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生态环境述职述廉(通用6篇)

时间:2023-09-29 07:25:12 作者:MJ笔神 工作总结 2023年生态环境述职述廉(通用6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生态环境述职述廉篇一

近年来,我国在环保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仍面临着许多环境问题。为了加强对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和领会,我参加了一场关于生态环境法规的讲座。通过听取专家的讲解,对我了解环保法规的重要性和实施情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二段:了解现行法律法规

在讲座中,专家详细介绍了我国现行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包括《生态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通过对法规的系统梳理,我了解到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有一整套完善的法律体系,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持。

第三段:认识到法规实施存在的问题

除了介绍法律法规,讲座还深入分析了实施法规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专家指出,一些企业和个人存在环保意识不强、法规宣传不力、执法不严等问题,导致环境保护工作的效果不尽人意。这引起了我对于法律法规在实施中的薄弱环节的关注,也促使我认识到大家都应该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共同推动法规的落实。

第四段:深化了对环境保护的理解

讲座中,专家通过具体案例和数据对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让我深刻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我意识到,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不能仅仅依靠政府和环保部门的努力。只有每个人都积极行动起来,才能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好愿景。

第五段:接受法规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这次讲座,我深深地意识到了接受法规教育的重要性。要想真正解决环境问题,不能只靠外力推动,而是需要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环保法规知识,树立环保意识,自觉遵守法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形成全民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从而实现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结尾

通过这次生态环境法规讲座,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法规在其中的作用。我将积极宣传法规,广泛传播环保知识,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为推动我国的环保事业做出一份微薄的贡献。同时,我也期待未来会有更多这样的讲座,让更多的人了解环保法规,共同努力建设美丽的家园。

生态环境述职述廉篇二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严重程度日益加剧,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了加强对生态环境法规的普及和宣传,我参加了一次生态环境法规讲座。通过这次讲座,我深刻认识到了生态环境法规的重要性以及每个人对保护环境的责任,并体会到了法规对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来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讲座中,讲师详细介绍了我国的环境保护法规体系。我了解到,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非常完善,从《环境保护法》到《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形成了一系列覆盖各个方面的法规,确保了环境保护的全面实施。这些法规对于限制和控制污染源、加强环境治理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同时,它们还明确了对环境污染行为的处罚力度,提升了法律的威慑力。通过了解这些法规,我进一步认识到保护环境是法律的要求,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其次,讲座中提到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这让我深刻体会到,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仅仅是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的威胁,还可能对我们的财产造成重大损失。通过赔偿制度,可以有效地引导企业和个人关注环保,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以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使我对法律的作用更加深信不疑,也让我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要自觉遵守法规,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不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损失。

第三,讲座中提到了生态环境法规的司法保障。讲师详细介绍了相关法律的执行机制和监管环节,并且举了一些实际的案例来说明法律的作用。通过这些案例,我认识到司法机关在环境保护中的关键作用以及法律监管的必要性。法律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整个社会才能形成保护环境的强大合力。每个公民都应当积极行动起来,争取一个更加美丽的生态环境。

最后,讲座中提到了公众参与的重要性。环境保护是我们每个人的事情,不仅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法规,更需要每个公民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关注环境问题,积极参与环保活动。讲座中举了一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案例,比如志愿者清理垃圾、参与植树造林等等。通过这些事例,我被激励要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做到不乱扔垃圾、勤俭节约,同时也要宣传环保知识,让更多人加入到环保行动中来。

通过这次生态环境法规讲座,我进一步了解了我国的环境保护法规,深刻认识到法规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每个人对于保护环境的责任。同时,我也认识到了法规的积极作用,包括赔偿制度的实施、司法保障的强化以及公众参与的重要性。我将会牢记这些知识,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为打造美丽的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生态环境述职述廉篇三

生态环境铁军建设是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的领域之一,而作为其中一员,我从自己的工作中总结出了一些心得体会。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经验,介绍一些在该领域内的重要概念和挑战,并讨论未来可能需要应对的一些问题。

第一部分:概念与背景

生态环境铁路建设是指在铁路建设中,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纳入设计、建设、运营和维护全过程,制定出完善的环境管理制度,以便保障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铁路建设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资巨大,影响深远。采取生态环境铁路建设的原则,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还有利于提升铁路建设的质量,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加强社会责任感,推动可持续发展。

第二部分:挑战与现状

在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中,还存在着许多挑战。其中,首要的挑战之一就是环保意识不足。多年来,我国的工业发展模式一直以经济增长为中心,重视快速扩张而轻视环境风险控制和生态保护。铁路建设经常涉及到大面积的开采、挖掘和土地利用,这会产生很大的生态破坏。同时,由于我国的地形多山,铁路建设所处的地理环境也不尽相同,这使得铁路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更加复杂化。例如,有些铁路建设项目可能会涉及到一些珍稀植物或动物的栖息地,同时,土地的盖度也可能比较薄弱,如果不加以处理,则可能会直接导致环境破坏,并可能带来纵深影响。

第三部分:应对措施

应对环保挑战,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我们可以考虑从技术创新、政策法规、社会监督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入手。首先,在技术创新方面,可以推广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如水土保持技术、生物还原技术、自然恢复技术等。其次,在政策法规方面,可以通过制定严格的监管规定,启动环境风险评估程序,制订生态环保行为准则,制定环保补偿标准等,增加生态环保的约束力。再者,从社会方面,可以加强公众和社会的监督作用,重视环保宣传,加强权益保护和信息披露。最后,现有的环境管理制度需要加强完善,从法律、规章制度、标准体系等方面不断地加强和完善。

第四部分:发展前景与趋势

生态保护与发展越来越成为全球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我国也在不断地推进这一进程。未来,在生态环境建设领域,我国有望重点加强水、矿、园林、田园等领域的生态环境建设。在铁路建设领域中,我国的铁路系统将不断向高速、高效、低碳、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快速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环境铁路建设的意义愈发重要。

第五部分:结论

从我自己的角度看,生态环境铁路建设的过程确实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们的工作不仅仅关注铁路的建设和投入,而且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这需要我们明确铁路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并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综合考量,逐步完善生态保护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以维护人类和大自然的和谐共处。在未来建设中,我相信,只有不断强化技术研究和政策制定等方面的措施,并注重挖掘生态保护与铁路发展的机遇,才能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生态环境述职述廉篇四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环境为我们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资源和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作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提上了各国政府的议事日程。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遏制生态恶化趋势,成为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对于我们国家,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解决全国突出的环境问题,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政府面临的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一、我国现阶段环境保护政策的政策背景 环境问题不是一个单一的社会问题,它是与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社会发展尤其是那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的必然产物。西方国家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社会,他们已在偿还工业化起步阶段以来对环境欠下的债务。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经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我们决不能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应该提前把环境保护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这既是历史的教训,也是我们面临的必然选择,在环境危机日益深化的情况下一种被动选择。因为环境问题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1、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污染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它也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必然产物。虽然经过多年的治理,我国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基本得到控制,但是,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相当严重。据统计,20xx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2254.9万吨,比20xx年增长了15%。在全国七大水系中,根据413个水质监测断面记录,只有41.6%的断面满足国家地表水三类标准,比20xx年下降16.1%,长江、珠江的水质较好,海河、黄河、淮河、辽河、松花江的水质较差,各大淡水湖泊和城市湖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20xx年城市空气质量41.4%达到二级标准,比20xx年的63.5%下降22.1%,*酸雨污染问题严重。城市噪声扰民较为普遍,7.3%的城市处于严重或中度污染水平。重大污染事故时有发生,我国进入了一个环境污染事故的高发期。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

2、生态恶化趋势加剧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与之发生联系的自然因素的总和,人类的活动必然对这些因素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土地退化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38%,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并且每年还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全国森林面积174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8.21%,居世界第130位,人均森林面积列世界第134位,占国土面积32.19%的西北五省(自治区)森林覆盖率仅为5.86%,乱砍滥伐现象仍屡禁不止。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达1.35亿公顷,约占草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并且每年还在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

水生态系统失衡,20xx年,全国有79个城市缺水,有2340万人口,1300万头大牲畜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生物多样性锐减,野生动植物丰富区面积不断减少,乱捕滥猎和乱挖滥采现象屡禁不止。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国家生态环境安全。 3、入世给我国环境保护带了新挑战 我国在20xx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通常所谓的入世。入世后,我们在享受权利的同时,还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发达国家会要求我们执行与之同样的高环境标准。[1]因此,wto的一些绿色条款,有可能对我国商品出口造成影响,限制了国内那些不符合环境标准商品的出口贸易。这就要求国内企业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大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持续改善环境行为,以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但是,高环境标准又会导致产品成本增加,降低产品竞争力,阻碍其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因此,如何协调高质量环境保护标准与产品成本之间的关系,成为入世后我国环境保护政策面临的新挑战。 4、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举措 二、我国当前环境保护政策的主要内容与分析 建国后相当一个时期里,我们没有意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但是环境问题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忽视环境保护,人类社会必将为自身的发展而付出代价。

随着环境问题的凸现,国务院于1973年成立了环保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在全国开始“三废”治理和环保教育,这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始。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它具体包括三大政策八项制度,[2]即“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这三项政策和“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收费”,“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排污申请登记与许可证”,“限期治理”,“集中控制”等八项制度。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策 环境保护政策是把环境污染控制在一定范围,通过各种方式达到有效率的污染水平。[3]因此,预先采取措施,避免或者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最有效率的办法。

中国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就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防止环境污染的产生和蔓延。其主要措施是:把环境保护纳入国家和地方的中长期及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开发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 2、谁污染,谁治理政策 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看,环境是一种稀缺性资源,又是一种共有资源,为了避免“共有地悲剧”,必须由环境破坏者承担治理成本。这也是国际上通用的污染者付费原则的体现,即由污染者承担其污染的责任和费用。其主要措施有:对超过排放标准向大气、水体等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征收超标排污费,专门用于防治污染;对严重污染的企事业单位实行限期治理;结合企业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 3、强化环境管理政策 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外部性无法通过私人市场进行协调而得以解决。[4]解决外部性问题需要依靠政府的作用。

污染是一种典型的外部行为,因此,政府必须介入环境保护中来,担当管制者和监督者的角色,与企业一起进行环境治理。强化环境管理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强化政府和企业的环境治理责任,控制和减少因管理不善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其主要措施有:逐步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法规与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机构及国家和地方监测网络;实行地方各级政府环境目标责任制;对重要城市实行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三、政策科学视角下的 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分析 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不是一项具体的政策,而是形成的一个完善的政策体系。下面笔者将从政策科学的角度对现阶段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做出具体分析。 1、在政策目标取向上,重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政策目标是政策所希望取得的结果或完成的任务。政策的目标取向决定了在制定政策方案过程中的价值抉择。环境保护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具体要求,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不仅考虑环境保护目标的需要,同时也注重环境对经济系统可能造成的负担。一般来说,我国环境政策的总体战略是“环境与经济协调型”的,而不是“环境优先型”的。

这一特征与我国环境政策的政策背景相一致,我国正处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人们生活水平不高的国情下,追求“环境优先”的政策取向是不现实的。 2、在政策主体上,政府是政策的制定主体和执行主体。政策主体是指那些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的个人或组织。由于各国的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状况、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不同,各国的政策制定主体也有所差异。我国在以政府为本位的现实状况下,政府是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主体。我国政府担当着环境治理的重任,一些社会团体和企业虽然也参与环境保护事业,但由于环境保护政策已把权力基本上都授予政府,他们所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缺乏多元参与的治理体系,是我国环境保护政策执行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因为政府理性是有限的,政府在制定和执行环境保护政策方面都有局限性,会面临决策失误和执行不力的困境。正是这些局限性为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环境保护事业提供了空间。 3、在政策作用点上,注重同时从根源上预防和从后果上治理。我国“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政策表明环境保护政策既要处理已经出现的后果,更要采取措施预防新的环境问题。预防新的污染源出现,可以把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而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则是一种补救式措施。所以,在具体的环境保护工作中要坚持把预防与治理二者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环境保护政策的作用,追求理想的政策效果。 4、在政策的实施机制上,管制性手段和诱导性手段相结合。管制性手段是政府直接利用政策干预环境保护,而诱导性手段是政府借助市场机制诱使企业因符合自身利益而保护环境。

目前,管制性手段仍在我国占主导地位,价格、税收等一些起到诱导性作用的经济手段使用得较少。而管制性手段因政府部门和官员的自利行为会呈现“软化”现象,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所以,从长远来看,运用经济手段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是一种必然趋势。 四、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实施中的问题与政策建议 我国的各项环境保护政策在实际工作中得以落实,取得了巨大成绩。目前,我国环境污染已基本得到控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也得到一定遏制。这与各项政策的作用是分不开的,这些政策成为国家环境保护部门进行监督管理的有效工具。以20xx年为例,据国家环保总局统计,全年共实施环境行政处罚案件数80079件,确定交纳排污费单位73.3万个,共征收排污费94.2亿元,当年办理环境设立项目323264个,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率99.3%,“三同时”制度实际执行项目78907个,合格项目76038个,执行合格率95.7%,当年完成限期治理项目数22649项,关停并转企业13338个。*进入20xx年以来,又先后有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河南冶金研究所焦作东方金铝公司电解铝技术改造项目等一批项目因不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法被叫停,并责令限期整改。近期,因松花江污染事故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引咎辞职,掀起了新的“环保风暴”。

由上可以看出,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的执行力度是较大的。其中,这与党和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社会各界环保意识的提高密切相关。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现行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如何认识这些问题,并对政策做出相应调整,是环境保护政策作用得以发挥的关键。 首先,有些政策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已经不能解决现实问题。任何公共政策都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生成和发生作用的。如果政策的环境变化,政策也要随之改变。我国正在经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而这个转变就是我国公共政策的客观政策环境,所有的公共政策都要与这一转变相适应,环境保护也是如此。我国从开始实行环境保护以来,制定了大量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它们为我国的环境保护提供了客观法理依据,在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社会经济的运行方式发生了很大转变,原有的环境保护政策已经不能适应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如“三同时”制度原本是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的重要措施。但这些管制性措施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硬的预算约束机制使企业投资于治理污染设施缺乏利益上的激励,加上政府企业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企业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着眼于短期效益最大化,而尽可能减少环境方面的投资,从而使“三同时”制度逐步失去应有的效力。 其次,有些政策未能充分体现价值规律的要求,在执行过程中偏离了原有的目的。如排污收费标准应根据污染物的治理费用和社会损失费用确定,至少不能低于污染治理成本。但目前的排污收费标准偏低,仅为治理设施运转成本的50%左右,某些项目甚至不到污染治理成本的10%,致使许多企业宁愿交纳排污费而不愿进行治理。 最后,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角色定位不合理,弱化了其他治理主体的责任。在我国目前的环境保护工作中,政府仍承担着主要治理者的角色。

据统计,70%以上的环境保护投资是政府或公共投入,而一些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近60%的污染物消减和控制投资是由私人部门直接支付的。单一的投资主体造成我国环境治理经费严重不足,环境保护政策资源不足,影响了环境保护政策的落实。 可持续发展战略”已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认同。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对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从社会观角度,可持续发展主张公平分配,包括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资源的公平分配,当代人和后代人资源的公平分配;从经济观角度,可持续发展主张在保护地球上自然系统的基础上经济持续增长;从自然观角度,可持续发展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综合体。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挑战,它谋求建立新的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这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进程要从现在运行的传统模式转变到一个新的模式,它涉及方方面面,各行各业,并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彻底摆脱贫穷、人口、资源和环境困难的唯一选择。

2页,当前第212

生态环境述职述廉篇五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加大力度推进生态环境改善。作为一名普通公民,我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实践,不仅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同时也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树立环保意识,积极践行

在推进生态环境改善的过程中,首先要树立环保意识,将保护环境视为每个人的责任。我从小就接受了环保的教育,养成了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良好的习惯。在生活中,我积极倡导垃圾分类,主动参与社区组织的环保活动,同时也鼓励亲友们一起参与。在工作中,我注重节约办公用纸,推行电子文档,避免不必要的浪费。通过这些实际行动,我逐渐形成了环保的自觉意识,并将其贯穿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

第三段:支持环保政策,积极参与社会行动

在推进生态环境改善的道路上,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环保政策,以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和修复。作为公民,我积极支持这些政策,并根据自身的条件积极参与相应的社会行动。例如,我关注环境热点问题,及时签署相关的环保公民倡议书,参与公益组织的环保宣传和义务劳动。此外,我还积极参与社区的环保活动,宣传环保知识,动员邻居们投身到环保事业中。通过这些行动,我努力成为一名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的先行者。

第四段:倡导绿色出行,追求可持续发展

推进生态环境改善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倡导绿色出行,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我积极践行绿色出行的理念。在日常生活中,我尽量骑自行车或者步行代替开车,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同时,我注重充电电动车、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此外,我也鼓励亲朋好友减少在外旅游的次数,选择绿色低碳出行的方式,以保护环境资源,追求可持续发展。尽管个人的力量微小,但只要每个人都能贡献一份力量,共同倡导绿色出行,必将为生态环境改善贡献出巨大的力量。

第五段: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推进生态环境改善不仅需要政府的引导和力量,还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和合作。作为普通公民,我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宣传。我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社交媒体上撰写环保相关的文章,传播环保理念,促进公众的环保意识。此外,我还与亲友们分享环保生活的心得体会,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环保行动中来。通过这些宣传与教育,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保社会氛围,推动了生态环境改善的进程。

结尾:

总而言之,推进生态环境改善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投身。通过树立环保意识,支持环保政策,倡导绿色出行,参与社会行动,积极参与环保宣传,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推进生态环境改善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生态环境述职述廉篇六

生态环境是各种物种在地球上的生活环境,它包括所有我们需要的资源,如果不采取措施好好保护生态环境,那地球会加快走向灭亡。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资料,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生态环境及其现状

生态环境指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

环境是一个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如果我们破坏了环境,这等于破坏了我们的生存条件。

目前生态环境日益恶劣,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就是水资源。据有关资料报道:排水系统的铺设和清洁剂的使用有增无减,消耗水中的氧,使鱼类死亡,生态系统恶化。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污染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的污水排入河中,污染了5.5亿的淡水。

这是多么让人触目惊心的事实啊,保护环境是人人有责的,为什么要破坏呢?

森林面积减少。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地球上几乎1分钟就有超过20xx0平方米的森林被毁掉,1950-1985年,短短的30多年时间,全球的森林面积减少了1/2。

全国林政案件20.95万起,其中违法运输木材案件占60%;共查处林政案件20.75万起,查处率为99.02%。与20xx年同期增长3.4%,非法收购经营加工木材案件增加21.6%,违法征占用林地案件增加12.3%,违法运输木材案件增加5.5%,盗伐滥伐林木案件基本持平。20xx年上半年,因林政案件造成林木损失21.7万立方米,其中,48.7%因盗伐滥伐林木案件造成。另外,森林火灾对森林造成的破坏尤其严重。

地球是人类惟一的家园,在茫茫的宇宙中,除了地球之外,目前尚未发现其他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惟一家园.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将其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益鸟,害虫就会泛滥成灾.在地球上,人类植物和动物,实际上是一个互相依赖的"生物圈"、"朋友圈",谁也离不开谁.人类之所以能在地球上生存是因为生态平衡的缘故.地球给我们人类乃至所有生命的形式,提供了一个生命支持系统--空气、水、适当的光和热、以及能源等等.事实上,这种原始的生态平衡从全球范围来看是极其难得的,我们今天或许只能在人类未曾涉足的地方才得以看到.自然环境提供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资源的同时,遭到了人类机大的破坏.只有当自然环境处与一种生态平衡的和谐状况时,人类的前景才是乐观的.

大力倡导和树立绿色文明理念;多辟渠道、形成机制;形成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的局面。这既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情,更是彻底改善生态环境的根本。只要全民动员起来,群策群力,积极行动,持之以恒,就一定能铸起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长城,中华大地就一定会山川秀美、江山如画。

保护环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是要否认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是要不论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而是要求我们突破技术决定论的局限,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放在文明转型和价值重铸的大背景中来加以思考。承认大自然的内在价值,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尊重并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美丽和稳定。无论以全球范围,还是以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类文明都发展到了保护生态环境阶段。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要实现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我们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我们要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以及当代人之间关系。要真正解决环境问题,首先必须改变当前人类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发展不能仅局限于经济发展,不能把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割裂开来,更不应对立起来。发展应是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或为人类环境保护工作的转折点,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环境污染问题。从全球来看生态环境破坏此环境污染更严重。冲破了就环境的狭隘观点,把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协调人类与环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才能从整体上解决环境问题。当代人之间能否公平地分配环境保护的成本与利益能否建立一套鼓励人们的环保行为的制度安排,这直接决定着人与自然和谐这一目标的实现;如果当代人之间尚且不能实现某种最低限度的公正,那么,我们就很难指望他们会真正关心遥远后代的利益,因此,当代的集体努力与人人选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我们共同的未来》把满足贫困人口的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这是由于使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这是人作为人所享有的基本权利。贫困是对这种权利的剥夺,它使人作为的价值得不到实现。同时,贫困与破坏环境往往是互为因果的。因此,消除贫困,减少贫富差距是实现代内平等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综上所述,要达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要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保护好环境。

人有权利利用自然,通过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但这种权利必须以不改变自然界的基本秩序为限度;人又有义务尊重自然的存在事实,保持自然规律的稳定性,在开发自然的同时向自然提供相应的补偿。当然,如此确定权利和义务的范围,是以人与自然之间原本存在着和谐为前提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的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已经遭受严重破坏的现实。在这个事实中,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的范围必须相应调整。在达到新的和谐之前,人对自然的开发方式,开发深度应当受到严格的限制;人在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的同时,应当更多地向自然提供补偿,以恢复其正常状态。使人与环境协调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从我做起,爱惜环境

当我们这样一群小孩儿为着环保而无可奈何时,突然发现,只要尽力,任何事情都能办到。

有时,会看见一两个人弯腰拾起垃圾,但这是很少看见的。在那么一大批人中,只有一两个人会自觉地把手中的垃圾扔进垃圾桶。

为了我们生长的环境不被污染,为了美丽的山川不被垃圾堆满,我们每个人都要参加环境保护。

(二)不让工厂的废水,废气,废渣排放到大海,河流,小溪中去。否则蓝蓝的海洋,清澈的河流及小溪将会变成一片污水,直接会伤害到人类。

银杉是高20米的树木,仅生存在我国。目前只有20xx多株,被称“植物中的大熊猫”。大自然中的水,空气,土壤,植物,动物等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方面遭到破坏,其他方面也会受到影响。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威胁人类。同学们,当年恐龙因为吃光了地球上的食物,吸干了地球妈妈的乳汁,而导致死亡。这悲惨的一幕,我不希望在我们人类身上重演!

1、节约资源 减少污染

(1)节水为荣,随时关上水龙头,防止滴漏。

(2)慎用清洁剂,尽量用肥皂,减少洗涤剂中的化学物质对水的污染。

2、绿色消费 环保选择

(1)用无铅汽油、无镉铅电池、无磷洗涤剂,减少水与空气的污染。

(2)购买低砩家用制冷器具、无砩发用摩丝,减少对臭氧层的污染。

3、重复使用 多次利用

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多使用耐用品。如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和餐盒,减少白色污染;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自备购物口袋或提篮。

4、分类回收 循环再用

不乱丢弃废电池、废塑料等垃圾、废物;将垃圾分类投放,变废为宝,使资源循环再生,造福人类。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爱惜周围的环境,只要人人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世界将变得更美好!

2页,当前第112