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给孩子们的诗读后感 孩子们你们好读后感(大全10篇)

时间:2023-10-06 16:04:22 作者:书香墨 口号大全 最新给孩子们的诗读后感 孩子们你们好读后感(大全10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给孩子们的诗读后感篇一

看到《孩子们,你们好》这本书的名字,一种亲切感便油然而生。这是前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的教育专注。阅读此书,从字里行间都能够感受到作者身为一位教育家、一名小学教师对他的学生、对所有孩子们的满腔的挚爱。初读本书的序言及第一张,就让我感受到作者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执着和投入,他以一个教学班为实例,从开学前夜谈起,生动、形象、具体的展现了他怎样了解、记住每一个学生,怎样给学生创造一个愉快、美好的开端,作者没有晦涩的语言、深奥的理论,更没有喋喋不休的论述,就是那平实、朴素的语言,却处处充满了他的教学机智。看他的书就像在聆听他的讲话,生动、活泼,给人带去乐趣的同时又给人以智慧,启发人去思考、去反思。

“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谁就愿意从事教育工作,而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已经爱得入迷,谁就能获得自己职业的幸福。”作者在开学之前已经渴望着要听到这种声音了。而自己呢,不知何时已经厌倦这种声音了,甚至是反感。今日反思才悟出:有幸福的人才能塑造幸福,有高尚美德的人才能塑造出有美好心灵的人。教师要关爱学生的成长,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拥有美好的未来,是作教师的不懈的追求。教师是学生知识、能力、情感、觉悟发展道路上的先行者,只有教师的不断发展才有学生的成长,教师要做太阳:既照亮学生,又光辉自己。以人为本用爱育人。只有教师感受到教育的快乐了,学生才能拥有成长学习的快乐。教师只有把无私的爱融入到日常的、平凡的、琐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才能感受到教育的幸福,才能创造出教育的奇迹!

初阅此书的序言和第一章,就让我对这位教育家充满敬意。开学的前一周他用书信和学生交流,开学的前夜他又熟记全班36个学生的名字,并且看着照片还能想象出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而我们呢?开学的前一周、开学的前夜都在忙些什么呢?班级人数固然是多,可我是在开学一个多月之后才能全部熟悉的。

阿莫纳什维利老师的每一教育箴言都给我们指出了一条通向成功的教育之路,也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让我们细细品味和斟酌,并且把它付诸于我们的实际行动中,让我们幸福的工作着、快乐的收获着吧!

给孩子们的诗读后感篇二

暑假看的书不多,《孩子们,你们好!》是其中一本。“孩子们,你们好!”――阿莫纳什维利在新学期去往学校的路上反复练习着的一句话――他认为因不同表情、不同语气会产生不同教学效果的'一句话。正是由于这句话,逐渐把我领入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课堂,给我展示了一段精彩的教育教学活动。他在书中用一行行字句弹奏出了一个永不变更的主旋律――那就是对儿童的爱,对儿童关怀备至的态度。

品味着它的与众不同,不禁被阿莫纳什维利老师的快乐课堂所感动,被每个6岁孩子发出的因学习而快乐的笑声所震撼!老师向我展示的是一种多姿多彩的学习,让我看到了原本枯燥、乏味的学习变得有声有色。他让整个课堂充满爱,闪耀着每一位学生发出的“学习”光辉,使课堂变得更生动。“痛苦的功课使人感到厌倦,而愉快的功课会使知识吸引人。一个孩子,如果他面对的是一位严厉的、总是呵斥他的老师,即使你真的内心很爱他,他对你所说的和要求的也会厌倦。”因此,在课堂中,教师也可以采用快乐教学法,让快乐充满整个课堂,让课堂散发快乐的气息!

阿莫纳什维利老师在书中写到,他让所教的孩子愿意信任老师、愿意跟随教师的脚步。这也离不开他心中的“爱”与“理解”,只有教师以身作则,把自己的“爱”和“理解”献给学生,学生才可能释放出相应的“爱”与“理解”,才会听到他们发自内心的声音。记得一次数学测验,有位小朋友因为考试时嘴巴里发出声音,我“提醒”了一下。中午我去分饭的时候,他特意走到我旁边,说:“刘老师,对不起,刚才考试的时候是我错了,我不应该发出声音的。”我很感动,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学生这么诚挚地道歉。于是,我连忙说:“没关系,考试时候发出声音会影响其他小朋友,只错就改还是好学生!”“恩,我知道了。”说完,乐颠颠地回座位上开始吃饭了。看午饭的时候,让他做了一回纪律班长,出乎我的意料,竟然把班级管理地井井有条。我的心理从来都没有这么踏实过,因为我感受到了他能理解我,并且做得非常好。

教师对学生的爱究竟该如何体现?阿莫纳什维利老师给了我答案。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要全心全意地爱儿童。为了这样地爱儿童,就需要向儿童学习如何表示这样的爱。教师应该把每一个学日、每一堂课都看做上献给儿童的礼物。教师与儿童的每一次交往应该使双方感到喜悦和快乐。儿童的个性与情感、需求不同与成人,教师应该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理解儿童。只有站在儿童的立场上,洞察儿童的内心世界,了解儿童的行为举止,才能更好地与儿童进行互动,使儿童自愿地接受教育,快乐地学习。

阿莫纳什维利老师让他所教的孩子们愿意信任教师、愿意跟随教师的脚步,并在这一过程中感受着学习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这一切皆缘于阿莫纳什维利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教育者心中的“爱”和“理解”.儿童不同于成人的个性、情感、需求特点,要求教师要进行教育活动就必须先去理解儿童,学会如何与孩子沟通。孩子的行为背后,总有他认定的想法,请试着了解他,不要急于批判他。蹲下身来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看、去想,您才能了解孩子眼中的世界。我们接纳的是孩子的感受,不是孩子的行为,但是当孩子的感受被接纳了的时候,他自已就会调整自已行为中的不当之处,改正自已的错误!以耐心的态度,关注的神情,积极倾听,让孩子有完整表达的机会,并同时给予温馨的回应。教师也只有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在洞察了儿童的内心,理解了儿童的行为举止的基础上,才能取得儿童的信任,才能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从而使儿童自愿地接受教育,快乐地学习。

童年应该是金色的,儿童的求学之路应该是快乐的。这本书就像一颗永流传的钻石,经过时光的打磨,更加光彩夺目。我将努力学习做一个快乐的教育者,希望我的数学课堂能让孩子们去享受学习的快乐。

给孩子们的诗读后感篇三

本书的作者是曹文芳。本书主要讲述了糖河镇的孩子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有红婷、紫苏、陈思霜、麦冬、杨玉萍老师和东边奶奶等几个人物。

糖河镇是这样来的.:一条小河穿镇而过,河水清澈见底,淡淡的,有些甜味。镇上的人叫它糖河,小镇也因此被叫做糖河镇。

我最喜欢紫苏,因为她不仅仅是个性格温和、乐于助人的好班长,还是个嗓音嘹亮的小歌手。我被她的善良深深地打动了。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紫糖河上的战斗”一章,讲述了糖河镇的孩子们总喜欢和锅底洼的孩子们用晒干的小泥丸“打仗”。在一轮的攻击后,被“打败”的一方会逃走,学着大人像模像样地包扎。虽然这只是一次游戏,孩子们却认真得不得了,真有趣!

这一个个可爱的角色在曹文芳的笔下“活”了起来。我仿佛能看到孩子们在九洞桥上打仗,紫苏给躺在病床上的红婷一遍又一遍地唱着嘹亮的歌……这真是一本好书!

给孩子们的诗读后感篇四

这个周末,我在朋友的推荐下,读了一本书——《笑猫日记之孩子们的秘密乐园》把整本书仔仔细细地读完后,我感受很深。

这本书的作者杨红樱阿姨用“笑猫”的口吻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个生动又有趣的故事,这本书主要讲了:翠湖公园来了一个马戏团,孩子们万分期待,可是,这所谓的“马戏团”里没有动物明星,没有空中飞人,连孩子们最喜欢的西瓜小丑也不能登台表演,表演的那些节目不是唱歌,就是跳舞,一切都是那么无趣。笑猫与朋友万年龟见到这一幕,决定在楠木林建一个属于孩子们的真正的马戏团。从那以后,楠木林就变成了孩子们的秘密乐园,孩子们在里面尽情的狂欢,也找到了丢失的快乐与梦想。

这本书中笑猫一直强调“童年”与“童心”的重要,童年,是我们一生中最美丽,最快乐的阶段。可身边的大人们往往总是忽略孩子们的感受,被一些所谓的专家的花言巧语所迷惑,就像书中的家长们,他们追求高雅艺术是好的,但他们却忽略了孩子们的感受。这样就真的可以达到他们的要求吗?答案是否定的,孩子们的童年应该是自由的,应该是快乐的,应该是不能被剥夺的!

我希望,我们也能快乐的享受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我不求书中的秘密乐园,但我想有一个自由、快乐的童年!

给孩子们的诗读后感篇五

《孩子们,你们好》这本书的作者是苏联著名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书中主要讲述了他对学生的德育、智育及与家长的沟通联系等的各个方面,现在我看到书的一半左右了,这本书里讲的很细致入微,讲到的案例也很典型。

读了这本书,给我最深的一个感觉是“快乐”,他的孩子们很快乐,阿莫老师也很快乐。

开学第一天,老师亲切地叫出每个孩子的名字,这是要花一番功夫的,因为这是一年级学生的开学第一天,原本老师根本不认识他们,所以在开学前他对着照片上的样子一一记下了每个孩子的相貌和名字。我们试想一下,当孩子与你第一次见面时就听到你准确叫出他的名字,孩子心里该会多么激动与快乐。而且老师还一一与孩子握手,这时孩子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被尊重,从而他们也会来尊重你。在第一天的第一堂课上,没有行为规范的宣讲,老师也没有严肃地说:“你以后就是学生了,学生应该怎么怎么样,不能怎么怎么样”,如果这么说了,那孩子就会觉得被束缚了,从而不喜欢学校,不喜欢成为一名学生。阿莫老师是让孩子们直接进入有趣的教学课堂,让孩子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爱上学习。

课余时间,阿莫老师提出了课间休息的教育学,也许我们觉得在课间,学生只要“不乱跑,不损坏东西、不打架、不欺负同学”这就够了。其实并不够!阿莫老师给他的孩子们准备了简单的运动设备、画画用的大张白纸、以供欣赏的美丽图画、彩笔、各种有趣的单词、成语卡片等等孩子们能安全、文明地去玩的东西。这样孩子们就不会闯祸,而且能更好地让他们得到发展,可谓一举两得。儿童是活泼好动的人,是渴望改造的积极幻想家。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就应该为他们创造一个实现他们渴望的有组织的环境。不过,在这个环境里没有用手指指着的威吓,没有对调皮捣蛋的后果的警告,也没有道德说教,有的仅仅是对他们的活动的组织和指导。

还有就是周末,我读到最窝心的一个情节是:一个男孩在周六的早晨醒来,起床后就要去上学,他妈妈就说:“今天是周末,不用上学,我们在家休息。”男孩说:“为什么不能去学校休息呢?”看,孩子们已经爱上了学校,爱上了学习。

给孩子们的诗读后感篇六

《孩子们你们好》读后感

教育家还有很多教育细节让我们感动,他把每个细节,把每件“小事”演绎得如此精彩,做得如此精致,让我们感动。事实上,关注细节,是发自内心世界的一种深层次的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爱,是滋润大地的春雨,是温暖心灵的阳光,是幻化明媚春天的鲜花。这种爱与关怀更能引起学生心灵世界的共鸣,更容易走近学生的心灵。在这样的老师面前,没有好学生,没有差学生,只有差别,没有差生;在这样的老师面前,每个学生都是可爱的天使。教育是一项艺术,更是关注细节的艺术,把孩子的每件“小事”当作一件大事来处理吧,教育无小事。

给孩子们的诗读后感篇七

这也许是我见过最美的一条河了,它的名字叫糖河。糖河的两岸长满了紫苏叶,将河水映成了美丽的紫色。糖河穿过小镇甩头西行,白水茫茫,上面横卧一座大桥——九洞桥。

在糖河镇,红婷处处巴结着紫苏,顺从紫苏;可在芦荡村,红婷的声音和手势都夸张极了,一会儿惊讶;一会狂喜;一会神秘,一惊一炸的,兴奋得失去了分寸,竟自说自话让紫苏给芦荡村的孩子们唱歌。

糖河镇的孩子有时绞尽了脑汁要在战斗中取胜;有时为了帮助落水小姑娘不计前嫌地助救;有时会为了让杨老师生宝宝,去采紫苏叶;有时笨笨地去拨别人家的草垛......

住在紫糖河边的孩子,他们的日子就像紫糖河的`河水,一点一点流淌着,带走的是甜、酸,带走了孩子们的童年,让那些快乐、美好常在眼前,常挂嘴边。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派勃勃生机,孩子们是那么天真、无邪,可怜的红婷,你快好起来吧!

多彩的童年。

给孩子们的诗读后感篇八

糖河水清澈见底,有些淡谈的甜味,镇上人称其为糖河。糖河的两边长满了紫苏,把河水映得紫莹莹的,人们也叫它紫糖河。在这条河边上发生了很多很多有趣的故事。其中有一段:周六,糖河镇和邻村的孩子们便开战了,两边的孩子拿着用泥做的子弹,由司令领导着各自的士兵打仗。糖河镇的司令是陈思霖,看,他正昂首挺胸带领着自己的“战士”们打仗呢。他们会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地在战斗中打败对岸的孩子。

看着看着,笑着笑着,为书中孩子们欢笑、悲伤……合上书,童年记忆不禁涌上心头。奶奶家门前有盖房子剩下的一方土丘,那是我们孩子的乐园。清晨,吃过早饭奶奶和我便“上班”了,奶奶拿着一个小板凳拉着我的小手来到土丘前,我挣脱奶奶的手像是得到了宝贝似的在那堆土上开始了一天的“工作”。陆陆续续其他的小伙伴也来了,我们一起挖坑,比赛谁挖的坑最深,深到用胳膊再也够不到了才罢休,再将坑从地下连起来,我们称它为:地下皇宫。盖城堡,用各种碗、盘当磨具装满土拍结实了再倒出来,在上面装饰上树叶、树枝、小石子……一座城堡便完成了,扮演王子、公主举行婚礼幸福生活。在土里倒上水和成泥做成锅碗瓢盆、饼干蔬菜,过家家玩的不亦乐乎。

奶奶则和邻里乡亲拉呱聊天,时不时督促我喝水或者吃点东西。中午,奶奶搭把着手驼着背回家做饭了,做完饭在院子里一吆喝,我们的“挖土集团”便一哄而散,一个个小馋猫都要回家吃饭了。土是我童年最好的玩伴,就像糖河镇的孩子离不开水,从蹒跚走路到幼儿园我在她的怀抱中学会了和小伙伴合作,学会了有矛盾时要谦让,学会了遇到困难不能光哭要想办法解决问题。

但,时间像握在手里的`土,想要抓反而流失的更快,奶奶的背越来越驼,我渐渐长大。妈妈说为了我好,他们辛辛苦苦在辛店买了房子要让我去城里上学。我不!我就不!我舍不得奶奶,舍不得我的朋友。可……胳膊拧不过大腿,我还是去了。但我想他们,只能利用周末时间回老家去看看奶奶,去和老朋友说说知心话。现在旧村改造,我们的那方土丘也被“改造了”,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但它在我心中已化为深深的童年记忆。糖河水是糖河镇孩子们的天堂,而我的天堂在这里。

给孩子们的诗读后感篇九

今天我为大家推荐一本曹文芳老师的杠鼎之作。名为《糖河镇的孩子们》,镇名的由来是因为一条河穿镇而过,这条河叫糖河,河水淡淡的,有点儿甜,所以这条河叫糖河,这个镇子是糖河镇。

曹文芳老师塑造了许多各具特点的人物。有一直怀不上孩子的杨玉萍老师,有天籁之音的紫苏,奇怪的东边奶奶等。我一直认为紫苏是不幸的,总是被东边奶奶冷嘲热讽。但读完全书后,红婷悲惨的形象映入脑中。原来红婷每天嚷嚷的头疼,竟是因为长了一个脑瘤,小小年纪就长了脑瘤,这是一个难以想象的痛苦,还发生在一个弱小的女孩身上。

全书一共七个章节,写了四年级二班可爱机灵的孩子们以及糖河两边的战斗,原本的司令是陈思霖,是以前当过兵的镇长的儿子,后来司令让给了麦兜。作战双方从开始的互不相让到慢慢和好,再到最后一起称兄道弟。其中陈思霖写的'作文,《我的同桌红婷》我读完后眼泪从眼角流出,他每当想起早上红婷热心说的“陈思林上学了”这句话,就伤心欲绝地流泪,心想着再也听不到这句话了。热心肠的红婷病倒了,但她的精神却永驻我们心中,这些值得大家学习。如她的朴质,善良,又如她的助人为乐等等。正如书中所说:“有的人走了就再也没有回来过,所以等待和犹豫才是这个世界上最无情的杀手。”请大家珍惜当下所有一切美好的事物。说不定在哪一刻,它可能就会突然消失,为此,请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

最后我推荐大家读一读这本曹文芳老师的经典作品。从中感悟出一些哲理。

给孩子们的诗读后感篇十

今天早上我看了《给我的孩子们》这篇文章,它给我的感触很深。我认为丰子恺老先生的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他对孩子的心理刻画得十分传神,也用一些诙谐幽默的词进行了一些加工。而这一切又是真情实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有时会伤感,有时会捧腹,有时又会联想翩翩。

有一段话,让我的眼睛渐渐模糊了——“软儿!你常常耍弄我的长锋羊毫,我看见了总是无情地夺去,而有一次,我甚至打了你,看你嚎哭的样子,我竟不安慰,还大声说‘这就是你的下场!’我现在痛苦极了,后悔自己为什么那么无情。可后悔有什么用呢?我只能十分真诚地对你说:‘软儿,原谅我吧!我错了,我应该平下心给你讲对与错,不该那么粗鲁,当时,你也还是个小孩,什么事也不懂。’”他用自己真诚的一颗心,期望去弥补往时的错失,也对自己的鲁莽后悔莫及,多么负责任的父亲啊!也许软儿已不记得这件早在十几年前的事了,可他还是向我们描述出来,如同对待一件大事,郑重地进行道歉,丰老先生这样率真的个性令我深思。有的话又让我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瞻瞻,你最纯真可爱,我每次剃了头,你都疑心我变成了和尚,好几时都不让我抱。最好玩的是,今年夏季,你发现我的腋上长满了毛,又以为我是黄鼠狼,忽然挣脱了我的怀抱,好久都不理我”,那么可爱啊!都说,童年是天真的,是啊!我们的心里充满了莫多的问号,大人们却非常死板,总也不能理解我们的内心想法,总拿我们说的话不当回事,或者应付两句就完事。不像我们小孩,对任何事情都充满热情和好奇,我们的世界总是那样的美丽、纯真,怪不得丰老先生会这么羡慕我们的童真。

童年就应该自然地过,不能做作,要真实,因为它是一个人最美好的回忆。希望所有的孩子都有一段天真无邪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