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向善感悟(优秀12篇)

时间:2023-10-12 20:10:34 作者:薇儿 心得体会 崇德向善感悟(优秀12篇)

创新引领,品质铸就!在制定企业标语时,需要对目标客户群体的心理需求和购买决策过程有深入的了解。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些创意十足的企业标语,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崇德向善感悟篇一

读了《奋发向上崇德向善》这本书后,我被一个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新疆奇台县的阿尼帕夫妇养育了19个孩子,其中10个孩子都是他们收养的孤儿。在这个大家庭里,有维、哈、汉、回4个民族。为了让孩子们吃饱、穿暖,阿尼帕夫妇每天辛苦地劳作着,他们相信,孩子们终会长大,日子会逐渐好起来。在他们心中,没有民族区别,没有亲疏差异,不论是亲生还是收养,都是亲人。孩子们长大后,每到过年过节,都会来看望老人。

这是一个56个民族和睦相处的生动缩影,这是一个充满爱的故事。就像颁奖词中说的:“她展开羽翼,撑起他们的天空,风霜饥寒,全部挡住,清贫劳累,一肩担当。”

爱,没有距离,没有亲疏远近,也不会随着时间而流逝。

我的'太姥姥八十多岁了,得了老年痴呆症。她不认识我们中的每一个人,但每次我们去看她,她总是很高兴地握着我们的手,不停地说着我妈妈她们小时候的趣事。说到高兴处,还不时哈哈大笑。虽然时间在她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带走了她的许多记忆,但爱,对亲人、对晚辈的爱却深深地刻在她的内心,这是任何东西都带不走的。

爱,没有距离,却需要回应,需要感恩。请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去发现爱、感受爱、创造爱!愿人间处处充满爱!

崇德向善感悟篇二

很早的时候,我们村里面又多出了一位新成员——大垃圾箱,而且每个十字路口都会有一个,这可解决了不少问题,每天只要走一点路就能轻轻松松扔垃圾。而且环境也干净了不少,因为以前都把垃圾袋扔进河里,造成污染。正当大家都欢天喜地着呢!又出现了一个大难题:那垃圾箱虽然大着呢!可扔多了难免会满出来,这时候,周围都是哄哄的,苍蝇满天飞。每个人都不愿靠近它。村部里也注意到了,于是他们开起了会议,提出的这个方法不行,那个也不行。这可犯起了难,可忽然站出来了一个人,他大义凛然得说:“我来!反正退休在家没有事,正好有机会也帮帮大家。”“不行老张,卫生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事,那得坚持喽!就你这把老骨头行不?”“你操啥心,我保证你们满意!”他拍了拍胸脯,坚定得说道。

果然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每天大清早他就推着那辆垃圾车,背着个扫帚,满村跑,没过几天,这卫生确实是好多了,从老人上岗那天开始,他是走到一个地方,家家户户无不打招乎。大家也都知道他老人家辛苦,每次垃圾桶满了的都不会往里扔,而是先放着,下次直接扔垃圾箱里。还有几个跟他一样的老人也自告奋勇要一起来打扫,他们按部就班,无论刮风下雨,他们都会每天准时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今天,也是照旧。

他的行为,无不主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精华和中国的传统美德。但是从他的`行为中我也明白了一个人生道理:不管做什么,成功的基本条件就是坚持!它就是一根牢牢的支柱。它也是根基,深深的扎进泥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祖国生生不息得向前发展,我们每个人都要铭记于心。可是真正做起来并坚持却并没有几个。祖国的蒸蒸日上就看我们的持之以恒了!

崇德向善感悟篇三

前几天,我读了一本书《奋发向上,崇德向善》,这本书里面的故事使我深受教育,其中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叫作《路玉婷:奔跑女孩。

这是一篇简单又感人的故事,故事里讲了一个十五岁女孩叫路玉婷,因为她爸爸到外地去了,所以她五岁时就帮母亲干家务,照顾外婆和妈妈,而且从来没有一句怨言,我想:路玉婷姐姐这么孝顺,不怕苦,我呢?我连洗碗都不会,我和路玉婷姐姐相比差距太大了!真是羞愧!

路玉婷姐姐的一举一动都深深地感动了我,我决定向路玉婷姐姐学习,做个懂事孝顺的'孩子。有一天,我爷爷帮别人修完东西之后回到家一脸疲倦,我端来一杯水给爷爷,又给爷爷捶背,爷爷很快就躺在床上睡着了,我又帮爷爷盖上了暖和的棉被,然后轻轻地把门关上了。还有一次,我爸爸加班,很晚才回到家,我准备了一杯香喷喷的牛奶给爸爸。爸爸回到家,我立刻把牛奶递给他喝。爸爸喝牛奶时,我在后边帮他捶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孝顺是一种美德,如果每个人都懂得孝顺长辈,那么这个家庭这个世界会变得无与伦比的和谐与美好,让我们学习路玉婷姐姐,让孝顺之花开遍人间吧!

崇德向善感悟篇四

其中,令我最敬佩的是“诚信小学生”吴xx。一天下午吴xx在放学的路上捡到一个钱包,里面有9300元现金、银行卡及身份证等,面对9300元现金,吴xx选择了还给失主。这种拾金不昧的高贵品质给了我很多启示。

记得有一次,上课铃刚响,英语老师便笑眯眯地走进教室,手里拿着厚厚的一沓试卷宣布这节课要测验,寂静的教室沸腾起来。“糟了,我没任何准备”,“完了,肯定不及格”,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有的同学嘴中念念有词;有的同学急忙翻开课本看单词表……只有我自信满满的,我在窃喜自己之前进行“魔鬼训练”有所准备,一定会拿到满分。试卷发下来,我毫不费力地攻破了听力部分。我不紧不慢地写着笔试部分,糟了,“激动”的单词怎么写?我顿时手足无措,脑袋一片空白,只好先写后面的题目,后面的题目很容易我有把握全对。到底“激动”这个词怎么写,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刚好这时稿纸用完了,我只好从书包里找,刚好瞄到了英语课本!怎么办,我到底该不该看呢?我的心不由地紧张了一下。不行!这可是作弊!可是只要看一眼就能拿到梦寐以求的100分了!他们俩一直在我的心中斗争着。“诚信小学生”这几个字一直在我脑海浮现着。或许是做贼心虚,这本课本仿佛有千万斤重。不!我不能!想想诚信小学生,想想吴xx,她才三年级,而我却已经五年级,她能做到,为什么我不能?想到这,我的手慢慢缩了回来。就在这时刚好下课了,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虽然我没能拿到梦寐以求的100分,但我收获了更重要的东西――诚信!

诚信是人之根本,是社会之根基。诚信是桨,帮助人们航船远航;诚信是灯,帮助我们找回设定的方向;诚信是翅膀,带领我们自由翱翔。无论何时,诚信都不可抛弃。

崇德向善感悟篇五

《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真是一本好书,书本中拿出自己所有积蓄来建设落后的山村的段爱平,为了病人把一生献给医学的胡佩兰......一个个好人,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我感到自己一定要学习他们向善的一举一动!

很小的时候,我常常回农村老房子玩,老家大厅中最显眼的是“仁义道德”和一副“处世传家须道德,为人做事要公平”的对联。从我记事起,那副对联就一直没有换过内容,只是每年除夕,太爷都会用新的红纸认真地誊写一次,再庄重地贴上去。当我们全家吃团圆饭前,都会大声地诵读这幅对联。这样的家训,在我家随处可见,木沙发靠背上、茶几上、衣柜上......都有太爷亲自题写的一句句名言警句,如“善事可作,恶事莫为”。“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小时候大人教我这些,我总觉得不耐烦,但经过长年的念读,家训的内容已让我牢记在心。内容虽然记得了,但我从未去想他们的意义,读了《奋发向上崇德向善》这本书后,我终于明白了太爷的良苦用心,他是要我们牢记做人的道理。我突然想起来,我每年获得“文明好少年”也有太爷的一份功劳,是他从小在我的心灵里播下了崇德向善的种子。这粒种子已经在我的身上生根,发芽。

讲文明,做一个正直礼让的人;讲诚信,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讲善良,做一名副其实的人。古有程门立雪的尊师,孔融让梨的尊长,三顾茅庐的恭敬,负荆请罪的谦让。其实做到崇德向善并不难,关键是我们要从小事做起,要从身边的一点一点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崇德向善像一滴水,只要我们一滴滴极少成多,只要我们人人都把这一滴滴的水汇聚起来那就成为大德大善,我们的社会就会成为文明的海洋。

崇德向善感悟篇六

年关将近,外婆的小商品超市人头攒动,有买日用品的,有买茶点的,还有买装饰品的……外婆手忙脚乱,我加入了帮忙的行列。

收收钱、找找钱,我还是可以的,外婆千叮咛万嘱咐:“要看清钱币的真假,还有不要找错哦。”“你可别小瞧我,这点事我可是绰绰有余的。”“找你58元,找你32元,找你8元……”

忙活了一上午,腰酸背痛,正打算小憩一会儿,一位操着外地口音的中年男子手里攥着什么进入店内,似曾相识。

他直奔柜台、直奔外婆而来,说:“我上午买了大米,油等物品,可曾记得?”“记得,钱还是我找的,记得一共是262元,找了您38元。”我连忙接过话。他对我友好地笑了笑,摊开他的手说:“小朋友,数数,这是多少?”外婆赶忙凑上前说:“是不是少找了你钱?”“78元,不对,我记的是38元啊,怎么是78元啊!”外婆笑笑说:“大概是你把50元当作10元了。刚才还夸海口说小菜一碟,多亏大哥把钱送回来!”我一边道谢,一边感叹:“这世上还是好人多啊!”“小朋友,如果我多给了你50元,你会要吗?”

50元是小事,失了诚信是大事!

从小到大,有多少人教我讲诚信。

蹒跚学步时,奶奶就常常哼唱:“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给警察叔叔手里边……”

曾经以为,这样美丽的故事只是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我们想象的世界里,殊不知,今天,一个外地的大叔,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凭借着他这份诚实善良,向我们演绎了一个如此美好的故事。

外地大叔小小的善举,让我一下子明白《奋发向上,崇德向善》这本书的内涵。作为一个公民,如没有崇德向善的品德,就会在大是大非前失去做人该有的道德准则,正如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说过:“无论是别人在跟前或者自己单独的时候,不要做一点卑微的事情,是最重要的道德。”如果用妈妈再三叮嘱的话就是——让诚信之花永远绽放!

崇德向善感悟篇七

读完《奋发向上崇德向善》这本书,我深有感受,对一些事物也有些自己的看法。

陈燕萍法官在钱财与公正之间,选择了公正,这是很可贵的。这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还有让我感动的胡佩兰老人。临终前,老人最后一句话竟然是“病人看完了,回家吧”。胡佩兰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公益事业。他一心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给病人开药,向来不会为了钱给病人多开药,开贵药。这种一心为民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阿尔帕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她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事。她收养了各个民族的十个孤儿,把他们抚养长大。这是中华民族善行的最好诠释,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最好解读。

在书中,诸多的.故事中,我读出了无私奉献,为他人着想的美德,这就是一份沉甸甸的爱。世间,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充满爱心;人人多一点美,世界将变的更美。

崇德向善感悟篇八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短短的二十四个字便包含了党对国家,对社会,对个人的所有期望。我们如果按照这二十四条来发展国家,完善社会,严于律己,那么,祖国一定会更加繁荣昌盛!

在我们的小学阶段,老师不仅会带着你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还会带着你翱翔于道德的天空。与真、善、美交朋友,撕开假、丑、恶的面具,并丢弃它们。但是,不谙世事的我们,怎样才能正确辨别善恶呢?怎样才能不在“乱世”中迷失方向呢?这就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们指明方向、确定坐标。并让我们为了这个正确的价值观而崇德向善、奋发向上,不仅是我们个人,整个社会和国家也要为这个价值观奋发向上。

将这二十四个字合并成三组,就是三个层面的发展方向:国家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要“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而我们自己则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无论大事、小事都可以体现出这个价值观: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从这些小事中就可以看出个人的价值观。

大家知道有名的六尺巷吗?一开始,张家与吴家为了争夺宅基地谁也不让谁,整日争吵不休。其中张家的亲戚是尚书大人——张英。张家便请求张英“摆平”吴家。但张英却只回了一封信: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十年报修箱”的主人公——徐虎。在他还是二十几岁的热血青年时,他当上了上海某社区房管所的水电工。有一天,一位妇女因断电孩子无法复习而急匆匆赶来报修。就是这一次,让年轻的.徐虎思想产生了改变:他总以为维修工只要做到“你来报,我来修”就好了,但这次,他却想到:虽然修电线、通马桶对自己来说是小事,但对别人来说却是大事。后来,小区中就出现了三只“夜间水电急修特约服务箱”,毫无疑问,这是徐虎挂上的。从此,徐虎的心里就只剩下“为民服务”4个字。“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徐虎十年如一日的维修水电,赢得了大家的赞赏和口碑。

这是多么可贵的个人精神啊!正是徐虎心中有着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才会有十年风雨日晒,十年坚持不懈的奉献精神。所以,让我们以这二十四个字为目标,奋斗吧!以这二十四个字为方向,前进吧!发展国家、完善社会、严于律己,这就是我们学习的终极目标!

崇德向善感悟篇九

我最近看了一本书,名字叫做《奋发向上,崇德向善》。书中主要讲许许多多的'科技进步,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故事。读了这本书,我受到很大的教育。

书中有一个故事,我看了之后深受感动,这个故事名字是《诚信小学生:拾到近万元交还失主》。故事主要讲一个小学生吴萱捡到近一万元钱,通过学校将钱还给失主,失主拿出一些钱塞给她,她不要。如果换成现在某些人,一定会拿去吃喝玩乐,可是她并没有。近一万元的现金,能买许多东西呢!吴萱一个小学生,在金钱面前,不为所动,多么令人敬佩,大家都给她点个赞!

近期,陕西安康市石泉县城关一小六(6)班学生陈奇灵回家途经县城环城路时,突然发现地上有沓用皮筋捆扎的钱,他捡起来一数,整整2900元。于是,他就在原地等失主,可等了一个多小时也没见失主,后来把钱交给了民警。还有一个司机,叫陈司机,发现乘客落下一个钱包,千方百计地找到失主,归还钱包。

如果人人能拾金不昧,就会让全世界成为和谐的人类家园。

崇德向善感悟篇十

这个寒假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奋发向上,崇德向善。》它给我的感触很大,不仅是书中说的人物,和故事。更是它说的道理,这不是一本书,而是中华儿女所有优良传统的结合。如果能将这些人物的.良好品质学会。你就真可称得上是一位贤人了。这还引起了我的深刻反思,想想社会上有多少人能做到这些呢?我想应该不多吧。大家再想想自己做到了吗?你有没有感到脸红呢?现在的中国人看到街上一位老人摔倒了,都要想想,老人会不会碰瓷,才去扶。还有早已"赫赫有名"的中国式过马路。凑够一帮人就往前冲。也不管红绿灯。在街上撞见一个受伤的小女孩,都可以旁若无人地走过去。这是有多不关心呀!当然我也相信这世上也是好人多的!!!陈燕萍,方俊明。这些中国好人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说到这我又想起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好人好事。

那是一次,寒冷的早晨又轮到我去给全家买早餐了,我只好不情愿的穿上衣服,披上外套。拿上钱,和保温用的饭盒。出发了。这次气得太早。只有李奶奶的包子铺开张了。我想:"反正家里人也爱吃包子,就买包子吧。”于是我走到李奶奶的包子铺前,蒸笼的温暖热气让我舒服了许多。“李奶奶来三个素的,三个肉的!”我大声吆喝着,生怕李奶奶听不见。好来。素的一块一个,肉得两块一个。一共九块钱。“李奶奶这是钱,拿好。”把钱一放,包子一拿。我就头也不回的走了。回家后的五分钟。我和妈妈听见了敲门声。打开门一看。咦?李奶奶!?“您来有事吗?”之间李奶奶从口袋里拿出了两元钱说:“傻孩子,买东西怎么不数数,你看多给了我两块钱。这不我趁着没人给你送来了。好了,不说了,我回去了。”说完李奶奶就走了。只剩下我站在门口发呆。事后我想,像李奶奶这样的人真不多。要是别人白拿了两元钱,保准要兴奋的三天睡不着觉呢!

所以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奋发向上,崇德向善吧!

崇德向善感悟篇十一

读了《奋发向上,崇德向善》这本书后,我沉思了很久。

我想起上海滩外滩踩踏的事件:12月31日晚,上海外滩大规模倒计时活动取消。然而,这里依然灯光璀璨,人潮汹涌。尽管有警察担任警戒,但在跨年夜的欢庆过程中,不幸踩踏的事故还是发生了。致35人死亡,42人受伤。如果当时人人都遵守纪律,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我还想到,在各种地方,都排的整齐的队,人人都遵守着文明礼仪,可是也总有人来破坏。

我国是礼仪之邦,文明的.国家,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遵守礼仪,讲文明,这样我们的国家就会真正的成为文明、和谐的国家。

崇德向善感悟篇十二

闲暇之余,我读了学校发的一本书《奋发向上,崇德向善》,它教给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做事。

字里行间透露着智慧而友善的光芒,一篇篇文章让我沉浸其中,留恋忘返。尤其其中的一篇《助人为乐好少年》让我感受颇深,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位小学生,他有一颗真诚善良、与同学共同进步的心,帮助了许多同学,得到了全校师生的好评。说到这里,让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一件事。

有一次,我步行去上学,走到一个十字路口,突然发现有一位老奶奶气喘吁吁地从菜市场走出来,买了一大堆蔬菜,足足有两篮子。可能实在是走不动了,老奶奶就找了一块大石头坐在上面,喘会儿气。我赶快走到老奶奶身边,关心的`问:“老奶奶,您一个人出来买菜吗?”老奶奶叹了一口气说:“唉,我有三个儿女,他们都外出打工挣钱了,老伴也丢下我一个人走了,现在就我一个人孤零零地住在大房子里。”说完,老奶奶起身就要走,我快步走向前去,对老奶奶说:“老奶奶,让我帮您提吧!”老奶奶用慈祥的目光看着我说:“多好的闺女呀,奶奶就领你这份情了,你叫什么,在哪个学校上学,上几年级?”在送老奶奶回家的路上,我一一向老奶奶回答。

把老奶奶送回家,已经八点半了,我以最快的速度跑向学校,教室里,同学们都在兴致勃勃的听老师讲课。我紧张的喊了一声:“报告!”老师问我:“怎么来这么晚呀?”我把今天早晨的事告诉了老师。

没想到,老师不但没有责备我,而且还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我,在雷鸣般的掌声中,我走向了座位。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助人为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它像一根黑夜里的蜡烛,照亮着人间,温暖着我们的心。

让我们把这一美德传承下去吧,让助人为乐成为一颗永不会陨落的星辰,永远闪耀在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