,成为共同交流、合作探究的过程。通过徐老师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有所发现和收获,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标】

1、学会认11个生字。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通过默读课文,能从整体上感知这男孩关爱、体贴父母的男孩。

3、通过读好人物的对话,明白文中小男孩喜欢汽车但不买汽车的原因,使学生对小男孩的“懂事、关爱”品德有深刻印象儿受到感染。

4、通过训练,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体会到小兵虽然喜欢玩具小汽车,但他想到家庭生活的不富裕,而尽力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让妈妈给他买玩具小汽车心理,体会受到关爱父母、关心他人的思想教育。

【过程方法】

情境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cai课件、生字卡、图片。

一、创设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师:去年儿童节那天爸爸妈妈给你买了什么礼物?玩具是我们成长中的好伙伴,同学们能拥有自己心爱的玩具真是幸福。有一年的儿童节那天,一个玩具柜台前站着一个男孩子,在他的身上发生了一个的感人故事,大家想知道吗?(板书课题: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解决生字字音、字形

1、布置自学要求

1)、学生自读课文,形式不限,能达到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想想,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男孩?

2、检查落实:

1)我们祖国的汉字多么有趣,只要做个有心人,发现其中的规律你就能认识更多的汉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某个字的。

2)出示课件读词语。

3)通过默读课文,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男孩?

三、品读课文,自读自悟,随即理解有关词语

1、品读第一自然段:

当学生谈感受读懂小男孩喜欢小汽车时,重点指导朗读“柜台前有个小男孩……他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

1)指名读这段话

2)说说你是从那些词语中体会出来?(“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兴奋的光芒”“只要……就”等词语(重点理解目不转睛什么意思。能换个词语说一说吗?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旁边的事物都无法引起他的注意)

3)再通过指名读、齐读和表情朗读等用心体会这些词语的演示等,让学生理解体会小男孩对小汽车的喜爱。

师:老师看到了一个个喜欢小汽车的小男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

2、品读课文对话部分:

1)引读:他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当售货员阿姨劝他买小汽车时,他却抢着说,读——“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师给“抢”字做记号)

2)这个小男孩为什么这样说呢?赶快再默读课文,找到有关句子读一读。

a、出示句子“他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生活不宽裕。孩子心疼我,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

b、想象说话:

当小兵的文具盒破了的时候,妈妈想(),小兵却不让妈妈买。

小兵考了100分,妈妈想奖励他(),他不让妈妈买。小兵的8岁生日到了,妈妈想给他买(),他不让妈妈买。小兵要去春游了,妈妈想给他买(),他不让妈妈买。

3)同学们读了课文都有自己的感受,下面咱们就分角色朗读课文8~13自然段,看谁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了。

4)分四人小组,一人当售货员,一人当妈妈,一人当小男孩,导演读旁白。通过师生分角色朗读阿姨、妈妈、小男孩之间的对话,方式理解“忍不住、抢着说、叹了口气、眼圈红了”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小男孩是多么的懂事,售货员阿姨及女儿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5)学生评议。

3、品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1)读到这儿,同学们如果你在场,你想对这位小男孩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2)实际上售货员阿姨的女儿和大家一样也想送辆小汽车给他,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四、感情升华

2、在播放《感恩的心》(课件出示)的歌曲声中老师说:同学们,让我们在这美妙的歌声中,回忆爸爸妈妈们曾经为我们的付出,给我们的关爱,在这颗空白的心形卡片上写下你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几句心里话,也可以写给那个小男孩。老师发卡片,同学们自由书写)

3、师:谁来念念自己的心声?

学生交流

4、师:让我们把对爸爸妈妈的爱落实在生活的每个小细节中吧!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小兵篇四

1、会认“具”等11个生字。

2、默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德。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

观察图画,导入新课

1、出示第一幅插图,引导看图:这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谁在干什么?(学生说话)

2、随机教学四个生字、三个新词:“玩具”“柜台”“售货员”。

3、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带红领巾的男孩。导入课题: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借助“鱼”和“海螺”里的拼音,把字音读正确。

2、开火车读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a、注意后鼻音的字“芒”“兵”“抢”和前鼻音的字“咱”“品”。

b、出示词语:玩具、柜台、售货员、光芒、药品、咱们、抢着说、富裕。

(重点引导学生结合字义识记“裕”的字形,并给“富裕”找个反义词,其他生字和词语让学生在读文中多次复现来巩固)

3、说说你在哪里遇到过这些生字。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读通课文,初步感悟

1、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课文中生字新词大家都认识了,把它们放在课文句子中会读了吗?请小朋友再读课文,把课文每一句话读正确,读流利。

2、引导合作读书,同学之间互相读一读,听一听。

3、开火车指名朗读各段。引导学生评价,注意正音,朗读困难处,师生互相帮助。

4、相互交流。说说:你觉得小兵是个怎样的孩子?

再读课文,加深感悟

1、朗读感悟第8~13自然段。

a、请同学们再次认真读课文,找到你最受感动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学生读文)

b、指名朗读,并引导全班学生读好下面的句子。

“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男孩抢着说。

“不,谢谢,我不要。”男孩拉着妈妈的手,走出了商场。

孩子的妈妈叹了口气,说:“他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生活不富裕。孩子心疼我,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

(体会“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指的是哪些东西)

c、分角色读好第8~13自然段。(老师扮作妈妈或售货员阿姨)

2、朗读感悟第1~7自然段。

b、引导学生读课文,从课文内容中感悟小兵喜欢玩具的心情。

出示句子:柜台前有个小男孩,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跑动的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他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

采用多种形式读好这段话,并理解“目不转睛”。

看着课文插图,说说小兵喜欢玩具汽车的心情。(目的是引导学生把课文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分角色朗读第1~7自然段。

3、朗读感悟最后两段。

a、指名朗读。

b、交流:读了这两段,你想说什么?

默读课文,升华情感

1、请同学们再次静静地默读课文,读后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老师参与总结:是啊!愿大家都学会关爱父母,关爱身边的每个人。

课后作业

1、把小兵的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

2、平时做孝敬父母的事。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小兵篇五

教学目标:1、会认11个字。

2、默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3、提高学生基本语文素养,培养合作能力与交流的意识。

教学难点:在自读自悟中受到关爱父母、关心他人的思想教育。

教学准备:预习课文。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是几号?那再过几天就是什么日子?六一儿童节

2、看图说话。

陈老师今天要给同学们看一幅画,那里的小朋友也在过六一儿童节呢。出示课文的第一幅图、说话:这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有什么人?(生:玩具店,有小朋友、爸爸、妈妈、售货员阿姨、小男孩)

相机教学生字词“玩具”“柜台”“售货员”。

3、小男孩站在什么地方?齐读课题,设疑:这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生:一个人、眼睛看着玩具)这是我们从图画上了解到的信息,下面让我们进入课文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朗读感悟。

1、这个孩子在玩具柜台前干什么?

(1)请你默读第一自然段,划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的有关句子。

(2)感悟句子:柜台前有个小男孩,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跑动的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他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

a从这句话中你可以看出什么?(小男孩很想要一辆小汽车)从那些词语可以看出他很想要呢?(目不转睛、兴奋的光芒)

b带着自己的体会读读这段话、指名读(小男孩是多么渴望得到一辆小汽车啊!他是多么羡慕别的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礼物呀!)

2、既然他这么喜欢小汽车,为什么不买一辆呢?

(1)自由读课文2—11段,画一画有关句子。

(2)感悟句子:

句子一:

孩子的妈妈叹了口气,说:“他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生活并不富裕。孩子心疼我,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

a理解“富裕”。说说它的反义词。(贫穷)

b“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这“什么”还指哪些东西?(玩具、零食、衣服)

c小男孩什么也不让妈妈买,这是为什么?(知道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生活并不富裕,还得给爸爸买药,他懂得心疼妈妈)

d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小男孩?(懂事、乖巧)

e多懂事啊,此时妈妈的心理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啊?

不能满足孩子心愿的无奈以及为有这样的儿子感到骄傲等。

f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读这句话。(多么懂事的孩子呀!我真为你骄傲!我们还可以从哪句话里看出小男孩很懂事?)

句子二:

“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男孩抢着说。

a抢在谁的前面说?

b为什么要抢着说?(为了不让妈妈为难)真是难以想象,他小小年纪该怎样忍受“强烈的愿望”和因心疼妈妈而“坚决不买”这个巨大心理反差带来的痛苦啊!

3、售货员听了是怎么说的?

4、小男孩和他妈妈那亲切朴实的语言深深的感动了我们,也感动了那位售货员阿姨。分角色读2—13段。(小男孩、售货员、妈妈、旁白)读完课文,我们会深深的叹息,更会感到深深的欣慰:为那懂事的孩子,为那无奈而又自豪的妈妈,为那心地善良的阿姨。

5、售货员阿姨回家后又是怎么做的。

自由读14—15两段,用铅笔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感悟句子:女儿听了,连忙从玩具里找出一辆漂亮的小汽车,请妈妈带给那个男孩。

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你读懂了什么?(有爱心的小女孩)

感悟句子:

售货员阿姨天天盼着再见到那个男孩,好把小汽车送给他。

理解“盼”,阿姨为什么天天在盼?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心地善良)

三、感情升华

a学了这篇课文,最让你感动的有哪些人?为什么?(懂事的小男孩、心地善良的售货员阿姨、有爱心的小女孩,为难而又倍感欣慰的妈妈)

学完了课文,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眼前总是浮现出玩具柜台前一个小男孩的身影,耳边总是回响着那孩子令人心灵震撼的话语:“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也许,他幼小的心灵还没有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也许,他还没有能力去帮助妈妈,但是,能够理解妈妈,知道心疼妈妈,这就足够了,就足以让我们深深感动了。(在感动之于,你有没有想过自己今后该怎么做?小兵是个懂事的孩子,是我们的榜样;心地善良的售货员阿姨和小女孩也值得我们学习。)

b那么你准备做一个怎样懂事的孩子呢?(课堂小练笔)

四、小结

如果我们关爱地球上的植物,植物就会给我们创造绿色的生命,如果我们关爱地球上的动物,动物就会与我们和谐相处,如果我们真诚的关爱他人,他人就会真诚的关爱我们,让我们彼此怀着这种关爱,架起心与心之间的一道彩虹。

板书: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小兵                      售货员阿姨

妈妈           小女儿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小兵篇六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标本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通过对重点句段的朗读,体会小兵对玩具车的喜爱,以及体贴父母的良好品质。

3、初步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语意思;懂得提示语在对话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重点句的表达方式。

2、难点:感悟小兵对玩具车的喜爱以及对父母的体贴,掌握重点句的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温故而知新

1、课件出示词语

只要……就……    目不转睛 盯着 光芒

抢着说     富裕     药品    售货员

2、指名朗读

3、师:课文写了哪几个人?第一组词是写谁的?

板块二:品读感悟——小兵对玩具的喜爱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画出描写小兵的句子。

2、生自主读书,师巡视指导。

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只要……就……”“目不转睛”和“盯着”等词语体会小兵对玩具车的喜爱。

板块三:角色朗读——体会提示语的作用

师导语过渡:就是这么一个爱玩具车的孩子,当售货员叫他妈妈买车时,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情况。

1、自由读2—13自然段,画出小兵、售货员阿姨和小兵的妈妈说的话。

2、练习每个人物说的话,体会说话人的语气。

3、重点研读小兵说的话和小兵妈妈说的话。

a、课件出示句1:“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男孩抢着说。

b、句2:孩子的妈妈叹了口气,说:“他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生活不富裕,孩子心疼我,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富裕”的意思,体会省略号包含的意义,进一步理解孩子心疼父母的原因以及孩子用实际行动证明的可贵品质。

板块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2、学生发挥想象,续编故事。

附板书设计: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小兵(心疼父母)

喜欢汽车              不要妈妈买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小兵篇七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

2、默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自读自悟,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中体会人物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体会小男孩因为心痛妈妈而忍受对小汽车的“强烈的渴望”,“坚决不要”时的内心感受。

教学方法:自读自悟。

教学准备:预习课文。玩具汽车一辆、写有名言的小黑板一块、学生准备出题一份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表演导入:售货员陈阿姨这里有一亮漂亮的小汽车,你想得到它吗?你会怎样做?请**带着你的愿望到我这里来吧。

二、品读感悟:

1、王老师看到**同学礼貌的购物真为你骄傲。同时看到你得到心爱礼物的高兴笑容也为你庆幸,可是小兵却没有那么幸运,他很喜欢一辆漂亮的小汽车却没有得到,事情时怎么样的呢?让我们共同走进课文。

24、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板书)齐读

2、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108页。默读课文,注意生字解词的积累,感知课文。

3、刚刚同学们真专心啊,现在请你来当小老师把昨天通过预习而设计的有关字词的试卷拿出来同桌进行测试。

4、小老师们快坐好,开始收卷,评卷。

评卷后,老师巩固生词。

让王老师来考验你们一下。打开语文书齐读“我会认”。

5、同学们积累的生字解词,能再说说通过初读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吗?

6、听同学们深刻地感受,老师也为之感动,现在让我们饱含深情地再次走入课文,边读边悟,想想你喜欢文中的哪个人,为什么?再画出课文中的语句作为依据。

学生汇报,师相机指导朗读。

(一)第一段。

1、课文的那些地方可以看出小男孩喜欢小汽车?

2、抓住关键词体会:

3、是啊,你瞧书中的小男孩目不转睛地盯着小汽车呢。你能做个动作吗?做得多棒呀!你瞧,连眼珠子一眨都不眨。可真认真呀!

4、多威风,多漂亮的小汽车呀!又难怪小兵那么喜欢。能读好这段话吗?

(感受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你还能从哪句话感受到他非常喜欢小汽车?

(二)男孩点点头,又专心地看起来。(7段)

朗读指导:你能读好“专心”这个词,让我们感受到小男孩对汽车的喜爱之情吗?

过渡:刚刚**说小男孩很懂事,自己很喜欢小汽车,却不让妈妈买,课文是怎么写的?

(三)“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男孩抢着说。(10段)

1、其中的一个“抢”字让老师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要抢着说?

2、你能体会着读一读吗?(指名)

过渡:你还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

(四)“听着,听着,售货员阿姨的眼圈红了,送给他作节日礼物。”(12段)

(1)指导:多么感人的一幕啊,谁能像阿姨那样动情?(指名读。点评)

(2)多善良的阿姨,多热心的阿姨,多可敬的阿姨。(女生一起读。)

(3)但是阿姨的好意却被男孩婉言谢绝了,自己读读男孩的话。

“不,谢谢,我不要”。

(4)指名读(这是一个不随便接受别人礼物的孩子,男生一起读。这是一个多么懂事的孩子,全班一起读。

(五)你还喜欢文中的谁?(板书)

“小女孩连忙````”(14段)

谈到喜欢的人,好象每人提到小兵的母亲。难道小兵的母亲不可爱吗?

(六)“孩子妈妈叹了气买”。

1、妈妈是爱自己的孩子的,听妈妈叹气的声音就知道妈妈此刻的无奈。

谁能体谅妈妈的心情来读一读。

看到自己的儿子如此懂事,妈妈既难过又高兴,既伤心又骄傲,既愧疚又欣慰。谁能再来体会着读一读妈妈的话。

2、家里的顶梁柱病了,靠妈妈一个人来养,家里没有多余的钱。所以小兵是怎样做的?什么也不让买。

做题:小兵同学每学期都买一个新书包,妈妈看见小兵的书包已经用了3年了,想给他买个新的,他却说:“”

这次期中考试,小兵语数都考了100分,妈妈想给他买件新衣服做为奖励,他却说“”

小兵8岁的生日快到了,妈妈准备给他买一个生日蛋糕来庆祝,他却说:“”

三、拓展

1、说说学习课文你想到了什么?准备怎样做?

2、介绍田士国捐肾救母的事例。让学生体会到母子之爱。

3、介绍印尼海啸,唐山地震,中国人民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事例。让学生体会到社会的博爱。

四、总结

五、作业。

你准备怎样做一个懂事的孩子?写几句自己的打算。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小兵篇八

1、情感态度:学习课文中的人物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2、知识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学习默读课文,学会认11个生字。

3、过程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读好人物的对话,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感受小男孩关爱父母的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师: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感知

1、师:同学们想自己读书还是听老师读课文?听老师读课文之前,老师有个要求,认真听,思考“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指的是谁?”(师配乐读课文)

2、师:同学们听得可真认真,倾听别人发言是对别人的尊重,希望同学们继续保持!

3、指生回答“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指的是谁?”

5、师:刚才读书的时候,老师看见很多同学都做了标记,大家的学习习惯真好。生字都会认了吗?好,眼见为实,老师考考你们!

6、这里有些生字,谁能喊喊他们的名字?你怎么样记住他们的样子?(检查识字情况)

7、师:瞧,我们祖国的汉字多么有趣,只要做个有心人,发现其中的规律你就能认识更多的汉字!

三、品读课文

2、“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男孩抢着说。

(1)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想想小兵抢在谁前面说的,为什么抢着说?

(2)指导读出速度快,语气急

“柜台前有个小男孩,只要看到谁…….他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

(1)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能具体说说吗?

a、把“目不转睛”去掉行不行,为什么?理解“目不转睛”。

b、把“盯”换成“看”行不行?为什么?

(2)这么喜欢的小汽车,却不让妈妈买,如果读出小男孩的心情,读出他对小汽车特别喜欢的心情,更能表现小兵的懂事。(指生读——老师读,生评老师,知道老师为什么读这么好吗?——再指学生读——齐读)

(3)我们的脑子里可以想象这么一副画面:

看到一个叔叔带着儿子来买小汽车,他就——;

看到一位阿姨领着女儿来买小汽车,他就——,

看到一位位哥哥姐姐来买小汽车,他就——,

他是多么喜欢——

4、这么喜欢,却不让妈妈买,这是为什么?读出有关的语句

孩子的妈妈叹了口气说:“……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

(1)从妈妈的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认识生字“裕”(指生读——这个字你怎么记——课文中怎么组词的——反义词;)

小兵什么也不让妈妈买,那是对妈妈的——

(4)再读“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把握语速快,语气坚决)

(5)妈妈的心情怎样?从哪里看出来的?(自豪又有些难过,欣慰又有些伤感)

四、升华

1、孩子们,小兵和我们差不多大,可他却那么孝顺父母,懂事,不随便接受别人的赠送,他却是那么可爱,让老师忍不住为他写了一首小诗,送上我心中的祝福!(配乐读)

2、老师看到有些同学的眼睛有些湿润了,相信你也有很多话想对小兵说,请拿起手中的笔把你最想对小兵说的话写下来,可以是称赞的,可以是鼓励的,也可以是祝福的(生写)

4、同学们,我们都喜欢小兵这样的孩子,我们也都要做小兵这样的孩子,现在有什么想法?老师介绍读课外故事“乌鸦爱妈妈”“黄香温席”、“卧冰求鲤”。请同学们课下展开阅读,相信你同样会有很多收获,孩子们,母亲节就要到了,老师相信你们会把读书中的感悟落实到现实的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