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岗位编制报告和人员增长计划的区别 报告编制岗位职责(优秀5篇)

时间:2023-10-03 23:49:08 作者:文轩 工作计划 2023年岗位编制报告和人员增长计划的区别 报告编制岗位职责(优秀5篇)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一起对今后的学习做个计划吧。计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方向,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时间、资源和任务。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计划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岗位编制报告和人员增长计划的区别篇一

2.负责收集好完整的报告记录;

3.报告电子档转pdf、电子档存档;

4.报告的归档存放:按报告类型分类,做好报告目录清单;

5.协助上级领导完成部门相关工作;

1.大学及以上学历,相关专业优先;应届毕业生亦可;

2.对elxl工作表和word文档操作熟练;

3.能吃苦耐劳,愿意加班;服从安排,工作积极;

4.具有较强的.学习和接受能力;能够承受一定的工作压力。

岗位编制报告和人员增长计划的区别篇二

1、大专及以上学历

2、环保及相关专业

3、能独立完成环评相关报告的优先录用。

4、有一年以上实习经验或能力较强的应届毕业生也可考虑。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工作的资料收集,现场调查。

2、环评报告编写

3、可研报告编写

4、水保报告编写

5、实施方案编写

6、环境相关文本的`编制

岗位编制报告和人员增长计划的区别篇三

1.按委托申请单要求编制检测报告,确保客户信息以及数据的'准确性。

2.对检测原始数据进行审核,对检测数据结合标准作合理性判定。

3.根据每个客户要求入装封皮,退样。每天在规定时间内把整理好的报告拿到客服部并按人员分类摆放整齐。

4.在系统上建立新的产品标准或客户标准。

5.测试方法和项目等信息应与所建标准一致,注意事项和参数应在排卡和二审界面清晰体现。

1.大专或以上学历,具有相关的纺织专业知识;

2.熟悉电脑软件操作;

3.对工作有高度的责任心,认真负责,有团队协作精神。

4.有第三方检测机构报告编制工作经验。

岗位编制报告和人员增长计划的区别篇四

报告编制文员成都航天科创检测有限公司成都航天科创检测有限公司,科创岗位职责:

1、负责公司客户检测报告的编制、发送、归档、保管、客户证书出具工作等工作;

2、负责销售部与实验室的沟通协调工作,确保客户服务质量;

3、负责客户投诉以及回访客服工作;

4、负责客户送检仪器收发与证书寄送工作;

5、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任职资格要求:

1、大专及以上学历,有一定的理工科背景优先;

2、熟悉数据统计分析及office等办公工具;

3、具备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4、工作积极主动,认真、细致、踏实,具有良好的客户服务意识。

岗位编制报告和人员增长计划的区别篇五

理清改革工作思路。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两个重要内容,一是人员聘用,二是岗位管理。为实现这两个目标,xx州在2001至2003年第一轮改革实现聘用制入轨、推行分配制度改革目标的基础上,及时提出将改革工作重心转移到加强岗位设置和管理上来。2004年出台了《关于推进自治州单位改革的意见》,将“健全以岗位管理为主的新型管理制度”作为2005-2007年第二轮单位改革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结合自治州实际,2004年州委、州政府制定出台了《自治州单位岗位设置和管理暂行办法》,对单位制定岗位设置和管理方案应遵循的原则、程序,以及方案的主要内容和应注意的事项等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单位在制定新一轮人员聘用(任)实施方案前必须先审批岗位设置和管理方案,同时强化制约措施,对没有审批岗位设置和管理方案的单位,相关部门暂不办理职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及工人等级晋升等手续,确保了岗位设置和管理工作顺利推进。

为实施岗位分类管理提供操作“平台”。单位岗位分为管理人员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人员岗位三大类,针对单位三类岗位及人员如何具体管理,2005年州委、州政府制定出台了《xx州单位职员管理暂行办法》、《xx州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制管理实施办法》和《xx州单位工人岗位(等级)聘任制管理暂行办法》,对单位各类岗位的界定、工作性质、设置原则、条件、监督管理,以及本类岗位人员的任职资格、职务等级、职务晋升、聘任程序、考核培训、工资福利等做出统一、详细的要求,为顺利实施岗位分类设置及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操作“平台”和政策依据。

几点体会与思考

岗位设置必须在核定的编制数和各类人员结构比例范围内进行。

“以编定岗”是岗位设置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测。把编制管理与岗位设置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单位科学合理配置在职人员,不断规范用人行为;有利于实现“因人设岗,盲目用人”向“因事设岗、按岗聘人”的转变,同时还可有效控制超编进人,减轻财政供养负担,岗位设置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单位现有岗位及人员状况,并妥善分流安置超编待岗人员。

在制定岗位设置和管理方案时,单位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和发扬民主的原则,应以原岗位设置情况和三类人员岗位现状为基础,通过职代会或职工大会对重新设置各类岗位的性质、工作量、工作内容进行科学分析和论证。

运作中,既要保证岗位的相对连续性,充分体现人岗相宜,又要避免岗位设置中的“盲目性”和混岗现象,为今后顺利实施方案,产生岗位效能奠定基础。对因机构合并、精简等原因造成的单位超编待岗人员,在岗位设置和管理中,应从安定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可实行过渡岗管理办法,通过“只出不进”、“自然减员”、“内部退养”等方式逐步削减,平稳过渡。

岗位设置方案确定后必须实行“竞聘上岗”和“公开招聘”。

实行人员竞聘上岗是推行岗位设置管理制度的自身要求和“落脚点”,只有竞聘上岗,才能真正实现从“身份管理”到“岗位管理”的转变,才能有效调动聘用人员的积极性,以此达到因岗择人、按岗聘用的改革初衷和目的,否则,将事与愿违。

单位岗位因聘用人员退休、终止或解除合同等原因出现人员空缺时,除在单位或本系统内部通过竞聘上岗和轮岗交流的方式调剂解决外,应按照有关规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择优聘用,实现岗位与人员最合理、化的组合,形成岗位管理与队伍建设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