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方案还没确定说 安徽新高考方案确定不分文理(汇总5篇)

时间:2023-10-09 18:36:28 作者:纸韵 方案 最新方案还没确定说 安徽新高考方案确定不分文理(汇总5篇)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我给大家收集整理的方案策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方案还没确定说篇一

河北高考改革出台重磅信息,河北近日发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方案显示,河北自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全面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自开始,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206月,将向社会公布《河北省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以下为方案原文。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35号)精神,全面推进我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探索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坚持育人为本,突出科学选才,维护公平公正,体现因地制宜,积极稳妥推进我省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有机衔接各级各类教育选拔培养。

(二)改革目标。继续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改革,健全和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不断深化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自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全面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到20初步建立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的选拔机制,基本形成具有河北特色的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二、主要任务

(一)完善中小学招生和评价制度。

1。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破解择校难题。在积极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上,重点解决市城区和县城在城镇化过程中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与就学需求迅速增加的突出矛盾。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具体办法,探索小学升初中实行按学校对口划片的招生办法。前实现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全部就近入学。逐步建立健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试行依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招生,根据义务教育的特点制定我省实施办法。继续实行和完善将公办省级示范性高中公助生招生名额按照不低于80%的比例均衡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招生办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取消特长招生,禁止以外语特长、体育艺术特长、少年班等名义选拔或变相选拔招收特长生。规范和加强学生学籍管理,加强区域外招收和转入学生的学籍管理,严格控制学生非正常跨区域流动。提高学籍管理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全国中小学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组织实施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学校接收为主”的原则,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

2。健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学业水平考试)主要检验学生学习程度,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学业水平考试由省教育厅统一组织实施,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均须参加,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生和社会人员也可参加。学业水平考试覆盖《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设定的所有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通用技术、信息技术14个科目。计入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由学生根据报考高等学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考试成绩以等级呈现,其他科目一般以“合格、不合格”呈现。计入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只能参加一次考试,今后将积极创造条件,为有需要的学生参加同一科目两次考试及更换已选科目提供机会。省教育厅制定《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实施办法》,经教育部备案后向社会公布。

3。规范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自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在全省实行新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按照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公示审核、形成档案的程序,生成每一名学生高中教育阶段的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建立健全监督保障机制,确保学校规范操作、评价结果真实可信。20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试行参考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录取方式,年普通高等学校在招生录取中将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重要参考。省教育厅制定《河北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实施办法》,经教育部备案后向社会公布。

(二)加快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改革。

1。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等学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逐步建立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机制。中职学校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文化素质成绩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学生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社会考生根据自身情况,可参照以上模式自行选择报考方式。鼓励高职院校按大类联合考试招生,将院校联考类别增至10个,20实现全部按大类联合考试招生。按照教育部统一部署,积极探索应用型本科实行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模式。

2。进一步完善各类职业教育衔接贯通培养的考试招生制度。打通职业教育学生从中职到高职和应用型本科的学习通道,实现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有机衔接。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继续完善职业教育中、高职衔接的三二分段、五年一贯制等多种形式的培养模式,构建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相互衔接、融会贯通的立交互通体系,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满足经济社会对各层次技能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20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60%左右,年成为主渠道。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改革方案另行制定。

(三)深化考试内容改革。突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基础性和综合性,考试范围要覆盖国家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考试内容根据国家发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定及要求确定,注重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避免严重偏科;合理安排课程进度和考试时间,确保考试安全有序、成绩真实可信。保证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方面,建立规范的综合素质档案,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学设计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内容,侧重对学生职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的考核,按照职业教育规律选拔和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

(四)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机制改革。

1。改进计划分配方式。科学统筹高等教育增量安排和存量调整,强化招生计划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不断优化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全面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继续实施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和省属重点高等学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进一步加大省属重点高等学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实施力度,逐渐形成保障农村学生上重点高等学校的长效机制。主动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需要,积极协调教育部和北京、天津市为我省增加本科招生计划,扩大部委属重点高等学校和北京、天津市高等学校在我省的本科招生规模,逐步缩小我省与北京、天津市在本科录取率方面的差距。

2。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项目。自1月1日起全部取消教育部确定取消的全国性加分项目,此后获得相关奖项、名次、称号的考生均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对已经获得相关加分资格的考生,采取过渡办法,加分项目暂时予以保留,降低加分分值,自2018年起全部取消。减少和规范我省地方性加分项目,取消侨眷高知子女加分项目和散居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项目,保留农村独生子女加分项目,加分分值不变,加分范围只适用于我省省内高等学校招生。健全完善监督管理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考生加分资格审核,实行省、市、县、学校四级公示制度。调整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的具体办法由省招生委员会制定。

3。完善高等学校招生选拔机制。高等学校要将涉及考试招生的相关事项,包括标准、条件和程序等内容,在招生简章中详细列明并提前向社会公布。加强学校招生委员会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制定招生计划、确定招生政策和规则、决定招生重大事项等方面的作用。高等学校可通过聘请社会监督员巡视学校测试、录取现场等方式,对招生工作实施第三方监督。建立考试录取申诉机制,及时回应处理各种问题。建立招生问责制,全省所有高等学校由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对录取结果负责。

4。实行录取批次和录取模式改革。继续推进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积极探索“专业+院校”的录取方式,增加高等学校和学生双向选择的机会。自年起本科第三批录取院校与第二批合并,逐步取消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批次。

5。落实和推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继续执行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实施方案》,将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利。

6。拓宽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通道。倡导终身学习理念,为社会成员接受多样化教育提供更多机会,中职学生实行注册入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实行弹性学制、宽进严出。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参加考试提供服务。指导高等学校探索建立多种形式学习成果的认定转换机制,试行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院校、成人高等学校之间学分转换,实现多种学习渠道、学习方式、学习过程的相互衔接、融会贯通,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五)启动高考综合改革。

1。启动时间。充分借鉴试点省市的改革经验,自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全面启动我省高考综合改革。

2。深化统一考试科目改革。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自2021年开始,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计入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按等级赋分。

3。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对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要求。普通高等学校可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中,分学科大类(或专业)自主对选考科目范围提出要求,最多不超过3门。考生选考科目只需1门在高等学校选考科目范围之内,就能报考该专业类(或专业)。高等学校没有确定选考科目范围的,考生在报考时无科目限制。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科目要求应提前两年向社会公布。

2018年6月,向社会公布《河北省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六)强化监督管理机制。

1。深入实施“阳光工程”。健全分级负责、规范有效的信息公开制度,进一步扩大信息公开的内容,及时公开招生政策、招生资格、招生章程、招生计划、考生资格、录取程序、录取结果、咨询及申诉渠道、重大事件违规处理结果、录取新生复查结果等信息,构建更加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招生工作管理体系。认真执行考试招生政策,严格考试招生管理,规范考试招生行为,维护考试招生良好秩序。坚持以人为本,优化考试招生服务,进一步提高考试招生满意度。

2。完善考试招生诚信和安全体系建设。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健全个人、学校考试招生诚信档案,严查严处诚信失范行为。加强学校考试招生体制机制建设,健全相关部门协作机制,强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安全管理,推进标准化考点建设,构建科学、规范、严密的教育考试招生安全体系。

3。加大违规查处力度。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对考试招生全程进行监督。重点加强对单独考试招生、面试、特殊类型招生专项测试以及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各项涉考工作的过程监督,确保规范操作和廉洁运作。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严格追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责任,及时公布查处结果。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统筹开展各项改革举措,建立健全考试招生监督管理机制,合理调配教育资源,引导中小学校积极开展素质教育。加快推进各级各类考试招生机构建设和专业化队伍建设,确保改革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要按照国家教育考试的标准和要求,加强对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统一管理,明确部门职责,理顺工作关系,加强协调配合,不断提高学业水平考试的社会公信力和科学化水平。

(二)确保经费投入。各级政府要加大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及相关配套改革的经费投入,加强普通高中教学场地、设施设备、师资队伍等基本建设。要突出做好学业水平考试运行机制的准备工作,确保2018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改革顺利实施。

(三)稳步推进实施。充分考虑教育的周期性特点,紧密结合我省实际,统筹规划,逐步推开。要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做好各项具体实施方案的可行性论证,加强风险评估,确保各项改革稳步实施。要提前公布有关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事项的实施方案,给考生和社会明确、稳定的预期,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总结经验、调整完善措施。

(四)加强宣传引导。加强对各项改革举措的宣传力度,凝聚改革共识,坚定改革信心,营造良好氛围。进一步畅通信息公开发布渠道,坚持正确舆情导向,针对公众关心的问题,主动、及时、全面、准确地发布信息。及时组织专家做好政策解读,提高政策解读的针对性、科学性、权威性和有效性,让公众充分理解改革意图。

方案还没确定说篇二

新高考艺术类从三批简化为两批,第一批实行传统志愿。本批为所有艺术类专业校考的专业和经批准列入本批录取的其他艺术类本科专业。设院校志愿2个,每个院校志愿设3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院校在对专业服从考生进行调剂录取时,要先审核考生选考科目是否符合要求。

第二批合并了专业省统考的原二、三批院校,实行专业平行志愿。以一所学校的一个专业作为一个志愿单位,考生每次可填报不超过30个志愿。实行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的艺术类专业安排在相应批次提前进行。

投档环节,艺术第一批,按高校拟录名单投档。

第一批中经教育部批准的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艺术类本科专业和部分高校的部分艺术类本科专业的文化分数线,由招生高校自主划定,并报省教育考试院备案。其他高校专业的艺术类文化分数线按不低于普通类第二段线的65%确定。

招生时,省教育考试院通过“艺术辅助管理平台”向高校提供考生信息,高校根据考生信息按录取规则确定拟录取名单。分省计划的高校根据审核通过的拟录取名单,按招生计划1∶1投档;不分省计划的高校按审核通过的拟录取名单投档。

艺术第二批,分类分段专业平行投档。

分段办法是根据考生艺术类综合分成绩,各类别第一段按实考人数的60%确定,第二段按实考人数的90%确定。第二段录取后,如仍有院校专业未完成计划,经学校申请,可视情况决定是否扩大比例征求志愿。

投档方法是,以考生符合所填报志愿的选考科目范围为前提,分类别以美术、音乐、舞蹈、影视表演、时装表演、播音主持、编导、摄制类的综合分成绩为投档依据,实行专业平行志愿投档,直接投到考生所填报的具体学校的具体专业。

方案还没确定说篇三

为切实做好明年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xxx《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结合我县地质灾害现状,制定本方案。

一、地质灾害现状与特征

截止明年3月底,全县共调查核实地质灾害点143处,分布于19个乡镇59个行政村。地质灾害类型为滑坡、崩塌、泥石流,其中以滑坡为主,共85处,占灾害点总数的59%;次为崩塌,共31处,占22%;再次为泥石流,共27处,占19%。滑坡、崩塌主要为浅表残坡积层地质灾害,泥石流主要为小型低易发沟谷。地质灾害规模以小型为主,共135处,其余为中型7处,大型1处。地质灾害危害程度为重大级的15处,较大级41处,一般级87处。地质灾害共威胁837户4621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威胁财产4233万元。我县地质灾害点分布点多面广,除古市镇外,各乡镇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镇、*乡、*镇、*镇、*乡和*乡等,在空间分布上以海拔500-800米地段居多,300-500米次之。

二、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要求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贯彻实施《*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为契机,按照“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要求,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落实各乡镇、各部门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切实加强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和乡镇政府防灾能力建设;进一步强化地质灾害隐患调查和监测预警预报;继续做好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治理和避让搬迁,做到“不死人、少伤人”,最大限度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地质灾害防治重点

(一)重点防范时段和灾害类型

根据我县地质环境条件,结合以往地质灾害发生时段、类型分析、气象趋势预测等因素,预测今年我县气象灾害偏重,发生地质灾害的概率比较高。明年,我县地质灾害多发时段仍主要集中在5~6月梅汛期和7~9月台汛期两个阶段,县内大部分山区梅汛期、台汛期地质灾害的发生几率比去年要高。梅汛期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为日降雨量50毫米以上,或连续大雨3天以上、过程降雨量大于100毫米的时段,需重点防范的地质灾害为滑坡、崩塌及泥石流。台汛期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为台风降雨开始时至台风降雨停止后48小时时段,需重点防范的地质灾害为滑坡、崩塌、泥石流。近两年来,春汛期持续强降雨天气也容易引发地质灾害,需引起重视,加强巡查监测工作。

(二)重点防治区域

一是地质灾害多发区。主要集中在*镇、*乡、*镇、*镇、*乡和*乡等乡镇,是突发性地质灾害易发区域;二是重要交通干线、山区公路和康庄公路。重要交通干线主要指50省道*线和44省道上松线,途径地质灾害易发区,需预防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山区公路和康庄公路由于道路边坡防护等级低,为滑坡、崩塌多发地段;三是山区农居点和中小学校舍。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山区农居点和中小学校舍一般紧邻山坡建设,切坡建房、修路等工程活动形成的边坡易引发和遭受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四是小流域泥石流区域。小流域泥石流往往危害范围较大,威胁人口较多,为我县重点防治区域。

(三)重点防治地质灾害(隐患)点

根据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规模、稳定性和危害程度,今年我县确定需重点防治的地质灾害点18个,其中“a”类地质灾害点2个、“b”类点8个、“c”类点8个。每个点由县国土局统一安排监测员进行监测,汛期前必须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编制完善防灾明白卡、应急预案,切实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四、地质灾害防治主要任务

(一)切实抓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梅汛、台汛期是我县地质灾害多发时段和重点防范时段。各乡镇政府以及国土、交通、水利、教育、建设、农业等部门要在主汛期来临前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域及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一次现场检查,提出并落实具体防治措施。a、b、c类地质灾害点由县国土部门统一安排监测员进行监测,d类灾害点由各乡镇政府和部门备案在册,定期组织巡查,发现险情及时上报。各乡镇政府和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要坚持汛期值班制度,加强应急值守,严格执行险情巡查、灾害预报和灾情速报等制度。一旦出现灾情,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调查,组织防灾抢险工作,同时按速报制度规定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出现较大级地质灾害临灾险情或发生地质灾害时,县地质灾害领导小组必须立即指派人员赶赴现场,组织应急调查,并视险情大小立即启动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组织实施抢险救灾工作。各有关部门应当按照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分工,快速做好相关的应急救助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二)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

群测群防是地质灾害防治的一种有效手段,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在避让地质灾害、减少人民生命与财产损失中成效显著。“十有县”建设的内容是:有组织、有经费、有规划、有预案、有制度、有宣传、有预报、有监测、有手段、有警示。今年,省国土资源厅部署在全省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根据安排,我县“十有县”建设工作最迟2011年验收,相关工作今年需开展起来。

为进一步加强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水平,根据省国土资源厅的要求,我县今年要开展乡(镇)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评估、巡查、预案、宣传和人员五个到位)建设工作,创建1~2个“五到位”国土资源所。在4~9月份,通过办培训班、发培训书、上视频录像课等方式,对乡(镇)国土资源所人员、群测群防负责人、地质灾害监测员和中小学师生进行一次宣传培训,计划全县参加培训班人员达到200人次,观看视频录像培训到达1000人次。

(三)强化突发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

方案还没确定说篇四

今年有意参加高考的中职学生要留心了,高考对口招生的报名将从2月20日启动,比去年足足提前了20天。昨日,我省20对口招生高考方案公布,今年的对口招生计划不会出现大的变化,依然采取网上填报平行志愿的方式。

报名点组织网上报名

今年对口招生对象依然是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中专、中等技工学校)和综合高中职高班的应历届毕业生。有四类考生不允许报考,包括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在校生;中等职业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在上一年度对口招生考试中被认定为考试作弊行为情节严重的考生;服刑者。

今年的报名时间也较早,为年2月20日至2月26日。应届生在学校所在市教育局对口招生部门指定的报名点报名,历届生凭毕业证书在户口所在市教育局对口招生部门报名。考生报名时应携带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学历证书,提交诚信考试承诺书,在报名点统一组织下,进行网上报名。

本专科均设平行志愿

和普通高考一样,对口招生高考的时间也是6月7日和8日。考试科目分为13个大类,其中,文化课按每门150分计算,专业(综合)课按300分计算,总分750分。考试内容中,文化课方面基础模块占60%、职业模块占10%、拓展模块占30%;专业综合课理论考试科目设置以教育部颁布的专业教学方案中公布的专业主干课程3~4门为主。

2012年对口招生实行知分网上填报志愿。本、专科批次均实行“平行志愿”。其中本科批次“平行志愿”

包含a、b两所院校志愿及院校服从志愿,每个院校设置2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服从志愿;专科批次“平行志愿”包含a、b、c、d四所院校志愿及院校服从志愿,每个院校设置3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服从志愿。

录取分数线单独划定

虽然对口招生考试和普通高考是同一天进行,但是分数线划分却不相同。对口招生的`分数线是根据各类招生计划和生源情况,按一定的比例划定本科、高职(专科)各批次建档分数线和专业资格分数线,并向社会公布。不过对口招生的计划会纳入到我省高招计划的总盘子中。

2012年高校对口招收的本科新生可实行预科一年。在校学习期间的收费标准按普通高校相同专业收费标准执行;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享受相同专业学生的同等待遇;对口招生班的毕业生按照我省当年的就业政策,享受普通高校同类毕业生的同等待遇。(张晓嵘)

方案还没确定说篇五

3月3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改革的“五大任务”和“23条具体措施”,积极稳步推进我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明确我省高考将统一实行“3+3”的考试模式,外语科、学业水平考试“一年两考”。为此,南方日报记者专访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详解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热点问题。

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按照国家部署,有序推进选拔方式、制度设计、保障机制、管理办法的改革,促进考试招生公平公正,提高各类人才选拔水平,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明年增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

问:可以预见,《意见》将深远影响广东的教育发展、人才培养。这一政策是如何制订的?

答:9月,国家颁发了《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为推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要求。

广东现行的高考方案在维护教育公平,多元选拔人才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仍存在着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特别是评价标准、选拔方式、入学通道等相对单一的问题,难以适应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需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对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主要领导多次作出批示指示,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文件精神和要求,并认真制定好我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意见》稿听取了各市、县(市、区)教育局、中学、省内高校以及有关教育专家、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并在广泛听取意见、充分酝酿、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形成了《意见》。上半年,先后经省政府常务会议、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和省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教育部今年2月同意备案后向社会公布。

问:我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有何特点?

答:《意见》按照国家顶层设计的要求,结合我省教育工作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工作实际,对全面深化我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做出了具体部署,明确了改革的“五大任务”和“23条具体措施”。

我省改革方案在统筹规划、系统设计的基础上,按照“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分项目、分步骤稳步推进我省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如年的高考加分政策调整,的调整和优化二本招生录取批次,增加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出台高考综合改革方案,20高考实施新的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等改革内容,既有已启动的单项考试招生改革,又有未来改革的任务和路线图。

“学考”可考两次计最好成绩

问:此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涉及多级考试,将如何贯穿中小学阶段教育?

答:包括高考在内,《意见》对中小学招生制度进行了总体设计、统筹推进,对改革完善中小学招生办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例如,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标准化发展,破解中小学择校难题。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具体办法,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积极推进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为依据录取高中阶段学校新生;全省统一取消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完善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的招生办法,逐步扩大优质高中指标到校比例。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具体改革办法将由各地市制定。

问:为何要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的科目和次数是多少?

答: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学考”)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和国务院《实施意见》提出的要求。

“学考”主要检验学生学习程度,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国家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均列入“学考”范围,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和体育14门。目的是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国家规定的所有科目,避免发生严重偏科,同时为高校科学选拔人才创造条件。

“学考”分散安排在各学期进行,创造条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同一个科目两次参加考试的机会,同时计最好成绩为最终结果,可以减轻学生集中备考和一次考试所产生的心理焦虑和精神负担,同时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高中学校更加注重个性化教育,更多地实施因人施教。

事实上,从开始,我省学考就已向考生提供一年两次考试机会;全省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统一阅卷、统一评定成绩;目前,我省标准化考点考场建设已有确保考试安全的技术支撑。

今年制定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问:以后本科院校录取将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何要实施这一评价呢?

答:综合素质评价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和国务院《实施意见》提出的要求。

人的发展和人才选拔标准应具有全面性;而考试成绩主要反映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行为表现,也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把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的情况结合起来评价和选拔人才,方式更加科学,有助于扭转单纯用考试分数评价学生的做法,促使人才评价和选拔从只看“冷冰冰的分”,到关注“活生生的人”,实现知行统一。

问:用什么标准衡量才能保证公平呢?

答:首先是规范评价内容,确保全面真实。如实记录反映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活动和表现并收集相关事实材料,全面、充分反映学生高中阶段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注重考查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做到有据可查。

其次是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和统一的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平台,客观真实准确地记录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情况及突出表现。

最后是规范管理,强化监督。建立综合素质评价监督管理机制,严格记录和评价程序,建立公示、申诉和诚信责任追究制度,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要进行公示,确保公开透明、内容真实准确。通过这些制度的设计,保障综合素质评价真实可靠。省教育厅20将制定完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的实施方案,对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作出具体的规定。

问:“基于高考基础上综合评价录取”指什么?

答:2012年,我省在南方科技大学试点进行基于高考基础上的综合评价录取模式招生改革,即在学校录取的标准中,高考成绩占60%,学校测试占30%,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占10%,简称“631”录取模式。近几年,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纽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西交利物浦大学、北师大—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等高校先后参与了这项改革。

从改革试点的情况看,“631”录取模式在人才选拔、促进学生成长方面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意见》明确,我省将继续深化基于高考的综合评价招生录取模式改革,发挥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高校测试成绩和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在招生录取中的积极作用,逐步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和多元化的人才选拔机制。

招考改革五大任务

任务1。促进升学考试和入学机会公平

完善中小学招生办法

积极推进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工作

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

任务2。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

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实施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

深化统一高考制度改革

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

任务3。改革高校招生录取机制

完善普通高校录取机制

改进高校招生录取方式

完善和规范普通本科院校自主招生

拓宽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通道

任务4。改革监督管理机制

深入实施“阳光工程”

加强制度保障

加大违规查处力度

任务5。积极有序推进改革

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

改革完善考生志愿填报方式

改革完善高校招生录取管理

改革完善基于高考成绩的综合评价招生录取制度

改革完善现代职业教育贯通培养的选拔机制

减少高校招生录取批次

改革完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录取制度

积极推进考试招生综合改革

专家观点

重点考虑科学公平公正的选拔制度

《意见》体现广东“敢为人先”的精神,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校在广东基于高考基础上的综合评价录取改革,加强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测试的英语听说考试,按照高考要求组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管理模式及实施一年多考等,都是广东“独创”或率先实行。当然,新一轮的高校招生考试改革,考生的选择权、高校自主权都有所增加。高校在拥有招生自主权的同时,应重点考虑、研究如何制定科学公平公正选拔人才制度的问题。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刘建达教授

《意见》突出考试招生对素质教育的导向作用,重视学生成长发展过程的连续性,将高考和中学阶段的学生考核评价和高校人才培养统筹考虑,建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各地各高校要充分认识国家制定考试招生制度的意图,努力把国家赋予学生的学习自主权、选择权还给学生,积极创造条件实施“选课制”“走班制”“导师制”,同时加强高中学生职业发展指导,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找准成才方向。

——华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华师附中原校长吴颖民

《意见》明确普通本科院校招生录取主要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高职院校实行分类考试,学生有多个渠道进入高职院校,条条道路都可以畅通,有利考生早作学习计划及升学安排、职业选择,体现了高职院校升学有多种选择,不需要绑定统一高考;同时改革也有利于各高职院校办出特色,对院校制定招生标准和要求、分类招生与培养、提升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高职院校招生考试从高考中分开,可使高考命题更科学,高端人才选拔更具有针对性。

——华南师范大学人才测评与考试研究所所长张敏强教授

《意见》一以贯之坚持把公平公正作为升学考试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在科目设置、考试组织、录取实施等环节着力完善规则,健全体制机制,以公平性、可行性考量每一项改革政策,并通过做好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工作、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和管理、完善高校招生自律机制、深入实施“阳光工程”、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等一系列措施,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切实地起到促进入学机会公平,保障了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的作用。

——中山大学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冯增俊教授(记者吴少敏通讯员粤教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