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信客教学设计(实用8篇)

时间:2023-10-12 12:52:35 作者:文锋 工作计划 2023年信客教学设计(实用8篇)

通过阅读范文范本,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精彩的句子和词汇的使用方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自我介绍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的自我介绍能有所帮助。

信客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熟悉课文内容,掌握全文结构,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

教学重点:熟悉全文内容,掌握课文结构。

教学难点: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作者简介

作者余秋雨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主要著作有《文化苦旅》、《秋雨散文》、《山居笔记》、《行者无疆》、《千年一叹》等,其中散文集《文化苦旅》曾获得多个书评大奖,《山居笔记》更获得海外华文文学最高奖第一名。

2.导语

二、听了几个同学对邮递员的看法后,我们看看余秋雨先生所写的邮递员也就是信客的故事。

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生字词,并给文章的四个部分各写一个小标题。

生死祸福

2.阅读课文一遍后,文中的信客给你怎样的饿印象呢?可以用形容词来描述一下吗?

任劳任怨待人宽容善良厚道恪尽职守有才干

信客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1、熟悉文章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2、剖析信客的精神品质,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

3、揣摩文章典雅而精辟的语言艺术。

教学重难点:1、剖析信客的精神品质,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

2、揣摩文章的语言艺术。

课时安排:一个

课前准备:资料等

教学步骤:

一、解读文本

2、解释“信客”及“信客”中“信”的意思(内容略);

3、简介作者(明确:文学和书法成就,主要介绍生平和文学成就);

6、归纳信客的生活景况(明确:收入低,生活穷困;老犯病;终年劳碌奔波,居无定所;常被人怀疑、欺负、憎恨甚至诬陷,满腹辛酸。其中详写了两件事,即一件是为客死者料理后事,一件是为同乡遮丑。)

二、剖析信客的精神品质

1、生归纳年轻信客的精神品质,师整理后板书;

板书:善良厚道诚实无私任劳任怨恪尽职守

2、析写老信客的作用;

3、析年轻信客留下遗言把他的.墓筑在老信客墓边的原因;

4、小结全文(明确:揭示信客的精神支柱----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板书:诚信为本)

5、挑读文中写信客的一些句子,感受信客的精神魅力;

三、实现超越

2、作为学生,应如何把“诚信”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生自由交流);

4、小结本节课;

附一:板书设计

信客

余秋雨

接受重托善良厚道

无奈卸差任劳任怨

艰辛从业诚实无私

执教小学恪尽职守

诚信为本

附二:

诚信小故事两则

(一)

求生的本能使孩子在冷冰的水里拼命地游,他用全

信客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目标:熟悉课文内容,掌握全文结构,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

教学重点:熟悉全文内容,掌握课文结构。

教学难点: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作者简介

作者余秋雨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主要著作有《文化苦旅》、《秋雨散文》、《山居笔记》、《行者无疆》、《千年一叹》等,其中散文集《文化苦旅》曾获得多个书评大奖,《山居笔记》更获得海外华文文学最高奖第一名。

二、听了几个同学对邮递员的看法后,我们看看余秋雨先生所写的邮递员也就是信客的故事。

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生字词,并给文章的四个部分各写一个小标题。

低眉顺眼 连声诺诺 生死祸福

2.阅读课文一遍后,文中的信客给你怎样的饿印象呢?可以用形容词来描述一下吗?

任劳任怨待人宽容善良厚道恪尽职守有才干

任劳任怨:代读写书信帮忙料理乡人后事、安抚死者家属

待人宽容:遭别人怀疑、遭同乡诬称为小偷仍不计较

恪尽职守:前后当了三十年的信客

有才干:当教师、校长同样受到赞誉

4.在信客的这么多的故事中,哪个最让你感动呢?并说说原因。

5.解答课后的练习

板书:

任劳任怨:代读写书信帮忙料理乡人后事、安抚死者家属

待人宽容:遭别人怀疑、遭同乡诬称为小偷仍不计较

恪尽职守:前后当了三十年的信客

有才干:当教师、校长同样受到赞誉

信客教学设计篇四

教学指导思想:

1、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和交流。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才华。

3、教学过程中体现全员参与,全面参与,全程参与。

教学目标:

1、自主自读感知课文,独立完成[信客档案]的填写。

2、合作、探究分组合作进行探讨问题、画信客肖像、写诗等活动,锻炼学生发散性思维。

3、课外拓展启发学生尝试撰写“乡村邮政史”。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中合作、探究部分。

教学准备:

1、与学生沟通、布置预习。

2、设计本课课件。

教学过程:

一、暖身活动:师生互相提问。

二、导入

请学生依据课前所准备的资料介绍作者余秋雨。

三、整体感知

(一)请学生在自学基础上谈谈〈信客〉一文的内容,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二)速读课文后,完成以下内容的填写

[信客档案]

性别年龄适合人群(指性格)

信客是一种什么职业(一句话描述)

信客的职业道德(关键词)职业准备

信客的职业特长(从文中找相关信息)

信客的作用(重要性)

(三)画信客的肖像画

设想:本文篇幅较长,可以挖掘的东西很多。设计[信客档案]旨在从信客这一职业角度出发,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面上的了解,为下面的问题能深入研讨作准备。

四、独特感悟

解,穷愁潦倒,按现代某些价值观衡量,似乎很不划算。是不是当时的人们都在想着做信客?是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信客?所以我们有必要讨论一下。

(一)问题研讨(提示:在课文中找相关信息来说明)

1、文中青年信客让别人得到了什么?

2、青年信客是否也有所得?如果有,他又得到了些什么?

(二)根据你的理解,为信客写一首诗(一段也可)。

(三)引导学生得出:助人自助的一生才是充实的一生。

设想:这一环节旨在对课文有一定深度的理解,对文章主题作多角度探索,并以正确的人生观引导学生。

五、课外拓展:撰写乡村邮政史

本课小结:在乡村和城市间踽踽独行的信客,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大半辈子的风尘苦旅,他是外出谋生者与家乡联系的纽带。

反思:你能通过观察我的教学,给我一些下述问题的信息吗?

1、有百分之多少的课堂时间用于教师讲话,有多大比例的时间学生在讲?

2、在讨论中有多少学生在发言,男生多于女生吗?

3、我说话的语调是交谈的语调,还是盛气凌人的讲授方式?

4、你认为我对学生们的评论是否恰当?

5、你看到可能有助于我解决问题的其他事情吗?

6、请给我一些帮助我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建议。

文档为doc格式

信客教学设计篇五

1、体察信客的语言、行动和心理。领悟他的品格和精神。

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学会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培养学生正直无私的品格。

培养学生洁身自好、待人宽容、任劳任怨等的品质。

感受本文的语言。抓取人物的品格。

朗读法、引导法、讨论法。

投影仪、录音机。

一、导入。

二、整体感知。

(这个问题,学生基本上都能找出来,但是概括的语言并不是很简练。但是,对于职业的特点,却总结的不好。好像学生还摸不着门路。)

1)、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诚信无私

2)、终年跋涉,非常辛苦——任劳任怨

3)、收入微薄,生活贫穷——待人宽容

4)、最痛苦的是蒙受怀疑、欺凌、憎恨。但是信客的阅历又让他增长才干。

2、从上面大家的总结可以看出,信客的为人如何?(或信客这一行所需要的品质是什麽?)

诚信无私、任劳任怨、待人宽容、洁身自好、恪尽职守、善良厚道等。

(学生基本上能说个差不多。但有时专业语言运用的还是不好。口头语比较多一些。)

3、那麽分别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事例来!

都能对号入座。只是语言繁琐,不凝练。

4、可是,有个很奇怪的现象。为什麽作者再写信客之前,还写了一个老信客?

险些老信客,实际上说明了信客这一职业的两个特点:路途艰苦;强调职业道德——“就在一个信字”,而且这个“信”字要做到一丝不苟的地步。老信客既以自己的丰富经历,给年轻信客以具体切实的指点,他的惨痛的教训。又时时警惕着年轻信客。这些,都促使他迅速成为可以信赖的信客。

(这个问题,孩子的回答却不甚好。老是靠不到主题上来。)

5、那麽,信客成长起来后,作者重点写了信客的什麽事迹?为何要重点写?

重点写了两个事迹:概括写遇到谋生者客死他乡,信客充当代理人的事迹;具体写一次遭人诬陷、说明信客职务的凶险和信客仁义热心、任劳任怨、宽以待人、善良厚道的品性。

6、总结信客这一生,他在哪里是一个转折?

回乡教书。

7、他这一生正好验证了那一句话?

好人有好报。

社会总是有良心的,奉献者终究会赢得敬爱和怀念。人们常送些关怀与温暖。发财的同乡回来道歉,并请他代办邮政事务,后来大家又推举他当老师,当校长等等。等到临死时,又来纷纷吊唁。

8、信客死后,为什麽要和老信客葬在一起?

因为信客理解老信客,同情他,敬重他,感激他。

9、请写出一段话,作为信客墓碑上的文字。

(这道题开放性很强。学生的回答也丰富多彩。)

现摘抄几则如下:

马茜茜:信之子,众之父,仁义之人,大公无私,为吾敬之人某某。

王彬:我们永远的信客,你是夜晚照亮我们的月亮,你是寒冬温暖我们的火光。你是我们永远的心灵支柱!

徐云龙:村中之翼。

嵇姗姗:您的功劳是为我们的奉献,您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您的身影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您奉献出了青春,却换来了无限的美好。

于刚:尊敬的校长,您像一把熊熊烈火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您给我们留下了伟大的精神财富。我们全体同学向您致敬。

杨一帆:一支蜡烛,奉献默默。一生之中,忍辱负重。一人只为,仁义热心。。光芒四射,蜡烛已尽。

10、本文的语言有何特色?

《信客》:质朴典雅;警辟而畅达。

《背影》:朴素平实。

《台阶》:十分口语化。

原因:题材不同,作者个性气质语言习惯不同。

三、作业。

1、把课后词语加意思写一遍,并且背过。

2、把自己的墓志铭整理在本子上。

信客教学设计篇六

教学目标:

1、品味描写信客为人及其人生遭遇的文句,感受城市负面文化对农村的优秀的传统道德的冲击,了解传统美德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

2、体会运用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余秋雨及这篇作品的时代背景。

1、师:余秋雨是当代著名的学者、散文家,浙江余姚人。这篇文章所写的内容大概发生在上世纪前半叶,当时有许多浙江农村的农民离开家人去十里洋场旧上海谋生,在外谋生的人与家人之间需要联系,于是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出现了一种特殊职业叫“信客”。(板书:信客)

2、学生齐读课题。

二、品味描写信客为人及其人生遭遇的文句。

(一)了解信客的职业特点。

2、学生默读第1-13节,圈划相关语句。

3、大组反馈。

(二)品味描写信客人生遭遇的文句。

1、师:出示:

(1)他又要把死者遗物送去,这件事情更有危难。

(2)他说:“这条路越来越凶险,我已经撑持不了。”

2、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三)品味描写信客为人的文句。

1、师:请同学们默读第12节到第23节,边默读边思考:

(1)面对这些事与人,年轻的信客是怎么做的,从中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边默读边思考,把你的理解写在书上。

2、学生读注悟,教师巡视。

3、同桌讨论。

4、大组反馈。

附材料:

(1)老人逼着他讲各个码头的变化和新闻。历来是坏事多于好事,他们便一起感叹唏嘘。(在第12节)

(2)只要信客一回村,他家里总是人头济济。多数都不是来收发信、物的,只是来看个热闹,看看各家的出门人出息如何,带来了什么稀罕物品。农民的眼光里,有羡慕,有嫉妒;比较得多了,也有轻蔑,有嘲笑。这些眼神,是中国农村对自己的冒险家们的打分。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对城市的探询。(第14节)

(3)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在第15节)

三、探讨主题。

信客教学设计篇七

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思想内容。

揣摩典雅而又精辟的语言。

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

二、教学重点

了解信客的职业道德和优秀品格。

揣摩典雅而又精辟的语言。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课前准备

预习:识记字词,扫除阅读障碍:唏嘘(xixu);稀罕;噩(e)耗;呵斥;诘(jie)问焦灼;伎俩jiliang)颠沛;吊唁(yan);文绉绉(zhouzhou);长途跋涉;穷愁潦倒;连声诺(nuo)诺;猝(cu)然;昏厥(jue);满脸戚容。

五、课程导入

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各有各的行业规范。诚信不仅应该是职业道德的基础,更应该是为人处事的根本。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余秋雨的散文《信客》,看看我们应从主人公身上学习哪些优秀品格。

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教师指导学生快速阅读的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必要时进行合作探究),理清行文线索,把握文章结构。教师可板书或投影,以提高阅读效率。

2、明确

信客:从业缘起、信客生涯、转行之后。

编写提要,把握主要内容。

要求简明扼要,语言平实。概括主要情节,减删细节。

3、提示:

a.从业缘起。老信客自感失去了信誉,做不下去了,找到落魄返乡的青年。这个青年为老信客的诚心所动,终于接受了这份差事。

b、信客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