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清晨散文随笔(通用8篇)

时间:2023-10-16 05:35:52 作者:琉璃 文秘知识 2023年清晨散文随笔(通用8篇)

辩论可以促使我们围绕问题展开思考,并通过辩论来激发创造性的解决办法。辩论不仅是一种思辨能力的锻炼,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应对压力和处理矛盾的能力。辩论是一种通过对不同观点的争论和辩驳来寻求真理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它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提高我们的辩论技巧。那么在进行辩论时,我们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和技巧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辩论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清晨散文随笔篇一

清晨,是刚雨洗过的大地,一切都如此清新,犹如刚出浴的少女,恰似那水莲刚冒头的娇羞。清晨是美好的,经过夜里暴雨的洗礼,我想:大地终将是一切清新。

清晨,是慵懒的,同时,它也是积极的。

清晨,在这儿,和外面有些不同。这儿,起床的报晓不是鸡鸣,而是一声刺耳的哨音。这声音,恰似一击重锤,锤碎了我们的美梦。我们有如花朵般伸展它的躯体,展开花瓣,接受早晨朝阳的洗礼。穿好衣服,眼睛还没完全睁开时,我们已经站在今天的起跑线上,等待一声号令,全速前行。

清晨,是该爆发出朗朗的读书声。近期,新一轮的英语四六级考试又要开始了。唉!英语不过四级,就不给学位证,学校还真是残酷的。那些底子稍薄的学生,恐怕又得奋斗到一线了。这几天,他们夜里加班加点,大脑整日里都装着是那二十六个英语字母。是的,他们在奋斗着。也许,这是他们最后一次参加英语四级考试了,也许,他们还有几次。不管怎样,他们始终在奋斗着。如果,这结局不怎么理想,那也无所谓。毕竟,天空中已经没有鸟儿的足迹,但鸟儿已经飞过。

清晨,也是一个奋斗的早晨,它是向上的。

当我们睁开迷蒙的双眼,拿着扫帚下楼时,一缕扑面而来的阳光照了进来,恰好与我们的眼睛零距离接触。此时,我看到了人生的美好。这从东方射来的一缕阳光,是那么温暖,犹如一位母亲温暖的双手,拂去了我们内心里的伤痛,爱抚我们那颗疲惫的心。这个,就如童话故事里所说,一双具有魔力的手,利用自己的温暖,给予那些苦恼、迷茫的人指明方向,而且,还把那些误入歧途的人拉了回来,重新找到了自我。在我的前方,就是这样的一缕阳光,温暖,充满活力。

虽然,我们是在拿着扫把扫地,内心里充满了埋怨:为何在这么早的时刻扫地?这本是一个读书的时刻。为何不让这儿保持原状,最基本的自然本色?可是,碍于高层的命令,作为军人,我们必须要去执行。所以,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浮躁的心,使它变得如同这雨后的清晨,清新,唯美充满大自然的气息。看着这开红色花朵的.石榴树,闻一闻那伸出来的丝微芬芳,难道我们不能沉醉于其中,忘却所有的一切吗?还有,这茂密的梧桐,蓊郁的香樟,还有那直入云霄的水杉,我们看着这如此茁壮的生命,怎么不能令我们肃然!大自然里,一切的生命都在积极地向上,作为一个突出的个体,你还有什么资格去沉沦!

其中,大家议论最多的还是那清晨的鸟鸣。我也不知道这鸟是何许人也,大清早的,也不嫌累。站在一棵水杉末稍,尽情地唱着歌。就像是一位忘我的歌手,不管别人怎么说,只要自己内心里拥有那份美好,那份自我的沉醉,外面的一切就不那么重要了。虽然,我们都觉得那歌声十分难听,一种凄凉,一种荒废的靡靡之音。

清晨,它是从东方喷薄而出的朝阳射来的阳光而开始的,但是,它也是由我们拿着书包,整齐划一地行进中结束的。是的,这是一个晴朗的早晨,一切都是雨后清新。

清晨散文随笔篇二

当了一辈子农民的奶奶一直保持着早睡早起的习惯,可一直在外求学的我却习惯了深夜写点东西,习惯了晚睡晚起,然而,每当我回到家后却没能改过来,每天总是迟迟才起床,总是把午饭当早餐吃,对于这些,每天早出晚归的爸爸妈妈也不知道,而他们也相信儿子这么大了,应该能够照顾好自己了。

然而在家的奶奶却不然,她每天等着我去吃早饭却总也等不到,奶奶心疼我的胃,于是乎,她就来找我吃饭,奶奶从老屋走来新家,因为奶奶和爸爸妈妈习惯了住在住了一大半辈子的还不算旧的老家,而我们四姐弟就住在新家,但是吃饭都是在老家吃,我也不知道原因,或许这是我们家的习惯,一个不想抛弃的习惯,而旧屋与新屋相距也只有两百米左右,这是农村人的习惯,总喜欢这样,,房子越近越好,奶奶没有新家的钥匙,因为她说她老了会怕把钥匙弄乱或者弄不见,于是,她只能在下面大声喊我,喊我下来吃饭,只是熟睡中的我却是听不到,而且都关着门窗睡觉,外面的声音也是听不到的。

奶奶见叫了一会,还是不见我反应,于是着急地敲门,不停地敲门,敲门的声音通过墙壁清晰的传到我耳边,我很快就醒了了过来,我不知是奶奶在敲门,喊了几声谁啊,却不听不到任何回应,不,有回应--敲门声。终于还是忍不住了,爬起床,走出阳台,却看不见人,但敲门声仍在持续着。

我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穿上鞋,走下楼去,打开门,发现是一脸焦急的奶奶,

我有些惊讶,奶奶这么早找我是因为什么事呢?还没等我从惊讶中恢复过来,奶奶就责怪了下来:“这么这么迟了还不下来吃饭,而且叫也不应,敲了这么久的门才下来?”

我明白了,奶奶这是在担心我,是来叫我吃早饭的,我一脸愧疚,揉着睡眼的手也一下子不知放哪好,奶奶看了看我有些凌乱的模样,知道我是刚刚才起的床,责怪加心疼的道:“从小到大,都跟你说了多少遍了,要早起早睡,你看你都成了什么样了,早饭也不吃,快点洗漱好,跟我下去吃饭。”

这个时候的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也不能说什么,于是灰溜溜的跑去洗漱了,很快,我就跟在奶奶的身后,走去老家的厨房,奶奶端出了热腾腾的粥出来,奶奶肯定又热了一遍,或许已经不止一遍了。看着这热气腾腾的粥,心头忽然一热,愧疚之情也深了一份,我从橱柜拿出了我自己的碗筷,却发现奶奶也走过来拿碗筷,原来奶奶也还没吃,我赶紧递过我手中的碗筷,然后再拿一份出来,此时心中的愧疚之情更加深了一份了。

带着一份深深的愧疚之情,坐在餐桌上跟奶奶一起吃着粥,奶奶也一直在叮嘱我要早睡早起。愧疚越陷越深,我知道我不能这样了。

只是习惯性的深夜写稿让我没办法一下子就能改过来,所以每天还是有点迟才起床,不过比之前还是早了一点,只是奶奶还是觉得不够,于是,每天清晨,当太阳爬上山上的树楣时,奶奶就会来叫我起床,而叫我起床的方式自然还是在楼下敲大门,此时,空旷的客厅总会有很大的回响,通过墙壁传到我耳边,于是我不得不爬起床,走下楼去开门,告诉奶奶我已经起床了,因为在房里回应奶奶的敲门声,那是毫无效果的,因为奶奶已经老了,耳朵也不是很灵,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奶奶见不到人,是不会放心的.,见到了人,也要等着我洗漱完毕后,领着我走去老家的厨房,就像小时候领着我逛街、上学似的,原来在奶奶眼里,我也永远是个长不大的小孩,事实上,我的这些做法也像一个未长大的孩子,因为我照顾不了自己,照顾不了自己的胃。

一开始,对于这种敲门声,我有点烦,甚至有时会发火,只是一想到背后的这份浓浓的爱意,剩下的也就只有愧疚了,还有改过的决心。

后来,我也渐渐习惯了清晨的敲门声,即使每天我早早起床了,但还是不肯走去老屋吃早饭,就一直站在门后,等着清晨的第一声敲门声,然后就开门,对着奶奶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然后由奶奶领着我走向老屋去,岁月静好,奶奶安好,我想就这样一直走下去,一直。

清晨散文随笔篇三

又一次,从寂寞的清晨起身,窗外的晨曦反射着夜的空灵和静谧。你觉得有一个叫做思念的'小鸟正一声不响注视着你不知所措的清醒,等待你的抚慰。你无助地反复向自己追问:“当漫长的爱的旅行,止于思念的丛林,坐在岁月的篝火旁。你该选择沉默无语,独自品味这份丰厚的甘美,还是让它在思想的草地上翩翩起舞,和所有的生灵一起品评。”

当一粒小小的种子伴随着季节不知不觉开出花朵,你会懊恼你竟然没有陪伴在这个神奇的过程。然后,回过头去默默猜测它的脚步,它每天的忧伤与快乐,那时的自己是为它遮挡了风雨?还是不经意路过时,拔去它脚边的杂草?也许仅是一个调皮的顽童,给了它开怀大笑的欢,给予它尽抛泪水的执着。才有幸得到这份垂青。

你知道这朵花是如此珍贵,将戴在你挚爱的人的心上。如果,她喜欢并愿意呵护,它就会永远开放。尽管,所有知道它的人都用各种方式来诱惑你。希望一睹它的芳容,甚至愿为它献上他们自以为最珍贵的财富。但是,只有你清楚的知道,它需要是四季的温度,一个春天可以让它开放,却不能让它长驻。它需要与另一个自己并肩而立,而不是谁为谁屈服。它知道你的歌沉默时,会屏息等待,而不是用自己的忧伤代替。寻找是生命从旋转中悟出的方向,在某一个时刻,它自会在自己需要的答案悄然轻笑。如果,你正好站在它的身旁,我想我们也会相视一笑。

你一定渴望过从春天带走一朵花,或者从夜晚带走一个梦想。那样才能不辜负你思念时那份痴情。你飞翔时那份执念。你可曾渴望留给春天一朵鲜花,留给夜晚一个梦想。那时,一个回头,你也会轻声歌唱,为那饱满的泪水清空你满腹的沧桑。那时,一个举首,你也会淡然一笑,为那莞尔的清疏舒展眉心。

又一次,凭空望着展翅的飞鸟。是不是飞翔中才懂得了蓝天的赠与。是不是穿过才能知道草原的宽广。我是拥有夜与昼接吻的深情的人,也许仅仅是那一瞬,我懂得了一个答案,无论再多的美,再多的真。如果没有一个叫做“你”的生命,都只是慢慢冷却,凝结,一次次在夜晚起身,寻找黎明的出口。

清晨散文随笔篇四

和一群未曾相识的人挤在一起,面前是一窗口,窗口的另一面是叔叔阿姨手忙脚乱。早餐就是在熙熙攘攘中完成,新的一天就那样被开启,有些被动,有点不知所措。几个馒头,一杯豆浆,简单而又不失趣味。

嚼着一份香甜,口腔融化的是麦香的味道,被味蕾轻轻唤醒的是那阳光和雨露的滋润,满脑子浮现的是一片金黄的麦浪,丰收的喜悦嵌在馒头里,使它那样松软,不要忘了那蒸汽,热量一点一点透进去,原来是它让麦香苏醒,不再沉睡,也开启了馒头的新使命。然而馒头有点干,让早晨不够嫩,太干涩的样子终是难于让我沉醉于它的芬芳。一杯豆浆或许是极好的选择,入口却没有应有的醇香,豆渣都还在的,一杯清醇腥味品尝都是痴想,而我却没有挑剔,豆制品里的蛋白质最廉价,更富有野味,至少一元一杯里面还有一些自然的精气神的。其实吃馒头我不大喜欢,情愿是一碗白粥,那种薄薄的滋味,淡淡的清香和早晨的`柔和很相配,就连那袅起的雾都有简简单单的一份能量,吸一口神清气爽。客居的日子,这真是侈想了。粥又何曾没有的,什么红米粥,什么黑米粥的,一大碗也寻不出几粒米,吃粥是吃粥感觉像是在喝米汤。味道太浓艳,有点甜丝丝的黏糊糊的感觉,是在喝粥吗!感觉在喝糖汁,粥的梦想很简单,只想呈现珍珠般的质感,可是又有多少人喝下这份单纯,不断往里面增添东西,结果每天都很像腊八节。

和童年牵扯的日子,一年一年的春夏秋冬都属于南国。小麦毕竟不是主食,馒头就成了零食的一部分,那时吃馒头是幸福的滋味,家里蒸的馒头太难看,说是包子里面没有货,说是馒头又没有馒头的形,反正就那样,是过节的时候才弄上一点,味道不好吃不完就切成条晒干,有时拿出一两根嚼嚼,怎么都像磨牙的意思。豆浆就更是娇气的物什了,平时难得见面的,它的衍生品倒是不少的,也使我忘记了原来还有豆浆这么一回事,更没想到还有和豆浆勾搭的早晨的。可是一切又是让人感叹。客居的日子每一个早晨中的馒头豆浆是要我念想那一碗白粥么!

粥里的早晨是满满的柔和,慢慢渗出来能量支撑着上午的温润,时间是慢慢溜走的。而馒头豆浆的早晨是浓烈的躁动,时间是被赶走的,一上午的能量是干涩的。漫不经心嚼着馒头,人影从身边闪过,偶尔一两个目光毫无意味跌落在我的眼睛里,好像藏着一点憔悴。画在脸上的浅浅微笑,也是用来唤醒活力的,粥抑或是馒头都善待着我们的早晨,而我们应当将它们给予我们的善意传递下去,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方式来自同一个缘由,请对我们美好的早晨问一声你好。

清晨散文随笔篇五

微微细雨中,神秘的民族音乐从不远的民居中传出,犹如断了线的珠子一般没有尽头,似乎在召唤着什么,屋檐上的风铃,在微风中发出清脆的响声,时近时远,时亲时疏,飘渺得如同此时的古城一般,令人难以渗透其中的玄机。数不清到底有多少人描写过独克宗古城,可无论什么样的文字都难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但凡到过古城的人,多数喜欢夜晚的古城,而我却并非如此,夜晚的古城固然美丽,可不知您是否留意到,清晨的它却另有一番风味,清晨,走进薄雾缭绕的古城,脸上吹来充满水汽的凉风,润润的,滑滑的,像落下了温柔的一吻。

伴着和风漫步至古井旁,看着水气从水面袅袅升起,像琴弦上舞女的裙,又像一根根丝带拔地而生。那湿漉漉的水气缓缓升起,慢慢浸入身体,唤醒内心深处的睡莲,花瓣一片一片展开,不久便在心底开出一朵粘满露珠的荷花来了。往日平静的水面,此时与小雨珠嬉闹着,颇为活跃。叮叮咚咚的雨滴激荡着水面,描出一圈圈的涟漪,重叠的雨点漾开重叠的波圈,一波还未散尽一波接踵而至,就如你面朝大海,任由海浪嬉戏你的脚丫。

在古城安详的鼾声中,独自信步在纱帐似的细雨里,双脚踏在古老的青石板上,透过它光滑的脊梁,可以读懂那沧桑的历史。在被马蹄磨得光滑的石阶正中,留有一深陷其中的蹄印,俯下身来,将耳朵轻轻放在蹄印上,合目悄然聆听,你可以听到那超越时空的驮铃声――那铃声,曾经点燃过古城的希望。在刻着藏文的玛尼石下,一株小黄花用尽全力从细缝中探出瘦弱的脑袋,倔强的站立着,宁愿日晒雨打,也要见证古城的点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邻家门前的木桶里,插满了昨天采来的山花,它们簇拥着,用好奇的眼光打探着周围的一切,粉红的花瓣上,缀满了点点雨珠。遥遥相望,在薄雾中晕开一片粉来,就像姑娘脸上泛起的红晕,甚是可爱。花下倾斜的陶罐,一股细流从中直泻而下,好象藏家姑娘戴在手腕上的银镯子,那么透亮,那么细腻,最终落在石板上的滴答声,宛若古城呓语。

转身回望,只见那曲曲折折的石板路消失在古老藏房的墙角,从远处传来轻快的步伐声和藏民特有的爽朗笑声,这一笑声唤醒了梦中的古城,它醒了,顿时整个小城沸腾起来,新的一天就此诞生。

清晨散文随笔篇六

我出生在辽宁的一家国营陶瓷厂,我和我的一大群一个模子出来的姐妹一起穿上薄如蝉翼的透明内衣,集体经过太上老君炼丹炉火般的高温炼狱,成为洁白如玉的孪生姐妹,接着又与被挑选出来无瑕疵的一帮姐妹一起穿上了漂亮的花外套、上下各描了一圈金线、在底部印上标签,被送入电炉烤了一番。出了电炉的姐妹们又有一些因为花衣服没穿好或金线没没描整齐被冷落到了一边,听说可怜的她们将要被便宜的卖给各地的土杂商店。我一路过关斩将,很幸运地走到了出口包装线上。我和十多个一同胜出的姐妹被崭新雪白的包装纸一个个地隔开、紧密整齐地排在一个精致的木箱子里安静离开出生地,我出国旅行开始了。

“就在这个箱子里取样品吧!”随着一个声音传来,久违的光亮照在我身上,“就拿中间的一只!”那个声音又说了一句。

我被轻轻拿出箱子,装进进了一个软软的帆布包。我再一次见到光亮的地方是一个大机关的实验室,经过严格的体检化验。一声“这批合格了,放行出口!这只检验样品送样品储存室吧!”指令之后,我便孤苦伶仃地呆在寂静的储存室,被放在了一个没有门的柜子里,我的出国梦破灭了。

我的身上落满了灰尘,来储存室取物件或放物件的人来去匆匆,对我视而不见,我被遗忘了。

二、认主

“小刘,这只出口的金边花碗挺好的,你拿它到后勤科,象征性的交个费用,你刚参加工作,又住单身宿舍正用得着。”一个中年人拿起了我,吹了吹我身上的灰尘对一个小伙子说。

在小伙子到后勤科交了一角钱的后,他成了我的主人。我跟随主人来到了单身宿舍,开始了单身宿舍到食堂再到单身宿舍的两点一线的循环。

“既然出国不成,就将就在国内混了。”我好无奈。

米饭、青菜、鱼、肉、馒头、饺子、包子、等等按照主人所在机关的晚饭食谱轮番光顾着我。对美味的称赞声与对难吃食物的抱怨没有规律地在我面前出现。我似乎感觉是我在影响着主人吃饭时的心情,我的情绪也随着主人的几乎每天都开心和偶尔的郁闷而同步变化着,我一开心就被主人洗的溜光水滑,我一郁闷就浑身脏兮兮地被放在角落里,甚至被一放就是好几天。

三、新家

平淡的日子过了两年,有位年轻苗条的高个子女士开始来拜访我主人,“你大小伙子怎么用了一只花碗?”年轻的女士看见我说。“这是我自食其力的第一个饭碗,有金边的,我挺喜欢它。”我主人一语双关。

从此,我陪主人吃晚饭的次数逐渐少了,陪主人吃饭时也几乎听不到主人以前那样对食物的细细评价了,常与我的主人同桌吃饭的同事们开始同我主人谈论起人生的终身大事—成家立业。

菜米油盐酱醋糖的各式组合开始丰富我的见识,我带领我的小弟们同住一个柜子,使用同一张餐桌,主人全力维护着我在他家里碗碟族的老大地位,我每天都被洗得一尘不染,摆在最显眼的位置,盛着最好吃的食物。温馨的气氛包围着我。我装盛的食物越来越丰富多样,味美而精致,我的两位主人面对我时的欢声笑语回荡在我主人不大的而温暖的家里。

主人跳槽离开了大机关下海了……

我又有了一个小主人……

我随主人搬进了两室一厅新房子,新家具有了我族的一份领地……

小主人当了一年一班的班长……

主人升职了,分到了一套两室两厅的新房子,小主人转学了……

小主人在新学校又被选上了三年级的班长……

小主人上中学了……

主人又升职了,主人买了一套豪华的大房子,同时买来了一大套美丽时髦的骨瓷餐具,我和我的小弟们从崭新的餐桌上撤离了。

主人把我仔细地擦洗干净,发现我的两圈金线已经褪色了很多。他把我放在了新碗柜的最上层。“你装饭菜的使命告一段落了,把你供起来,家里碗碟一族的老大还是你!新来的一大家子有同样绘画的骨瓷也要遵你为老大。你的小弟我会给他们找个好下家的。”主人自言自语。

饭碗(2)

四、再认识自我

离开了餐桌一线,不能和主人一家在大大的新厨房里共同我享受温馨的晚餐,还一下子不适应了。做了挂着老大头衔的摆设,体会到了高处不胜寒。我对我主人一家有深厚的感情,虽然已经退居二线,我依然继续关注着我三位主人的生活,为他们的喜而高兴,为他们的忧而烦恼。

主人夫妇步入中年、女主人升职晋级、小主人进了高中,大学。主人家的日子愈加殷实美满。我的心逐渐放下了。

我把关注的重点从主人的每日的生活转移到了对往事的回忆和深沉的思考上。

回忆起刚开始追随主人,进入机关食堂时有人对我主人说的话:小伙子,你真是走运呀,大学一毕业就有这么好的饭碗,加上咱们大机关的待遇,真是铁饭碗镶金边呀!现在有很多人在为饭碗发愁呢。

我心里那个美呀:有人赞美我,说我是好饭碗还镶金边,嘻嘻,不出国也挺好,出口转内销也比纯内销货吃香。

我踏入人类的生活就从跟随我主人开始了。我主人成家后,封我为家里碗碟一族的老大,在我主人家里,多少曾经跟随我的小弟都不小心挂了,还有的碰残破了,进了垃圾桶。小弟们换了好几茬,唯有我老大的地位岿然不动。“看我像不像了不起的盖斯比!”更自我又骄傲了一把。……一幕又一幕自我感觉良好的情景在眼前巡回上演。

天天在碗柜高处这样自我陶醉,日子久了,就厌倦了。

主人们的美好生活真的是我这个带金边饭碗的功劳吗?我真的是很有本事吗?我夜夜冥思苦想。

使劲想啊想,想不出结果。“换个思路吧!”一个突如其来的念头让我醍醐灌顶。

何不罗列一下我被置之高阁前后的所见所闻,从我主人以往的生活中审视自己呢?

我主人们曾经因为吃我盛装的美食而感到幸福。那美食是来自若干劳动的组合,我每手没脚!

我三个主人,每人都有一堆属于自己荣誉证书。我每天呈现给主人们的食物在这些证书出现在之前和之后并没有大的不同!我主人时常在家里招待客人。我在待客的餐桌上只遇到过我主人的亲戚,同学,发小,同事,生意伙伴等类客人,主客都是真心地欢笑,互不拘束,其乐融融。官员、领导及有势的大人物,我只在陪我主人晚餐时从电视屏幕上见过,也只瞄过几眼就懒得再看他们那皮笑肉不笑的脸了!我主人的家里从来没有响过麻将声,也几乎没有打扑克的喧闹声。除了常引起我共鸣的厨房里的锅碗瓢盆合奏,主人们翻书的“刷刷”声和主人辅导小主人功课的低语是我日常听到最多的和弦,小主人十年的练琴声是我平凡日子的美好点缀,一架公主牌钢琴是在我小主人四岁的时候,我主人挪用了为主人家里买彩色电视机的款项购回的。

我主人享受的美食是劳动者的杰作,我不就是个盛碗吗?

饭碗(3)

五、释然

我终于想通了:我是个饭碗,是个看起来很敦实还有点花哨的饭碗,仅此而已!人们所说的饭碗是指对他们生活的保障,是生活条件的代名词。有人以为外在的因素决定了饭碗的质量,这是不全面的思维!也有人认为只要自己竭尽全力去奋斗,饭碗就有好的成色,这是盲目的前进。以我陪伴我主人的三十多年的经历,目睹了食物由短缺到丰富,环境由简陋缺憾到美好完善,由一贫如洗到富裕小康,还有从年轻莽撞到宽厚包容。我已经知道,我主人的真正饭碗不是我,我只是个象征!

我主人真正的饭碗是他以自强不息的个性、天生善良的本质、善于学习勤奋工作的精神、正直坦荡的处事风格等等好品质为原料,细细研磨、沉淀过滤、拉坯成型、精挂良釉,放入上千度真火的社会大炼丹炉里考炼、又经多位高人的精心描绘、二次浴火终成的。它质地坚硬、坚不可摧、流光溢彩、庄重秀雅,它将伴随我主人一生、惠及我主人的亲人,好友。它是任何靠运气和他人提携获得的的好饭碗都不能相比的。

它是真正的金不换!

清晨散文随笔篇七

凌晨五点半,突然从梦中醒来,睡意顿消,只好穿衣起床。

走出屋外,月光仍在中天,但在山边极远极远的天空,有一些早起的晨曦正在云的背后,使灰云有一种透明的趣味,灰色的内部也仿佛早就织好了金橙色的衬里,好像一翻身就要金光万道了。鸟还没有全醒,只偶尔传来几声低哑的短啾,听起来像是它们在秋天的树梢夜眠有梦,为梦所惊,短短地叫一声,翻个身,又睡去了。

缓缓地走在路上,旁边的行者呼啸而过,带起一阵微风,吹动了我的发梢,翻卷的发梢不失时机的亲吻了一下我的脸颊,蜻蜓点水般的吻有一种麻酥酥的感觉,痒痒的。然后像一个害羞的女孩,隐隐退去。

躲避行人,踏上一条人迹稀少的山道,石阶上还留着昨夜的露水,经过了肃杀的秋天,山林里树的叶子已经落尽,仅剩下一株株枯枝守候春天,在冥暗中看那些枯枝,格外有一种坚强不屈的姿势。树底下有一些黄色的小花,正张开花瓣在呼吸者晨间流动的空气,那是野菊花,是世界上最平凡的花。

土地里深藏着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呢?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在我们的周遭不顾一切的向上茁长?在寒冷的初冬里按时开花,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生命里最美丽又最神奇的现象。这不起眼的小花让你根本不能从她面前走开,我轻轻一拈,一株长长地野菊花就被拉拔起来。

人的一生,总该有一些坚持,总会有一些东西令你激动,令你热泪盈眶。就像现在的野菊花,在寒冷的初冬清晨,没有人观赏,却独自开得艳丽无比。是的,它不是开给别人看的,它是开给自己的心看的。

我是一个喜欢回顾的人,走在幽静的小路上,特别喜欢回过头去看,总觉得风景在来的路上特别的美。虽然我明白,最美的地方不在远处,不在我走过的路,而在当刻当地我所在的位置。我喜欢回顾,只是因为我害怕忘记,不时的翻出记忆,会让我更有安全感。

从来没有想到会有这样寂静的山林。

从来也没有想到会有这样寂静这样无所欲求的心情。

在世间,总有一些人,一些事,一些时刻,似乎都有一种特定的安排,就像现在,这枯树,这菊花,这初冬,这清晨,走过幽径的我,我的心情,都只是这时空里极其短暂的偶遇,当我走过的时候,薄雾散去了,晨曦不再了,我也不再是幽径上那个赏雾的我了。每一种来自上天的宠与,都会在这人世间觉得孤独。就像这么美的清晨,这么美的花,却孤寂的绽放与凋零。繁花落尽,我心中仍然留有花落的声音,一朵,一朵,在无人的山间轻轻飘落。

所有值得珍惜的美丽,都需要保持一种距离。

我知道我今天一天都会是快乐的,我的快乐不过只是在这一天清晨我体悟到了我和自然的合而为一,更是我与生命做了一次小小的协作,赢得了我原该享有却一直不能享有的生活。

清晨散文随笔篇八

和一群未曾相识的人挤在一起,面前是一窗口,窗口的另一面是叔叔阿姨手忙脚乱。早餐就是在熙熙攘攘中完成,新的一天就那样被开启,有些被动,有点不知所措。几个馒头,一杯豆浆,简单而又不失趣味。

嚼着一份香甜,口腔融化的是麦香的味道,被味蕾轻轻唤醒的是那阳光和雨露的滋润,满脑子浮现的是一片金黄的麦浪,丰收的喜悦嵌在馒头里,使它那样松软,不要忘了那蒸汽,热量一点一点透进去,原来是它让麦香苏醒,不再沉睡,也开启了馒头的新使命。然而馒头有点干,让早晨不够嫩,太干涩的样子终是难于让我沉醉于它的芬芳。一杯豆浆或许是极好的选择,入口却没有应有的醇香,豆渣都还在的,一杯清醇腥味品尝都是痴想,而我却没有挑剔,豆制品里的蛋白质最廉价,更富有野味,至少一元一杯里面还有一些自然的精气神的。其实吃馒头我不大喜欢,情愿是一碗白粥,那种薄薄的滋味,淡淡的清香和早晨的柔和很相配,就连那袅起的雾都有简简单单的一份能量,吸一口神清气爽。客居的日子,这真是侈想了。粥又何曾没有的,什么红米粥,什么黑米粥的,一大碗也寻不出几粒米,吃粥是吃粥感觉像是在喝米汤。味道太浓艳,有点甜丝丝的黏糊糊的感觉,是在喝粥吗!感觉在喝糖汁,粥的梦想很简单,只想呈现珍珠般的质感,可是又有多少人喝下这份单纯,不断往里面增添东西,结果每天都很像腊八节。

和童年牵扯的日子,一年一年的春夏秋冬都属于南国。小麦毕竟不是主食,馒头就成了零食的一部分,那时吃馒头是幸福的滋味,家里蒸的馒头太难看,说是包子里面没有货,说是馒头又没有馒头的形,反正就那样,是过节的时候才弄上一点,味道不好吃不完就切成条晒干,有时拿出一两根嚼嚼,怎么都像磨牙的意思。豆浆就更是娇气的物什了,平时难得见面的,它的衍生品倒是不少的,也使我忘记了原来还有豆浆这么一回事,更没想到还有和豆浆勾搭的早晨的。可是一切又是让人感叹。客居的日子每一个早晨中的馒头豆浆是要我念想那一碗白粥么!

粥里的早晨是满满的柔和,慢慢渗出来能量支撑着上午的温润,时间是慢慢溜走的。而馒头豆浆的早晨是浓烈的躁动,时间是被赶走的,一上午的能量是干涩的。漫不经心嚼着馒头,人影从身边闪过,偶尔一两个目光毫无意味跌落在我的眼睛里,好像藏着一点憔悴。画在脸上的浅浅微笑,也是用来唤醒活力的,粥抑或是馒头都善待着我们的早晨,而我们应当将它们给予我们的善意传递下去,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方式来自同一个缘由,请对我们美好的早晨问一声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