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梦回故乡文章 梦回故乡的情感散文(优秀5篇)

时间:2023-10-13 15:32:35 作者:JQ文豪 文秘知识 最新梦回故乡文章 梦回故乡的情感散文(优秀5篇)

爱国标语的传播可以唤起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形成强大的爱国力量。制作爱国标语要融入时代特色,让人们产生强烈的共鸣。请看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脍炙人口的爱国标语。

梦回故乡文章篇一

蜗居县城已经十多年,回老家的次数也寥寥无几,家乡固然没有县城热闹繁华,然而,我魂牵梦绕的依然是那不能忘却的故园,在我的梦乡,最美的依然是故乡的云海蓝天、故乡的青山绿水、故乡的放牧夕归、故乡的浅浅小溪、故乡的桑梓秋菊、故乡的轱辘老井。

城里人的言不由衷和世态炎凉刺痛着我稚嫩的心田,乡间的亲昵和温暖更显得弥足珍贵。我常常怀念乡亲们走亲串邻,相谈甚欢;小孩们聚集村头追逐嬉闹,赶赴千河捕鱼捞虾,三五成群放牧割草,热闹非凡。清晨有鸡犬之声相闻,有大人出外挑水,有乡亲淳朴的相互问礼,有邻里们早出春耕……墙里墙外都是一个和煦的春天,一片共同的蓝天,一口相同的乡音。

再回故乡,村舍俨然,错落有致,一排排小洋楼整齐划一,红砖青瓦,朱门小院,“万家共赴康庄道,扶贫惠风泽乡间”若不是偶尔出入鸡兔,我恍若身居小镇或误入异域他乡。

一望无际的碧绿田野,铺洒着儿时梦想的乡间小道,巍峨如黛的远山近岭,日夜流淌的清溪甘泉,让我一下子感到心旷神怡,舒畅无比。漫步在这乡间小径上,我仿佛看见了儿时的一幅幅画面:春光明媚的田野里,小伙伴们沉醉在琼芳的馨香里,与花卉为伍,以小鸟为朋,开心快乐。秋日里鸿雁南飞,玉米、谷子香飘万里,农人们的脸上呈现出憨厚的笑容,收获的不仅仅是粮食,还有那兴奋愉悦的心情。

夏夜的麦场是父辈们“虎口夺食”的战场,更是孩子们尽情戏耍的乐园。大人们不知疲倦的挑灯夜战,迫不及待的收麦装袋,生怕一场雷雨从天而降,全年的收成岂不毁于一时,农民靠天吃饭,听天由命的日子想起来让人倍感凄凉无助。而孩子们只管尽兴在碾过的草垛里翻跟头,捉迷藏,追逐打闹,哪管它天晴下雨,哪管它夏夜抢收,哪管大人的万分焦急。真是“成家方知油盐贵,养儿才懂父母恩”。孩子畅快的呼吸着清幽的麦香,萤火虫点燃丰收的希望,真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百鸟归宁,一片详和恬静,安居乐业之景象,虫豸低吟奏响着耕耘的赞礼和幸福的生活。

那是多么令人难忘的岁月,多么令人依恋的日子,多么令人痛失的时光。无忧无虑的年华伴着春种秋收而流失,伴着欢声笑语而蹉跎,伴着课间铃声而飞逝。我们渐渐长大,也渐行渐远。但心永远在农家小院里,永远在夏日的麦田里,永远牵绊着父母含辛茹苦劳作的身影。永远念着村口的龙槐和古井,念着起早贪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辈们,念着生我养我的那方水土。

如今的麦场已盖起了阔气十足的小洋楼,大型收割机更是速收速决,颗粒归仓,人们再也不用顶着烈日暴晒,历经长达半月的夏收忙活。孩子们也失去了夏夜嬉戏追逐的乐园。更体会不到“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生存之辛寒,民生之多艰。富足的生活哺育了他们,更宠养着他们,不知现在的孩子们是否还有我那深深的畎亩之忧,怀乡之情,感恩之心,寻根之切。

儿时的七彩梦已变为现实,但对我来说又“何福之有,何幸之有,何乐之有”面对处处碰壁,事与愿违的现实,我只愿回到故乡,让温暖,清醇的风吹走我的伤痕,让清澈的乡水洗净我仆仆风尘,让家乡的山水护佑我受伤的灵魂。故园有我永远年轻美丽的梦,永远炽热的心,永远激情燃烧的青春。让我站在故乡的水土上扬帆起航,求索寻梦。

梦回故乡文章篇二

故土的小河就是儿时的梦,童年很多记忆就是在这条小河延伸的。

小河从故土的田野横穿而过,将故土的马歇泥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链接川东,一部分跨越乌蒙。山高起伏的故土,唯有这条小河是儿时心灵的依靠。

那时,乡下根本就没有幼儿园之说,上学就是直接从一年级开始,上学需要走半小时的山路,就像跨越时空一样,每天都得重复着这样的童年脚步。大山没有喧闹,更看不到汽车鸣笛,只有的是牛马鸟鸣,就像桃园一样的与世隔绝,平静中唯有父老的模样。

小学6年,都是在故乡这样的环境中度过,故乡的'小河,常常会勾起儿时模糊而清晰的记忆,就像诗歌美好的韵律。

小河在故乡,就像故乡的诗魂,牵动着故土中的每一位父老。常常经过小河,都会在小河中逗留和嬉戏。那种感觉,一直持续了整个童年中的每个日日夜夜。

现在想起来,这是一种十分美妙的感觉。小河流动的水,常常像音乐的魅力。牵动着的不仅是儿时的梦,还有那无时无刻不在梦中出现的模样。

故乡的宁静,宁静得从来就没有过一次喧嚣。读小学2年级,才到很远的一个镇上看到汽车,那种解放牌汽车当时在心中留下的伟大,永远就像而今的孩子崇拜着的明星一样扎实。

随着岁月的增长,也随着读书环境的改变,故乡慢慢就在心里隐藏了,小河也没有机会和他相拥,因为要在大山走出,不仅要经过很多艰辛,也还需要很多付出。

记得考上大学,第一次高频率离开故土,离开亲爱的小河,也离开越来越找不到的童年的纯真。离开的那晚,很多山里山外的亲朋好友都赶来了,有送米有送盐的,有送衣服有送酒的,可我什么也没有带走,因为那些我什么也用不上,可那种心情,只有故乡的小河能够感受,只有陪伴小河的那种心情历历在目。

童年,也是在这样随着远去的岁月中出现的。

第一次进城,第一次踏上离家的路,那是一种喜悦和孤单的感觉,也是一种遗忘和回忆的感觉,因为童年就像一片晨曦的云片,悄悄的出现,也就这样悄悄的消失,红领巾的味道虽然还在,可那种褪色的岁月却慢慢在偶尔的记忆中消失了。

在童年的梦中,记忆最清晰的就是小河和寂寞。从童年开始,陪伴最多的是小河,最有童年味的也是小河,因为在小河能找到乐趣,可以游泳,也可以嬉戏。可童年却是平静的,也是寂寞的,因为那种寂寞,只有诗歌或者文学里才觉得最美。

由于怀揣着童年的梦,怀着对人生的憧憬。走出了大山给自己带去的记忆,在外哪怕经历着更多的体验,但事实上,每一次的体验,都是一种人生难得回味。

不管童年如何天真?也不管少年多么纯洁?对于人生来说,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种美的体验,不管过去,不管现在,回忆起来都依然那样美!

梦回故乡文章篇三

光阴飞逝,美好而短暂的童年在不经意间悄然而逝了。童年的往事犹如拾不起的碎屑,数不清有多少无奈。

月光淡了,繁星眠了,离草坪越来越远了。只依稀记得,在告别童年的那一天,我默默的采撷了一束蓝蔚蔚的勿忘我放在草坪上,流着泪在上面搁上一粒红红的相思豆。

回忆,回忆起了昔日的欢声笑语,回忆,回忆起了童年的一切,回忆,曾经的思绪早已随风飘回到草地。

也许有一天,当我再找到那片隐藏着我的思绪的草地时,我一定要重温我那个童年的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梦回故乡文章篇四

今夜我有涂抹文字的欲望,却没有涂抹文字的冲动。没有冲动的涂抹会是怎样的苍白无力,又是怎样的一无是处,是“无病的呻吟”吗,或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聊。也许我真的无聊,无聊的我只有推醒自己的心灵,让沉睡的心灵慢慢醒来,和我一起天马行空、随意乱想。

任思绪自由的驰骋,仿佛又回到了涩涩的童年。童年里没有漂亮的布娃娃,没有骄傲的公主,没有慈祥的奶奶……有的只是门上的一个小孔,透过它我好奇的望着外面的世界。我看到好多徒步的行人,他们,或独自疾走,或三三两两,或愁眉苦脸,或喜笑颜开。而这一切与门里面那个好奇的小女孩,似乎没有多大的关系。没有人会在大年夜里关注一个还在卖火柴的小女孩,同样,也没有人会在行走时,看到门里面有一个好奇张望世界的小女孩,他们各有各的事情,各有各的'忙碌。看累了那一双双徒步的脚,小女孩总会把目光投向那堵低矮的墙,看看太阳又悄悄往上爬了多少。

她真希望太阳爬得快点,快快爬到墙的尽头,那时候爸爸就会回来,随着咔嚓那一声清脆的开锁音,小女孩的世界便会豁然开朗。她可以跑到大街上去,完完整整的把一个个行人,从头到脚的细细审视。迎接一个个行人的走来,目送一个个行人的离去。有时候,她也会偶尔看到一辆自行车驮着一个白白的箱子走过,她知道那箱子里面装着夏日的清凉,她能做的只有目送那份清凉,对于口袋里没有半毛钱的小女孩,那份清凉本就是奢望。她不会缠着爸爸买,她知道爸爸口袋里的钱也不多,而且还有好多好多的事情要做。在一个个夕阳洒满大地的傍晚,小女孩总是乐此不疲的跑到大街上去,重复着这件事情。夕阳带给小女孩快乐、自由、无拘无束。但太阳很快就会落到山的那一边,没有人告诉小女孩,太阳去山的那一边要干什么,她只有在无限的眷恋中想:山那边的孩子,也被困了一天,他们也需要夕阳里的自由,也盼望着在金色的柔和里放飞心灵与梦想。

黑暗袭来,夜和白天又开始漫长的出现在小女孩的世界里,她开始无数次的想起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她慈祥的奶奶,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火柴划亮的那一刻是幸福的,她不只看到了蹒跚的烤鹅,更看到了遥在天际的奶奶,她在洁白的世界里,终于让她的心灵偎依在奶奶的慈祥里。现实世界里的小女孩唯一能做的,只有在想象里无数次的刻画奶奶的慈祥。她甚至自私的幻想:奶奶在家看门,她像其它孩子一样在田野里疯跑,任泥土裹满全身也不用怕,奶奶会给她清洗,也会替她遮挡妈妈的责骂;她也会幻想:奶奶在家做饭,她弱小的身影不用在灶台间忙碌,在某个晚醒的早晨,妈妈再也不会责骂她贪睡误了做饭;她常常幻想:每个早晨奶奶都起得很早,而她不用伴着黎明的黑暗被忙碌的妈妈唤醒,早早起来做日日重复的家务……幻想是七彩的泡泡,常常在刹那间消失的无影无踪;幻想是点燃的火柴,往往只闪亮一刻;幻想是好吃的零食,常常被馋嘴的孩子偷偷吃掉;幻想是划过天空的流星,转瞬即逝……。但没有一个人会拒绝幻想,因为它充实着心灵,憧憬着未来。小女孩的幻想就是奶奶的呵护、勤劳、慈祥,可这只能是幻想。她知道幻想只能存在心里,不能告诉爸爸,因为爸爸从小就是孤儿,真的不能告诉爸爸,她怕爸爸在偶尔醉酒后,会伤心的哭泣。也许,爸爸的幻想里更多的是父母的爱恋吧,又有谁不渴望爱呢,小女孩常常这样想。

爱幻想的小女孩曾无数次的幻想过好看的花裙子,可是童年没有花裙子相伴。一个百废待兴的家庭,处处是需要钱的,哪有多余的钱眷顾小女孩近似奢侈的心愿。何况父亲在那个年代从事的教育工作,本身就只有微薄的薪金。家里有一只透着微暗漆光的箱子,始终上着锁。那里面会有一点点好吃的,几件只有重大节日才能穿的新衣,一摞能无声证明父亲工作的证件。可那箱子始终是锁着的,小女孩只能透着厚厚的木板,猜测里面的世界。奇迹总会在某一天出现,那天的箱子没有锁,小女孩站在凳子上,踮起脚尖掀开了箱子。哦,里面有一袋瓜子,尽管小女孩知道瓜子动不得,但她再也无法克制自己的欲望。她动了不该动的东西,无可非议的换来妈妈的责打。一切很正常,妈妈的家教向来很严格,一个女孩子怎么那么馋嘴,何况是偷吃。她不能容忍,发怒是很正常的。

伴着无眠,伴着点点星光,我梦回童年!

梦回故乡文章篇五

前几天翻看微信,看到了一组萨拉齐老照片,黑白照片里熟悉的场景不禁勾起我尘封已久的回忆。和如今高楼林立,商铺遍地的新城相比,记忆中繁忙鲜活,人潮涌动的老城想起来就觉得格外亲切,尤其值得人回味。

我小的时候,中心岛以东的街道是萨拉齐最繁华的地段,百货商场、剧场、电影院、工会广场都建在那儿,因此那里也成了萨拉齐当时集购物、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商业一条街。当年的青山剧场门前有个老爷爷经常在下午的时候在那儿说评书,老人坐在剧院最高的台阶上,下面是好多坐着马扎聚集在那儿的听书人,我和姥爷也是其中的一员。说书的老人手里拿着一把折扇,滔滔不绝地讲诉着古今中外的著名评书,说到动情处,胳膊高举,扇面打开,脸上的表情既生动又丰富,引来人们的连连叫好声。我很喜欢听那个老人说书,也很喜欢坐在人群中轻松愉快的气氛。每次去那儿时间都过得很快,我总是急切地盼望下次听书时间的到来。

有时候姥爷也会带我去工会广场喝茶汤,有个瘦瘦高高的老人一年四季都在那里卖茶汤,一毛钱一碗。只见老人将磨好的小米面舀上两小勺放入碗里,一只手把碗放到低一些的位置,另一只手握住铜壶把,将滚烫的开水倒入碗中,小米面立刻就变成了粘稠状,上面再撒些红糖,用勺子一点一点地拌匀了,吃到嘴里甜甜的、黏黏的,吸引了众多小孩子前来品尝。茶汤摊旁边的空地上有几个书摊,看一本小人书要二分钱。每次喝完茶汤,我都要去看好几本。姥爷坐在马扎上和几个老人闲聊,我在书摊上一本接一本地看着可爱的小人书。天气晴朗,阳光灿烂,微风吹在脸上柔柔的,暖暖的,周围有好几个像我一样看书的小孩儿,那样一派悠闲静谧的时光多么美好,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很幸福。

记忆最深的是学校组织我们去工会电影院看电影,我上小学的时候学校每学期都要给我们包场看三、四次电影,那也是我们紧张学习之余少有的开心时刻。通常都是在上午上了两节课之后去电影院,各班的同学由班主任带领浩浩荡荡地从中心岛的繁华街道走过,到了电影院门前再依次排队进场。电影院门前有好多卖瓜籽的小贩,也有卖酸枣面和汽水的。自行车后座上放着洗脸盆那么大的一盆瓜籽,量瓜籽的纸杯是用硬纸壳糊的,五分钱一小杯,一毛钱一大杯。同学中有带零花钱的就会买上一两杯,在大家羡慕的眼光中,瓜籽那诱人的香气会一阵阵地飘入鼻孔,不由得让人多咽了几次口水。工会电影院还有二层楼,五年级有一次看电影我们班就被安排在了二楼。那是一部非常搞笑的外国喜剧片,讲的是一个马戏团里各种动物的故事,故事情节紧张又有趣,我们笑得前仰后合,看得开心极了。

以前我经常听姥姥说一句话:萨拉齐是个养活穷人的好地方。意思可能就是这里的东西物美价廉,生活成本低吧。最明显的体现就是萨拉齐人做的干货,不仅味道香甜,价格也不高,在周边县市都是很有名的。干货做得最好的是回族人,四和园是做干货的清真老字号,那里的月饼、麻花、糖三角、五香焙子都非常有名。那些干货用料实在,颜色焦黄,口感酥软,扑鼻而来的香味每每都能勾起人购买的欲望。四和园旧址就在现在中心岛的黄金地段,卖货的是收拾得干净利索的回族老人,头上戴着硬壳小白帽,留着长长的胡子。每次姥爷领我走进那里,琳琅满目的各种干货都看得我眼花缭乱,我通常都是挑选一两个自己喜欢的品种,欢天喜地地带回家。

每年夏天,萨拉齐都会举办物资交流会,为期一周到十天。每逢交流会的时候,周边旗县做买卖的生意人都会来这里摆摊卖货。从大东街到大西街,大南街到大北街的道路两旁摆满了各种地摊,条件好的`还用帆布搭了敞篷。交流会上卖的东西品种丰富,服装鞋帽,日用百货,各种小吃,还有开临时饭馆的,走江湖卖艺的,唱二人台和晋剧的,马戏团、杂技团,应有尽有,热闹非凡。

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那几天简直是比过年还要快乐的节日。白天我们可以约上同学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地逛个够,其间能发现许多新鲜的小玩意儿,偶有余钱,还能买下一两件自己喜欢的东西。晚上可以和家里人去看杂技、看马戏,最刺激的就是那个在大铁丝笼里骑摩托车的节目了。眼看着那个骑手轰隆隆地发动摩托,一阵阵地加快速度,绕着铁丝笼一圈又一圈地高速骑行,我的心脏紧张地突突直跳,生怕一个不小心他会从高处掉下来。好几分钟过去了,我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骑手高超的技术赢得了人们阵阵掌声和叫好声,我绷紧的神经也慢慢放松下来。接下来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节目让那些看杂技的夜晚变得生动又鲜明,成为记忆中抹不去的有趣经历。

等到我上初中的时候,农贸市场建成了。那时候的农贸市场是全旗的商业中心,其红火繁荣的局面不亚于现在的大型商场和超市。除了平时逛街购物去那里,每逢过年我们还要去农贸市场的照相馆拍照。现在我的相册里还有很多那时候拍的照片,有和同学一起拍的,也有和家人、亲戚一起拍的。青春年少的我们都穿着裁缝铺里订做的新衣,或站在楼梯拐角处,或手扶自行车,摆出一个自以为优雅的姿势,脸上露出懵懂青涩的笑容,眼睛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向往和期待。

随着时光的流逝,老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记忆中的繁华街景早已不复存在,记忆中的许多人和物也已随风而去。在我心里,记忆中的老城才是我梦中的故乡。因为那里有我童年美好的回忆,有我青春努力的痕迹,更有我与至爱亲人共同的经历和联系。而现在,我唯有将它放在心底,偶尔拿出来品尝回味,以慰藉灵魂深处强烈的渴望与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