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资料便于背诵 高中生物学考知识点(大全15篇)

时间:2023-10-13 18:54:25 作者:琉璃 评语寄语 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资料便于背诵 高中生物学考知识点(大全15篇)

通过考试总结,我可以发现自己备考过程中的进步与退步。以下是几篇比较经典的学生学期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资料便于背诵篇一

1. 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3.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4. 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5.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

6. 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7.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8.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9.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10. 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11. 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12.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而只有这些化合物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细胞就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13.地球上的生物,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4.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具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

15. 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16. 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17. 核糖体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为蛋白质的场所。

18.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19.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20.构成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协调一致的,一个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21.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2.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特征),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重要意义。

23.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保持着细胞全能性。

24.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最本质的区别。

25.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26. 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条件。

27. 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要能量的直接来源。

28.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29.植物成熟区表皮细胞吸收矿质元素和渗透吸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30.高等的多细胞动物,它们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资料便于背诵篇二

1.仔细了解课本内容,理解和记忆基本概念。

(1)根据每单元的学习目标,联系各个概念进行学习。

(2)不要只记忆核心事项,要一步一步进行深入的学习。

(3)要正确把握课本上的图像、表格、相片所表示的意思。

2.把所学的内容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理解。

3.把日常用语和科学用语互做比较,确实理解整理后再记忆。

4.把内容用图或表格表述后,再进行整理和理解。

5.实验整理以后跟概念联系起来理解。(把握实验目的,把结果跟自己的想法做比较,找出差距,并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

正确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直接观察了解各生物的特征。

养成写实验观察日记的习惯。

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资料便于背诵篇三

一、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

1、地球上的生物是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级到高级逐渐进化而来的。

2、真核细胞出现后,出现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从而出现了有性生殖,使由于基因重组产生的变异量大大增加,所以生物进化的速度大大加快。

二、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生物多样性与生物进化的关系是: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原因是生物不断进化的结果;而生物多样性的产生又加速了生物的进化。

2、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学好高中生物的学习方法

学习生物学知识要重在理解、勤于思考

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是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和概括出来的,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课本中各章节内容之间,也具有密切联系,因此,我们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不能满足于单纯的记忆,而是要深入理解,融会贯通。

要重视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生物科学的内容不仅包括大量的科学知识,还包括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生物学知识的学习,还要重视学生生物科学研究的过程,并且从中领会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

要重视观察和实验,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没有观察和实验,生物学也就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同样,不重视观察和实验,也不可能真正学好生物课。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观察生命现象,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

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生物学是一门与生产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科学。我们在学习生物学知识时,应该注意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sts)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所学知识的社会价值,并且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去解释一些现象,解决一些问题。

现代生物科技知识点

这本教材的内容均是目前最前端的一些生物技术或理念,主要内容如下:

(1)基因工程: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2)细胞工程(克隆技术):

植物细胞工程: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及注意事项、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过程

动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3)胚胎工程:胚胎移植技术、胚胎分割技术、胚胎干细胞技术

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资料便于背诵篇四

(一)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争论 :

(1)基因生物与食物安全:

反方观点:反对“实质性等同”、出现滞后效应、出现新的过敏原、营养成分改变

正方观点:有安全性评价、科学家负责的态度、无实例无证据

(2)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反方观点:扩散到种植区之外变成野生种类、成为入侵外来物种、重组出有害的病原体、成为超级杂草、有可能造成“基因污染”

正方观点:生命力有限、存在生殖隔离、花粉传播距离有限、花粉存活时间有限

(3)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正方观点:不改变生物原有的分类地位、减少农药使用、保护农田土壤环境

(二)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

(1)克隆人:两种不同观点,多数人持否定态度。

否定的理由:克隆人严重违反了人类伦理道德,是克隆技术的滥用;克隆人冲击了现有的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克隆人是在人为的制造在心理上和社会地位上都不健全的人。

肯定的理由:技术性问题可以通过胚胎分级、基因诊断和染色体检查等方法解决。不成熟的技术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之成熟。

中国政府的态度:禁止生殖性克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四不原则: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的实验。

(2)试管婴儿:不同观点,多数人持认可态度。

否定的理由:把试管婴儿当作人体零配件工厂,是对生命的不尊重;早期生命也有活下去的权利,抛弃或杀死多余胚胎,无异于“谋杀”。

肯定的理由:解决了不育问题,提供骨髓中造血干细胞救治患者最好、最快捷的方法,提供骨髓造血干细胞并不会对试管婴儿造成损伤。

(3)基因身份证:

否定的理由:个人基因资讯的泄漏造成基因歧视,势必造成遗传学失业大军、造成个人婚姻困难、人际关系疏远等严重后果。

肯定的理由:通过基因检测可以及早采取预防措施,适时进行治疗,达到挽救患者生命的目的。

(三)生物武器

(1)种类:致病菌、病毒、生化毒剂,以及经过基因重组的致病菌。

(2)散布方式:吸入、误食、接触带菌物品、被带菌昆虫叮咬等。

(3)特点:致病力强、多数具传染性、传染途径多、污染面广、有潜伏期、不易被发现、危害时间长等。

(4)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及中国政府的态度

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资料便于背诵篇五

同学们一定要对考纲列出的知识内容及要求掌握的程度做到心中有数,复习才有针对性。知识体系和知识网络的建立非常有必要,而画概念图是很好的建立网络的方法,将错题整理到概念图的相应概念处,会在最后一轮复习前清晰地看到自己薄弱的知识点,以便最后利用有限的时间查缺补漏。

练习固然重要,但教材才是考生掌握概念、原理、过程、规律的根本。在没有充分理解原理的情况下去刷题,是舍本逐末的行为。从“问题探究”到“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从“相关信息”到“科学前沿”,从“本节聚焦”到“本章小结”,每个细节都体现了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一定要做往届全国卷的真题,试题用的语言往往是教授的语言,专业术语往往也是将来做科研的术语,同学们要能从中获取与解决问题相关的信息,有些知识往往需要现学现用。复习时必须加强主观表述题的训练,对生物学原理的解释、对实验的分析和设计等,以不断提高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要对生物膜系统、光合和呼吸、细胞分裂、遗传规律、变异与人类健康和生物育种、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等必修的重点知识进行专题复习、专项强化训练。选修一的难度低于选修三,选修一的微生物分离和培养、选修三的基因工程往往都是考查重点。

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资料便于背诵篇六

逐级递减: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表示。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越多。

(1)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2)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如农田生态系统中,必须清除杂草、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1.碳循环

2、过程:

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课本p103

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资料便于背诵篇七

高中生物学起来难不难还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人能力和思维上的不同在学习生物方面也是有所差别的,不过大体上高中生物学起来相比化学和物理还是会比较简单的,高中生物学习上可以多看书,多看那些图,表格,一定要有深刻印象,然后就是多做题,做那种综合卷,就会在成绩上有一定的提升,总之要想在生物上提分还是比较容易的。

1.细菌进行有氧呼吸的酶类分布在细胞膜内表面,有氧呼吸也在也在细胞膜上进行。光合细菌,光合作用的酶类也结合在细胞膜上,主要在细胞膜上进行。

2.细胞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既可发生在细胞核中,也可发生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3.在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初级消费者,仍属于生产者的能量。

4.用植物茎尖和根尖培养不含病毒的植株。是因为病毒来不及感染。

5.植物组织培养中所加的糖是蔗糖,细菌及动物细胞培养,一般用葡萄糖培养。

6.病毒具有细胞结构,属于生命系统。

7.没有叶绿体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8.没有线粒体就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9.线粒体能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

10.细胞膜只含磷脂,不含胆固醇。

11.细胞膜中只含糖蛋白,不含载体蛋白、通道蛋白。

12.只有叶绿体、线粒体能产生atp,细胞基质不能产生atp。

13.只有动物细胞才有中心体。

14.所有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液泡。

15.无氧条件下不能产生atp、不能进行矿质元素的吸收。

16.测量的co2量、o2量为实际光合作用强度。

17.氧气浓度越低越有利于食品蔬菜保鲜、种子储存。

18.将人的胰岛素基因通过基因工程转入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分泌胰岛素时依次经过: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合成成熟的蛋白质。

形态大小相同、来源不同的染色体才是同源染色体。

19.没有同源染色体存在的细胞分裂过程一定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

20.动物细胞也能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

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资料便于背诵篇八

1.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特征),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重要意义。

3.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保持着细胞全能性。

4.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最本质的区别。

5.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6.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条件。

是新陈代谢所需要能量的直接来源。

8.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9.植物成熟区表皮细胞吸收矿质元素和渗透吸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10.高等的多细胞动物,它们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11.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并且是有条件的、互相制约着的。

12.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3.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大的生活能力和变异性,因此对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重要意义。

14.营养生殖能使后代保持亲本的性状。

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资料便于背诵篇九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兴趣、情感是影响人的世界观形成的重要因素,

对人的行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探索、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获取知识的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利用学生在生物课堂学习中的心理因素,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才能促进有效教学的落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促使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直观教学。生物是一门实验学科,课本中都有不少直观实验。

二.善于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有效教学需要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实现。

首先,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教学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传统的教学手段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新课堂的需要,而现代教学手段正在逐渐走向常规化,这些手段使得宏观与微观、静态与动态、抽象与直观等能够方便地实现相互的转化,通过声音、图画、色彩形状等多种刺激,减少学生感官疲劳,避免注意力分散,克服了传统教学方式上单一、片面的缺点,并且能有效地缩短学习时间、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三.认真备课,精讲多练 要上好一堂课就必须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其中备课是必不可少的一项。

教学大纲和课本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教师必须认真地学习教学大纲,系统地研究全学期的教材,明确各部分的教学目的、要求、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和其他章节的关系,结合每一周,每一学月,甚至整个学期的目标去把握每一节课,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做到简单高效。

p

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资料便于背诵篇十

1、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分为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其中细胞内液占2/3。

2、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血浆;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组织液。

3、内环境不仅是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而且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种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5、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质微粒的数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生理盐水的浓度是0.9%的nacl。细胞内液渗透压主要由k+维持。

6、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7、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种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8、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发射弧,反射弧通常会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9、兴奋的产生:静息时,由于钠钾泵主动运输吸收k+排出na+,使得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na+浓度比膜外低。静息状态下,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产生外正内负静息电位。受刺激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加,na+内流,此时为协助扩散,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产生外负内正动作电位。

10、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双向的

1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单向,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12、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13、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

14、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调节机制,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15、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

16、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为植物激素。

17、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激素种类多,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

18、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骨髓和胸腺、脾脏、淋巴结、扁桃体)、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

19、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清除和监控。

20、非特异性免疫:人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21、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其中b细胞主要靠生产抗体消灭抗原,这种方式称为体液免疫,t细胞主要靠直接接触靶细胞消灭抗原,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22、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注意其区别)

23、免疫学的应用:免疫治疗、免疫预防、器官移植。

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资料便于背诵篇十一

1、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分为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其中细胞内液占2/3。

2、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血浆;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组织液。

3、内环境不仅是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而且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种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5、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质微粒的数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生理盐水的浓度是0.9%的nacl。细胞内液渗透压主要由k+维持。

6、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7、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种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8、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发射弧,反射弧通常会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9、兴奋的产生:静息时,由于钠钾泵主动运输吸收k+排出na+,使得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na+浓度比膜外低。静息状态下,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产生外正内负静息电位。受刺激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加,na+内流,此时为协助扩散,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产生外负内正动作电位。

10、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双向的

1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单向,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12、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13、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

14、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调节机制,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15、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

16、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为植物激素。

17、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激素种类多,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

18、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骨髓和胸腺、脾脏、淋巴结、扁桃体)、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

19、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清除和监控。

20、非特异性免疫:人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22、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注意其区别)

23、免疫学的应用:免疫治疗、免疫预防、器官移植。

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资料便于背诵篇十二

1、研究细胞膜的常用材料:人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2、细胞膜主要成分: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

成分特点: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

3、细胞膜功能:

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还有分泌,排泄,和免疫等功能。

原理:渗透作用(将细胞放在清水中,水会进入细胞,细胞涨破,内容物流出,得到细胞膜)

选材:人或其它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原因:因为材料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

提纯方法:差速离心法

细节:取材用的是新鲜红细胞稀释液(血液加适量生理盐水)

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改变,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

植物:纤维素和果胶

原核生物:肽聚糖

作用:支持和保护

结构特性:流动性

举例:(变形虫变形运动、白细胞吞噬细菌)

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

举例:(腌制糖醋蒜,红墨水测定种子发芽率,判断种子胚、胚乳是否成活)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3篇《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学习知识点总结范文》,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

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资料便于背诵篇十三

1、目的基因是指: 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 。

2、原核基因采取直接分离获得,真核基因是人工合成。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反转录法和化学合成法。

3、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1)pcr的含义: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2)目的:获取大量的目的基因

(3)原理:dna双链复制

(4)过程:

第一步:加热至90~95℃dna解链为单链;

第二步:冷却到55~60℃,引物与两条单链dna结合;

第三步:加热至70~75℃,热稳定dna聚合酶从引物起始进行互补链的合成。

(5)特点:指数(2^n)形式扩增

1、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至下一代,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2、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1)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的片段,位于基因的首端,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最终获得所需的蛋白质。

(2)终止子:也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的片段 ,位于基因的尾端。

(3)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定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常用的标记基因是抗生素基因。

1、转化的概念:是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

2、常用的转化方法:

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其次还有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等。

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技术。方法的受体细胞多是受精卵。

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原核生物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是繁殖快、多为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 ,最常用的原核细胞是大肠杆菌 ,其转化方法是:

先用ca2+处理细胞,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 ,再将重组表达载体dna分子溶于缓冲液中与感受态细胞混合,在一定的温度下促进感受态细胞吸收dna分子,完成转化过程。

3、重组细胞导入受体细胞后,筛选含有基因表达载体受体细胞的依据是标记基因是否表达。

1、首先要检测转基因生物的染色体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方法是采用dna分子杂交(dna-dna)技术。

2、其次还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方法是采用分子杂交(dna-rna)技术。

3、最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方法是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4、有时还需进行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如生物抗虫或抗病的鉴定等。

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资料便于背诵篇十四

抗原和过敏原是既有区别又有内在联系的两个免疫学概念。

(1)性质不同:抗原具有异物性、大分子性、特异性。过敏原也有异物性、特异性、但过敏原不一定是大分子,如青霉素。

(2)抗体分布不同:进入机体后两者都会使机体产生抗体?但抗体在体内的分布不同。

(3)免疫反应不同:抗原引起的免疫反应对每个人都一样?但过敏原与人的体质和遗传有关?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一种物质对这个人是过敏原?但对另一个人则不一定是过敏原。

2、物种和种群

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

物种侧重的是生物的类别,种群强调时间空间的限制。比如,a森林中的梅花鹿是一个种群,b森林中的梅花鹿是另一个种群,但是他们都属于一个物种。

3、增长率和增长速率

增长率:指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变化率,即单位时间内增长数量占个体总数的比率,等于出生率减死亡率。增长率=(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在“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中,增长率保持不变;而在“s”型增长曲线中增长率越来越小。

增长速率:单位时间种群增长数量。增长速率=(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增长时间。

种群增长速率就是曲线上通过每一点的切线斜率,在“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中,增长速率是逐渐增大。在“s”型曲线增长的种群中,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在k/2时最大。

4、生物量和生产量

生产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或某个种群所生产有机体或固定能量的总量,含有速率的意思;包括初级生产量(生产者)和次级生产量(所有异养生物,包括分解者)。

生物量指生态系统或种群在某一调查时刻单位面积有机物或能量的总量,没有速率之意。

5、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的传递效率是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递减。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传递效率=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乘以100%。

能量的利用率通常是被利用的能量占总能量的比率。比如,通过改良植物品种或改善环境条件可以提高植物对光能的利用率;再比如,生态农业中利用“过腹还田”、“沼气池”等措施,将原本被烧掉或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也提高了人类对能量的利用率。

6、同化量和摄入量

摄入量是指被动物摄入消化道的有机物量或能量,其中一部分被动物消化吸收(同化量),另一部分则随粪便排出。

需要指出的是: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捕食者的同化量,而属于被捕食者的同化量,最终主要流向分解者。

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资料便于背诵篇十五

答:用秋水仙素来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2.单倍体是指?

体细胞中含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单倍体特点?

植株弱小,而且高度不育。

单倍体育种过程?

杂种f1单倍体-------纯合子(输出公式不便,参看课本)。

单倍体育种优点?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基本观点是什么?

答: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4.物种的定义?

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够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5.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意义?

能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

局限:不能解释遗传变异的本质及自然选择对可遗传变异的作用。

6.常见物种形成方式?(公式输出不便,参看课本)

7.种群是指?

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

生物群落是指?

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

生态系统?

答: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物圈?

答: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它们的无机环境的总和,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8.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是?

答: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答: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的总量。

9.研究能量流动的目的是?

设法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如:草原上治虫、除杂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