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陶罐和铁罐教案第一课时(汇总9篇)

时间:2023-10-17 10:33:06 作者:GZ才子 文秘知识 最新陶罐和铁罐教案第一课时(汇总9篇)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或教学策略,用来促进学生的学习。阅读这些四年级教案,我们可以了解到教师在教学中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和教学重点。

陶罐和铁罐教案第一课时篇一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2.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9课:陶罐和铁罐

(二)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勾画出不懂的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2.指名读课文,理解词语的含义。

3.默读课文,思考:文章介绍了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几件事情,各在哪些自然段。

4.学生讨论后明确:

(1)铁罐看不起陶罐(1~9)。

(2)铁罐和陶罐各自的命运(10~17)。

(三)精读课文

1.自读1~9段,思考:铁罐看不起陶罐,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来的?对比,陶罐是怎样的态度,试着把你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课文体现出来。

2.再读10~17段,请用简单的字和词语概括出铁罐和陶罐各自的命运。

3.学生自学,组织讨论,全班交流,此时,教师恰当点、拨、抓重点词语和感情朗读,体会铁罐的狂妄自大,陶罐的宽厚谦虚。

(四)品味含义

1.说一说,你喜欢铁罐还是陶罐,为什么?

2.你想对铁罐(或陶罐)说些什么?

3.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五)重编故事

重新编一个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故事,编之前,一定想好,你要表达什么意思围绕这个意思去选材。

(六)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整体感知课文时通过读、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讨论后找出陶罐、铁罐之间发生的两件事:1、铁罐看不起陶罐;2、铁罐和陶罐各自的命运。

边读边思考,析词品意中教师恰当点拨抓住重点词语,感情朗读,体会铁罐的狂妄自大,陶罐的宽厚谦虚,从而理解寓意。

培养学生围绕中心编童话故事的能力。

陶罐和铁罐教案第一课时篇二

教学目的:

1、认识6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御厨、奚落、懦弱,轻蔑、和睦相处、覆灭”等词语。

2、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读课文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1、揭示课题:陶罐和铁罐

2、提问:什么叫罐?(口大肚子小的器皿)

3、谈话:今天我们学习这则寓言,就是发生在这两个罐之间的小故事。通过他们的对话,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下面我们就带着一种探究的心里去读这篇课文。

(二)学生自读自悟课文

1、读下列词语:奚落谦虚傲慢懦弱轻蔑争辩恼怒

相提并论和睦相处羞耻渣滓氧化无影无踪

2、默读课文,边读边批注。

3、思考:

(2)当陶罐被人们擦洗干净后他说了什么?这说明什么?

4、分小组讨论思考题。

5、全班讨论,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6、分角色朗读课文,同学评议,再选一组朗读。

(三)教师小结

(四)全班讨论。结合自己的理解或生活实践回答这个问题。

(五)提问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国王御厨里自恃坚硬的铁罐看不起陶罐。许多年后,被埋在土里的陶罐依旧光洁如新,而当年坚硬的铁罐却不复存在了。完全氧化掉了。)

附:板书设计 

19 陶罐和铁罐

陶罐 铁罐

谦虚 傲慢

光洁朴素 美观不复存在

陶罐和铁罐教案第一课时篇三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本节课生字。理解“奚落”、“轻蔑”、“覆灭”、“遗落”、“相提并论”和“和睦相处”等同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对话。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学会合作。

教学重点:懂得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体会其中表达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它们各自的特点。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述的就是发生在这两个罐子之间的故事。

2、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遇到有困难的地方,放慢速度多读几遍。

2、扫清文中生字障碍。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3.同桌之间互相读课文,形式自定:可以交替一人读一段,或分角色读。互相评议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文中主要写了陶罐和铁罐之间的什么事?

2、快速浏览课文,要求学生认真思考:文中的陶罐和铁罐分别像是怎样的人?可在表现他们特点的词句下作标记。

四、研读感悟,体会寓意

1、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思考以下问题:

(1)陶罐和铁罐的长处和短处各是什么?

(2)铁罐用了哪些尖刻的话奚落陶罐的短处?(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3)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2、请同学们边读就边把有关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结合相关的语句谈理解。

3、演一演。

(1)小组练习分角色表演读,要求只读对话,在读对话时要有人情人境的动作和表情。

(2)表演展示。(视频出示对话句子。)

五、表达感受,升华情感

学到这里,同学们一定有不少的想法和感受,你们想说什么呢?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师:同学们,你们都说得很好!我们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来比,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确看待自己的短处。我们要相互尊重,友好相处!

六、编写童话,强化感悟

1、改编童话。

(1)陶罐和铁罐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引导学生不要被课文所限制,放开思路,畅所欲言。)

铁罐:优点――不易碎,坚硬

缺点――易生锈,难看

陶罐:优点――不生锈,美观

缺点――易碎,不坚硬

(2)指导学生以《铁罐和陶罐》为题,改写这篇童话故事。

2、自编童话。

以《____和____》(如:小溪和大海、绿叶和红花、铅笔和钢笔、牙齿和舌头……)为题,展开想像和幻想,编一个童话故事。

陶罐和铁罐教案第一课时篇四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文字浅显,语言朴素,却富有童趣,作者从儿童喜闻乐见视觉感受出发,讲述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有趣故事。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重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对话、抓重点语句充分朗读。读出文中人物的语气,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在朗读过程中解读文本,感悟文本,再现文本。边读边想象人物在对话过程中的语气、神态、心理,感受铁罐傲慢、陶罐的谦虚,加深对文章的体会、感悟。根据课堂上反馈的信息灵活处理,通过有效有序的训练,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的语文素质。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认识“陶、懦”等几个生字,会写“陶、谦”等6个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课文1—9自然段,体会铁罐的骄傲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9自然段,学会从不同的语言体会不同角色的人物情感,知道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去比。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2-9自然段,理解课文讲的道理,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

课前准备:实物、图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实物观察,导入新课

1、多媒体出示常见的陶和铁的物体的图片。(如:碗、杯子等)

2、出示陶罐与铁罐的实物,引导谈话。

3、导入课题。

(设计意图:实物导入激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了解陶罐和铁罐特点,为后面学习作铺垫。)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准确,把课文读通读顺。

2、检查生字(幻灯出示生字词)

(1)请小老师带读。(2)全班齐读。(3)去掉拼音开火车读、齐读。

(设计意图:为下面的阅读学习扫除障碍。)

三、朗读品味,内化感悟。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试着用下面的句式说说(大屏幕出示“这篇课文讲了许多年以前______,许多年过去了,陶罐______,铁罐______。” )

2、指名回答。

3、师补充关于铁氧化的科学知识。

4、学习第一自然段,整体感知。

(1)观察人物的表情神态(出示图片),说说两个主人公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板书:骄傲 谦虚)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3)理解“奚落”的含义。

5、学习第二至第九自然段,深入感知。

(1)自由轻声读二至九自然段,用“——”划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用“~~~~”划出陶罐回答的话。同桌分角色,自由练读。

(2)指名分角色读,并评价。

(3)找出描写铁罐和陶罐对话时神态的词语。(傲慢、谦虚、轻蔑、恼怒)

(4)学生汇报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幻灯出示有关句子,并适时抓住这些神态词进行朗读指导。)

(5)指导学生正确朗读七、八自然段对话(里面没有描写神态的词语,放手让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读,再作评价。)

(6)全班男女分角色朗读第二至九自然段。

(设计意图:以读促演,演中促读,演中理解,力求让学生在充分研读、表演的基础上,自主感悟、自觉内化,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

四、课堂小结,设置悬念。

1、让生说体会。(相机板书:坚固、易碎)

2、师小结:故事结局如何,下节课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升华情感,为下面内容的学习作铺垫。)

五、指导书写生字:谦 虚

六、作业布置

1、抄写本课的好词好句。

2、阅读课外童话故事。

(设计意图:让学生平时的写作词汇更丰富并能正确运用;让学生走向更为宽广的知识海洋,获取更多的营养知识。)

陶罐和铁罐教案第一课时篇五

1.能正确认读“懦、辩、耻、逝、殿、掘”6个二类字及“骄傲、傲慢”等19个词语,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傲慢、懦弱、奚落”。

2.能抓住句中描写人物神态或动作的关键词,感受到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从而有感情地朗读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对话。

3.明白要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

学生(预设):陶罐是什么物品?

师:陶,是用黏土烧制成的。(出示图片)

(一)初读课文

(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将难读的语句多读几遍。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

3.检查字词。(出示课件)

(1)课件内容:

(一类字):傲慢谦虚恼怒荒凉朴素价值嘴巴吵闹感受捧起和睦相处盛东西

(二类字):懦弱争辩羞耻流逝宫殿掘开奚落

学生齐读、一生领读、同桌互查。

(二)整体感知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选词填空)

出示课件:铁罐常常()陶罐,但多年之后,陶罐依然那么()、()、(),而铁罐()了。

光洁、朴素、美观无影无踪奚落

(一)学习课文的1-9自然段,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

出示课件:1-6自然段

生预设:铁罐很傲慢,自以为是……

师:同学们说得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其实文中也有很多这样的词语。

出示课件:“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师:老师把“傲慢”变成红色,那么“傲慢”是什么意思?(生:骄傲)。傲慢是这句话的关键词,通过“傲慢”,我们能知道说话人当时的神态,还能理解说话人当时的心情。这个词还能让我们读出傲慢的语气。谁来试一试?指导生读,评价)

2、师过渡:傲慢表现人物神态的关键词,而且这些关键词出现在对话时的旁白(提示语)中,对话中的旁白可在句子中有三个位置:句子中、前、后。请你找到旁白后再划出表现铁罐神态动作的关键词。

生:同桌合作划出表现铁罐神态、动作的词语。(师生汇报交流)

师:用同样的方法,找出描写陶罐神态、动作的词语。(学生汇报)

3、师:将说话人的神态动作带进对话中去,能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小组内分角色朗读2-7自然段。(小组间比赛)

(二)学习第7-9段,学生自己归纳表达陶罐和铁罐神态或心情的词语。

师过渡:关键词能让我们一下就知道人物的神态动作,可是作者有时不会在提示语中加上这样的词。(出示课本7-9自然段。)

1、请读7-9段,考虑陶罐和铁罐各自的心情变化?小组内讨论并确立一个最恰当的词语加到句子中,然后分角色朗读课文。

出示课件: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2、小组汇报学习。

b.引导读:指名读,分角色朗读,生评价。

c、分角色朗读铁罐和陶罐之间的对话(2-9自然段)。

教师读提示语,一生读铁罐,另一生读陶罐的话;自由组合读(去到旁白)。

课件出示: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3、总结陶罐和铁罐各自的优缺点。

师:铁罐那么傲慢,究竟为什么?

生预设:因为铁罐很坚硬,所以它很骄傲。(板书:坚硬)

师:陶罐那么谦虚,他为什么不跟铁罐碰一碰?

生预设:因为陶罐很容易破碎。(板书:易碎)

(三)学剩余自然段

出示课件:默读剩余自然段,按课文内容填一填。

多年之后,陶罐依然那么()、()、(),而铁罐()了。

生预设:陶罐:朴素、美观、有价值,铁罐:什么也没有了

生预设:不能光看到别人的短处,还要看到别人的长处。

师:对呀,我们要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因为人人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童话故事学完了,铁罐的结局让人感到悲哀,不过,我们可以把结尾改一下:

出示课件:

很多年以后,受了伤的铁罐也被人挖出来了,他()对陶罐说:“对不起,我只看到了你的缺点,没看到你的优点。”

陶罐()说:“人人都会有缺点,也都会有优点,我们要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

1、学生填空,并有感情地朗读。

2、师过渡:表示人物神态、动作的关键词都来源于生活,只要善于观察,你的写作就会变得非常生动。请大家来看:

一生出场,表演:边笑边说话。

3、师:谁能把你看到的、听到的写成一句话?

生:预设:某某笑着说:“今天真高兴!”某某大声笑,说:“今天真高兴!”

27、陶罐和铁罐

(短处)易碎坚硬(长处)

谦虚傲慢

争辩恼怒

(长处)美观无影无踪(短处)

陶罐和铁罐教案第一课时篇六

教学目标:

1、复习6个生字,轻松的熟读课文;

2、阅读并感悟课文,能够通过文中的关键词体会句子的意思,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3、分角色读课文;联系已学课文和生活经验加深对寓言的理解。

4、改编故事,创编故事。

课前准备:

在黑板上画没有表情的脸6个;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引入课题:

咱们第一课时结识了两个新朋友,现在,我们一起叫出他们的名字。教师板书课题。

二、学生自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读通课文。看看全文可以分几部分,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1、教师出示课件:(你还认识吗?)抽读生字词,对生字的字型让学生自主记忆。

2、课文分2个部分。

一部分写陶罐和铁罐的争吵,一部分写陶罐和铁罐的各自的命运。

3、这篇寓言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然而,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出土成宝,铁罐却化为泥土。故事告诉人们,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对方特长、和睦共事。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评读。

学生分角色读课文,注意神态和语气的引导。

三、体会和感悟

2、把课文中描写陶罐和铁罐神态的语句找一找、读一读、想一想,然后再画一画。

3、抽两位学生上黑板前画表情,教师注意对比。(在没有表情的脸上画出)

引导学生,先找句子,再读句子和重点词语,想想怎么样画,为什么这样画。

4、引导学生评、议画者的`意图。回归到对课文的理解上。

5、演一演: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引导表演。陶罐和铁罐你喜欢谁?为什么?

6、引导评价陶罐和铁罐,感悟寓言的寓意。

读了这则寓言,你们悟出了什么道理?(你有什么感受?)

(1)人应该谦虚谨慎,不应该骄傲自满。

(2)不要只看自己的长处,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人都有长处,也都有短处。

(3)人们应该学习陶罐的胸怀,不应像铁罐那样自以为天下无敌。

(4)这则寓言通过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就是不要以已之长,比人之短,要多看别人长处。

(5)长处弄不好倒成了短处,铁罐结实但容易氧化;短处弄好了也能变成长处,陶罐埋在土里多少年也氧化不了。

四、深化与拓展

1、试着改编故事。

(1)陶罐只有优点没有缺点吗?铁罐只有缺点没有优点吗?请孩子们找出来。

2、试着创编故事。在生活中也许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五、板书设计

陶罐

谦虚

争辩

不再理会

光洁,朴素、美观

取长补短

和睦相处

铁罐

傲慢

轻蔑

恼怒

陶罐和铁罐教案第一课时篇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铁罐与陶罐的对话,体会理解“奚落”一词的意思。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掌握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

4、理解陶罐的谦虚宽容和铁罐的傲慢无礼以及懂得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来感受陶罐和铁罐的形象。

3、通过自由读、同桌读、师生读、分角色读等朗读形式来表现陶罐和铁罐的不同态度。

4、抓重点词、句体会陶罐和铁罐的态度。

5、通过搜集信息和听取信息资料的途径,了解铁罐无影无踪的原因。

6、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对阅读文本的独特感受。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习全面地看问题。懂得各人有各人的长处,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骄傲自大,要正视自己的弱点。

2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在教学中,应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体会陶罐的谦虚却不软弱,并能够有感情的朗读陶罐的语气。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1、师:孩子们,你们还记得这两个朋友吗?

出示图片:陶罐、铁罐

师: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第27课。齐读课题

2、师:请你读读这些词:

1)谦虚、恼怒、朴素、傲慢、骄傲、轻蔑

根据我们对课文的初步了解,它们哪些是用来描写陶罐的,哪些是用来描写铁罐的?

看来,我们对陶罐和铁罐已经有了初步的印象。

2)奚落:课文中写的是谁奚落谁呀?

读读这句话: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除了铁罐奚落陶罐,你还读出什么了?

活动2【讲授】进入文本,品读理解;

(一)细读2-9自然段

1、师:这一天,铁罐又来奚落陶罐了,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请你默读2——9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1、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2、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管又是怎样说?怎样做的?

3、铁罐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

陶罐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

好了,快打开书,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来学习吧!

2、师:最初让你感到铁罐傲慢的是哪一句呀?

[课件]“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指名读。

师:怎么样问的?你能读出铁罐的傲慢吗?

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却是怎样说的?

[课件]“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你听出什么了?

你能把陶罐的谦虚读出来吗?

同桌同学分角色试着读一读。

3、谦虚的陶罐使铁罐停止了对他的奚落了吗?

铁罐又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师:这一次奚落和前一次有什么不同吗?

你能把它的不同读出来吗?

4、它这样奚落陶罐,可陶罐还只是“谦虚”的回答吗?读一读。

[课件]“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1)你从哪看出来的?

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

师:它想向铁罐说明什么呀?

(2)“再说……”陶罐子还想说些什么呢?(不会生锈、美观)

(3)陶罐是怎么样说这些话的?(争辩)

如果我们把“争辩”改成“争吵”好不好?为什么?

师:如果你就是陶罐,你要怎样向铁罐争辩呢?试着读一读。

师生配合读:我来做铁罐,谁来和我争辩。

5、师:“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6、你们来做陶罐:该怎么说:“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7、师:“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8、师:铁罐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地奚落陶罐的,它的态度也从最初的傲慢到更加轻蔑到恼怒而越来越恶劣。

可陶罐却始终那么的谦虚!最终它不再(理会铁罐)了。

9、你们能把它们不同的态度读出来吗?同桌同学分角色试一试。

请1-2个小组汇报。

1、[课件]师配乐复述:

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上面覆盖了厚厚的尘土。

许多年代过去了。有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堆积物,发现了那个陶罐。

2、师:如果你就是第一个发现那个陶罐的人,你现在是什么样的心情啊?快把你的心情读出来。

指名读:“呦,这里有一个罐子!”

其他的人呢?全班齐读“真的,一个罐子!”

师生配合读:

师做旁白:让我们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师:捧着这样一个古老而又美丽的陶罐,你又想说什么呢?

生:“多美的陶罐”“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师:你们为什么说陶罐很有价值呀?

成为了文物的陶罐在被人们发现后又是怎么说的呢?读读屏幕上的这句话。

[课件]“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师:可铁罐呢?

生:无影无踪

师:怎么会无影无踪了呢?

[课件]铁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同氧化合生成氧化铁,即三氧化二铁,就是我们平常看到的铁生锈后呈现出来的红褐色粉末。铁罐遇到空气中的氧和水中的氧会生锈。年代久远,铁罐层层氧化直到完全氧化,变成了粉末。这就是铁罐最后无踪无影的原因。

师:当初自认为坚硬无比的铁罐,在时间的流逝中,最终成为了粉末。

活动3【练习】表达感受,深化感悟

陶罐发现铁罐消失了它又会说些什么呢?

[课件]:铁罐听了陶罐的话,()地说:“()”。

陶罐发现铁罐消失了,()地说:“()”。

师:是啊,看来不仅铁罐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我们也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都能向陶罐一样,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确看待自己的短处。

活动4【作业】发挥想象,续写童话

假如铁罐还没有完全消失,经过这件事情后,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事呢?写一篇童话故事吧!

27陶罐和铁罐

课时设计课堂实录

27陶罐和铁罐

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1、师:孩子们,你们还记得这两个朋友吗?

出示图片:陶罐、铁罐

师: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第27课。齐读课题

2、师:请你读读这些词:

1)谦虚、恼怒、朴素、傲慢、骄傲、轻蔑

根据我们对课文的初步了解,它们哪些是用来描写陶罐的,哪些是用来描写铁罐的?

看来,我们对陶罐和铁罐已经有了初步的印象。

2)奚落:课文中写的是谁奚落谁呀?

读读这句话: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除了铁罐奚落陶罐,你还读出什么了?

活动2【讲授】进入文本,品读理解;

(一)细读2-9自然段

1、师:这一天,铁罐又来奚落陶罐了,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请你默读2——9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1、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2、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管又是怎样说?怎样做的?

3、铁罐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

陶罐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

好了,快打开书,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来学习吧!

2、师:最初让你感到铁罐傲慢的是哪一句呀?

[课件]“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指名读。

师:怎么样问的?你能读出铁罐的傲慢吗?

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却是怎样说的?

[课件]“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你听出什么了?

你能把陶罐的谦虚读出来吗?

同桌同学分角色试着读一读。

3、谦虚的陶罐使铁罐停止了对他的奚落了吗?

铁罐又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师:这一次奚落和前一次有什么不同吗?

你能把它的不同读出来吗?

4、它这样奚落陶罐,可陶罐还只是“谦虚”的回答吗?读一读。

[课件]“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1)你从哪看出来的?

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

师:它想向铁罐说明什么呀?

(2)“再说……”陶罐子还想说些什么呢?(不会生锈、美观)

(3)陶罐是怎么样说这些话的?(争辩)

如果我们把“争辩”改成“争吵”好不好?为什么?

师:如果你就是陶罐,你要怎样向铁罐争辩呢?试着读一读。

师生配合读:我来做铁罐,谁来和我争辩。

5、师:“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6、你们来做陶罐:该怎么说:“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7、师:“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8、师:铁罐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地奚落陶罐的,它的态度也从最初的傲慢到更加轻蔑到恼怒而越来越恶劣。

可陶罐却始终那么的谦虚!最终它不再(理会铁罐)了。

9、你们能把它们不同的态度读出来吗?同桌同学分角色试一试。

请1-2个小组汇报。

1、[课件]师配乐复述:

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上面覆盖了厚厚的尘土。

许多年代过去了。有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堆积物,发现了那个陶罐。

2、师:如果你就是第一个发现那个陶罐的人,你现在是什么样的心情啊?快把你的心情读出来。

指名读:“呦,这里有一个罐子!”

其他的人呢?全班齐读“真的,一个罐子!”

师生配合读:

师做旁白:让我们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师:捧着这样一个古老而又美丽的陶罐,你又想说什么呢?

生:“多美的陶罐”“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师:你们为什么说陶罐很有价值呀?

成为了文物的陶罐在被人们发现后又是怎么说的呢?读读屏幕上的这句话。

[课件]“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师:可铁罐呢?

生:无影无踪

师:怎么会无影无踪了呢?

[课件]铁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同氧化合生成氧化铁,即三氧化二铁,就是我们平常看到的铁生锈后呈现出来的红褐色粉末。铁罐遇到空气中的氧和水中的氧会生锈。年代久远,铁罐层层氧化直到完全氧化,变成了粉末。这就是铁罐最后无踪无影的原因。

师:当初自认为坚硬无比的铁罐,在时间的流逝中,最终成为了粉末。

活动3【练习】表达感受,深化感悟

陶罐发现铁罐消失了它又会说些什么呢?

[课件]:铁罐听了陶罐的话,()地说:“()”。

陶罐发现铁罐消失了,()地说:“()”。

师:是啊,看来不仅铁罐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我们也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都能向陶罐一样,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确看待自己的短处。

活动4【作业】发挥想象,续写童话

假如铁罐还没有完全消失,经过这件事情后,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事呢?写一篇童话故事吧!

陶罐和铁罐教案第一课时篇八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本节课生字。理解“奚落”、“轻蔑”、“覆灭”、“遗落”、“相提并论”和“和睦相处”等同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对话。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学会合作。

教学重点:懂得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体会其中表达的寓意。

教学难点:深刻理解寓言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它们各自的特点。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述的就是发生在这两个罐子之间的故事。

2.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遇到有困难的地方,放慢速度多读几遍。

2.扫清文中生字障碍。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3.同桌之间互相读课文,形式自定:可以交替一人读一段,或分角色读。互相评议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文中主要写了陶罐和铁罐之间的什么事?

2.快速浏览课文,要求学生认真思考:文中的陶罐和铁罐分别像是怎样的人?可在表现他们特点的词句下作标记。

四、研读感悟,体会寓意

1.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思考以下问题:

(1)陶罐和铁罐的长处和短处各是什么?

(2)铁罐用了哪些尖刻的话奚落陶罐的短处?(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3)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2.请同学们边读就边把有关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结合相关的语句谈理解。

3.演一演。

(1)小组练习分角色表演读,要求只读对话,在读对话时要有人情人境的动作和表情。

(2)表演展示。(视频出示对话句子。)

五、表达感受,升华情感

学到这里,同学们一定有不少的想法和感受,你们想说什么呢?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师:同学们,你们都说得很好!我们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来比,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确看待自己的短处。我们要相互尊重,友好相处!

六、编写童话,强化感悟

1.改编童话。

(1)陶罐和铁罐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引导学生不要被课文所限制,放开思路,畅所欲言。)

铁罐:优点——不易碎,坚硬

缺点——易生锈,难看

陶罐:优点——不生锈,美观

缺点——易碎,不坚硬

(2)指导学生以《铁罐和陶罐》为题,改写这篇童话故事。

2.自编童话。

以《____和____》(如:小溪和大海、绿叶和红花、铅笔和钢笔、牙齿和舌头……)为题,展开想像和幻想,编一个童话故事。

陶罐和铁罐教案第一课时篇九

小学语文第七册其中一篇课外阅读课《陶罐和铁罐》是一篇寓言故事。教学这则寓言,我们采取语文活动课的形式采进行。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人都有长处不口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教育学生在学习上要懂得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无论什么时候部不能骄傲自大,必须谦虚谨慎,怎样才能把这则寓言的寓意真正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去,使他们在学习、工作中明白人各有所长,能正确对待别人的长处,和睦相处,共同为集体,为社会作出贡献。我们采用话剧的手法把这则寓言的深刻寓意表现出来,让学生看后有身临其境之感从中懂得道理,受到教育。

(陶罐的神情是谦虚的,而铁罐表现出来的是一副骄傲的样子)。两旁坐着热情的观众。

老师开场白: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铁罐:“你敢碰我吗?陶罐子。”(傲慢地问)

陶罐:“不敢,铁罐兄弟。”(谦虚地回答)

老师:“铁罐为什么敢这样问陶罐?”

观众(1):“因为铁罐坚固,不怕碰撞,这也是铁罐的优越性。”

观众(2):“铁罐认为陶罐经不起它的碰撞才敢这样问。”

铁罐:“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轻蔑的神气)

陶罐:“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争辩说)我们生来就给人们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铁罐:“住嘴”(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过不了几天,你就会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气势汹汹)

陶罐:“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和颜悦色)

铁罐:“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老师:“铁罐为什么看不起陶罐?越来越傲慢无理?”

观众(3):“铁罐自以为不怕碰撞就了不起,盲目自大,说话尖刻,不尊重别人,更是没有正确评价自己。”

老师:“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观众(4):“陶罐‘争辩’,说明陶罐谦虚并不是懦弱。我们应发挥自己的作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作贡献,不能比长处斗自大。”

老师:“从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什么?”

观众(5):“铁罐蛮横无理,充分暴露了铁罐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别人长处的缺点。而陶罐谦虚但不懦弱,对铁罐的不讲道理,陶罐不再理会它了。”

老师:(有感情地对白)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上面覆盖了厚厚的渣滓和尘土。

(陶罐和铁罐坐下伏在桌子上)

老师:许多年过去了,有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堆积物,发现了那只陶罐。(用手拍拍陶罐)

观众(6):“哟,这里头有一只罐子!”(表情惊讶地)

(陶罐慢慢地站起来,弯着身子。)

观众(?):“真的,一只陶罐?”(高兴得大声叫起来)

老师:慢慢地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净,和它当年在御厨的时候一样光洁、朴素、美观。(老师表演)

观众(8):“多美的陶罐!”“小心点,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陶罐:(站起身)“谢谢你们!”(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旁边,请你们把它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

老师: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地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不知道它在什么年代完全氧化了,早已无影无踪(铁罐取下头饰,回到观众席)。

老师:“人们为什么会找不到铁罐?”

观众(9):“铁罐虽然不怕碰撞,但经不起时间的考验,随着天气的变化,被氧化了。连痕迹都找不到了。”

老师:“在这里。铁罐的下场和陶罐不朽的文物价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老师总结:这则有趣的寓言故事已经表演完毕,在此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对扮演陶罐、铁罐的同学和部分观众的表演表示感谢,他们精彩的、惟妙惟肖的表演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有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

“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并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在学习或生活中有什么感受。”

(这时,同学们都热烈讨论,互相谈自己的感受。)

大家认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集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比人优越。也没有理由骄傲。比不上别人也不要消沉,要发挥自己的长处,互相合作、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为社会作贡献……。

(请陶罐、铁罐的扮演者和部分同学谈体会。)

陶罐扮演者:“我是一个谦虚而又不懦弱的陶罐的扮演者但在实际中我可不是一个谦虚的人……。

铁罐扮演者:“我是一个骄傲而又盲目自大的铁罐的扮演者。从这个角色中我感受到铁罐因为看不起别人的长处也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而得了个可悲的下场。希望自己在学习中不重蹈铁罐的覆辙……。”

同学:畅谈自己的体会……。

老师:这是一堂寓意深刻的思想教育课,同学们积极参与、踊跃发言,谈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谈改正的方向……收到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